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2323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5.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实验内容往往受限于教材,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2 研究意义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自制教具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自制教具可以增加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动手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原理和科学概念,提高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增强学习效果。
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实验教学过程,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际案例,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和效果。
文献综述是指通过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观点,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案例分析是指选取实际案例,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自制教具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和效果,为研究结论提供实证支持。
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两种方法,我们深入探讨了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1. 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科学教学中自制教具运用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自制教具运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f4a54e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0.png)
小学科学教学中自制教具运用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自制教具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自制教具的运用策略:
1.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科要求,选择合适的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可以是简单的模型、图表、实物等。
选择合适的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2. 在教学中充分展示和解释自制教具的作用和用途。
在使用自制教具之前,向学生解
释其作用和用途,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自制教具。
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自制教具,这样既
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
4. 制作自制教具时考虑安全问题。
在制作自制教具时,要确保学生使用安全,避免使
用易碎、有尖锐边缘的材料,以及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材料。
5. 在教学中灵活使用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不仅仅可以在实验室中使用,也可以在课堂
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在讲解时可以使用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参与观察、实践和讨论,
增加互动性。
6. 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探究。
自制教具不仅仅是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更重要
的是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7. 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自制教具。
除了教师制作的自制教具,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
作自己的自制教具,这样既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总之,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内容
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效果。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661f7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6.png)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不同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科学实验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视觉展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自制教具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地呈现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中的原理和过程。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模型或装置,演示反应的过程和结局,让学生亲眼见到化学反应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实验往往需要一些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有时候学生可能觉得实验过于乏味或难以理解。
而自制教具可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小车、小球等装置,让学生进行碰撞实验,观察和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能增加学生的兴趣。
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自制教具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构造的设计等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等操作,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在生物实验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制的显微镜,让学生观察和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和科学思考能力。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37e20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4.png)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科学实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和提高实验技能。
自制教具可以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在一些实验中,特殊的材料和设备可能不容易获得或太昂贵,学校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无法提供。
此时,教师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材料,结合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教具。
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用塑料瓶和小木棍制作一个简易的气球实验装置,用于演示气体的膨胀性质。
这样的自制教具能够满足实验需求,同时节省了成本。
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原理。
通过亲自制作教具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实验中所涉及的科学原理。
他们需要思考和理解如何将各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以及它们如何与实验相互作用。
这样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制作一个简易的电池实验装置,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电流的产生和流动原理。
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如测量、切割、拼装等。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教具,学生可以提高这些实验技能,并增强他们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自制教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他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材料和设备创造一个满足实验需求的教具,这需要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创新和改良。
这样的创造和实践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fb581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8.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使用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解决实验时需要的材料和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课程效果。
而自制教具,即由教师或学生自行制作的教具,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首先,自制教具能够满足教学需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自行制作教具,例如小型电路、太阳能板、水滴实验器等等。
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实验原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其次,自制教具能够降低教学成本。
