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ppt
合集下载
地质年代及四纪地质特征ppt课件
强风化
半风化岩石 中风化
新鲜岩石
弱风化
16
2、坡积物 雨水、雪水,高处风化碎屑,堆积在平缓
的斜坡或坡脚 成分与高处岩石性质有关 厚度变化大
17
3、洪积物
大雨、雪水,大量碎屑物,沿冲沟搬运到 山前或山坡的低平地带堆积而成,在沟口常 呈扇状分布上部——洪中部积扇下部
一定程度的分选和磨圆,较洪明积显扇沉的积层物理、 夹层
4
(3)阅读地质图
地质图阅读方法
5
2、绝对地质年代和相对地质年代
主要用来确定不含化石的古老地层和岩浆岩的年龄。
绝
用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规律来确定岩石形成时间。
对
地
质
年
代
—蜕变常数 P—放射性同位素重量
D—蜕变后新元素重量
最后:用各岩石形成时间,排出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最老岩石:南美洲圭亚挪地盾角闪岩(41.3亿年),最 老化石:蓝绿藻(35亿年))。
一、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1、为什么要学习地层及地质年代 (1)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层,称为该时 代的地层。 (2)地质年代:包括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年代:表示地质事件或地质体发生的先后顺序。 绝对地质年代:表示地质事件或地质体发生至今的年龄。
1
(1)确定构造形态
2
(2)选择和评价建筑场地
20
6、海洋沉积物
滨海带
浅海带
砾滩 沙滩 承载力高 透水性强
细砂 粘性土 淤泥 强度低
大陆斜坡
深海带
生物软泥、粘性土、淤泥
21
7、冰碛与冰水沉积物 冰川融化后形成冰碛 冰雪融化后形成的水流可冲刷和搬运冰碛
物、沉积形成冰水沉积物 8、风积物
03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1PPT课件
与
的碎屑物,因其成层覆盖在地表,故又称残积层。
第 四 纪 地
• 残积层向上逐渐过渡为土壤层,向下逐渐过渡为半风化岩石和新 鲜基岩;
• 残积物不具有层理,粒度和成分受气候条件和母岩岩性控制;
质
• 残积物成分与母岩岩性关系密切;
概
• 残积物的厚度往往与地形条件有关,在陡坡和山顶部位常被侵蚀
述
而厚度小;
22
地
质
概
岩层因构造运动而发生倾斜但未倒转,层序正常时,
述 倾斜面以上的岩层新,倾斜面以下的岩层老。
3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相对年代的确定
年
地层层序律
代
与
新
第
四
纪
老
新
地
质
概
岩层因构造运动而发生倒转时,老岩层就会覆盖在
述 新岩层之上。
4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相对年代的确定
年
生物层序律
代
17
工程地质
3.2 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 质
第四纪地质概况
年 代
第四纪气候与冰川活动
与 冰期——第四纪气候寒冷的时期,期间冰雪覆盖面积扩大,
第
冰川作用强烈发生。
四 纪 间冰期——第四纪气候温暖的时期,期间冰川面积缩小。
地 质
★ 中国大陆在冰期时,海平面下降,渤海、东
概
海、黄海均为陆地,台湾与大陆相连,气候
纪
岗质片麻岩。
地
质
概
太古代时的地壳运动——五台运动。
述
11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我国地史概况
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 ppt课件
• (1)第四纪与以前其它地质时期相比,最大 的特点是大规模冰川的出现与消失;其次是第 四纪堆积物覆盖于地表,并且大部分是松散的; 第三点是第四纪生物群与现代生物群关系密切, 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类的出现等等。
10
• (2)与第四纪地质现象相适应,有一些 不同于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研究方法。 例如,冰期和间冰期划分、地貌学以及 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等。
• 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和生物界演化历 史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叫第四纪地质 学(Quaternary Geology)。
6
地貌学
• 地球岩石圈又叫构造圈,地球的内力作用使岩 石圈发生变形和岩浆活动,结果使地球表面起 伏不平,形成明显的地势差。外动力地质作用 在地球表面削高填低,河流中上游区域以侵蚀 为主,塑造千姿百态的侵蚀地形。下游区域以 堆积为主,形成各种堆积地形。本世纪对大洋 的深入研究表明,洋底地形同样丰富多彩,既 有绵延数万千米的洋中脊系,又有延伸数百千 米、海拔数千米的岛链和深达数千米到万余米 的深海沟系。
