MERFF 肌阵挛性癫痫伴碎红纤维病

合集下载

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相关问题解答

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相关问题解答

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相关问题解答对癫痫及癫痫综合征进行细致的分类,将有助于临床诊断、药物选择及预后判断。

虽然有很多癫痫综合征的发病率较低,但是对于从事癫痫病临床工作的医务工作者来说,正确认识并予以诊断仍是十分必要的。

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方法较多,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认识过程,1989年的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方案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应用,2010年ILAE又提出了关于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过渡性分类框架。

1.1989年ILAE对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将癫痫及癫痫综合征分成四大类:部位相关性(局灶、局限性、部分性)癫痫及综合征、全面性癫痫及综合征、不能确定为局灶性还是全面性的癫痫及综合征、特殊综合征。

从病因学角度,将癫痫及癫痫综合征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1)特发性癫痫及综合征:除了可能的遗传易感性之外,没有其他潜在病因;除了癫痫发作之外,没有结构性脑部病变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通常有年龄依赖性,例如儿童失神癫痫、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2)症状性癫痫及综合征:癫痫发作是由一个或多个可辨认的结构性脑部病变引起,例如海马硬化引起的内侧颞叶癫痫、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引起的额叶癫痫。

(3)隐源性癫痫及综合征:推测病因也是症状性的,但是目前的检查手段无法明确病因,与年龄相关,但通常没有定义明确的脑电图特征及临床特征;随着高分辨率MRI的应用以及遗传病因学的发展,隐源性癫痫的数量将越来越少。

2.2010年ILAE关于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修订2010年ILAE提出了癫痫的过渡性分类框架(略)。

3.常见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类型及诊断要点(1)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良性家族性新生儿癫痫(BFNE)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多数在7天内)出现强直、阵挛性惊厥发作,常并发自主神经症状和运动性自动症,发作频繁、短暂;发作间期患儿一般状态良好,除家族中有类似发作史和脑电图非特异性改变之外,其他病史和检查均正常,预后良好,惊厥发作多于2~4周内消失;EEG发作间期大多正常,部分病例有全面性或局灶性异常。

医学分子遗传学第6章 线粒体基因病

医学分子遗传学第6章 线粒体基因病

MERRF家系与多向性氧化磷酸化受损有关, 主要是呼吸链酶复合物Ⅰ和Ⅳ受到损伤。氧化磷 酸化酶缺陷程度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
80%~90%患者mtDNA的tRNA基因的第8344 位A→G突变,小部分在同一基因的8 356位T→C突 变。 主要影响线粒体呼吸链的酶复合物Ⅰ和Ⅳ。 该突变使tRNALys的TψC Loop区发生改变,蛋白 质合成受阻。
2)mtDNA4977缺失致聋
研究表明,mtDNA4977缺失的发生与老化有关; 内 耳 和 蜗 核 组 织 中 mtDNA4977 缺 失 与 老 年 聋 的 发 生有关。
由于细胞内线粒体有成百上千个mtDNA拷贝,在细胞分裂 时它们又被随机分配到子细胞中,这样线粒体遗传就不同 于核基因的孟德尔遗传。在正常组织中,所有的mtDNA分
子都是一致的,称为同质性。
如果mtDNA发生突变,造成在同一细胞或同一组织中两种 或两种以上mtDNA共存,一种为野生型,另一种为突变型,
生型漂变,经过无数次分裂后,细胞可达到同质性。
如果通过遗传瓶颈存活下来的一个线 粒体碰巧携带一种突变基因,那么这个基因 组就能够确保该线粒体类型在发育完成之后 的个体中的数量。
6.阈值效应
由mtDNA突变所致的表型表达与核基因的显 性或隐性表达不同,主要是由某种组织中野生型与 突变型mtDNA的相对比例以及该种组织对线粒体的 ATP产生的依赖程度所决定的。 突变mtDNA的数目需达到某种程度才足以引 起某种组织或器官功能的异常,这称为阈值效应。
复合体Ⅰ由30多个多肽组成,其中7个由mtDNA编码。 复合体Ⅱ由4个nDNA编码的多肽构成。 复合体Ⅲ由10个多肽构成;1个由mtDNA编码。 复合体Ⅳ由13个多肽构成,3个由mtDNA编码。 复合体Ⅴ由12个多肽组成,2个由mtDNA编码。

线粒体脑肌病的研究进展2024

线粒体脑肌病的研究进展2024

线粒体脑肌病的研究进展2024线粒体病是由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 缺陷,引起三磷酸腺苷(ATP)合成功能障碍,导致能量来源不足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不包括其他因素导致的继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性疾病。

其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累及神经系统时称神经系统线粒体病。

成年人mtDNA 突变率为1/5000,核基因突变率为2.9/10万,目前已知的与线粒体基因有关的疾病达270种,且大多有神经系统的表现,国内目前缺乏这方面的详细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线粒体病在神经内科中比较常见,但由于其临床特点比较隐匿且不典型;常常被误诊或延误诊断,因此提高对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尤其是核共振成像(MRI)和基因检测结果是十分必要的。

1疾病分型神经系统线粒体病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线粒体脑病、线粒体脑肌病、线粒体神经病、线粒体肌病。

本文主要讨论线粒体脑肌病,其可分为以下四种亚型:①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ate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②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ed redfibers,MERRF);③Kearns-Sayre综合征(Keams-Sayre’s syndrome,KSS);④线粒体神经胃肠脑肌病(Mitochondrial neurogastrointestinal encephalomyopathy,MNGIE)。

2临床表现线粒体脑肌病各个亚型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但各亚型又有其特征。

MELAS 发病年龄多在40岁左右,研究表明65%-76%的患者在40岁之前出现症状,大多有母系遗传家族史,其发病机制与一氧化氮(NO)的缺乏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作性头痛、脑卒中样发作(失语、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恶心、呕吐、活动不耐受,患者多伴有身材矮小、智能减退、糖尿病、神经性耳聋,但上述症状缺乏特异性,以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后可致持续性、进行性听、视、智力低下及运动障碍,最终可导致死亡。

