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舌诊图片 ppt
合集下载
舌诊图片ppt课件
![舌诊图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e553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c.png)
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映在舌象上。如舌尖红赤为心火上炎,舌苔厚腻为
脾胃湿滞等。
03
舌诊的临床意义
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情进退。
02
舌诊方法与技巧
望舌质
01
02
03
观察舌质的颜色
淡红、淡白、红、绛红、 青紫等,判断气血的盛衰 和运行状况。
观察舌质的形态
老嫩、胖瘦、点刺、裂纹 等,判断邪正的盛衰和病 邪的性质。
案例三:脾虚湿困患者舌象分析
舌象特征
舌淡胖,苔白腻,舌边有齿痕。
病因分析
脾虚湿困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久病体虚等原因导致脾胃功能减退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和水 液。若脾胃功能减退,则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舌淡胖、苔白腻为脾虚湿困之征;舌边有齿痕为脾虚之象。
案例三:脾虚湿困患者舌象分析
治法方药
病因分析
风热感冒多因外感风热之邪,侵袭肺卫所致。风热之邪上攻于头面, 故见舌尖红;热邪伤津,故苔薄黄;热邪内盛,故舌体偏红。
治法方药
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方选银翘散加减。
注意事项
风热感冒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案例二:肝郁气滞患者舌象分析
舌象特征
舌淡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舌下络脉曲张。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舌诊客观化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舌诊客观化研究将成为重要趋势,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对舌象进行客观化分析 ,提高舌诊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舌诊与多学科融合
未来舌诊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与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与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合作,共同 推动舌诊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观察舌质的润燥
《舌诊》ppt课件
![《舌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63eb9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7.png)
舌头
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能够 感知味觉和触觉,同时也能反映 人体的健康状况。
舌诊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
舌诊起源于古代中医,最 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黄 帝内经》。
发展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 ,舌诊的方法和诊断标准 也逐步完善。
应用
现代医学也开始应用舌诊 技术,以辅助临床诊断。
舌诊的重要性
《舌诊》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ONTENTS
目录
• 舌诊简介 • 舌象的观察与分析 • 舌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 舌诊的现代研究与发展 • 舌诊的实践与技巧
CHAPTER
01
舌诊简介
舌诊的定义
舌诊
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湿 润度等特征,以判断人体生理、 病理状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舌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舌诊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 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状况,为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在感冒、咳嗽、哮喘等常 见病中,舌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 患者的寒热性质和痰湿状况,从 而制定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同时,舌诊还可以用于监测病情 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对于调整 治疗方案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的
确保观察舌象时光线充足,避免阴影和色差 影响判断。
不要迷信舌诊
