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MRI解剖和常见损伤类型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58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59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0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1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63页
Summary
肌腱观察次序 外、后、内、前
韧带观察位置 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在
轴位和冠状位上观察 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
于小腿、足和踝部前面。轴位、矢状位观 察。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9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0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1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3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4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35页
肌腱
外侧 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后方 跟腱 内侧
肌腱表面走行,然后分成四条肌腱分别止 于第2-5 远节底。轴位、矢状位观察。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2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3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4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5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6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7页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28页
前群肌腱
肌腱
外侧 腓骨长肌腱、腓骨短肌腱 后方 跟腱 内侧
腱 前方
腱、第三腓骨肌腱 除跟腱外,全部肌腱都有腱鞘包绕
踝关节的MR诊断和解剖
第48页
踝关节韧带 3,3, 3
联合韧带 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 横韧带
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 韧带
踝关节病变的MRI诊断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三、踝关节正常M R I 表现 2、骨与软骨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透明软骨于T1WI上呈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
起于胫骨脊后侧,止于外踝后缘;连接外踝前、后面,与胫骨前、后结 节,起支持作用
胫腓横韧带 :位于胫腓后韧带前下方,可视为下胫腓后韧带的一部分,后外踝延伸至胫骨关
节面后缘,恰好位于内踝的外侧
骨间韧带:由骨间膜远端增厚形成,由胫骨向腓骨斜行,由内上向外下,止于踝关节上方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踝关节损伤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外踝比 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MRI对踝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尤其在运动医学中更加重要,对关节韧带、 软骨、骨髓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一、正常踝关节解剖 2、肌 腱
踝关节肌腱: 强壮、灵活、复杂
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传承创新弘扬正骨医术 关爱生命创造健康人生
一、正常踝关节解剖 2、肌 腱
关爱卓越健康和谐
踝关节肌腱--内侧: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踇长屈肌腱
胫骨 后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胫骨后 肌腱
胫骨 后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踇长 屈肌 腱
趾长 屈肌 腱
前后胫腓,前后距腓,三角韧带
冠状位:三角韧带,跟腓韧带 矢状位:跟舟韧带 注意:三角韧带在冠状位上有时显示信号不均;
胫腓和胫距韧带斜向走行,需连续分析几个横断面。
踝关节正常解剖和损伤性病变的影像表现
❖ 正常韧带在MRI所有序列上均 表现为低信号
❖ 轴位和冠状位能显示其全貌 ❖ 韧带在MRI上表现为纤维索条
样改变
精品PPT
踝关节韧带损伤MR表现
直接征象 韧带形态学上改变:韧带走行、宽厚度异常;韧
带边缘不光整;韧带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 韧带信号异常改变
辅助征象 韧带周围结构改变:脂肪间隙及关节腔异常变化 其他邻近组织或结构的异常改变,包括:骨、软
CT 平扫、三维重建(MPR、VR)
