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cb9b00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4.png)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哪些松静功第一,松静功。
头脑要静,身体要松,这是太极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要求。
练松静的功夫,基本方法是“打坐”。
坐在一个高度适当的座位上,两脚放平,把束缚身体的物品尽量放开,头正项直,微微上领,身体坐正,坐直,双手平放在膝盖上,全身放松。
双目微闭、垂帘,唇轻合,牙轻扣,舌上卷,耳静听,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
这叫“调身”。
然后把心收回来,什么都不要想,让大脑尽量轻松。
如不由自主地想起什么,就马上打消,时间长了,杂念会越来越少,达到完全“入静”的状态,这是“调心”。
同时调整好呼吸,要深长细匀,出入绵绵。
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落入小腹,即所谓“气沉丹田”,这是“调息”。
总之,做“心静、体松、身正、气平”八个字。
在这样状态下尽可能持久,逐渐形成习惯。
有了这种功夫,打拳时才能完全松静下来。
此外还可用站姿、卧姿,要领与坐姿相同。
桩功第二,桩功。
又称“站桩”,即双腿站立练功。
拳谚讲“百练不如一站”。
站桩最基本的是马步桩,又称“无极桩”。
即双腿分开,略宽于肩,脚尖向前,屈蹲成马步。
腿的弯曲度可大可小,即视身体条件而定,角度越小即身体越低越吃力,功力也越大。
开始练功可用高架,随着功力增加,逐渐降低。
但高不能直立,必须保持一定角度;低大腿不能低于水平。
头正项直,身躯中正,膝盖不超过脚尖。
垂肩坠肘,胸部微含,松腰落胯,收腹敛臀,如同端坐在凳子上。
环手抱于胸前,如同抱一棵大树。
其它要领与静功相同。
做好“三调”,然后静站不动,坚持时间越长越好。
站一定时间就会有种种生理反应,如双腿发胀、酸痛,甚至发抖,双手有麻热感,身体有膨胀感,出口水,肠鸣排气等,这都是正常现象,说明外静内动,血脉流动与新陈代谢加快,肠胃蠕动加强。
练久了,会感到全身无比舒畅,欲罢不能。
太极拳的七个要点
![太极拳的七个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f829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5.png)
太极拳的七个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心静体松:练习太极拳时,首先要保持心态的平静和身体的放松,使气血流通顺畅,避免僵硬和紧张。
2. 中正安舒:身体要保持中正,不偏不倚,动作要自然流畅,避免过度用力或扭曲。
3. 虚领顶劲:头部要轻轻上提,仿佛有线牵引,以保持身体的上部挺拔和稳定,同时有助于气息上升。
4. 气沉丹田: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深长,将气息沉入丹田,以增强内力和稳定重心。
5. 含胸拨背:胸部微微含收,背部略微弓起,形成一种自然的弧度,有助于气血循环和力量的传导。
6. 沉肩垂肘:肩膀放松下沉,肘部自然下垂,这样可以使手臂的动作更加柔和灵活,并且有利于发力和蓄劲。
7. 坐腕舒指:手腕要有一定的支撑力,同时手指要伸展开来,既保持弹性又能够准确执行各种手法。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1139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d.png)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功夫,是一种以阴阳对立为基础的练习方式。
太极拳不仅可以健身强体,还能调节身心平衡,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下面是太极拳的简单教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准备姿势:站直身体,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背部挺直,在脑后稍微有一点线拉力。
2. 开合式:吸气,将双手沿着身体抬起,手臂直到与头平行,同时双腿自然弯曲,蹲下身体。
吐气,慢慢将手臂和身体还原,站直身体。
3. 推手:分开两腿,左手向前推,右手向后推,相互转换,保持平衡。
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臀部和手臂的力量。
4. 云手:手臂放松下垂,转身向右踏出一步,同时左手向前推,右手向后推。
再转身向左踏出一步,将左手向后推,右手向前推。
反复进行,保持身体的平衡和节奏感。
5. 单鞭:转身向右,踏出一步,左手归入胸前,右手伸直,手掌向下。
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然后回到初始姿势。
再转身向左,将右手归入胸前,左手伸直,手掌向下,同样保持数秒钟。
6. 青龙出水:先将左脚踏出一步,右手向下打开,手指指向前方,上半身稍微向后仰。
再将右脚踏出一步,将左手向下打开,手指指向前方,上半身稍微向后仰。
反复进行,练习平衡和柔
韧性。
7. 收势:将双手沿着身体的两侧放松下垂,站直身体,闭上眼睛,深呼吸数次,放松身心。
以上就是太极拳的简单教程,适合初学者练习。
太极拳是一种需要耐心和不断练习的功夫,通过坚持练习可以达到增强身体和心灵的效果。