舌诊只是中医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替 代其他诊断方法。
避免干扰
避免食物、药物等外界因素对舌象的干扰。
避免主观臆断
避免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判断, 应客观分析舌象。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化操作
严格按照舌诊的操作规范进行 ,确保观察和触诊的准确性。
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能够 感知味觉和触觉,同时也能反映 人体的健康状况。
舌诊的历史与发展
01
02
03
起源
舌诊起源于古代中医,最 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黄 帝内经》。
发展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 ,舌诊的方法和诊断标准 也逐步完善。
应用
现代医学也开始应用舌诊 技术,以辅助临床诊断。
舌诊的重要性
《舌诊》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ONTENTS
目录
• 舌诊简介 • 舌象的观察与分析 • 舌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 舌诊的现代研究与发展 • 舌诊的实践与技巧
CHAPTER
01
舌诊简介
舌诊的定义
舌诊
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湿 润度等特征,以判断人体生理、 病理状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舌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舌诊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 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状况,为制定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在感冒、咳嗽、哮喘等常 见病中,舌诊可以帮助医生判断 患者的寒热性质和痰湿状况,从 而制定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同时,舌诊还可以用于监测病情 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对于调整 治疗方案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的
确保观察舌象时光线充足,避免阴影和色差 影响判断。
不要迷信舌诊
舌诊只是中医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替 代其他诊断方法。
避免干扰
避免食物、药物等外界因素对舌象的干扰。
避免主观臆断
避免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判断, 应客观分析舌象。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化操作
严格按照舌诊的操作规范进行 ,确保观察和触诊的准确性。
03014_中医舌诊图文ppt课件
![03014_中医舌诊图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ed64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7.png)
10
03 舌苔观察与分析
2024/1/பைடு நூலகம்0
11
舌苔颜色判断
01
02
03
白苔
主表证、寒证。舌苔薄白 而润为正常舌象,或表证 初起,或里证病轻,或阳 虚内寒。
2024/1/30
黄苔
主里证、热证。苔薄黄厚 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 受损。
灰黑苔
主里证。灰苔薄而润滑, 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 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 或阴虚火旺。
滑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 ,扪之湿而滑。主寒主湿 ,或阳虚水饮内停。
燥苔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 则舌苔干裂。多因津液耗 伤,或热盛伤津,或阴液 亏虚所致。
14
04 常见舌象及其临床意义
2024/1/30
15
正常舌象特征描述
舌质
淡红色,润泽,不胖不瘦,活动自如 。
舌苔
舌下络脉
颜色暗红,脉络清晰,无怒张、紧束 、弯曲、增生等异常表现。
24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解读
案例一
患者舌淡苔白,脉沉细。解读为气血 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之法。
案例二
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解读为湿 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之法。
2024/1/30
案例三
患者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解读为 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之法。
案例四
患者舌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解读 为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利湿之法。
