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的历史

合集下载

中国药学史

中国药学史

中国药学史中国药学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其历史悠久而丰富。

以下是对中国药学史的简要介绍:1. 古代药学:中国古代药学起源于神话时代。

据传说,黄帝时代的神农氏是中国古代药学的奠基人,他通过亲自尝试各种植物和动物来了解其功效和药用价值。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其中收集了大量的药物信息和治疗方法。

2. 中医药学:中医药学是中国药学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注重整体观念和平衡,将药物视为调节和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的手段。

《黄帝内经》和《难经》是早期中医药学的重要经典著作,它们详细描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和药物应用。

3. 方剂学:方剂学是中国药学中独特的领域,研究中草药的配方和药物组合。

方剂是将多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和方法组合而成的药物。

《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方剂学经典著作对方剂的应用和配方进行了系统总结。

4. 药物炮制:古代药学中还有一项重要的技术就是药物的炮制。

药物炮制是指对中草药进行煮沸、蒸馏、炒制、浸泡等处理,以提取有效成分或改变药物性质。

炮制技术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5. 药物资源与发现:中国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和动物资源。

古代药学家通过不断观察和实践,逐渐发现了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物种,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

例如,人参、麻黄、当归等药材都是中国药学中重要的发现和应用。

6. 现代药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药学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的药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现代药学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等多个领域,致力于研究药物的合成、药效、药代动力学、药物制剂等方面。

7. 中药现代化: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质量和安全性,中国进行了中药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

这包括中药炮制技术的改进、中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建立、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发等。

这些努力旨在将中药发展成为符合现代医学要求的药物。

8. 中药保护与传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药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包括过度采集、环境污染和植物物种减少等问题。

简述对药学专业的认识

简述对药学专业的认识

简述对药学专业的认识药学专业是一门研究药物的科学,它涉及到药物的制备、分析、质量控制、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毒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药学专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药学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草药来治疗疾病。

而在中国,神农氏就是一位很有名的草药学家,他发明了很多药物,并且对药物进行了分类。

到了现代,药学专业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它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

药学专业有很多的分支,比如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毒理学等等。

每个分支都有它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药剂学主要研究药物制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包括药物的剂型、制剂工艺、药物稳定性等方面;药理学则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药物化学则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包括药物的合成、分离、纯化等方面;药物分析学则研究药物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包括药物的质量检测、药物成分分析等方面;药物代谢动力学则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动力学,包括药物的代谢途径、药物的药效学等方面;药物毒理学则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毒性和副作用,包括药物的毒性评价、药物的副作用等方面。

药学专业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涉及到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多个领域。

在医药领域,药学专业可以为药物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支持;在化工领域,药学专业可以为化学品的制造、检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支持;在食品领域,药学专业可以为食品添加剂的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支持;在环保领域,药学专业可以为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分析等方面提供支持。

药学专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学专业也将会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学的3000字毕业论文

药学的3000字毕业论文

药学的3000字毕业论文药学的3000字毕业论文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发现、开发、制备、质量控制和药物使用的学科。

药学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了药物的化学、生物学、药理学、药剂学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医学中,药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

本文将从药学的历史、药物开发、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使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学的历史药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开始使用植物和动物的部分来治疗疾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古代中国,药学被视为一门崇高的学问,被列为“六艺”之一。

古代药学家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了许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如《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著作。

药学的发展与人类对健康的追求密不可分,它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药物开发药物开发是药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药物开发的过程包括药物发现、药物设计、药物合成和药物筛选等环节。

药物发现是指通过对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和研究,寻找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药物设计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化学方法,设计出具有特定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药物合成是将设计好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出来。

而药物筛选是通过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生物学活性测试,筛选出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候选物。

药物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与交叉。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开发的速度和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例如,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从而加快了新药的发现和开发进程。

药物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药物开发的研究和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三、药物质量控制药物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药物质量控制包括药物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评价等内容。

药物的质量标准是指对药物质量的要求和规定,包括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纯度和稳定性等指标。

质量控制方法是指通过对药物进行分析和检测,确定药物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方法。

药学基础知识药学发展历程

药学基础知识药学发展历程

药学基础知识药学发展历程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

那么你对药学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药学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药学历史发展1、文艺复兴前期(1)古典药学;原始时代由于文化不发达,不可能有单独记载药学知识的专著。

把现存用文字记载药物治疗的书称为古典书,如中国的《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埃及的纸草书(papyrus),印度有吠佗经(veda)。

巴比伦亚述的有关碑文也可列入药学文献中,因其中记存最早的药学知识。

埃伯斯伯比书(Ebers Papyrus)中记载药700余种。

(2)罗马时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对古代医药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他医学成绩巨大,被后人称为医圣,其后戴欧斯考利狄斯(Dioscorides)编著的《Demateria Medica》一书,载药500余种。

