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b5937d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d.png)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
本文将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1.品种选择品种是影响玉米产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耐旱、耐病、高产优质的品种。
如鲁豫系玉米、中秆系玉米、单交系玉米等。
2.合理密植玉米的密度对产量有很大影响,密度过低产量不高,密度过高容易发生逆境。
一般适宜密植6~8万株/亩,株距为60~70cm,穴距为40~50cm。
当然密度还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等因素进行调整。
3.良种选用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筛选、挑选,筛去熟籽和坏种,保留健壮、充实、色泽好的种子。
干燥程度要适当,以免影响发芽率。
种子搭配也是很重要的,株间距、株高、抗病性等需要综合考虑搭配。
4.深松玉米的根系一般较为发达,因此深松比较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深松可提高土壤通气性,增强养分的吸收与利用,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一般在春季耕作时深松,并需注意保水。
5.合理施肥玉米是高产作物,对养分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施肥十分重要。
玉米生长初期需氮肥和磷钾肥,一般可用尿素与磷钾复混肥全量施入根区中。
在玉米成长阶段也需适量追施氮肥与磷钾肥。
当然,具体的配比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6.适时浇水玉米生长期需水比较多,在干旱地区要注意适时浇水。
播种后约20天可1次灌浆,至丝长期每5~6天施一次浅灌,留心保持土壤湿度。
7.控制病虫害病虫害防治是玉米栽培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生长过程中,每7~10天左右喷一次病虫害防治剂。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量使用农药,避免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
8.及时自然成熟玉米的自然成熟十分重要,需要认真观察及时进行收获。
自然成熟后的玉米籽粒饱满,营养成分丰富,而自然成熟前损失的养分和玉米籽粒质量都会有所降低。
以上就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简单介绍。
针对不同的环境和土壤,还需要根据玉米生长期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合理安排管理,以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措施探讨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推广应用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add0a1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f.png)
在一些地区,传统种植玉米的方法已经落后,跟不上我国整体玉米生产总量,从而拉低了我国粮食作物的经济水平,降低了玉米生产总效率。
要全面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本文先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从品种的选择到田间管理、合理种植等提高产量的种植技术手段展开讨论,从而落实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国玉米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一、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性玉米这种产物,原产于美洲地区,属于谷物的一种,与高粱等作物相似,是外来农作物。
玉米是世界产量最高的谷物品种之一,也是世界人民重要的口粮。
玉米在十六世纪时就传入我国,在我国种植业上历史发展久远,从明朝开始就作为我国基本农作物,也是从古到今我国人民常吃的粗粮品种之一。
玉米耐旱耐寒,对生长环境不挑剔,适应能力也比较强,种植成本也比较低,所以也是我国农民常种农作物。
而且玉米的食用价值也比较高,富含维生素,像玉米叶玉米棒玉米杆也有着其他方面的用途。
而且玉米易丰收,不需要过多的打理,可以说是有土即可,所以在我国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玉米除了作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以外,还对加工饲料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有利于各项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除了加工玉米食物,还可以加工成畜牧业的饲料。
而且玉米所含的成分可以提取,作为工业原料,例如比较环保的乙醇汽油。
但是近两年,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崛起,农田被占用,农业田地逐渐变少,随之劳动力数量也在减少,导致种植玉米的农民数量不多,玉米的种植范围和产量也开始降低,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减产的风险。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的选择在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中,玉米选种是关键。
玉米品种直接会影响我国玉米的产量,品种不好的玉米品质产量也比较一般。
在挑选种子时,还要看每年玉米种植现状和目前我国的市场需求,哪种种类需要多,选择哪种。
选种的第一环节,就是选取的种子要考虑是否与当地环境气候相适应。
第二点是要尽量选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区。
旱地夏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旱地夏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dbfbc40508763231121273.png)
般 可 增 产 1 名 另 外 . 可 以 采 用 药 0。 还
抗 旱 能 力 。 因 是肥 地 使 玉 米 根 系 向土 原 壤深 层 伸 展 , 提高 了吸 水 抗 旱 能 力 。 旱 作 玉 米 的 另 一 项 重 要 经 验 就 是 增 施 化
肥 , 加秸秆和根茬 还田量 , 无机促 增 以 有 机 。旱 地 玉 米 施肥 的原 则 是 : 肥 为 基 主 。 肥 为 辅 。 肥 方 法 : 是 种 植小 麦 追 施 一
五、 蓄水保墒 , 提高水分利用
率
夏 玉 米 生 长 季 节 内 一 般 年 份 降 雨
排 在 雨 季 来 临 之 前 。 争 在 6 2 日 以 力 月 0 前 播 完 。要 大 力 推 广 铁 茬 播种 技 术 , 即
在 麦 收 后 不 经 过 耕 地 、 地 , 用 机 械 整 利 化 作 业 ,贴麦 茬 中 间 开 沟 进行 播 种 。 播
盖 物 , 施 在 土 壤 表 面 , 后 即 形 成 一 喷 干 层 连 续 均 匀 的膜 , 以封 闭土 壤 。 用
水 分 后 晾 干播 种 ; 用 2  ̄ 0 g k 萘 或 0 4m / g
乙 酸 浸种 , 玉 米 抗 旱保 苗 也 有 良好 的 对
六、 坚持适 当晚收
玉 米 适 期 推 迟 收 获 的 标 准 是 苞 叶
四、 科学 施肥 。 以肥 调水
旱 地 玉 米 土 壤养 分相 对 较 低 。 施 增
播种。经过抗旱锻炼的种子 , 根系生长
快 , 苗矮壮 , 片 增宽 , 水量较多 , 幼 叶 含
一
有 机 肥 料 , 善 物 理 性 状 , 挥 土 壤 蓄 改 发
水 、 水 、 水 的 能 力 , 以 提 高 玉 米 的 保 供 可
玉米高产配套综合技术
![玉米高产配套综合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b20a13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1.png)