12
舌苔厚薄程度评估
薄苔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者,又称见底苔,多属正常舌苔或疾病初起,或病邪 在表,病情较轻。
厚苔
苔质较厚,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者,多属病邪入里,或胃肠积滞,病情较重 。
2024/1/30
03 舌苔观察与分析
2024/1/பைடு நூலகம்0
11
舌苔颜色判断
01
02
03
白苔
主表证、寒证。舌苔薄白 而润为正常舌象,或表证 初起,或里证病轻,或阳 虚内寒。
2024/1/30
黄苔
主里证、热证。苔薄黄厚 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 受损。
灰黑苔
主里证。灰苔薄而润滑, 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 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 或阴虚火旺。
滑苔
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 ,扪之湿而滑。主寒主湿 ,或阳虚水饮内停。
燥苔
舌苔干燥,扪之无津,甚 则舌苔干裂。多因津液耗 伤,或热盛伤津,或阴液 亏虚所致。
14
04 常见舌象及其临床意义
2024/1/30
15
正常舌象特征描述
舌质
淡红色,润泽,不胖不瘦,活动自如 。
舌苔
舌下络脉
颜色暗红,脉络清晰,无怒张、紧束 、弯曲、增生等异常表现。
24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解读
案例一
患者舌淡苔白,脉沉细。解读为气血 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之法。
案例二
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解读为湿 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之法。
2024/1/30
案例三
患者舌紫暗有瘀斑,脉弦涩。解读为 气滞血瘀证,治以活血化瘀之法。
案例四
患者舌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解读 为脾虚湿盛证,治以健脾利湿之法。
12
舌苔厚薄程度评估
薄苔
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者,又称见底苔,多属正常舌苔或疾病初起,或病邪 在表,病情较轻。
厚苔
苔质较厚,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质者,多属病邪入里,或胃肠积滞,病情较重 。
2024/1/30
中医护理学舌诊课件
![中医护理学舌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947a4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4.png)
(完)
愿你有一双慧眼,能明辨是非真假
邪入血分——舌深绛或紫暗。
舌苔 病情轻浅——苔薄白。 病情深重——苔黄厚
(四)推断病势进退 舌色淡红转红至绛而紫——热入营血 舌苔薄白转黄至灰而黑——邪热渐甚
……
(五)估计病情预后 舌荣有神,苔薄而润——预后较好 舌枯无神,舌苔无根——病情凶险
舌诊小结
舌诊在辨证中占居重要地位。舌通过经络气血与 脏腑密切相关,舌质可反映脏腑气血的虚实,舌 苔可辨别邪气的浅深和胃气的存亡,大抵气病察 苔,血病观质。舌淡主虚寒,舌红主热证,青紫 为寒(润),为热(燥),白苔主表证、寒证, 但亦见于里证及热证;黄苔主里证、热证,但亦 见于寒证;黑苔则为寒(润),为热(燥),临 证时,舌质与舌苔当综合判断。
舌诊
舌诊,又称“望舌”,是观察病人 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 之一。
舌诊原理 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络: 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肾
舌面脏腑部
位分属图
脾胃
心肺
腐
腻
腻
苔
苔
苔
(四)剥(落)苔 特 征——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处光滑无苔者为剥苔;若剥落 处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舌乳头可见者,则为类剥苔。 临床意义——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 弱的一种征象。 辨 证—— 舌红苔剥多为阴虚;舌淡苔剥或类剥苔多为血虚, 或气血两虚。镜面舌,舌质红绛则属阴虚重证…
淡 红 舌
(二)淡白舌 特 征——较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 舌色白,几无血色者,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辨 证——舌质瘦薄而淡白者,属气血两虚;舌质 胖嫩而淡白湿润者,多属阳虚水湿内停; 脱血夺气则舌枯白无华……。
愿你有一双慧眼,能明辨是非真假
邪入血分——舌深绛或紫暗。
舌苔 病情轻浅——苔薄白。 病情深重——苔黄厚
(四)推断病势进退 舌色淡红转红至绛而紫——热入营血 舌苔薄白转黄至灰而黑——邪热渐甚
……
(五)估计病情预后 舌荣有神,苔薄而润——预后较好 舌枯无神,舌苔无根——病情凶险
舌诊小结
舌诊在辨证中占居重要地位。舌通过经络气血与 脏腑密切相关,舌质可反映脏腑气血的虚实,舌 苔可辨别邪气的浅深和胃气的存亡,大抵气病察 苔,血病观质。舌淡主虚寒,舌红主热证,青紫 为寒(润),为热(燥),白苔主表证、寒证, 但亦见于里证及热证;黄苔主里证、热证,但亦 见于寒证;黑苔则为寒(润),为热(燥),临 证时,舌质与舌苔当综合判断。
舌诊
舌诊,又称“望舌”,是观察病人 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 之一。
