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4.3 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共35张PPT)

来自溯源侵蚀 侧蚀下蚀
流水侵蚀作用
作用形式 概 念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下蚀 溯源侵蚀
侧蚀
垂直于地面的 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 向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 岸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 向发展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 流向横向发展
活动一:探究以下峡谷的形态和形成过程?
瞿 塘 峡
巫 峡
西 陵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范国雄 •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一、河流侵蚀地貌
• 河谷 • 瀑布
二、河流堆积地貌
• 洪积扇(平原) • 河漫滩平原 • 三角洲平原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高原 • 山地 • 平原
一、河流侵蚀地貌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2
河谷发育初期
3
河谷发育中期
4
河谷发育成熟期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2.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
3. 河口三角洲
思考形成过程、形态、颗粒物的特点?
亚马逊河口三角洲
在河流入海口,河道突然变宽,河流的搬 运能力减弱,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 角洲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河流地貌 与聚落
3
2
1. 高原地区聚落形态
分布:河漫滩平原 形态:条带状 密度:小 规模:小 原因: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状
河谷两岸的河漫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
高原 滩平原
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多呈 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 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 表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有肥沃的土壤
流水侵蚀作用
作用形式 概 念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下蚀 溯源侵蚀
侧蚀
垂直于地面的 侵蚀
向河流源头方 向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 岸的侵蚀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 向发展
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 流向横向发展
活动一:探究以下峡谷的形态和形成过程?
瞿 塘 峡
巫 峡
西 陵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范国雄 •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一、河流侵蚀地貌
• 河谷 • 瀑布
二、河流堆积地貌
• 洪积扇(平原) • 河漫滩平原 • 三角洲平原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 高原 • 山地 • 平原
一、河流侵蚀地貌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2
河谷发育初期
3
河谷发育中期
4
河谷发育成熟期
1. 河流的侵蚀作用
2.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
3. 河口三角洲
思考形成过程、形态、颗粒物的特点?
亚马逊河口三角洲
在河流入海口,河道突然变宽,河流的搬 运能力减弱,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河口三 角洲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河流地貌 与聚落
3
2
1. 高原地区聚落形态
分布:河漫滩平原 形态:条带状 密度:小 规模:小 原因: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地形区 聚落分布
原因
聚落形状
河谷两岸的河漫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
高原 滩平原
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多呈 带状
山区
洪积扇、冲积扇 和河漫滩平原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 表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有肥沃的土壤
4.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
14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两岸聚落的分布
-
15
河网密布的 平原地区, 规模较小
河流较少的大平 原,规模较大
-
16
2.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不利条件:易遭受洪水的威胁
-
17
3.不同地形区的河流对聚落的影响
高原聚落
高原地区:聚落呈狭长的带状
河漫滩平原发育 于河流中下游
-
11
洪积—冲积平原
扇顶
扇缘
扇顶到扇缘: 由粗到细 由陡到缓
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 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
-
12
河漫滩平原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
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废- 弃→河漫滩平原
13
三角洲
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 泥沙堆积→三角洲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
18
山区聚落
山区:聚落形成明显条带状
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
19
平原聚落
冲积平原:聚落呈带状或团状
聚落分布最为密集,有沿河聚落带,有沿海聚落带
-
20
(1)上游是山区, 地势较低处
气温较高、地形 更平坦、取水
更方便;下游地 势低洼,地势较 高处可避免洪涝 灾害
-
A.枯水季节沉积下来的堆积地带
B.在洪水季节被侵蚀而减小
C.在河谷的凹岸堆积形成的地带
D.在凸岸堆积形成的水下堆积体,到枯水季节露出水面
-
24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 河段,据此回答5、6题。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共4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 (共4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40bb0eddaef5ef7bb0d3c72.png)
成熟期 河谷横剖面呈_槽__形 _侧__蚀__侵蚀为主
不同时期河流的侵蚀地貌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向下、 源头侵蚀 加深和延长
V形
向两岸侵蚀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拓宽
向两岸侵蚀 拓宽
U形
3、河谷的发育
