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肠息肉的诊治..ppt

合集下载

大肠息肉诊治ppt课件

大肠息肉诊治ppt课件
2. 总患病率30%-50%,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达30%, 70岁达50%-65%。
3. 腺瘤的好发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占全结肠的70 %-80%。但随年龄的增长,右半结肠的比例升高。
腺瘤性息肉
4. 多发腺瘤比较常见。
5. 腺瘤的大小一般为0.5-2.0cm,少数大于2cm,最大 可达10-20cm。小于0.5cm的称小腺瘤。有些肉眼难 以辨认,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数个腺体(<10个)的腺 瘤,称微小腺瘤。
腺瘤癌变
• 腺瘤不典型增生的程度越重,其癌变的机会越大。 • 腺瘤的癌变还与腺瘤的形态有关,有报道有蒂腺瘤癌变率
为4.5%,无蒂腺瘤癌变率达10%一20%,明显高于同样 大小的其他形态腺瘤。
家族性腺瘤病伴不同程度不典 型增生
幼年性息肉
青少年多发,中、老年偶见。息肉多达10个以上者称幼年性息肉病 。
息肉的形态学分类
按山田分类法,息肉分为4型 Ⅰ型:丘状隆起
Ⅱ型:半球状隆起
Ⅲ型:亚蒂状隆起
Ⅳ型:有蒂状隆起
临床表现
• 腹部不适、腹胀、腹 痛、腹泻、便秘等
• 直肠的长蒂息肉在排 便时可见肿物自肛门 脱出。
• 大便带血、粘液血便 • 口唇粘膜、口周皮肤、
手脚掌面有黑褐色色 素斑者,提示有 Peutz-Jeghers
大肠有蒂腺瘤
大肠无蒂腺瘤
管状腺瘤 最常见,占腺瘤的80%。多为有蒂型,常多 发。0.5cm以下的小腺瘤由正常粘膜覆盖,少数表面粘 膜发红,一般无蒂。多数管状腺瘤为1-2cm直径大小, 少数可大于3cm,常有蒂,呈球状或梨状,表面光滑, 可有浅裂沟或分叶现象,色泽发红或正常,质地软。
绒毛状腺瘤 又称乳头状腺瘤。较少见,占腺瘤的10%左 右。多无蒂或亚蒂。体积大,一般直径2-3cm,最大可达 10-20cm。常呈绒球状、花坛状或菜花状,表面有细长绒

【正式版】肠息肉肠息肉病PPT

【正式版】肠息肉肠息肉病PPT

Gardner氏综合症
管状绒毛状 息肉数多于100个为息肉病。
息肉摘除者三年复查一次。
Turcot氏综合症
Peutz-Jephers氏综合症
1C腺cr瘤omn直的 2kh径.不i错t 的C典a息型构na肉增d瘤,a生综活程性合检度症证实幼P为e腺年u瘤t性者z-则息J切e除肉h息p肉e并rs检息查近肉段结肠,定幼 P期e随年u访t。性z-息Je肉ph病ers氏综合症
黑斑息肉病(Peutz-Jeghers 综合症) 大的扁平不能内镜摘除者,则行手术。
• 结肠镜内摘除恶性腺瘤息肉者(包括浸润性癌),根据 1cm直径的息肉,活检证实为腺瘤者则切除息肉并检查近段结肠,定期随访。
如三年随访阴性者可改为五年后再访。
一息般肉情 摘摘况除下者除随三着年状腺复瘤查况的一增次进大。癌变一机会步显著处上升理。 。如全部切除者且切除切缘阴性,
家族性肠息肉病: 5号染色体长臂,APC基因突变 青年期发病,易癌变 占大肠癌1%
• 其他
结直肠腺瘤的诊断
• 直肠指检 • 钡剂灌肠X线检查 • 大便隐血试验(RPHA- FOBT) • 纤维肠镜 • 内镜染色及放大电子结肠镜 • 超声内镜 • 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技术(laser-induced autofluorescence ,
LIAF) • 螺旋CT的模拟内窥镜技术 • 病理学检查
Peutz-Jephers氏综合症
5号染分色体化长臂,中AP或C基因高突变,无淋巴管及血管内浸润,经内镜摘除已可。 如若未肯定完整切除,有小淋巴管或血管浸润,应施行 外科手术。
• 对有家族史者J-P 综合症、FAP及 HNPCC等要作为特殊 筛检对象进行随诊。
结直肠息肉腺瘤病
• 非新生物性息肉病