舌诊原理 舌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络: 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足少阴肾经循喉咙、挟舌本。 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肾
舌面脏腑部
位分属图
脾胃
心肺
腐
腻
腻
苔
苔
苔
(四)剥(落)苔 特 征——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剥落处光滑无苔者为剥苔;若剥落 处仍有新生苔质颗粒,或舌乳头可见者,则为类剥苔。 临床意义——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亦是全身虚 弱的一种征象。 辨 证—— 舌红苔剥多为阴虚;舌淡苔剥或类剥苔多为血虚, 或气血两虚。镜面舌,舌质红绛则属阴虚重证…
淡 红 舌
(二)淡白舌 特 征——较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 舌色白,几无血色者,称为枯白舌。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阳虚。枯白舌主脱血夺气。 辨 证——舌质瘦薄而淡白者,属气血两虚;舌质 胖嫩而淡白湿润者,多属阳虚水湿内停; 脱血夺气则舌枯白无华……。
中医舌诊图文ppt课件下载
![中医舌诊图文ppt课件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ead2c2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c.png)
舌体的运动、感觉及味觉等功能与经络密切相关。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 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厥阴肝经络舌本,足少阴肾经挟舌本等。
舌诊原理及方法
舌诊原理
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颜色、形态、润燥等方面的变化,判 断人体内部气血阴阳的盛衰和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
舌诊方法
包括望舌质、望舌苔两部分。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颜色、形 态、润燥等;望舌苔则主要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润燥等 。同时,还需注意舌体的动态变化,如伸缩、歪斜等。
正确使用光源和观察角度
选择自然光线或柔和 的人工光源,避免强 烈直射光。
观察时应先整体后局 部,注意舌质、舌苔 、舌下络脉等方面的 变化。
观察角度应与患者面 部垂直,医者眼睛与 患者舌头保持同一水 平。
准确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
01
02
03
舌质描述
包括颜色、形态、润燥等 方面。
舌苔描述
包括厚薄、润燥、颜色、 分布等方面。
舌苔由厚变薄
舌苔逐渐消失
舌苔突然增厚
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 情由轻变重,为病进。
表示病邪由里达表,病 情由重变轻,为病退。
是胃气逐渐来复的佳兆 。
是邪气急骤入里的表现 。
舌苔润燥情况
01 润苔
表示津液未伤,如风寒表证、 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均可 见到。
02 滑苔
主水湿内停,主寒主湿。常见 于阳虚而寒之痰饮水湿内停之 证。
03
燥苔
04
表示津液已伤,如高热、大汗、 吐泻后,或过服温燥药物等,导 致津液不足,舌苔失于濡润而干 燥。亦有因痰饮、瘀血内阻,阳 气被遏,不能上蒸津液濡润舌苔 而见燥苔者,属津液输布障碍。
糙苔
苔质粗糙而不润滑,为燥热伤津 之重证。
舌诊原理及方法
舌诊原理
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颜色、形态、润燥等方面的变化,判 断人体内部气血阴阳的盛衰和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
舌诊方法
包括望舌质、望舌苔两部分。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颜色、形 态、润燥等;望舌苔则主要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润燥等 。同时,还需注意舌体的动态变化,如伸缩、歪斜等。
正确使用光源和观察角度
选择自然光线或柔和 的人工光源,避免强 烈直射光。
观察时应先整体后局 部,注意舌质、舌苔 、舌下络脉等方面的 变化。
观察角度应与患者面 部垂直,医者眼睛与 患者舌头保持同一水 平。
准确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
01
02
03
舌质描述
包括颜色、形态、润燥等 方面。
舌苔描述
包括厚薄、润燥、颜色、 分布等方面。
舌苔由厚变薄
舌苔逐渐消失
舌苔突然增厚
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 情由轻变重,为病进。
表示病邪由里达表,病 情由重变轻,为病退。
是胃气逐渐来复的佳兆 。
是邪气急骤入里的表现 。
舌苔润燥情况
01 润苔
表示津液未伤,如风寒表证、 湿证初起、食滞、瘀血等均可 见到。
02 滑苔
主水湿内停,主寒主湿。常见 于阳虚而寒之痰饮水湿内停之 证。
03
燥苔
04
表示津液已伤,如高热、大汗、 吐泻后,或过服温燥药物等,导 致津液不足,舌苔失于濡润而干 燥。亦有因痰饮、瘀血内阻,阳 气被遏,不能上蒸津液濡润舌苔 而见燥苔者,属津液输布障碍。
糙苔
苔质粗糙而不润滑,为燥热伤津 之重证。
《舌诊》ppt课件
