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运动学1. 速度公式:v = Δx/Δt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3.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2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Δx5. 平均速度公式:v_avg = Δx/Δt6. 自由落体公式:h = 1/2gt^27. 抛体运动公式:h = v0sinθt 1/2gt^28. 水平位移公式:x = v0cosθt9. 垂直速度公式:vy = v0sinθ gt10. 水平速度公式:vx = v0cosθ二、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作用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 重力公式:F = mg5. 弹力公式:F = kx6. 摩擦力公式:Ff = μN7. 动能公式:K = 1/2mv^28. 势能公式:U = mgh9. 机械能守恒:K + U = 常数10. 动能定理:W = ΔK三、能量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 热量公式:Q = mcΔT3. 热功当量:J =4.18J/cal4. 热机效率:η = W/Qh5.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6.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7. 熵增原理:熵总是增加的8. 热传导公式:Q = kAΔT/Δx9. 热辐射公式:Q = σT^410. 热膨胀公式:ΔL = αLΔT四、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kq1q2/r^22. 高斯定律:∮E·dA = Q/ε03. 欧姆定律:V = IR4. 电阻公式:R = ρL/A5. 电功公式:W = VIt6. 电功率公式:P = VI7. 电容公式:C = Q/V8. 电容器的能量公式:U = 1/2CV^29. 电感公式:L = ρl/A10. 电感的能量公式:U = 1/2LI^2五、光学1. 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3. 薄透镜公式:1/f = 1/do + 1/di4. 光的波长、频率和速度关系:c = λν5.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y = mλL/d6. 单缝衍射极小值公式:a sinθ = mλ7. 全反射临界角公式:sinθc = n2/n18. 光的偏振: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光强减小为原来的1/29. 光的干涉:相干光源产生的光波在空间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10. 光的衍射: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六、现代物理1. 普朗克公式:E = hf2. 光电效应方程:Ekm = hf φ3. 波尔模型:En = 13.6/n^2 eV4.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 = h/p5.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ΔxΔp ≥ h/4π6.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 = mc^27. 强相互作用:核子之间的作用力8. 弱相互作用:导致某些粒子衰变的作用力9. 电磁相互作用:光子介导的作用力10. 引力相互作用:质量之间的作用力七、实验与测量1. 误差分析: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 误差传递: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3. 有效数字:用于表示测量结果的数字4. 仪器的精度:仪器所能达到的测量精度5. 仪器的灵敏度:仪器对被测量变化的响应程度6. 校准:对仪器进行调整,使其测量结果更准确7. 标准物质:具有已知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物质8. 标准方法:经过验证的测量方法9.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和解释10. 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的文档八、综合应用1. 能源转换: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 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3. 交通运输:利用物理原理实现物体位置的改变4. 医疗器械:利用物理原理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5. 信息技术:利用物理原理进行信息传输和处理6. 军事技术:利用物理原理进行武器研发和防御7. 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应用8. 天文观测:利用物理原理观测和研究宇宙9. 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内部结构10. 生物物理:研究生物体的物理现象和机制九、波动学1. 简谐波公式:y = A sin(ωt kx)2. 波速公式:v = fλ3. 波长公式:λ = v/f4. 频率公式:f = 1/T5. 波动方程:∂²y/∂t² = v² ∂²y/∂x²6. 波的干涉:两列波在空间相遇时,会产生干涉现象7. 波的衍射: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衍射现象8. 波的反射:波遇到边界时,会发生反射现象9. 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10. 波的驻波:两列振幅相等、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相遇时,会产生驻波现象十、热力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W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3. 熵增原理:熵总是增加的4. 热量公式:Q = mcΔT5. 热功当量:J = 4.18J/cal6. 热机效率:η = W/Qh7. 热传导公式:Q = kAΔT/Δx8. 热辐射公式:Q = σT^49. 热膨胀公式:ΔL = αLΔT10.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十一、量子力学1. 薛定谔方程: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2. 波函数:描述微观粒子的概率分布3. 测不准原理:无法同时精确测量微观粒子的位置和动量4. 量子态叠加:微观粒子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状态5. 量子纠缠:两个或多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奇异的关联6. 量子隧穿效应:微观粒子可以穿过势垒7. 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计算8.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信息传输9. 量子隐形传态:将量子态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10. 量子密码学:利用量子力学原理进行密码加密和解密。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 2017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 2017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表2017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公式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关键。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公式磁场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T),1T=1N/A•m2.安培力F=BIL; {B:磁感应强度,F:安培力,I:电流强度,L:导线长度}3.洛仑兹力f=qVB;质谱仪〔见第二册P155〕{f:洛仑兹力,q:带电粒子电量,V:带电粒子速度}4.在重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如下a)F向=f洛=mV2/r=mω2r=mr2=qVB;r=mV/qB;T=2πm/q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

