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国卫办医函〔2019〕236号

合集下载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全文及附表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全文及附表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管理是“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指导各地、各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智慧管理工具,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特制定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一、建立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的目的(一)明确医院智慧管理各级别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加强智慧管理相关工作提供参照。

(二)指导各地、各医院评估医院智慧管理建设发展现状,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持续改进体系。

(三)完善“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使之成为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管理的医院。

三、评估分级由于医院管理涉及面广、内容较多,本标准仅针对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0级至5级。

分级原则如下。

(一)0级: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手工处理医院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未使用信息系统。

(二)1级: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院管理。

使用信息系统处理医院管理的有关数据,所使用的软件为通用或专用软件,但不具备数据交换共享功能。

(三)2级:初步建立具备数据共享功能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在管理部门内部建立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共享并进行处理。

(四)3级: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初级业务联动。

管理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传送数据,并采用任意方式(如界面集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本部门之外所需的数据。

本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供其他部门共享使用,信息系统能够依据基础字典库进行数据交换。

(五)4级: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中级业务联动。

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医院管理、医疗、护理、患者服务等主要管理系统(如会计、收费、医嘱等系统)数据交换。

管理流程中,信息系统实现至少1项业务数据的核对与关联检查功能。

(六)5级:初步建立医院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级业务联动与管理决策支持功能。

各管理部门能够利用院内的医疗、护理、患者服务、运营管理等系统,完成业务处理、数据核对、流程管理等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24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国卫办医函〔2019〕236号)

24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国卫办医函〔2019〕236号)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 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O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2
流程。 (五)4 级: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医疗信息在
一定区域内实现互联互通,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个 性化、智能化服务,患者就诊更加便利。
(六)5 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 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 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 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四、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综合评估医院智慧服 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环境与信 息安全状况。 (一)局部应用情况评估。是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 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1.评估项目: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 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确定 5 个类别共 17 个评估项目(见附件 1)。 2.评估方法:围绕 17 个评估项目分别对医院智慧服务信 息系统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进行评分。功能评估按照实现 的功能等级获得等级评分,有效应用范围评估按照实际应用 情况获得相应的比例系数评分。将两个得分相乘,得到此评 估项目的综合评分。即:
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推送服务
5 诊中服务
标识与导航 具备院内导航系统
6
患者便利保障服务 Βιβλιοθήκη 备患者便利保障系统并有应用7
患者反馈
电子调查人次占全部调查人次比例
8
患者管理
应用电子随诊记录的随诊患者人次数 占总随诊患者人次比例
9
诊后服务
4
其评估总分应大于等于 30 分。 (2)基本项目完成情况。基本项目是医院智慧服务信
息系统中的基础、关键项目(见附件 3)。医院智慧服务信息 系统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基本项目应当全部达标。 部分项目应用范围必须达到 80%以上(见附件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3.15•【文号】国卫办医函〔2021〕86号•【施行日期】2021.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405号)有关要求,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我委组织制定了《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各医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时参照使用。

我委暂不开展相关评估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1年3月15日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管理是“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指导各地、各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智慧管理工具,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特制定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一、建立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的目的(一)明确医院智慧管理各级别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加强智慧管理相关工作提供参照。

(二)指导各地、各医院评估医院智慧管理建设发展现状,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持续改进体系。

(三)完善“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使之成为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管理的医院。

三、评估分级由于医院管理涉及面广、内容较多,本标准仅针对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0级至5级。

分级原则如下。

(一)0级: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手工处理医院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未使用信息系统。

(二)1级: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院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3.15•【文号】国卫办医函〔2021〕86号•【施行日期】2021.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8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405号)有关要求,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我委组织制定了《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各医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时参照使用。

我委暂不开展相关评估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1年3月15日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管理是“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指导各地、各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利用智慧管理工具,提升医院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特制定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一、建立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的目的(一)明确医院智慧管理各级别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加强智慧管理相关工作提供参照。

(二)指导各地、各医院评估医院智慧管理建设发展现状,建立医院智慧管理持续改进体系。

(三)完善“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设计,使之成为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管理的医院。

三、评估分级由于医院管理涉及面广、内容较多,本标准仅针对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0级至5级。

分级原则如下。

(一)0级: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手工处理医院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未使用信息系统。