河谷
初期
成熟期
沟
沟 谷
沟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侵蚀
谷 加 深 和 延
地下水 补给
V 字 形 侧蚀 峡 谷
河床:平水期河水占据的谷底 河漫滩:经常被洪水淹没的谷底部分
河谷横剖面示意图
河流地貌
分类:按照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破坏并
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2、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
河流的侵蚀作用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源头 地面
7.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 作用明显,__下__切____深, ___落_差____大,多_峡_谷___, 水能资源__丰__富____;C处河 段特征:__流__速__慢__,泥沙 __沉_积_____,江面宽广,利 于__航__行____(交通)。 (2)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 N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 最有可能是 ( C )
2.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D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
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发育初期,河谷深 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向下的侵 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 的“U”型
不同时期河流的侵蚀地貌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向下、 源头侵蚀 加深和延长
V形
向两岸侵蚀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拓宽
向两岸侵蚀 拓宽
U形
3、河谷的发育
河谷
初期
成熟期
沟
沟 谷
沟 谷 流 水
下蚀 溯源侵蚀
谷 加 深 和 延
地下水 补给
V 字 形 侧蚀 峡 谷
河床:平水期河水占据的谷底 河漫滩:经常被洪水淹没的谷底部分
河谷横剖面示意图
河流地貌
分类:按照成因,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一、河流侵蚀地貌 1、侵蚀地貌:河流在流动的过程中,会破坏并
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2、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
河流的侵蚀作用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源头 地面
7.读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 作用明显,__下__切____深, ___落_差____大,多_峡_谷___, 水能资源__丰__富____;C处河 段特征:__流__速__慢__,泥沙 __沉_积_____,江面宽广,利 于__航__行____(交通)。 (2)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 N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 最有可能是 ( C )
2.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D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乙—甲—丁
D.丙—丁—甲—乙
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发育初期,河谷深 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V”型河谷形成后,河流向下的侵 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 的“U”型
4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课件

( C)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运能力弱 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典型的地貌类型,由洪 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 原组成。
洪积——冲积平 原发育于山前
河漫滩平原发育 于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平原形成 于河流入海口
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B
冲(洪)积扇
冲(洪)积扇 发育于山前
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
下列剖面图表示河流的哪个发育阶段, 分别以哪种侵蚀作用为主?
初期
下蚀 溯源侵蚀
中期
下蚀减弱, 侧蚀增强
成熟期
侧蚀
问题探究:长江不同河段河谷形态的差异
沱沱 河
通天 河 玉树
金
沙 江
江 川
宜宾
武汉
荆
枝城 江 长
洞庭湖 城陵矶
扬子江 扬州 镇江
南京
江
鄱阳湖
你认为下列三个河段河床的横断面应分别与 甲,乙,丙哪幅河流的横断面图相对应?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堆积地貌
▪ 发育初期
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能量集中。
向下侵蚀 向源头侵蚀
河谷加深 横剖面成 V 型
河谷延长 (河谷深而窄)
AB 向河谷两岸侵蚀
▪ 发育中期
河流落差变小
A凹岸侵蚀 B凸岸堆积
连续的河湾
河谷展宽
难点突破: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判断河流凹凸岸
a处河流
凸岸
以侵蚀
b
为主,
选择B
在山区河谷中,为防御 洪水,聚落一般位于冲 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 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要注意避开滑坡、 崩塌、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以及 洪水的侵害
平原
选择A
人教版必修1 地理: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共35张PPT)

(3)高原与山区的聚落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条 带状特点。 (4)C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区,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交通便利,适 宜聚落的发展。此区域聚落分布具有沿河及 沿海分布的特点,形成沿河及沿海聚落带。
疑难突破 1.聚落多分布在堆积地貌的原因 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堆积地 貌中的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 洲平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对聚落均有很强的吸引力,
因而高原地区的聚落多成带状分布在深切河 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 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自然 条件
河流 地貌 类型
高原地区 高原地区 地势高、 气候寒冷
深切的河 谷
山区
差
山前的洪 积扇、冲 积扇和河 流两岸狭 窄的河漫 滩平原
(1)诗中“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 位置?该位置处于凸岸还是凹岸? (2)诗中“古岸”指的是哪岸?是怎样形成的? (3)图中的“桑落洲”具备哪些有利条件,使得 人们在此建立“新住处”?