![《舌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f2d2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0.png)
《中医舌诊学》
系统阐述舌诊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全面,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深 入学习。
《现代中医舌诊研究》
介绍现代中医舌诊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有助于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学习方法建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舌诊理论知识的同时,多观察实际病例,通过实践加深理 解。
注重细节观察
观察舌象时要细致,注意舌质、舌苔的颜色、形态、润燥等变化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舌诊》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舌诊简介 • 舌诊基础知识 • 舌象分析 • 常见疾病舌象特征 • 舌诊在临床中的应用 • 如何学习舌诊
目录
CONTENTS
01
舌诊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辅助诊断方法
1 2
实验室检查
结合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舌象进行 解读。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辅助判断舌象变化与疾病 的关系。
3
微观辨证
借助显微镜等设备,观察舌黏膜、舌苔细胞等微 观结构,进一步揭示舌象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与其他诊断方法的结合
与望、闻、问、切相结合
01
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全面了解病情。
ERA
舌诊的定义
舌诊
舌头与经络的联系
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形状、湿润度 等特征,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诊 断方法。
舌头与经络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 的通畅与否也可以通过舌头的变化反 映出来。
舌头与内脏器官的联系
舌头与内脏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内 脏器官的生理变化可以通过舌头的变 化反映出来。
系统阐述舌诊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全面,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深 入学习。
《现代中医舌诊研究》
介绍现代中医舌诊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有助于了解最新研究动态。
学习方法建议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舌诊理论知识的同时,多观察实际病例,通过实践加深理 解。
注重细节观察
观察舌象时要细致,注意舌质、舌苔的颜色、形态、润燥等变化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舌诊》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4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舌诊简介 • 舌诊基础知识 • 舌象分析 • 常见疾病舌象特征 • 舌诊在临床中的应用 • 如何学习舌诊
目录
CONTENTS
01
舌诊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辅助诊断方法
1 2
实验室检查
结合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舌象进行 解读。
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辅助判断舌象变化与疾病 的关系。
3
微观辨证
借助显微镜等设备,观察舌黏膜、舌苔细胞等微 观结构,进一步揭示舌象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与其他诊断方法的结合
与望、闻、问、切相结合
01
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全面了解病情。
ERA
舌诊的定义
舌诊
舌头与经络的联系
通过观察舌头的颜色、形状、湿润度 等特征,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诊 断方法。
舌头与经络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 的通畅与否也可以通过舌头的变化反 映出来。
舌头与内脏器官的联系
舌头与内脏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内 脏器官的生理变化可以通过舌头的变 化反映出来。
《舌诊》ppt课件
![《舌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d943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6.png)
肺系辨证
舌苔薄白而润,多为风寒袭肺 ;舌苔黄腻,多为肺热壅盛。
心系辨证
舌尖红赤或破碎,多为心火上 炎;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多为 心血瘀阻。