(二)1级: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院管理。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19年版)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19年版)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19年版)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19版)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19版)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19版)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研究

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研究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D O I :10.13912/j .c n k i .c h qm.2023.30.8.05*基金项目: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项目(编号:P G 2022036);北京回龙观医院青年科研基金(编号:L Y 202110)谷兰凌1 田宝朋1* 库晓峰1 谷建肖2 通信作者:田宝朋1 北京回龙观医院 北京 1000962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100091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研究*谷兰凌1 田宝朋1* 库晓峰1 谷建肖2ʌ摘 要ɔ 目的 基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对我国智慧服务政策文件进行分析,为医疗机构加强智慧服务建设提供参考㊂方法 以 智慧服务 智慧医院 智慧医疗 5G+医疗 等为关键词,在国务院㊁国家卫生健康委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官方网站收集2018年1月1日 2022年12月31日公开发布的与智慧服务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㊂利用R O S T文本挖掘软件进行词频分析㊂结果 共纳入15份政策文件㊂综合分析来看,互联网和医疗机构是提供智慧服务的重要载体,智慧服务范围由简单的医疗服务扩大至涵盖内容更广泛㊁涉及形式更多样的卫生服务和健康服务㊂与2018年-2019年相比,2020年-2022年智慧服务政策更加强调 标准化 建设㊂从智慧服务核心政策来看, 评估 是未来智慧服务工作重点㊂结论 公立医院应拓展智慧服务内涵,构建标准化智慧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评估结果导向作用㊂ʌ关键词ɔ 智慧服务;政策文件;词频分析中图分类号:R 197.3 文献标识码:AT h e S m a r t S e r v i c eP o l i c i e s i nC h i n aB a s e do n W o r dF r e q u e n c y A n a l y s i s /G U L a n l i n g ,T I A N B a o p e n g ,K U X i a o f e n g ,e ta l .//C h i n e s e H e a l t h Q u a l i t y M a n a ge m e n t ,2023,30(8):20-24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B a s e do nh o r i z o n t a l a n dv e r t i c a l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t h es m a r t s e r v i c e p o l i c y do c u m e n t s i nC h i n a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m e d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 t o s t r e n gt h e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s m a r t s e r v i c e . M e t h o d s U s i n g "s m a r t s e r v i c e ","s m a r t h o s p i t a l ","s m a r tm e d i c i n e "a n d"5G+m e d i c i n e "a sk e y w o r d s ,t h e p o l i c y do c u m e n t s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s m a r t s e r v i c e t h a tw e r e p u b l i c l y r e l e a s e d f r o mJ a n u a r y 1,2018t oD e c e m b e r 31,2022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f r o mt h e o f f i c i a lw e b s i t e s o f t h eS t a t eC o u n c i l ,t h eN a t i o n a lH e a l t hC o mm i s s i o n a n d t h eN a t i o n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R e -f o r m C o mm i s s i o n .W o r d f r e q u e n c y a n a l y s i sw a s c a r r i e do u t u s i n g R O S Tt e x tm i n i n g s o f t w a r e . R e s u l t s At o t a l o f 15p o l i c y d o c u m e n t sw e r e i n c l u d e d .F r o m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a n a l y s i s ,t h e I n t e r n e t a n d m e d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i o n sw e r e i m p o r t a n t t h a t c a r r i e r s t o p r o v i d es m a r t s e r v i c e s ,a n dt h es c o p eo f s m a r t s e r v i c e sh a de x p a n d e d f r o ms i m pl em e d i c a l s e r v i c e s t o h e a l t h s e r v i c e s a n d h e a l t h s e r v i c e s c o v e rm o r e e x t e n s i v e c o n t e n t a n dm o r e d i v e r s e f o r m s .C o m pa r e dw i t h 2018-2019,t h e s m a r t s e r v i c e p o l i c y o f 2020-2022p u tm o r ee m p h a s i so n"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F r o m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 t h e c o r e p o l i c y o f s m a r ts e r v i c e ,"e v a l u a t i o n "i s t h e f o c u so f f u t u r es m a r ts e r v i c ew o r k . C o n c l u s i o n P ub l i ch o s p i t a l s s h o u l db r o a d e n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r v i c e ,b u i ld a s t a n d a r d i ze d i n t e l l i g e n t s e r v i c e s y s t e m ,a n d g i v ef u l l p l a yt o t h e r o l e o f e v a l u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g u i d a n c e .K e y