【解析】 本题结合古诗和图形考查河流地 貌的形成及其对聚落的影响,图中长江的南 岸是在河流的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凹岸, 也就是古诗中的“崩欲尽”的古岸,河流的北 岸是在河流的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凸岸,也就 是形成“新住处”的桑落洲,因其具有丰富的 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数家”居 住形成了聚落。
中期
向_河_谷__两__岸__ 的侵蚀作用加 强
河流更为_弯__曲_, 河谷拓宽
后期
继续向河谷两 岸侵蚀
河谷展宽,横剖 面呈宽而浅的 “__U__”型
2.河流堆积地貌 (1)形成: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 减弱的情况下_堆__积__而成。 (2)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人教版必修1)PPT课件

溯源侵蚀 下蚀
概念 向河流源 头方向的
侵蚀
垂直于地 面的侵蚀
对河 不断向源 使河床加深,
流的 头方向伸 河流向纵深方
影响 长
向发展
特别 强调 伸长
加深
侧蚀
垂直于两 侧河岸的 侵蚀 使谷底展宽、 谷坡后退,河 流向横向发展
展宽
5
千沟万壑
6
2 河谷的形成
河谷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沟 谷
沟
降水 沟 下蚀 谷 地下水
解析 聚落的分布受河流的影响较大,越往河流中下游,城 市越密集;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成带状分布;江南水乡, 由于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答案 C
25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图,读图分析并完成(1)~(2)题。
26
(1)图示村落按形态而言属于( ) A.多边形聚落 B.带状聚落 C.环状聚落 D.团状聚落 (2)图中 a,b,c,d 四城市沿河分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发展速度较慢的城市是( ) A.a B.b C.c D.d
14
1、黄淮海平原的西部是太行山脉,因此平原的 西部是由洪积和冲积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在 渤海之滨是地势最低的滨海平原。正是这个原因 所以黄淮海平原的土壤在水分条件和土质方面的 差异很大。
2、山前倾斜平原地势较高,水质较好,土壤 排水性能好,不易盐碱化,是高产农业区。
冲积低平原地形平坦,多为黏土,夏季容易积 水发生洪涝灾害,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土 壤有不同 程度的盐碱化问题。土地生产力一 般低于山前倾斜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水资源丰 富;河网密布, 有便捷的内河航 运和海上运输
呈带状、 团状
23
活动
1、河流的上游在山区,地势较为陡峭,A地海拔相对较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2-3 河流地貌的发育 (41张)

要原因是 B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B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随堂训练
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 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读辽河 三角洲区域图(下图)。据此完成10~12题。
A.入海河流数量最多 B.河流的流量最大
C.河流的含沙量最大 D.河流流程达最长
随堂训练
(2022·太原检测)关洲岛位于长江中游的关洲河段,其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到上呈 现细—粗—细的变化。颗粒粗细不同的三个地层分别对应关洲岛形成的三个阶段( 如下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洲岛形成过程中,该河段流速 D
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
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题。
7.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
坡C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8.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小的主
10.在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海岸线的整体变化过程是 C
A.先向北后向南移
B.先向南后向北移
C.向北移
D.向南移
11.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导致海退的主要因素是 B
①海平面上升 ②泥沙沉积速度加快
③海平面下降 ④地壳变动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B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随堂训练
辽河三角洲由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泥沙沉积而成。晚更新世晚期以来,辽河 三角洲经历了河道(湖沼)—滨海(河口湾)—浅海—三角洲的沉积演化过程。读辽河 三角洲区域图(下图)。据此完成10~12题。
A.入海河流数量最多 B.河流的流量最大
C.河流的含沙量最大 D.河流流程达最长
随堂训练
(2022·太原检测)关洲岛位于长江中游的关洲河段,其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到上呈 现细—粗—细的变化。颗粒粗细不同的三个地层分别对应关洲岛形成的三个阶段( 如下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洲岛形成过程中,该河段流速 D
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
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题。
7.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
坡C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8.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小的主
10.在河道(湖沼)至浅海沉积演变阶段,该区域海岸线的整体变化过程是 C
A.先向北后向南移
B.先向南后向北移
C.向北移
D.向南移
11.辽河三角洲发育时期,导致海退的主要因素是 B
①海平面上升 ②泥沙沉积速度加快
③海平面下降 ④地壳变动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共41张)

农耕
河流的有利条件
交通 运输
华北平原
河流与聚落规模
河流稀少地区, 耕地连片,聚落 规模较大 江南水乡 河网密布地 区,耕地破 碎,聚落规 模较小
平原低地
河流与聚落分布位置
聚落一般沿河 成线状分布
山区河谷
聚落一般分布 在冲积平原向 山坡过渡的地 带
地形区 高原
地区 山区
聚落分布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 的河漫滩平原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 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 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7~8题。
N
.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
甲
乙
