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泉水》是二年级下册第二组教材里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本课,要强调自读自悟,让学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的心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泉水丁冬》视频。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听歌,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首歌,仔细听。(播放《泉水丁冬》)

一、导入新课

刚才上课前我们欣赏了一首美妙的歌曲,咦,你在歌中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生说)

是啊,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

请小朋友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词,学生认读。(重点指导“哦”的读音:这是个语气词)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泉水从哪儿来?流到了哪里?

三、细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泉水从哪儿来?你从哪里知道的?(指生说,出示第1段)

B、指导学生读1段。

过渡:丁丁冬冬的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流啊流啊,它都流到了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轻声读2—5自然段,读完后可以在书上划一划。(指生汇报,师随即板书: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2、重点指导学习第2段:

现在让我们随着泉水一起到山腰的水池看一看。(出示第2段)

A、学生自读: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一段,看看泉水在这里遇到了谁?说了什

么?

B、指生回答。(泉水的话变红)

C、读泉水的话,从中知道了什么?

D、句子比较,理解泉水的话。

①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②来吧!我的水很多。

(通过比较,体会“来吧,来吧!”“很多很多”这样重复连续使用词语,可以让我们感觉泉水更多,更热情。在我们平时写话或说话训练中也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方法。)

E、指导学生读好泉水的话。

F、多么热情的泉水啊!看,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学生读)

拄着拐棍的老爷爷也来打水,泉水热情地说:(学生读)

蹦蹦跳跳的小弟弟来打水了,泉水还是说:(学生读)

G、真是一股热情、大方的泉水!刚才付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都不看大屏幕,好

象会背了。(指导学生背诵这一段)

过度:小朋友们真棒!通过读第2段,找到泉水遇到谁?说了什么?然后通过读泉水的话,从中感受到泉水“很多很多”的特点,并且知道这是一股热情大方的泉水!(出示学习提示)

下面请小朋友们就按照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剩下的三个段,选出你们组都喜欢的部分,进行学习交流。(出示温馨提示)

3、小组合作学习剩余三个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

A、“平地”:引导学习拓展“除了火红的杜鹃花照见自己美丽的身影,还有谁照见自己美丽的身影?”

B、“果园”:采访泉水(你为什么让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从而渗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感。

C、画眉鸟。(清脆的歌声)

5、拓展想象:

听啊,泉水丁丁冬冬的又流向了远方,咦?泉水还会流到哪些地方?遇到谁?说些什么?

出示:“泉水流到,遇到,

泉水说:“。”

(先给身边的小伙伴说说,再在班内汇报。)

6、齐读最后两段:

多么热情、无私的泉水啊!它最后又流到了哪儿?(出示最后两段,齐读)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泉水不仅“多清甜美”,而且非常乐于助人,热情大方,也希望同学们像泉水一样将自己的爱心与热情奉献给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世界会变的更加美好!下课!

《泉水》自我反思:

在教学《泉水》这一课时,我根据教材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充分读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上,情感的体验上,特别是语言的迁移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读和说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自读自悟,悟中生情:

这篇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课文共描绘了四个场景: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的自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一个人读、同桌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师生共读、轮读、配乐读等等,在读中品味、感受泉水的乐于奉献、乐于助人、团结协作。读首先要有整体性。要重视整体朗读,不要一开始就支离破碎地把一个词、一句话拿出来品读,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抓住泉水的四次说话:“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体会泉水的热情、自豪。体悟泉水的四个特点“多、清、甜、美”。在学生朗读体会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泉水说的话,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抒发泉水的乐于助人。在品读中要适时进行教师的范读。如果学生朗读得很好,充分读出了泉水的热情,教师就无须再范读,假如学生怎么读也读不好,教师就要及时进行范读和适当的朗读技巧指导,模仿本身也是一种揣摩,一种体会。

课文总的基调是欢快热情的。但要注意开头、结尾相对较“静”的描写。最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开头一段中有个疑问句,朗读时也要注意。因为课后练习中的小诗,就是采用问答的形式构成的。

2、创设意境,激发兴趣:

恰当发挥多媒体、插图、图片等资料的作用,创设意境,特别是教材资源要成分运用,本课的插图很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课文描述的美丽景象。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泉水的图片;课上,让学生欣赏一段清泉石间流的录像;朗读时,配上泉水叮咚的声音或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欣赏中阅读,阅读中欣赏,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语言模仿,引发积累:

学习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任务,学生的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中的语言规律,并指导学生积累和模仿这些语言规律。本文和第六课在用词中有个共同的特点,在名词前都加了定语,构成(怎么样)的(什么),像“阳光灿烂的世界、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更大更甜的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欢快的泉水”学生在学习、积累这些词语时,可引导学生比较加上修饰部分和不加有什么不同,从而感悟这样可以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生动、形象。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写话中也能模仿着写写,把阅读和写话有机结合在一起,学课文的同时学习用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