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高考文综热点:和谐发展-教育城(12educn)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专题1

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专题1

高考政治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专题12020.03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百姓的“幸福指数”。

要让GDP与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同步增长。

过去,很多人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物质财富的增长,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突飞猛进,忽视了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民生指标”。

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发展的目的。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 这些道理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2,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

回答1-4题。

1.这一数字说明,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转变“单纯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这是因为 ( )A.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起导向作用 B.价值观无论正确与否都具有相对独立性C.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改变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了多元的价值观2.为保护环境,“十一五”规划特别提出了两项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这一指标的提出,有利于 ( )①加快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②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③调整优化产业结构④增加我国能源的总量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②③3.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不能停止发展,消极的保护环境,那样永远摆脱不了低水平的生活;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即使创造出暂时的繁荣,那也是虚假的,总有一天要遭到惩罚。

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②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④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4.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即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谋发展."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哲学依据是()A.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B.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C.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是发展动力的原理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是认识发展根本动力的原理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社会和谐发展专题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社会和谐发展专题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社会和谐发展专题复习教案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社会和谐发展专题复习教案专题十五热点专题一、社会和谐发展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本”思想:①、孔子:②、孟子:(2)、统治者的“民本”思想: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励精图治;他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贞观政要》);(3)、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①、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②、时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更加普遍,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这些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政治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当家作主的权利;经济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文化上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5)、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可贵,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类;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6)、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主义政策: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以缓和社会矛盾,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和谐世界,共同发展:①、战争—和谐世界的绊脚石: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给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战争手段不断丰富,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破坏愈加巨大,战争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②、和平—和谐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对构建平等和谐的国际关系,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③、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和谐世界的调节器;④、发展—和谐世界的目标:国际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迅速、发展不和谐;二、能源问题:1、中国古代对能源的利用:①、水力:利用水力的生产工具:水排、筒车;②、矿物资源:我国西汉开始用煤炭来冶铁;魏晋时期发现和开始使用石油;北宋时煤炭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2、新中国建立后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应用:①、十年建设时期,大庆、胜利等油田开始建设,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到1965年我国实现石油自给;②、电力工业发展快速,农村用电量增长快。

2012年高考文综政治备考九大热点重点

2012年高考文综政治备考九大热点重点

2012年高考文综政治备考九大热点重点经济生活选材突出主题,贯穿主线,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政治生活选材突出民主进程,体现执政理念;文化生活选材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哲学生活选材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古今材料并重。

结合命题指导思想,近年来高考试题,教学实际,自己感悟,大胆预测,以期大家指正。

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几方面。

一、把握稳中求进工作基调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试题猜想】1、(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联系材料一分析怎样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2)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

运用消费的知识,分析如何扩大内需?参考答案:(1)从图1看出,从2006年-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发展,2006年-2007年增长快,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2011年增速回落。

从图2看出,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高,上半年CPI同比涨幅逐月上升,下半年涨幅跌落,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物价水平仍处高位;除3月和11月,CPI环比涨幅都是正的,其中1月和2月涨幅高,通胀压力不减。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增长;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稳定外需,熟悉并运用世贸规则,转变贸易方式,实施多元化战略;④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要增加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降低成本,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管好货币信贷总量,引导消费心理,稳定物价。

(2)①生产决定消费,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保持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人们的消费预期;要注重公平,提高整体消费水平。

高考政治时事热点

高考政治时事热点

高考政治时事热点
1. 教育改革的挑战与改善
- 政府推动高考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 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引入与影响
- 高考制度变革对学生的影响与应对方法
2. 反腐倡廉与政治道德建设
- 中央反腐败斗争的新进展与成果
- 公职人员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与困境
- 基层党建与政治道德的改善与推进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污染与资源耗竭的问题与危机
- 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与执行情况
- 公众参与与责任意识的提高与推动
4.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的挑战
-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场景
- 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的现状与举措
- 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素养的重要性与教育
5. 社会保障与贫富差距的矛盾与调整
-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困境
- 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执行与效果
- 减少贫富差距的措施与社会动态
6. 外交政策与国际合作的新发展
- 中国南海争端与外交策略的调整
-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机遇与挑战 - 外交使节访问与中外关系的新进展与影响。

高考热点05 关注民生,和谐共生(讲义)(解析版)

高考热点05 关注民生,和谐共生(讲义)(解析版)

高考热点05 关注民生,和谐共生目录一古代中国,重农抑商1二近代中国,平均地权5三现代中国,民生保障6四世界进展,以农促工9一古代中国,重农抑商1、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进展历程2、古代中国对农作物的推广和引进3、古代中国农具进展历程4、古代中国水利进展历程时空是:清朝(中国)。