该书被认为是数个世纪以来药物学的主要著作。

古罗马最杰出的医学家格林(Calen,公元130~200年)与我国医圣张仲景同时代。

他有许多著作,现存80余种,对后世药学发展影响很大。

尤其对植物制剂技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人为纪念他,仍把用浸出方法生产出的药剂称为格林制剂(Calen cals)。

由于其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对医药学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被称为药剂学的鼻祖。

2、中世纪药学中世纪(约3~15世纪)欧洲正处于黑暗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古罗马文化被摧毁,因而,医学的中心也随着社会的变动发生转移,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医学遗产,博采兼收了中国、印度和波斯等国的经验,塔吉克医生阿底森纳(Aricennna,980~103)编著的《医典》分为5册,总结了当时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药物知识,对后世影响颇深、被奉为药物学的经典著作。

伊尔·阿尔――拜塔尔(1197~1248)是一位杰出的药用植物学家,他的《药用植物大全》描写了1400余种药物。

药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药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药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一、药学概述药学是一门以化学、医学、生物等学科为基础,研究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

药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药物制备、鉴定、质量控制、药理研究、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药学历史药学作为一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探索和发现自然界中的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和增进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学知识体系逐渐完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

从古代的草药学、炼金术,到近代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再到现代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高新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药学历史充满了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传奇。

三、药学学科分支药学学科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等分支。

1. 药物化学:主要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合成方法、理化性质及构效关系等。

2.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

3. 药理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4. 药物分析学:对药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5. 生药学:研究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分类、形态、组织及化学成分等。

四、药学研究领域药学研究领域广泛,包括新药研发、药物评价、药物分析、制剂研究等。

新药研发是药学研究的核心领域,涉及药物的发现、合成、药理筛选、临床试验等过程。

药物评价是对现有药物进行疗效、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以提供合理用药的建议。

药物分析是对药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制剂研究是对药物剂型的研究和开发,以满足临床需求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五、药学职业发展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相关职业。

具体职业方向包括制药企业的研发人员、药品质量检验人员、医药代表、药师等。

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药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农药学发展历史

农药学发展历史

公元前(年)1000·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在其著作中提到用硫磺熏蒸驱除害虫7~5世纪·中国古籍中已有用嘉草、莽草、牡鞠、蜃炭灰杀虫的记载470·德莫克里图(Democritus)介绍用齐墩果的阿穆克(amurca of olives)洒于植物上防治疫病(blight)3~4世纪·《山海经》中有用礜石(含砷矿物)毒鼠的记载100·罗马人用藜芦(hellebore)防鼠和杀虫32~7·《氾胜之书》有用附子、干艾等植物防虫、贮藏种子的记载公元(年)25~200·东汉炼丹术可制造小批量白砒659·苏恭的《唐本草》有硫磺杀虫、治疥的记载900·唐代用砷化物防治庭园害虫1596·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砒石、雄黄、百部、藜芦的杀虫性能1637·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了砒石的开采、炼制方法及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田鼠和水稻害虫的情况1690·烟草水在法国用作杀虫剂、防治梨网蝽1800·高加索人已知用除虫菊花的粉末防治虱子和跳蚤1821·罗伯逊(John Robertson)在英国用硫磺作杀菌剂防治植物霉病(mildew) 1828·波塞尔特(W.Posselt)和赖曼(L.Reimann)确定烟草的杀虫成分为烟碱1848·东南亚一带居民早已用鱼藤毒鱼或作箭毒。