• 继Schimper(1837)与Forbes(1846) 对气候和冰川 的研究, Marlot于1856年正式将第四纪划分成 两个世—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和全新世 (Holocene epoch), 并分别与第四纪冰期与 冰后期对应。
5
•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革,第一纪、第二纪 已被废弃,但第三纪与第四纪却被广大 的地质学家接受,近年来,人们试图用 晚近纪和新近纪分别来取代第三纪与第 四纪,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得到广泛的认 可。
• (3)第四纪地质现象与人类的关系特别 密切,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 (4)第四纪地质现象保留完整,而且其 地质过程仍在继续进行,研究这些现象 和过程,有助于揭示和理解第四纪以前 的地质历史,具有特殊的理论和方法学 的意义。
10
• (2)与第四纪地质现象相适应,有一些 不同于前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研究方法。 例如,冰期和间冰期划分、地貌学以及 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等。
• 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和生物界演化历 史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叫第四纪地质 学(Quaternary Geology)。
6
地貌学
• 地球岩石圈又叫构造圈,地球的内力作用使岩 石圈发生变形和岩浆活动,结果使地球表面起 伏不平,形成明显的地势差。外动力地质作用 在地球表面削高填低,河流中上游区域以侵蚀 为主,塑造千姿百态的侵蚀地形。下游区域以 堆积为主,形成各种堆积地形。本世纪对大洋 的深入研究表明,洋底地形同样丰富多彩,既 有绵延数万千米的洋中脊系,又有延伸数百千 米、海拔数千米的岛链和深达数千米到万余米 的深海沟系。
• 继Schimper(1837)与Forbes(1846) 对气候和冰川 的研究, Marlot于1856年正式将第四纪划分成 两个世—更新世(Pleistocene epoch)和全新世 (Holocene epoch), 并分别与第四纪冰期与 冰后期对应。
5
•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革,第一纪、第二纪 已被废弃,但第三纪与第四纪却被广大 的地质学家接受,近年来,人们试图用 晚近纪和新近纪分别来取代第三纪与第 四纪,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得到广泛的认 可。
• (3)第四纪地质现象与人类的关系特别 密切,因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 (4)第四纪地质现象保留完整,而且其 地质过程仍在继续进行,研究这些现象 和过程,有助于揭示和理解第四纪以前 的地质历史,具有特殊的理论和方法学 的意义。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PPT课件
世
距今时间 时间间隔
全新世 Q4
1
1
晚更新世 Q3
10
9
更新世 中更新世 Q2
73
63
早更新世 Q1 200
127
第四纪——地质发展的 最新时期
地壳运动
新构造运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3- 12 12
板块
ch3- 13 13
3.2.2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 指第四纪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
地表地即质地作壳其基用的主本的岩要破石特坏经成征、风因:搬化类运、型和风堆、积地而表残坡洪形流积积积成水层和层的、崩现湖积代泊层沉、积海层洋。、冰川等
16间工棚 35人
ch3- 18 18
ch3- 19 19
ch3- 20 20
国土资源部寿嘉华副部长为组长,国土资源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察局、交通部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组
ch3- 21 21
主要原因
1.滑体主要由较厚的残坡积物、松散的碎石土和强风化层构 成,滑体左部覆盖层厚度明显大于右部。其岩土体强度较低, 稳定性较差。滑体岩层倾向与坡向基本一致,为顺向坡。 2.主滑体原为一相对凸出的山脊,三面临空,坡度较陡,在 地形条件方面利于滑坡的发生。 3.滑坡区三、四月份的降雨量分别为85.5mm、198.5mm,五月 份前11天中有9天降雨13.5mm,累计降雨量达到297mm,一 方面增加坡体下滑力,另一方面软化土体,降低了土体的抗 剪强度,加速了坡体的失稳破坏。
以陆相沉积为冲主积;层
松散性;
淤积层 冰水沉积和冰碛层
岩相多变性;风积层
构成呈规律分布的堆积地貌。
ch3- 14 14
3.2.2.1残积物007-0511