肠道息肉病讲课PPT课件

肠道息肉病讲课PPT课件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定期复 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肠道息肉病,及时 治疗
病情监测:定期复 查可以监测病情变 化,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复发:定期复 查可以预防肠道息 肉病的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定 期复查有助于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疾病带来的痛 苦
病例分享与讨 论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治疗过程与效果
肠道息肉病讲课 PPT课件大纲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汇报人员内容 03 肠道息肉病的症状与诊断 05 肠道息肉病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建议
02 肠道息肉病概述 04 肠道息肉病的治疗 06 病例分享与讨论
汇报人员:XX 医院-XX
肠道息肉病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肠道息肉病是一种肠道内壁长出的良性肿瘤,可引起肠道出血、腹痛等症状。
环境因素:饮食、生活习惯等可能 影响肠道息肉病的发生
免疫因素:免疫系统的异常可能导 致肠道息肉病的发生
肠道息肉病的危害
肠道息肉病可能 导致肠道出血, 引起贫血
肠道息肉病可能 导致肠道梗阻, 影响消化功能
肠道息肉病可能 导致肠道穿孔, 引发腹膜炎
肠道息肉病可能 导致肠道癌变, 危及生命
肠道息肉病的预防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抗生素等 药物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饮食疗法: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 食纤维摄入,减少脂肪摄入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息肉,防 止癌变
心理疗法:通过心理疏导,减轻患 者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注意事项与建议
定期复查:定期进 行肠镜检查,观察 息肉变化情况
药物治疗:根据病 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进行治疗
鉴别诊断
症状:腹痛、腹泻、便秘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肠息肉ppt课件

肠息肉ppt课件
发病机制
炎症刺激导致肠道黏膜增生,形成息 肉;遗传因素在某些类型息肉发病中 起重要作用。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多数肠息肉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便血、腹痛、腹 泻等症状。
诊断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肠息肉的主要方法,可直观观察息肉的大 小、形态、位置等。病理活检可明确息肉的性质。
02
肠息肉的治疗
药物治疗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高脂肪 食物,有助于预防肠息肉复发。同时,保持适量运动、戒 烟限酒也有助于肠道健康。
并发症预防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预防肠息肉的 并发症发生。
05
肠息肉研究进展与展望
最新研究进展
01
基因突变与肠息肉发生关系的研究
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肠息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APC、KRAS等基因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 促进肠道蠕动,预防肠息肉的发生。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肥肉等,以降低 脂肪在肠道内的沉积,减少息肉的形成。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酒精和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肠道产生刺激,增加息肉发生的风 险。
生活习惯改善
规律作息
的突变。这些研究有助于预测个体发生肠息肉的风险。
02 03
肠息肉分子标记物的发现
通过基因表达谱分析等技术,发现了一些与肠息肉发生、发展相关的分 子标记物,如miRNA、mRNA等,这些标记物可用于肠息肉的早期诊 断和预后评估。
肠息肉筛查技术的改进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肠息肉的筛查手段不断改进,如高分辨率结 肠镜、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肠息肉的检出率。

