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药剂学是指探讨药物的制剂与配制方法、药物剂量的计算、药
物的存储与保存等方面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介绍药剂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践,为学生提供制剂与配制药物的基本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标
1.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熟悉药物的存储与保存。
3.了解药物配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4.掌握药剂学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
1.药剂学概述
1.1 药剂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1.2 药剂学的分类与研究对象
2.药物的质量与贮存
2.1 药物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2.2 药物保存的原则与方法
3.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
3.1 固体制剂的制备与应用
3.2 液体制剂的制备与应用
3.3 半固体制剂的制备与应用
3.4 气雾剂和喷雾剂的制备与应用
3.5 给药途径的选择与药物的转运
4.药物配制技术
4.1 药物测量与计算
4.2 药剂学配方计算
4.3 药物配制工艺与设备
4.4 质量控制与药物检验。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学本科)药剂学是药学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开发、生产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基本要求1.掌握药剂学中各剂型的基本概念、特点、质量要求及检查、制剂工艺及理论,包括浸出制剂、溶液剂、糖浆剂、混悬剂、乳剂、注射剂、滴眼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片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2.结合剂型掌握常用药剂辅料性能、特点及应用3.掌握药物及制剂稳定性的概念、意义、影响药物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稳定性实验方法4.结合剂型熟悉主要的单元操作包括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干燥、空气净化、过滤、灭菌5.熟悉制剂新技术,包括包合技术、固体分散体技术、微囊化技术6.熟悉粉体学中粉体性能与制剂工艺、质量、包装的关系7.熟悉高分子溶液剂及溶胶剂8.熟悉控缓释制剂及经皮吸收制剂的设计及制备9.了解流变学、药用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靶向制剂及生物技术制剂10.结合剂型了解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及应用总学时:72学时课程内容与课时分配掌握部分一律以横线划出第一章绪论(2学时)药剂学、剂型、制剂、成药、制剂学、调剂学等概念、药剂学重要性,药剂学分支学科。
药物剂型分类:按形态分类,分散系统分类,给药途径分类;剂型的重要性药剂学的发展药典与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他国家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颁标准处方、GMP、GLP第二章液体药剂(8学时)液体药剂特点及质量要求,溶剂及附加剂(水乙醇丙二醇甘油PEG 脂肪油)液体药剂的防腐:防腐重要性,防腐措施常用防腐剂:尼泊金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山梨酸季铵盐液体药剂的矫味与着色:矫味剂(甜味剂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着色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成盐引入亲水基团助溶增溶混合溶媒),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溶液剂,糖浆剂,芳香水剂,甘油剂,婿剂的特点,制备方法,典型制剂举例溶胶剂结构,性质,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制法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制法(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明胶琼脂甲基纤维素)混悬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制成混悬剂的条件影响混悬剂物理稳定性的的因素:沉降速度,微粒荷电与水化,结晶增长与转型分散浓度与温度混悬剂的稳定剂:润湿剂,絮凝与反絮凝剂,助悬剂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干法研磨加液研磨水飞法),凝聚法混悬剂的质量评价:微粒大小测定,沉降容积比,重新分散实验,絮凝度,流变学乳剂定义,类型,鉴别方法乳化剂:基本要求,种类,选择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降低表面张力,乳化膜,相比例乳剂的制备:制备方法(干胶法湿胶法新生皂法两相交替加入法机械法),药物加入方法,复乳,微乳乳剂变化:分层,絮凝,转相,合并与破坏质量评定:乳滴大小测定,分层观察,乳滴合并速度测定,稳定常数测定不同给药途径液体药剂(自学)第三章灭菌法与无菌制剂(11学时)灭菌法,灭菌,防腐,消毒的含义物理灭菌法:干热灭菌,湿热灭菌(特点热压灭菌器构造使用注意事项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热压灭菌流通蒸气与煮沸灭菌低温间歇灭菌),射线灭菌(辐射灭菌紫外线灭菌微波灭菌),过滤灭菌D值,Z值,F值,F。
药剂学教学大纲(理论课)
药剂学教学大纲(理论课)◆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课程类型:必修◆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药学专业三年级◆先修课程: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总学分: 4◆总学时:68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一)课程简介药剂学是研究药物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常用剂型的调配技术、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 新剂型和与剂型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等。
其总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综合性应用技术。
根据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基本教育方针以及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和特点,特制订药学专业的药剂学的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掌握药剂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 是药剂学的重要内容。
掌握概念要准确,应用要灵活。
掌握药剂学中各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制剂理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制剂处方设计和应用。