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太极拳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59d4b93968011ca30091f1.png)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那么太极拳的基本功都有那些呢?下面是为你的太极拳基本功练习,别忘了收藏哦!一、肩臂功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9a74fb0770bf78a652954cb.png)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太极拳秘境,是基本功与气功并存的,有些人认为太极拳不需要根基,这是对太极拳的错误了解,练好太极拳基本功,才能熟能生巧,巧能生变化。
以下是搜索的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一起来看看。
第一、练好基本功(1)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2)站桩、转丹田、静坐(3)基本缠丝功法:1、正面缠丝;2、穿掌缠丝;3、侧面缠丝;4、横开步;5、前进步;6、倒步;7、独立步;8、小缠丝。
第二、套路练好了基本功就好比盖大楼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当吃透了套路中的劲路,真正体现出轻灵圆活时,就可以加大套路练习的遍数,练习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第三、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和一整套基本缠丝功法。
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
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站桩和一个单式的训练为基础的,只要这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今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很少有人练习基本功,只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
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逐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础的东西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任何事物、任何武术拳种都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
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
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
”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站好也不容易。
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
太极拳基本技法
![太极拳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f33b305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8e.png)
太极拳基本技法太极拳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运动,要练好太极拳必须掌握它的“技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基本技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基本技法太极拳基本技法(一)虚灵顶劲:虚灵顶劲即“顶头悬”。
练拳时讲究头部的头正、顶平、项直、颏收,要求头顶的百会穴处要向上轻轻顶起,同时又须保持头顶的平正。
要使头正、顶平,就必须使颈项竖直、下颏里收。
顶劲不可过分用力,要有自然虚灵之意。
做到虚灵顶劲,精神才提得起来,动作才能沉稳。
扎实。
太极拳基本技法(二)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身法端正,宽胸实腹,“意注丹田”,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到腹部脐下。
太极拳在运动时,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时“意注丹田”,这样能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地。
用腹式呼吸来加深气息的深长,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不能用强制的方法。
要求整套动作都要与一呼一吸结合得非常密切,应根据动作的开合、屈伸、,起落旦进退、虚实等变化,自然地去配合。
一般地说,呼吸一总是与胸廓的张缩、肩肿的活动自然结合着。
在一个动作里,往往就伴随着一呼一吸,而不是一个动作固定为一吸或是一呼。
这种与动作自然配合的方法运用得当,可以使动作更加协调、圆活、轻灵、沉稳。