依据材料“乾隆年间由水道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斤,东北输入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用粮”可知,清朝时,江南经济进展水平较高,手工业较北方发达,农业产量高,需要较多大豆和豆饼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因此北方生产的大豆就大量运输至南方,A项正确;材料还提及了水道运输,不能说明长途贸易依靠海路运输,排解B项;C项与史实不符,北方粮食亩产不及南方,排解C项;材料无法体现商人资本把握了生产领域,排解D项。

故选A项。

3.(2023·广东卷)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异》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

蒋生原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

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

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时空是明代(中国)。

据材料可知,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异》记载了缙绅马少卿同意了浙江商人蒋生与女儿的婚事,并且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基于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这一原理,可知,小说中马少卿在女儿婚姻问题上不在乎蒋生商人的身份,同时认为“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这一行为折射出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据所学,封建社会纲常礼教束缚未被打破,排解A 项;B项说法错误,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开头于鸦片战斗时期,题干涉准时间是明代,时间不相符,排解B项;材料不能体现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排解C项。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阐释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考点阐释 新人教版必修2
精选课件
• (42分)(2011·福建39) • 材料二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
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展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 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 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 •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复杂心态” 进行评析。(10分)
安宁
D
精选课件
[单项选择2] 面对以色列的空袭,周边国家
纷纷做出反映,美国谴责袭击,敦促以不能
伤及平民 ;中国反对巴以用武力解决争端;
法国外长发表声明呼吁巴以立即停火;约旦
照会以色列大使强烈抗议以军空袭加沙 。国
际社会的不同反映表明
①不同国家间存在着共同利益
②和平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充满艰辛
二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 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 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 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 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精选课件
考点1:(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
2、发展问题 (3)发展问题形势严峻:
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 大;
精选课件
考点1:(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3)和平问题的重要性:
①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 条件;
②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 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精选课件
考点1:(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4)世界仍不安宁: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有的大国常 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 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聚集2010年“两会”

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聚集2010年“两会”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热点:聚集2010年“两会”一、热点背景:材料一:齐心协力谋发展,凝心聚力促和谐。

2010年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代表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报告指出,一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亲切关怀、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团结动员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齐心协力谋发展,尽心竭力惠民生,凝心聚力促和谐,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团结和谐、务实进取、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贾庆林强调,2010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人民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

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创造新业绩,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扩大对外交流交往上发挥新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上迈出新步伐。

材料二:2010年3月5日上午9时,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在主席台就座,祝贺大会召开。

大会的主要议程有: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草案;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建设和谐社会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建设和谐社会

高考政治热点专题:建设和谐社会相关知识点《哲学》:(1)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

包括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即先在世界和人类产生后人的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指人改造过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2)两者的关系:自在世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的自然前提,不是与人类无关的世界。

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人类世界中自然与社会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成为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

(2)在理解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问题上,应该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人在强大的自在世界面前无所作为;二是过度地人化自然,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造成生态失衡。

这两种错误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经济学》:(1)进行收入分配调节和实现社会公平:加大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必要性表现在:1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3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3)具体措施是: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政治学》:(1)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高中政治 和谐与合作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素材

高中政治 和谐与合作 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素材

和谐与合作: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不断发展的发展观。

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作用提供了新的空间。

科学发展观呈现出和谐与合作的新趋势,表达了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共同构建。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升了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仅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从十七大以前的五个统筹发展为六个统筹,而且,它还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提供了国内国外两个层面的平台,指明了科学发展观发挥国内与国际作用的方向和途径。

对内来说,科学发展观致力于解决国内发展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构建社会和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外来说,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应对全球性的危机与挑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

科学发展观内外两个作用统一和发挥,超越了国内国际的分割局限。

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发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

和谐是国内科学发展的集中表达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这个思想的提出,把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战略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重大战略任务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从根本上说,科学发展中的“科学〞既是规律的含义,也是一种价值。

科学发展应该是和谐发展。

和谐即是“科学〞。

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促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那么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等方面反映和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求发展。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作用,有力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使科学发展观更加深入人心。

但是,社会和谐只是和谐的一种表现。

在理论层面上,我们目前只提出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

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精神和谐层面仍然存在着与科学发展观贯通的理论空间。

这将是今后学术界推动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的一个方向。

[政治]2007年政治或文综高考须知热点问题

[政治]2007年政治或文综高考须知热点问题

[政治]2007年政治或文综高考须知热点问题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热点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医疗改革、教育政策、公共卫生、和谐劳动关系、民主权利保障等。

2、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热点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调利率、消费税调整、房地产调控、防止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土地保护、发展文化产业、、反盗版、“三品”安全、反垄断法、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完善市场秩序等。

3、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热点问题——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热点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农民工权益、农村合作医疗、中央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等。