熟悉主要药物剂型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熟悉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以及掌握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了解制剂生产中常用设备的基本原理、性能、使用及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药剂学的新成就、新发展,新动向。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课堂集中授课,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药剂学中的基本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体处方分析。
(二)教学难点药剂学的基本计算;药剂学的新剂型与新技术。
四、学时分配计划章内容概要学时1 绪论 22 液体制剂 43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64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的包衣) 65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26 半固体制剂 47 气雾剂、粉雾剂与粉雾剂 48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49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410 表面活性剂 411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212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413 粉体学基础 214 流变学基础 215 药物制剂的设计 616 制剂新技术 617 缓释、控释制剂 418 经皮吸收制剂 2 合计68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药剂学》第7版崔福德,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11月(二)教学参考书1.《药剂学》(第四版),毕殿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药剂学》屠锡德、张钧寿、朱家壁,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现代药剂学》,平其能,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4.《工业药剂学》,张汝华,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陆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药用高分子材料学》,郑俊民,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核类型】考试【考核方式】闭卷(Close-Book)【成绩评定】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30%。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药剂学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药物制剂的研制、生产、稳定性、质量控制、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相关问题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药物学基础知识、药物制剂学的基本原理、药物配制与质量控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以及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等知识,培养学生掌握制剂的生产、分析、质量控制和合理用药相关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内容1.药物学基础知识(1)药理学基础(2)药物代谢与排泄(3)药物的吸收、分布以及体内反应(4)药物毒性与不良反应2.药物制剂学基本原理(1)药物制剂的种类及制剂形式(2)药物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3)药物配制方法及工艺流程(4)药物制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3.药物配制与质量控制(1)药物配制方法及其控制(2)制剂的外观、色泽、气味、味道等质量控制(3)制剂的稳定性和贮存(4)药物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4.药物在体内的代谢(1)药物的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2)药物代谢与环境因素的关系(3)药物代谢与药效的相关性5.药物的毒性和不良反应(1)药物的毒性及毒性评估方法(2)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其体现(3)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三、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占20%2.期中考试占30%3.期末考试占50%4.实验及报告(如有)占10%四、教学重点1.掌握药剂学基础知识、药物制剂的基本原理及药物质量控制。
2.了解药物配制、质量控制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不良反应。
3.熟悉和掌握药物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五、教学建议1.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利用讨论和小组活动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2.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药剂学》(第六版),邓宁主编。
2.《药物制剂学教程》(第三版),赵国华主编。
3. 《药剂学实验指导书》(第二版),李金生主编。
4. 《药剂学教程》(第二版),王晓波主编。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专业)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代码《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药剂学是药剂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各种药物剂型的特点和质量要求;药物制剂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
熟悉各种剂型所需的辅料,各种剂型的基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了解各个剂型制备的单元操作。
为从事药物制剂的剂型设计开发、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
药剂学教学总时数为14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76学时,实验学时为68学时),教学课程共分19章。