·沃克斯利(T.Oxley)提出用鱼藤根粉(derris)作杀虫剂1865·巴黎绿(Paris green)用作杀虫剂,1870年埃弗里(S.Avery)发表巴黎绿化学组分的论文1878·伦敦紫(London Purple)用作杀虫剂1882·法国波耳多大学教授米亚尔代(lardet)发现波耳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作用,1985年发表研究结果1892·化学家莫尔顿(F.C.Moulton)提出用砷酸铅防治吉普赛蛾(Porthetria dispar),两年后昆虫学家弗纳尔德(C.H.Fernald)证实它的杀虫作用1893·皮纳(A.Pinner)确定烟草碱的化学结构1896·希格比(C.H.Higbee)在英国申请无机氟化物用作杀虫剂的专利·硫酸铜在谷物田中用作选择性除草剂1902·日本永井一雄(K.Nagai)从中国产的华鱼藤(Deris chinesis)根中分离到有杀虫作用的结晶物质,称鱼藤酮1905·法国首先制定农药管理法1908·梅兰德(A.L.Melander)首先发现害虫的抗药性—梨圆蚧(Aspidiotus perniciosus)对石灰硫磺合剂的抗药性1915·有机汞制剂乌斯普龙(Uspulum)在德国用作种子消毒剂1921·美国首先在俄亥俄州的特罗伊(Troy)用飞机施药防治梓天蛾(Ceratomia catalpae)1924·瑞士化学家斯托丁格(H.Staudinger)和鲁奇卡(L.Ruzika)发表天然除虫菊素研究的论文,确定了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日本黑泽英一(E.Kurosawa)首次发现赤霉素,1926年确认为赤霉菌分泌物,1935年薮田分离出赤霉素结晶1930·浙江省植物病虫防治所建立药剂研究室,是中国最早的农药研究机构1932·默菲(D.Murphy)和皮特(C.Peet)首先提出有机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用作杀虫剂1934·杜邦(Dupont)公司的蒂斯德尔(W.H.Tisdale)和威廉斯(J.Williams)在美国申请第一个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秋兰姆(thirum)用作杀菌剂的专利·柯格尔(F.kogl)发现第一个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3-吲哚乙酸·拉福日(Forge)和哈勒(H.L.Haller)等于1930~1934年间连续发表鱼藤酮化学的论文多篇,确定了鱼藤酮的化学结晶1935·吴福桢用农药防治棉花、蔬菜蚜虫,为中国大规模用农药治虫之始1939·瑞士缪勒(P.Moller)在Geigy公司Basle实验室发现滴滴涕的杀虫作用,1940年7月获专利1940·伊格尔森(C.Eaglson)在美国获芝麻油用作除虫菊素增效剂的专利权1941·美国林克(K.P.Link)首次从植物中发现抗凝血杀鼠剂敌害鼠(melitoxin) ·德国施拉德(G.Schrader)合成杀虫剂八甲磷(OMPA)开植物内吸杀虫剂的实用历史1942·英国有机化学家哈勒(H.L.Haller)等确定芝麻油的增效成分为芝麻素(sesamine)·齐默曼 (P.W.Zimmerman) 和希契科克(A.E.Hitchcock)首先发现2,4-滴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两年后马斯(P.C.Marth)和米切尔(J.W.Mitchell) 、哈默(C.L.Hammer)和特凯(H.B.Tukey)报道2,4-滴的除草作用,开除草剂实用化的先河1943·杜皮雷(A.Dupire)和劳科尔特(M.Raucourt)在法国发表六六六杀虫作用的论文,英国卜内门(ICI)公司的斯莱德(R.Slade)于1945年独立地发表六六六杀虫作用的论文·中国农林部在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建立病虫药械制造实验厂,为中国最早的农药厂·霍伊贝格(J.W.Heuberger)和曼斯(T.F.Manns)发现加硫酸锌-石灰于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中,改善了后者的杀菌性能,导致代森锌问世·昆虫学家卡特(W.Carter)在美国夏威夷首先发现D-D合剂(1,2-二氯丙烷与1,3-二氯丙烯的混合物)熏蒸杀土壤线虫的作用,开熏蒸杀线虫剂的实用历史1944·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商品化的有机磷杀虫剂勃拉盾(Bladan)售市,用于防治蚜虫·施拉德首先合成著名的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第一个抗凝血杀鼠剂实用品种杀鼠灵(Warfarin)问世·中央农业实验所药剂室试制滴滴涕成功,并于1946年小规模生产。

药剂学

药剂学

1.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制药剂规范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中药浸提过程包括:浸润与渗透阶段、解吸与溶解阶段、浸出成分与扩散阶段。

3.浸润与渗透阶段:溶剂接触药材后首先附着于药材表面使之润湿,而后借助液体静压力和毛细管的作用,渗透进入药材细胞组织内。

解吸与溶解阶段:溶剂渗透进入细胞后,首先解除这种吸附作用(即解吸)。

已经解吸的各种成分遵循“相似相溶”规律溶解于溶剂中浸出成分与扩散阶段:当溶剂溶解大量药物成分后,细胞内溶液浓度显著增高,使细胞内外出现浓度差和渗透压差。

细胞外侧纯溶剂或稀溶液向细胞内渗透,细胞内高浓度溶液中的溶质不断地向周围低浓度方向扩散,至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时,扩散终止4.胶剂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煎取胶汁、滤过澄清、浓缩收胶、凝胶与切胶、干燥与包装。

5.灭菌通常包括:物理灭菌、化学灭菌、滤过灭菌6.中成药胶囊制剂主要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水分、药物的定性与定量、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学7.栓剂的基质包括:油溶性基质、水溶性基质8.热源:(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水溶性、耐热性、滤过性、不挥发性(除去方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超滤法、凝胶过滤法、反渗透法)9.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操作10.GMP: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保证生产出优质产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办法11.12.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的制剂13.喷雾干燥:用喷雾器将料液喷成雾滴分散于热气流中,使料液所含水分快速蒸发的一种干燥方法。

14.简述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主要有哪些?答:①《中国药典》、②《局颁药品标准》③药品管理法规、④《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5.试述浸渍法与渗漉法的主要区别答:①浸渍法为静态提取,溶剂利用率低,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渗漉法为动态提取,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

②浸渍法适用于黏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渗漉法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

