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心理学实验的差异及其借鉴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与心理学实验的差异及其借鉴意义

陈 芮 1 叶浩生2

(1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深圳,518060)(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摘 要 经济学与心理学实验在报酬给付、实验情境、欺骗被试和数据分析四个方面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和心理学家可以从经济学实验的这些不同做法中得到的启示。关键词:经济学 心理学 实验

经济学实验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都与心理学相仿,其具体实施又呈现出自身的鲜明特色,下文将从四个方面对经济学与心理学实验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试图找出导致差异的原因和心理学家可以从这些不同做法中得到的启示。

1 关于付酬方式

1.1 差异的表现和根源:强调外部动机的 价值诱发理论 vs.保留内部动机的 动机挤出理论

心理学实验的常规付酬方式是一视同仁地付给每个被试少量固定金额的报酬作为对其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补偿,而在经济学实验中,主试必须向被试支付现金报酬,且其金额取决于被试在实验中的行为及其结果!!! 对1970到1997年的∀美国经济评论#进行搜索,

找不到一项实验研究不是按表现给被试付酬的 [1]

经济学付酬方式的理论基础是Vernon Smith 提出的 价值诱发理论(induced value theory ) ,该理论认为主试可通过适当的报酬手段诱发出被试的特定特征,这些诱出特征与被试带入实验的固有特征无关,欲达到此目的应满足如下条件:第一,单调性(monotonieity):被试认为报酬量多多益善且不会餍足,通常认为以现金付酬即满足此条件,有了单调性,主试便可通过提供报酬的手段实现自己的动机;第二,突显性(saliency):被试所得报酬须与其在实验中的行为明确挂钩,且被试理解该对应及其法则。心理学的 出场费 式报酬不满足突显性,而经济学模拟市场实验中按最终核算出的 利润 付酬则满足突显性,有了突显性,主试便可在被试的行为与报酬间建立明确关系;第三,优超性(dominance):实验中被试行为的变化仅源于实验报酬,其他原因可忽略不计。该条件较难实现,可通过在让满足突显性的报酬量增加的同时保持其他无关因素恒定而加以控制[2]

。有了优超性,主试便可忽略其他事件的影响而在实验室中实现所选择的关系。按表现付酬的另

一依据在于,经济学家将 认知努力 视为一种必须依特定策略加以分配的稀缺资源,如不能得到与表现相关的酬劳,被试就不会投入认知努力去避免决策错误,而若酬劳足够优厚,被试的决策就会逐渐接近理论上的理想状态[3]。

心理学家往往援引 动机挤出(motivation crowding-out)理论 驳斥经济学家的做法,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同时受到外部和内部动机的激励,货币激励作为一种外部动机可能会降低人的内部动机,即所谓 动机挤出 [4]。心理学家认为被试的内部动机足以驱动其配合主试完成实验任务,经济刺激的效果仅仅是用外部动机替代了原有的内部动机,可谓多此一举。

1.2 差异的启示:条件许可时可通过付酬方式控制无关变量

除经济利益外,人们无疑还会受到其他动机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内部动机恰恰是心理学实验试图控制的干扰因素:如被试过分配合、成就动机过高或过低、被试与实验者的友好关系、对实验的好奇等。心理学家常以随机化、恒定、匹配或通过指导语控制这些因素,而实验经济学家又提供了一条控制途径!!!按照动机挤出理论的观点,符合价值诱发理论的付酬方式使得被试希望经由实验操作而获得尽可能多货币的欲望成为压倒性动机,如此一来,许多与被试主观因素相关的干扰变量就被排除了。

心理学中也有以类似方式付酬的实验: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就是根据被试忍受感觉剥夺的时间长短付酬,当时大学生的小时工资约50美分,该实验则以每天20美元的标准付酬,这一足够优厚且根据忍耐时间支付的报酬激发起的强烈外部动机更有利于考察被试的耐受极限;Olson 等人则在其有关概率估计的实验中提醒被试: 你对项目概率估计得越准,你的团队赢得30美元奖金的可能性就越高 ,并指出该激励旨在诱发被试概率估计的精确性和准确

通讯作者:陈芮,女。E mail:96086143@

282 心理科学 Ps ychologi cal S cience 2008,31(2):282-284

性[5]。但并非所有心理学实验都可藉此控制干扰:经济学建立在最大化假设上的统一理论框架便于将理论模型直接转换为使用经济刺激的实验,心理学中通常没有这样的框架,在某些领域(如归因)中甚至无法界定行为的最优标准或存在相互冲突的标准(如速度和准确性)。研究表明,经济刺激在判断和决策领域中效果最为明显,并发挥了双重作用:在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理论预测值的同时减少了数据的变异[6]。笔者认为,有着明显最佳行为标准并需要被试付出较多努力的心理学实验尤应考虑借鉴经济学实验的激励方式。