本课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一章到八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剂型概论;第二部分从九章到十五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从十六章到十九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超纲的内容占5% 。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34学时)第一章绪论(3学时)一、课程内容掌握:1、药剂学的定义及宗旨2、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3、药物剂型的重要性4、药剂剂型的分类5、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沿革及其他药品标准6、GMP、GLP与GCP的概念熟悉:1、药剂学的任务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药剂学 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言
- 本章目的及概述
- 药剂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第二章:药物物理化学基础
- 药物溶解度与离子化
- 药物的晶体结构
- 药物的物理性质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药物吸收、分布与排泄
- 药物的吸收途径
- 药物的分布与血浆蛋白结合
- 药物的消除与排泄
第四章:药物代谢与药物代谢酶
- 药物的代谢途径
- 药物代谢酶系统及其分类
- 药物代谢与遗传因素的关系
第五章:药物治疗与剂量
-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 药物剂量的确定与调整
- 药物剂量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第六章:药物毒理学
- 药物毒性的分类与表达
- 药物的致死剂量与毒剂量比- 药物的毒性评价与监测
第七章: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 药物相互作用的分类
- 药物相互作用的评价与管理第八章:药剂学实验技术
- 药剂制剂的制备方法
- 药剂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 药剂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第九章:药剂学实践
- 药物处方与药学评估
- 药物给药途径与药物交付系统
- 药剂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第十章:新药开发与药剂创新
- 新药开发的流程与要求
- 药剂创新与现代技术应用
- 伦理、法规与药物安全性评价
结语
- 本大纲的总结与回顾
- 药剂学的发展前景与重要性
注意:以上仅为一个示例,具体教学大纲内容可能因学校或机构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药物的制剂、配伍、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药剂学的教学大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全面、系统、科学、实用。
首先,大纲应该全面涵盖药剂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制剂学、质量控制、药物配伍等内容。
其次,大纲应该系统地组织这些内容,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地掌握药剂学的知识体系。
此外,大纲的编写还应该科学合理,既要符合药剂学的学科特点,又要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大纲的内容应该实用,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内容的安排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应该根据药剂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
一般来说,药剂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制剂学:介绍药物的制剂种类、制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制剂的质量控制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制剂的特点和应用,掌握制剂的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
2. 药物配伍学:介绍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原则,以及药物的稳定性和相容性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掌握药物的合理配伍原则,以及判断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和相容性。
3. 药物质量控制:介绍药物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方法,包括药物的质量标准、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药物的质量评价标准,掌握药物的质量检验方法,以及了解药物的质量控制原则。
4. 药剂学实验:进行药剂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能够进行药剂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三、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药剂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药剂学 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剂型、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药物剂型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各种制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标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质量控制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药剂学概述1.1 药剂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药剂学的基本原理及其与药理学与药物化学的关系2. 药物剂型分类与特点2.1 固体剂型2.1.1 片剂2.1.2 胶囊剂2.1.3 颗粒剂2.2 半固体剂型2.2.1 软膏剂2.2.2 凝胶剂2.2.3 糊剂2.3 液体剂型2.3.1 口服液2.3.2 注射剂2.3.3 外用溶液3. 药物制剂工艺3.1 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技术3.2 药物加工与制剂设计3.3 药物的缓释技术4. 药物质量控制4.1 药物质量检验方法与仪器设备4.2 药物稳定性与保存4.3 药物剂量控制与给药安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剂工艺等知识。
实验教学通过安排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质量控制意识。
案例分析通过讲解真实的药物制剂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1. 主教材:《药剂学教程》2. 参考书目:- 《药剂学基础与应用》- 《制药学》- 《药物化学与药物制剂学》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考试等。