肌阵挛癫痫伴破碎肌红纤维的健康宣教

肌阵挛癫痫伴破碎肌红纤维的健康宣教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 现和治疗疾病
饮食营养补充
01
增加蛋白质摄 入:如瘦肉、 鱼、蛋、豆类

02
补充维生素和 矿物质:如维 生素B、C、D、 钙、铁、锌等
03
增加膳食纤维 摄入:如蔬菜、 水果、全谷类

04
避免刺激性食 物:如咖啡、 茶、巧克力等
05
保持水分平衡: 适量饮水,避
免脱水
06
控制体重:保 持健康体重,
01
保持环境整洁,避免 患者摔倒
04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 均衡
02
定期检查患者身体,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5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03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06
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及 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家庭应急处理
保持冷静:遇到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
01
避免慌张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抽搐、
预防与保健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2023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 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 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焦虑和抑郁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 农药、重金属等
肌阵挛:突发 性、短暂性、 无规律性的肌 肉收缩
01
癫痫:突发性、 短暂性、无规 律性的大脑功 能障碍
破碎肌红纤维: 肌肉组织中出 现的异常纤维 结构
健康宣教:提 高患者及家属 对疾病的认识 和应对能力

小儿癫痫(朱遂强)

小儿癫痫(朱遂强)

(九)癫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
(epilepsy with continuous spike-wares during slow-wave
sleep CSWS)多发生于5岁左右。
临床特点为:全身性和部分性发作,行为智能障碍,
慢波睡眠相持续棘一慢波发放。发作多在睡眠中,清醒 时可有不典型失神发作,一般不出现强直发作。预后可 好可坏。按发作类型选用抗癫痫药,发作易控制。
(十一)小儿失神癫痫
(childhood alsence epilepsy)
3—12 岁发病,学龄前最多见,有明显的遗传 倾向。表现为突发突止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 半分钟,多为数秒钟,不跌倒,双眼凝视,不伴 其它发作成分。频繁发作,每天数次至上百次。 过度换气可诱发发作。患儿除失神外伴有其它发 作称为复杂失神。脑电图典型改变为双侧对称, 弥 漫 性 同 步 高 幅 3 C/S 的棘慢波,过度换气可诱发。治疗:丙戊酸、氯 硝西泮。本病预后良好,如治疗不彻底,约40% 可转变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
1、具有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
(benign childhood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 BECT) 本综合征可以说是3—13岁年龄组最常见综合征。此类患 儿常有家庭阳性史及发热惊厥史。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 75%患儿仅在睡眠时发生,部分患者在睡眠及清醒时均可 发生,极少部分病人在清醒时发作。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 性发作。最开始的症状为口咽部症状,不能说话等。继之 面肌阵挛,肢体抽动。多以一侧面部及上肢抽动为常见, 不少患者可扩展至双侧肢体抽搐及意识丧失。而家属最易 发现的症状为后者。患儿发作频率变异较大,一年发作一 次或频繁发作者占30—40%。部分患儿可连续数天呈串发 作。总的预后较好,精神发育正常。

肌阵挛性癫痫

肌阵挛性癫痫

疾病名:肌阵挛性癫痫英文名:myoclonus epilepsy缩写:别名:小运动型发作;运动型癫痫小发作;小发作变异型;瞬目-点头-跌倒发作;肌阵挛性起立不能性小发作;Lennox-Gastaut 综合征;Lennox 综合征 疾病代码:ICD:G40.5概述:肌阵挛性癫痫即Lennox 综合征,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隐源性或症状性全身性癫痫综合征,即年龄决定性癫痫性脑病(age-dependen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的一种类型,又称小运动型发作(minor motor seizures)、Lennox-Gastaut 综合征、小发作变异型、瞬目-点头-跌倒发作、肌阵挛性起立不能性小发作(myoclonoastatischel petit mal)等。

1938年Gibbs 就对本病征作了记载,但认为是小儿癫痫的一种类型,归属于小发作变异型。

其特点为发病年龄早,幼儿时期起病,发作形式多样,治疗较困难,智力发育受影响。

Lennox 于1945~1960年曾详细研究并报道了本病的脑电图改变,其后Gastaut 于1966年又进一步研究其临床表现与脑电图的关系,并认为是一独立的疾病。

年龄决定性癫痫性脑病是年龄特异性很显著的特殊型癫痫,由抑制扩散的新生儿癫痫性脑病(Early-infantile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 with suppressive burst)、West 综合征和Lennox 综合征三者组成。

三者关系密切,随年龄增长而依次移行即新生儿癫痫性脑病→West 综合征→Lennox 综合征。

流行病学:本病征是儿童癫痫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

年发病率约为0.1/10万,占5~15岁癫痫病儿的3.2%,男孩多见(60%),阳性家族史为2.7%~40%。

病因:本病征可由先天发育障碍、代谢异常、围生期缺氧、神经系统感染或癫痫持续状态所致脑缺氧均可引起。

2015神经内科副高考试复习总结

2015神经内科副高考试复习总结

多发性肌炎诊断①急性或亚急性四肢近端及骨盆带肌无力伴压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CK明显增高;③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④活检见典型肌炎病理表现;⑤伴有典型皮肤损害。

具有前4条者诊断为PM前4条标准具有3条以上并且同时具有第5条者为DM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支持诊断鉴别:1. 包涵体肌炎2.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3. 重症肌无力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适当体疗以保持肌肉功能和避免挛缩注意防止肺炎等并发症1. 皮质类固醇激素首选药物。