w o r d s S m a r t S e r v i c e ;P o l i c y D o c u m e n t s ;W o r dF r e q u e n c y A n a l ys i s F i r s t -a u t h o r 's a d d r e s s B e i j i n g H u i l o n g g u a nH o s p i t a l ,B e i j i n g,100096,C h i n a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19 236号),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研究 谷兰凌田宝朋库晓峰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智慧医院奠定基础㊂2021年,‘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国卫医发 2021 27号)明确提出,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加强智慧服务建设,完善智慧医院分级评估顶层设计㊂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指医院针对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服务模式[1]㊂本研究基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对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文件进行分析,旨在确定政策主要研究方向,阐释未来智慧服务发展方向,为医疗机构加强智慧服务建设提供参考㊂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以 智慧服务 智慧医院 智慧医疗 5G+医疗 等为关键词,在国务院㊁国家卫生健康委㊁国家发展改革委㊁国家医疗保障局㊁财政部等官方网站,收集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公开发布的与智慧服务密切相关的意见㊁通知㊁办法㊁细则等文件㊂共收集15份政策文件㊂1.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从四个视角[2]进行分析:第一,对政策文件力度进行量化分析,对发文部门进行描述;第二,从整体内容和词频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政策的主要研究方向;第三,按照发布时间先后顺序对政策文件进行纵向分析,探索政策发展变化;第四,对核心政策文件利用RO S T文本挖掘软件进行词频分析,明确政策制定特征㊂2结果与分析2.1智慧服务政策文件力度量化分析借鉴彭纪生等[3]㊁王薇等[4]对政策文件力度的量化研究方法,按照发文部门的层级㊁发文数量以及政策类型对15份政策文件进行评分(表1㊁表2)㊂其中:得分最高的政策文件是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为4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智慧服务相关政策文件总得分最高,为20分㊂2.2智慧服务政策综合分析利用R O S T文本挖掘软件对15份政策文件进行词频分析,以出现频次>50为纳入标准,同时剔除不符合研究目的和无意义词汇后,共提取了36个高频关键词㊂经3名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研究谷兰凌 田宝朋 库晓峰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专家(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从事智慧服务和互联网医疗相关工作)讨论,将36个关键词概括为服务载体㊁服务方式㊁服务对象㊁服务范围㊁服务保障和未来趋势6个维度㊂其中,服务范围占比最高,为29.22%;服务对象占比最低,为6.21%㊂在服务载体中,互联网和医疗机构是提供服务的重要载体;在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中,以电子㊁技术㊁信息化㊁远程为手段,以医务人员为服务供方,以患者和社会为服务需方;服务范围由简单的医疗服务扩大至涵盖内容更广泛㊁涉及形式更多样的卫生服务和健康服务;在服务保障方面,通过逐步完成标准化建设,推动制度规范化,实现智慧服务快速发展;在未来趋势方面,以发展㊁加强等为高频关键词,体现了智慧服务发展态势㊂见表3㊂2.3 智慧服务政策纵向分析2020年以前,智慧服务政策侧重于 互联网+医疗 ,2020年以后,政策明确提出要以智慧服务建设为基础,不断细化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㊂因此,本研究以2020年作为分界线,分两个阶段统计2018年-2019年和2020年-2022年智慧服务政策文件中的高频关键词,并进行比较㊂通过对比两个阶段高频关键词发现:在服务载体方面,智慧服务仍以 医疗机构 和 互联网 作为重要支撑;在服务方式方面, 电子 技术 信息化 作为现代技术与传统医学结合的关键,在两个阶段都被重点关注;在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方面, 患者 医务人员 和 社会 弱化,但是 健康 服务㊁ 卫生 服务㊁ 医疗服务 始终是智慧服务政策关注重点,同时 支付 方式也受到关注;在服务保障方面,最为突出的变化为 标准化 ,由较少提及变为关注重点, 管理 质量 始终是智慧服务政策关注重点;在未来趋势方面, 发展 加强 推进 和 提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研究谷兰凌 田宝朋 库晓峰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 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升 关注度均有所提升㊂见表4㊂ 分别提取2018年 2019年和2020年 2022年两个时间段前20位高频关键词,并绘制韦恩图(图1)㊂韦恩图中间区域为两个时间段内均出现的高频关键词㊂从图1可知,2020年之前,注重 医务人员 电子 远程 病历 等基本就医要素,2020年之后,更加重视 标准化 建设以及技术水平提升㊂图1 2018年 2019年和2020年2022年前20位高频关键词韦恩图2.4 智慧服务核心政策分析结合专家讨论意见,选取全文内容与智慧服务高度相关,对智慧服务未来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的3份核心政策文件,即‘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㊂从服务载体㊁服务方式㊁服务对象㊁服务保障㊁服务范围和未来趋势6个维度,对3份核心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剔除不符合研究目的和无意义词汇后,提取前20位高频关键词(表5)㊂在服务载体方面,关注重点仍为线下线上结合的公立医院和互联网;在服务方式方面,系统和预约成为关注焦点;在服务对象方面,仍以患者为主;在服务范围方面,融合了大卫生理念,不仅涉及医疗服务,而且关注卫生服务和健康服务,同时注重评估在智慧服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在未来趋势方面,分级㊁区域和项目关键词的出现,明确了未来智慧服务实现路径,同时发展㊁提升等关键词体现了国家对于智慧服务的积极支持力度不会改变㊂3 讨论与建议3.1 拓展智慧服务内涵从政策研究的视角发现,智慧服务范围由简单的医疗服务扩大至涵盖内容更广泛㊁涉及形式更多样的卫生服务和健康服务㊂例如:从医疗服务角度探索了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线上多学科诊疗模式,可有效解决传统线下多学科诊疗患者与专家时间空间界限㊁设施不齐全等问题[5];从卫生服务角度开发了一体化智能防疫管理平台,提高了疫情防控管理水平[6];从健康服务角度构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患者赋能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智慧服务政策研究 谷兰凌田宝朋库晓峰等‘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30卷第8期(总第189期)2023年8月型健康管理平台,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改善了患者临床结局[7]㊂智慧医疗作为一种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新型服务模式,融入了人工智能㊁传感技术等高科技元素[8]㊂公立医院作为诊疗服务的重要场所和智慧服务的提供主体之一[2],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探索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㊁卫生服务和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在健康科普㊁院外随访㊁公共卫生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满足患者全流程和多样化的院内外诊疗需求[9],构建涵盖疾病预防㊁诊断和治疗等全流程的智慧服务管理模式[10]㊂3.2构建标准化智慧服务体系从两个阶段政策对比分析视角来看,2020年之后,智慧服务政策更加重视 