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的研究进展
肺功能康复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者的 V O z ma x [ 1 , 但 目前对 于楼层 高度、 台阶高度等
尚没 有统 一 的标 准 ; 步行 距 离是 C OP D患 者 死亡 率 的 强预 测指 标 , 若 <3 5 0 m 则死 亡 率将 大 大增 加 _ 1 , 除 此
之外 还可 以用 于生存 质量 评估 , 心衰 患者 症状 评估 , 肺 部手 术预 后评估 等 。但 其 结 果 缺 乏特 异 性 , 参 考 价 值
分, 静态肺 功 能检测 只反 映肺 的通气 功能 , 忽视 了心脏 的代 偿作 用 , 不能直 接反 映心肺 联合 摄取 氧 的能力 _ 4 ] 。 1 . 2 运 动试 验 心肺 运动 试 验 ( c a r d i o p u l mo n a r y e x —
的才会 出现异 常 。而 C T等影像 技术 能 够更 加 敏感 和
者 的心肺 功能状 况分 层 , 用 于 确 定 手术 中患 者 肺 叶 的
切除 范 围 。Ur a mo t o [ 3 ] 则认 为对 于肺 部 手术 的患 者如 果 预计 术后 F VC >0 . 8 L或 F E V1 >0 . 6 L, 术 后 的病 死率 为 0 , 但 患 者 术 后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 并 没 有 降低 。 临床 实践 中 由于患者 理 解 和 配合 上 的原 因 , 其 静 态肺
运动试验心肺运动试验能够在负荷递增的运动中反映人体的心肺功能综合应用呼吸气体监测技术电子计算机和活动平板或功率自行车技术实时检测在不同负荷条件下机体氧耗量和排出量的动态变化从而了解心脏肺脏和循环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贮备能力具有静态肺功能检查所不能替代的优点
1 4 0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 Ap r 2 0 1 5 , Vo 1 .3 O N o 2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研究进展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研究进展肺通气功能障碍是指肺的通气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肺活量、通气量、呼吸频率等多个指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对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首先,肺活量是指一次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的气量,是评估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肺活量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肺活量逐渐降低,这与肺组织的老化和弹性降低有关。
因此,通过测定肺活量的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肺通气功能的异常。
其次,通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呼出或吸入的气体量,也是评估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通气量受到肺弹性和支气管阻力的影响。
通气量低可能是由于肺的弹性降低或气道阻力增加所引起的。
因此,测量通气量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通气功能是否受损。
此外,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呼吸次数,也是评估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2-20次。
研究发现,呼吸频率受到呼吸中枢和呼吸系统的调节。
当通气功能受损时,呼吸频率可能会增加,以增加肺通气量来弥补肺功能的损失。
最后,肺活量、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等指标的研究还包括与肺通气功能障碍相关的影响因素的探索。
例如,研究发现,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可能导致肺通气功能的损害。
同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干预措施,如戒烟、减少空气污染和职业危害等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综上所述,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的研究进展包括肺活量、通气量、呼吸频率等多个指标的测量和变化规律的探索,以及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这些研究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诊断肺通气功能的异常,并为进一步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小气道功能障碍肺功能诊断标准
小气道功能障碍是指由于气道痉挛或是慢性炎症等原因,导致气道阻力增加,致使气流在呼吸过程中受阻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诊断与肺功能检测息息相关,而且在临床上诊断小气道功能障碍时,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肺功能检测。
本文将从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定义、特点、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定义小气道功能障碍,是指由于气道痉挛或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气道阻力增加,从而导致气流在呼吸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疾病。
在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壁增厚和气道狭窄等。
二、小气道功能障碍的特点小气道功能障碍的特点主要包括:气道阻力增加、气道炎症反应、气流受限、通气不足等。
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常常易于复发。
对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三、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小气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喘息、胸闷等。
患者还可能出现活动耐受力下降、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
在重度患者中,还可能伴随着发绀、心跳加快等情况。
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测,以明确诊断。
四、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根据国际规范,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气道反应性检测等。
其中,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喘息、胸闷等。
肺功能指标主要包括FEV1/FVC比值降低、FEF25-75降低、PEF降低等。
气道反应性检测主要通过气道舒张试验和氨甲环酸激发试验来进行评估。
五、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治疗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呼吸道舒张剂、抗炎治疗、气道重塑治疗等。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气道扩张治疗、呼吸康复等。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六、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预防小气道功能障碍的预防主要包括控制症状加重、避免致病因素、积极治疗慢性炎症反应等。
COPD不同HRCT表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总抗氧化能力比较
COPD 不同HRCT 表型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总抗氧化能力比较陈红波,陈丽萍,金永明,王丽娜,朱丽蕊,沈荣琼(安宁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云南 昆明 653100)[ 摘要 ]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 )、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AOC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高分辨率CT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 )不同表型中的差异。
方法 对78例门诊COPD 患者,采用HRCT 将COPD 患者分为A 表型、M 表型和E 表型,分别测定三组患者NE 及T-AOC。
结果 COPD 患者M 表型的血清NE 含量高于对照组、A 表型、E 表型(P < 0.05);E 表型的血清NE 含量高于对照组、A 表型(P < 0.05);三组及对照组T-AO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NE 与FEV1、FEV1%pred 呈负相关(P < 0.05),与CAT 评分呈正相关(P < 0.05)。