肠息肉PPT课件

肠息肉PPT课件

❖ 一般来说,对于较大的有蒂和亚蒂息肉,直径 2cm的可直接用接高频电的圈套器套入息肉根部, 一次性进行切除。大于2cm的宽基底息肉可分次摘 除或用尼龙圈套扎。扁平无蒂息肉可以采用内镜下 黏膜切除术(EMR)方法切除,在基底部粘膜下层 分点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待病变隆起后,即圈套切 除,既可预防出血和穿孔,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ESD) 技术,甚至可以完整切除5到10cm的扁平息肉。
❖ 1、对局限于粘膜层的原位癌:采用局部切除 即可。
❖ 2、息肉恶变:癌变侵及粘膜及粘膜下层,尚 未穿透粘膜下层时,可采用局部切除,术中 切除标本送快速病理检查,术后注意定期复 查。
❖ 3、浸润癌:癌变穿透粘膜下层时,处理意见 不一。
可编辑课件PPT
19
❖ 息肉癌变时有下列四项特征者,可行局部切 除:
可编辑课件PPT
17
❖ 3、息肉病:可根据情况行全结肠、直肠切除, 回肠造瘘;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 管吻合;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结 肠全切、回肠贮袋直肠吻合术。
❖ 对于手术切除的息肉,应常规送快速病 理检查,根据快速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进一步 处理。
可编辑课件PPT
18
息肉恶变的处理原则
可编辑课件PPT
5
❖ 5.其他: 以息肉为表现的肠道疾病还有很多,比如一些
除腺瘤以外的肠道肿瘤可以表现为肠道的息肉,比 如有些淋巴瘤,肠道类癌等等。 ❖ 在有些非常罕见的病例中,患者的息肉数目非 常多,成百甚至上千,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重 要的作用,临床医学称这种情况为息肉病。最典型 的是家族性结肠腺瘤样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疾病,家族中常常多个成员患病,表现为 结肠多发大量腺瘤,癌变率非常高,患者常常中年 就罹患结直肠癌。

大肠息肉镜下治疗及护理ppt医学课件

大肠息肉镜下治疗及护理ppt医学课件

.
12
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术后护理
卧床休息:直径〈1cm的息肉,患者卧床休息6小时;直径〉1cm 的息肉或者是无蒂息肉,患者卧床休息2-3天,2周内避免剧烈运 动和重体力劳动,根据息肉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住院观察。 饮食指导 :直径〈1cm的息肉患者术后禁食6小时,直径〉1cm 的息肉或多发息肉患者术后禁食1-2天,无异常可进流质饮食2-3 天,逐渐过度到软食。 病情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汇报医生进 行相应处理。如有出血嘱患者卧床休息,并禁食,补液,止血等治 疗。 术后随诊 :已发生肿瘤性息肉病变的患者,切除后再发的概率很 高,多发息肉切除后又新生者占65.9%,单发息肉再生者占 28.2%[3],术后随诊尤为重要。 13 .
.
11
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术中护理
协助病人予左侧卧位,双腿上屈,全身放松。护士送镜时动作要轻 柔,循腔进镜。常规送镜至远端息肉部位,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根 据息肉的大小,形态采用不同切除方法,包括活检钳钳除法,电灼 法,圈套电切法。在切除息肉过程中,正确选择电流类型和功率, 按照先凝后切的原则,掌握好收拢圈套器的技巧。电凝对组织损伤 较大,指数宜低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造成穿孔。息肉 切除后用三爪钳收回,送病理检查,吸尽肠内气体,防止患者腹胀 不适或诱发穿孔。
.
5
息肉疾病的类型
错构瘤性:这类息肉非常少见,比如幼年性息肉及黑斑息肉综合征 (Peutz-Jeghers综合征)。有些错构瘤性息肉可以癌变,但是癌变 率一般非常低。 其他:以息肉为表现的肠道疾病还有很多,比如一些除腺瘤以外的 肠道肿瘤可以表现为肠道的息肉,比如有些淋巴瘤,肠道类癌等等。
.
息肉切除术的护理-术前护理