太极拳基本技法(三)含胸拔背:含胸是胸廓略向内涵虚,使胸部有舒宽的感觉。
这样有利于做好腹式呼吸,能在肩锁关节放松、两肩微含、两肋微敛的姿势下,通过动作使胸腔上下径放长,横隔有下降舒展的机会。
它既能使重心下降,又使肺脏、横膈活动加强。
拔背与含胸是相互联系的,要含胸就势必拔背。
拔背是在胸略向内涵虚时背部肌肉向下松沉,两肩中间颈下第三脊骨鼓起上提并略向后上方拉起,不能单纯地往后拉。
这样背部肌肉就会有一定的张、弹力,皮肤有绷紧的感觉。
含胸拔背,胸背肌肉须松沉,不能故意做作。
太极拳基本技法(四)松腰敛臀:太极拳要求合胸、沉气,因此在含胸时就必须松腰。
松腰不仅帮助沉气和下肢的稳固,更主要的是它对动作的进退旋转、用躯干带动四肢的活动及动作的完整性,起着主导作用。
太极拳十大基本功操
![太极拳十大基本功操](https://img.taocdn.com/s3/m/b909df7f7fd5360cba1adbb2.png)
11
海底針
跟半步
跟起不落回落半步
順回下開手起步
回身順腰下開手提腿
落步合身海底針
落步轉正合身海底針
12
扇捅臂
起身上採前上步
鬆腰扶腕起身上採開手前上步
側進捅臂
側進捅臂
13
撇身棰
翻身頂心肘
翻身扣腳頂心肘
回身挪步採
回身挪步左沉採
側進撇身棰
側進劈身棰
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掌
轉正拗步掌
回身棰
順腰回身棰
14
搬攔棰
踐落攔撲直上步
38
如封似閉
扭回搪封
扭回平掤搪封
轉還分提
轉還下穿手回身分提
進身双按
肩前沉手進身双按
39
十字手
翻身挪步開手
內轉翻身挪步蹲 三陽開泰
並步双抄十字手
偏 側開手並步翻手双抄起身十字手
26
3
右野馬分鬃
內轉外採挪步
內轉裡揜抄抱合手外採挪步起手
進身開手分鬃
側進橫開手轉正翻手分鬃
4
左野馬分鬃
外轉外採直上步
外轉雲合手外採直上步起手
側進開手單鞭
側進開手翻掌扣腳單鞭
27
35
左蹬腳
回身開手挪步
回身側開手挪步
跟上抄起十字手
進身下抄手跟上奌尖十字手
分手左蹬腳
分手左蹬腳
36
右蹬腳
懸腳轉身上步
懸腳轉身上步開手
跟上抄起十字手
進身下抄手跟上奌尖十字手
分手右蹬腳
分手右蹬腳
37
搬攔棰
踐落攔撲直上步
懸腳踐落下攔手直上步撲面掌
搬手攔手棰
搬手進身攔手棰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85af92b307e87100f6967e.png)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一、肩臂功。
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
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以上4个动作反复做。
⑤立正还原。
要求:同前俯。
2、转腰:①双脚开立,双手叉腰;②以腰为轴,从左向前向右再向后或反向环绕,即做“腰部回旋”式动作。
太极基本功图解
![太极基本功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64dcf36f844769eae009ed76.png)
太极拳基本功图解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一)太极热身功1.磨掌扶身(金蝉脱壳)做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相搓至温热后,分别沿鼻两侧向上推摩至头顶,然后向下摸颈部、胸部、腹部,到腹时,两掌沿腰带处,分别向两侧环行摸推至两肾俞,再屈膝下蹲顺大腿后侧摸搓至踝关节处,两掌分别握搓踝关节,转至脚腕前面,再沿小腿、大腿、腹部前面,上行至脸部起始部位,循环练习十数次。
(图1-9)要求:两掌运行要慢,用力由轻渐重,同时配合呼吸。
身体随两掌运行路线依次放松。
目的:通过循经按穴地推摸身体,使经络畅通,体表预热,收到舒经活血、热身的功效。
2.推腹搓腿(大鹏压嗉)做法:两掌腹前交叉,揉腹一圈后,左掌推搓左腿内侧,右掌推搓左腿外侧缓慢地边推搓边屈膝下蹲,推至踝关节两侧,再原路返回,腹前交叉揉一圈后换推搓右腿,方法相同,左右对称。
练习十数次。
(图10-13)要求:两掌紧贴大腿的两侧,下蹲时要有意屈膝压踝。
目的:疏通两腿两侧经络,重点活动膝、踝关节,增加承载重压能力;推腹时使内部脏器得以锻炼。
3.扶膝起背(金蛇出洞)做法:两脚开立成马步,两手扶膝,抬头俯身,使背脊内凹,然后,意想命门、大椎等穴,依次缓慢起身,反复练习十数次。
(图14-17)要求:背脊下凹与升起时,要按穴位依次活动。
目的:增强背脊的活动能力,刺激穴位,畅通经络,为体会“内气”升降打好基础。
4.摇头拔背(乌龙摆尾)做法:两手扶膝。
头向右,右肩向左腿方向内旋,拔伸右侧背部肌肉,身体左转,然后左右交换做,左右对称。
反复练习。
(图18-19)要求:动作柔和缓慢,拧转尽量幅度大些。
目的:使肩关节及背部腰肌在旋拧中得以活动,起到增加灵活性及热身的作用。
5.转髋绕膝(大蟒缠身)做法:两手按膝,以膝关节为绕点,通过转髋绕膝,左右绕“8”字,带动下肢各关节运动。
十数次。
(图20-21)要求:绕“8”字时,开胯圆裆,绕转灵活。
目的:提高髋、膝、踝的灵活性,增加关节周围肌腱、韧带弹性。
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哪些?
![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d1fe1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0.png)
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哪些?