中国医院药学发展史

中国医院药学发展史

世界药学史之中世纪药学
中世纪(约315世纪)欧洲正处于黑音时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古罗马文化被推毁,因 而,医学的中心也随着社会的变动发生转移,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医学遗产, 博采兼收了中国、印度和波斯等国的经验,塔吉克医生阿底森纳(arlcennna, 980~103)编著的《医典》分为5册,总结了当时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大部分药物知识, 对后世影响颇深、被奉为药物学的经典著作。 伊尔・阿尔—拜塔尔(1197~1248)是一位杰出 的药用植物学家,他的《药植物大全》描写 了1400余种药物。
中国药学发展简史
中国药学包括我国固有的中药学(传统药学)和由西方传入的西药学(现代药学)。
中药学之原始的药学
中药起源于人类的出现和医疗活动的产生 过程.据考古发现约在50万年前便有了医事 活动.最早的药学源于对“火”与“酒”的 认识和利用。
中药学之原始的药学
人们对医药的认识,是在生活劳动中及同疾 病的抗争中,不断创造、积累逐渐丰富起来 的。药物知识的起源是与猎取食物联系在 一起的,是凭着人类的“本能”选择必须的 物质充饥和治疗而产生的。因此说“药物 同源”、“药、食、医”与生俱始。
药物代替巫祝治病
中国社会进入夏代—奴隶社会
药物发展的标志是酒的出现
酒之兴,筆自上皇,或云仪狄, 一日社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呢 ,久蓄
成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晋人江统《酒诰》
酒不仅是味美饮料,而且是兴奋剂,麻醉剂。
酒可通血脉,引药势。酒为百药之长。 --《汉书·王莽传》
非药学论著中记载的药学知识
医院药学与科技进步
医院药学是与临床接触的药学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发展历史较长时 间来是以药剂学为核心展开的技术工作,它随着内部各项技术工作的深化,逐渐又形 成一个技术领域,近年发展则出现了质的飞跃,并被确认为医院药科学,其发生发展 与其它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似可分3个阶段:

中药学 科普

中药学 科普

中药学科普中药学,作为传统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中草药的性质、功效、用法和制剂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中医药学的基础和核心学科之一,对于我们了解中草药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中药学的定义、历史、分类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科普介绍。

第一部分:中药学的定义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及其制剂的科学,它包括种植、采集、鉴定、炮制、品质评价、药效评价、贮藏和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植物的形态学、物理学、化学、药理学、药效学和药剂学等。

第二部分:中药学的历史中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传统中药学的基本理论首次总结于《黄帝内经》,随后形成了《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

这些著作记录了大量的中药材信息,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和归纳,奠定了历史中医药学的基石。

第三部分:中药学的分类中药学对中药材进行了系统分类。

按照中药材的来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化学药等;按照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可以分为寒凉药、热性药、温性药和平和药等;按照中药材的功能作用,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理气药、补益药和化痰止咳药等。

第四部分:中药学的现代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现代中药学主要关注中药材的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通过提取和分离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对人体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活性物质,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

同时,现代中药学也在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剂学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结论:中药学作为传统中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对于我们了解中草药的性质、功效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中药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中草药,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同时,现代中药学的发展也为中草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学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药学专业概况

药学专业概况

药学专业概况一、学科简介药学专业是一门研究药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分析、制剂、药理和药物管理的科学。

药学专业的研究对象包括各类药物,如化学药物、中药、生物药物等,旨在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学科历史药学专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药学主要研究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天然药物的采集、制作和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学专业逐渐发展出更多的分支学科,如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

现代药学专业更加注重药物的创新研发、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方面。

三、研究领域与方向药学专业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设计与合成:研究新药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方法,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2. 药理学: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3. 药剂学:研究药物的制剂制备、稳定性、释药机制和生物利用度等,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4. 药物分析: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组成、纯度、稳定性等分析方法,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5. 药物管理:研究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规范,保障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四、专业知识与技能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以下专业知识与技能:1. 药学基础知识: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2. 实验技能:掌握药物研发、制备、分析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技能,如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制剂制备等。

3. 药品管理知识:了解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规范,掌握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基本知识。

4. 临床知识:学习临床医学知识,了解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方法。

5. 科研能力:具备进行药学研究的能力,包括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五、核心课程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品管理、临床医学等。

此外,还包括一些实验课程和科研实践课程,如药学实验、药学研究方法等。

中国药物学发展史作文600字

中国药物学发展史作文600字

中国药物学发展史作文600字今天参观了中国药物博物馆,第一次知道了中国药物发展史是多么悠久。

我国历史悠久,对世界文明包括医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早在夏禹时代就制成了至今仍为常用的剂型——药酒。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l766年已有汤剂这一剂型出现,是应用最早的中药剂型之一。

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及药酒等剂型的记载;在我国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公元l42~219年)中和《金匮要略》中又增加了栓剂、洗剂、软膏剂、糖浆剂等剂型,并记载了可以用动物胶、炼制的蜂蜜和淀粉糊为黏合剂制成丸剂。

公元15世纪,我国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了《本草纲目》,其中收载了药物l892种,剂型40余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药剂学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曾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从19世纪初到l949年之前,国外医药技术对我国药剂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引进了一些技术并建立了一些药厂(主要是进口原料加工生产注射剂、片剂等制剂),但规模较小、水平较低、产品质量较差。