《地质学》课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入物达不到,沉积以浮游性动植物钙质或硅质沉积 为主, ② 其次为火山灰沉积、化学沉积和局部的浮冰碎屑沉 积。 ③ 深海沉积厚度不大。
2 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一、地貌分级 巨型地貌:大陆与海洋、大的内海及大的山系; 大型地貌:山脉、高原、大型盆地及海底山脉与平原; 中型地貌:分水岭、山间盆地; 小型地貌:残丘、谷坡、沙丘、小的侵蚀沟。
(2)经过多次洪水而形成的洪积扇常呈较不规则的斜交层理, 有时还夹有透镜体和条带状的细粒碎屑和粘土混合物等。
(3)洪积土中的地下水一般属于潜水。在顶部埋藏较深;在边 缘地带,地下水埋藏浅;局部低洼地段,地下水可能溢出 地表;
(4)洪积扇的厚度一般是随离沟口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返回
5 水成地貌
⑤ 坡积物在气候湿润的山区较为常见,尤其在上坡植被稀少易受 冲刷和下坡地势较平缓的山地最为常见。
坡积土
返回
一、坡积土(Qdl)的特征与工程地质评价 3.坡积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1)坡积物常常很疏松,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尤其是新近
堆积的坡积物)。 (2)坡积物厚度变化很大,作为的地基会存在不均匀沉降
2. 地貌学——研究地壳表面各种起伏形态的 形成、发展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3.13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1 概述 2 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3 山岭地貌 4 风化地貌 5 水成地貌
1 概述
一、地形与地貌 地形 :专指地表既有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如
高低起伏、坡度大小和空间分布等,用地形等 高线表达。 地貌 :不仅包括地表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还 要分析和研究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 ,用地貌 图表达。
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地表流水有片流、洪流和河流3种方式。 (1)在地面汇合成网状薄水层顺自然坡均匀流动
2 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一、地貌分级 巨型地貌:大陆与海洋、大的内海及大的山系; 大型地貌:山脉、高原、大型盆地及海底山脉与平原; 中型地貌:分水岭、山间盆地; 小型地貌:残丘、谷坡、沙丘、小的侵蚀沟。
(2)经过多次洪水而形成的洪积扇常呈较不规则的斜交层理, 有时还夹有透镜体和条带状的细粒碎屑和粘土混合物等。
(3)洪积土中的地下水一般属于潜水。在顶部埋藏较深;在边 缘地带,地下水埋藏浅;局部低洼地段,地下水可能溢出 地表;
(4)洪积扇的厚度一般是随离沟口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返回
5 水成地貌
⑤ 坡积物在气候湿润的山区较为常见,尤其在上坡植被稀少易受 冲刷和下坡地势较平缓的山地最为常见。
坡积土
返回
一、坡积土(Qdl)的特征与工程地质评价 3.坡积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1)坡积物常常很疏松,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尤其是新近
堆积的坡积物)。 (2)坡积物厚度变化很大,作为的地基会存在不均匀沉降
2. 地貌学——研究地壳表面各种起伏形态的 形成、发展和空间分布规律的学科。
3.13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
1 概述 2 第四纪地貌的分级与分类 3 山岭地貌 4 风化地貌 5 水成地貌
1 概述
一、地形与地貌 地形 :专指地表既有形态的某些外部特征,如
高低起伏、坡度大小和空间分布等,用地形等 高线表达。 地貌 :不仅包括地表形态的全部外部特征,还 要分析和研究这些形态的成因和发展 ,用地貌 图表达。
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地表流水有片流、洪流和河流3种方式。 (1)在地面汇合成网状薄水层顺自然坡均匀流动
地质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课件)
>5000
相对高度 (m)
>5000
主要特征
其界线大致与现代冰川位 置和雪线相符
3500~5000 >1000 以构造作用为主,具有强 500~1000 烈的冰川刨蚀切割作用
200~500
1000~3500
>1000 500~1000
200~500
以构造作用为主,具有强 烈的剥蚀切割作用和部分 的冰川刨蚀作用
第四纪气候多变,曾多次出现大规模冰川。
二、第四纪沉积物