太极拳看起来很好练,但是没有基本功也不可能练成。
今天小编带你看看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哪些吧,欢迎阅读。
具体如下:
活臂:
太极拳练得好坏,上肢臂手的操作非常重要。
松肩、坠肘、坐腕、舒指、亮掌,这些通常习惯性的要领外,要特别注意把握两点:第一用意不用力,松活柔顺,舒展自然。
第二必须以腰带动,不能盲目自动。
动腰:
初练太极拳常有只见手足动,不见身上动的大毛病,其问题主要就出在不懂不会动腰上。
武术界一般都强调腰部的重要性,拳谚云:“打拳不练腰,终身艺不高”。
动腰是在全身放松的前提下,提起精神以立身中正为条件,以脊柱为轴,缓缓地进行全身腿足臂手的旋拧带动操作。
动腰动作主要是拧腰,是以脊柱为轴,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左右旋拧动作。
拧腰,就像洗脸拧毛巾一样。
坐腿:
太极拳对下肢足腿的要求,称之谓底盘根基功夫,极为重要,确也相当难练。
许多练拳人多年功不上身,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足腿的锻炼不得法造成的。
坐腿是练底盘功夫的一种方法。
也可以称之为“单腿屈膝负重练法”,也难掌握,因此仍应把它看作是一项基本功。
足是根基,蹬地接劲由腿部从屈到伸产生根力,再上送到腰到手,这就明确指出足腿底盘要有产生根劲的能力。
学习太极拳的6个基本功
![学习太极拳的6个基本功](https://img.taocdn.com/s3/m/506e85b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3.png)
学习太极拳的6个基本功武术行家们说:“未习武,先扎马。
”还常说:“未习拳,先打桩。
”可见练习桩功的重要某。
桩功是太极运动的重要基本功。
常练桩功,一可增强下肢力量,使重心稳固;二可使内劲饱满,提高功力。
根深才能叶茂,根基扎实,日后才能枝繁叶茂。
三是利于巩固正确的动力定型。
桩功基础打得牢,才能为日后提高太极拳水平奠定可靠的根基。
太极拳基本桩功大体可分三类:一、定桩(也称静桩)(1)太极桩—站平行步,即两脚开立同肩宽,两腿屈膝半蹲,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臂在胸前捧圆,指尖相对,约距10厘米。
目视两手之间。
要求:立身中正,头正悬顶,下颏微收,沉肩垂肘,松腰敛臀,膝脚相对。
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心静,体松。
初练时,可先站3分钟,休息2分钟后再站,共做3组,即3分钟某3组。
以后可增至5分钟等,以腿部感到某胀为宜。
(2)开合桩—该桩乃静中小动,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从太极桩动作开始,两手五指指尖相对,徐徐向外拉开,使两臂与胸部连成大弧形,如抱大球状,目视前方。
然后,两腿缓缓屈膝半蹲,重心均落两腿之间,同时两掌向内相合,与头同宽,掌心相对,指尖朝前,目视两掌中间。
要求:开吸合呼,起吸落呼。
呼吸要深、长、匀、细,动作要柔和、饱满,开时似两手中指指尖系细橡皮筋向外柔缓地拉开,很好地体现“运劲如抽丝”;合时好比挤压打足气的大气球一般。
(3)升降桩—该桩亦是静中小动。
站平行步(同“太极桩”),两腿自然伸直。
“升”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自然伸直,肘微下垂,手心向下,指尖向前。
“降”时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同时下按至与腹部同高,两掌与两膝、两脚均相对。
目随手而动。
要求:呼吸为升吸降呼,上下肢配合为举臂伸腿,按掌屈膝。
一升一降为1组,动作升降要有水涨船高、水落船降的感觉,或升起时好像把一根下端踩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细橡皮筋拉长扯起似的;降时则似欲将漂浮水面的一块木板按入水中那般。
初练时,可先练3一5组,日久递增。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f249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1.png)
太极六式基本功法拳谱及讲解一、起势调息1.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2.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手指放松。
3. 调息三次,深呼吸,呼气时将身体中的浊气排出,吸气时将新鲜空气吸入。
二、太极拳手型1. 掌:五指并拢,掌心内含,形如荷叶。
2. 拳:四指并拢,拇指紧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3. 勾手:五指并拢,屈腕勾起,形如鹰爪。
三、太极拳步型1. 弓步:前腿弓成直线,后腿自然下蹲,脚跟与脚尖对齐。
2. 虚步:后腿屈膝虚点地,前腿微屈,脚尖虚点地。
3. 独立步:一腿屈膝提起,另一腿独立支撑。
四、太极拳六式动作要领1. 揽雀尾:双手成勾手或掌,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身体随之前移,双手逆时针画弧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右脚向左脚并拢。
2. 倒挂金钟:双手成拳,向上提起至腰间,然后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接着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3. 懒扎衣:双手成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4. 六封四闭:双手成掌或勾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接着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腹前。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5. 单鞭:双手成勾手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左脚向前迈出一步。
然后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
最后双手向两侧分开至肩宽。
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
6. 金鸡独立:右腿屈膝提起,左腿独立支撑。
同时双手成拳或掌向上抬起至胸前。
然后双手向外画弧至腰间。
接着双手向上抬起至头顶上方。
同时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转移到左腿上。
右脚向前迈出一步落地成弓步。
同时双手向下画弧至腰间再向外推出成弓步状。
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
![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0a24a02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54.png)