注: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见图及第二册P144〕;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见第二册P150〕/回旋加速器〔见第二册P156〕/磁性材料高中物理公式电磁感应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E=nΔΦ/Δt{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2)E=BLV垂{L:有效长度}3)Em=nBSω {Em:感应电动势峰值}4)E=BL2ω/2 {ω:角速度,V:速度}2.磁通量Φ=BS {Φ:磁通量,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S:正对面积}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注: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第二册P173〕;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其它相关内容:自感〔见第二册P178〕/日光灯〔见第二册P180〕。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1、胡克定律:f=kx〔x为伸长生或压缩型,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饮〉g冷g-g.〕3、求%、F2的合力的公式:% =y/F l2+F£+2F l F2cos^两个分力垂直时:=西 +琦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那么.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2〕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 I-F2 F F I+F2〔3〕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物体平衡条件:口产0或F x r;=0 F y ;?=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5、摩擦力的公式:〔1〕滑动摩擦力:/=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为接触面间的前力〔压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② 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困:0 fa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③摩擦力的方 .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nLHK6、万有引力:1〕公式:F二G—4二〔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G为万有引力恒量:G= X10・i】N・m2/kg22〕在天文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外表重力加速度:r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力表示离地面或天体外表的高度〕a、万有引力二向心力 F “二F胃「Mm v2,4病G —— = m — = mco^r = m —— r = nui = mg 厂r T’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M,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恻心处〕的质量.GT2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网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③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GM0=\1丁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网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GM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GM GM(R + 〃)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网周运动的轨道半径:T |4 万 2/T =\^GA T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GMT 1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一1 4储VVyy o * i/2y sn4//M GT 2 3m'〜34⑧天体的平•均密度:p = = -; ---------- = --------- ;—r特别地:"i r=R 时:pT^ =V4 3 GT 2/?3 G_7TK3b 、在地球外表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6号 :・gR? = GM o 在不知地球质殳的情况下 R-可用其半径和外表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动问题中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c 、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留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v = ^―― = = 7.9〃〃?/ s第二宇宙速度:V2f 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内",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7、牛顿第二定律:F. =〃〃/ =包仿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A/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 牛顿第三定律:F=・F'〔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8、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本规律:1V t = V o + a t S = v o t+ —a t 2几个重要推论:〔1〕 v ; =2as 〔结合上两式 知三求二〕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外表:g0=丝R 2R 1八(R + 〃)2 6°匕二%+叫 、、_ 1 2j ,=12ass = %7+ a , 匀加速宜地运动:a 为正值2 勾减球苴统运动:,为负他A Sat Ba=0〔2〕 A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匀速:/2=%/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2<%/2(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①在Is、2sx 3s ............... ns内的位移之比为22: 32............... n2②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 3:5……〔2n-l〕③在第1m内、第2m内、第3m内……第nm内的时间之比为1:〔& - 1〕:〔 Q _拒〕……〔17 n—V〕(5).(6)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 = .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9自由落体运动Vo=O, a=g10.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V -〔1〕上升最大高度:H=—打y(2)上升的时间:t=—〔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二—1(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 = V o t --gt2Vt = V o-gt.Vt2 -Vo2= -2gS 〔 S. V t的正、负号的理解〕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一 . s 2rR线速度:V=一= ------ = R=2RRt T0 2^r角速度:=—=——=2^ r T向心加速度:Q 二一=a^F^=—— Z?p RA 胃以 2 4/f2向心力:F= ma = m——=m2 R= m—kR =4 乃 2 m产R R T2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忸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12、平抛运动公式: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x=v o t 水平分速度:v x=v0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y = 1gt2竖直分速度:v y=gttan = "- v y = Votan v o =VyCOtytan6Z = —tan =2 tan axi13、功:W = FS COSa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是F 与S 的夹角〕 〔1〕力F 的功只与F 、5、Q 三者有关,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 〔2〕理解正功、零功、负功〔3〕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一一量度一一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一•量度•—电势能的变化•分子力的功••一量度一一分子势能的变化合外力的功…一量度•…一动能的变化安培力做功一一量度•一-其它能转化为电能15、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I 、1 2 1 2公式: W 介=Ek = Ekz - Eki= — mv 2 — — /HVj 221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指弹簧的弹力〕做功.有时重力和弹力都做功. 公式: mgh1+ — inv^ = mgh 2 + — mv ; 2 2具体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单投运动,物体在光滑的斜面或曲面,弹簧振子等ft,17、功率: P= — =Fvcosa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tP = Fu 〔F 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 为即时速度时,P 为即时功率:v 为平均速度时,P 为平均功率;P 一定时,F 与v 成反比〕 18、功能原理:外力和“其它〞内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变化19、功能关系: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摩擦力乘以相对滑动的路程等于系统失去的机械能,等于摩擦产生的热k20、简谐振动的回豆力 F=-kx 加速度.