玉米高产配套综合技术一、根据土块、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中熟抗旱丰产品种为主栽品种。
根据土壤肥力,土地台位,施肥水平等针对性选择相应品种。
二、备足良种、适期播种中厢带改制春玉米播期3月10日至3月底初分批播种育苗;小改制迟春早夏玉米4月中旬分批播种;麦收后夏播玉米,抢时早播。
备足种子,育苗移栽每亩备种1.5公斤,直播每亩备种2公斤以上。
三、地膜育苗、培育壮苗利用空地或预留行作苗床,欠细床土后,用尿素0.5公斤、过筛过磷酸钙5公斤、腐熟渣泥肥2担欠匀,用清粪水2-3担浇透;收汗后捏成鹅蛋大小的肥团,均匀摆放在灌足底水的苗床内,亩用肥团2000-2500个;每个肥团播2粒饱满的种子,种嘴相对或相向,腹沟向上,轻压入肥团,盖1厘米细土,用喷雾器喷透;收汗后盖严地膜,前期保温,1叶时炼苗,1叶1心时开始分级移栽;移栽前苗床施用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
四、沟施底肥,灌足底水中厢带改制在预留行中间,开6寸宽,5-6寸深的平底沟;饱灌底水后,亩施腐熟有机肥20担,原头粪30-40担,复合肥60-70公斤(或碳铵40-60公斤、过磷酸钙40-45公斤、钾肥10公斤),均匀施于沟内,及时覆土呈低度瓦背形。
五、及时移栽,盖严地膜1叶1心时开始分级移栽,2.5叶前栽完,移栽后注意防治地下害虫保全苗。
以中厢带改制为例,种2行,小行1.5尺,退窝1.3-1.6尺;实行牵绳定距、分级、定向、规范移栽,移栽时,上松下紧,施好定根粪水,即亩用碳铵10公斤、原头粪10担兑30担清粪水施用。
栽后及时覆膜,压严膜边,再引苗出膜,用细土将苗孔盖严。
移栽密度要依据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而定,一般上等土以亩植2500-2600株为宜,中等土以2600-2800株为宜,下等土2800-3200株为宜。
六、加强田管、重施攻苞肥加强追肥管理,一是在全展叶5叶左右时看苗施好苗杆肥,亩用10担原头粪,尿素4公斤或碳铵10公斤,兑清粪水结合抗旱施用;二是大喇叭口时重施攻苞肥,亩用原头粪20担以上(兑清粪水40担以上),碳铵20公斤,清除地膜后中耕除草,打凼施用,垒好蔸。
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
![玉米抗旱增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333989ddd88d0d233d46ae7.png)
, ,
,
高
18 %
~
45%
,
,
同 时 增 加 了土 壤有机 质
9 0 % 以上 。
,
速 度快 灌 浆时 间 长 i 经 济 系数 高 因而
、 ,
因这时玉 米 叶面 积
,
培肥 了 地 力 并对 抑 制 玉 米 田 杂草 也有
明显 的效果 可 达
,
产量 高
二
。
小 需水 少 经 短 时抗 旱锻炼 还 能起 到 播 前种 子 抗 旱 锻 炼
水 基本 吻 合 可 基 本满 足 玉 米 生 长 发 育
,
保 持上 虚 下 实
3
.
措施 耐 旱高 产的 玉 米品 种 具有 如 下 特
。
对 水分 的 需 求
。
玉 米套 种 时 间
一
一
般在
,
3
麦秆覆盖
、
玉 米 行 间覆 盖 小 麦秸
点 :根 系 发 达 生 长 快 入 土深 ;茎 叶 茸
、
、
月底 进 行 ( 育 苗移 栽相对 早
,
铺施 方 法 :
、
蹲 苗 的 作 用 促 进 根 系生 长 增 强 吸 收
,
,
麦 收 后 雨 季 到 来之 前 在 玉 米 行 间 覆 盖 碎麦秸 每 亩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用干 湿 循 环 法 处 理 种 子 提 高抗
功能 提 高抗 灾能 力 汛 期翮 临时 玉 米
,
。
,
300
~
500 kg
。
。
旱能 力 方 法是将 玉 米 种 子 在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b5d265d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4.png)
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高温、适应性强等特点。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适时育苗、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精细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玉米高产的前提,选用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在品种选择方面,应根据地区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因素,选择耐旱、耐寒、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
二、适时育苗适时育苗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育苗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产量和品质。
适时育苗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最佳的育苗时间。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玉米种植以4月下旬-5月初为适宜育苗期,南方地区则以3月下旬-4月初为适宜育苗期。
育苗方法可以采用温床或地面育苗,育苗床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以1.2米为宜,育苗箱高度以10-15厘米为宜。
三、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密植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密植的玉米产量较稀植的玉米高出10%左右。
但密植玉米也容易引起秆薄、穗小和穗数少等问题。
因此,密植的玉米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及时调整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玉米高产和品质。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施肥要根据玉米生长的阶段、土壤肥力和病虫害情况等因素进行。
一般来说,春季种植玉米需要进行基础施肥,秋季种植玉米则需要进行后补肥。
基础施肥以磷钾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和抗寒能力;后补肥以氮肥为主,以增加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五、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包括及时修剪根系、保持土壤水分、适时除草、及时除虫等。
及时修剪根系可以增加玉米的根系肥量,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保持土壤水分可以保证玉米生长的需要,减少玉米的干旱和缺水情况;适时除草可以减少玉米植株之间的竞争,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时除虫可以防止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六、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旱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旱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9f2214650e52ea551898ef.png)
经济 有效 地提 高水 分利 用 率 , 是旱 作 玉米 增产 的 关键 。 长 期 以来 . 代科 学技术 与传 统 精细农 艺 结合 。 现 研究 总结 出
玉米需 水 的特点 是 前期 少பைடு நூலகம், 后期 多 , 种至 拔 节只 占一 播 生需水 总量 的 1% , 节至抽 穗 占 4 %以上 。 5 拔 0 早作 区降 雨一
般 集 中在 6 8月 。 — 因此 , 用玉 米 苗期 耐 旱 的特 点 , 玉 米 利 把
幼苗 期安 排 在 雨季 来 临之 前 。 如黄 淮 海 平原 种 春 玉米 常 遇 卡脖 旱 , 夏 玉米 又易遭 苗 期 涝 害 , 用麦 田套 种 , 玉 米 种 采 把 提 前播 种在 麦垄 里 , 玉米 需水特 点 与 自然降 水相 吻 合 。 使 玉 米 播 种时 遇 到 干旱 , 干 土层 超 过 6 m、 墒较 好 的地 块 , 在 c 底 应 采 取 镇 压 提墒 , 借 墒 播 种 和 造 墒播 种 。 玉 米 生 育 期 或 在