学校的预算有限,在购买昂贵的实验设备时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
而自制教具的成本相对较低,只需使用常见的物品制作,例如塑料瓶、废旧材料、塑料水管等等。
这样可以节省购买设备的开销,为学校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
第三,自制教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由学生自行制作教具,这种方式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实验原理,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学生们会更愿意参与实验,因为他们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消磨了时光,彼此激发了兴趣,那么,参与实验也就成了一种激励和获得成就感的体验。
最后,自制教具可以增加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们在自行制作教具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设计和实践,这就会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例如,当他们在设计小型电路时,需要考虑电路的正负极、灯的亮灭等因素,这可以增强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更容易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
总之,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教学资源,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创新能力,还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和降低教学成本。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和教师自行制作教具,在实践中增加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力,让科学实验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b0e0c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5.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非常实用且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并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分析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自制教具的优势和特点自制教具通常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的,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1.节约成本:自制教具可以在教育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节约教学成本。
2.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自制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学生可以锻炼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个性化教学:自制教具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育个性化更加凸显。
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制教具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对科学知识更加感兴趣。
1. 制作测量工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测量工具,如直尺、量角器、天平等,用来进行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
2. 制作化学试剂和器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化学试剂和器材,如试管、滴管、分液漏斗等,用于化学实验的进行。
3. 制作模拟实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模拟实物,如太阳系模型、人体结构模型、植物生长模型等,用于教学实践。
5. 制作机器小车和机器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一些机器小车和机器人,用于数学、物理、工程等多个领域的探究和实践操作。
三、自制教具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影响1.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自己制作教具,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技能,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自制教具的设计和制作,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实践活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4. 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自制教具的设计和制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加密切,建立了更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9f9c7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0.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小学教学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和黑板这两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中的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自制教具因其简单易操作、便于存储和使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本文主要探讨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的运用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中,通过对科学实验的操作,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实践技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自制教具简单易制作,操作便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如,可以将平常容易买到的物品如瓶盖、吸管、纸板等等进行拼接或者创新组合,就可以产生各种有趣的教具,让学生参与制作、操作、调整,激发其动手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实验是一种较为复杂和有趣的活动,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不仅感受到了学科知识的深度,也能体验到科学实验的奇妙之处。
自制的教具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和过程,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
通过实验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追求、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和好奇心,也可以给学生带来愉悦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三、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自制教具在制作、操作及修理上都比较灵活和方便,且成本低廉。
在各种实验进行中,如果学生需要更改设备、探究不同实验的变量,自制教具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自制教具可以根据实验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逐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实用性,并且更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更加自由地创新或改变教具。
当然,自制教具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制作质量受制于制作者的水平和工具等条件。
制作教具需要对材料、工具有一定的超前预判与布局能力,因此在质量上充满了变数。
如果制作者的手艺不好,或者没有特殊的工具或材料,那么所制成的教具就会存在一定的瑕疵甚至无法使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13d23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b.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教具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教具的成本较高,教学资源有限,导致很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教具不足的问题。
研究如何利用自制教具来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自制教具,不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研究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对于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价值和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了解自制教具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探讨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实际效果;二是探讨自制教具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原则,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三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总结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和方法;四是分析影响自制教具在教学中运用的因素,为今后的教学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和潜力,为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自制教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促进他们在实验中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创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与研究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c8b088102de2bd97058867.png)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要进行探究活动,实验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很多学校条件设施较差,不论是学校的实验器材,还是实验场地都非常有限,很难完全满足学生的实验要求,而且有很多实验材料属于易耗品,受学校经费影响,在教学中,学生实验开出率也比较低。