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最基本的十个要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虚灵顶劲顶劲是指头容正直,神贯于顶。
该要领并不是单指头项,应包括整个身心。
从足到头顶均要体现上灵之意。
即:两足抓地头项上领,如两足与头将身体拉长的感觉。
二、含胸拔背含胸是指胸微涵内收,使气沉于丹田。
拔背是指气贴于背,蓄力于脊。
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涌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
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
三、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
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常言道“步随身转则为功,身随步转则为病”。
正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
”(王宗岳《十三总势歌》)四、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
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
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
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五、沉肩坠肘沉肩是指肩松开下垂。
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
坠肘是指肘往下松坠之意。
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发力不能完全到位。
六、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
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
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七、上下相随上下相随是指《太极拳论》所说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此方可称做上下相随。
八、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
即:“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
架子不外虚实开合。
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
九、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
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已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
太极拳六大基本功法
![太极拳六大基本功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fa3af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e.png)
太极拳六大基本功法太极拳的八大功法,太极拳的基本功,受太极拳习练者和深研者所重视。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称谓为太极八法。
从太极八法中又演示出八八六十四手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六大基本功法。
欢迎阅读!太极拳八大基本功法一:掤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全体弹簧力开合一定间任有千斤重飘浮亦不难所有太极拳练家和深研者,都谙熟太极八法的排头功法,“掤”功。
圈内习惯在每种功法的后边加一个“劲”字。
如掤,称谓“掤劲”,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种劲以外,还有断、截、冷、疾、打、得、落、空、引、进、接、沾、黏、依、连、随、滚、错、折、磨、弹、正、侧、刀、锯、拍、掸、拽、擎、踏、重、离等等。
“劲”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为“力量、力气、用劲、手劲等等。
在传统太极拳的各种打手的后面加一个“劲”字,如“掤劲”、“捋劲”、“挤劲”等等,只能解释为凡练拳者都知道的术语,不能表示或代表什么。
这个劲字不能表示是太极拳内功。
为什么?“劲”字就是本力、拙力,人类以本人劲力显示强健,力量显示在竞技体育中是举重比赛。
“劲”在任何环境中都是表示力量。
我多年研习传统太极拳,认为“劲”是拳技艺的一种术语。
有人认为“劲”字代表太极拳功夫的一种劲。
资深太极拳家认为太极拳用意,不能使肢体的各个部位出现劲力。
我们听一听前辈先贤是怎样议论劲力的。
武式太极拳先贤李亦畲大师在《五字诀》“一曰心静”中阐明,也是大家熟知的用意,不用力的名言,他写道:“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
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先贤讲的拳理是拳之大道。
太极拳体用,意行者得道,力行者失道,十年八载或更长的时间也难成正果。
掤劲,太极拳习练者最早接触的“劲”便是掤,师说,掤是往上过头打在对方脚后跟的劲为掤。
简单解,特别在揉手运用中,自下而上的打法称为掤。
初学者尚不知,也不懂太极拳为意行拳,出手用力,最初接受和练习是实实在在的用力往上掤。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https://img.taocdn.com/s3/m/0b865a1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c.png)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对于没有任何学拳基础的人来说,练习太极拳就要从零开始学起,练习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的学习,只有稳扎稳打地学好了基础才能正式入门太极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欢迎大家阅读!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1一、无极桩首先将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将你的双膝微微弯曲,身体的重心放在两条腿上;将双手就到胸前微微弯曲手臂,手指呈自然装展开,手指指尖相对,手掌掌心向里呈现抱球状,两眼注视双手。
姿势高低可根据体质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通过练习下部力量增加稳实,周身内劲饱满,丹田之气充足。
二、开合桩在无极桩姿势的基础上,两手臂作稍向外棚开和稍向内收合的练习。