2.第四纪沉积物
1).残积物 2).坡积物 3).洪积物 4).冲积物 5).淤积物 6).冰碛物与冰水沉积物 7).风积物 8).混合成因的沉积物
2 剥蚀平原
3 堆积平原
1.构造平原
2.剥蚀平原
3.剥蚀平原
三、平原按外力作用性质分类
按外力作用性质不同分类 (1)
河流冲积平原
(2)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3)湖积平原
河谷地貌
一、河流的地质作用
1 侵蚀作用
2 搬运作用
3 沉积作用
二、河谷形态
河床、河漫滩、牛轭湖、阶地、河间地块等小的地貌单元。
地貌概述
一、地貌概述
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地貌形态大小不等、千姿万态、成因复杂,总体来说,地貌形态是内、外 地质应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洋中脊等海底地貌
二、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1.地貌形成过程
内动力地质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 外动力地质作用总在把内力地质作用所造成的隆起部分进行剥蚀破坏。 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始终处于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之中,因而在地壳表面 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相对高度 (m)
>5000
主要特征
其界线大致与现代冰川位 置和雪线相符
3500~5000 >1000 以构造作用为主,具有强 500~1000 烈的冰川刨蚀切割作用
200~500
1000~3500
>1000 500~1000
200~500
以构造作用为主,具有强 烈的剥蚀切割作用和部分 的冰川刨蚀作用
第四纪气候多变,曾多次出现大规模冰川。
二、第四纪沉积物
2.第四纪沉积物
1).残积物 2).坡积物 3).洪积物 4).冲积物 5).淤积物 6).冰碛物与冰水沉积物 7).风积物 8).混合成因的沉积物
2 剥蚀平原
3 堆积平原
1.构造平原
2.剥蚀平原
3.剥蚀平原
三、平原按外力作用性质分类
按外力作用性质不同分类 (1)
河流冲积平原
(2)山前洪积冲积平原 (3)湖积平原
河谷地貌
一、河流的地质作用
1 侵蚀作用
2 搬运作用
3 沉积作用
二、河谷形态
河床、河漫滩、牛轭湖、阶地、河间地块等小的地貌单元。
地貌概述
一、地貌概述
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进行,在地壳表面形成的各种不同成因、 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起伏形态,称为地貌。
地貌形态大小不等、千姿万态、成因复杂,总体来说,地貌形态是内、外 地质应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洋中脊等海底地貌
二、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1.地貌形成过程
内动力地质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 外动力地质作用总在把内力地质作用所造成的隆起部分进行剥蚀破坏。 由于内、外力地质作用始终处于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之中,因而在地壳表面 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地质大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件03第四纪地质学的基本问题-1第四纪沉积物
(4)成因多样 (5)不同程度地风化 (6)哺乳动物化石丰富并特含古人类化石
树轮 湖泊年纹层 石笋
珊瑚
冰芯
1.2 粒度分级
2 1/16 1/256
1.3 命名法
三元法
0%
100%
Shephard, 1954
美国陆军
土壤学
土壤学
Trefethen(1950)
美国石油 协会
Recommended Reading
• 粒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正态分布,而 是由几个正态分布的次组分组成。
细切点
粗切点
概 率 累 积 曲 线 ( Sheas, 1 9 7 4 ) • 粒度往往由几个正态分布的次组
分组成,一般来说,包含三个组 分,表现为三个直线段,代表了 三种不同的搬运方式:滚动、跳 跃和悬浮搬运。
e.g.不同沉积物的概率曲线差别
(2)地貌标志 (3)环境标志
A.岩性 ①砾石,②砂和粘土
B. 结 构 ( 流 动 营 力 结 构 , 非 流 动 ) C.沉积构造 (层理,楔状体,结核, 网纹) D.产状
E.沉积体形状
(1)沉积学标志
A.岩性之砾石
砾性
砾 径 ( abc)
砾向(ab面,a轴) 砾态(圆度,球度,扁平度) 砾石表面特征
统
溶洞堆积物
泉华
地下水组 地下河堆积物
地下湖堆积物
湖沼组 湖积物 沼泽堆积物
类 型 成因亚类
el
各种风化壳
pd
现代土壤 古土壤
col
dp