5、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热点问题——保护知识产权、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建设创新型国家、院士大会、科协七大、嫦娥工程、庞加莱猜想等。

6、坚持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热点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GDP、新能源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方面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民族精神、保护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十一五文化纲要》、反对恶搞、文明上网、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等。

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面的热点问题——人大监督法、转变政府职能、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反腐倡廉、审计工作、人大政府换届选举、人事制度改革等。

9、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方面的热点问题——《文选》发行、建党85周年、反腐败及陈良宇的问题、中央出台干部任期规定等。

10、实现民族共同繁荣方面的热点问题——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等。

11、实现祖国统一方面的热点问题——两岸经贸论坛、胡锦涛四点建议、拒绝台湾加入联合国等。

12、弘扬奥运精神方面的热点问题——奥运体育图标、福牛乐乐等。

13、共建和谐世界方面的热点问题——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中非合作、俄罗斯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亚欧会议、中国的国际援助、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东盟关系、朝鲜核问题、中美中日等关系等。

2013年高考时政热点复习课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013年高考时政热点复习课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热点十九 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热点说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以及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近 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人类不尊重客观规律而遭受的惩 罚。这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纵观历年高考,按规 律办事、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直是高考 的重点。所以,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关注与科学发展、和谐发 展相关的背景材料十分必要。
2.生活与哲学角度 问题一: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材料二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中国的稀土 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是在对我国稀土开发状况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形成的,是对稀土开发状况的客观反映。 (2)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违背规律会受到惩罚。我国近 年来在稀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是违背稀土开 发的客观规律而受到的惩罚。
【创新预测】 1.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生命地球”的报告中警言世人,人类目 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以 20%的比例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 力,到 2050 年,人类对生态的掠夺将可能增长到地球生态承载力的 180%至 220%。这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统 一性 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④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 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实践决定认识。赵树丛到辽宁调研青山工程,肯定了青山 工程的成绩,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赵树丛调研青山工程是为了积累相关经验以促进青山 工程的发展,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3)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坚持实践的观点,在实 践中坚持用科学理论作指导。赵树丛到辽宁调研青山工程就 是一个实践活动,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在调研时他强调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 用。

高三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与民生改善

高三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与民生改善

高三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与民生改善高三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与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与民生改善是高三学生需要了解的复杂知识点,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重要课题。

一、社会和谐的意义社会和谐是指在社会发展中,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社会和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

二、公平正义的价值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公平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正义是指在社会制度中,每个人的权益都能得到公平的保障和尊重。

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三、民生改善的途径民生改善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改善民生,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改善民生的途径包括:1.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2.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民生改善的关键。

通过改革教育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3.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方面。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人民病有所医。

4.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民生改善的保障。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5.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民生改善的目标。

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与民生改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民生改善是社会和谐的目标,只有改善民生,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公平正义和民生改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社会和谐。

五、结论高三学生需要深入了解社会和谐、公平正义与民生改善的关系,认识到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

只有实现社会和谐,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改善民生,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高考政治和谐世界专题复习

高考政治和谐世界专题复习
丽水
朱理南
一、胡锦涛主席讲话的主要内容 二、相关课文的主要原理 三、当今的时政热点 四、历年主要问题
一、胡锦涛主席讲话的主要内容
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 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 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尽管地区动荡不断、局部冲突时有发生,但 各国更加重视对话合作,更加重视谈判解决争 端,通过联合国预防和制止武装冲突、维护世 界和平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
三问:(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分析是海洋产业对我国经济 发展的意义(11分)
(2)结合休渔制度,分析“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 的关系。(11)
(3)“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我国 外交政策的?(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 切。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践与近代史上在西 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嘀”的神声。!陡然间壮扭公主变态般地连续使出四十五道灵鸽萝卜窜,只见她弹射如飞、快似闪电般的舌头中,飘然射出五缕甩舞着¤天虹娃娃笔→的书架状的脖子,随 着壮扭公主的甩动,书架状的脖子像鸡窝一样在食指飘然地搞出朦胧光环……紧接着壮扭公主又搞了个曲身颤动跃门闩的怪异把戏,,只见她圆圆的的脖子中,突然弹出五
2、有利于中国和非洲的发展进步;有利于促进发展 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对立统一;用联系、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 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发展同非洲贸易的 作用是什么?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非关系不断发展的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高考文综热点:和谐发展问题【社会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抉择。

材料二据统计,散布在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 000余座,形成了“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

位于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材料三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

(1)读材料二,分析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理由是。

(2)读材料一,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

(3)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实战演练,金榜题名!读右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企业管理文件夹1-添加页码去内容白字/.ks5u./ - blogid=5a18c50f0100ihz5&url=static13.photo.sina../orignal/5a18c50fx83af1e5b4fec 1.一个地区冬至日太阳高度与耕作制度的关系如下表,则图示地区的耕作制度为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两到三熟2.据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坡度小于2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种植业;坡度20~25度的坡地若要发展种植业,必须修水平梯田;坡度25~30度的坡地适合发展林果业。