标准化 建设㊂目前,我国尚未从国家层面发布关于智慧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文件,多数为规范性文件,如: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发布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和‘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22年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㊂这些文件内容聚焦于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准入㊁执业规则㊁监督管理等,并未涉及智慧服务标准化建设㊂未来相关医疗机构可依据智慧服务的诊前㊁诊中和诊后不同阶段,明确智慧服务标准化内涵[11]㊂同时,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尤其是涉及患者隐私保护㊁数据安全[12]等细节和预约挂号㊁支付等行为,通过充分调查研究,构建标准化智慧服务体系㊂3.3发挥智慧服务评估结果导向作用从核心政策分析视角来看, 评估 作为规范智慧服务建设的新手段被相关政策强调㊂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 2019 236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医院智慧服务评价工作㊂分级评价不仅能够引导医疗机构合理㊁科学㊁精准地拓展服务内涵,提升服务水平,而且能够引导系统服务开发商朝着功能实用㊁信息共享㊁更趋智能化的方向发展[13]㊂因此,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与管理,积极推进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明确智慧服务建设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㊂同时,提供系统服务的开发商应紧密结合各医疗机构评估结果,针对性开展合作,逐步完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14]㊂此外,关于智慧服务评估与管理工作的研究较少,建议医疗机构加强智慧服务评估学术研究,总结评估与管理经验,为其他机构推进智慧服务评估工作提供参考㊂参考文献[1]刘同柱,王德斌,徐兵,等.智慧医院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及实施策略[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0,17(6):26-31.[2]郑秋莹,汪晨,关泽,等.基于词频分析的我国医疗 互联网+ 政策解读[J].中国医院,2020,24(9):5-9.[3]彭纪生,孙文祥,仲为国.中国技术创新政策演变与绩效实证研究(1978-2006)[J].科研管理,2008,29(4):134-150.[4]王薇,余玲艳.中国应急产业政策目标㊁工具㊁力度的三维分析:基于2002年以来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11):50-56.[5]梁蓝芋,王睆琳,冯尘尘,等.基于互联网医院的线上多学科诊疗模式构建及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11):45-48.[6]周晟劼,俞磊,张君钰,等.大型公立医院一体化智能防疫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12):72-75.[7]徐晓华,林颖,张贤,等.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患者赋能型心衰健康管理平台[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10):77-83.[8]许敏,白杨,何瑶,等.智慧医疗及相关产业发展㊁问题及建议[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8):23-25.[9]许俊杰,陈军.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系统及其发展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10):118-131.[10]肖盼盼,马航霞,李晓莲,等.移动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4):83-85.[11]徐若然,周博雅,朱伯健,等.一体化智慧医疗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72-74.[12]蒙华,李立峰,李浪,等.基于 互联网+ 智慧医院的医联体建设[J].现代医院,2017,17(12):1720-1724.[13]李红霞,刘海一,舒婷.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解读[J].中国数字医学,2019,14(11):14-17.[14]陈廷寅,冯嵩.大型公立医院基于 互联网+ 医疗健康的智慧服务体系建设与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20,15(10):1-4.0211126收稿日期:2022-11-04修回日期:2023-02-13责任编辑:任红霞。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解读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解读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 (兪行)解读李红霞'刘海一'舒婷**通信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1WXM4,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6号院3号楼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100044,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6号院3号楼② 清华大学长庚医院,102218,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168号摘 耍 详细介绍了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背景及评估方法,同时指明了医院开展智慧服务所需 具备的信息化基础,有助于全面、快速地认识和理解标准,为标准的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诃 智慧服务 分级评估 解读Doi:10.3969/j 」ssn. 1673-7571.2019.11.004[屮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Interpretation on 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 (Trial )/ LI Hong —xia, LIU Hai —yi, SHU Ting//China Digital Medicine.—2019 14(11): 14 to 17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background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 (Trial )", andpoints out the informational foundation that hospitals need to carry out smart service, which is helpflil to understand the scoring systemcomprehensively and quickly, and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standards.Keywords smart service, grade assessment, interpretationCorresponding author National Institute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Beijing 100044, P.K.C.1标准出台的背景1.1智慧医院的定义和内涵当前,我国医疗服务正处在从"信息化”向"智慧化”过渡的关键阶段。