sl
dl
pl
扇顶 扇形 边缘相
al
河床 河漫 牛轭湖
df
ca
化学 角砾 骨化石
cas
树轮 湖泊年纹层 石笋
珊瑚
冰芯
1.2 粒度分级
2 1/16 1/256
1.3 命名法
三元法
0%
100%
Shephard, 1954
美国陆军
土壤学
土壤学
Trefethen(1950)
美国石油 协会
Recommended Reading
• 粒度不是一个简单的正态分布,而 是由几个正态分布的次组分组成。
细切点
粗切点
概 率 累 积 曲 线 ( Sheas, 1 9 7 4 ) • 粒度往往由几个正态分布的次组
分组成,一般来说,包含三个组 分,表现为三个直线段,代表了 三种不同的搬运方式:滚动、跳 跃和悬浮搬运。
e.g.不同沉积物的概率曲线差别
(2)地貌标志 (3)环境标志
A.岩性 ①砾石,②砂和粘土
B. 结 构 ( 流 动 营 力 结 构 , 非 流 动 ) C.沉积构造 (层理,楔状体,结核, 网纹) D.产状
E.沉积体形状
(1)沉积学标志
A.岩性之砾石
砾性
砾 径 ( abc)
砾向(ab面,a轴) 砾态(圆度,球度,扁平度) 砾石表面特征
统
溶洞堆积物
泉华
地下水组 地下河堆积物
地下湖堆积物
湖沼组 湖积物 沼泽堆积物
类 型 成因亚类
el
各种风化壳
pd
现代土壤 古土壤
col
dp
sl
dl
pl
扇顶 扇形 边缘相
al
河床 河漫 牛轭湖
df
ca
化学 角砾 骨化石
cas
中国第四纪地层 ppt课件
主要是冰川学派支持该观点,其依据主要是冰川证据,主要是早期欧洲搞
冰川研究的地质学家在研究阿尔卑斯地区第四纪冰川而得出的结论。(A.彭 克, W. 彭克父子俩)
a.第四纪全球有四个大冰期,最早的恭兹冰期(G)为70万年,G冰期预示着寒冷气
候的出现,因此,认为G冰期是第四纪的底界。
b.同时在古地磁表里,73万年时,出现了松山反向极性时与布容正向极性时,
古地磁此时发生了倒转,表示了重大地质事件的发生。 c.30~40年代该学派占优势。 d.把70万年以来叫短更新世年表。
该观点已被放弃。
原因有三条: ①即在阿尔卑斯地区也有比“恭兹冰期”更老的冰期(多瑙冰期 ),已得到较多人的公认; ②在阿拉斯加地区南部,有证据表明存在270和360万年前的冰碛 层,甚至有距今800万年的上新世(N)山地冰川作用的证据。 ③深海有孔虫分析表明,大约在200万年前就已反映出明显的气候 寒冷。
第一节一定的阶段性,形成一系列层状地貌,利用分 布于这些不同高程地貌的沉积物的研究,可进行第四纪地层的 划分。
•该方法主要适应于湖、海岸、溶洞以及河谷、阶地比较发育 的地区。
•在利用这种方法时,不仅要考虑高程,还要综合分析沉积物 的岩性、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将可能出现的洞穴高度与其中 堆积物时代不协调和沉积物间断的现象排除。
第一节 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2、气候地层学
•第四纪全球性气候波动的重要特征是冷与暖、潮湿与干旱的 多次节奏性的波动变化。这种气候的波动可以引起植物群的迁 徙和古地理沉积环境的巨大变化。环境的改变和自然界一系列 环境因素的连锁反映,在第四纪地层中留下诸多气候因素的烙 印,因此,利用气候标志划分第四纪地层可行又可信。
第一节 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冰川研究的地质学家在研究阿尔卑斯地区第四纪冰川而得出的结论。(A.彭 克, W. 彭克父子俩)
a.第四纪全球有四个大冰期,最早的恭兹冰期(G)为70万年,G冰期预示着寒冷气
候的出现,因此,认为G冰期是第四纪的底界。
b.同时在古地磁表里,73万年时,出现了松山反向极性时与布容正向极性时,
古地磁此时发生了倒转,表示了重大地质事件的发生。 c.30~40年代该学派占优势。 d.把70万年以来叫短更新世年表。
该观点已被放弃。
原因有三条: ①即在阿尔卑斯地区也有比“恭兹冰期”更老的冰期(多瑙冰期 ),已得到较多人的公认; ②在阿拉斯加地区南部,有证据表明存在270和360万年前的冰碛 层,甚至有距今800万年的上新世(N)山地冰川作用的证据。 ③深海有孔虫分析表明,大约在200万年前就已反映出明显的气候 寒冷。
第一节一定的阶段性,形成一系列层状地貌,利用分 布于这些不同高程地貌的沉积物的研究,可进行第四纪地层的 划分。
•该方法主要适应于湖、海岸、溶洞以及河谷、阶地比较发育 的地区。
•在利用这种方法时,不仅要考虑高程,还要综合分析沉积物 的岩性、结构构造和风化程度,将可能出现的洞穴高度与其中 堆积物时代不协调和沉积物间断的现象排除。
第一节 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2、气候地层学
•第四纪全球性气候波动的重要特征是冷与暖、潮湿与干旱的 多次节奏性的波动变化。这种气候的波动可以引起植物群的迁 徙和古地理沉积环境的巨大变化。环境的改变和自然界一系列 环境因素的连锁反映,在第四纪地层中留下诸多气候因素的烙 印,因此,利用气候标志划分第四纪地层可行又可信。
第一节 第四纪地层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ch3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精品PPT课件
以陆相沉积为冲主积;层
松散性;
淤积层 冰水沉积和冰碛层
岩相多变性;风积层
Hale Waihona Puke 构成呈规律分布的堆积地貌。