结论 NE 在COPD 患者不同HRCT 表型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指标相关,NE 可能参与了COPD 的气道炎症、气道重构过程,并引起气流阻塞。
[ 关键词 ] COPD ; 表型; HRCT ; 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总抗氧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 ] R562.2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 − 610X (2020)12 − 0108 − 04Comparative Study of Neutrophil Elastase and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Serum of COPD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RCT PhenotypesCHEN Hong-bo ,CHEN Li-ping ,JIN Yong-ming ,WANG Li-na ,ZHU Li-rui ,SHEN Rong-qiong (Dept.of Respiratory Medicine ,Anning people’s Hospital ,Kunming Yunnan 65310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eutrophil elastase (neutrophil elastase,N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otal antioxidative capability,T - AOC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high-resolution CT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 )in different HRCT phenotypes. Methods HRCT was used for typing 78 patients with out-patient COPD into phenotype A,phenotype M and phenotype E; NE and T-AOC of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ested. Results The serum NE concentration of phenotype M in COPD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henotype A and phenotype E (P < 0.05). The serum NE concentration of phenotype 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phenotype A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AOC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NE in seru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EV1 and FEV1% pred.(P < 0.05),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CAT score (P < 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NE in COPD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RCT phenotypes is up-regulated and correlated with lung function indicators,and NE may be involved in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airway remodeling in COPD and cause airflow obstruction.[Key words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Phenotype;HRCT;Serum neutrophil elastase;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 )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气道炎症和气道重构是COPD 的主要病理特征[2]。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的研究进展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的研究进展肺通气功能障碍是指肺的通气功能受到限制或异常,导致气体交换不畅或不充分的状况。
这种状况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肺部疾病、呼吸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将对其中一些重要进展进行综述。
首先,研究者们对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评估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
传统的评估指标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峰值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整体状况。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些指标无法全面评估肺通气功能的各个方面。
因此,近年来,一些新的指标被提出,如弛张容积、肺泡通气分数、经肺小动脉动脉血气分压差等。
这些指标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肺通气功能的不同方面,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其次,研究者们对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肺通气功能障碍是由于肺部疾病引起的,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
然而,最新研究发现,一些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咳嗽等,也可能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
此外,神经肌肉疾病,如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等,也可能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
对于不同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也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了解不同疾病导致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机制,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研究者们对肺通气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症状,但无法治愈疾病。
近年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被提出,如呼吸肌训练、呼吸机辅助等。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具体的病因,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尝试使用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的治疗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治疗肺通气功能障碍。
总之,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研究者们对评估指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例如,如何更准确地评估肺通气功能的各个方面,如何预测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发展趋势,如何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等。
肺功能测定临床应用及结果的解读
(用力呼出25%FVC时的流速) • FEF50% • FEF75% • FEF25-75% (中期呼气流速)
流速-容量曲线及其主要指标
RV
<120%(135)预计值
RV/TLC
<35%(随年龄增加)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
• 1.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 2. 用力肺活量(流速容量曲线、时间
肺活量) • 3.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
用力肺活量(FVC)测定
深吸气至肺总量位,迅速行最大力量、最快速度的 呼气至残气位,出现平台后,做最大吸气至肺总量 位
肺功能与年龄、吸烟的变化
Br Med J. 1977;1(6077):1645–1648.13 Copyright © 1977 British Medical Association.