开时为吸气(小腹鼓起);合时为呼气(小腹内收)。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
当练久之后,可以加大呼吸程度,扩大充气量。
如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
同样,呼到极点将气全部吐出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
每次可练 3-5分钟,日久可渐增。
三、升降桩预备时,身体自然正直,两脚开立,头正悬顶,下颏微收,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这时体松心静、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动作时,两手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两肘微下垂,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眼看两手方向。
这时为吸气(小腹内收,意由丹田提气上升,贴于脊背)。
用意不用力,自然稳重,此为“升”式。
当两手臂升至肩高时,转为下落,两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微微下塌,舒指展掌,眼看前下方。
这时为呼气(小腹鼓起),气沉丹田,此为“降”式。
这样两手臂随两腿的屈伸,做前平举和下按的反复练习即为“升降”练习。
姿势的高低可根据体质情况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久练后可以逐渐加大呼吸量。
如两手升至肩高,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
同样两手下按,呼气到极点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
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
初练时,可做3-5次,久练后,练习的次数可逐渐增加。
太极拳培训学习
![太极拳培训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dacb0c1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7.png)
太极拳培训学习
太极拳,亦称“太极拳术”,是古老的中国武术之一,也属于蕴含于中国文化中的传
统体育运动之一,被列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
它是一种汇集立论、军枪对练、拳击练习、踩步走八卦等传统武术有机结合的艺术。
太极拳有六大练习要素:1.拳术;2.步法;3.平衡;4.意;5.拉、撑、扯;6.歌吟唱诵。
其中,拳术是太极武术最为重要的练习要素之一。
太极拳的拳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
力量,同时也可以调整身心,协调体内气血的循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增强体质,延年
益寿,缓解压力,增强自信心,促进健康和个人修养。
练习太极拳要遵循几点原则:一是心态,要坚持以和合的本意进行任何拳术练习,需
要同时保持心态的稳定和放松;二是节拍,太极拳的动作形式十分柔美和谐,拳术练习过
程中必须有节拍感;三是力量,要掌握一定的基本力量,实行量力而行,不要有过于激烈
的动作。
学习太极拳,系统学习必须坚持定期练习。
练习中要熟练掌握基本功研究和把握练习
拳法常规,熟悉拳术各种动作,多练习对练动作;另外,要注意身体的健康,学会调整身
体的作业,形成科学的练习习惯。
并多多了解拳术的文化,多多思索拳术的内容,多多体
会拳术的启迪,学习太极拳,,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健康又有素质的人。
武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以及身法要求
![武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以及身法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bf3bfe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d.png)
武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以及身法要求说到太极拳大师,大家很容易就想到张三丰,很多人对于太极拳的兴趣都源于对一代大师张三丰的崇敬。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以及身法要求。
欢迎阅读!武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一、手型:武式太极拳的基本手型分为掌、拳、勾三种。
1、掌:武式太极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拢,但也不要太开,以手掌宽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圆开,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张,以自然舒适为度。
食指领劲,用意不用力。
掌形成瓦棱状。
2、拳:武式太极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一起向内卷屈,手指肚贴于掌心,大拇指扣住中指,腕部不可外仰或内勾。
拳握的不宜紧或太松,应以自然握实为度。
3、勾:武式太极拳的勾手的做法是指尖朝下,轻轻捏合在一起,手心圆空,手向内勾,腕部自然凸起,但不要用力。
二、步型:武式太极拳的基本步型分为开立步、弓步、虚实步、侧弓步、仆步、独立步、跟步、实转步、扣步九种。
1、开立步:武式太极拳开立步的基本要求是:两脚平行站立,距离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个肩井穴与两个涌泉穴成两条直线;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两腿微屈,不要用力。
2、弓步武式太极拳的弓步具体要求是:先坐实一腿,另一腿向前迈出,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向前移使全脚踏实,弓腿之膝不可超过脚尖,蹬腿的脚掌和脚跟要全部着地,腿也不可蹬的太直。
凡弓步,都要以弓腿为实,蹬腿为虚。
3、虚实步武式太极拳虚实步的基本要求是:虚实分清,实步为全脚掌着地,全身坐实,承担体重的70%。
虚步为脚尖或脚跟着地,承担体重的30%。
拳论云:“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
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
”4、侧弓步武式太极拳侧弓步的基本要求是:先坐实一腿,另一腿向前外侧迈出,先以脚跟着地,脚尖向外撇,随着重心前移使全脚踏实,两脚成丁八字,前腿弓,后腿蹬,成侧弓步。
5、仆步武式太极拳仆步的基本要求是:以左仆为例:右脚外撇,重心后移,周身骨节均需松开,使身体重心向下坐,两脚掌着力,左腿不要伸的太直,左脚尖不可翘起。
太极拳基本功十二法详解,速度收藏学习!