=— 一x m 21、单按振动周期 丁 = 24,二〔与投球质量、振幅无关〕22、弹筑振子周期 T = 2加得23、共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的振幅最大24、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产生条件:要有波源和介质.V='匕2 +4Vo = VCOS v y = vsin14、动能和势能:动能:E k = - mv人2重力势能:E P = mgh 〔与零挎能面的选择有关〕Q = Q 相对=E?—Ei波的分类:①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有波峰和波谷.②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有密部和疏部.波长入: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2 = vT =-f 注意:①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距离等于一个波长.②波在一个周期时间里传播的距离等干一个波长.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C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波速V波长、频率f关系:v =,=歹〔适用于一切波〕注意:波的频率即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二、电磁学〔一〕电场1、库仑力:F = k幺华〔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厂电场力:F = Eq 〔F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 2、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k= X109N • m2/c2〔静电力恒量〕也可以相反〕3、定义式:E = — q点电荷电场场强匀强电场场强电势,电势能单位:N/CE = k9〔e= N/C rrie=:比荷:c/Kg〕E上 d组,4=q% q领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4、电势差U,又称电压W U =—q5、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6、粒子通过加速电场qU = -mv227、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型1 , 1 qE 1} 1 qU l3= —at" = --------- = ------------ r-2 2 m匕-2 md匕「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吆e =上=也;v t md\^人1/8、电容器的电容C = —U电容器的带电量Q=cU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 =4成4〔二〕直流电路1、电流强度的定义:1=—微观式:knevs 〔n是单位体积电子个数,〕2、电阻定律:电阻率P: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被面积和长度无关.玳位:Q -m 3、串联电路总电阻R=R2+R2+R3电压分配幺=&.,. = & .UU2 & &+&功率分配& =8,* 氏 PP2R2%+64、并联电路总电阻 1 = ±+ ±+ ±〔并联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小〕R R] R、 R、两个电阻并联 /?= 12国+&并联电路电流分配人=2, 11= & /12 & R、+ &并联电路功率分配 4. = 2,p - & p巴凡18+先. U n U5、欧姆定律:〔1〕局部电路欧姆定律:/ =—变形:U=IR R = —R IE〔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 = ------- E = U + IrR + r路端电压:U = E-lr=IR输出功率:P =IE-I2 r= I2R〔R = r输出功率最大〕电源热功率:4=/2/电源效率:7/ = --= —= p E R+R6、电功和电功率:电功:W=IUt焦耳定律〔电热〕Q=I,Ri 电功率P=IU, u2纯电阻电路:w=iut=/-/?r = - RP=IUJ非纯电阻电路:w=iut I'Rt P=IU I2r 〔三〕磁场1、磁场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B来表示:B =—〔条件:B1L〕单位:T II2、电流周围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由安培〔右手〕定那么决定.〔1〕直线电流的磁场〔2〕通电螺线管、环形电流的磁场3、磁场力安培力:破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F=BIL 〔B I〕〔B//I 是,F=0〕方向:左手定那么〔2〕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f=qvB 〔B v 〕 方向:左手定那么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根本关系式qvB = * 解题关键画图,找圆心画半径粒子在磁场中圆运动半径和周期R =吧, T = - t= -TqBqB 244、磁通量 ①=BS 柳〔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投影是有效面积〕或①〔.是B 与s 的夹角〕△①二①2-力产Aes=8As /股通量是标量,但有正负, 〔四〕电磁感应1 .直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动势 E = BLv 〔三者相互垂直〕求瞬时或平均E〔经常和1 = ------- , F .= BIL 相结合运用〕R + rA ① AB AV①一①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 n ——二〃——S = n —— B=/「——L 求平均Ar Az Z N3 .直杆平动垂直切割磁场时的安培力 F = 02〔安培力做的功转化为电能〕R + r4 .转杆电动势公式E = -B13CD25 .感生电量〔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量〕*6.自感电动势 E fl〔五〕交流电L 中性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2 .电动势最大值£祈=NBSco 二N ①m ①,①,=03 .正弦交流电流的瞬时值 i=l m sin Ctl 〔中性面开始计时,4 .正弦交流电有效值 最大值等于有效值的&倍5 .理想变乐器P 入=为 5 ==〔一组副线圈时〕u 2 % l i n \*6.感抗X L =2和电感特点:通直流,阻交流x c = —7.容抗2寸 电容特点:通交流,阻直流〔六〕电磁场和电磁波1、麦克斯韦电磁理论:<1〕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2〕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推论:①均匀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稳定的电场.②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同频率的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场:周期性变化〔振荡〕的电场周困也产生同频率周期性 变化〔振荡〕的磁场.「 A① Q=r"八1匝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总是相互联系的,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叫电磁场.3、电磁波: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传播就形成电磁波.4、电磁波的特点1.以光速传播〔麦克斯韦理论预言,赫兹实验验证〕:2.具有能量:3.可以离开电荷而独立存在:4,不需要介质传播:5.能产生反射、折射、干预、衍射等现象.5、电磁波的周期、频率和波速:<v= f=—〔频率在这里有时候用〉来表示〉波速:在真空中,C=3X1OS m/sr三、光学 〔-〕几何光学1、概念:光源、光线、光束、光速、实像、虚像、木影、半影.2、规律:〔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干扰,保持各自的规律传播. 〔3〕光在两种介质交界面上的传播规律①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干入射角. ②光的析射定律:a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共向: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常数.即 射入某中介质时,有“=上",只决定于介质的性质,叫介质的折 sinr 射率.c 、设光在介质中的速度为V,那么:// = - 可见,任何介质的折射率大于1.Vd 、两种介质比拟,折射率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小的叫光疏介质.③全反射:a 、光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交界面时,入射光线全部反射回光密介质中的现象.b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⑧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⑹入射向等于临界角.临界角c sinC =—④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反射或折射, 归纳:折射率n = 独'=-=-!— = 4- > 1sin r v sin C 4 介5、常见的光学器件:〔1〕平面镜 〔2〕棱镜 〔3〕平行透明板①光的干预 双缝干预条纹宽度 〔波长越长,条纹间隔越大〕应用:薄膜干预由薄膜前后外表反射的两列光波段加而成,劈形薄膜干预可产生平行相间干预条纹,检查平面,测量厚度,光学 镜头上的镀膜. ②光的衍射一一单缝〔或圆孔〕衍射. 泊松亮斑〔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常见非常有用的经验结论:1、物体沿倾角为.的斜面匀速下滑--u=tana :2、物体沿光滑斜面滑下a=gsin a 物体沿粗糙斜面滑下a=gsin a -geos a3、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在速度相等时,距离有最大或沿小:4、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最大的条件是:a=0或合力为岑.5、两个共同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两物体间的弹力为大,加速度相等.6、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它们具有相同的速度:7、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小物体无初速度放上,到达共同速度过程中,摩擦生热等于小物体的动能. ’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大小看暹匡做功情况看空当吸热、放热综合以上两项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 9、电容器接在电源上,电压不变:断开电源时,电容器上电量不变:改变两极即离&不变. 10、磁场中的衰变:外切圆是工衰变,内切圆是JL 衰变,Q, B 是大圆. 11、直导体杆垂直切割磁感线,所受安培力F 二助二生.12、电磁感应中感生电流通过线圈导线横截面枳的电量:Q=NA<I>/R.b 、介质的折射率n :光由真空〔或空气〕四=常数 sin r。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2017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2017