常规肺功能检查项目
• 1. 肺容量测定 • 2. 肺通气功能测定 • 3. 支气管舒张试验 • 4. 支气管激发试验 • 5. 弥散功能测定
肺弥散功能测定
弥散功能严重程度分级
级别
占预计值%
轻度
60-79
中度
40-59
重度
20-39
极重度
<20
支气管激发试验
适应证: 1.临床怀疑哮喘患者; 2.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3.反复发作胸闷、呼吸困难; 4.哮喘治疗效果的评价。 禁忌证: 1.明确对激发剂敏感者; 2.通气功能损害严重者(FEV1<1L,或
2.胸膜疾病:胸腔积液、胸膜粘连及肥厚、 气胸等。
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2023
支气管哮喘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2023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小气道功能障碍(SAD)可存在于不同表型、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哮喘患者,并影响药物疗效和患者预后。
目前哮喘合并SAD的判定标准未能达成共识,炎症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对哮喘合并SAD的评估方法、发生状况、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小气道功能障碍(SAD)可存在于不同表型、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哮喘患者,并影响药物疗效和患者预后。
目前哮喘合并SAD的判定标准未能达成共识,炎症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对哮喘合并SAD的评估方法、发生状况、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一、SAD的评估方法小气道通常是指内径小于2mm的气道,包括传导区和腺泡区。
由于小气道异常不易被评估和治疗,故被称作〃沉默区〃。
目前尚缺乏判定SAD的金标准,临床常用的小气道功能评估方法如下。
1 .通气肺功能测定[5]:SAD的特点是气道过早闭塞,用力肺活量的降低是反映气体滞留的指标。
用力呼气流量(FEF)[包括最大呼气中期流量(FEF25~751用力呼出50%和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量(FEF50和FEF75)]下降提示小气道阻塞。
《成人肺功能诊断规范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将FEF25~75∖FEF50和FEF75至少两项下降至正常预计值的80%以下作为SAD的判定标;宙6I S近期国内一项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将SAD定义为FEF25~75%预计值、FEF50%预计值和FEF75%预计值三项中两项及以上小于65%[4]0该法应用广泛,但局限性在于FEF25~75可受肺容量影响,老年人和儿童肺容量受用力不足的影响较大,导致该指标可重复性受限[7]o2 .脉冲振荡法(impu1seosci11ometryJOS)通气肺功能测定中,患者用力呼气后可导致气道张力改变而IOS法是一种在平静呼吸时进行的测试,无需特殊配合且无创、操作简单,能反映整个呼吸系统的小气道功能。
肺功能在COPD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注:表中所有FEV1均是指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FEV1
12
评估COPD的转归
肺功能监测有助于临床评估COPD的进 展和预后。
多项研究通过肺功能检查证实,中度 COPD患者FEV1下降率大于重度、极重 度COPD患者。
研究发现以肺功能为分级标准,COPD 疾病严重程度越重,患者死亡率越高。
13
国外: 上百年历史 应用于临床各科室 普通体检的必要检
查,同心电图、胸 片、腹部B超等。
国内: 50年代开展 落后于心、肝、肾疾病的功
能检查 主要大城市的大医院开展 基层医院临床上鲜见应用
3
全国173所医院肺功能开展情况
广大的基层医院和一级医院(乡镇)基本未开 展肺功能检查。
二级医院(县级医院,部分是经济较发达的 地区)开展者远少于三级医院,近90%尚未 开展弥散功能检查,75%未开展气道反应性 测定。
评定药物疗效
评估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对调整患者进一步的治 疗方案至关重要,但咳嗽,咳痰,气促,喘息 ,呼吸困难等评估疗效的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 ,且难以量化。
COPD患者对常用治疗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有 非常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动态 监测肺功能的变化,为病人建立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14
外科手术耐受力评估
疗
Ⅲ级(重度)
FEV1/FVC<70%,30%≤FEV1占预 在上一级治疗的基础上,反复急性发
计值百分比<50%
作,可吸入糖皮质激素
Ⅳ级(极重度) FEV1/FVC<70%,FEV1占预计值百 在上一级治疗的基础上,如有呼吸衰
分比<30%,或伴有慢性呼吸衰竭 竭,长期氧疗,可考虑外科治疗
35
病例2
23
支气管激发试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研究进展
·287·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具备明显的气流受限、肺部炎症特点,包括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症状等情况,在不能及时的采取针对性治疗模式情况下,就会加快疾病进展,产生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
在世界范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属于一种公共健康问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
这种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渐提升,是我国排名第三的疾病负担和死因。
随着危害性程度不断增加,临床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提供给临床实践治疗和诊治工作有价值的指导[3-4]。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1.1…多元化的发病危险因素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较关键的就是环境因素、基因的易感性之间产生的互相的作用。
有研究显示,关于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键性原因就是环境因素,其中涉及到了空气污染、吸烟、生物燃料污染等[5-6]。
其中的生物燃料污染会主要影响到农村地区人群,特别是对于长期的在厨房里面接触厨房油烟,使得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小颗粒物等污染物等,随之提升此疾病的发病率。
而且接触到理化刺激因子、粉尘,同样也为危险因素,从事采石工作、铸造工作或者长时间的接触谷尘等人员,比较容易由此因素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另外,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危险因素中,也涉及到了雾霾等空气因素、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物等等。