MRI 常规MRI、增强MRI、关节腔造影
精品PPT
平片、CT、MRI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合理应用
三者各有优缺点,互为补充。了解三种检查各自的特点,根据病情合理使 用。 首选X线平片 优点:平片对骨结构的空间分辨力最高。
显示病灶整体(定位定性),为CT、MR扫描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缺点:软组织层次显示差,骨性结果为重叠影像。
精品PPT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的支持结构包括关节囊、内侧和外侧韧带 以及骨间韧带。
内侧三角韧带顶端附着于内踝。分为表层和深层 纤维,并呈扇形向远端延伸,向前止于足舟骨粗 隆,其余的纤维止于载距突和距骨。
外侧韧带复合体包括三条韧带。距腓前韧带最薄 弱,容易损伤。距腓后韧带比距腓前韧带强壮, 自外踝后方横行或水平走行。跟腓韧带自外踝几 乎垂直走行延伸至跟骨外侧面。
精品PPT
常规X线平片———正位
❖ 显示内、外踝,距骨上面及胫骨 关节面的影像:踝关节间隙显示 清晰,呈八字形或鞍形,顶部横 行,中部微凹,两侧斜行部,分 别为内、外踝关节间隙,整个关 节间隙连续不中断。
❖ 远端胫、腓骨关节面,外踝与距 骨是重叠的
精品PPT
常规X线平片——侧位
❖ 清晰显示后踝以及距骨的前 面的影像
踝关节解剖和损伤MRI影像表现
检查)
踝关节损伤—影像学检查方法
➢ T1WI及PDW能清楚显示踝关节解剖,T2WI及STIR对 显示病变有更大帮助
➢ 横断面及冠状面能显示大多数的韧带,应首先考虑行 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矢状面作为适当补充
MR上较好显示韧带/肌腱位置
三角骨
三角骨综合征
踝关节损伤—其他损伤
➢ 足底腱膜炎(跖腱膜炎) ✓ 足底腱膜是一个多层纤维腱膜,由内层、中间层、外层构成 ✓ 足底腱膜通常指较大的中间层,起自跟骨内侧结节然后向前延伸,附着
于趾短屈肌腱下方 ✓ 足底腱膜于中足底分为五束,分别附着于第五趾骨的远节趾骨 ✓ 足底腱膜在MR上表现为2-4mm带状结构,在所有的序列上为低信号 ✓ 足底腱膜炎是导致足底疼痛的最常见原因(多晨起疼痛)
踝关节解剖及损伤
Part 01
踝关节解剖
踝关节解剖—骨性结构
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与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 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 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1cm,后踝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
①内踝:顶端分成两个钝性突起(前丘前结节、后丘后结节),有三角韧带 附着,其后侧有一沟,胫后肌腱由此经过 ②外踝:位于胫骨前后结节构成的切迹中,胫腓骨之间没有关节面,但两者 之间有一定的活动度
信号增高,跟腱断裂/撕裂 ➢ 跟腱近端回缩,跟腱边缘磨损,呈螺旋状形态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急性损伤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腱围炎
跟腱下囊 跟腱后囊
跟后滑囊炎(注:跟腱后囊正常无积液,若积液提示异常)
踝关节损伤—跟腱损伤
完全撕裂
踝关节损伤—胫骨前后肌腱损伤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报告日期: 报告出具的 日期和时间
报告内容
患者基本信息: 姓名、年龄、性
别等
影像描述:关节 结构、软组织、
韧带、骨骼等
检查部位:踝关 节
检查方法:磁共 振成像(MRI)
诊断结果:根据 影像分析,给出
诊断结论
建议:治疗方案、 康复建议等
报告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影像 报告,确保报 告内容准确无 误
01
结合临床症状 和病史,综合 分析影像报告
踝关节磁共振影 像分析
正常影像特征
关节面:清晰可见,表面光滑 关节间隙:正常宽度,无狭窄或增宽 软骨:正常厚度,无磨损或退行性改变 韧带:正常形态,无撕裂或松弛 肌肉:正常信号,无水肿或萎缩 骨髓:正常信号,无水肿或坏死
常见病变影像特征
关节病变:关节 炎、关节脱位、 关节软骨损伤等
血管病变:血管 狭窄、血管瘤等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读片
演讲人
目录
01. 踝关节解剖结构 02. 磁共振成像原理 03.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分析 04. 踝关节磁共振影像报告
踝关节解剖结构
骨骼结构
01
胫骨:位于小腿前侧, 是踝关节的主要承重骨
02
腓骨:位于小腿外侧, 与胫骨共同构成踝关节
03
距骨:位于踝关节前方, 与胫骨和腓骨形成关节
04
跟骨:位于踝关节后方, 与距骨形成关节
05
舟骨:位于距骨下方, 与距骨形成关节
06
骰骨:位于跟骨上方, 与跟骨形成关节
关节结构
踝关节:由胫骨、 腓骨:位于小
腓骨和距骨组成, 腿外侧,与胫
是下肢关节中最 骨共同构成踝
大的关节
关节
01
03
关节囊:包裹 踝关节,起到 保护作用
踝关节功能解剖、损伤和恢复
在关节分类中,与膝关节等并列概念是足关节。
足关节包括踝关节、驸骨间关节、驸趾关节、跖zhí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一:踝关节的功能解剖分析1、踝关节解剖学分析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或是距上关节。
有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的屈戌关节。
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距骨滑车的关节面在形状上前宽后窄。
内、外踝在高度上不一致,内踝高于外踝。
导致了:内翻大于外展,同时踝关节屈时内外翻的幅度小于伸时。