度下 水 中浸 泡两 昼夜 , 出后 晾 干播 种 。 捞 另外 , 可 以采 用 还 药 剂 浸 种 法 , 氯 化 钙 l g加 水 lO g 浸 种 ( 闷 种 ) 用 k Ok , 或
50 g 5 6 0 k , - h即 可播 种 ; 琥 珀 酸 溶 液浸 种 1 ~ 4 , 玉 米 用 2 2 h使
5 使 用 化 学 制 剂
一
抗 旱品 种 具有 适 应 干旱 环 境 的形 态 特征 。 : 子 大 , 如 种
根 茎伸 长 力 强 ; 系发 达 , 根 生长 快 , 土深 , 冠 比值 大 ; 入 根 叶 片 狭长 , 细胞 体 积小 , 脉致 密 , 叶 叶 表面 茸 毛 多 , 角质 层厚 。
早熟区旱地玉米“一增二早三改”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早熟区旱地玉米“一增二早三改”高产综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109263a83c4bb4cf7ecd1b4.png)
区域玉米 高产 的热量与水分 不足等 自然 因素是不 随人 的
意志而改 变的 ,但人们能够 主观上通过提高玉 米田间种
实施 了以增密 为核心 , 提早 宽行覆 盖 , 提早播 种 , 改用耐
密品种 , 改用宽窄行双株 ( 或单株 ) 种植 , 改用精确定量施
其 生产现状 , 实施 了旱地 玉米 “ 一增 二早 三改 ” 高产综 合
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 取得 了显著增产效益 。 分析 总结试验
肥 为主要技术 的“ 一增二早 三改” 的玉米 高产栽培试验与
2 a l r f r ”f r M a z n r y M a u i y a -e ry 3- e o m o i e i Ea l t r ng Dr l nd
0 0 3 山西省 农 业科 学院 旱地 农 业研 究 中心 刘 恩科 张冬梅 李海 金 韩 彦 龙 陈 琼 30 l
数, 从而增加 玉米产量 。
22 提 早 宽行 覆 膜 , 早 播 种 . 提
利 用宽窄行种植 方式 ,至少在播种前半个 月提前整
地 、 肥 , 行宽行覆膜 ( 施 进 采用平膜或 垄膜 )以提高地温 , ,
玉米锈病和大 、 小斑病等 。
7 精 细 管 理
71 及 时 间 苗 、 苗 . 定
于 3叶期间苗 、 5叶期定苗 , 不得延迟 , 以防苗荒 。
72 去 蘖 。 除 小 弱 株 . 拔
对肥水条件充足 、 出现分蘖 的品种 , 易 应及 时将分蘖
除去 , 以利 于 主茎 生 长 。 在 小 喇 叭 口期 及 时 拔 除 小 弱 株 ,
浅析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浅析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670d6d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0.png)
浅析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为玉米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东北地区实行了一系列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从土壤管理、种子选择、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水利设施等方面对东北地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浅析。
一、土壤管理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管理是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之一。
在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检测,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合理施肥。
进行土壤改良,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并利用翻耕、中耕、揭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以保证玉米生长的需要。
二、种子选择种子是玉米生产的第一环节,选用优良的种子是保证高产高效栽培的前提。
在东北地区,种植玉米要选择生长期适宜的品种,并且要通过正规的检测和认证机构购买优质的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品质。
可以利用种子处理技术,提高种子的存活率和生长势,以增加产量。
三、施肥技术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制约玉米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对玉米高产高效栽培至关重要。
在东北地区,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及时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对玉米的危害,保障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五、水利设施水分是玉米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利用水利设施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在东北地区,可以建设灌溉系统,根据玉米的生长需求及时进行灌溉,保证土壤湿度和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
可以利用膜下滴灌、滴灌、喷灌和渗灌等多种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试论玉米旱作栽培节水技术
![试论玉米旱作栽培节水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051ee16294dd88d0d26be4.png)
系向有肥 的下面伸展 , 使根系发达 , 促 提高抗旱能力 , 达到
春 季 蹲 苗 发 根作 用 , 高 玉米 抗 倒 伏 能 力 , 生 殖 生 长 打 下 提 为 良好 基 础 , 进 产 量 提 高 。 极 兴 修 水 利 大搞 农 田水 利 基 本 促 积
长发育 、 早熟 、 增产 的作用 。
覆 膜 玉 米 田要 求 多次 耕 耙 、 压 后 , 到地 表 平 整 , 镇 达 施 足 底 肥 后 播种 、 覆膜 。 般 播 种 后 盖膜 , 种 随 盖地 膜 。 一 随 盖膜
抢墒播种是旱 区玉米保苗经常采用 的一项措施 ,当地
表 干 土 层 厚 2 3 米 或 播 前 遇 雨 时 , 了避 免 失 墒 后 难 以 -厘 为
增加而逐渐提高, 以耕 翻 4 厘 米产量最高 , O 比耕深 2 厘米 0
的增 产 2 %左 右 。 因此 , 想 使 旱 地 玉 米 增 产 , 须 在 种麦 0 要 必
前逐年加深耕层 , 增加 土壤蓄水保水能力 , 最大限度地 利用
有 限 水 源 , 高 玉 米产 量 。 提 3 墒 播 种 抢
用 抗 旱 节水 栽 培 可 减 轻 干 旱对 玉 米 生 产 的影 响 。 1 因地 制 宜 选 用 良种 因 地制 宜 地 选 用 抗 旱 和 丰产 性 能 好 的品 种 ,是提 高旱 地 玉 米 产 量 的有 效 措 施 。 择 抗 旱 高 产 的 品 种 , 点 是 根 系 选 特
后 , 随 时 用 细 湿 土 加 适 量 的草 木灰 混 合把 放 苗 口封严 ( 应 既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06265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26.png)
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要点玉米是我国优良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其吸水力较弱,对水分需求较高,较容易受到干旱环境的影响。
因此,采取科学的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对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玉米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要点:1. 选择适宜品种。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应选择适应性强、抗旱能力强、单产稳定的农业品种。