因此,合理运用身边易获取、成本低的材料进行自制教具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教材、教具被统称为“教育中的三大基本条件”。
从广义上说,教具使用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两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具是教学活动中供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所用的材料。
科学探究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支持。
精心设计的教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难懂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就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就地取材、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具。
自制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对生活中废旧材料、廉价材料进行简单加工;二是利用生活中和手边易得材料、物品进行的有意义组合;三是对已有的实验器材进行创新改进。
一、自制教具的作用1.能弥补学校实验器材和场地不足新课标要求学校加大经费投入,保证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条件,配备满足科学教学要求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但受学校场地、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学校的实验条件欠缺,特别是农村小学实验器材配备严重不足,使学生失去了科学探究的机会。
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教具,可以弥补学校实验教具的不足,解决购置仪器经费不足的难题,实现低成本、无成本做实验。
2.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小学科学教师很多不是专业出身,自身科学素养亟待提高。
要想自制理想的教具,势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学专业知识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很多能力只有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
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设计等知识,进行设计、改进和制作教学用具。
可以说教师每设计一张草图,每制作一个部件,每完成一件教具,从选材到加工制作乃至试验,都需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全身心地投入,都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力和韧性。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3911641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3.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1. 节约成本自制教具相比于购买现成教具,成本更低。
小学生的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一些简单教具,比如量筒、烧杯、小磁铁等,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原材料和手工制作而成。
这样既能减少学校的教学经费开支,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促进学生参与自制教具多以简单易得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形状、颜色和材质可能更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审美需求,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实验教学的热情。
3. 个性化定制在实验教学中,不同学校、不同老师、不同年级对于实验的要求和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自制教具能够更加灵活地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制,满足各种特殊要求,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这能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过动手制作教具,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教具的结构和原理,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1. 质量控制自制教具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制作精良、稳固耐用,有的则简陋而易损。
这可能会影响实验教学的进行,甚至带来安全隐患。
在推广自制教具的需加强质量控制,保证教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制作难度部分自制教具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老师和学生可能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技能。
在实践中,有些教具的制作难度较大,甚至需要机械加工,这将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制作成本和难度。
3. 时间成本虽然自制教具在成本上具有优势,但在时间成本上往往相对较高。
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制作教具,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备课和教学效率。
学生在课余时间制作教具,也会消耗较多的时间。
1. 制作常用教具对于一些常用的教具,比如简单的仪器、测量工具等,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自行制作。
这些教具的制作过程不复杂,且使用频率较高,可以通过教师统一指导或学生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制作,以提高效率。
2. 强化安全教育在推广自制教具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教师和学生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都能够注意安全问题。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a2d1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0.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科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统的实验教具体验昂贵且不易取得,许多老师和家长选择自制教具来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本文将重点分析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并探讨其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挑战。
1. 低成本:自制教具的成本远远低于购买现成的实验器材。
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或者便宜的材料来制作教具,从而节省实验教学的开支。
2. 灵活性:自制教具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验要求进行定制,灵活性更高。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制作教具,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3. 实践性: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自制教具的过程,加深对实验原理和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创造性: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1. 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制作自制教具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和家长需要在课余时间或者周末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准备教具,这对于一些工作繁忙的老师和家长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2. 制作水平和质量的不确定性:自制教具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可能会因为制作者的技术水平和材料的质量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1.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教具: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如纸箱、塑料瓶、纸杯等来制作教具,如风车、简易天平等,通过这些自制教具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风力的作用、物体的平衡等。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具有诸多的优势和挑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验要求,灵活运用自制教具,充分发挥其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ef898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3.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中教学是其核心环节。