高中物理公式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①条件:v0与F合不共线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0的方向转向F合的方向3.绳拉船问题②下落高度:12.向心加速度:高中物理知识点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 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所有的公式篇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公式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1 公式大全1. V=X/tV是平均速度(m/s) X是位移(m) t是时间(s);2. Vt=Vo+a0t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 a是加速度(m/s2)t是时间(s);3. X=Vot+(1/2)at2X是位移(m) Vo是初速度(m/s) t是时间(s) a是加速度(m/s2);4. Vt2-Vo2=2aXVt是末速度(m/s) Vo是初速度(m/s) a是加速度(m/s2)X是位移(m);5. h=(1/2)gt2Vt=gtVt2=2ghh是高度(m) g是重力加速度(9.8m/s2≈10m/s2)t是时间(s) Vt是末速度(m/s);6. G=mgG是重力(N) m是质量(kg) g是重力加速度(9.8m/s2≈10m/s2);7. f=μFNf是摩擦力(N)μ是动摩擦因数 FN是支持力(N);8. F=kXF是弹力(N) k是劲度系数(N/m) X是伸长量(m);9. F=maF是合力(N) m是质量(kg) a是加速度(m/s2)。

计时基准都是取自家用电的周期,在我国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因而有相同的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整理分析方法,并可与斜面小车、轨道小车等配套使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即一秒打50个点。

使用220V交流电压,当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1、自由落体运动初始点的分析:看纸带的前两个点的距离是否接近2mm,接近2mm的纸带才是由静止开始的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纸带。

2.实验纸带是否研究匀变速运动的分析:测量纸带上相邻各点的距离之差是否相等,若相等就是匀变速运动,否则就不是;即匀变速运动的纸带相邻两点的距离差满足 s(n+1)-s(n)=aT3.计算匀变速运动中某点瞬时速度;由匀变速运动物体在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该段位移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V(n)=[s(n)+s(n+1)]/2t s(n)指第N-1个计时点到第N个计时点的位移,s(n+1)指第N个计时点到第N+1个计时点的位移,[s(n)+s(n+1)]指第N-1个计时点到第N+1个计时点的位移(即把要求的点包括在了他们中间即N处),t指发生两个相邻计数点(N-1到N,N到N+1)之间的时间间隔.2T就是时间间隔总和4.计算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1)理想纸带的加速度计算:由于理想纸带描述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之差完全相等,即有:S2-S1=S3-S2=?=S(n)-S(n-1)=△S=aT ;故其加速度a=△S/T(2)实际的实验纸带加速度计算: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之差不完全相等,为减小计算加速度时产生的偶然误差,采用隔位分析法计算,可以减小运算量,方法是,用S1,S2,S3.......表示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S=aT 有S4-S1=(S4-S3)+(S3-S2)+(S2-S1)=3a1*T同理S5-S2=S6-S3=3a2*T求出a1=(S4-S1)/3T a2=(S5-S2)/3T a3=(S6-S3)/3T 再求平均值计算加速度:a=(a1+a2+a3)/3打点计时器一般就求解两个量:1、某一点的速度,把该点当做某一段的中间时刻,那么这一点的速度等于这一段的平均速度,公式就是v=x/t,x是这一段的总位移,t是总时间,一般取这一点前后两个点。

2017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归纳汇总

2017高中物理公式详细归纳汇总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 (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 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V R h m R h m TR h 222224()()()+=+=+ωπ1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mg = Gg = G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V=8、库仑力:F=K (适用条件)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二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1 公式1. V=X/tV 是平均速度(m/s ) X 是位移(m ) t 是时间(s );2. Vt=Vo+a0t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 ²)t 是时间(s );3. X=Vot+(1/2)at ²X 是位移(m ) Vo 是初速度(m/s ) t 是时间(s ) a 是加速度(m/s ²);4. Vt ²-Vo ²=2aX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m/s ²)X 是位移(m );5. h=(1/2)gt ² Vt=gt Vt ²=2ghh 是高度(m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 ²≈10m/s ²)t 是时间(s ) Vt 是末速度(m/s );6. G=mgG 是重力(N ) m 是质量(kg ) g 是重力加速度(9.8m/s ²≈10m/s ²);7. f=μFNf 是摩擦力(N ) μ是动摩擦因数 FN 是支持力(N );8. F=kXF 是弹力(N ) k 是劲度系数(N/m ) X 是伸长量(m );9. F=maF 是合力(N ) m 是质量(kg ) a 是加速度(m/s ²)。