2、踝关节的辅助结构内侧韧带:位于踝关节内侧强韧的三角韧带,起自胫骨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骨、跟骨、足舟骨的内侧,限制足过度外翻。
外侧韧带: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均较为薄弱,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
3、运动踝关节的主要肌肉运动踝关节的主要作用肌,有小腿后面的屈肌和小腿前面的伸肌。
它们均起自小腿骨或股骨内、外上髁,肌腱跨越踝关节止于足骨上。
近固定收缩时,可使踝关节完成屈、伸运动。
A、使踝关节屈(跖屈)的主要肌群: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近固定收缩,踝关节屈,如绷脚动作。
远固定收缩,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完成提踵和蹬地动作。
这里主要讲一下,小腿三头肌。
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皮下,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
它包括浅层的腓肠肌、深层的比目鱼肌。
有三个头,腓肠肌两个头为双关节肌;比目鱼肌为羽状肌单关节肌。
小腿三头肌是构成小腿形态的主要肌肉,也影响另小腿维度的重要因素;在行走、跳跃中,是足关节蹬伸的主要肌肉。
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两个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后面;比目鱼肌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肌线和腓骨上部的后面。
止点:3头会合,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的肌腹,向下移行为跟腱,止于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足在踝关节处屈,腓肠肌还能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远固定收缩时,使小腿在踝关机处屈,或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防止人体向前倾倒,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踝关节正常MRI解剖图谱
后组包括跟腱和跖肌腱。跖肌腱正常人约 有10%缺如,当它存在时行于跟腱内侧一起 插入跟骨。
小腿肌肉
前群:胫骨前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肌 腹常和趾长伸肌融合)、坶长伸肌。
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后群:
浅层:小腿三头肌(腓肠肌、比目鱼肌)形成 跟腱。 深层:国肌、趾长屈肌、坶长屈肌、胫骨后 肌。
踝关节横断面MRI
踝关节矢状位正常MRI
踝关节冠状位正常MRI
踝关节正常MRI解剖 图谱
踝关节的韧带连接
踝关节的韧带连接包括胫腓韧带连接、内侧副韧带和 外侧副韧带。
胫腓韧带连接包括骨间膜和前后胫腓韧带。梅宗衲夫 氏骨折(内踝合并腓骨近端骨折)常合并胫腓韧带损伤。
内侧副韧带或三角韧带是由三个浅层、二个深层韧带 构成。浅层为起自内踝尖延伸至舟骨结节(胫舟韧带)、 跟骨载距突(胫跟韧带)、距骨内侧结节(胫距韧带)呈扇 形分布的一个韧带。深层韧带从内踝前后界延伸至距 骨前后侧的胫距前后韧带。
外侧副韧带包括由前至后的三个独立韧带:前距腓韧 带(外踝前侧至距骨颈)、跟腓韧带(外踝外侧至跟骨外 侧面)、后距腓韧带(外踝后侧至距骨外侧结节)
踝关节的肌腱
踝关节的肌腱分前内外后四组,除后组外 的其他三组均包绕腱鞘。
前侧组由内向外、由前至后为:胫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和坶长屈肌腱。
踝关节mri ppt课件
拇长 屈肌
跟 腱
拇长 屈肌
跟 腱
胫骨前 肌腱 跟 腱
跗骨窦
趾长 伸肌
拇长 伸肌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 浅层部分:胫舟韧带、胫跟韧带和胫距 韧带组成
• 深层部分:胫距前韧带和胫距后韧带组 成
胫跟 韧带 跗骨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距腓前韧带
胫距后韧带
胫跟韧带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同的特点; • MRI可以早期发现病变;脂肪抑制像比
同位素扫描更为敏感;
七、肿瘤性病变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
纤维瘤
跖痛症
• 跖骨头挤压跖神经引起的跖部疼痛症, 多发在第2/3、3/4趾蹼之间;
• 长期反复机械性压迫摩擦作用,足内侧 肌劳损萎缩,使第2/3、3/4趾下垂挤压 足底神经;
• MRI:跖骨头突起的低到中等信号肿块, 神经瘤在T2WI呈高信号(Morton Neuroma);
Tarsal coalition
其他病变
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常见原因是反复外伤或重复 压迫;
• 运动员和肥胖人多见; • 筋膜及筋膜周围组织炎性变化;
足底筋膜炎MRI表现
• 足底筋膜炎厚度增加呈梭形(正常为 3.22mm +/- 0.44mm );
距腓后韧带
踝关节横断解剖主要结构示意图
胫骨前 肌腱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 肌及肌 腱
拇长伸 肌腱
趾长伸 肌腱
腓骨 长短 肌腱
外侧副韧带
• 距腓前韧带 • 跟腓韧带 • 距腓后韧带
跗骨窦(sinus tarsi)示意图
跗骨窦(sinus tarsi)MRI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1]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引言踝关节和足部是人体活动中极为重要的部位。