1.2…发病机制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明确其发病机制尤为关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多样化的发病机制,属于众多因素合成的复杂过程,其中就包括了结合机体的损害与修复过程、环境因素以及变态反应等等相互作用而成。
我国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期间,通常是着手于基因的层面,对于此病跟α1-抗胰蛋白酶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在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血清标志物方面显示,因吸烟引发的肺气肿易感基因,属于CHRNA3/CHRNA5/ IREB2…家族基因、Hedgehog…交联蛋白[7-8]。
肺通气功能联合血液学指标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肺通气功能联合血液学指标对支气管肺炎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康芳芳,薛涛,李吊如榆林市儿童医院儿童呼吸消化科,陕西榆林719000【摘要】目的探讨肺通气功能检查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等指标对支原体肺炎(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榆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预后良好MPP 患儿作为预后良好组,选取同一个时间段的55例预后不良MPP 患儿作为预后不良组。
比较两组患儿入院后第2天的肺功能相关指标、NLR 、PLR 指标以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
应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MPP 患儿预后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肺功能相关指标、NLR 、PLR 指标以及CPIS 评分对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预后良好组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FEV 1/FVC 分别为(2.1±0.6)L 、1.5±0.4、(54.2±5.6)%,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的(3.7±0.9)L 、2.6±0.8、(72.2±7.3)%;而NLR 、PLR 水平和CPIS 评分分别为2.6±0.8、158.1±46.1、(6.9±1.2)分,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的1.9±0.5、126.9±32.5、(4.2±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功能指标、NLR 、PLR 及CPIS 评分均是MPP 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经ROC 分析结果显示,肺功能指标、血液标志物及CPIS 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MPP 患儿预后不良的AUC 分别为0.612、0.690、0.710、0.793、0.736、0.634及0.913,各指标联合效能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 <0.05)。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研究进展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研究进展1.FEV3: 气道阻塞早期多表现为小气道功能障碍。
由于小气道总横截面积大,对气流的阻力仅为总气道阻力的 20% 以下,因此在病变的早期,FEV1 和 FEV1/FVC 并无明显下降。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敏感可靠的检测轻度阻塞性肺功能异常的指标。
大多数研究关注于 FEF25-75,目前公认的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判断也依靠于此,但由于FEF25-75特异性欠佳,一直未能成为轻度肺功能异常的早期判断指标。
1984 年美国临床肺功能手册中推荐使用 FEV3/FVC 及其 95%CI,并认为其更优于FEF25-75。
Lam 等对中国成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以 FEV1/FVC< 正常低限作为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参照,FEV3/FVC< 正常低限的敏感度为 78.5%,特异度为 92. 6%,阳性预测值为 65. 3%,阴性预测值为 96%。
而进一步的分组研究结果提示,在 FEV1 占预计值 % 为 70%- 80% 组和 50%-70% 组,其敏感度更高,分别为 95. 9% 和 90%,因此作者认为 FEV3/FVC 可被用来做气道阻塞尤其是轻中度气道阻塞的筛选。
Morris 等对 13 302 例成人肺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FEV3/FVC 降低组较正常组 TLC 占预计值 %、RV、RV/TLC增高,FEV1 占预计值 %、深吸气量、弥散功能降低,提示 FEV3/FVC 降低时已发生早期气道陷闭、过度充气和气体交换受损。
对于无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FEV3/FVC 与 FEV1/FVC 相比,作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判定指标的敏感度为 91. 0%,特异度为 90. 4%,阳性预测值为 83. 3%,阴性预测值为 95. 1%,用 FEV3/FVC 诊断阻塞的比例为 92. 43%,而用 FEV1/FVC 降低判断阻塞的比例仅为 84. 34%。
分析两种肺功能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19年第3卷第24期2019Vol.3No.24口检验与诊断/Inspection and Diagnosis分析两种肺功能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郑超盈(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1)摘要:目的分析两种肺功能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院行肺功能检查的43例受检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釆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为耶格组,釆用超声式传感器的便携式瑞士ndd肺功能仪为ndd组,比较两种肺功能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分析两种肺功能仪器相关性。
结果34例肺通气功能正常受检者釆用不同的肺功能仪进行检查时,两组FVC、FEV1、FEV1/FVC、PEF、MMEF、MEF50及MEF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ndd组FVC水平显著高于耶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FEV1、FEV1/FVC、PEF、MMEF、MEF50及MEF25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肺功能仪器测量的FVC、FEV1、FEV1/FVC、FEF25%~75%、PEF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