2024/1/24
脾系辨证
舌苔厚腻,多为脾虚湿困;舌 质淡胖有齿痕,多为脾虚气弱 。
肾系辨证
舌根苔白厚腻,多为肾阳虚衰 ;舌红少苔或无苔,多为肾阴 虚损。
21
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在舌诊中价值
舌部生理功能
现代医学认为,舌具有味觉、搅拌食 物、辅助吞咽、参与发音等功能,同 时舌部血管丰富,可反映全身血液循 环状况。
2024/1/24
24
现代医学对舌诊客观化研究
舌诊仪器研发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已经 研发出多种舌诊仪器,如舌色仪 、舌苔仪等,这些仪器可以对舌 象进行客观化、定量化的测量和
05
现代医学对舌诊认识和研 究进展
2024/1/24
23
现代医学对舌象生理基础探讨
舌部解剖结构
舌象形成机制
现代医学通过解剖学手段,对舌的内 部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舌乳 头、舌肌、舌血管、舌神经等组成部 分及其功能。
现代医学从生理学角度探讨了舌象的 形成机制,认为舌象变化与机体代谢 、免疫、神经调节等多种因素密切相 关。
29
实践操作演示:如何正确进行舌诊检查
检查前准备
嘱患者避免饮食、刷牙等 影响舌象的行为,保持自 然伸舌姿势。
2024/1/24
观察内容
依次观察舌质、舌苔、舌 下络脉等舌象特征,注意 辨别异常表现。
记录与分析
详细记录观察到的舌象特 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 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 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30
《舌诊》ppt课件
中诊舌诊ppt(共97张PPT)
![中诊舌诊ppt(共9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bd79f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b.png)
燥苔与糙苔
为津液巳伤,或津失输布,不能上承。见于高热、 大汗、吐泻伤津,温燥太过;或阳气被遏,不能化津上承(痰 湿水饮瘀血等阴邪阻滞阳气)。
为热盛伤津重症,多由燥苔进一步发展而来;亦可 见于秽浊邪气内踞中焦(此时糙而不干)。
舌象:舌淡红,尖有点剌, 苔白腻微黄而干燥,中部较厚。
辨证:湿盛热郁伤津。
老舌,实邪亢盛,充斥体内,而正气未衰, 邪正交争,邪气壅滞于上,则舌质苍老;
嫩舌,正气不足,气血不充脉络,或 阳气亏虚,运血无力,寒湿内生,则舌娇 嫩淡白。
(二)、胖瘦
舌体瘦小而薄,为 瘦薄舌 ;
舌体胖大有二: (1)胖大舌:较正常
大而厚,伸舌满口, 常伴有齿痕; (2)肿胀舌:舌体肿大, 色鲜红或青紫,甚者 不能缩回口腔。
舌象:舌红胖大有齿痕,
舌象:舌淡紫有裂纹,苔白
中有纵裂如直槽,苔
湿亮。
薄白而粗松。
辨证:素体虚弱,湿热伤
辨证:素体阴虚,脾虚湿侵。
及气阴。
裂纹舌
舌象:舌暗红,有无数纵裂,苔 少。
辨证:阴虚液亏
生理性裂纹
齿痕舌
: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称齿痕舌 或齿印舌。
齿痕舌
:水湿不运,充盈舌体,多见于脾虚 水湿内盛。 :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常与胖 大舌同见。但亦有舌体不大而见齿痕者,大多舌 质较嫩。
舌下络脉
舌象:舌下络脉青紫怒张,延长,或屈曲
成团,形成球状瘀点。
辨证:均为瘀血阻滞,络脉不畅。
第三节 舌苔
舌苔,指覆于舌面上的一层 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 浊津液上潮而产生。正常舌苔特 点为:薄白均匀、干湿适中、中 根部稍厚。
望舌苔包括苔色和苔质两部 分。
一 苔质
《舌诊》ppt课件(精)
![《舌诊》ppt课件(精)](https://img.taocdn.com/s3/m/865dbe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3.png)
案例二:肝郁气滞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
症 状
胀满窜痛、妇女可见乳
表
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现
舌
根据症状及舌象特征,
象
可诊断为肝郁气滞。
特
征
展示肝郁气滞患者的舌
象图片,讲解舌象特征
诊 断
,介绍诊断依据和治疗
依
原则,并演示如何根据
据
舌象进行辨证施治。
治
舌质暗或紫暗、苔白或
疗
黄。
原
则
实
践
05 现代医学对舌诊认识与研究进展
CHAPTER
现代医学对舌诊认识
舌诊定义
舌诊是通过观察舌象变化以诊察病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疾病的 重要依据之一。
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脏腑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反 映于舌。
舌诊的意义
舌诊可以判断正气盛衰、病邪性质、病势进退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 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 能正常,则舌体荣润;若脾胃失调,则可 出现舌苔厚腻、舌质胖大等异常表现。
舌与肝胆
舌与肾
肝胆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胆火旺,则 舌红苔黄;若肝气郁结,则舌淡苔白或腻 。
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则舌体润 泽;若肾精亏虚,则可出现舌淡苔少、舌 体瘦小等表现。
舌诊原理及依据
阳虚寒凝
舌质淡白而胖嫩,苔滑润,多见 于阳虚寒凝之证。