建国后,我国的医药事业有了飞速发展。

1950年全国制药工业会议确定,在优先发展原料药以解决“无米之炊”的基础上发展制剂工业。

为了适应医药工业的发展,1956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研究室成立,多次召开过全国性的注射剂和片剂等生产经验交流会,促进了我国的医药制剂工业的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在药用辅料的研究方面,开发了若干新材料。

例如,已先后开发出稀释剂微晶纤维素、可压性淀粉,黏合剂聚维酮;崩解剂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薄膜包衣材料有丙烯酸树脂系列产品、优良的表面活性剂泊罗沙姆、蔗糖脂肪酸酯,栓剂基质半合成脂肪酸酯等等。

在生产技术和设备方面的进步也很大。

例如,已研制成功微孔滤膜及与之配套的聚碳酸酯过滤器用于控制注射剂中的微粒性异物,显著提高了注射液的质量;设计制造了多效蒸馏水生产设备,节约能源并提高了注射用水的质量;生产并应用了更先进的灭菌设备和技术,使灭菌效果更为可靠。

中药制剂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中药制剂历史及其发展趋势

苏合香丸
15
苏冰滴丸
冠心苏合丸 参麦注射液
苏合香 冰片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 生脉饮 3
苏合香 冰片 乳香(制) 檀香 青木香 人参,麦冬
现代中药制剂成果---中药提取物制剂
• 银杏叶制剂:原研企业—德国威玛舒培博士大药厂(金纳多)、
法国博福-益普生国际制药公司(达纳康)、北京双鹤制药股份有限 公司(舒血宁注射液)、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天保宁)、 三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999银杏叶片)、山西傅山制药股份有限公 司(络欣通)。德国威玛舒培大药厂金纳多占有最大
用药份额,为26。9% • 思密达 :从黏土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治疗儿 童腹泻药 。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集团2002年全 球销售收入7.04亿欧元 ,思密达和银杏叶制剂占 34.8%
日本汉方制剂研究
• 在全球植物药164 亿美元的贸易额中, 我国仅占3 % , 日本却占到了70 %以上
• 六神丸----救心丹:国际市场上每年销售额能达到6亿~7亿美
1、中药制剂的发展史
中药制剂发展的成熟期 • 时间:公元600年---公元1600年 • 特征:(1)第一部药典---公元659年唐《新修本草》 (2)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 元 丰(公元1080年左右)设立“和剂局”、“惠民局”, 宋· 崇宁(公元1102-1106年)药局拟定了制剂规范“和剂 药局”,公元1148年药局改称为“太平惠民局”,因此, “和剂局方”又称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19世纪前最完善的药学著作---明· 李时珍《本草纲 目》:收载药物剂型近40种(中药制剂中除现代的片剂、 注射剂以外几乎均收载),对各种剂型的制法、应用等有 详细的介绍。
3、中药制剂的现代研究

中药药剂学发展简史贡献人物

中药药剂学发展简史贡献人物

伊尹(生卒年不详),名伊,一说名挚,小名阿衡,夏末商初人。

道家前身。

因为善于烹饪被汤看中,曾辅佐商汤王建立商朝,被后人尊之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奉祀为“商元圣”,是历史上第一个以负鼎俎调五味而佐天子治理国家的杰出庖人。

他创立的“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至今仍是中国烹饪的不变之规。

尹为官名,甲骨卜辞中称他为伊,金文则称为伊小臣。

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也亦非一人。

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

内科疾病有癫痫、疟疾、食病、癃病、痉病、淋病及寄生虫病等;儿科疾病包括癫痫、瘈疭等;此外还涉及了产科病、眼科病等。

书中对某些病症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方剂虽仅明确提及丸剂,但实际上已根据疾病的情况及病人的体质,分别使用了丸、饼、曲、酒、油膏、药浆、汤、散等多种剂型,并对方剂的煎煮法、服药时间、次数、禁忌等作了一定的记载。

《五十二病方》书中除外用内服法外,尚有灸、砭、熨、薰等多种外治法。

书中有关创伤的16种疗法(止血、镇痛、清创、消毒、包扎等)以及烧灼结扎术、结扎摘除术、瘘管清除术等痔疮手术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先进的外科技术。

孙思邈,出生于北周时代,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其博涉经史百家,兼通佛典。

药学专业介绍

药学专业介绍

药学专业介绍药学专业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应用、药物化合物的合成、分析、药理学以及临床应用的学科。

随着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药学作为一门学科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药学专业的历史、教学内容、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药学专业的历史药学学科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600年的中国商朝时期。

随着世界药物学的发展,药学已经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包括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和生物系统学等多种学科。

20世纪初期,药物的制造和应用已经趋于规模化和工业化。

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因此得到了更加精细和系统的组织。

首个药学学位于1844年在美国的Philadelphia College of Pharmacy and Science成立,之后更多的学校也开始开设药学专业。

二、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药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及药物转化。