结论基于超声式传感器的便携式肺功能仪瑞士ndd肺功能仪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并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单等优势,可用于临床肺功能检测。
关键词:耶格;ndd;测量结果;准确性;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19.24.011&03由于吸烟人数的增多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比例持续增加[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病情加重时会造成肺心病,甚至导致患者呼吸衰竭死亡。
儿童变异性哮喘诊断的临床现状与研究进展
儿童变异性哮喘诊断的临床现状与研究进展摘要: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asthma,CVA)是导致婴幼儿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之一。
有研究显示,婴幼儿慢性咳嗽确诊为变异性哮喘可达25%~35%,同时超过30%变异性哮喘患儿随访5年内进展为支气管哮喘(Classic asthma,CA),有学者认为,CVA是CA的前期状态。
目前,变异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均因气道异常高反应性而致病,通过评估气道反应性,能够辅助诊断变异性哮喘。
临床对于气道高反应性评估主要依赖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BPT)检查,但这一检测多被用于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婴幼儿因难以配合应用受限,不利于变异性哮喘早期诊断。
潮气肺功能检测无需婴幼儿配合即可敏感反映气道阻塞情况病变。
本研究旨在探讨BPT联合基础肺功能检查辅助用于1~3岁变异性哮喘患儿诊断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支气管激发试验;肺功能检查;婴幼儿;变异性哮喘1研究方法近20年来,我国儿童哮喘发作的诱因和季节特征并无太多改变,仍以呼吸道感染、天气变化、运动为主要诱因,其中呼吸道感染占绝对优势。
关于遗传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哮喘家族遗传在患儿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提示近年哮喘患病增多更多地与环境因素有关。
地区有关研究结果显示,1岁内使用抗生素等是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霉菌、尘螨、花粉及动物皮毛是城区哮喘儿童主要的过敏原,过敏性鼻炎是城区哮喘儿童的首位伴发病,其发生率为53.3%。
检查前口服10%水合氯醛(0.5ml/kg),保证患儿处于平稳睡眠状态。
采用法国迪尔肺功能测定系统完成潮气肺功能检测,检测前有效清除患儿鼻腔分泌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深吸气并迅速呼气,获得最大气流—容积曲线,以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 rate,MMEF)、呼出2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呼出50%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及呼出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
肺功能评估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肺功能评估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引言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人体正常呼吸机能的一类疾患,其中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多种常见且具有重要危害性的疾病。
肺功能评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肺功能评估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一、肺功能评估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 确定呼吸系统改变类型通过测量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肺功能参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气流受限或阻力增加等异常情况。
例如,在COPD患者中,FEV1/FVC比值降低提示气流受限;而在哮喘患者中,FEV1反复波动,提示可逆性支气管痉挛。
2. 判断疾病严重程度肺功能测试可以衡量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通过测量FEV1、FVC等指标,判断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
例如,在COPD患者中,根据FEV1水平可以将其分为多个阶段,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3. 指导治疗方案肺功能评估对于指导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患者在不同治疗期间肺功能参数的变化,可以评价治疗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
例如,在哮喘患者中,肺功能评估可用于确定哮喘控制水平,并根据结果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或类型。
二、肺功能评估在呼吸系统疾病监测中的应用1. 了解患者预后情况通过定期进行肺功能评估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预后情况。
根据FEV1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判断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出现恶化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2. 评估治疗效果肺功能评估是评估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监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肺功能参数的变化,可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并及时调整方案。
3. 预测并预防并发症某些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心病、呼吸衰竭等。
通过进行肺功能评估,可以预测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肺功能评估在特定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案例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进展性疾病,在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