①泼尼松1~1.5mg/(kg·d)逐渐慢慢减量达到维持量维持1~2年②急性或重症患者首选大剂量甲泼尼龙1000mg Qd连用3~5天后逐步减量。

2. 免疫抑制剂激素治疗不满意时加用。

首选甲氨蝶呤3. 免疫球蛋白4. 支持治疗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适当体育锻炼和理疗预防关节挛缩及失用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诊断①受累肌肉的分布与某一运动神经受损后出现肌无力不相符合,②受累肌肉在活动后出现疲劳无力经休息或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可以缓解或疲劳试验阳性③肌无力“晨轻暮重”④药物试验:新斯的明试验、依酚氯铵试验阳性⑤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①动作电位波幅第5波比第1波在低频刺激时递减10%以上②或高频刺激时递减30%以上⑥免疫学检查:AChR抗体滴度升高⑦胸腺CT发现胸腺增生和肥大【鉴别诊断】全身型:Guillain-Barré综合征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肉毒杆菌中毒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症进行性脊肌萎缩代谢性肌病延髓麻痹眼肌型:Miller-Fisher 综合征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眶内占位病变Graves 眼病Meige 综合征【治疗】1. 胸腺治疗(1)胸腺切除:适用于①伴有胸腺肥大和高AChR抗体效价者;②伴胸腺瘤的各型重症肌无力患者;③年轻女性全身型MG患者;④对抗胆碱酯酶药治疗反应不满意者。

(2)胸腺放射治疗。

2. 药物治疗(1)胆碱酯酶抑制剂: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以能维持日常起居为宜。

儿童遗传代谢病诊断治疗试题答案

儿童遗传代谢病诊断治疗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计100分)1.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实验室检查,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常用的检查有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和尿有机酸分析B、酶学诊断:二氢蝶呤还原酶缺乏时该酶活性明显升高C、DNA分析:苯丙氨酸羟化酶、6-丙酮酰四氢喋呤合成酶、二氢喋呤生物还原酶等进行基因诊断D、尿喋呤图谱分析:用于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的诊断;高压液相分析尿液中新蝶呤明显增加、生物蝶呤减少E、苯丙氨酸浓度测定:正常值<120μmol/L(2mg/dl)2.以下关于高苯丙氨酸血症治疗,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患儿采用高苯丙氨酸配方奶B、由于每个患儿对苯丙氨酸耐受量不同,需要定期测定苯丙氨酸浓度调整食谱,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少持续到青春期C、成年患者在妊娠前重新开始饮食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120~360μmol/L直至分娩D、家族史的夫妻可进行DNA分析,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E、PKU:一旦确诊立即治疗,治疗目标:维持血苯丙氨酸浓度在120~360μmol/L较为理想3.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概念,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PKU是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疾病C、PKU是氨基酸代谢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D、PKU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皮肤、毛发色素浅淡,鼠尿臭味E、我国PKU的患病率约为1:100004.以下关于不同年龄血苯丙氨酸理想控制范围,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0~3岁:120~240B、3~9岁:180~360C、9~12岁:180~480D、12~16岁:180~600E、>16岁:600~9005.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临床上将所有血苯丙氨酸>120μmol/L称为高苯丙氨酸血症B、从病因上将高苯丙氨酸血症分二大类: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和PAH的辅酶-四氢生物蝶呤缺乏两类C、高苯丙氨酸血症治疗方法相同D、四氢生物蝶呤相关酶缺乏,症状更重E、新生儿期:出生时正常,大部分无异常表现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计100分)1.人体重要的黏多糖不包含有(20分)答案不确定A、硫酸皮肤素B、硫酸类肝素C、硫酸角质素D、蛋白聚糖E、硫酸软骨素2.下列哪项不是黏多糖贮积症Ⅰ型骨骼X线检查的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管状骨短而粗,皮质不厚,髓腔增宽,干骺端变粗宽B、颅骨呈长头型,额骨隆突,蝶鞍浅而长,呈小提琴状C、脊柱椎体呈椭圆形,部分椎体前下缘可呈鸟嘴样突出D、髂骨翼周围延展,基底部变尖,髋臼不规则E、肋骨增宽,近端变尖,呈“飘带状”3.下列哪项不是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临床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粗糙面容B、角膜浑浊C、智力正常D、骨骼畸形E、肝脾肿大4.黏多糖贮积症除了Ⅱ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类型的遗传方式是(20分)答案不确定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E、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5.下列哪项不是黏多糖贮积症Ⅳ型的临床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鼻梁下陷,两眼分离B、角膜混浊C、骨骼畸形D、颅盖骨及蝶鞍无异常E、智力低下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计100分)1.糖原贮积症除了GSDⅥ为性连锁遗传外,其余类型的遗传方式是(20分)答案不确定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E、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2.糖原贮积症V型又称McArdle病,是由于以下哪种酶基因缺陷所致的疾病(20分)答案不确定A、糖原合成酶B、葡萄糖-6-磷酸酶C、肌磷酸化酶D、脱支酶E、分支酶3.下列哪项不是糖原贮积症Ⅰa型的临床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低血糖B、腹胀、肝肿大C、高尿酸血症D、低脂血症E、发育迟缓4.下列哪项不是糖原贮积症Ⅴ型的临床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运动后肌红蛋白尿B、肌肉肥大C、运动性肌痉挛D、进行性肌无力E、韧带松弛,四肢及指趾细长5.糖原贮积症Ⅰa型是哪种酶基因缺陷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20分)答案不确定A、葡萄糖-6-磷酸酶B、肌磷酸果糖激酶C、肌磷酸化酶D、糖原合成酶E、肝磷酸化酶激酶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计100分)1.关于甲基丙二酸血(尿)症病因描述错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酶蛋白缺陷及其辅酶钴胺素(维生素B12)代谢缺陷B、线粒体钴胺素还原酶缺乏C、线粒体钴胺素腺苷转移酶缺乏D、转钴胺素Ⅱ缺陷E、母亲长期维生素B12摄入过多2.有关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治疗,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急性期的治疗应以补液、纠碱为主,及时补充蛋白质B、若急性期患者出现持续高氨血症(血氨>600μmol/L),则需要通过腹透或血液透析去除毒性代谢物C、对所有甲基丙二酸尿症急性期患者应首先进行大剂量维生素B12试验治疗,1mg/d肌肉注射,3~5d,对照治疗前后尿甲基丙二酸浓度,判断对维生素B12的反应性D、维生素B12无效型患儿以饮食治疗为主,天然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1.2g/(kg▪d)E、甲基苯二酸血症长期治疗的饮食治疗原则为低蛋白、高能饮食,减少毒性代谢产物蓄积3.关于甲基丙二酸血症以下说法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是遗传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临床主要表现为早婴期起病,严重的间歇性酮酸中毒,血和尿中甲基丙二酸增多C、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嗜睡、生长障碍、反复呕吐、脱水、呼吸困难及肌张力低下D、根据甲基丙二酸辅酶A变位酶缺陷分为完全缺失Mut0和部分缺失Mut-型,其中最严重的是Mut0型E、甲基丙二酸血症的预后取决于发现早晚与长期治疗,但与疾病类型无关4.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mut0型患者起病最早,80%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病,类似急性脑病样症状B、变位酶缺陷患者常较钴胺素代谢异常患者神经系统损害出现晚,病情较轻C、严重患者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表现为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衰竭、高血压D、少数钴胺素代谢异常所致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可于成年后发病,甚至终身不发病E、患者肝脏常明显肿大,肝功能异常。