《工程地质学》ch3- 11
2020年10月13日
3.2.2.1残积物
岩石 风化作用
残积物
工程地质特征:
(1)成分、颜色
(2)磨圆度
(3)残积层产状
工程评价
不均匀沉降
✓可能的工程地质问 基坑失稳
题
边坡滑动
太龙、黄柏一线
普里河右岸,弹子坝的袁家桥、龙安场、
上段钙质细粒长石砂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 岳溪场一带两侧;分水李河、高粱塘坊
中段为紫红色泥岩夹长石砂岩;下段为灰色- 沙河、高峰、双河、龙都百安坝、长岭、
灰绿色细-中粒长石砂岩
白羊太安一带,白土、凤仪、罗田、河
口、龙沙、郭村
上段灰绿色粉砂岩夹紫红色砂质泥岩;下段 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
3.1地质年代 指一个地层单位的形成时代
或年代,它包括…… 3.1.1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3.1.1.1相对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律
《工程地质学》ch3- 3
2020年10月13日
(2)生物层序律 化石
(3)切割律 侵入、包裹
3.1.1.2绝对年代的确定 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工程地质学》ch3- 4
《工程地质学》ch3- 12
2020年10月13日
3.2.2.2坡积物
碎屑物
雨水 融雪
冲刷 搬运
✓稳矿定物性成决分定:因水粘素土:、下亚卧粘基土岩, 含的性有质棱、角坡状积的层粗本岩身屑的性质、
✓✓向坡可粒积坡能度层的脚坡 无成的工逐积关分破程渐,层:坏问变覆矿分情题细盖物选况:,于成微稳无其分弱定层他与,性理岩基坡问或石岩上题 ✓✓局、工产不部程状均防层之:匀治理上厚沉措,度降施残不问:积大题薄与,的之不可相均挖反匀除,,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PPT课件
灰、深灰色中厚灰岩,夹含泥质灰岩,顶部为紫红色薄-中厚 层泥质灰岩
方斗山背斜和龙驹坝背斜核部 龙驹坝背斜
3.2第四纪地质概述 3.2.1第四纪地质概述
第四纪——地质发展的 最新时期
地壳运动
新构造运动
纪
第四 纪Q
表 3-2 第四纪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
绝对年龄(万年)
世
距今时间 时间间隔
全新世 Q4
1
1
晚更新世 Q3
10
9
更新世
中更新世 Q2
73
63
早更新世 Q1
200
127
3.2.2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 指第四纪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
搬运即和地堆壳积的而岩形其基石成主本经的要特风现成征化代因、沉:风积类、层型地。表流水、湖泊残坡洪、积积积海层和层洋崩、积冰层川等地表地质作用的破坏、
以陆相沉积为主;冲积层
✓可粒能度的成工坡分程积:问层分题矿选:物微稳成弱定分,性与坡问基上题岩、向无不坡关均脚,匀逐 ✓✓渐 沉工产降变程状问防细:题治覆 之,厚措盖 相无度施于 反层不:其理大薄他或,的岩局不可石部均挖之层匀除上理,,,厚在残的斜积先坡与加的
低 固或洼采部用分特较殊厚的基础形式
坡积物
工程地质特征 与残积层的区别 工程评价
灰-灰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含介壳灰岩、细粒砂岩
灰色细粒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下部含薄层煤及菱铁矿结 核
分布于桥亭一线 分布较窄
孙家及背斜两翼
上段灰-灰绿色石英砂岩中部夹页岩、炭质页岩薄煤层及菱铁 矿上部及下部含砾砂岩及砾岩透镜体。下段灰色长石砂岩夹 页岩及薄层砂岩透镜体。上部页岩中夹薄层煤底部以黑色页
详见地质环境信息网
3.2.2.3洪积物
方斗山背斜和龙驹坝背斜核部 龙驹坝背斜
3.2第四纪地质概述 3.2.1第四纪地质概述
第四纪——地质发展的 最新时期
地壳运动
新构造运动
纪
第四 纪Q
表 3-2 第四纪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
绝对年龄(万年)
世
距今时间 时间间隔
全新世 Q4
1
1
晚更新世 Q3
10
9
更新世
中更新世 Q2
73
63
早更新世 Q1
200
127
3.2.2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 指第四纪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
搬运即和地堆壳积的而岩形其基石成主本经的要特风现成征化代因、沉:风积类、层型地。表流水、湖泊残坡洪、积积积海层和层洋崩、积冰层川等地表地质作用的破坏、
以陆相沉积为主;冲积层
✓可粒能度的成工坡分程积:问层分题矿选:物微稳成弱定分,性与坡问基上题岩、向无不坡关均脚,匀逐 ✓✓渐 沉工产降变程状问防细:题治覆 之,厚措盖 相无度施于 反层不:其理大薄他或,的岩局不可石部均挖之层匀除上理,,,厚在残的斜积先坡与加的
低 固或洼采部用分特较殊厚的基础形式
坡积物
工程地质特征 与残积层的区别 工程评价