红舌主病及临床意义
实热证
舌质红,苔黄燥,多见于外感热病、 内热火旺等病。
阴虚火旺
舌质红而少苔或无苔,多见于阴虚火 旺之证。
绛舌主病及临床意义
热入营血
舌质深绛,苔少或无苔,多见于热入营血、热极伤阴等病。
中医学-舌诊具体 PP课件
![中医学-舌诊具体 PP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4a4f5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d.png)
中医舌诊
30
(2)胖、瘦
• 【舌象特征】
✓胖大舌——舌体比正常的人大而厚,伸
舌满口
✓瘦薄舌——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
• 【临床意义】
✓胖大舌——脾虚湿蕴、气虚、阳虚
✓瘦薄舌 色淡——气血两虚
2024/7/22
色红绛,少苔或无苔——
中医舌诊
阴虚火旺
31
胖大舌
红绛瘦薄舌
2024/7/22
中医舌诊
32
(3)芒刺舌
• 苔色的变化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三 类,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
白苔
(表,寒)
薄 白
薄
厚
苔
黄苔
(里,热)
浅
深
(白)灰、黑(寒极) 灰 热极、寒极、痰湿久郁
黑 (黄)灰、黑(热极) (焦黄、焦黑)
2024/7/22
中医舌诊
63
(1)白苔
• 【舌象特征】白苔有薄厚之分。
✓薄白苔——苔薄,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 ✓白厚苔——苔色呈乳白色或粉白色,舌边尖
病情较危重
2024/7/22
中医舌诊
5
淡红舌 薄白苔
正常舌象
2024/7/22
中医舌诊
6
2024/7/22
中医舌诊
7
(一)望舌质 2.舌色
舌色,即舌质的颜色。一般可分淡红、淡 白、红绛、青紫四大类。
淡白
淡青紫
淡
虚 、寒
红
青紫
正 常
瘀
红绛
绛紫
热
2024/7/22
中医舌诊
8
(1)淡红舌
• 【舌象特征】
稍薄,中根部较厚,舌体被舌苔遮盖而不被 透出者 • 【临床意义】主表证,寒证。正常舌苔。
舌诊ppt课件完整版
![舌诊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bfd5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e.png)
案例三:肺癌患者不同阶段舌象变化观察
早期舌象特征
舌淡红或偏红,苔薄白或微黄。
中期舌象特征
舌红或绛,苔黄或黄腻,舌下静脉 怒张。
晚期舌象特征
舌紫暗或有瘀斑,苔厚腻或剥脱, 舌下静脉严重怒张。
病因分析
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正气内虚、邪毒外 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等多种因素 密切相关。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不同阶段舌 象特征的变化,可辅助诊断肺癌及 其进展情况。
治疗原则
根据肺癌不同阶段及患者具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 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脾与胃病辨证
舌苔白腻,多为脾虚湿困;舌 红苔黄腻,多为脾胃湿热。
心与小肠病辨证
舌尖红赤或破碎,多为心火上 炎;舌有瘀斑或舌下络脉青紫 ,多为心血瘀阻。
肝与胆病辨证
舌边红赤或青紫,多为肝火炽 盛或肝阳上亢;舌苔黄腻,多 为肝胆湿热。
肾与膀胱病辨证
舌淡苔白而润,多为肾阳虚; 舌红少苔或无苔,多为肾阴虚 。
表里辨证
舌苔变化可反映病邪深浅和病情轻重 。如苔薄表示病邪在表,病情较轻; 苔厚表示病邪入里,病情较重。
虚实辨证
结合舌质、舌苔及舌下络脉等判断虚 实属性。如舌质淡嫩、舌苔润滑为虚 证;舌质红绛、舌苔干燥为实证。
脏腑辨证在舌诊中应用
肺与大肠病辨证
舌苔薄白而润,多为正常舌象 或表证初起;舌苔薄白而干, 多为肺燥或肺阴虚。
阴血亏虚。
观察舌态
强硬、痿软、颤动、歪斜等。强 硬舌主热入心包或风痰阻络,痿 软舌主气血两虚或阴液枯竭;颤 动舌主肝风内动,歪斜舌主中风
或中风先兆。
望舌苔
观察苔质
厚薄、润燥、腻腐等。薄苔主表证或病情较轻,厚苔主里证或病情较重;润苔 主正常舌苔或疾病初起,燥苔主津液已伤;腻苔主湿浊内蕴,腐苔主食积内停 。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舌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3bd0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5.png)
*
*
中医诊断学
(二)强硬舌 【特征】舌失柔和,屈伸不利,或不能转动,板硬强直。
*
*
中医诊断学
【意义】多见于热人心包,或为高热伤津,或为风痰阻络。 【机理】强硬舌多因外感热病,邪人心包,扰乱心神,致舌无主宰;或高热伤津,筋脉失养,使舌体失其柔和之性,故见强硬。或肝风夹痰,风痰阻滞舌体脉络等,亦可使舌体强硬不灵。 舌强硬而色红降少津——邪热炽盛所致。舌体强硬胖大兼厚腻苔——风痰阻络所致。 舌强语言謇涩,伴肢体麻术、眩晕——中风先兆。
*
*
中医诊断学
(五)齿痕舌 【特征】舌体边缘有牙齿压迫的痕迹。
*
*
中医诊断学
【意义】主脾虚、水湿内盛证 【机理】舌边有齿痕,多因舌体胖大而受牙齿挤压所致,故多与胖大舌同见。 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 舌质淡红有齿痕——脾虚或气虚; 舌红肿胀有齿痕——湿热痰浊壅滞。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而边有轻微齿痕者,可为先天性齿痕舌,病中见之示病情较轻,多见于小儿或气血不足者。
*
*
中医诊断学
三、舌形:指舌质的形状,包括老嫩、 胖 瘦、点刺、裂纹等方面的特征。
(一)老、嫩舌
特征:纹理细腻,浮胖娇嫩。