萌妹子课堂——进行性肌阵挛癫痫(PME)

萌妹子课堂——进行性肌阵挛癫痫(PME)

萌妹子课堂——进行性肌阵挛癫痫(PME)大汉值班遇到一个进行性肌阵挛癫痫的患者,今天就查查书,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进行性肌阵挛癫痫(progressivemyoclonic epilepsy; PME)是一组很少见的、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通常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其临床特征为:病情进展性、预后不良,癫痈形式多样、伴有肌阵挛,进行性神经功能退化等。

PME主要可以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型:神经元蜡样脂褐质沉积病(neuronal ceroid lipofuscinosis,NCL), Lafora病、Unverricht-Lundborg病(Unverricht-undborgdisease,ULD,波罗的海肌阵挛)、涎酸沉积病(Sialidosis,樱桃红斑-肌阵挛综合征)、肌阵挛癫痈伴破碎红纤维病(myoclonic epilepsy withragged redfiber,MERRF)、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entatorubro-PallidoluysianAtrophy disease DRPLA)。

1. Lalora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目前前发现的两个致病基因分别定位于染色体6q24(EPM2A,Laforin基因)和6p22 (EPM2B基因)分别编码酪氨酸磷酸酶和F3泛素蛋白连接酶,参与调节糖代谢及神经元突触传导。

临床特点:Onsetof Lafora disease is between 8 and 18 years of age. The first symptoms are headaches,difficulties in school, myoclonic jerks, generalized seizures, andin many cases visualhallucinations of both epileptic and psychotic origin.Myoclonusis distal, erratic, triggered by light and sound stimulation,and enhanced with emotion.Themyoclonus, seizures, and hallucinations gradually worsen and become intractable.For many years, patients maintain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interrupted byextremely frequent myoclonic absence seizures. They remain conscious of theirdeterioration until late in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and often exhibitdepression. Gradually, dementia sets in and by the tenth year after onset thepatient is in near-continuous myoclonus with absences, frequent generalizedseizures, and profound dementia.多数患者发病前无其他表现,部分患儿在儿童期可出现高热或非高热惊厥。

遗传学线粒体遗传病

遗传学线粒体遗传病

二、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特征
6、mtDNA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复制分离 的瓶颈现象
线粒体数目从100000个锐减到少于100个的过 程称为遗传瓶颈。如果通过遗传瓶颈留下的线粒 体带有一种突变基因,会导致随后形成的组织细胞 带有高比例的突变线粒体。 如果通过遗传瓶颈保留下来的一个线粒体碰 巧携带一种突变基因,这个突变基因就能够在发 育完成之后的个体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如一些干 细胞接受大量的携带突变基因的线粒体,导致随 后形成的成体组织细胞会具有高比例的携带突变 基因的线粒体。

11778 G→A
二、常见线粒体遗传病



(一)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二)mtDNA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
mtDNA12SrRNA基因1555位点A→G的突变与这类 耳聋有关,随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证实该突变 导致机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感性升高。
AAID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耳聋基因携带者仅在接触氨基甙类抗生 素后才出现听力下降。
1、基因排列紧密

mtDNA排列紧密,没有内含子,唯一的非编码区 是D环区,长约1,000 bp左右。 D环区包括mtDNA重链复制起始点,轻重链 转录的启动子 及4个高度保守序列和终止区。
mtDNA上基因缺少非翻译区,很多基因没有完 整的终止密码,仅以T或TA结尾; 具有基因重叠现象,且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
1981年,测定出人mtDNA的DNA序列 1987年,Wallace提出mtDNA突变可引起疾病 1988年,首次报道mtDNA突变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
一、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人 线 粒 体 DNA(mitochondrial DNA , mtDNA)长为16,569 bp ,呈 裸露的双链闭合环状分子, 外环为重链(H链),富含G , 内环为轻链(L链) ,富含C。