人教版高中物理高一必修2公式1.曲线运动基本规律①条件:v 0与合F 不共线 ②速度方向:切线方向 ③弯曲方向:总是从v 0的方向转向合F 的方向3.绳拉船问题①对与倾斜绳子相连的“物体”运动分解 ②合运动:“物体”实际的运动4.自由落体运动①末速度:gh gt v t 2== ②下落高度:221gt h = ③下落时间:gh t 2= 5.竖直下抛运动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1gt t v h += 绳子伸缩 绳子摆动6.竖直上抛运动①末速度:gt v v t -=0 ②下落高度:2021gt t v h -= ③上升时间:gv t 0=上 ④总时间:g v t 02= ⑤最大高度:g v H 220= 7.平抛运动②合速度:2220t g v v t += ③速度方向:0tan v gt =α ⑤位移方向:02tan v gt =β ⑥飞行时间:gh t 2=,与v 0无关8.斜抛运动③飞行时间:gv t θsin 20= ④射程:g v X θ2sin 20=⑤射高:g v Y 2θsin 220= —————————————————————9.线速度:Tr t s v ⋅==π210.角速度:Tt πϕω2== 11.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ωr v =12.周期与频率的关系:fT 1= 13.转速与频率的关系:f n 60=14.向心力:22222244f mr Tmr mr r v m F ππω⋅=⋅===向 15.向心加速度:r f Tr r r v a 22222244ππω====向 16.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gr v =17.方程格式: 所需的向心力实际力向==F—————————————————————18.开普勒第三定律: k Ta=23 t v x ⋅=θcos 02021θsin gt t v y -⋅=tv x 0=221gt y =0v v x =gt v y =θcos 0v v x =gt -θsin 0v v y =19.万有引力定律: 221r m m G F =,G=6.67×10-1120.中心天体质量: 2324GT r M π=21.中心天体密度: )( 33423为近地卫星周期T GTππR Mρ==22.卫星的运行速度: r GMv =23.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R GMg =24.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km/s 9.71==Rg v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11.2km/s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16.7km/s—————————————————————25.功的计算:αcos Fs W =26.变力做功的计算:①摩擦力做功: W f = f s , s 为路程②图像法: F-s 图象围的“面积”代表功③功能关系: 间接计算功27.动能:221mv E k =28.重力势能:mgh E p =29.弹性势能:221kx E p =30.重力做功的特点:只与高度有关,p G E W ∆-=31.动能定理: 21222121mv mv E W k -=∆=总32.机械能守恒定律:2222112121mv mgh mv mgh +=+33.功率: αcos Fv t WP ==34.交通工具行驶的最大速度:m fv P =→f Pm v =。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整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最新整理)

两个分力垂直时: F合 F12 F22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x 合=0 Fy 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Er R
电源热功率: Pr I 2r
电源效率:
P出
U
=
=
R
P总 E R + r
6、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W=IUt
焦耳定律(电热)Q= I 2 Rt
电功率 P=IU
S 4kd
tg vy qUL vx mdv02
(二)直流电路
Q
1、电流强度的定义:I =
t
微观式:I=nevs (n 是单位体积电子个数,)
2、电阻定律:
R l S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单位:Ω·m
-- 5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3、串联电路总电阻
R=R1+R2+R3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
3、求 F1、F2 的合力的公式: F合 F12 F22 2F1F2 cos
用其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动问题中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
c、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表