选A,内力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 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内力作用下,地 表变得高低不平,影响河流的流向。 含沙量、流量、汛期更多受气候、植 被、土质等因素的影响。
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思考:看ABC三个地区
分别形成了怎样的河流 堆积地貌? 山区的谷口处 (上游) A
B 中下游地区 C 入海口
洪积扇
洪积扇
分布:出山口(山麓)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 暂时性山地水流在出山口的位 置。地表波度低、流速突降, 泥沙、碎石堆积形成的扇形地 貌。 多个洪积扇形成洪积平原。
5、【2008广东地理】图中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 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北 选A ①③位于凹岸 ,⑤为北半球 ⑥ 右岸,以侵蚀 作用为主。
②
④ ③
⑤ 总结:
如果河道弯曲 ,则凹岸侵蚀 ; 如果河道较直 ,则北半球右 岸侵蚀。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共48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瀑布——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的产物
河流下切侵蚀过程中遇到断层
黄果树瀑布是一座活着 的瀑布,从它诞生的那一 刻起,就在流水的溯源侵蚀, 一步步缓慢地后撤,画面下 部的两道坎就是黄果树瀑布 一步步后撤留下的脚印。据 说,黄果树瀑布已经有过三 次强烈的变迁,后撤距离长 达250多米,退到了现在的 位置。很难想像,再过若干 年,我们看见的黄果树瀑又 会在什么位置?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三角洲的形成离不开河流的泥沙,泥沙减少势必会减弱三角洲 的扩展速度,甚至直接导致海岸线后退。
问题探究:
刚果河河口没有三角 洲,只有较深的溺谷, 河槽向大西洋底延伸 达150千米;刚果河 流域具有非洲最湿润 的炎热气候,最广发育明显的三角洲的原因?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00:26:3400:26:3400:268/28/2021 12:26:34 AM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8.2800:26:3400:26Aug-2128-Aug-21
知识清单
冲积扇
冲积扇
1.形成原因
1 河流流经山区,流速快,
侵蚀、搬运作用强,携 带大量砾石、泥沙。
2 河流流出山区,地形变缓,
河流流速减慢,砾石、泥 沙堆积。
2.分布
山前地带(出山 口、山麓地带等)
3.沉积物大小
粗
细
河漫滩平原
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凹岸
A
B
B
A
一、河流侵蚀地貌 1、三种侵蚀类型 溯源侵蚀 :向河流源头侵蚀,使河谷不断延长 下蚀 :向下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 侧蚀 :向河谷两岸侵蚀,使河谷拓宽
2、河谷的演变
坡面 降水、冰雪 融水汇聚
沟谷
下蚀 沟谷加深加长 溯源侵蚀
“V” 形谷
初期
下蚀减弱 侧蚀加强
出现河湾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D.在C河段,流水侵蚀主要表现为溯源侵蚀和下蚀
3、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4.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 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D
河流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
向源头侵 蚀和向下 侵蚀为主
以侵蚀作用为主
侵蚀作用以 向河谷两岸 侵蚀为主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1、下列地貌属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的是 B A.冲积平原 B.峡谷 C.河口三角洲 D.沙丘
2、读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
A.在河段C,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B.在河段B,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
C.在河段A,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
侧蚀 堆积
河谷
宽而浅的 槽形河谷
成熟期
a b c
河谷的演变
河谷发育初期 __下__蚀__和__向__源__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_V_形
中期 下__蚀___减弱,_侧__蚀__加强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形成曲流、河谷展宽
成熟期 _侧__蚀__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_槽__形
A
B
C
洪积扇: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山地水流出山口堆积
3.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 B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图 9 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 10 为根据 1973、2009 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 图层( 局部) ,图中每个方格面 积表示 900 平方米。读图回答
4. 图 9 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
A. 山谷
B. 山脊
C. 冲积扇
D. 盆地
5. 图 10 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
的情况是 D
A. 减少了 1800 平方米
C. 增加了 2700 平方米
B. 增加了 1800 平方米 D. 减少了 2700 平方米
图5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 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 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 特点,并简述理由。(6 分)
1.关于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间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C
A.沉降速度与泥沙粒径成正比 B.粉沙比粗沙容易侵蚀 C.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发生沉积 D.1厘米/秒的流速能搬运走1毫米粒径的泥沙
图中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据此回答
2.下列现象不能用图示原理解释的是
B
A.上海港航道淤塞
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作业: 《领航》
P109-113
【2016·上海卷】等高线图可 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7.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B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8.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C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