该地区适合发展的是A.林果业 B.种植业 C.修水平梯田 D.上述农业活动均不适合3.此时甲点的地方时为4月23日9:30,则全球处于4月23日的有A.一多半地区 B.一少半地区 C.正好一半地区 D.全部地区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

下图是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回答第4~5题。

4.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A.A→B→C B.B→C→A C.B→A→C D.C→A→B 5.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A.杨树 B.桦树 C.沙拐枣 D.柳树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位于田纳西州)和田纳西大学为基地的田纳西技术走廊是美国的一个高技术中心.总部设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即在此研制的。

回答6~7题。

6.19世纪后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造成的后果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的棉花种植,造成土地退化B.由于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C.矿山开采,植被破坏,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D.炼铜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7.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

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9.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10.读塔里木河流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所在流域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地区,该河流域沙漠面积广大的原因是。

(2)近年来该河流域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3)防治该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社会热点】【答案】(1)不合理该垃圾场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2)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良性发展。

(3)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4)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短缺环境危机深刻【实战演练】【答案】1.D 2.C 3.A【解析】由当地纬度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以求出冬至日当地的太阳高度,进而对照图表判断该地熟制,图中比例尺为l:10000,根据任意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和等高距,可求出此地的坡度大小,然后根据资料判断农业的发展,第3题由甲地经度可推知该地位于东8区,判断23日零时的时区所在地,得出答案A。

【答案】4.D【解析】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随着固沙植物的生长,移动沙丘也逐渐得到控制,沙丘移动速度逐渐减慢、坡度逐渐降低.C→A→B反映了这一发展的过程。

【答案】5.C【解析】沙漠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常选用梭梭、沙拐枣、拧条等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杨树、桦树、柳树主要生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答案】6.B 【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较早,18世纪下半叶就有较为发达的农业;自l 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剧增,开始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

【答案】7.D【解析】田纳西河流域拥有全美国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答案】8.B【解析】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为防洪;受益最大的应为中下游地区,故B正确。

阿斯旺大坝所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修建大坝的主要目的是灌溉。

题干中已叙述,该大坝建成之后对尼罗河下游及其三角洲地区影响最大。

【答案】9.C【解析】年泄洪量可以从年径流量考虑,三峡大坝位于长江上游,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年径流量大;阿斯旺大坝位于尼罗河上,附近地区降水量少,故年径流量小。

【答案】10.(1)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最少、干旱程度最大的地带。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

(3)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向塔里木河流域输水、发展节水农业,营造防护林,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等。

【命题趋向】明确最后冲刺的针对性本专题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了解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和综合治理措施。

第二部分是了解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第三部分了解是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及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第四部分了解是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1)通过图文资料分析说明造成某区域环境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及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某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

(3)掌握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整治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4)会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分析高考重点,把握命题趋向高考重点:(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于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地区、森林、湿地等生态效应,以及对某一地区资源、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如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江南丘陵的综合整治,河流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能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等。

(2)从考核形式上看,主要以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并配以丰富多样的图表和文字叙述。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区域发展及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综合分析及实际应用,考查考生读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命题趋势: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不难看出,为了配合我国的国土整治这一热点,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整治,江河、湿地的治理与保护,能源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集中分布在以下地区: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大江大河、青藏地区等。

因此,学生在复习时,要重点把以上地区的自然、人文的优劣势条件,整体的地理环境,各地形要素的因果关系、原因分析及整治方向等方面的知识进行重点复习。

【回归教材】回归书本,夯实基础!测试要点一: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说明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措施: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既拦泥蓄水,又防止其继续扩展,此谓“固沟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又发展了林果业生产,此谓“护坡工程”;在一些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营造护林网,提高劳动生产率,此谓“保塬工程”。

(2)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

(3)生物措施:在黄土高原地区,凡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必须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以恢复地表植被;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种草植树,实行乔、灌、草结合,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构,提高其抗侵蚀能力,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

测试要点二:流域的开发(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说明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1.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1)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①长江流域地貌千姿百态,既有高原、山地、丘陵,又有盆地和平原。

②这里多数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但年降水量差异大,自东南向西北递减③长江水量居我国首位,年入海水量占我国河川径流量的37%。

中下游河网稠密,湖泊密布。

④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支流呈南北辐射状,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

⑤除丰富的水资源外,长江流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⑥我国三大阶梯,落差达5400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长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措施①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是上游地区发展的重点,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游地区必须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一方面,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另一方面,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保护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