变速运动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 (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 –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 +vt2)/2]6、位移s= v平t=v0t + at2/2=vtt/27、加速度a=(vt-v0)/t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等时间间隔(T)的位移之差)9、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2)自由落体运动1、末速度vt=gt2、位移公式h=gt2/23、下落时间t=√(2h/g)4、推论vt2=2gh注: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最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公式s=v0t- gt2/22、末速度vt= v0- gt3、有用推论vt2 –v0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ax=v02/2g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4)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 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sx= v0t4、竖直方向位移sy=gt2/25、运动时间t=√(2sy/g) (通常又表示为√(2h/g))6、合速度vt=√(vx2+vy2)=√[v02+(gt)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anβ=vy/vx=gt/v07、合位移s=√(sx2+ sy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anα=sy/sx=v0gt/2 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1)匀速圆周运动1、周期与频率T=1/f2、角速度ω=θ/t=2π/T=2πf3、线速度v=s/t=2πR/T =2πRf=ωR4、向心加速度an=v2/R=ω2R=4π2R/T2=4π2f2R5、向心力Fn=mv2/R=mω2R=4mπ2R/T2=4mπ2f2R2)万有引力定律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3、天体上的重力、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R:天体半径)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 ω=√(GM/R3), T=2π√[R3/(GM)]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r地)=7.9km/s(人造卫星的最大飞行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 v3=16.7km/s6、近地卫星v=√(gr地)7、地球同步卫星GMm/(R+h)2=4mπ2(R+h)/T2h≈3.6 km (距地球表面的高度)注: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V=X/tV 是平均速度( m/s ) X 是位移( m ) t 是时间( s);Vt=Vo+a0tVt 是末速度( m/s ) Vo 是初速度( m/s ) a 是加速度( m/s 2)t 是时间( s);X=Vot+(1/2)at 2X 是位移( m )Vo 是初速度( m/s ) t 是时间( s) a 是加速度( m/s 2);Vt 2-Vo 2=2aXVt 是末速度(m/s ) Vo 是初速度(m/s ) a 是加速度( m/s 2)X 是位移(m );h= (1/2 )gt 2Vt=gt Vt 2=2ghh 是高度( m ) g 是重力加速度( 9.8m/s 2≈10m/s 2)t 是时间( s) Vt 是末速度( m/s );G=mgG 是重力( N ) m 是质量( kg ) g 是重力加速度( 9.8m/s 2≈10m/s 2);f= μFNf 是摩擦力( N )μ是动摩擦因数 FN 是支持力( N );F=kXF 是弹力( N ) k 是劲度系数( N/m ) X 是伸长量( m );.F=maF 是合力( N ) m 是质量( kg ) a 是加速度( m/s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公式a 向 =V 2/r= ω2r= (2 π/T ) 2r= (2 πf )2r= ωV(ω= φ/t )a 向是向心加速度( m/s 2) V 是线速度( m/s ) r 是半径( m )ω是角速度( rad/s )φ是弧度( rad ) t 是时间( s)T 是周期( s) f 是频率( Hz );F 合 =F 向=ma向=m(V2/r)=mω2r=m(2π/T)2r=m(2πf)2rF 合是圆周运动的合力( N ) F 向是向心力( N )m 是质量( kg ) a 向是向心加速度( m/s 2) V 是线速度( m/s )r 是半径( m )ω是角速度( rad/s ) T 是周期( s)f 是频率( Hz );F 引 =F 向=m ( 2π/T )2r=G ( Mm/r 2)F 引是引力( N ) F 向是向心力( N ) m 是质量( kg )T 是周期( s) r 是半径( m )G 是引力常量( 6.67 ×10-11N/(kg·m 2)M是质量(kg);推导公式:∵ F 引=F 向∴g=G(M’ /r’2)∴G( Mm/r 2)= m (V2/r )=>V==m ω2r=> ω==m (2 π/T )2r=>T==m (2 πf )2r=>f==ma 向=>a向=GM/r 2F 引是引力( N ) F 向是向心力( N )G 是引力常量( 6.67 ×10-11N/(kg·m 2)M是质量(kg)m 是质量( kg ) r 是半径( m ) V 是线速度( m/s )ω是角速度( rad/s ) T 是周期( s) f 是频率( Hz )g 是重力加速度( 9.8m/s 2≈10m/s 2)a 向是向心加速度( m/s 2) M ’是该天体的质量( kg )r ’是该天体的半径( m );5.ρ是天体密度( kg/m 3) R 是天体半径( m )G 是引力常量( 6.67 ×10-11N/(kg·m 2)T是周期(s);6.W=FScosθW是功( J) F 是力( N ) S 是沿力的方向移动的位移( m )cos θ是力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余弦;7.P=W/t=FVP 是功率( W ) W 是功( J) t 是时间( s) F 是力( N )V 是速度( m/s );8.W= Ep=mg h=mg (h1-h2 )W 是重力势能做的功( J)Ep 是重力势能( J)m 是物体的质量( kg ) g 是重力加速度( 9.8m/s 2≈10m/s 2)h 是高度差( m ) h1 是起始高度( m )h2 是终止(末)高度( m );9. Ep= (1/2 ) kX 2Ep 是弹性是能( J) k 是劲度系数( N/m ) X 是伸长量( m );10. Ek = (1/2 )mV 2Ek 是动能( J) m 是质量( kg ) V 是速度( m/s );11. 动能定理: W 总= (1/2 ) mVt 2- (1/2 ) mVo 2机械能守恒: E=Ep+ Ek +Ep’W 是总能量( J) m 是质量( kg ) Vt 是末速度( m/s )Vo 是初速度( m/s ) E 是机械能( J) Ep 是重力势能( J)Ek 是动能( J) Ep ’是弹性势能( J)。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一、运动学1. 速度公式:v = Δx/Δt2. 加速度公式:a = Δv/Δt3. 位移公式:Δx = v0t + 1/2at^24. 速度位移关系:v^2 = v0^2 + 2aΔx5. 平均速度公式:v_avg = Δx/Δt6. 自由落体公式:h = 1/2gt^27. 抛体运动公式:h = v0sinθt 1/2gt^2,x = v0cosθt二、动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动能公式:K = 1/2mv^25. 势能公式:Ep = mgh6.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7. 动能定理:W = ΔK8.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9.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0.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三、能量与动量1. 动量公式:p = mv2. 动量守恒定律:在系统不受外力时,系统总动量守恒。

3. 能量守恒定律:在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4. 动能定理:W = ΔK5. 动能公式:K = 1/2mv^26. 势能公式:Ep = mgh7.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8. 动能定理:W = ΔK9. 动摩擦力公式:f = μN10. 重力做功公式:W = mgh11. 弹性势能公式:Ep = 1/2kx^2四、电磁学1. 库仑定律:F = k|q1q2|/r^22. 电场强度公式:E = F/q3. 电势差公式:V = W/q4. 电势能公式:Ep = qV5. 电容公式:C = Q/V6.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1/C = 1/C1 + 1/C2(串联),C = C1 + C2(并联)7. 欧姆定律:I = V/R8. 电阻定律:R = ρL/A9. 电功公式:W = UIt10. 电功率公式:P = UI11. 电能公式:E = Pt12.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F/IL13. 磁场力公式:F = BIL14. 磁通量公式:Φ = BS15.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ε = N(ΔΦ/Δt)16.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