儿童遗传代谢病诊断治疗试题答案

儿童遗传代谢病诊断治疗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共计100分)1.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实验室检查,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常用的检查有血浆游离氨基酸分析和尿有机酸分析B、酶学诊断:二氢蝶呤还原酶缺乏时该酶活性明显升高C、DNA分析:苯丙氨酸羟化酶、6-丙酮酰四氢喋呤合成酶、二氢喋呤生物还原酶等进行基因诊断D、尿喋呤图谱分析:用于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的诊断;高压液相分析尿液中新蝶呤明显增加、生物蝶呤减少E、苯丙氨酸浓度测定:正常值<120p mol/L(2mg/dl)2.以下关于高苯丙氨酸血症治疗,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患儿采用高苯丙氨酸配方奶B、由于每个患儿对苯丙氨酸耐受量不同,需要定期测定苯丙氨酸浓度调整食谱,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至少持续到青春期C、成年患者在妊娠前重新开始饮食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120〜360P mol/L直至分娩D、家族史的夫妻可进行DNA分析,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基因诊断E、PKU:一旦确诊立即治疗,治疗目标:维持血苯丙氨酸浓度在120〜360P mol/L较为理想3.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概念,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PKU)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PKU是苯丙氨酸羧化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疾病C、PKU是氨基酸代谢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种D、PKU临床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皮肤、毛发色素浅淡,鼠尿臭味E、我国PKU的患病率约为1:100004.以下关于不同年龄血苯丙氨酸理想控制范围,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0〜3 岁:120〜240B、3〜9 岁:180〜360C、9〜12 岁:180〜480D、12 〜16 岁:180〜600E、>16 岁:600〜9005.以下关于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临床上将所有血苯丙氨酸>120p mol/L称为高苯丙氨酸血症B、从病因上将高苯丙氨酸血症分二大类: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和PAH的辅酶-四氢生物蝶呤缺乏两类C、高苯丙氨酸血症治疗方法相同D、四氢生物蝶呤相关酶缺乏,症状更重E、新生儿期:出生时正常,大部分无异常表现1.人体重要的黏多糖不包含有(20分)答案不确定A、硫酸皮肤素B、硫酸类肝素C、硫酸角质素D、蛋白聚糖E、硫酸软骨素2.下列哪项不是黏多糖贮积症1型骨骼X线检查的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管状骨短而粗,皮质不厚,髓腔增宽,干骺端变粗宽B、颅骨呈长头型,额骨隆突,蝶鞍浅而长,呈小提琴状C、脊柱椎体呈椭圆形,部分椎体前下缘可呈鸟嘴样突出D、髂骨翼周围延展,基底部变尖,髋臼不规则E、肋骨增宽,近端变尖,呈“飘带状”3.下列哪项不是黏多糖贮积症1型的临床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粗糙面容B、角膜浑浊C、智力正常D、骨骼畸形E、肝脾肿大4.黏多糖贮积症除了11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外,其余类型的遗传方式是(20分)答案不确定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E、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5.下列哪项不是黏多糖贮积症”型的临床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鼻梁下陷,两眼分离B、角膜混浊C、骨骼畸形D、颅盖骨及蝶鞍无异常E、智力低下1.糖原贮积症除了GSD W为性连锁遗传外,其余类型的遗传方式是(20分)答案不确定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连锁显性遗传D、X连锁隐性遗传E、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2.糖原贮积症V型又称McArdle病,是由于以下哪种酶基因缺陷所致的疾病(20分)答案不确定A、糖原合成酶B、葡萄糖-6-磷酸酶C、肌磷酸化酶口、脱支酶E、分支酶3.下列哪项不是糖原贮积症I a型的临床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低血糖B、腹胀、肝肿大C、高尿酸血症D、低脂血症E、发育迟缓4.下列哪项不是糖原贮积症V型的临床表现(20分)答案不确定A、运动后肌红蛋白尿B、肌肉肥大C、运动性肌痉挛D、进行性肌无力E、韧带松弛,四肢及指趾细长5.糖原贮积症I a型是哪种酶基因缺陷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20分)答案不确定A、葡萄糖-6-磷酸酶B、肌磷酸果糖激酶C、肌磷酸化酶D、糖原合成酶E、肝磷酸化酶激酶1.关于甲基丙二酸血(尿)症病因描述错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酶蛋白缺陷及其辅酶钻胺素(维生素B12)代谢缺陷B、线粒体钻胺素还原酶缺乏C、线粒体钻胺素腺苷转移酶缺乏2.有关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治疗,描述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急性期的治疗应以补液、纠碱为主,及时补充蛋白质B、若急性期患者出现持续高氨血症(血氨>600〃mol/L),则需要通过腹透或血液透析去除毒性代谢物C、对所有甲基丙二酸尿症急性期患者应首先进行大剂量维生素B12试验治疗,1mg/d肌肉注射,3〜5d,对照治疗前后尿甲基丙二酸浓度,判断对维生素B12的反应性D、维生素B12无效型患儿以饮食治疗为主,天然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1.2g/ (kgd)E、甲基苯二酸血症长期治疗的饮食治疗原则为低蛋白、高能饮食,减少毒性代谢产物蓄积3.关于甲基丙二酸血症以下说法有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是遗传性有机酸代谢异常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临床主要表现为早婴期起病,严重的间歇性酮酸中毒,血和尿中甲基丙二酸增多C、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嗜睡、生长障碍、反复呕吐、脱水、呼吸困难及肌张力低下D、根据甲基丙二酸辅酶A变位酶缺陷分为完全缺失Mut0和部分缺失Mut-型,其中最严重的是Mut0型E、甲基丙二酸血症的预后取决于发现早晚与长期治疗,但与疾病类型无关4.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特点,以下描述错误的是(20分)答案不确定A、mut0型患者起病最早,80%在生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病,类似急性脑病样症状B、变位酶缺陷患者常较钻胺素代谢异常患者神经系统损害出现晚,病情较轻C、严重患者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表现为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衰竭、高血压D、少数钻胺素代谢异常所致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可于成年后发病,甚至终身不发病E、患者肝脏常明显肿大,肝功能异常。

线粒体疾病

线粒体疾病


MM(破碎的肌红纤维和形态异常的线粒体) 伴有失控的阵挛性癫痫(周期性抽搐)。 患者的母系亲属常表现一些症状如脑电图异常, 感觉神经听力丧失,痴呆,呼吸异常,扩张性
心肌病和肾功能障碍等症状。
MERRF
患 者
遗传学
母系遗传性
80% ~90%MERRF患者 mtDNA的 tRNA 基因的第 8344 位
第一节 疾病过程中的线粒体变化




中毒、感染→→线粒体亦可发生肿胀甚至破裂。 原发性肝癌细胞癌变→→线粒体嵴的数目逐渐下降而 最终成为液泡状线粒体; 缺血性损伤→→线粒体也会出现结构变异如凝集、肿 胀等; 坏血病→→组织中有时也可见二到三个线粒体融合成 一个大的线粒体的现象,称为线粒体球; 氰化物、CO等→→可阻断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造成 生物氧化中断、细胞死亡。
存在A→G突变,小部分患者在同一基因的 8356位存
在T→C突变。
主要影响线粒体呼吸链的酶复合物Ⅰ和Ⅳ,该突变
使tRNALys的TψC Loop区发生改变,蛋白质合成受阻。