结肠息肉的科普知识PPT

结肠息肉的科普知识PPT

结肠息肉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定期体检和结肠镜检查 - 早期发现息肉的机会更多 - 及时治疗可以减少癌症的风险
结肠息肉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结肠息肉的手术治疗 - 对大型或有恶变风险的息肉进行切
除 - 维护结肠健康,防止结肠癌的发生
常见问题解答
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症状可能与结肠息肉有关? - 排便变化,如便秘或腹泻 - 血便或隐血便
高脂肪息肉 - 特点:与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关 - 危险性:可能导致炎症和出血
结肠息肉的常见类型
炎症性息肉 - 特点:通常与结肠炎有关 - 危险性:可能引发结肠炎症或感染
结肠息肉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结肠息肉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 - 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 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 -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度运动
结肠息肉的科普知识 PPT
目录 简介 结肠息肉的常见类型 结肠息肉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常见问题解答 结语
简介
简介
什么是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的分类
简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肠息肉的危险性
结肠息肉的常见类型
结肠息肉的常见类型
腺瘤性息肉 - 特点:多发生在结肠直肠部位 - 危险性:可能会发展成结肠癌
结肠息肉的常见类型
结语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或有家族遗传史,应 及早就医咨询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常见问题解答
结肠息肉可以自愈吗? - 小型息肉可能会自行消退,但不能
保证完全自愈
常见问题解答
结肠息肉是遗传性疾病吗? - 部分结肠息肉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但大多数是由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引 起的
结语
结语
结肠息肉虽然常见,但通过预防和治疗 可以降低患癌风险

直肠息肉诊断与治疗PPT

直肠息肉诊断与治疗PPT

预后评估与影响因素
息肉位置:低位息肉预后较 好,高位息肉预后较差
息肉类型:腺瘤性息肉预后 较差,增生性息肉预后较好
患者性别:男性预后较差, 女性预后较好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预后较 好,药物治疗预后较差
息肉大小:息肉越大,预后 越差
息肉数量:多发性息肉预后 较差
患者年龄:年龄越大,预后 越差
患者生活习惯:吸烟、饮酒 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预后
直肠息肉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CONTENTS
目 录
01 单击护理人员 02 直肠息肉概述 03 直肠息肉的治疗 04 直肠息肉的预防与护理 05 直肠息肉的并发症与预后
护理人员:XX医
01
院-XX科室-XX
02
直肠息肉概述
定义与分类
分类: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腺 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增生性 息肉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并治疗肠道 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过度紧张 、焦虑等不良情绪
术后护理与康复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辛辣刺激 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熬夜、过 度劳累
定期复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并发症
加强心理疏导,保 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复查:每 半年或一年进 行一次肠镜检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抗生 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息肉
内镜下治疗:通过内镜进行息 肉切除或电凝治疗
放射治疗:使用放射线照射息 肉,使其萎缩或消失
直肠息肉的预防与
04
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多吃蔬菜水果, 少吃高脂肪、高糖、 高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久坐、熬 夜、过度劳累等不 良习惯

肠息肉的诊治PPT课件

肠息肉的诊治PPT课件

精品课件
17
其它传统的检查方法还有X线钡餐、钡灌肠、气钡双重
造影等。窥镜下息肉多呈圆形或半球形,少数为分叶状, 表面黏膜光滑或有细颗粒感,多呈橘红色,较周围黏膜 色泽稍重;长蒂者顶端变化较明显,可有白苔、糜烂或 出血。若内镜下观察息肉表面有糜烂坏死、基底部有浸 润性病变、表面颗粒大小不等、息肉呈结节状等应考虑 有恶变的可能。内镜下所见到的息肉均应常规活检,明 确息肉性质。根据息肉性质决定下一步治疗。
有蒂息肉有一长颈状的蒂。息肉表面一般光滑或桑 椹样,分叶状少。表面可充血、糜烂、出血、直径 一般不超过2cm。息肉呈圆球形或类球形。
精品课件
6
一般分为腺瘤性、错构瘤性、炎性和其他(化生性 息肉及粘膜肥大赘生物)四大类。
1.腺瘤性息肉,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 腺上皮细胞更新平衡失调,出现异型性 ,即成腺瘤。
及腹泻等并发症;②部分息肉具有 恶变倾向,可癌变。
精品课件
16
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因疼痛、大便 出血、粘液便等就诊而被检出,但很多患者并不一 定都出现症状,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及肠道 窥镜技术发展,部分患者是在做诊断性检查或体检 时被发现的。目前内镜仍是首选和最常用的检查手 段,内窥镜有成像清晰,并能贮存图像资料或打印 对比,同时还可进行镜下息肉的治疗等优点。
2.炎症性息肉:继发于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 损伤粘膜组织,上
皮再生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与残存 的粘膜构成息肉。 此类息肉多无蒂,呈丘状隆起于粘膜表面。 息肉表面光滑,质软。部分息肉表面充血有糜烂面,质较脆。
3.错构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症(PeutzJegher息肉)。
异常或突变基因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表达形成腺瘤; 而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则与感染和损伤相关,是 引起适应性反应。