肺通气功能正常参考值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仰961);国家十二
目前在PubMed检索到的188篇关于建立肺通气功能参 考值文献中,中国人仅占9.O%,且以海外华人、中国香港和 台湾地区的中国人为主,只有4篇是基于中国大陆人群建立 的‘1。”o。而大多数以中文发表的正常值没有被PubMed 收录。 郑劲平Ⅲ。于2002年对我国肺功能检测应用现状进行 调查,调查了212家医院,发现我国肺功能室选用的正常参
陆续有不少研究国内不同地区的成人肺功能正常参考值,由
于均存在一些研究设计方面的缺陷,或者因样本量太小、代 表性差等而没有在临床广泛使用。2009年吴永会等¨5。发表 了基于中国北方职业人群建立的肺功能参考值,但因其并非 基于健康的普通人群,所以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限制。 由于儿童肺功能参考值,尚未在全国开展过统一的肺功 能正常值调查,因此,在这方面绝大多数仍采用国外参考值。 在华南地区,目前用得最多的少年儿童肺通气参考值是由郑 劲平等¨副于2002年建立的,而学龄前的儿童肺通气参考值 只有张清玲等。1 4。有相关研究报道。
目前,国内已完成了大样本(超过7000例)的成人和儿
童(6岁以上)正常值多中心调查,其结果的发表将对我国肺 功能检查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建议尽快完成调查分 析并发表研究结果。 四、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相关影响因素 肺功能由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大量文献报道了不同人 群的肺功能正常值不同,例如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以
数(BMI)。301纳入肺功能某些指标的参考值方程。在正常体
重指数的人群中,BMI与FEV,和FVC呈正相关,在超重以 及肥胖症的人群中,却与肺功能呈负相关∞2’3引。尽管体重 及BMI与肺功能有一定相关性,但是在建立参考值方程的 时候,其作用会因为经年龄和身高因素调整之后而变得无统 计学意义"4。5 J,因而不出现在参考值方程中。 五、目前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存在的问题
COPD基因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871351; 30870916 ) ; 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NCET-080563 ) ;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 ( 09JJ1005)
1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学实验中心 通讯作者: 邓 昊( 1973-)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
2 全基因组连锁分析( Genome-wide linkage analysis) 全基因组连锁分析的目标是确定疾病易感基因的染色体
区域。该方法不需要疾病或表型的生物学先验知识,并可得到 染色体区间进行基因精细定位。但 COPD 为迟发性疾病,具有 家系数据收集复杂性。目前全基因组连锁研究主要探讨气道 阻塞的基因位点,大多集中在肺通气功能测量,而不是 COPD 本身。
·3414·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年 9 月第 31 卷
定量CT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Radiology2021Mar 鸦44穴2雪定量CT 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施烨琳翟建*乔佳业姚欣欣【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定量CT (QCT )能够直接观察和量化肺实质的细微变化,有助于推测COPD 的病理生理过程,对COPD 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就QCT 在评估肺气肿、气道病变、血管损伤及COPD 表型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关键词】定量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气道病变;血管损伤中图分类号:R563;R445.3文献标志码:AAdvances in quantitative CT evalu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HI Yelin,ZHAI Jian,QIAOJiaye,YAO Xinxin.Medical Imaging Center,Yijishan Hospital,Wannan Medical Collage,Wuhu 241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I Jian,E-mail:****************【Abstract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mainly include chronicbronchitis and emphysema.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 (QCT)can directly idenfy and quantify the subtle changes in lung parenchyma,which is helpful to speculate th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 of COPD,and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evaluation of COPD.This paper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QCT in the assessment of emphysema,airway lesions,vascular injury,and COPD phenotypes.【Keywords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Emphysema;Airway lesion;Vascular injuryIntJMedRadiol,2021,44(2):183-187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芜湖241000通信作者:翟建,E-mail :*****************审校者DOI:10.19300/j.2021.Z18359综述胸部放射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2018年中国肺部健康研究报道我国有近1亿COPD 病人[1]。
临床观察疾病并发症的指标
临床观察疾病并发症的指标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各种疾病常常会引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健康威胁。
了解并发症的指标,对于临床观察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疾病的发展阶段以及各自的并发症指标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疾病发展阶段疾病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在临床观察疾病并发症指标时,首先需要了解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1. 早期阶段:在疾病初始阶段,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症状较轻微。