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备受重视,但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并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一直都是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自制教具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
本文将探讨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自制教具的定义与特点自制教具是指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学工具。
它的特点如下。
1.简单实用。
自制教具通常由废旧材料或常见物品组成,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2.灵活多样。
自制教具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改进,使教学内容更具趣味性和针对性。
3.直观易懂。
自制教具能够直观地展示科学原理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二、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价值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天性好奇,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自制教具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制作简易的太阳系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各个行星的特点,从而引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
2.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科学教学强调实践,但是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器材有限。
自制教具的使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具并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望远镜,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光学原理,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从常见物品中发现其潜在的用途,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工具。
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学会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制作简易的电路模型,学生不仅了解了电路的工作原理,也体验到了自己的创造力。
三、自制教具的实际应用案例1.自制风车教具在小学的自然界和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风车。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纸张、牙签、塑料薄片等制作一个简易的风车,并结合探究活动让学生观察风力对风车的影响。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a0cb2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3.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注重科学实验教学,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而自制教具则成为了越来越多教师的选择。
那么,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到底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呢?本文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自制教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实验内容缺乏足够的兴趣,这样一来,实验教学就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而自制教具则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自制教具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实验的过程中产生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
在教学中制作一个简易的电路实验模型,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进行组装和连接,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原理和结构。
自制教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二、自制教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重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自制教具则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自制教具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调整,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材料的采购、实验器材的加工和组装等一系列操作过程,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这样的过程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使用一个自制的天平装置来进行实验,学生需要自己动手制作和调整,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自制教具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自制教具能够节约教学成本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的成本是非常大的一笔开支。
而自制教具则能够非常好地节约教学成本。
自制教具不需要像市售教具一样需要花费大笔费用来购买,而是可以利用周边的资源和材料来进行制作。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c55b3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3.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摘要】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通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节约教学成本以及适应个性化教学需求等方面的作用,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趋势将更加普及和深化。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关键词】自制教具、小学科学教学、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成本、个性化教学、重要性、发展趋势、总结。
1. 引言1.1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利用自制教具来丰富教学手段,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自制教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制作教具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促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节约教学成本,通过自制教具可以减少购买昂贵教具的费用,从而降低教学成本;适应个性化教学需求,通过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育教学的双赢局面。
2. 正文2.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作用。
通过设计有趣、生动的教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可以利用自制的模型或实验装置展示科学原理,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会知识的趣味和神奇,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自制教具的独特性和新颖性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枯燥乏味,而是愿意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753b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8.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是起到重要作用的辅助工具。
传统的教具多为商业教具,价格较高且种类有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而自制教具则是在教师和学生参与下自主设计和制作的教学工具,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多样性丰富的特点。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自制教具的出现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和学生水平自主设计和制作适合的教具,增强了实验过程的趣味性和亲身体验感。
自制教具也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教学改进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促进作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
自制教具是指老师或学生通过简单的材料和工具自行设计和制作出来的教学工具。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自制教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自制教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科学知识。
通过自制教具,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自制教具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原理,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精神。