灰-灰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含介壳灰岩、细粒砂岩
灰色细粒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下部含薄层煤及菱铁矿结 核
分布于桥亭一线 分布较窄
孙家及背斜两翼
上段灰-灰绿色石英砂岩中部夹页岩、炭质页岩薄煤层及菱铁 矿上部及下部含砾砂岩及砾岩透镜体。下段灰色长石砂岩夹 页岩及薄层砂岩透镜体。上部页岩中夹薄层煤底部以黑色页
详见地质环境信息网
3.2.2.3洪积物
《工程地质学》第四章第四纪地质与地貌PPT课件
676906
2021年3月17日
桌状山
676906
2021年3月17日
山岭地貌的类型 1、构造变动形成的山岭
1)平顶山 2)单面山 3)褶皱山 4)断块山 5) 褶皱断块山
2、火山作用形成的山岭 3、剥蚀作用形成的山岭
676906
2021年3月17日
垭口和山坡
(一)垭口
1、构造型垭口是由构造破碎带或软弱岩层经外力剥蚀所形成。
676906
2021年3月17日
§4风化地貌
676906
2021年3月17日
风化作用的工程意义与评价
(1)风化后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
(2)查看风化程度
676906
2021年3月17日
残积土的特征与工程地质评价
残积土:岩石风化后未 经搬运而残留在原地的 松散碎屑物质。
残积土层剖面
676906
2021年3月17日
丘陵 <500
<200
闽东沿海丘陵
高原 >600
>200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 原
高平原
平原 低平原
>200 0~海平面 高度
吐鲁番盆地
676906
2021年3月17日
地貌的成因分类
内力地貌
构造地貌 火山地貌
水成地貌 面状洗刷地貌、线状冲刷地貌 、河流地貌、湖泊地貌与海洋 地貌等
三、 残积土(Qel)的特征与工程地质评价
返回
3.残积土的工程地质评价
(1)残积土的物质组成
① 粘性土组成的残积土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
② 粗岩碎屑组成的残积土地基:沉降量较小,危害小。
③ 残积土中开挖基坑:边坡稳定性取决于其组成成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新构造运动
▪ 从新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以来发生的地壳运动称新构造 运动,相应的时代称新构造时期。
▪ 是引起第四纪自然环境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也引起 一系列环境效应并影响地壳稳定性。
▪ 新构造运动形式:水平运动(板块运动)、垂直运动、断 裂运动、火山活动和地震等。
新构造运动的作用积累效应:造成大面积和大幅度地 壳升降,并对大气环流产生影响,对气候和环境变化 有重要作用。如青藏高原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 冲,使该区地壳从新第三纪以来加速隆升,发展成 “世界屋脊”,破坏了中国西部气候的纬向分带而代 之以垂直分带,成为影响中国和东亚气候与环境的重 要因素。
▪ 第四纪沉积物形成时间短,成岩作用不充分,常 常成为松散、多孔、软弱的土层覆盖在前第四纪 坚硬岩层之上。
▪ 第四纪沉积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农业 植根于各种松散第四纪沉积物表部发育的土壤; 许多工业设施和民用建筑都以第四纪沉积物为基 础;大量的地下水赋存在第四纪沉积物中;部分 重要矿产和建筑材料产于第四纪沉积物中。
▪
▪ (2)洋中脊---离散性板块边界,岩石圈分裂和扩 张,地慢物质涌出产生新的洋壳,生长作用。
▪ (3)转换断层---沿此种边界既无板块增生,又无 板块消减而是相邻板块作剪切错动。与洋脊或海 沟相伴。地震和构造变形。
▪ (4)地缝合线---特殊的消减作用边界,两个大陆 之间的碰撞带。当大洋板块俯冲到最后阶段,洋 壳消亡,两侧大陆碰撞拼合,由于挤压在其焊接 带形成高耸的山脉,并伴随着强烈的构造变形、 岩浆活动以及区域变质作用。
▪ 特点:
①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发生过多次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
和大规模冰川活动;
②哺乳动物的兴盛和新构造运动; ③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形成发展; ④显著的地壳运动; ⑤广泛堆积陆相沉积物和矿产; ⑥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灾害不断改变人类生存环境;
⑦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与日俱增。
(1)第四纪气候与冰川活动
▪ 第四纪气候冷暖变化频繁:气候寒冷时期冰雪覆盖面积 扩大,冰川作用强烈发生,称为冰期。气候温暖时期, 冰川面积缩小,称为间冰期。
▪ 1869年基尔瓦斯(Gerivais)提出全新世(Holocene)一 词。1881年第二届国际地质学会正式采用“第四纪” 一词。由于更新世地球上发生过多次大规模冰川活动, 故又有“冰河期”或“冰河更新世”之称。也有的研究 者鉴于第四纪是人类的出现与发展时代,建议把第四纪 称为“人类纪”。