此时,疾病可能并未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但仍然有一定风险。
在临床观察早期疾病并发症时,需要关注一些指标,如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2. 中期阶段:疾病在中期阶段,症状逐渐明显,病情也可能进一步加重。
此时,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开始上升,对应的观察指标包括疾病相关器官功能指标、病理学检查结果等。
3. 晚期阶段:疾病在晚期阶段,常常已经造成重要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此时,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最大,需要密切关注疾病相关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个指标。
二、不同疾病的并发症指标不同的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多种多样,每种疾病对应的并发症指标也不尽相同。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不同疾病的并发症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估,有助于提前发现并干预相关的健康问题。
1. 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
其常见的并发症指标包括血压、心电图、血脂水平、脑部血流灌注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常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视力等指标。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肺部疾病: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等常常引发肺功能障碍和呼吸系统并发症。
观察肺部疾病并发症的指标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肺部CT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通气功能障碍指标研究进展肺功能检查是呼吸内科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分级、治疗及预后评价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肺功能检查主要包括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检查两部分,临床上以通气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分为阻塞性、限制性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这一标准沿用多年,也被大家广为接受。
然而,关于判定通气功能障碍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争论并没有停止。
目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FEV1/FVC,但其存在早期诊断敏感度欠佳、老年或者病情较重的患者完成困难等问题;FEV1 占预计值% 主要用于判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但对于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由于FEV1 的降低受阻塞和限制两方面的影响,FEV1 占预计值% 难以准确评价其阻塞程度。
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对FEV3、FEV6 和校正的FEV1 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弥补FEV1/FVC 和FEV1 占预计值% 的缺陷。
此外,临床上经常见到非特异性通气功能指标异常的肺功能,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非特异性肺功能(nonspecific pulmonary function,NSPF) 的概念,并认为这是一种独立类型的肺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本文就近几年肺通气功能检查方面的一些研究报道进行综述。
一、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1.FEV3: 气道阻塞早期多表现为小气道功能障碍。
由于小气道总横截面积大,对气流的阻力仅为总气道阻力的20% 以下,因此在病变的早期,FEV1 和FEV1/FVC 并无明显下降。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敏感可靠的检测轻度阻塞性肺功能异常的指标。
大多数研究关注于FEF25-75,目前公认的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判断也依靠于此,但由于FEF25-75 特异性欠佳,一直未能成为轻度肺功能异常的早期判断指标。
1984 年美国临床肺功能手册中推荐使用FEV3/FVC 及其95%CI,并认为其更优于FEF25-75。
Lam 等对中国成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以FEV1/FVC< 正常低限作为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参照,FEV3/FVC< 正常低限的敏感度为78.5%,特异度为92. 6%,阳性预测值为65. 3%,阴性预测值为96%。
而进一步的分组研究结果提示,在FEV1 占预计值% 为70%- 80% 组和50%-70% 组,其敏感度更高,分别为95. 9% 和90%,因此作者认为FEV3/FVC 可被用来做气道阻塞(尤其是轻中度气道阻塞)的筛选。
Morris 等对13 302 例成人肺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FEV3/FVC 降低组较正常组TLC 占预计值%、RV、RV/TLC 增高,FEV1 占预计值%、深吸气量、弥散功能降低,提示FEV3/FVC 降低时已发生早期气道陷闭、过度充气和气体交换受损。
对于无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FEV3/FVC 与FEV1/FVC 相比,作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判定指标的敏感度为91. 0%,特异度为90. 4%,阳性预测值为83. 3%,阴性预测值为95. 1%,用FEV3/FVC 诊断阻塞的比例为92. 43%,而用FEV1/FVC 降低判断阻塞的比例仅为84. 34%。
该研究认为FEV3/FVC 是早期识别气道疾病的敏感指标,应该成为一项常规测量的肺功能指标,当FEV1/FVC 比值正常时,FEV3/FVC 可以作为识别轻度气道阻塞的标准。
目前关于FEV3 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虽然一些研究已经明确FEV3 可以用作气道受阻的筛选或早期气道受损的指标,但并没有相关对照研究充分说明FEV3/FVC 较目前公认的指标(如FEF25-75)有何优势,因此现阶段FEV3 仍难以取代既往的指标。
2.FEV6:ATS/ERS 肺功能指南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是FEV1/FVC 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 标准则将FEV1/FVC< 70% 定义为气流受限。