![太极拳基本功十二法详解,速度收藏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4ef3e2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a.png)
太极拳基本功十二法详解,速度收藏学习!太极拳基本功十二法是已故太极拳大师王守先老先生积数十年之经验秘传而来的。
它既具有各家太极拳的共同特点,又较为精简,使初学者易于掌握要领。
长期坚持锻炼,能使全身肌肉收放自如,气血易于贯通四肢百骸,增强人体新陈代谢和气机交换,提高肌体免疫力,振奋生息之机,从而达到强身健体抗衰老的功效。
太极拳基本功十二法,前六式多注重练心意,后六式重于练内劲。
它以空、松、意推动姿式动作,又以动带静,以意行气、以气行血,意之所至,即血流行之所至。
现将其整理出来,公诸同好,以供参考。
第一式: 悬锤式预备式: 身体端正自然,不偏不倚,不必故意挺胸或收腹,要平心静气,呼吸自然,意气下沉,头顶颌起,然后左脚向左分开,两脚距离与肩同宽。
两足平行,脚尖微向里扣,脚底正放,全身放松,不使力,两眼向前平视,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自然站立,都似屈非屈、似直非直的姿势。
全部太极拳十二法每式之预备姿势,皆如是。
1、两臂左右分开,斜行向上作弧线,先由两手的食指带头上举,两手上举时,十个指头好象有丝牵向上升,以动抽丝之劲,动作需轻缓,不可紧张用力,肩关节松开,好象往外拉,同时肘尖也向下松垂,手臂姿势成为双线对称弧形,两手高至头部前上方,两臂举起时手心随之转向,先斜向外向上,两手行至头顶正中,转成两手向下,同时重心落于两腿中间,眼向前平视,神带手行。
2、下落时,以肘尖松沉劲带头,候两肘落至肩平时,两腿同时下弯,两手轻轻下按至脐下为止,臀部不可向后突出,膝稍向前弯出,下按时两手掌离身四、五寸,两手指尖距离约三至四寸,目前平视,要自然,不可用力,两手则如拨摇云雾意境,如此为一次。
然后下按之两手,各自外翻成半阴阳手,仍以食指带头上提,重复上述动作十二次,也可视各人体力而定。
第二式: 交摩掌式站好预备姿势后,左右两臂上提至臂平胸前,手心向下,先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两臂平屈于胸前六、七寸,右手向外向右平行划圈,左手向内向左平行划圈,两手均为顺时针方向运行,回至胸前两手划之圈应一般大,同时两腿屈膝下蹲,在两手回到胸前时,再慢慢起立,如是十二遍。
太极拳教学中的基本功的重要性
![太极拳教学中的基本功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e0b6d3a269eae009591beca5.png)
太极拳教学中的基本功的重要性太极拳的养生效果非常好,对于我们的初级太极拳学者而言,如何打太极拳呢?首先就是一定要将太极拳基本功打扎实了,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太极拳教学中的基本功的重要性。
基本功是养生保健的基础现在,在一些人眼里,把太极拳看成了健身操,而忽视了它的武术本性。
太极拳的学练也应与其它拳派一样,从基本功做起才是正轨。
太极拳的基本功概括地讲,主要有压肩、转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前俯腰、侧俯腰、涮腰;正压腿、侧压腿、仆步压腿、正踢腿、侧踢腿、斜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竖叉(陈氏太极拳中有“跌叉”)。
没有一个太极拳学习者可以忽略基本功的修炼,直接进行太极拳的学习的,尤其是想要深入学习太极拳的朋友。
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冲拳、贯拳、抄拳;正蹬、侧踹、弹踢、二起脚、摆莲脚;顶肘、盘肘、挑肘等。
只有夯实坚固的地基,才能建起高耸的大楼。
同理,基本功是提高太极拳技能的基础。
基本功,可以扩展肩、胯、脊椎等各大关节的旋转范围,长期坚持习练,能防治中老年易患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和膝关节增生等外在筋骨之病。
太极拳的这些好处,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的太极拳,但是,我们在进行太极拳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呼吸的节奏的控制。
同时,根据中医心主血、肺主气、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的理论,通过基本功外在筋骨活血练气的作用,能条件反射地改善和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
我就是每天早晨坚持不懈地习练基本功,我做正压腿时,脚尖可挨着下颌。
做侧压腿时,脚尖可挨着太阳穴,踢脚可过头顶。
现在我已过不惑之年,手脚灵活如孩童,脏腑气盛如青年。
基本功减缓了我外在筋骨皮衰老退化的进程,基本功增强了我内在精气神的功能,基本功使我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保持了老而不衰的状态,所以说,基本功是养生保健的基础。
若是反之,只打太极拳套路,而不练基本功。
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开始硬化,肌肉开始萎缩,骨关节面的的软骨开始硬化,大脑中枢神经的传导和反应开始下降。
这样,人体就出现了关节活动范围受限,韧带失去弹性,肌肉失掉了力量,神经反应迟钝等衰老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对于没有任何学拳基础的人来说。
练习太极拳就要从零开始学起,不是说练习太极拳不需要基础,而是练习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的练习,只有学好了基础才能提高你的太极拳。
一、无极桩
首先将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将你的双膝微微弯曲,身体的重心放在两条腿上;将双手就到胸前微微弯曲手臂,手指呈自然装展开,手指指尖相对,手掌掌心向里呈现抱球状,两眼注视双手。
姿势高低可根据体质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通过练习下部力量增加稳实,周身内劲饱满,丹田之气充足。
二、开合桩