11.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审核材料提交要求2019

11.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审核材料提交要求2019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审核材料提交要求为保证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工作的有序开展,请自评三级及以上级别的医院继续完成以下工作:一、自查上报数据真实性虚报数据将严肃处理,请仔细阅读平台“资料下载”中的《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标准原文。

如贵院在数据填报中因对标准解读不到位导致填报错误,请平台在线申请数据修改,国家级账户统一审核。

具体操作方式:“资料下载”里下载《数据修改申请书模板》,填写完毕并盖章后扫描为PDF 文件,登陆平台点击“上报”下面的“上传申请书”按钮在线进行提交,等待审核通知。

二、高级别医院实证材料要求高级别实证材料为申报级别基本项和选择项相关问题的详细回答和系统截屏,统一为PDF版本,分为两个独立文件(系统功能基本项和系统功能选择项)逐个上传。

1、根据《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附表3,“系统功能评估内容”的材料要求,申报三级及以上的医院需提供从三级至所申报级别的基本项和选择项功能实证截图材料。

2、截图要完整、真实、清晰、准确,体现出系统具备的功能特征,每一个点(顿号并列的内容)都要截图;3、每张截图必须是全屏截图,要有医院名称和具体操作时间,拒绝仅截取单个功能点的展示图;4、截图请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隐去患者姓名;5、截图不能清楚展示功能实现过程的部分,可以增加语言描述;6、严禁抄袭其他医院的功能展示图,一经发现,立刻终止本年度评审,并列入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工作黑名单;7、基本项和选择项分成两个独立文件,按要求上传。

三、材料提交时限请于本片区数据上报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将要求的材料上传至平台。