研究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意义,有助于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和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启示,拓展小学教育的新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自制教具的定义及特点自制教具是指教师或学生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利用现有材料自行设计和制作的教学辅助工具。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自制教具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教师或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自主设计和制作适合自己教学需求的教具,不受传统教具的束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教学需求。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f866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5.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教育部提出的“探究式学习”、“实践活动”等教学理念,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自制教具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设备和教具往往无法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同时自制教具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自制教具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更容易让学生参与到整个制作过程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研究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探索其在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
通过对自制教具的种类、制作方法、应用案例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小学科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做出一定贡献,推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通过对自制教具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多实用的教学工具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更具启发性的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1.3 研究意义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可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科学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自制教具的运用可以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
制作教具所需要的材料和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定制,符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0a3c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e.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教学也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在实验教学中,教学设备和教具的选用尤为重要。
传统的教学设备和教具虽然能够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其成本较高,制作与维护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与之相比,自制教具不仅可以降低教学成本,并且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需求进行制作,适应不同的教学场所和教学对象。
接下来,本文将分析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并对其优势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自制教具的优势(1)符合小学生智力发展水平:自制教具可以根据小学生智力水平进行制作,采用孩子易理解、感受和记忆的形式,比传统教学设备和教具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2)灵活度高:自制教具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实验需要进行设计和制作,能够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3)价格低廉:自制教具的价格往往比市售教具更低廉,节约了教育经费,同时也能够增强教学成果的感受性和实际性;(4)增强互动: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可以与学生一同完成,提高小学生对自己实验结果的认知,增强互动学习的效果。
2.自制教具的注意事项(1)材料质量要求:自制教具的材料需要符合教学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安全性考虑:在制作教具时应考虑到材料的安全、可靠和可替代性,避免制作的教具存在潜在风险,对小学生产生危害;(3)教师的制作能力:自制教具的制作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制作能力和技能,对于不具备制作能力或不确定制作能力的教师应选择市场上已有的教具进行选购;(4)实验效果评估:教师应根据实验结果对自制教具进行评估,整理并加以改进。
如果实验效果不理想,则可以考虑寻求其他教师或科研机构的帮助,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教师应根据学科内容和实验需求,掌握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和技能,同时要关注其安全性和实验效果,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f042a7fbcd126fff7050bed.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在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实验仪器配备不太齐全,没有那么多设计精巧、制作精良的现代教学仪器,实验仪器的套数也不够,要想把我们的实验课很好的开展起来,就需要我们老师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自己动手制作教具。
一、在学校学生中开展制作教具的比赛,制作教具能很好的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与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制教具还具备很多好处。
(1)自制教具一般具有取材容易、经济实惠、可以大量利用现代生活产生的废弃物,且制作都比较简单、方便,有利于师生共同完成。
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损坏了可以再制作,这是商品仪器无法比拟的,它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我们的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我们科学的教学当中。
(2)自制教具一般都是教师针对现有实验教具不足设计制作的,这样制作出来的教具更加的贴近我们的教材,也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让科学的教学回到生活当中。
自制教具从设想开始到动手设计、制作、试用,最后定型,都要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
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创造地设计出新教具,师生的能力和思维都得到极大的发展,从中可体验到创造的无穷乐趣。
(3)在农村小学,现有的教学仪器套数也不够,自制教具可以较好地填补现有教具的空白,不仅贴近教材,还解决了实验仪器少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常遇到现有的器材无法完成部分教材中规定的实验的的问题。
为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实验或生活废料来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自制教具可缩短实验过程,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清晰地见到实验现象可结论。
例如:“热胀冷缩”一课中,气体、液体的热胀冷缩变化比较明显,学生们较容易观察到,而固体的热胀冷缩往往就不明显。
需要较长的时间,老师们一般采用“金属热胀球实验”,做这个实验要看到结果,约需一分钟,而如果用酒精加热金属棒的金属线胀演示实验。
则需要十几分钟或更长的时间,这个实验因时间太长,既减小了实验的密度,同时因时间一长还会降低学生们的注意力。
小学科学教学自制教具的运用
![小学科学教学自制教具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1eee2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9.png)
小学科学教学自制教具的运用近年来,小学教育已经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的创新,为了营造更加生动的教育氛围,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开始尝试科学教学自制教具的运用,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打造出适应学生特点的创新性教具,提高了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并获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本篇报告将就小学科学教学自制教具的运用进行讨论和探索。
一、自制教具的概念和特点自制教具是指由教师或学生自制的,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器材。
它的特点在于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具制作材料进行创新性设计,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原材料、废弃物或日用品等资源,降低教学成本。
此外,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小学教育者的青睐。
二、小学科学教学自制教具的应用1.实践性教学法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实践性教学法被广泛使用并取得好效果。
对于小学生而言,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使他们理解科学知识,吸收并掌握基础技能。