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表1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新
C
(31°38′13″N,117°50′12″E)(31°37′54″N,117°50′59″E)
↓
D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
开学考试
时间:60分钟 范围: 必修1第二章至第四章、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 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
的判断,正确的是 C
A.向斜东侧大 B.背斜东侧小 C.向斜西侧大 D.背斜西侧小
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
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
矿物的是 B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中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据此回答
10.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D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 B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2014·北京卷)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 过程。读图,回答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 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 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 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2) 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 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 并简述原因。(6分)
【2016·北京卷】 右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5.图中 D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6.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C
1.该河谷( A )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形,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D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老
S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
5.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6.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 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 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10~11题。
C.莱茵河上游的“V"形谷
D.尼罗河河口三角洲
3.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
前大,其成因是
A
A.侵蚀—搬运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暑假作业
(1)复习必修1第二章至第四章、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2)完成六张试卷 (3)建议地理学科学习比较优秀的同学收集今年高考全国 卷地理试题,领会高考地理试题的考试特点。
以以 搬堆 运积 作作 用用 为为 主主
三、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上游是山区, 地势较低处气温较 高、地形更平坦、 取水更方便
下游地势低洼, 地势较高处可避免 洪涝灾害
(2)B地 因为B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水源充足,而 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形、成河的流扇堆形积地貌地。貌
河漫滩平原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冲(洪)积扇、洪积-冲积 平原发育在山前
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
二、河流堆积地貌
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 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A
B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长 江 下 游 的 冲 积 平 原
二、河流的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出现位置
山前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的侵蚀作用
溯源侵蚀 侧蚀
下蚀 (下切)
观察河流纵剖面PQ段落差的变化
Q
P
1995年鉴定的源头: GPS 32°45.15´N,94°36.05´E,海拔4842米 2005年鉴定的源头: GPS 32°36´14˝N,94°30´ 44˝ E,海拔5170米
凸岸 A
(1)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凸岸堆积
B.乙——凸岸侵蚀
C.甲——凹岸侵蚀
D.乙——凹岸堆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
D
A.在河段C,河谷横剖面呈槽形
B.在河段B,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
C.在河段A,河谷横剖面呈“V”字形
D.在C河段,流水侵蚀主要表现为溯源侵蚀和下蚀
3、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B
A.河流的溯源侵蚀
B.河流的下蚀
C.河流的侧蚀
D.河流的溶蚀
4.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 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D
1、河流两岸,城市较多;越往河流中下游,城市越 密集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作用: (1)为聚落提供充足的水源 (2)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 (3)为聚落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
3、聚落选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开自然灾害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 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 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 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右 图和所学知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