为保证准确性,ATS 指南中提出记录时间应该足够长从而达到容量平台(容量- 时间曲线容量变化< 25ml 持续≥1 s),成人呼气时间应不少于6s,但并未明确FVC 测试停止的时间。
患者完成一次合格的检查一般需要用力呼气20 s 以上,老年或者严重气道阻塞的患者很难完成,部分患者甚至有发生晕厥的危险。
因此寻找一个可靠且安全的指标成为一项亟须解决的难题。
1993 年Schapira 等的横断面研究发现当用力呼气时间达6s 时可以最大程度正确诊断气道受限,且60 岁以上人群敏感度更高。
1999 年,Hankinson 等通过第三次美国健康与营养协会调查(NHANESⅢ) 的肺功能资料得出FEV6 的预计值公式及相关参数的参考值方程,提出了采用FEV6、FEV1/FEV6 替代FVC 和FEVl/FVC 的设想。
2000 年一项国家肺健康教育计划的调查提出FEV6 与FEV1/FEV6 可以替代FVC 与FEV1/FVC 诊断气流受限。
由于FEV6 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并相继展开一系列研究,多数研究得到肯定结果。
Kishi 等对日本成人肺功能的分析提示FEV6、FEV1/FEV6 与FVC 和FEV2/FVC 有明显相关性(r 值分别为0. 998、0.989,均P<0.01)。
采用FVC 占预计值%<80% 和FEV1/FVC< 70% 判断限制性或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6 占预计值% 敏感度0.995,特异度0.983,阳性预测值0. 832,阴性预测值1.000; FEV1/FEV6 的敏感度0.942,特异度0. 971,阳性预测值0.787,阴性预测值0.993。
Aghili 等的研究提示FEV1/FEV6 判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临界点为71%,FEV1/FEV6 敏感度95.5%,特异度99. 4%,阳性预测值99. 3%,阴性预测值96.3%。
Perez-Padilla 等的随访研究则发现FEV1/FEV6 在诊断气道阻塞方面较FEV1/FVC 更加稳定。
一项较大规模的荟萃分析搜索了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 和Cochrane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Register Database 四个电子数据库并回顾了实证医学资料库,截至2008 年3 月共11 项包括31 333 例肺功能研究入选。
结果FEV1/FEV6 在诊断气道阻塞方面的敏感度0.89(95% CI,0. 83-0.93);特异度0.98 (95% CI,0.95-0.99);阳性似然比45. 46(95% CI,18. 26-113. 21);阴性似然比0.11(95%CI,0.08-0.17);诊断比值比396. 02(95% CI,167. 32-937. 31);诊断评分5.98(95% CI,5.12-6.84),提示FEV6/FVC 可替代FEV1/FVC 评估气道阻塞。
但该荟萃分析发表没多久就有学者在Chest 上发表评论提出质疑:(1) 荟萃分析11 个实验中的5 个采用FEV1/FVC<70% 这一固定值来判断阻塞,降低了FEV1/FVC 的敏感度。
(2) FEV6 必定小于FVC,因此可以预见FEV1/FEV6 假阳性的数量值应为零,但在纳入荟萃分析的一项研究这个值达到了总样本的30%。
(3) 气道阻塞早期,呼气流速的降低多发生于用力呼气6s 以后,FEV1/FEV6 降低早期诊断的敏感度。
(4) 未发表的研究没能纳入荟萃分析,导致结果产生偏移。
荟萃分析的作者回应造成假阳性数值不为零的原因是由于FEV1/FVC 采用固定数值造成的,对于早期诊断敏感度差的问题,作者表示FEV6 的提出是基于部分患者FVC 完成困难,所以FEV6 更适用于这类患者。
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持反对意见。
Morris 等研究发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FEVl/FEV6 和/或FEVI/FVC 下降)中,仅表现为FEV1/FEV6 下降的占3.8%,而仅FEV1/FVC 下降的占14. 4%,两项均下降者FEVl 下降更明显。
仅FEV1/FEV6 下降组较仅FEVl/FVC 下降组FEV1、DLCO 更低,RV/TLC 更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因此,作者认为FEV1/FEV6 在诊断气流阻塞上不如FEV1/FVC 敏感,FEV1/FEV6 不能替代FEV1/FVC 作为气道阻塞的诊断标准,但可以帮助判定受试者是否有严重的空气滞留和弥散功能异常。
虽然FEV1/FEV6 能否替代FEV1/FVC 判定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仍需进一步研究,但由于FEV6 的相对安全性,对于老年和严重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仍是一个值得测量的指标。
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阻塞程度的判定2005 ATS/ERS 肺功能指南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判定主要依靠FEV1 占预计值%。
但是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FEV1 的降低受阻塞和限制两方面的影响,所以仅凭FEV1 占预计值% 来判断将高估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导致临床分级过高,造成过度治疗。
因此,准确判断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阻塞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上讲,FEV1 作为FVC 的一部分,应该与TLC 成比例降低,但是由于限制性疾病经常导致FEV1/FVC 升高,FEV1 实际降低是小于TLC 减低的。
为此,Gardner 等对已发表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进行分析,发现平均AFEV1/ATLC 等于0.93。
于是Gardner 等提出使用上述指数校正FEV1 由于TLC 降低所减少的部分,那么剩余的FEV1 降低部分将完全由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造成,校正后的FEV1 将更准确地判断阻塞程度。
作者使用校正公式(校正FEV.=1.07×TLC 占预计值%)计算出199 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FEV1,根据ATS/ERS 标准,校正前76% 的患者属于重度或极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1% 属于轻或中度,而校正后仅33% 的患者仍被划分为重度或极重度、45% 变为轻中度,高达83% 的分级结果发生改变。
为评价校正FEV1 的准确性,作者使用判断空气潴留程度的指标RV/TLC 来判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结果显示校正FEV1(r2=0. 42)、未校正FEV1(r2=0. 36,P=0.01),提示校正FEV1 能更正确地评价气道阻塞程度。
该研究为如何正确评价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阻塞障碍程度奠定了基础,但存在样本量小、校正公式的确定仅基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研究结果缺乏根据新的评价标准分级后治疗效果的临床资料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