2. 药剂学:研究药物加工制剂和药品的质量控制、药物的稳定性、制剂对药效的影响等。

3.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以及药物对人体的生物学影响。

4. 药物分析学:研究药物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药物质量分析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5. 临床药学: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包括药物的剂量、疗效、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等。

6. 新药研发:研究新药的发现、开发和临床研究。

7. 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药物的毒性评价、安全性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控制等。

8. 药物管理学:研究药物管理方法、药物经济学以及药物法规等。

三、药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监管机构、医院药房、医疗保健机构、科研院所等方面就业。

其具体职业方向有以下几种:1. 新药研发: 在制药公司、研究所从事新药研发、药效筛选等工作。

2. 药物制造: 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药品制造、药品质量控制等工作。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及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引言概述: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制备、贮存、稳定性以及用药剂量等方面的科学。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剂学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并探讨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

正文内容:1. 药剂学的历史与发展1.1 药剂学的起源药剂学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古人通过观察植物和动物的药用性质,开始了药物制备的探索。

1.2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现代药剂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化学方法合成药物,并探索药物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药剂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现代药剂学的研究领域2.1 药物的制备与贮存现代药剂学研究药物的制备工艺,包括药物的配方、混合、溶解等过程。

同时,药剂学还研究药物的贮存条件和稳定性,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2 药剂剂型的研究与开辟药剂剂型是指药物在给药途径中的形式,如片剂、胶囊、注射剂等。

现代药剂学致力于研究和开辟新的药剂剂型,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2.3 药物的控释与传递药物的控释与传递是指通过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和传递途径,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药剂学研究药物的控释机制和传递途径,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3. 我国药剂学的发展状况3.1 传统药剂学的传承与发展我国拥有悠久的药物制备历史,传统药剂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药剂学注重中药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对我国药剂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现代药剂学的兴起与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现代药剂学在我国也得到了迅速的兴起和发展。

我国开始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开辟新的药剂剂型,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3 药剂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我国药剂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包括药物的纳米技术、控释技术以及药物传递系统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我国药物制备和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药剂必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药剂学基础知识1. 药剂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药剂学是研究药物的剂型、制备、质量控制、稳定性、适应性等的学科。

它涉及的内容包括药物的剂型、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贮存稳定性等。

2. 药剂学的发展历史药剂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近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药物制剂工艺的改善,药剂学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3. 药剂组成及其作用药剂的主要组成包括药物、辅料和助剂。

药物是药剂的主要成分,辅料可以增加药剂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助剂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4. 药剂的制备方法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半固体剂型等。

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干混法、湿混法、干燥法等,液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解法、搅拌法、混合法等,半固体剂型的制备方法包括填充法、液化法等。

5. 药剂质量控制药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药品的质量控制。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检查,制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检查、质量指标检查等,药品的质量控制包括含量测定、杂质检查等。

二、药剂剂型1. 固体剂型固体剂型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粉末剂、栓剂、散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压制成片状的剂型,颗粒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颗粒状的剂型,胶囊剂是将药物和辅料装入胶囊中的剂型,颗粒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颗粒状的剂型,口服粉末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粉末状的剂型,栓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栓剂状的剂型,散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制成散剂状的剂型。

2. 液体剂型液体剂型包括口服液剂、外用液剂、注射剂等。

口服液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溶解在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剂型,外用液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溶解在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剂型,注射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溶解在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剂型,并通过注射器注射到人体内的剂型。

3. 半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包括软膏剂、栓剂、滴剂等。

1007药学一级学科简介

1007药学一级学科简介

1007药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药学(英文)名称:Pharmaceutical Science一、学科概况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古埃及,药理知识被记录在各种草纸上,如公元前16世纪的埃伯斯纸草文和埃德温·史密斯纸草文。

在中国,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记载药物及阐述药物理论的书籍,首次提出了药物的分类:“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为上品;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为中品;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为下品”。

首次系统阐述了用药的基本法则:君臣佐使的配伍理论,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炮制加工的用药理论,丸、散、汤、酒、膏的药剂学剂型选择理论,追病寻源、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毒攻毒、择病选择服药时间等临床药学理论等。

公元7世纪由唐朝朝廷组织编撰的《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政府编修并颁布实施的药典性质的药学专著,收载药物852种。

在中东,巴格达第一批药房建立于公元754年,被置于穆斯林黄金时期的阿巴斯职权领域;至第9世纪,对这些药店有了国家规定。

中东植物学和化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促进了中世纪伊斯兰教药理学的大幅度发展。

在欧洲,12世纪开始出现商店形式的药房。

1240年,费雷德里克二世颁布了一个法令,将医生和药剂师这两个行业分开。

149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版了《新调剂大全》,被认为是欧洲第一部药典。

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分类学、解剖学的出现为药学的现代发展奠定了生物学基础;炼丹术、合成技术的发展为药学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化学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磺胺、青霉素等药物的发明与发展,为保障人类的健康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使药学科学形成了以化学研究为主导的发展时期。