三、线粒体肌病脑肌病伴乳酸中毒及中风样发作
综合征 (MELAS)

临床症状
MELAS的常见症状为突发呕吐、乳酸中毒、肌肉组

六、线粒体心肌病

临床症状
主要累及心脏和骨骼肌,病人常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常见
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全身肌无力全身
严重水肿、心脏和肝脏增大等症状。

遗传学 Ozawa等1990年报道原发型、 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病人 心肌mtDNA中存在有7.5kb的缺失,缺失部位两侧为同向重 复序列CATCAACAACCG,缺失位于ATP合成酶6基因和D环区 之间。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

神经内科病例讨论
骨骼肌破碎红纤维的存在 血清乳酸水平可以正常
Gaucher病:伴有肝脾肿大,骨穿 可见高氏细胞 婴儿及青少年GM2神经节苷酯沉 积症:常隐遗传 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斯体萎缩 (DRPLA):多有舞蹈样动作
治疗
丙戊酸,氯硝安定、吡拉西 坦有效 避免使用苯妥英和卡马西平
肌阵挛定义
肌阵挛(myoclonus)是指在脑和脊髓 疾病以及正常生理活动中所发生的一 种突然、短暂、闪电样的不随意的肌 肉收缩。
肌阵挛临床特点
发生在肢体或躯干部位,发作与停止突然;
肌肉痉挛持续时间短暂;
发生于静止、维持姿势时,运动或其他刺
激时阵挛加剧; 肌阵挛多为重复而刻板,不能被病人主观 努力而控制。
五年前至协和医院诊断为癫痫,改服德巴金 1片bid, 自觉控制不佳,于4个月后自行改用治痫灵1片bid, 安定1片Qd,发作情况基本同前。至两年前,患者 智力明显下降,交流困难,且出现发作性下肢抖动, 致使走路不稳,偶有摔倒,并出现颜面部肌肉闪电 样抖动和阵发性膈逆。目前患者颜面部及四肢抖动 样发作每天数十次,清晨醒来及做精细动作如系扣 子时较多,幻觉,胡言乱语及躁动每天一次,每次 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近年来,累计三次四肢抽搐 样发作,均与用抗精神病药物相关,表现同上。患 者发病以来,智力进行性下降,近两年明显,现已 不能正常交流,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辅助检查:
头颅核磁:未见明确异常。
脑电图:癫痫样异常放电,全导多棘慢波
多棘慢波
皮肤肌肉病理检查
皮肤光镜结果:送检(腋部皮肤),镜下可
见汗腺上皮细胞内,球形嗜碱性包涵体阳性, 此包涵体PAS染色呈阳性,考虑Lafora小体 的可能性大,请结合临床。
常规HE染色 Lafora小体

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 分子遗传进修结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 分子遗传进修结业考核试题及答案

郑大一附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分子遗传进修结业考核试题及答案1.用于核酸分子杂交的探针不能是放射性标记的( )。

[单选题] *A.DNAB.RNAC.抗体(正确答案)D.寡核苷酸一、单选题2.有关 DNA 序列自动化测定的不正确叙述是( )。

[单选题] *A.不再需要引物(正确答案)B.激光扫描分析代替人工读序C.基本原理与手工测序相同D.用荧光代替了同位素标记3.在分离DNA 过程造成DNA 分子断裂的因素很多,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单选题]A.核酸酶的降解B.化学降解C.保存液中未加一滴氯仿(正确答案)D.物理剪切4.下列哪一项不是 Southern blotting 的步骤( )。

[单选题] *A.用限制酶消化 DNAB. DNA 与载体的连接(正确答案)C.凝胶电泳分离 DNA 片段D.DNA 片段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5.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为( )。

[单选题] *A.单顺反子(正确答案)B.多顺反子C.转录和转译连续进行D .转录和转译在同一时空进行6.印迹技术可以分为( ) [单选题] *A .DNA 印迹B .RNA 印迹C .蛋白质印迹D .斑点印迹E .以上都对(正确答案)7.PCR 实验延伸温度一般是 ( ) [单选题] *A . 90 ℃B .72 ℃(正确答案)C .80 ℃D .95 ℃E .60 ℃8.Northern blotting 与 Southern blotting 不同的是 ( ) [单选题] *A .基本原理不同B .无需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正确答案)C .探针必须是 RNAD .探针必须是 DNAE .靠毛细作用进行转移9.可以不经电泳分离而直接点样在 NC 膜上进行杂交分析的是 ( ) [单选题] *A .斑点印迹(正确答案)B .原位杂交C .RNA 印迹D .DNA 芯片技术E .DNA 印迹10.下列哪种物质在 PCR 反应中不能作为模板 ( ) [单选题] *A .RNAB .单链 DNAC . cDNAD .蛋白质E .双链 DNA(正确答案)11.RT-PCR 中不涉及的是 ( ) [单选题] *A .探针(正确答案)B .cDNAC .逆转录酶D .RNAE .dNTP12.关于 PCR 的基本成分叙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A .特异性引物B .耐热性 DNA 聚合酶C .dNTPD .含有 Zn 2+ 的缓冲液(正确答案)E .模板13.cDNA 文库构建不需要( ) [单选题] *A .提取 mRNAB .限制性内切酶裂解 mRNA(正确答案)C .逆转录合成 cDNAD .将 cDNA 克隆入质粒或噬菌体E .重组载体转化宿主细胞14.目前主要克隆的致病基因是( ) [单选题] *A .糖尿病致病基因B .恶性肿瘤致病基因C .单基因致病基因(正确答案)D .多基因致病基因E .高血压致病基因15.目前基因治疗中选用最多的基因载体是( ) [单选题] *A .噬菌体B .脂质体C .逆转录病毒(正确答案)D .腺病毒相关病毒E .腺病毒16.目前基因治疗多采用的方法是( ) [单选题] *A .基因增补(正确答案)B .基因置换C .基因矫正D .基因灭活E .基因疫苗17.角膜边缘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称Kayser—Fleischer环,是由于下列哪种原因所致 ( ) [单选题] *A. 先天性因素B. 类脂质沉着C. 铜代谢障碍(正确答案)D. 维生素A缺乏E. 角膜血管增生18.一个典型的基因不包括( ) [单选题] *A. 增强子(正确答案)B. 5′非编码区C. 3′非编码区D. 启始密码子E. 终止密码子19.下列生物体的细胞基因组哪些会有断裂基因?( ) [单选题] *A.大肠杆菌B.乙肝病毒C.人(正确答案)D.噬菌体20.有关基因诊断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诊断早期性B.有很高的特异性C.诊断灵敏度高D.适用性强,诊断范围广E.技术单一,对操作人员要求低。