可通过观察历年玉米品种的产量、病虫害抵抗能力、根系发育等性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
2. 控制播种期。
干旱地区,播种期宜选择降水量相对较多的时段。
此外,可以选择早熟玉米品种掌握抢收先机,也可以采用后播早种的策略,让玉米的生长期与降水期达到更好的匹配度。
3. 均匀深松耕作。
耕作前应深松土壤并进行防尘工作,这有助于土壤增加透气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防止土壤表层结皮。
深耕使土层松散起来,增加空气含量,便于玉米根系的发育。
4. 打灰选块。
在深耕土壤后,将杂草及其他的杂质清理出来,打灰或选块,使土壤紧密度合理。
这会使土壤获得更多的空气和水分,有利于玉米生长。
5. 施肥。
干旱地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较低,玉米生长需要合适的营养元素供给。
可以适当增加磷、钾及其它肥料用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玉米产量。
6. 相应调整灌溉措施。
在干旱地区,万万不能任由雨水自然灌溉,要采用合理的灌溉措施。
要结合地形、土壤、降雨特点等多种因素,增加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可采用浇深浇频、秸秆覆盖等灌溉措施的方式,增加土壤含水量。
7. 善于应用科学技术。
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如农艺措施、集成防治、灌溉技术、远程监测等等手段,达到科学节水并提高玉米产量的目的。
总之,干旱地区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增加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65e1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d.png)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玉米是我国传统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农村基层不断探索新的栽培技术。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就是其中一种。
一、什么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是将一定长度的塑料膜铺设在玉米播种行之间形成一个浅沟,在沟底进行行间播种的一种方法。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的特点是,它在整个期间都能维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效性,提供了充分的土壤湿度,避免了旱季的干旱状况,从而达到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二、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的优点1.节约水资源: 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膜面上的雨水和雾气、膜下的土壤水分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使整个生境水分更充沛,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2.促进根系生长: 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双垄中有丰富的水分和养分组合成的土壤和膜面在阳光下形成一个小暖室环境,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了根系吸水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并增加了植株抗旱能力。
3.提高玉米产量: 在旱季,使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能够更好地控制土壤中的水分,为植株提供足够的水分,从而在干旱的情况下提高了玉米的产量。
三、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的缺点1.成本高: 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和时间成本。
2.土壤温度难以控制: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所属的塑料膜,可以使土壤积温增加,但是如果出现温度过高或者其他问题,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四、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适用范围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适用于温度适宜、日照充足、气候干燥的区域,尤其是缺水地区。
同时,由于其较高的成本和劳动力需求,该技术更适用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农场。
五、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抗旱技术的实施步骤1.选地: 选取耕作深度适宜,无积水,土质疏松,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块。
2.确定种植时间: 以当地天气和物候为基础,决定种植时间。
3.铺设塑料膜: 将塑料膜铺设在田间沟底。
膜长应根据实际田地、播种行距和亩地面积确定。
浅析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浅析玉米抗旱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3439345f7ec4afe04a1df95.png)
可提高 0 %~ . . 03 5 %。
收稿 日期 :0 2 0 — 8 2 1- 1 1 作者 简介 : 永琴(9 2 )女 , 王 18 一 , 山西柳林人 , 大学本科 , 助理农
4 %)分 3 0 , 次拌入种子 。每次加水后 , 经过一定时间的吸收 , 再风干到原来 的重量。 如此反复进行 3 , 次 然后再进行播种 , 种子耐旱锻炼处理后成 长的植株 ,细胞原生质黏性和束缚水 含量提高 。改善 了植株水分状况 , 提高了酶的活性 , 苗期生 长
HA r utr ehooySao,Lui h ni03 9 ,hn) gi l a Tcn l tt n il S ax 3 3 9 C i c ul g i n a
Ab t a t h l s o vi n f 1 e r f9 d o g t s r c:T e a e fL l g o 0 y a s o r u h ,mo t o e b re ola d b d wae ee t n a d ye d a s ft a r n s i n a tr r tn i ,ln i l h o i lw n a b ,h s a e td t e b l n e e eo me t o O p o u t n mp v n r u h p re y s r g c r s o a d f b y a f ce a a c d d v lp n f C l r d ci .I r i g d o g t s a s l p i o l h o o n n y ed o oa r i r d c o n F n n n p a s a mp ra tr l . i l ft tlg an p u t n i e g a ly n i o tn e o i o
旱作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旱作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b932b20cfc789eb172dc89b.png)
项 有效的措施[ 深耕打破犁底层 , 厚活土层 , 1 ] 。 加 改
善 土 壤 理 化 性状 , 高 土 壤 蓄 水 保肥 能 力 。据 试 验 : 提 深
耕 2 ~ 0c 的 比 浅耕 1~ 0c 5 3 m 7 2 m的 0 4 m土 壤 容 重 减 ~ 0c
少 01 /m3 空 隙度 增 加 55 水 分 渗 透 率 速 增 加 .5gc 总 .%,
复土 结合 浸种 的办 法播种 , 于一播 全苗 。 利
25 等 雨播种 .