关于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

关于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

关于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物理科目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在考试的时候用得到,一起来看看吧。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物理高中公式大全有哪些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注:①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②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四、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五、常见的力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 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六、动力学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g p=""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5 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fvvT 注意:①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问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②波在一个周期时间里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 波速v波长λ频率f关系:fTv (适用于一切波) 注意:波的频率即是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 二、电磁学 (一)电场 1、库仑力:221rqqkF (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k = 9.0×109 N·m2/ c2 (静电力恒量) 电场力:F = E q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2、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 定义式: qFE 单位: N/C (e=1.6X10-19 N/C ; me =9.3X10-31 ; 比荷:1.76X1011 C/Kg) 点电荷电场场强 rQkE 匀强电场场强 dUE 3、电势,电势能 qEA电,AqE电 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4、电势差U,又称电压 qWU UAB = φA -φB 5、电场力做功和电势差的关系 WAB = q UAB 6、粒子通过加速电场 221mvqU 7、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量 2022022212121VLmdqUVLmqEaty 粒子通过偏转电场的偏转角 20mdvqULvvtgxy 8、电容器的电容 cQU 电容器的带电量 Q=cU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kdSc4 (二)直流电路 1、电流强度的定义:I = Qt 微观式:I=nevs (n是单位体积电子个数,) 2、电阻定律: 电阻率ρ:只与导体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横截面积和长度无关。 单位:Ω·m Sl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极>g赤,g低纬>g高纬) 3、求F1、F2的合力的公式: cos2212221FFFFF合 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FF合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合=0 或 Fx合=0 Fy合=0 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 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 说明:①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m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m2 / kg2 2)在天文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 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万=F向 即 '422222mgmarTmrmrvmrMmG 由此可得: 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 ③ 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 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 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2rGMa,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 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22)('hRGMrGMg 2324GTrMrGMv3rGMGMrT3243224GMTr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1.V=X/tV是平均速度(m/s)X是位移(m)t是时间(s);2.Vt=Vo+a0t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t是时间(s);3.X=Vot+(1/2)atX是位移(m)Vo是初速度(m/s)t是时间(s)a是加速度(m/s);4.Vt-Vo=2aXVt是末速度(m/s)Vo是初速度(m/s)a是加速度(m/s)X是位移(m);5.h=(1/2)gtVt=gtVt=2ghh是高度(m)g是重力加速度(9.8m/s≈10m/s)t是时间(s)Vt是末速度(m/s);6.G=mgG是重力(N)m是质量(kg)g是重力加速度(9.8m/s≈10m/s);7.f=μFN f是摩擦力(N)μ是动摩擦因数FN是支持力(N);8.F=kXF是弹力(N)k是劲度系数(N/m)X是伸长量(m);9.F=maF是合力(N)m是质量(kg)a是加速度(m/s)。

扩展阅读:高中物理公式(必修一)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路程、温度。

_xxvv速度的定义式:(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ttvvtv0F加速度:attm末速度:vtv0at重力加速度:g9.8ms2vt图像曲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数值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a和v0同向加速运动a增大,v增加的快a减小,v增加的慢a增大,v减小的快a减小,v减小的慢a和v0反向减速运动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实践的关系:vv0at;v0vt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v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12xv0tat2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初、末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v02ax2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推理公式:推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是恒定的:xaT2xmxn(mn)aT2推理2: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0vtvx22的一半的平方根:vx2;推理3: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等于初、末速度的平方和vovt222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①第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n1:2:3::n②前1T内、前2T内、前3T内前n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32::n21:4:9: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位移之比为:x1:x2:x3::xn12:(2212):(3222)::[n2(n1)2]1:3:5::(2n1)④前x,前2x,前3xnx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2:3::n高中物理公式总结(人教版)⑤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n1:(21):(32)::(nn1)解题方法、技巧:(1)如果题目中无位移x,也不让求位移,一般选用速度公式vv0at(2)如果题目中无末速度,也不让求末速度,一般选用位移公式v12xv0tat2(3)如果题目中无运动时间,也不让求运动时间,一般选用公式tvv02ax22(4)如果题目中无加速度a,也不让求加速度,一般选用公式v0vtxvtt2(5)如果知道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选用公式xaT2。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1、胡克定律:f = k 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长度、粗细和材料有关)2、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g 极>g 赤,g 低纬>g 高纬)3、求F 1、F 2的合力的公式: θcos 2212221F F F F F ++=合两个分力垂直时: 2221F F F +=合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分解时喜欢正交分解。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 F 合=0 或 F x 合=0 F y 合=0推论:三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任意一个力与剩余二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解三个共点力平衡的方法: 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 μN (动的时候用,或时最大的静摩擦力)说明:①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压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 ;也可以小于G 。