过期不提交视为自动放弃评评价资格。

四、注意事项每家医院最多只有一次补充提交材料的机会,补充材料准备仍不完整将直接取消审核资格。

材料审核通过以后,将委派专家组进行现场审核。

样例:“系统功能评估内容”(1)患者使用自有移动设备及PC设备,在线完成身份注册,患者线上身份注册信息与院内患者信息联通具体实现方式:文字说明实证截图:(2)支持患者在院外进行预约挂号,预约方式如:网站、手机APP、区域挂号平台等具体实现方式:文字说明实证截图:………………。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
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公布日期】2019.03.05
•【文号】国卫办医函〔2019〕236号
•【施行日期】2019.03.05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
体系(试行)的通知
国卫办医函〔2019〕2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落实《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有关要求,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逐步建立适合国情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我委组织制定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供各地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和改善医疗服务参考。

我委将指定机构开展评估工作,评估有关事项另行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19年3月5日附件: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医疗单位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23版)

医疗单位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23版)

医疗单位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2023版)简介本文档旨在为医疗单位智慧服务的分级评估提供标准体系。

随着医疗服务行业转型升级,智慧化服务已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医患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因此,针对医疗单位不同层级的智慧服务实施,建立统一的评估标准体系,对于保障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和行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标准体系将根据模块分级,形成不同层级的评估指标和标准,对医疗服务智慧化实现和升级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标准体系本标准体系将从服务场景、智能化技术、数据管理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形成不同等级的标准体系。

一级服务- 服务场景:提供基础的智慧医疗服务,如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医疗咨询等服务。

- 智能化技术:智能语音和预测模型等技术的运用。

- 数据管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和医疗信息的管理和存储。

- 用户体验:提供基本的在线服务平台,满足用户基本的体验需求。

二级服务- 服务场景:提供针对慢性病管理、用药指导、病例分析等服务。

- 智能化技术:机器研究和深度研究等技术的运用。

- 数据管理:加强患者和医生的互动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推送。

- 用户体验:提供社交和互动的在线服务平台,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三级服务- 服务场景:提供远程医疗、家庭医生、健康管理等全方位医疗服务体系。

- 智能化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

- 数据管理:统一管理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和医疗信息,形成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 用户体验: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体验,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结论建立医疗单位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对智慧服务不同等级的评估和认证,有助于规范整个行业的服务标准和质量水平,促进医疗服务行业的转型和升级。

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价试点工作研究

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价试点工作研究
为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9年初正式发布了《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该标准共设立五大类十七项指标,涵盖诊前、就诊过程、诊后、全程服务和基础与安全等方面。每个指标分为0~5六个等级,从未实现患者服务信息化支持到患者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评价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方法,对医疗构智慧服务系统的功能、技术基础环境与安全状况等维度展开评价。此标准旨在保证我国医疗机构智慧服务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便民惠民措施的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国情的医疗机构智慧服务系统功能与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价标准体系试行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

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

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摘要:我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家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普及与共享。

医疗信息化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要支撑。

在医疗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智慧医院的建设,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更是凸显了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性。

基于此,以下对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医院建设;顶层设计;实施路径引言构建新的智能城市的关键在于明确每个参与者的责任,其中政府的作用,即公共服务提供者、政治指标提供者和生态建设领导者,应处于首要地位。

如前所述,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智能城市的实施路径可分为四个步骤:建设城市提高认识基础设施,以提供公共服务,并为所有行业的提高认识设备提供公共接入和传输渠道;开发城市操作系统,构建支持平台,为各类智能城市应用提供统一基础。

建立智能城市指标体系,明确建设方向,满足管理需求,为市场留出空间;定义智能建筑施工模式,指导施工和实施,使建筑和城市成为有机整体。

1智慧医院建设架构与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设计了我国智慧医院的整体框架,分为3大板块: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

智慧医疗面向医务人员,具体评价标准为《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试行)》(国卫办医函〔2018〕1079号),包含药事、护理、医技、质量等方面,以方便医务人员为核心,实现全院统一集成,高效梳理业务流,以数据流验证业务流,持续改进医疗业务。

智慧服务面向患者,具体评价标准为《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国卫办医函〔2019〕236号),以互联网诊疗为主要内容,包含诊前、诊中、诊后、安全等方面,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将医疗服务和数据通过互联网延伸至患者端,并保障安全。