挖 10 个 左 右 , 坑 种 玉米 三 株 。丰 产沟 用 犁 按 6 00 每 6c m 行距 向左右 各翻 一 犁 , 表 土 2 的熟土 堆放 沟 旁 , 将 0c m 施 入 肥料 后 , 下层 1 m 生土 创 松 , 肥 土 混 匀 , 后挖 将 5c 使 最
作物栽 培
旱作 玉米综合配套栽培 技术
刘红光 , 丽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孙 李敬 忠
( 山东省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淄博 2 5 3 ) 5 0 3
摘 要 : 实现 旱作 玉米 高产 , 博 市 采取 了旱 作 玉 米 综合 配套 技 术 措 施 , 开发 的 2 亩旱 作 玉米 单 产 为 淄 使 4万
一
旱地 的一切 耕作措 施 , 必须有 利于 蓄住 雨水 , 都 保好 土 中墒 , 高水分 利用 率 。 提
11深耕 改土 .
翻 全 苗 , 旱作 玉 米 丰产 的基础 , 是 因此 , 掌握抗 旱
为 了提 高土 壤 蓄水 能 力 , 合深 耕 , 施有 机 肥 , 结 增 是
一
播 种技术 尤 为重要 。 21抢 墒 复膜播 种 . 早 春土 壤 解 冻 后 , 避 免 失墒 , 提 早 1 ̄ 5 , 为 可 0 1 天 整 平地面, 播种 前 亩 施有 机 肥 2 0 g 并 配合 适 量氮 、 、 00 , k 磷 钾 化肥 作基 肥 , 复膜保 墒 , 时打 孔 点种玉 米 , 果墒 情 适 如 差 , 先 浇水 , 可 点种 后 复 膜 , 后 7 1 天 , 苗 出土 时破 播 ~0 幼
浅谈玉米生产抗旱配套技术
![浅谈玉米生产抗旱配套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4a26a0fcc17552707220862.png)
防透风漏气 、 降温跑墒和杂草丛生。 5应用 玉米 抗 旱 增 产 剂 33 .借墒播种 借墒播种也称分土就墒播种 。 当地 抗 旱增产剂是一种超强吸水材料 , 表干土层超过 5~6 厘米 、但底墒 仍较 含 有 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种 微 量 元 素 ,植 物 生 长 调 节 剂 、 好时, 可用犁开一 条较深 的沟 , 将种 子 杀 虫 剂 、 菌 剂 的 一 种 新 产 品 , 很 好 杀 能 种在 沟底 的湿土层 中 ,再薄 盖一层 湿 吸收深层土壤水分 , 进玉米种子的发 促 土 ; 可先用犁开 沟 , 也 然后在 沟 中再 重 芽 , 提高 出苗 率 , 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 犁 1次 , 将种子播 在湿 土内 , 浅盖 土后 对 干 旱 危 害 有 显 著 的预 防和 抵 抗 能力 , 有 轻压 , 并保 留犁沟。借墒播种法可使种 增产 明显 。抗旱剂一般拌种使用 , 的 如双 禹牌抗旱 喷洒 剂 、 旱地 子能够吸收土壤下层 的水分 , 出苗好 。 喷施使 用 , 龙等 , 效果好 , 增产明显 。 种子处理 晒种选晴天晒 2 3天 , — 利 3 . 4造墒播种 于提高发芽率, 提早出苗 , 减轻丝黑穗病。 造 墒 播 种 也 称 添 墒 播 种 或 浇 水 播 ( 者 单 位 :5 10黑 龙 江 省 鹤 岗 作 14 0 药剂 拌种可用 1%粉锈 宁可 湿性 种 。 5 当地 表 干 土 层 超 过 l O~l 厘 米 、 2 且 市农 业 技 术 推 广 站 ) 粉剂 4 0 60克拌 10公斤 种子 防玉 底墒不好时 , 0—0 0 为了不耽误农 时 , 正 08 2期 米丝黑穗 病 , 也可用 种衣剂拌 种 、 包衣 就必须采用造墒播种法 。应利 。 更 本 讨 20 年第 1 } l c l 。。 一 。 r 防治地下害虫 , 提高玉米出苗率。 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水源进行浇 l , 题为‘ 页j 标 ‘ 大学生‘ ‘ 村官, , 要处 生产 上常 用浸种 的方法 促进种 子 水穴播 , 先用 犁开沟 , 或 然后顺 发芽整齐 、 出苗快 、 整齐 。但 天过于 沟浇水播种。 苗 穴播时 , 播种穴深 理好 四种矛盾关 系” 20 及 09 年第 旱 、 过 于 干 、 情 严 重 不足 时 , 适 宜 应 为 l 地 墒 不 O一1 2厘米 ,每穴 浇水 2 4 标题为 破解乡村债 期 3 “ 浸 种 。否 则 造 成 芽 干 , 出苗 往 往 更 差 。 1 . . 克 ,待 水 下 渗 后 播 0—1 5千 3 抗旱播种 种 ( 浸 种 的 玉 米 种 子 3~ 已 4 “ 刘莉 ” 误 玉米 能否一次播种 出全苗 , 机械播 粒 )施 有 机 肥 并 盖 土 ( 盖 湿 先 种是 关键 。土壤含水量低 , 春季多大风 土 , 盖 干 土 )以利 水 、 集 后 , 肥
简述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方法
![简述玉米抗旱栽培技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7ca2b0960590c69ec3765b.png)
9 地膜双槽覆盖播种 在 已整好 的 田块 上 ,先按 玉米种植行距 开两条槽 ,使 两槽 中间和两边形 成槽梗 ,再 在槽 梗上覆 盖地膜 ,槽 内播 种玉米 。双槽 覆盖后 ,由于槽 内地势低 ,可形成 聚水 漏斗 , 将床 面上的 降水 聚到苗孔 内 ,便 于植株 吸收利用 ,提高 降 水利用率 。 1 0 应 用抗旱新型农机具播种 在 目前研制成 功 的抗旱农 机具 中,以旱 地注水播种 机 较 为适宜。该机不仅 采用精量 穴播技术播 种 ,而且在播 种 的同时还降水 注入种子底 部 ,可一次性 完成注水 、播种 、 施肥 、覆土 、镇压 、覆膜 等多项作 业 ,注入 的水可满足 种 子发芽至 出苗前 对水分 的需求 ,能有效地解 决 由于春旱 造 成的出苗难 的问题 ,起到出全苗 、促壮苗的作 用。 1 1 开沟等 雨播种 在干旱严重 而又缺乏水 源的地方 ,可采 用开沟等雨抗 旱播 种法。一般先按 玉米行距用 犁开好 沟等 待降雨地膜 玉 米可先起垄 ,待雨水后抢时覆膜播种。 1 2 推广抗旱拌种剂 抗旱 拌 种 剂 ,如 “ 太 阳鸟 ” 、 “ 旱 地 龙” 等 ,含 有 种高效 吸水剂 ,它 具有高 达 2 0 0 0 倍 以上 的吸水率 。用 其 播种 后 ,在 种子 周 围形 成一 层膜 ,可将 土壤 中分 散 的 水 分迅 速 吸 收到种 子周 围 ,使 种子 周 围 的土壤 成湿 土状 态 ,种 子 吸水 膨胀 、发 芽 、生 根 ,及 时供 给种 子 养分 , 促 其快 速 扎根 到深 土层 中吸收 水分 。而根 部 附近 的吸水 剂仍在 继 续 吸水 、释水 ,使 苗 度过 干旱 生 长期 ,起 到 了 抗 旱保苗 的效果 。 1 3 育 苗移 栽 将直径 3—4 c m粗 的玉米 秆切 成 1 5 c m长 的小段 ,将 切好 的玉米秆 ,放入 3 0 %的尿 液中浸泡两昼夜 ,使玉米秆 的穰 充分吸水 ,然后 将催芽 至露 白的玉 米籽塞人穰 中 ,将 已塞入子粒 的玉 米秆一根挨一 根排列在 预先整好 的育苗 池 中 ,再覆湿土拍 实 ,以促根下 扎 ,每天洒水 ,保持覆盖 土 湿润。待生 理苗龄 2叶 1 心 时 ,最大 3叶 1心时移栽 。 由 于育苗移栽不伤根 ,因此 ,无缓苗期易成活。 总之 ,上述方 法是各地试 验推广 的单一措施 ,使用 时 可以根据各地 的具体情况配合使用 , 以培肥地力 , 保墒蓄水 , 增温促高产 为主要 目标 ,节约开支 ,增 加收入 ,总结 出一 套适合本地 区的节水型农业技术措施 。●