临床意义:正气不足,虚证。
*
*
中医诊断学
苍老舌—纹理粗糙,坚敛苍老;
临床意义:邪气有余,实证
*
*
中医诊断学
(一)胖、瘦舌
特点:舌体比正常舌瘦小而薄,称为瘦薄舌。
概念: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
历史渊源: 最早记载见《黄帝内经》 元代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 近代开展了舌诊现代化、客观化的研究,
中医——舌诊ppt课件
![中医——舌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a709ed67ec102de3bd89d6.png)
15
可编辑ppt
望舌质
主要内容 舌神 舌色 舌形 舌态
16
可编辑ppt
(一)舌神
(1)荣舌:红活润泽、运动灵活(有神) (2)枯舌:晦暗无光、死板干枯(无神)
鉴别:红润 / 晦暗、灵活 / 死板
17
可编辑ppt
(二)望舌色
淡红舌 气血调和的征象——心气充足,胃气旺
盛——见于正常人。 外感病初起,病情较浅,
舌苔:反映病邪舌苔黄腻 湿热
脾 胃 虚
脾胃虚 寒者复
热湿
寒 感湿热 之邪
脾的病变
脾喜燥恶湿
65
可编辑ppt
舌质红绛 舌红绛:内热 苔白滑腻 苔白腻:寒湿内郁
戴阳证 实热证
热证 里证
实热证
63
可编辑ppt
舌苔和舌质变化不一致
舌质与舌苔不一致,甚至相反,多提 示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体内存在二种或 二种以上的病理变化,舌象的辨证意义 亦是二者的结合,临床应注意分析病变 的标本缓急。
64
可编辑ppt
舌质淡白:主虚寒 淡白舌黄腻苔 舌苔黄腻:主湿热
舌质:反映正气舌质淡白 正气亏虚(里虚寒证)
(二)望苔色—黄苔 主里证、热证
苔色愈黄 邪热愈甚
薄黄苔——热轻 深黄苔——热重 焦黄苔——热结
部 位
舌尖苔黄—热在上焦 舌中苔黄—热在中焦 舌根苔黄—热在下焦
舌边苔黄—热在肝胆
57
可编辑ppt
机理分析:
苔由白→黄,黄白相兼——外感表证入里化热;
苔淡黄+薄——外感风热表证或风寒化热; 苔薄黄+润——邪初入里,热未伤津;
尚未伤及气血及内脏亦 可见淡红舌。
18
可编辑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病气血不足,阴血尤虚;阴寒- 夹食;湿滞血瘀。
17
淡紫齿痕舌薄白滑苔:舌淡紫晦暗,边有齿痕。苔薄白水滑。
主病气血虚弱;寒湿凝滞;水气上溢;表证。
-
18
淡紫齿痕舌淡黄腻 苔:舌淡红带紫, 边有齿痕红点。苔 白腻而转淡黄,较 湿润。
主病:风寒化热; 风热在表;脾虚湿
热阻滞。
-
19
淡紫舌白腻苔:舌色 淡紫。苔白腻而不厚, 干湿适中。
主病:气阴两亏;阴血不足;气血俱虚;阳衰血瘀。
-
4
淡白舌白腐苔:舌淡白而薄。白腐苔满布舌面。
主病:寒湿化热;湿热熏蒸;阳虚热浮。
-
5
淡白舌白腻苔:舌淡白偏暗。苔白腻,干湿适中。
主病:脾胃虚寒,湿滞中焦。
-
6
淡白舌薄黄苔:舌淡白而胖。苔薄黄而有裂纹。
主病:气虚津少;气虚津少夹湿。
-
7
淡白舌黄滑苔:舌 淡偏暗。舌体胖 嫩。苔薄腻水滑, 右侧偏厚,微笼 淡黄。
-
13
淡白苍老舌白腐苔:舌质淡白苍老。苔白腐碎,中部厚积。
主病寒湿郁久化热。 病例气虚湿盛,痰热壅肺。
-
14
淡青舌白腻干苔:舌淡白发青晦暗。满布白腻干苔。
主病:阴寒夹食;寒湿血滞;阳虚津少。
-
15
淡青舌薄白糙苔:舌淡嫩发青,有瘀斑。苔薄白粗糙而干。
主病:阳虚寒凝,津不上升;阴寒夹食。
-
16
淡青舌类剥苔(鸡心苔):舌色淡发青,边有淡红点。苔 薄白腻,中间剥脱处,又有新生颗粒。
-
10
淡红光莹舌 (镜面舌): 舌嫩略红,边 有裂纹。光莹 无苔,平滑如 镜。
主病:胃肾阴 虚;气血两虚;
阴虚火旺。
-
11
淡红舌黄腐苔:舌淡红。(照片偏红)苔黄厚,颗粒粗松。
主病胃肠热结未实,或下后邪退;湿热秽浊内盛。
-
12
淡红舌黄腻苔:舌淡红里,实热里证;胃肠燥结。
绛光莹舌:舌质红绛, 尖有红点,舌面娇嫩, 光莹无苔。(白色为津 液反光)
主病:热入血分;胃肾 阴虚。
-
26
青紫舌薄白滑苔: 舌青紫而晦暗,边 有紫痕。苔薄白水 滑透明。
主病:寒凝血脉, 水气上湿;阴寒夹
食夹湿。
-
27
紫舌半截黄腻苔: 舌嫩紫暗,有横 裂纹。前半苔已 剥脱,根部苔黄 厚腻。
主病:营热夹瘀, 血蕴湿热;下焦 湿热;湿浊未化,
主病:外感为邪入 半表半里;内伤 为下焦寒湿,脾 阳不振;或为脾 虚而肝胆湿热。
-
8
淡红苍老舌白厚腻苔:舌淡红偏暗,舌质苍老。苔白厚 腻,微笼淡黄。
主病:饮食、湿浊停滞;痰湿阻滞,气血不活。
-
9
淡红齿痕舌薄白滑润 苔:舌淡红而有齿痕, 老嫩适中。苔薄白而 滑润。
主病:外感湿邪;气 虚湿盛;正常人。
主病:三焦热盛;热毒乘心;- 湿热蕴于血分。
23
尖红青紫舌偏绿苔:舌青紫瘦薄,尖略红,有裂纹。左侧 有条绿苔,余处光剥而干。
主病:热毒伤阴;阴虚火旺;胃之气阴衰竭,秽浊上泛;
营热夹瘀。-
24
绛薄舌透明苔:舌红绛瘦薄,有横纹。苔光剥,又有新生浮 白苔,呈半透明状。
主病:胃肾阴亏;阴虚火旺;气阴两- 伤,热邪蒸腾湿气上显。 25
主病:阳气不足而血 瘀;湿邪内阻而夹瘀。
-
20
淡紫舌薄黄腻苔:舌淡红带紫。苔薄黄、根厚腻,较湿润。
主病:湿热痰浊,阻滞气血;下焦湿滞化热。
-
21
淡紫舌黄腐苔: 舌淡紫而胖。 苔白黄相兼, 碎腐如豆腐渣, 根部厚积,边 尖较薄。
主病:湿温初 入营血;实热 下后邪退;下 焦湿郁,阻滞
气血。
-
22
红绛舌红点灰黑垢腻苔:舌绛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 灰,根部灰黑垢腻。
望舌体、舌色、舌苔
主讲:陈文
先欣赏一下好景- 色吧!!
1
注解:因为望舌时,我们是 不可能象讲课一样将舌体、 舌色、舌苔分开来看,所以 图片上是合在一起,其主病 也是三者(或更多)相合,需 要同学们细细分辨。
-
2
淡白苍老舌白腐苔:舌质淡白苍老。苔白腐碎,中部厚积。
主病:寒湿郁久化热。
-
3
淡白光莹舌:舌浅淡娇嫩,白多红少。苔大部剥脱,平滑 光莹。根部尚存薄白苔,右边有瘀斑。
阴血已伤。
-
28
看这么多够了吧! 没有吓坏你们吧! 做医生要点勇气!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