2.2.1 第四纪地质一般特性
2.2 第四纪地质
▪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最新阶段,它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 约180万年左右。
▪ 第四纪(Quaternary)一词是1829年法国地质学家德努 尼尔(Desnyers)所创。它按当时的科学水平把地球历 史分为4个时期,第四纪是地球发展最近的一个时期。
▪ 1839年莱伊尔(C.Lyell)把海相地层中含无脊椎动物化 石种类达90%和陆相地层由人类活动遗迹的沉积物划归 第四纪,并把第四纪分为更新世(Pleistocene)和近代 (Recent)。
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以及沉积作用 的进程;板块内部相对稳定; ▪ 4.四种板块边界类型:(山弧)岛弧-海沟系、洋中脊、 转换断层、 在大陆内部的地缝合线。前三种边界位于 洋底或洋陆交接处。 ▪ 5.各边界运动方式: ▪ (1)岛弧-海沟系:相向运动消减作用,属聚敛性板块边 界。大洋板块发生俯冲潜没,挤压引起强烈地震和构 造变形。由于俯冲板块在深部被熔融而形成岩浆,就 引起岛弧(山弧)火山作用与侵入作用,以及与构造变形 及岩浆活动相关的变质作用。
▪ 全球板块的划分
▪ 六大板块:美洲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 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 块(全为洋壳)。
▪ 在大板块内又可进一步划分次一级板块(中 型板块),再次小型板块。如华北板块、扬 子板块,其间秦岭-大别山为碰撞造山带。
2.2.2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
▪ 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强烈、海平面和气候变化频繁, 因而第四纪沉积环境极为复杂。
1、残积物
▪ 地表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发生物理破坏和化学成分改变后, 残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 残积物向下则逐渐变为半风化的半坚硬岩石,与新鲜岩 石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是渐变的过渡关系。
▪ 残积物的物质组成: 主要由原岩岩屑、残余矿物及地表新生矿物组成。 原岩岩屑:包括岩块、角砾和粉砂级颗粒。 残余矿物:以抗风化能力强的和溶解度较小的矿物为主。 具体残留情况与原岩、地表环境、矿物大小和遭受风化 时间长短有关系。 地表新生矿物:包括原生矿物风化过程的中间产物和最 终产物,一般为在地表稳定或较稳定的次生含水氧化物, 主要是粘土矿物和胶体矿物。 残积物的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主要受气候条件与母岩岩 性的控制。
▪ 板块构造学说 ▪ 地球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地球科
学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
出了大陆漂移学说。1915年,又 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给出 了大陆漂移的证据,但未能解释大 陆漂移的动力学问题,因而未得到 普遍接受。 ▪ 1928年,英国地质学家霍姆斯提 出“地幔对流学说”,认为地幔对 流有可能是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到 了20世纪50~60年代,海洋地质 研究,尤其是海洋钻探的开展,证 实了地幔对流和海底扩张的存在, 并依靠无线电测距方法测定了海底 扩张和大陆漂移的速率。在此基础 上,1967年出现了地球板块构造
▪ 晚新生代冰期规模最大,地球上的高、中纬度地区普遍 为巨厚冰流覆盖。当时气候干燥,因而沙漠面积扩大。
▪ 中国大陆:在冰期时,海平面下降,渤海、东海、黄海 均为陆地,台湾省与大陆相连,气候干燥、风沙盛行、 黄土堆积作用强烈。
▪ 冰川作用规模大且频繁:根据研究,第四纪冰川作用有 20次之多,而近80万年每10万年有一次冰期和间冰期。
▪ 板块学说主要论点:
▪ 刚性的岩石圈分裂成六个大的地壳块体(板块), 他们在软流圈上作大规模水平运动。各板块边缘 结合地带是相对活动的区域,表现为强烈的火山 (岩浆)活动、地震和构造变形等。而板块内部是 相对稳定区域。
▪ 1.刚性的岩石圈由巨大断裂分割成许多块体,叫(岩石 圈)板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板块由于软流圈运动而运动,如传送带; ▪ 3.板块边界是地壳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的相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