肌阵挛癫痫伴破碎肌红纤维的治疗及护理

肌阵挛癫痫伴破碎肌红纤维的治疗及护理
适量补充蛋白质,如 瘦肉、鸡蛋、豆类等
05
保持饮食卫生,避免 感染风险
03
保持水分充足,多喝 水,避免脱水
06
定期监测体重,调整饮 食结构,保持健康体重
预后及预防
预后情况
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
A
和护理后,症状可以得到控制和
改善
B
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 复发,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
C
生活质量:经过治疗和护理,患 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提高
辅助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6 等,用于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康复
手术治疗
01 手术适应症:肌阵挛癫
痫伴破碎肌红纤维患者,
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

02 手术方法:选择性脊髓
神经根切断术,选择性
脊髓神经根切断术联合
脑深部电刺激术
03 手术效果:改善肌阵挛
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4 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
洁,避免感染,定期复
心理护理
0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02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
感受和需求,倾听并
理解他们的困扰
03
提供心理辅导,帮助
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
心理压力
04
引导患者参加社交活
动,增强自信心和社
交能力
饮食护理
01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 菜水果,避免油腻食物
04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 咖啡、茶、可乐等
02
2
定期进行脑电图检查,监测癫痫发 作情况
3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等,监测病情变化
4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关注患者的心 理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MERFF 肌阵挛性癫痫伴碎红纤维病

MERFF 肌阵挛性癫痫伴碎红纤维病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突变破坏了tRNA上赖氨酸基因结构中与核糖体连接的TψC环,导致呼吸链酶复合物的缺陷,酶复合物II外 的所有氧化磷酸化成分含量都减少,造成氧化磷酸化功能下降,产生多系统病变。
发病机制
遗传特性: ① 该病主要表现在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一般细胞中90%的线粒体存在 8344G突变时,出现典型的MERRF症状,突变的线粒体所占比例下降,则症状 相应减轻。 ② mtDNA突变比率与年龄的关系 20以下的个体,mtDNA突变95%以上时才 会出现全部MERRF综合征症状,突变为85%时仍表型正常,而60岁以上的个体 mtDNA突变在63%时就表现中度症状,突变为85%时表现严重症状。这表明, 临床症状的表现取决于mtDNA突变的比率和线粒体功能这两种因素。 20岁以下,线粒体功能强,mtDNA突变率达到95%以上时,线粒体产能才 低于组织需能的阈值,表现临床症状; 随着年龄增大,线粒体功能降低,个体的mtDNA突变率在较低值时,线 粒体产能达不到组织需能的阈值,表现临床症状。这可解释为什么许多 mtDNA突变的个体早期正常,到一定年龄发病,尔后病情加重。
诊断方法
04 01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和MRI上可显示广泛的脑沟及脑室扩大,大脑和小脑萎缩,基底节区、丘脑、 苍白球、壳核、尾状核钙化
05
肌肉病理:肌肉活检是诊断MERRF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改良的gomori三色法(modified Gomori trichrome,MGT)、还原性辅酶I四唑氮还原酶染色(NADH -tetrazolium reducase,NADH-TR)、琥珀酸脱氢酶染色(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C氧化 酶(cytochrome oxidase ,CoX)染色中分别显示RRF、肌纤维膜下深染、血管呈现较强反应、 CoX染色活性降低或缺失(如图所示)。这些骨骼肌病理改变均提示本病的线粒体功能异常。 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异常堆积。值得注意的是,发病初期,部分病例仅显示肌纤维肌膜下线粒 体堆积,不出现典型的RRF,但随着病情发展约占92%患者出现比较典型的RRF。 电生理检查:脑电图背景活动慢,可见全导不规则棘慢波或棘慢综合波,多见于枕区。肌电 图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可出现骨骼肌的肌原性或神经原性损害。

构建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征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

构建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征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