智慧管理面向医院管理人员,具体评价标准为《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国卫办医函〔2021〕86号),以医院管理为主要内容,包含物资、运营、科研、后勤等方面,以管理者视角开展全面统筹,实施高效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医院智慧服务是智慧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指医院针对患者的医疗服务需要,应用信息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加强患者信息互联共享,提升医疗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新时代服务模式。

建立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Smart Service Scoring System,4S),旨在指导医院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服务,为进一步建立智慧医院奠定基础。

电子病历、医院运营、教学、科研等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在本评估范围内。

一、评估目标
(一)建立完善医院智慧服务现状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评估医院开展的智慧服务水平。

(二)明确医院各级别智慧服务应当实现的功能,为医院建设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提供指南,指导医院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应用智慧服务信息系统。

(三)引导医院沿着功能实用、信息共享、服务智能的
方向,建设完善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使之成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有效工具。

二、评估对象
应用信息系统提供智慧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院。

三、评估分级
对医院应用信息化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分为0级至5级。

(一)0级: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

医院未建立患者服务信息系统;或者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少于3个。

患者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医疗服务信息较少。

(二)1级: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门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

医院建立服务患者的信息系统,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服务流程进行部分优化,在挂号、收费、检查、检验、入出院、药事服务等环节中,至少有3个以上的环节能够面向患者提供信息化服务,患者就医体验有所提升。

(三)2级: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为患者提供智慧导医分诊、分时段预约、检查检验集中预约和结果推送、在线支付、床旁结算、生活保障等智慧服务,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取医疗服务相关信息。

(四)3级:联通医院内外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

电子病历的部分信息通过互联网在医院内外进行实时共享,部分诊疗信息可以在院外进行处理,并与院内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实时交互。

初步建立院内院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流程。

(五)4级: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

患者医疗信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互联互通,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患者就诊更加便利。

(六)5级: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

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四、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综合评估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环境与信息安全状况。

(一)局部应用情况评估。

是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

1.评估项目: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的基本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确定5个类别共17个评估项目(见附件1)。

2.评估方法:围绕17个评估项目分别对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进行评分。

功能评估按照实现的功能等级获得等级评分,有效应用范围评估按照实际应用情况获得相应的比例系数评分。

将两个得分相乘,得到此评估项目的综合评分。

即:
单个项目综合评分=功能评分×有效应用范围评分。

各项目实际评分相加即为该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局部应用情况的总评分。

(1)功能评分。

标准中对每个评估项目,均按照0—5级列出每一个评估项目对应的功能要求与评估内容。

评估是根据各医院智慧服务系统达到相应评估项目的功能状态(评为某一级别必须达到前几级级别相应的要求),确定该评估项目的得分。

(2)有效应用范围评分。

按照每个评估项目要求的应用范围,分别计算该项目在医院中的实际应用比例。

其中,要求实际应用的项目,实际服务中实现应用则视为100%,无实际应用则视为0。

要求比例的项目,计算该项目在医院内的实际应用比例,所得比值即为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二)整体应用水平评估。

是对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评估。

具体方法是按照总分、基本项目完成情况、选择项目完成情况得到评估结果,分为0—5级共六个等级(各级评估要求见附件2)。

(1)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评估总分。

是反映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量化指标,即局部应用情况
评估各项目评分的总和,且该得分不低于相应级别最低总分标准。

例如: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达到第3级水平时,则其评估总分应大于等于30分。

(2)基本项目完成情况。

基本项目是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中的基础、关键项目(见附件3)。

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基本项目应当全部达标。

部分项目应用范围必须达到80%以上(见附件3)。

(3)选择项目完成情况。

选择项目是医院结合实际选择实现的项目。

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选择项目至少50%应当达标。

部分项目应用范围必须达到50%以上(见附件3)。

附件:1.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项目
2.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基本要求
3.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具体要求
附件1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项目
说明:“应用评估”中要求“有应用”的项目,该功能在实际中应用则视为100%,如未应用则视为0;要求比例的项目,实际应用比例基本项不低于80%,选择项不低于50%。

附件2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基本要求
说明:表中“8/13”是指13个选择项目中至少有8个项目达标。

附件3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具体要求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说明:1.评估内容中描述为“包括”的,要求其后所列项目功能全部实现;描述为“如”的,要求其后所列项目功能至少实现1项。

2.“治疗”是指对患者的非手术治疗,如换药、透析、物理治疗、放射治疗、不计入手术的介入治疗等。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