②μ为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0≤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说明: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万有引力: 1)公式:F=G221r m m (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G 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 N ·m 2 / kg 22)在天文上的应用:(M :天体质量;R :天体半径;g :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 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 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F 万=F 向即 '422222mg ma r Tm r m r v m r Mm G =====πω 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 ,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考复习——物理公式大全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定义式):;ts v =2、有用推论:;as v v t 2202=-3、中间时刻速度:;202tt v v v v +==4、末速度:;at v v t +=05、中间位置速度:;22202ts v v v +=6、位移:;200212at t v t v v t v s t +=⋅+=⋅= 7、加速度:{以为正方向,与同向(加速);反向则};tv v a t 0-=0v a 0v 0>a 0<a 8、实验用推论:{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2aT s =∆s ∆T 常见计算:(1),;2B AB BC T υ+=2C BC CD T υ+=(2);2C BCD BCa TT υυ--==重要推论:(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02tt v v v v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一个恒量:如图1,设时间间隔为,加速度为,T a 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则1S 2S 3S nS 11X S =122X X S -=233X X S -==== …… == ;S ∆12S S -23S S -1--n n S S 2aT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总有:;202t t vv v v +==<22202t s v v v +=9、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设T 为时间单位,则有:(1)1T 末、2T 末、3T 末、…… 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n v v v v n ::3:2:1::::321L L =(2)1T 内、2T 内、3T 内…… nT 内位移之比为:;2222321::3:2:1::::n s s s s n L L =(3)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之比:;)12(::5:3:1321-=n s s s s n L L :::(4)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 之比:;()()()1::23:12:1:::321----=n n t t t t n L L(5)或(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2T n m s s a n m --=()2aT n m S S n m -=-10、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加速度():;末速度():;时间()秒();位移():米();路程:0v s m /a 2/s m t v s m /t s s m 米;速度单位换算:。

h km s m /6.3/1=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tv v a t 0-=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二)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 00=v2、末速度:; gt v t =3、下落高度:(从位置向下计算); 221gt h =0v 4、推论:。

gh v t 22=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22/10/8.9s m s m g a ≈==(三)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 2021gt t v x -=2、末速度:();gt v v t -=022/10/8.9s m s m g ≈=3、有用推论:;gh v v t 2202-=-4、上升最大高度:(抛出点算起);gvH m 220= 5、往返时间:(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gv t 02=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一)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 0v v x =2、竖直方向速度:;gt v y =3、水平方向位移:; t v x 0=4、竖直方向位移:;221gt y = 5、运动时间:;gh t 2=6、合速度:;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 ()22022gt v v v v y x t +=+=θ0tan v gtv v xy ==θ7、合位移:;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

()22202221⎪⎭⎫⎝⎛+=+=gt t v y x s α02tan v gt x y ==α 8、水平方向加速度:;竖直方向加速度:。

0=x a g a y =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g 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y h (3)与的关系为;θααθtan 2tan =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是解题关键;t (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二)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 t rt s v ⋅==π22、角速度:; f Tt ⋅===ππθω223、向心加速度:;()r f r T r r v a 222222⋅=⎪⎭⎫ ⎝⎛===ππω4、向心力:;ma v m r T m r m r v m F F ==⎪⎭⎫⎝⎛====ωπω2222合向5、周期与频率:; fT 1=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r v ⋅=ω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n ⋅=πω2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角度():弧度();频率():赫();周期():秒();转s m θrad f Hz T s 速():;半径():米();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n s r /r m v s m /ωs rad /2/s m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三)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轨道半径;:周期;: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 ⎝⎛==GM K K R T 2324π;R T K 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21rm m GF =2211/1067.6kg m N G ⋅⨯=-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天体半径();:天体质量()};mg R GMm =22RGMg =R m M 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中心天体质量};r GM v =3r GM =ωGMr T 32⋅=πM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s km r GMr g v /9.71===地地地s km v /2.112=s km v /7.163=6、地球同步卫星:{;:距地球表面的高度;:地球的半径}()()()h r T m h r T m h r GMm +=+⎪⎭⎫⎝⎛=+地地地222242ππkm h 36000≈h 地r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引向F F =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

s km /9.7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常见的力 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mg G =22/10/8.9s m s m g ≈= 2、胡克定律:{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劲度系数();:形变量()};x k F ⋅=k m N /x m 3、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因数;:正压力()};N F F ⋅=μμN F N 4、静摩擦力(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为最大静摩擦力);m f f ≤≤静0m f 5、万有引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21r m m GF =2211/1067.6kg m N G ⋅⨯=- 6、静电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221rQ Q k F =229/100.9C m N k ⋅⨯= 7、电场力:(:场强;:电量;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qE F =E C N /q C 8、安培力:(为与的夹角,当⊥时:,//时:);θsin BIL F =θB L L B BIL F =B L 0=F 9、洛仑兹力:(为与的夹角,当⊥时:,//时:)。

θsin qvB f =θB v v B qvB f =v B 0=f 注:(1)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决定;k (2)摩擦因数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μ (3)略大于,一般视为;m f N F ⋅μN m F f ⋅=μ (4)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磁感强度();:有效长度();:电流强度();:带电粒子速度(B T L m I A v );: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s m /q 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反向:;21F F F +=()2121F F F F F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余弦定理),⊥时:;θcos 2212221F F F F F ++=1F 2F 2221F F F +=3、合力大小范围:;2121F F F F F +≤≤-4、力的正交分解:,(为合力与x 轴之间的夹角)。

αcos F F x =αsin F F y =αxy F F =αtan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与的值一定时,与的夹角(角)越大,合力越小;1F 2F 1F 2F θ(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或{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ma F =合mF a 合=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负号表示方向相反,、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F F '-=F F '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0=合F 5、超重:,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G F N >G F N <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