药剂学钱韵文

药剂学钱韵文

药剂学钱韵文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合成、制备、分析和应用的学科,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中医药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剂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愈发显现。

药剂学专业的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还需要具备严谨的实验技能和医学知识。

在医疗保健领域中,药剂学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为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药剂学是一门结合多学科知识的学科,它涉及到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药剂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扎实的化学基础,以便理解药物的结构与性质,掌握药物的合成与分析方法。

同时,他们还需要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

药剂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这要求他们具备严谨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技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剂学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药剂学专业的学生不仅可以从事药物的研发与生产工作,还可以从事药物管理与临床药剂师等工作。

药剂学专业的学生在医院、药厂、科研机构等不同领域都有就业机会,他们可以为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药剂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医学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药剂学的实践工作中,往往需要与医生、护士等其他医护人员协作,需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药物咨询和服务。

药剂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沟通能力,以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患者的安全。

总的来说,药剂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乎人类健康,还涉及到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

药剂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将在未来的工作中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药剂学的重要性,关注药物的安全使用,共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的历史
药剂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中国很早以前对药品就有“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谚语,其中的“丸散膏丹”指的就是不同的药物制剂剂型。

在中国早期的医学和药学著作如《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都有关于药物剂型和疗效关系的记载。

中国早期药物的主要剂型有:汤剂、酒剂、饼剂、曲剂、洗浴剂、丸剂、膏剂等不同类型。

古代近东地区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遗留下来的,著录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的《伊伯氏纸草本》是古代近东地区药剂学的重要著作,收录有散剂、膏剂、硬膏剂、丸剂、印模片剂、软膏剂等多种剂型,此外还收录了制剂处方,生产工艺和用途等重要信息。

欧洲药剂学起始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罗马籍希腊人,被欧洲各国誉为药剂学鼻祖的格林在他的专著中著录了散剂、丸剂、浸膏剂、溶液剂、酊剂、酒剂,人们称之为格林制剂,其中很多剂型至今仍在一些国家应用。

随着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机械文明的发展,大量制药机械产生,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发生巨大的变化,药剂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从原来的药物学中独立出来,同时药剂学的研究范围也突破了格林制剂的范围,不断地扩展。

进入二十世纪医学、生命科学和其他相关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药剂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基础理论方面,20世纪50年代,物理化学尤其是非平衡态物理化学的一些理论被应用在药剂学领域,产生了一些药剂学基本理论如药物稳定性理论、溶解理论、流变学、粉体学等,在药物新剂型方面,产生了缓控释制剂、被动靶向制剂、主动靶向制剂等新剂型,给药途径也由原来单一的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扩展到了粘膜给药、透皮吸收给药等多种途径;在药物应用方面,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分支学科:临床药学,将原来简单的“医护”概念扩展为配合全程药学监护的“医药护”概念。

我国是有5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的药剂学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和了解药剂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于学习、继承和弘扬祖国医药学,促进药剂学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药剂学是在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我国很早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述。

药材最初的使用方法大多是将新鲜的动植物捣碎使用,以后为了更好地发挥药效和便于服用,乃逐渐出现药材加工制成一定剂型的演变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长期的医疗实践,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也不断改进,剂型的种类也逐渐增加。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的中药剂型,至迟在商代已在使用。

夏商周时期医书《五十二病方》、《甲乙经》、《山海经》已记载将药材加工制成汤剂、酒剂、洗浴剂、饼剂、曲剂、丸剂、膏剂等剂型使用。

东汉
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著作中共收载有栓剂、糖浆剂、洗剂等10余种剂型。

两晋、南北朝时期,史藉记载的药学专著已达110种,这时中药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

晋代葛洪、唐代孙思邈对中药的理论、加工、剂型、标准等都有专门论述。

唐《新修草本》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

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医药实践的经验,收载药物1892种,剂型近61种,附方11098则,现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对世界药学的发展也有重大贡献。

18世纪的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极大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进步。

与中国古代药剂学进程相呼应的欧洲古代药剂学在此时也得到迅速发展。

希腊人希波克拉底创立的医药学,希腊医药学家格林奠定的欧洲医药学基础,和由他制备的各种植物药浸出制剂(称为格林制剂,),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终于走出了医生的小诊所和个体生产者的小作坊,进入机械化生产的大工厂。

片剂、注射剂、胶囊剂、橡胶硬膏剂等近代剂型的相继出现,标志了药剂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又为药剂学这一门学科的出现建立了理论基础。

1847年德国药师莫尔)总结了以往和当时的药剂成果,出版第一本药剂学教科书《药剂工艺学》。

这时可以认为药剂学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药剂学的发展
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

20世纪50~70年代临床药理学、药动学和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原来的从体外化学标准来评价药物制剂转向体内外相结合,将药物剂型的设计和研制推入了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剂学时代。

20世纪60~80年代,高分子材料、生物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大大拓宽了药物制剂的设计思路,使剂型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进入了系统化和科学化阶段,剂型的概念得以进一步延伸,诞生了给药系统的概念。