构建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征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胡焕然;徐天慧;梁栋;罗春玉;林颖;季修庆;胡平;许争峰【摘要】目的构建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征(MERRF)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方法采集MERRF患者外周血并分离PBMC,用含有4个重编程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的仙台病毒感染PBMC,获得患者来源的iPSCs;用细胞形态学、免疫荧光染色、拟胚体形成分化和RT-PCR对iPSCs的多能性进行鉴定;核型分析验证其安全性;焦磷酸测序检测患者来源的iPSCs中线粒体DNA (mtDNA)第8344位的突变比例.结果患者来源的iPSCs经过多能性验证实验证明其具有多能性;核型分析表明,iPSCs核型正常;建立的6个iPSCs细胞系中,mtDNA 8344位点的突变比例分别为68.24%、60.51%、45.95%、24.06%、62.11%和0.结论通过非整合重编程技术成功构建MERRF患者来源iPSCs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MERRF疾病提供多能干细胞资源.【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6(034)008【总页数】6页(P584-589)【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重编程;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征;仙台病毒;异质性【作者】胡焕然;徐天慧;梁栋;罗春玉;林颖;季修庆;胡平;许争峰【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南京2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征(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ed-red fibers, MERRF)是一种遗传性多系统疾病,是线粒体肌脑病常见类型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
诊断方法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肌 肉活检和mtDMA基因检测。诊断MERRF时必须与 进行性进展的肌阵挛性癫痫以及其他原因引起 的肌阵挛、共济失调性疾病相鉴别。
治疗方法
治疗: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疗法。 常用的药物有辅酶Q10、艾地苯醌、左卡尼汀(左旋肉碱)、 维生素E、B族维生素类、细胞色素C、肌酸等,通常联合应用, 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本病患者的癫痫管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肌阵挛性 癫痫属于难治性癫痫,根据不同个体对不同抗癫痫药物的敏感 性,可以选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拉 莫三嗪,苯二氮和唑尼沙胺。 值得注意的是丙戊酸虽然很多癫痫发作的一线药物,但由于抑 制肉碱的吸收,可能会加重本病的病情,应谨慎。
突发肌阵挛性癫痫晕倒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01
生化检查:血乳酸、丙酮酸、肌酸激酶水平均升高。MERRF患者对血乳酸非常敏感,在无症状的 MERFF患者家族成员中也可以出现高乳酸血症。相比之下,血清肌酸激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不高, 可以出现轻度或轻-中度升高,约占1.6-8%患者的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升高,但通常不超过100毫克/ dl。 酶学分析:显示呼吸链酶活性下降,尤其是复合物I和复合物IV酶活性下降较为明显。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如下2个因素参与MERRF的发病机制: (1)大脑某些区域的神经细胞内离子,包括钠, 钾和钙离子的代谢紊乱触发神经细胞膜的动作 电位阈值,导致神经细胞的过度兴奋和异常突 触传递。 (2)神经细胞内的线粒体功能障碍触发大脑某 些区域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异常导致神经细胞 的死亡。
临床表现
肌阵挛性癫痫伴碎红纤维病
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 征(MERRF)是一种由线粒体DNA 基因(mt DNA)突变所致的线粒 体疾病,多为母系遗传。mt DNA 的突变位点大多数为A8344G,少 数为T8356C 、G8361A和G8363A。 MERRF多见于儿童,以肌阵挛性癫 痫和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特 征,常合并智力减退,视神经萎 缩、神经性耳聋、周围神经病。 在骨骼肌病理中常出现线粒体异 常所致的特征性破碎红纤维,是 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临床表现
典型的MERRF临床表现为: ①骨骼肌不自主阵挛; ②强直性阵挛性癫痫与失神发作; ③肌病伴RRF; ④脊髓神经退化; ⑤智力降低或痴呆,晚期可出现精神异常。 然而,在不同的病情发展过程中以及不同位 点的基因突变所致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起 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不典型,部分 症状或体征可不出现;T8356C位点的突变患 者可出现卒中样发作,与MELAS的症状重叠; G8363A位点的突变患者可累及心肌导致心肌 病。小脑共济失调是MERRF最常见的临床表 现。尽管起病早期阶段可能并不出现小脑共 济失调症状,但在整个病程发展过程中约占 83%的患者出现小脑共济失调。部分病人合 并运动不耐受或肌无力、神经性耳聋、视神 经萎缩、语言障碍等。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突变破坏了tRNA上赖氨酸基因结构中与核糖体连接的TψC环,导致呼吸链酶复合物的缺陷,酶复合物II外 的所有氧化磷酸化成分含量都减少,造成氧化磷酸化功能下降,产生多系统病变。
发病机制
遗传特性: ① 该病主要表现在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一般细胞中90%的线粒体存在 8344G突变时,出现典型的MERRF症状,突变的线粒体所占比例下降,则症状 相应减轻。 ② mtDNA突变比率与年龄的关系 20以下的个体,mtDNA突变95%以上时才 会出现全部MERRF综合征症状,突变为85%时仍表型正常,而60岁以上的个体 mtDNA突变在63%时就表现中度症状,突变为85%时表现严重症状。这表明, 临床症状的表现取决于mtDNA突变的比率和线粒体功能这两种因素。 20岁以下,线粒体功能强,mtDNA突变率达到95%以上时,线粒体产能才 低于组织需能的阈值,表现临床症状; 随着年龄增大,线粒体功能降低,个体的mtDNA突变率在较低值时,线 粒体产能达不到组织需能的阈值,表现临床症状。这可解释为什么许多 mtDNA突变的个体早期正常,到一定年龄发病,尔后病情加重。
02
03
Hale Waihona Puke 基因检查: MERRF基因突变的母亲传递风险取决于母亲突变mtDNA的比例。当突变型mtDNA超过 35%~40%时,mtDNA突变会全部传递给子代,但其子代的突变型mtDNA水平和临床表型却不尽相 同。mtDNA的A8344G、 T8356C、G8361A和G8363A的突变检测对诊断至关重要。
肌阵挛性癫痫伴 碎红纤维病
第七小组
目录
简介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与治疗
简介
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提供能量的细胞 器,人类mtDNA是长16569bp的环 状双链分子,分轻链和重链,含 37个基因,主要编码呼吸链及与 能量代谢有关的蛋白。mtDNA缺失 或点突变使编码线粒体氧化代谢 过程必需的酶或载体发生障碍, 糖原和脂肪酸等不能进入线粒体 充分利用和产生足够的ATP,导致 能量代谢障碍和产生复杂的临床 症状。
网络资源
/
诊断方法
04 01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和MRI上可显示广泛的脑沟及脑室扩大,大脑和小脑萎缩,基底节区、丘脑、 苍白球、壳核、尾状核钙化
05
肌肉病理:肌肉活检是诊断MERRF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改良的gomori三色法(modified Gomori trichrome,MGT)、还原性辅酶I四唑氮还原酶染色(NADH -tetrazolium reducase,NADH-TR)、琥珀酸脱氢酶染色(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C氧化 酶(cytochrome oxidase ,CoX)染色中分别显示RRF、肌纤维膜下深染、血管呈现较强反应、 CoX染色活性降低或缺失(如图所示)。这些骨骼肌病理改变均提示本病的线粒体功能异常。 电镜下可见线粒体异常堆积。值得注意的是,发病初期,部分病例仅显示肌纤维肌膜下线粒 体堆积,不出现典型的RRF,但随着病情发展约占92%患者出现比较典型的RRF。 电生理检查:脑电图背景活动慢,可见全导不规则棘慢波或棘慢综合波,多见于枕区。肌电 图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可出现骨骼肌的肌原性或神经原性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