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f32facaf1ffc4fff47ac97.png)
摘要: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与国民生活的质量息息相关。而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从种植到成熟过程会受到外界诸多因素影响,受天气、温度的影响尤其严重。在玉米栽培过程中旱灾是一种常见气候灾害,会导致玉米减产绝收,因此,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研究非常重要。科学运用抗旱减灾技术能够增强玉米抵抗外界气候变化的能力,确保玉米产量和质量。本文就以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为内容进行浅要研究,希望能够为玉米栽培方面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
3、病虫害防治:抗旱玉米在真正干旱的情况下,其抵抗力也会有所降低,容易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规程,扎实掌握技术要领,以达到高产高效栽培目的。玉米常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玉米常见虫害有玉米螟虫、蚜虫等。对于常见病害的防治,我们可以主要通过化学防治的方法进行科学合理地喷洒农药;对于常见虫害的防治,我们可以通过物理防治方法(如在田里放养虫害天敌)和化学防治方法(喷洒农药)来进行。
1、科学施肥,培肥地力: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不仅可以培肥地力,还能改善土壤物理环境,提高土壤持水保墒能力。因此,进行玉米抗旱栽培时,应根据土壤的物理性状施用有机肥,若土壤本身的物理性状较为良好,则可不施用任何有机肥。反之,若土壤的物理性状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才能提高玉米的抗旱性能,则可合理施用适量有机肥。与此同时,旱作玉米还可通过施用化肥来增加根茬与秸秆的还田量。当然,最好的方式为轮作,如与豆科作物进行轮作,不仅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而且可使种子对水分的吸收率大幅提升。
关键词: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
旱地玉米种植面积占我国旱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东北、西北以及华北地区均有大面积的旱地玉米种植。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作为华北平原的腹地,玉米是其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研究玉米抗旱减灾栽培技术,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与质量的保障。当前自然灾害日渐频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能够确保农户经济收益,以及国家农业生产的稳定,不断研究玉米抗旱减灾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旱作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旱作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8fb65d30066f5335b81211a.png)
旱作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作者:王秀红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7期王秀红(威县农业局,河北威县 054700)摘要:在我国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区、丘陵旱地和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上,玉米多靠雨养。
此外,土壤贫瘠,施肥水平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左右,导致土地生产效率不高,文章简介了旱作玉米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对生产加以指导。
关键词:旱作玉米;综合配套;栽培技术1 耕作保墒为了提高土壤蓄水能力,结合深耕,增施有机肥,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深耕打破犁底层,加厚活土层,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据试验:深耕25~30cm的比浅耕17~20cm的0~40cm土壤容重减少0.15g/cm3总空隙度增加5.5%,水分渗透率速增加1.36mm/min。
1.1 挖抗旱丰产坑和抗旱丰产沟据试验:抗旱丰产沟比一般田有机质增加54.3%~92.3%,全氮增加80%~120%,速效磷增加88%~177%,又据山西省水土保持研究所调查,坡度21°,坡长20m地段,丰产沟比CK田减少流失92.5%,表土冲刷减少9.5%。
丰产坑和丰产沟一般在秋耕后封冻前进行,施有机肥2 500~3 000kg/667m2,磷酸二铵10~15kg/667m2。
丰产坑按一定行距、穴距挖坑,坑长宽各35cm,深50cm。
先将表土层25cm的热土挖出,放于坑外,再将下层25cm生土创松,施入肥料抖均,然后取第二坑的表土填入,一般挖1 000个/667m2,每坑种玉米三株。
丰产沟用犁按66cm行距向左右各翻一犁,将表土20cm的熟土堆放沟旁,施入肥料后,将下层15cm生土创松,使肥土混匀,最后挖第二沟表土填沟。
1.2 中耕保墒中耕,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利于蓄雨水,减少地面经流,消灭杂草降低水分消耗,促进玉米根系深扎,提高玉米抗旱能力。
据试验:灌浆期浅锄与不锄的比较,10天后,0~10cm土层地温提高1.3℃,0~20cm土壤含水量提高1.7%,玉米千粒重增加17.4g。
简论玉米抗旱栽培技术
![简论玉米抗旱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6024fc7c1cfad6195fa796.png)
秋翻整地后 , 6 平方米配加磷 、 每6 7 钾肥混合施粪 肥