结肠息肉诊断与治疗PPT

结肠息肉诊断与治疗PPT

超声检查:通过 超声波检查结肠 壁,可发现息肉 并判断其大小和 位置
CT扫描:通过X 射线扫描结肠, 可发现息肉并判 断其大小和位置
MRI检查:通过 磁共振成像检查 结肠,可发现息 肉并判断其大小 和位置
结肠镜检查:观察息肉形态、大小、位置等 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了解息肉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内镜超声:评估息肉性质、浸润深度等 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CEA等,辅助诊断
手术风险:出血、 感染、穿孔等
术后护理:饮食、 活动、药物等注意 事项
原理:利用激光的热效应和光化学 效应,破坏息肉组织
适应症: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息 肉
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注意事项:术前需进行肠道准备, 术后需观察排便情况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抗生素等 药物进行治疗
内镜下治疗:通过内镜进行息肉切 除或烧灼
药物种类:包 括非甾体抗炎 药、抗胆碱能 药、抗抑郁药

药物作用:缓 解症状,减轻 疼痛,改善生
活质量
药物副作用: 可能引起胃肠 道反应、头痛、
头晕等
药物选择:根 据患者病情、 年龄、性别等 因素选择合适
的药物
手术方式:内镜下 切除、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等
手术适应症:息肉 直径大于1cm、病 理检查为恶性、有 家族史等
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切除息肉
放射治疗:使用放射线照射息肉, 使其萎缩或消失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结肠息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保持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结肠息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2.炎症性息肉:继发于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 损伤粘膜组织,上
皮再生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与残存 的粘膜构成息肉。 此类息肉多无蒂,呈丘状隆起于粘膜表面。 息肉表面光滑,质软。部分息肉表面充血有糜烂面,质较脆。
3.错构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症(PeutzJegher息肉)。
肠息肉的诊治
最新.课件
1
1.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是指隆起于肠道粘膜上皮,并 向肠腔突出的局限性病变,而不管它 的大小,形态及其组织学类型。
最新.课件
2
最新.课件
3
最新.课件
4
最新.课件
5
肠息肉的形态学分类
形态上分为无蒂、亚蒂和有蒂息肉。
无蒂息肉又称隆起性息肉,广基息肉,粘膜向上逐 渐隆起与周围粘膜界线不明。
绒毛状腺瘤,也称为乳头状瘤。约占10%。体积多较大, 直径在20-30mm,大者可达100-200mm。多无蒂或 亚蒂。外观常呈球状,颜色发黄、质软、脆易出血。表 面常有糜烂。
混合性腺瘤:又称管状绒毛状腺瘤,是前二者的中间型。 体积一般为中等大小,可有蒂,表面呈绒毛或结节状, 质地软。
最新.课件
息肉分布全胃肠道,以空肠最常见,其次是回肠和结肠。息 肉常是散在多发,大小差别明显,多为有蒂或亚蒂,息肉表 面不光滑,有许多小叶状突起,质地中等,一般无恶变。
4.其他(化生性息肉及粘膜肥大赘生物):又称增生性息肉,
常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直肠。 镜下特点:息肉多在2mm -5mm之间,常呈丘状隆起。质软、多单发。不易恶变。
最新.课件
14
最新.课件
15
肠息肉的危害?
①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出 血及腹泻等并发症;②部分息肉 具有恶变倾向,可癌变。
最新.课件
16
如何发现肠息肉?
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因疼 痛、大便出血、粘液便等就诊而被检出, 但很多患者并不一定都出现症状,随着人 们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及肠道窥镜技术发展, 部分患者是在做诊断性检查或体检时被发 现的。目前内镜仍是首选和最常用的检查 手段,内窥镜有成像清晰,并能贮存图像 资料或打印对比,同时还可进行镜下息肉 的治疗等优点。
④息肉的部位:结肠是息肉的多发区,尤以直肠 为多,其次为乙状结肠,两段合约达80%左右。 上述部位是结、直肠癌高发部位。
1.腺瘤性息肉,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 腺上皮细胞更新平衡失调,出现异型性 ,