在无极桩姿势的基础上,两手臂作稍向外棚开和稍向内收合的练习。
开时为吸气(小腹鼓起);合时为呼气(小腹内收)。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
当练久之后,可以加大呼吸程度,扩大充气量。
如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
同样,呼到极点将气全部吐出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
每次可练3-5分钟,日久可渐增。
三、升降桩
预备时,身体自然正直,两脚开立,头正悬顶,下颏微收,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这时体松心静、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动作时,两手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两肘微下垂,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眼看两手方向。
这时为吸气(小腹内收,意由丹田提气上升,贴于脊背)。
用意不用力,自然稳重,此为“升”式。
当两手臂升至肩高时,转为下落,两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微微下塌,舒指展掌,眼看前下方。
这时为呼气(小腹鼓起),气沉丹田,此为“降”式。
这样两手臂随两腿的屈伸,做前平举和下按的反复练习即为“升降”练习。
姿势的高低可根据体质情况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久练后可以逐渐加大呼吸量。
如两手升至肩高,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
同样两手下按,呼气到极点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
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
初练时,可做3-5次,久练后,练习的次数可逐渐增加。
四、虚步桩
首先身体立正真好,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上,并将右腿微微弯曲,左腿向前迈出半步用脚跟点地将脚尖翘起,然后将左膝微微弯曲的同时将双手举向前放,将左手上举同鼻子高度,右手放于左边肋骨的下方,双手手指微微弯曲,自然分开,掌心斜相对,指尖均朝前上方,眼看左掌方向,如同左琵琶式。
此式要求头顶端正竖直,下颏微收,沉肩垂肘,宽胸舒背,松腰敛臀,上体正直,左掌与左脚尖、鼻尖三尖相对。
上肢的肩、肘、手与下肢的胯、膝、足均一一相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精神集中,思无杂虑。
用意行气,气一吸贴于脊背,一呼沉于丹田,周身务求自然,不用拙力,两腋虚空,两手臂用意内合。
练习该桩步,每次练习不论时间长短,但要持之以恒,对于人体内部,意气及周身内劲及腰腿功夫的增长,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此势包含有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以及攻守等势,所以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
此势还可以左右势进行交换练习,练习时间的长短及姿势的高低,因人而异。
五、进步
【预备式】(胸朝东为前)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跟并拢,脚尖稍外展,两手背分别贴附后腰两侧,手心均朝外,目前平视。
【动作】
1、首先将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上然后微微弯曲膝盖,将你的左腿上台弯曲膝盖。
然后将你的左脚向前迈出一步,用你的左脚脚跟着地成左虚步。
最后将你身体的重心慢慢的移向你的左腿全脚踏实,脚尖向前成左弓步,目前平视。
2、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并屈膝后坐,左腿自然伸直,左脚尖翘起外摆成左虚步;然后上体微左转,重心移向左腿并屈膝,全脚掌踏实,脚尖偏向东北,同时右腿屈膝,脚跟抬起微外展碾脚。
3、上体微右转,重心全部移至左脚,右腿抬起,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东南)上一步成右虚步;然后重心逐渐移至右腿。
全脚踏实成右弓步,脚尖想前(东),目视前方。
根据以上步法变换过程,两腿交替向前反复进行练习。
【收式】后脚向前脚跟步,两脚跟靠拢,两腿慢慢伸直,
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朝内。
【要点】①进行练习过程中,上体始终要保持正直,目前平视,重心要保持平稳,不要忽高忽低,身体的高低程度取决于本人的腿部力量,因人而异。
②动
作与呼吸的配合是:虚步时为吸气,弓步和碾脚时为呼气。
③步法转变要连贯稳实、虚实分明。
六、退步
【预备式】(胸朝东为前)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跟并拢,脚尖稍外展,两手掌相叠,手心朝里,左掌在外,右掌轻贴于小腹(丹田处)目前平视。
【动作】
1、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并屈膝,左腿屈膝抬起,左脚向左后方撤一步,前脚掌先着地。
重心逐渐后移,全脚踏实,左腿屈膝后坐;右腿自然伸直,目前平视。
2、身体重心全部移至左腿并屈膝,右腿屈膝、右脚抬起经左脚内侧向右后方撤一步,前脚掌先着地。
重心逐渐后移,全脚踏实,左腿屈膝后坐;右腿自然伸直,目前平视。
根据以上两腿动作变换交替后反复进行练习
【收式】前脚向后撤步,两脚跟靠拢,两腿慢慢伸直,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朝内。
【要点】①上体始终腰保持正直平稳,不要忽高忽低,身体的高低程度取决于本人的腿部力量,因人而异。
②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是:身体后坐时为呼气,抬腿撤步时为吸气。
③动作要连贯、两腿虚实要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