2 0 0 2 50 克 挖 坑 的时 间 , 好 在 上 冻 前进 行 , 0 - 0千 最 越早越好 。 目的是接纳雨雪 和熟化土壤 。田间坑穴 排 列呈梅花形 , 竖成行 , 横 行距 为6 厘 米 , 距 1 左 右 , 7 坑 米 每 67 6 平方米 挖 10 0 0 个坑 。挖坑 深5 厘米 , 7 0 长6 厘米 , 宽 5 厘 米 先 将 l ~l 厘 米 的 表 土放 在 一 边 , 将 底 部挖 0 0 5 再 铁锨, 深铲松土而不取出, 再将混合肥料放入坑 中, 与 土壤混合均匀。封顶有2 种方法 : 一种是土壤墒情 很好 , 可 将 表 土封 在 坑 顶 , 呈馒 头 状 , 略 用锨 拍 实 , 能 使 坑 漏 不
后, 将雪 及 时 扫 人坑 内 , 用 表 土 封 顶 , 再 当雪 融 顶 塌 后 , 要 及 时 补 封 顶 部 , 住 墒 情 。后 一 种 方 法 虽 然 费 工 , 保 但 保 墒 效 果 极 好 , 能 熟 化 土壤 提 高 肥 力 。由 于坑 内土 壤 又 疏松 , 墒情充足 , 故可提早播种 。播 前进行耙耱 , 将地整 平 。每坑 种3 穴 , 6平 方米3 0 30 株 。其增 ~4 每6 7 00 50 产的主要原因是 蓄水保墒 , 苗齐苗壮 , 深翻而不乱 土层 , 集中施肥 , 培肥地 力, 熟化土壤 , 提高土壤供 肥能 力。 4 田间秸秆覆盖栽培 . 将玉米秸 铺在地表 , 保墒蓄水 , 早地 玉米一项省 是 工、 节水 、 田、 肥 高产的有效途径 。秸秆覆盖在秋耕整地 后 和 玉 米 拔 节 后 , 地 表 面 和 行 间铺 50 0 千 克 铡 在 0 ~100 碎的秸秆 , 到保墒作用 , 起 同时 改 善 土壤 的物 理 性状 , 培 肥 地 力 。 高 产量 。 提 秸秆覆 盖增产的主要原 因是 改善根际环境的生态 条 件 , 系发 达 , 收 养分 和 水 分 能 力增 强 , 根 吸 为穗 大粒 多 奠 定 了基 础 。 研 究 表 明 , 盖 后 2 天 , 系 的 数 量 和 干 覆 5 根 重分别 比对 照区高6 4  ̄2 . %, . %:19 1 整个生 育期 的各个 1 : 时期均 比对 照区高 。覆盖秸秆影 响最大的是第三层支 撑 根 , 条 数 、 干 重 高 于对 照 1 .% 和 1 % 。 覆 盖 秸 根 根 29 8 秆 田的百粒重 和单株粒数分别高于对照 区17 .克和6 . 27 粒 。说 明 产量 的提 高 是 粒 数 和 粒重 共 同增 加 的结 果 , 尤 以 增 加粒 数 最 为 明显 。 5 膜侧播种抗旱法 . 膜侧栽培 玉米, 是抗旱保墒 的有 力措施。具体做法 是, 玉米种在地膜 两边 距离膜边3 厘米处 , ~5 利用地膜 传导热和保 水作 用, 使玉米种子发芽和生长发育有足够 的温度和水分 。玉米为大小 行种植 , 小行4 ~5 厘米 , O O 大行8 ~9厘米 , 0 0 地膜覆盖小行 , 大行可 以套种豆子 、 蔬 菜等作物 。地 膜完成任务后 , 以在雨季来临前揭去 , 可 地膜不受损 失, 洗净晾干后妥善保存 , 翌年再用 。 上 述 所 讲 的 , 各 地 区 试 验 推 广 的 单 一 措 施 , 地 是 各 应结合 不同情况 配合 使用 , 以培肥地 力, 保墒蓄水 , 增温 并促其高产。
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及其示范推广效果
![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及其示范推广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7c4a634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0.png)
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及其示范推广效果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不断涌现。
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可以帮助农民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益,提高玉米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针对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及其示范推广效果进行阐述。
一、高产栽培新技术1.节水灌溉技术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水分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还会影响到玉米的抗旱能力。
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和微喷灌,可以通过正确的给水方式,将水分精准地输送到根系,以减少浪费和地下水资源负担,进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
2.精准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是种植玉米的关键之一。
通过在不同的季节和生长阶段进行准确的施肥,可大大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目前,精准施肥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有效的技术包括基于土壤分析的施肥、液体肥料的施用、膜下肥料的施用等。
3.保护生物控制技术保护生物控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它通过发挥自然界中可繁殖的生物的优势,来代替传统的化学农药来控制玉米的病虫害。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的危害。
二、示范推广效果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在农业示范区内的有效推广,对当地农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新技术的推广,可以帮助农民在玉米种植和管理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在山东省临沂市的一次示范推广中,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玉米的单产量和总产量,为农民增收了不少。
2.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新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环境保护意识。
这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程度,减少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的行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增强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的推广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实践能力。