即成腺瘤。 ➢ 腺瘤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50岁以
上发病率明显升高。腺瘤直径很少超过 2cm,小于5mm的称为小腺瘤。
最新.课件
7
腺瘤性息肉又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 瘤3种。有恶变倾向。
管状腺瘤,腺瘤中最常见,约占80%,多有蒂,呈球形 或犁形,表面光滑,色发红或正常,质地软。直径多在 10-20mm 大小。
最新.课件
19
息肉癌变的相关影响因素?
胃肠道息肉发生癌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息 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 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 ①息肉的大小:呈正相关,即息肉越大,癌变率 越高。直径小于1.0厘米的有蒂息肉癌变率 小于 1%;直径在1-2厘米者癌变率通常为10%;直 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通常为50%。
亚蒂息肉基底部较顶部小形成亚蒂与周围粘膜界 线分明。
有蒂息肉有一长颈状的蒂。息肉表面一般光滑或桑 椹样,分叶状少。表面可充血、糜烂、出血、直径 一般不超过2cm。息肉呈圆球形或类球形。
最新.课件
6
肠息肉的组织学分类
一般分为腺瘤性、错构瘤性、炎性和其他 (化生性息肉及粘膜肥大赘生物)四大类。
最新.课件
9
肠息肉好发部位?
肠息肉好发于乙状结肠及直肠。肠息肉大 多是单个的,约有20%是多发的。有些结 肠息肉数量很多,甚至同时有胃和小肠的 息肉,还有各种全身疾病的表现称为胃肠 道息肉综合症。
最新.课件
10
最新.课件
11
肠息肉形成原因?
肠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仍 不清楚,根据对息肉的研究初步提示:腺 瘤的发生是多个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而 环境因素改变致基因(表达)异常或突变基 因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表达形成腺瘤;而增 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则与感染和损伤相关, 是引起适应性反应。
最新.课件
12
肠息肉临床表现?
多数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 一些较大的息肉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 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黏液 或黏液血便、便秘、腹痛及肿物自肛门脱 出和贫血等;偶尔还引起肠套叠、肠梗阻 等。
最新.课件
13
肠息肉临床表现?
家族性息肉病,早期可完全无症状,出现 症状的年龄平均约20岁左右;其临床表现 亦主要是大便带血、便次增多或解稀便, 常有较多粘液便;有的病人排便时可见大 小息肉脱至肛门。此外,患者还可有不同 程度的腹部不适,以及疲乏、无力、消瘦 等全身症状。
最新.课件
18
肠息肉与癌的关系?
目前肠息肉是一种行内公认的癌前期病变。许多 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尤其是腺瘤性结 肠息肉,癌变率更高。据统计,约有10%以上的 肠镜受检者中可发现息肉,结肠息肉患者结肠癌 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者可高出10倍, 而半数以上的结肠癌变是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
最新.课件
17
如何发现肠息肉?
其它传统的检查方法还有X线钡餐、钡灌肠、气 钡双重造影等。窥镜下息肉多呈圆形或半球形, 少数为分叶状,表面黏膜光滑或有细颗粒感,多 呈橘红色,较周围黏膜色泽稍重;长蒂者顶端变 化较明显,可有白苔、糜烂或出血。若内镜下观 察息肉表面有糜烂坏死、基底部有浸润性病变、 表面颗粒大小不等、息肉呈结节状等应考虑有恶 变的可能。内镜下所见到的息肉均应常规活检, 明确息肉性质。根据息肉性质决定下一步治疗。
②息肉的组织学类型: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 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1-5%,绒毛状腺瘤的癌 变率最高约为10-60%,而混合性息肉癌变率则 介于两者之间。
最新.课件
20
息肉癌变的相关影响因素?
③息肉的形态: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 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小于5%,呈 乳头状者约近35%,呈菜花状或分叶状者约为 50%。无蒂息肉如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 癌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