其中,平时成绩占50%,实验报告占30%,考试占20%。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一共分为16周,具体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 第1-2周:药剂学概述- 第3-4周:固体剂型- 第5-6周:半固体剂型- 第7-8周:液体剂型- 第9-10周:药物制剂工艺- 第11-12周:药物质量控制- 第13-14周:实验操作与实践应用- 第15-16周:复习与考试七、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如下:1. 实验室设备:计量仪器、制剂设备等2. 实验试剂:各种药物原料、溶剂等3. 课件与文献:教师将提供相应的课件和相关文献资料,供学生学习参考。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药物的制剂、质量控制、药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药物特性及其制剂过程的理解,提高其制剂能力和药物品质控制的技术水平。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熟悉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培养学生在药物制剂中的操作技能;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4. 培养学生对药物质量控制、药剂配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药剂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药剂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药剂学原理等;2. 药物制剂的类型和特性:包括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气体制剂等的特点和制备方法;3. 药物质量控制:包括药物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方法、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等;4. 药物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包括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的稳定性评价以及在药物配方中的应用等;5. 药品的制剂工艺:包括药物配方设计、制剂工艺流程、关键操作的规范等;6. 药品剂型选择与使用:包括剂型选择的原则、剂型优化、药物配方的优化等。
教学方法:1.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临床实例讲解;2. 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 开展实验实践,进行药物制剂的实操训练;4. 组织学生进行药剂学相关的文献检索和综述;5. 定期进行考试和讨论,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检验。
四、考核与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等)占总评成绩的30%;2. 课程论文或实验报告占总评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1. 《药剂学导论》2. 《药剂学基础》3. 《药司临床制剂学》参考书目:1. 《现代制剂学》2. 《现代药剂学与制剂学》3. 《药剂学实验指导》六、其他事项1. 学生须按时参加课程实验和考试,缺勤和迟到将影响成绩;2. 禁止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3. 课程中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和设备;4. 学生对教师提供给予的指导和帮助要保持感恩之心。
药剂学教学大纲(两篇)2024
引言概述:药剂学作为医药专业的重要学科,主要涉及药物的制剂、分析、质量控制和药物配方等内容。
在医药专业教学中,药剂学的教学大纲起着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本文将对药剂学教学大纲进行全面阐述,包括大纲的编写目的、组成结构以及各部分的详细内容。
正文内容:一、教学大纲的编写目的1. 药剂学教学的重要性:介绍药剂学在医药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为什么需要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
2. 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阐述教学大纲对教师和学生的指导作用,如统一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等。
3. 适应教学需求:说明编写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学校和教学环境的需求,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大纲的组成结构1. 教学大纲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学时安排、学分、课程性质等基本信息,是大纲的基本框架。
2. 教学大纲的总体目标:明确该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培养目标,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3. 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详细列出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按照模块或章节的方式进行组织,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
4. 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说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教师和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教学和学习。
5. 教学大纲的参考教材与参考资料:列出该课程的参考教材和资料,供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查阅。
三、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1. 药剂学概述:介绍药剂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2. 药剂学基本理论:详细介绍药物的分类、药物的性质与行为、药剂学原理以及制剂的基本知识等。
3. 药物配方学:阐述药物的配方设计原则、药物的剂型与配伍、处方的撰写与解读等内容。
4. 药物制剂学:介绍各种制剂的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
5. 药物分析学:详细说明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仪器设备的运用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等。
四、教学大纲的小点详细阐述1. 药物的分类:介绍药物的按来源、药理学作用、化学结构及用途等多种分类方式,并举例说明。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专业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代码.《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生药剂学是药剂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使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及制备和生产、生具备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掌握”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了“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各种药物剂型的特点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各种熟悉各种剂型所需的辅料,和质量要求;药物制剂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