2 关于实验情境

2.1 差异的表现和根源:用于验证理论的抽象情境vs.用于建构理论的具体情境

经济学实验常淡化具体情境而营造高度抽象的实验环境,而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实验则十分强调向真实情境靠拢。例如,对于人际合作,经济学中往往通过囚徒困境或公共品博弈进行研究,遵循博弈论框架以一个符合特定数量关系的支付矩阵对博弈情境加以概括,归纳出基本策略型以构造实验,并在实验指南中强调,在囚徒困境实验中的可选策略不要用诚实、背叛等词语来标记,只用策略A、B即可,关于被试的角色也只须用局中人A、B而不要用领导、随从、我方、敌方等[7]。心理学家则为此类问题填充了各种背景,除经典的囚徒困境外还构造出军备竞赛、间谍行动、劳资谈判等场景,被试的角色也从叛徒、牧羊人直至不同的国家,据统计,关于社会两难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共涉及四十余种不同情境[8]。

从学科发展历程看,实验在经济学和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大不相同。实验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至高无上,相形之下心理学理论却捉襟见肘,而经济学早在19世纪就已拥有简洁完备的公理化体系和统一的核心理论,实验方法却直到20世纪后期才被正式引入。这就导致了二者实验目标的重大差异:经济学实验更着重验证现有理论,因而不但实验构造必须与理论模型的前提假设高度一致,实验控制也必须十分严格,否则其数据就无法用于验证相关理论的预测。经济理论往往抽象且概括力强,对具体情境几乎没有限制,故经济学家的实验设计更重视内部效度而很少考虑外部效度。与经济学公理化的理论形成模式不同,心理学遵循的大致是基于实验由点成体的模式,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行为现象的具体针对性研究为理论建构积累证据,进行逐点突破,进而寻求规律,最终形成体系,因而心理学实验必须既重视内部效度又重视外部效度。简言之,经济学的理论证伪性实验通常只需要比较简化或理想化的情境处理,而心理学理论证实及寻求经验规律的实验则需要相对复杂的环境设置。

2.2 差异的启示:排除情境干扰和 理论压力检验

Mook曾驳斥 所有实验都应该设计成能推广到真实情境中的观点,他指出,若研究目标只是验证理论是否成立而非预测现实世界中的行为,便可不必考虑外部效度[9]。其实若实验环境与现实过于相像,反而会混杂诸多因素以至分离不出自变量和干扰变量,有碍于实验目的的实现。例如,在实验中让被试进行应否 上法庭的决策,若被试对出庭行为褒贬不一就会给实验带来噪音,即使不影响总体结果也会增加变异;更严重的是,若全体被试存在一致的反应偏向(如认为应尽量避免法律纠纷),该情境的引入就会使数据出现系统性偏差,经济学家认为,理想的做法应为让被试决定是否采纳 行动方案A[10]。

经济学家并非全然不关注外部效度,由于经济理论的假定和前提往往是对自然情境的高度简化,故其在想肯定某种理论时往往会从完全抽象的情境开始,逐步增加实验环境的复杂性,以检验对这些简化条件的放松是否足以影响理论或模型的结论,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认为理论的预期是稳健的,这种实验形式被称为 理论压力检验(theory stress tests)。若检验结果表明某一理论在越来越复杂的情境中一直优于其它理论,则其可外推到现实情境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11]。心理学家也可借鉴该方式,先在简化环境中进行实验以排除情境对内部效度的干扰,在证实这种干扰不会对实验处理构成威胁后,再逐步引入具体情境以考验某一研究假设的强度。

3 关于欺骗被试

3.1 差异的表现和根源:弊大于利的欺骗vs. 利大于弊的欺骗

欺骗被试是实验经济学的大忌,所有实验经济学指南都一再强调绝不可故意欺骗被试,任何经济学期刊都不会刊登运用了欺骗手段的实验报告。相比之下,心理学界对欺骗的态度更为宽容。虽然在APA的道德守则中欺骗被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但仍给出了网开一面的条件: 在科学、教育或应用领域有显著的预期价值及 无其它有效替代方案。据保守估计,20世纪90年代前期∀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发表的研究中每三项就有一项用到欺

陈芮等:经济学与心理学实验的差异及其借鉴意义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