药物剂型的第一代是简单加工供口服与外用的汤、酒、灸、条、膏、丹、丸、散;随着临床用药的需要、给药途径的扩大和工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产生了片剂、注射剂、胶囊剂与气雾剂等第二代剂型;以后发展到以疗效仅与体内药物浓度有关而与给药时间无关这一概念为基础的第三代的缓释、控释剂型,它们不需要频繁给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药物有效浓度,称为缓释、控释给药系统,包括在胃内粘附或漂浮或肠道释药的迟释制剂,和反映时辰生物学技术与生理节律同步的脉冲式给药,根据所接受的反馈信息自动调节释放药量的自调式给药,即在发病高峰时期在体内自动释药的给药系统;欲使药物浓集于靶器官、靶组织、靶细胞,提高疗效并降低全身毒副作用,又发展为第四代的靶向给药系统。

可以预计,今后除开发特效的药物,包括治疗遗传疾病及肿瘤的基因工程药物,且更多地应用肽类和蛋白类和天然产物作药物或疫苗而外,药物新剂型的应用将使缓释和控释给药系统进一步代替有血药
峰、谷浓度的普通剂型,靶向性、脉冲式、自调式给药系统也将逐步增多。

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及药物性质的多样性,适合于某种疾病和某种药物的给药系统不一定适合于另一种疾病和药物,因此必须发展多种多样的给药系统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最好制成缓释、控释给药系统,抗癌药宜于制成靶向给药系统,胰岛素更宜于制成自调式或脉冲式给药系统等。

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第二代剂型仍将是人们使用的主要剂型,但是第二代剂型会不断与第三、第四代等新剂型、新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新内容的给药系统。

药剂学的发展包括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一、剂型的革新
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药物性质的多样性,适合于某种疾病和某种药物的给药系统不一定适合于另一种疾病和药物,因此必须发展多种多样的给药系统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二、给药途径的扩展
除胃肠道给药和血管内给药外,近年来发展的局部给药也是药剂学研究中的热门领域。

最早人们在身体上的某一部位用药主要是用于局部治疗,后来又发展到透过局部组织起到全身性治疗的目的。

一些胃肠道不稳定、首过效应大、需要频繁注射的药物通过用局部给药的途径有望达到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增加病人耐受性的目的。

同一药物,给药途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也不同。

因此,可以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给药途径可以达到“因病治宜”的目的。

以硝酸
甘油为例,口服片的起效时间为20~45分钟,维持时间为2~6小时;而硝酸甘油舌下粘膜给药和透皮贴剂的起效时间分别为0.3~0.8分钟和30~60分钟,维持时间分别为10~30分钟和24小时。

所以,硝酸甘油制成口腔颊含片,发挥作用快,对于心绞痛突然发作的病人有缓解作用;而透皮贴剂发挥作用虽慢,但对于心绞痛发作具有预防作用,适合长期给药。

此外,发展药物的多种用药途径,有利于丰富剂型的品种,对于厂家而言,这是一条有效地降低新药开发费用和缩短研制周期的渠道。

药剂学的未来
药物剂型的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制剂技术。

例如,在片剂的发展过程中,直接压片技术和薄膜包衣技术对改善片剂的质量、节约能源和劳动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给生产者和患者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治疗学上的效益。

又如,难溶性药物的增溶技术也不再局限于使用增溶剂、助溶剂等,固体分散体、包合技术在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显示出更大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兴起的纳米技术对制药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靶向制剂可以达到纳米范围(如纳米脂质体、纳米囊、纳米乳等),而且药物也能制成纳米制剂。

已有大量事实证明,一些难溶性的药物通过微粉技术或超微粉技术达到纳米大小范围时可以显著提高胃肠道吸收。

新技术的发展为药物新剂型的研制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例如
没有激光技术就不可能出现渗透泵释药系统,没有核辐射技术或薄膜拉伸技术就不可能出现透皮制剂的膜孔控制渗透系统。

反之,新剂型的发展也推动了技术的不断更新。

在此,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各种新剂型中应用的形形色色的新技术。

例如,包衣膜控制、骨架片、渗透泵是缓控释制剂常用的技术;微囊化、脂质体技术、配体嫁接是靶向制剂常用的技术;离子导入、电穿孔、无针粉末注射是经皮给药中除采用吸收促进剂以外增加药物透皮吸收的物理新技术。

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药剂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当蛋白质、多肽、糖、酶、基因不断地出现在治疗药物的目录中时,发现和寻找适合这类药物的长效、安全、患者乐于接受的治疗途径和剂型的任务摆在了药剂学家的面前。

虽然,这方面的研究至今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但对这类药物的特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例如应用晶体技术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采用双水相溶剂扩散技术减少蛋白质微球制备过程中的活性损失;聚乙二醇修饰蛋白质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蛋白的半衰期,降低免疫原性等;微粒给药载体和粘膜给药途径将是大分子药物制剂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