了解各个剂型制备的单元操作。
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剂型的基本制备方法、为从事药物制剂的剂型设计开发、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
6876学时,实验学时为药剂学教学总时数为14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章。
本课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一章到八学时),教学课程共分19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主要内容为药物剂型概论;第二部分从九章到十五章,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第三部分从十六章到十九章,的基本理论;型。
,25%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
超纲的内容占5%第五版《药剂学》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2003年)。
(崔福德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学时)药物剂型概论(34第一篇学时)第一章绪论(3 一、课程内容掌握:、药剂学的定义及宗旨1.、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2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3 、药剂剂型的分类4 5、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沿革及其他药品标准GCP的概念6、GMP、GLP与熟悉:1、药剂学的任务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的关系。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药剂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学分:_____课程总学时:_____先修课程: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分析化学等适用专业:药学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它是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是联系药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应用的桥梁学科。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药物的传递系统、制剂新技术等。
熟悉各类药物剂型的特点、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了解药剂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2、能力目标能够进行常见药物剂型的处方设计和制备,并能对制剂质量进行初步评价。
具备运用药剂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和临床用药问题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能够跟踪药剂学科的发展前沿。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药剂学的概念、任务和发展。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和分类。
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
GMP、GLP 与 GCP 简介。
2、教学要求了解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
掌握药物剂型的分类方法和选择原则。
熟悉药典、药品标准以及相关规范的作用和意义。
(二)液体制剂1、教学内容液体制剂的特点、分类和质量要求。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特性及其在药剂中的应用。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溶液剂、混悬剂、乳剂的制备、质量评价和稳定性。
2、教学要求掌握液体制剂的常用溶剂和附加剂。
理解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制和应用。
能够制备常见的液体制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和控制。
(三)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教学内容灭菌与无菌的概念及相关技术。
注射剂的特点、分类、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和质量检查。
输液剂的质量要求和制备方法。
粉针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
药剂学教学大纲.doc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学教研室《药剂学》教学大纲前言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它是研究将药物制成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保证药物制剂的安全、有效和稳定,以质量优良的药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剂型与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从事药剂学工作,合理制药用药,保证用药安全,充分发挥药效,研究探讨新剂型和新制剂等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用书崔福德主编《药剂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内容、要求药剂学教学时数分配顺序内容学时理论实践合计1 绪论 4 42 液体制剂 6 5 63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0 104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片剂、片剂10 10的包衣)5 固体制剂-2(胶囊剂、滴丸和膜剂) 2 26 半固体制剂 4 47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2 28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5 59 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 2 210 表面活性剂 4 411 药物微粒分散系的基础理论 3 4 312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5 513 粉体学基础 4 4 414 流变学基础 2 215 药物制剂的设计 4 416 制剂新技术10 1017 缓释、控释制剂 6 618 经皮吸收制剂 3 319 生物技术制剂 4 4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第一章绪论(4学时)1、掌握药剂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研究方法;剂型、制剂、方剂、制剂学、调剂学等名词的意义,药物制剂的分类方法、特点。
2、熟悉药典概况,中国药典的沿革概况;《新药审批办法》中药剂学试验项目的必要性及其内容。