农民在学习新技术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科技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产量的高低对我市国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是目前提高玉米品质和单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先进而实用的技术。
多点测产验收,玉米抗旱综合高产田平均亩产609.7公斤,较一般生产田亩产548公斤亩增产61.7公斤,增产11.3%,亩增效益98.72元。
现将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1.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增湿、保墒、保肥、保全苗、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虫害、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
1.1选茬整地
地膜覆盖栽培玉米,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水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土壤地块。
前茬以选择小麦、大豆和马铃薯茬,也可选择肥沃的玉米茬。
整地实施以深松为基础的松、翻、耙、旋相结合的耕作制。
三年深翻一次,耕翻深度20-23厘米,深松25-30厘米,翻耙后深松起垄镇压,垄距65厘米小垄,130厘米大垄,达到待播状态。
1.2选用良种
选用晚熟、高产、质佳、抗逆性强,生育期比当地直播主栽品种晚熟10-15天,有效积温多200-250℃的优良品种。
第一积温区可选用吉单519、四单19、丰禾10等品种;第二积温区可选用吉单522、龙单38等品种;第三积温区可选用龙单13、哲单37、绥
玉7等品种。
1.3合理施肥
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施用本着底肥重磷、追肥重氮的原则进行,既可防止玉米苗期徒长,又能防止后期不脱肥,保证玉米后期正常生育。
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种肥45%玉米专用肥15-20公斤,硫酸锌2公斤。
施肥深度种下6-8厘米,在玉米拔节期(7-9叶)亩追尿素亩追尿素25-30公斤,追肥深度10-15厘米,距离植株10-12厘米。
1.4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1.4.1播种时间
土壤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6-7℃时即可播种。
我市播期为4月末或5月初。
1.4.2播种方法
机械开沟施肥,滤水、人工点芽籽,每穴两粒,然后用拉子覆土,覆土厚度3-4厘米,株距25-30厘米,亩保苗3400-4000株。
地下害虫严重地块,用甲拌磷颗粒剂,每亩2公斤,播种时同种肥一起下地,防治地下害虫。
1.4.3除草
播种后,每公顷用50%乙草胺2250-3000毫升或90%乙草胺1400-1900毫升,对水400公斤均匀喷雾于土壤表面。
1.4.3覆膜
地膜采用厚0.007-0.008毫米,65厘米垄用宽65厘米的超薄膜,
130厘米垄用宽130厘米的超薄膜,亩用膜量5公斤,人工覆膜,覆膜时在垄体两侧开沟,然后将地膜拉紧、靠实,覆于地表,培土后踩实。
地膜受光面宽度保持在,65厘米垄30-40厘米,130厘米垄60-80厘米,膜上每隔1米远压一土块,防风鼓膜,放苗时将压膜土块清除。
或用机械覆膜。
1.5田间管理
1.5.1护膜
播种覆膜后,经常检查,地膜两侧是否压严,发现漏压和风扒,立即取湿土压好。
1.5.2及时放苗
玉米二叶一心期,及时放苗,挖小孔,放单株,放苗后,用湿土封严开口,防止膜孔跑气透风。
1.5.3揭膜
玉米叶片封垄,地膜增温效果不大时揭膜,一般在7月初进行。
揭膜后,便于接纳雨水,利于气生根下扎,防止倒伏。
1.5.4铲前深松蓄水
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
头遍铲趟后,每隔10-12
天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
1.5.5防治玉米螟
在玉米喇叭口期,每公顷用bt乳剂2.25-3kg制成颗粒剂撒入喇叭口或对水450公斤喷雾。
1.5.6促早熟
在玉米蜡熟末期,籽粒有一层硬盖,用手掐不冒浆时将玉米苞叶扒到果穗基部,使玉米在地里自然脱水,促进成熟。
1.6适时收获
在玉米完熟期后进行收获。
2.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术
玉米育苗移栽能够延长生育期,节约用种,抗御干旱,增加密度,可以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2.1育苗
2.1.1品种选择
育苗移栽的玉米品种与地膜覆盖品种相同。
2.1.2苗床地选择
苗床地要选在本田地头、屯边或庭院背风向阳的岗地。
不要选在低洼地、风口地。
尽量集中选地,大棚育苗。
2.1.3苗床规格
苗床以南北走向为宜,大棚宽度8米,长度12.5米,每棚面积100,用纸筒育苗,纸筒直径5厘米,高度6.5厘米,每册纸筒240孔,每亩需纸筒15册(3600孔),每亩需苗床面积9(3600株)。
2.1.4扣棚
时间在4月10-15日进行,营养土配制,营养土用腐熟的农肥40%,旱田沃土60%,倒细过筛,每立方米加二铵0.75公斤,硫酸钾0.25公斤,硫酸锌0.1公斤,与床土拌匀,然后装纸筒。
每亩需营养土0.6立方米。
2.1.5播种
播种时间4月20日,播种前催芽,然后将床面浇透水达到饱和状态,在每个纸筒中心扎眼3厘米,放入1粒优良芽种,然后覆过筛细土。
2.2苗床管理
壮苗标准:苗龄25天左右,叶龄3.5-4.5叶,苗高14-17厘米,根系发达。
温度管理:幼苗1叶期前,苗床不放风;幼苗2片叶之后,开始逐渐通风,最适温度保持在20-25℃,放风时间在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3点;移栽前4-7天开始炼苗,移栽前2-3天,昼夜炼苗,炼苗期间注意防冻、防畜、禽祸害。
水分管理:苗期不易补水,在移栽前一天下午浇一次透水,便于起苗,利于缓苗。
2.3移栽
2.3.1整地:秋整地,亩施农肥2000公斤,垄距65厘米。
2.3.2移栽时间:5月15至20日,叶铃3.5-4.5叶。
2.3.3移栽方法:机械开沟、深施肥,滤水、摆苗、培土,摆苗时叶片朝向垄沟。
株距25-30厘米,亩保苗3400-4000株;亩施45%玉米专用肥20-25公斤,硫酸锌2公斤。
3.催芽坐水种
3.1品种选择
选用当地主栽品种。
3.2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择晴天将种子晒2-3天,然后用质量分数为35%的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玉米种子催芽后(催芽刚拧嘴时),将种子置于阴晾干燥处晾6小时后,再用质量分数为35%的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5-80进行种子包衣。
3.3播种密度
株距:30-33厘米,亩保苗3100-34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