例如,进行海绵盘的实验,可以使用自制的海绵盘,让学生观察、测量并探究海绵吸水的能力,进而学以致用。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建立起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这就需要启发式的教育方法。
使用自制教具,在感官之间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助式思考,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尝试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考。
3.常识教育法常识教育法要求看起科学现象或思考问题时,需要经过探究,分析和认真总结的方式来学习。
小学科学教育更加注重实践,使学生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强化思维能力。
因此,自制教具可以用来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在教学类似水的液体状态转换或气体分子运动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使用自制的水分子模型或气体分子模型,通过观察,理解知识。
三、小学科学教学自制教具的优势1.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由于自制教具的创意性和实用性,学生们在使用它们时感到乐在其中,因此十分喜欢。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903832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c.png)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一、引言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而教具则是加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传统教具价格昂贵、内容单一,且不适应教学需求。
而自制教具具有价格低廉、易于制作和改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和理解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体验科学知识。
本论文旨在探讨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二、自制教具的优点1. 价格低廉自制教具的价格相比传统教具更为低廉。
传统教具往往需要制造商进行设计、制造、包装和运输等多项环节,从而造成较高的成本,而自制教具则是通过自行设计、采购、组装等环节制作而成,成本较低。
2. 易于制作和改进自制教具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自行思考和进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在操作和调试自制教具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此外,自制教具还易于修改和改进,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教学需要。
3. 提高学习兴趣自制教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制作和使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科学中奥妙和乐趣,同时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科学知识。
三、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运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引领自制教具能够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让学生在教学的命题中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小学生物教学中,通过制作制作一些类似于化肥等肥料营养成分的饵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了解及营养成分对生物生长的关系,从而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 课后拓展自制教具也可以在课后进行拓展。
例如,学生可以用制作的自制教具去探究和研究一些科学现象,如光学、声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并发现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也都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自制教具优化了小学科学实验课堂
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张荣芹闫玉花摘要: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与研究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教会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本领,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以它的直观性在小学的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自制教具,不仅优化了科学实验课堂,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教材进行了补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自制教具教学改革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探究实效关键词:
正文: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与研究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教会学生观察和实验的本领,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具以它的直观性在小学的实验教学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通过教具的演示及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就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实验研究的兴趣,使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比较、归纳概括,提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这是其它教学方法所难以达到的。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科学实验教具的配备明显不足,还有就是配备的教具不理想,实验效果不明显。
基于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出经济、实用、直观的教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合
作意识,同时,又对教材进行了补充,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自制教具是为教学服务的,它能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从分析教材入手,找出哪些教学内容
需用自制教具,明确制作目的。
结合平时的教学中,我来谈谈在自制教具方面几点体会。
一、注重实验效果的直观性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了解空气一单元有个实验:称一称空气,说明空气有质量的。
教材中实验的做法是在一根小木棍的两头各挂一个充气大小一致的气球,然后用针刺破气球,从而棍子失去平衡,说明空气有质量的。
教材中的做法,其实是不科学的,膨胀了的气球所受到的空气浮力,会完全掩盖空气有质量的物理事实。
另外当我把气球用线栓住挂在棍子的两头时,由于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较大,棍子动荡不安,好不容易才停止摆动,用小针去刺破气球时,尽管气球皮上贴有透明胶,可是我连刺破三个气球,都发出很吓人的爆炸声,并且,气球炸破后,小棍子又要动荡好一阵,影响学生对实验的观察。
另外实验效果也很不明显。
我想到了做这样一个装置用来称量空气的质量,就是找一个1000毫升的塑料饮料瓶,在瓶盖上钻一个小孔,安装一枚废旧自行车带上拆下来的气门针,密封好小孔,先把瓶子里的空气用力挤出大部分或者用两用气筒将空气抽出,用实验室的天平称其质量是52.4克,天平的精确度为0.1克,然后用两用气筒用力往瓶子中充气70多次,再用天平称其质量为54.1克,两者相减得数是1.7克,就是打气筒压入空气的质量,如果充气次数更多,或者改用容积更大的塑料瓶,称出的空气质量就更大,这样,就足以证明空气确实是有质量的,实验结果直观,实验过程也简单,易于操作。
二、注重实验效果的明显化
比如在指导学生认识温度计及练习正确读数时,我们平时使用的标准温度计就显得过于细小而不便观察了,这时我就在课前用比较大的木板(木板上画上刻度)、
细铁钉(每一刻度一枚细铁钉)、红色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底部,另一端结成一小环便于挂在细铁钉上)等材料制作一个演示温度计,随着橡皮筋的拉伸可以随时更改显示的温度,让学生反复认读,这样可以方便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变看不见为看得见
在学习人的呼吸时,学生往往难以想像肺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以及横隔膜位置的变化,这就要教师借助于合适的教具来突破教学难点,我利用玻璃瓶和三通、气球等材料制作了“人的呼吸模拟演示器”教具,教学效果很好,就是先买个三通,在三通的2个接口各装上一个气球,这就相当于人体的左右肺,把三通的另外一个接口装根较长的管子,相当于人体的气管,再找一个大的食用油的塑料桶,去掉桶的底部,这个桶就相当于人体的胸腔,把装好的三通从塞进桶里,密封好口,然后用块较大的气球皮将桶底包住,用透明胶密封好,这块气球皮相当于人体的横膈膜,教师将气球皮一拉,人体的胸腔扩大,人体内外产生气压差,人体吸气,肺部变大,进行气体交换;再将气球皮一抵,人体胸腔缩小,就是呼气,肺部变小。
这个材料容易得,
可以动员每组学生制作一个。
在学生了解了各个呼吸器官名称之后,请同学们分组利用学具进行实验,研究肺是怎样吸进和呼出空气的,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实验很容易的解决了教学难点。
以上是我自己自制教具方面的一点体会,自制教具,实际上该是一个科学教师自发的行为,这种行为应该是课堂上的沉淀与积累以及课后的反思与创造的结果,自制教具天地广阔,大有可为。
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师生共同动手制作教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优秀品质,还可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对推进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广大师生大力开展。
金点子教学案例
自制教具优化了小学科学实验课堂青州市职工子弟小学
张荣芹闫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