3、了解药剂学的发展史,GMP,GLP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二、教学内容1、药剂学的概念与基本任务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3、药物的剂型4、辅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5、药典与药品标准简介6、GMP、GLP、GCP7、药剂学的沿革和发展三、教学方式讲授四、复习思考题1、药物为什么要制成制剂?2、试述药剂学的定义。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一、引言药剂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药物的性质、用途、剂型、配方、制备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药剂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设置及教学目标,以期为药剂学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药剂学2. 课程性质:主干课程3. 适用对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4. 学时安排:共计80学时,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三、教学目标1. 掌握药物的基本分类及性质;2. 熟悉各种剂型的特点与应用;3. 能够进行简单的药物配方和制剂过程;4. 具备良好的药剂学实验技能。
四、教学内容1. 药物性质与分类(1)药物的定义与分类;(2)药物的理化性质;(3)药物的质量标准。
2. 药物剂型与制备(1)固体剂型:片剂、颗粒剂等;(2)液体剂型:口服液、注射液等;(3)半固体剂型:软膏、栓剂等;(4)其它剂型:喷雾剂、缓释剂等。
3. 药物配方及制剂(1)配方学基础;(2)处方解析和合理用药;(3)常见处方的制备与调配方法。
4. 药剂学实验(1)药物的质量控制实验;(2)药物制剂的生产实验;(3)理化指标测定实验。
五、教学方法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讲解药剂学基础知识,并辅以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
2. 实验课程注重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完成实验报告和经验总结为主要形式。
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2. 实验考核: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实验报告评定。
七、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药物学》(主编XXX);2. 参考书目:《药剂学导论》、《现代制剂学》等。
八、结语药剂学教学大纲的制订是为了规范和提高药剂学课程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大纲的实施,相信能够为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提供有效指导,使他们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能够胜任各项药物管理工作。
愿药剂学教学大纲的内容能够为药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Ⅰ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12级本科生用)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药剂学Pharmaceutics课程号(代码):50506204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讲课64学时学分:4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它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将药物制成适宜的剂型,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有效、稳定、方便,以顺应性良好的优质制剂满足医疗卫生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力求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培养学生具有剂型与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为从事药剂学工作,合理制药,保证安全用药,充分发挥药效,以及研究探讨新剂型和新制剂,更好地为卫生保健事业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1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1)掌握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和质量要求,掌握主要剂型设计基本理论、制剂处方、制备工艺、质量评价;(2)结合剂型熟悉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以及掌握对制剂质量的影响;(3)熟悉制剂中药物释放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制剂稳定性考察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处理;(4)了解新型给药系统的主要类型、特点和一般制备方法;2基本技能(1)掌握常用剂型及其制剂的制备工艺及重要单元操作;(2)熟悉常用剂型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3)了解常用剂型及其制剂制备专用设备、器械的正确使用;(4)掌握各种常用灭菌操作方法;(5)初步掌握药物新制剂研究开发基本技能。
三、教学内容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绪论(2学时)掌握药物剂型、制剂、给药系统、调剂学、制剂学、药剂学、药典、处方等药剂学常用术语及含义。
熟悉药剂学的任务,药物剂型的分类,了解剂型和制剂的命名。
熟悉药物剂型和疗效的关系。
了解药剂学发展简况及特点,制剂发展进程。
熟悉药典、药事法规与药剂有关的内容,熟悉新药制剂研究与申报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液体制剂概论(2学时)掌握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了解流变学及其应用;熟悉液体制剂常用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基本特点、性质与应用;;熟悉常用液体制剂的溶剂及附加剂的种类、性质、作用。
了解口服液体制剂常用的矫味剂、着色剂及选用原则。
掌握防腐及防腐剂的概念,掌握常用防腐剂的类型和特点。
第三章液体制剂(6学时)掌握常用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处方设计依据及制备方法。
掌握高分子溶液与溶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方法; 熟悉高分子溶液与溶胶的性质、结构及稳定性的区别;了解影响质量的因素。
掌握混悬剂处方设计依据、常用稳定剂选择及制法; 熟悉混悬剂物理稳定性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了解混悬剂中粒子间相互作用规律。
掌握乳剂处方设计依据, 常用乳化剂种类及应用, 制备方法; 熟悉乳剂物理稳定性影响因素与评价方法; 了解乳剂形成理论。
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对液体制剂的特殊要求及常用相关液体制剂。
第四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12学时)掌握灭菌制剂及无菌制剂的定义及分类。
掌握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制备原理与方法。
掌握热原的含义、组成、性质及出去热原的方法。
掌握液体过滤的常用方法及滤材。
了解药物制剂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要求,熟悉药物制剂生产的空气洁净度要求与空气净化技术及无菌操作。
掌握各种常用灭菌方法、特点及选用原则,熟悉灭菌可靠性的验证方法。
掌握注射剂的特点、类型、给药途径和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方法。
熟悉注射用原料药的要求,熟悉注射用油和其它常用溶剂及附加剂的种类、性质、作用与选用原则。
掌握溶液型小体积注射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影响质量的因素与解决办法。
熟悉大体积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以及混悬型、乳液型各类注射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了解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法。
掌握等渗、等张及渗透压调节的方法及计算。
掌握眼用制剂的分类,了解药物经眼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掌握滴眼剂的定义、质量要求及常用附加剂,熟悉眼用液体制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掌握眼膏剂的定义,熟悉眼膏剂的常用基质和制备方法。
了解眼用注射剂及其他眼用新剂型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固体制剂概论(3学时)熟悉固体制剂的崩解、分散与药物溶出;了解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及影响因素。
掌握粉体粒径、比表面积、密度与空隙率、吸湿性与润湿性、黏附性与凝聚性、流动性与充填性、压缩性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熟悉粉碎、筛分、混合、制粒、干燥等单元操作的目的、方法及设备,了解干燥的基本理论。
掌握固体分散体的概念、分类、常用载体材料和常用制备方法。
熟悉固体分散体速释与缓释原理。
了解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定。
掌握包合物的概念及包合技术。
熟悉环糊精的结构类型及其衍生物及包合物的验证。
第六章固体制剂(12学时)掌握散剂的特点、质量要求、制备工艺和散剂混合时的注意事项。
掌握颗粒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制备工艺和质量评价。
掌握胶囊剂的定义、特点、分类、制法及质量评定。
了解胶囊剂制备中常用器械与设备。
掌握片剂处方的一般组成,片剂赋形剂的分类和作用及常用赋形剂的种类与应用; 熟悉片剂的分类与质量要求。
掌握各类制粒(湿法、干法)压片、粉末直压片与空白颗粒压片的一般工艺过程; 熟悉关键工艺技术及各工序质量评价方法; 熟悉片剂包衣的种类、材料及包衣方法;了解压片与包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了解片剂制备的有关设备。
熟悉片剂质量通则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
掌握片剂处方和工艺设计以及片剂新产品开发的原则,熟悉典型片剂的处方设计。
掌握滴丸剂与膜剂的制备方法; 熟悉成膜材料的种类和特点。
第七章半固体制剂(7学时)掌握软膏剂的组成、特点、作用与质量要求, 工艺设计原则与制备方法;熟悉常用基质和种类、性质、特点及选用原则; 了解常用器械。
熟悉眼膏剂的基质、制法、质量要求。
掌握凝胶剂的特点、水溶性凝胶基质的种类、特点及制备工艺。
掌握栓剂的处方设计与置换价的测定及计算;熟悉栓剂的制法,基质的种类、要求, 常用基质品种、性质及选用;栓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及意义。
第八章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2学时)掌握雾化剂的概念、特点、分类、了解药物在呼吸道沉积机制及影响因素,吸入制剂肺部吸收特点与影响因素。
掌握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的概念、特点、分类、组成、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熟悉常用抛射剂与附加剂的种类、特点及应用;了解雾化原理与装置。
第九章经皮给药制剂(2学时)掌握经皮制剂的概念、特点、分类;了解药物经皮吸收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熟悉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了解经皮给药的处方设计及药物经皮扩散的体外、体内评价方法。
熟悉经皮制剂的常用载体材料,各类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组成,了解其制备方法与质量评价。
第十章缓释、控释制剂(5学时)掌握缓释与控释制剂的概念、特点、类型、常用辅料及缓释、控释方法;熟悉缓释与控释制剂的组成和设计原理;熟悉缓释与控释制剂制备的骨架型技术、膜控技术、渗透泵技术及生物粘附技术;了解口服缓释、控释固体制剂的体内外质量评价方法;了解其他给药途径的缓释、控释制剂。
熟悉口服定时给药系统和口服定位给药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掌握微囊与微球的概念、特点、常用载体材料。
熟悉微囊与微球的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常用的制备与质量评价方法。
第十一章靶向制剂(3学时)掌握靶向给药系统的概念、分类、特点。
熟悉靶向制剂的体内作用机制及体内外质量评价方法。
熟悉被动靶向制剂中脂质体、纳米粒与亚微粒、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等的特点、组成、靶向原理及制备方法、质量评价。
了解主动靶向制剂和物理化学靶向制剂的类型、原理及制备技术。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药物制剂(2学时)掌握生物技术药物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其理化性质;熟悉改善生物技术药物生物药剂学性质的方法;熟悉生物技术药物注射剂的处方设计;了解生物技术药物的非注射给药系统;了解基因传递系统的概念、类型。
第十三章中药与天然药物制剂(3学时)掌握中药制剂的概念、分类、特点及组成;了解中药制剂的发展、选题及其制备工艺研究的主要内容。
熟悉浸出(提取)原理、常用浸出方法及提高浸出效果的措施;熟悉浸出新技术的应用;熟悉中药浸出物的常用分离与纯化及干燥、浓缩的方法。
熟悉中药剂型选择的依据与原则;了解中药固体制剂(颗粒剂)、液体制剂(口服液)及其他常用剂型的设计依据、制法与一般质量要求。
了解中药制剂制备的相关设备。
第十四章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3学时)熟悉药物剂型和制剂的重要性。
掌握药物剂型选择与药物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掌握药物制剂处方前研究内容及作用,药物溶解度及pKa、分配系数、熔点和多晶型、临界相对湿度及粉体学性质等与药物制剂成型相关的理化性质测定的方法及意义,熟悉剂型设计对药物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熟悉药用辅料的分类、辅料与药物的配伍实验及辅料对疗效、稳定性等因素对制剂质量的影响;了解处方筛选常用的优化法;了解制剂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
掌握影响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其稳定性措施,了解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案的设计及稳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了解药物制剂产品包装、标签的设计。
2014年11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