疾病或损伤可能导致踝关节和足部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
为了评估踝关节和足部的疾病和损伤,影像学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方法,能够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踝关节和足部MRI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常见的疾病和损伤的MRI表现。
踝关节和足部MRI的原理MRI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人体组织的高分辨率图像,以评估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在踝关节和足部MRI中,患者需要躺在磁共振仪中,肢体被放置在磁场中,然后仪器会通过调节磁场和无线电波的频率来获取图像。
MRI图像是通过记录水分子在磁场中的反应获得的。
在踝关节和足部MRI中,脂肪和软组织会显示为明亮的信号,而骨骼会显示为暗信号。
通过这种特性,医生可以对踝关节和足部的组织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
踝关节和足部MRI的应用踝关节和足部MRI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损伤踝关节和足部是运动时容易受伤的区域。
MRI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踝关节和足部的韧带、肌腱、软骨和其他组织的损伤情况。
例如,MRI可以显示踝关节扭伤时韧带的撕裂情况,以及跟骨骨折时骨骺的移位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2. 诊断疾病除了损伤,踝关节和足部还可能患有其他疾病,如骨关节炎、肿瘤等。
MRI可以提供对这些疾病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
例如,MRI可以显示踝关节骨关节炎导致的软骨破坏和关节腔积液。
3. 术前评估和术后监测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和足部问题,MRI可以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以及制定手术方案。
术后,MRI可以用于监测手术效果和术后复发情况。
踝关节和足部MRI常见疾病和损伤的MRI表现以下是踝关节和足部MRI常见疾病和损伤的MRI表现:1. 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伤是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踝关节影像解剖
踝关节内侧深层解剖
踝管:屈肌支持带和 跟骨内侧面及内踝 围成
踝管有四个通道, 胫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胫后动静脉及胫神经 足拇长屈肌腱
拇长伸 肌腱 胫骨前肌腱
胫骨后肌腱 趾长屈肌腱
拇长屈肌腱
胫骨 后动 静脉
屈肌支 持带
趾长伸 肌腱 胫骨
距骨
腓骨长、 短肌腱 内外 侧跖 神经 跟骨
踝管
踝关节外侧深层解剖
踝关节解剖及踝管综合症
踝关节解剖概述
踝关节:全身第三大持重关节 组成:榫眼状关节,由胫骨下端和内、外
踝构成的踝穴及距骨体共同组成 包括:骨、韧带、肌腱、软骨、滑膜等结
构
踝关节的组成
(一)组成
1.关节窝:呈叉状(又称踝穴), 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 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 2.关节头: 由距骨体上关节面和 距骨两侧的关节面所组成 关节面的形状为滑车状
跟腱正常表 现
跟腱运动损伤:
跟腱附着处炎症
• 跟腱附着处炎症是后跟痛的原因之一 • 由于小腿肌肉过度运动从而产生反复创伤以及微小
撕裂所致 • 常见于芭蕾舞演员、从事跑、跳的运动员 • MR表现为跟腱附着处增厚伴信号异常
跟腱部分(完全)撕裂:跟腱最厚处前后径 一般小于6mm,在踝关节上方2 - 6cm处跟腱 纤维交叉走行,血液供应减少,易撕裂
侧结节的局限性水肿 脂肪抑制序列能较好显示病变
足底腱膜炎
足底腱膜炎
足底腱膜炎 注意跟骨内侧结节的局限性水肿
三角骨综合征(距骨三角综合 征)
是足跟后部疼痛的原因之一,影像学诊断至为重要
三角骨是距骨后端的二次骨化中心,有软骨桥相连 接
病因及病理:距骨三角形突起的急性骨折或慢性应 力性骨折;胫骨后部或附近肌腱韧带反复撞击、压 迫三角骨;踝关节囊后部及相邻的韧带和拇长屈肌 腱的炎症
踝关节及其常见的运动损伤
踝关节及其常见的运动损伤踝关节是较常见的在运动中发⽣损伤的关节,踝关节⼆次损害更是常见。
⼀、踝关节损伤的流⾏病学踝关节是较常见的在运动中发⽣损伤的关节,据统计,超过70%的篮球运动员发⽣过踝关节扭伤,并且,发⽣⼆次损伤的可能性⾼达80%。
踝关节扭伤占踝关节损伤的90%,⽽踝关节⾻折只占15%左右。
⼆、踝关节的解剖结构及常见损伤类型踝关节由胫、腓⾻下端的关节⾯与距⾻滑车构成。
胫⾻的下关节⾯及内、外踝关节⾯共同作成的“⼌”形的关节窝,容纳距⾻滑车(关节头),由于滑车关节⾯前宽后窄,当⾜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窝内,关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部进⼊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运动,此时踝关节容易发⽣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外踝⽐内踝长⽽低,可阻⽌距⾻过度外翻。
踝关节常见损伤见下图:上图显⽰了典型的踝关节⾻折发⽣的4⼤损伤机制:SA =旋后内收,SE =旋后外旋,PA=旋前外展PE=旋前外旋。
三、损伤暴⼒与扭伤的关系运动过程中发⽣于踝关节部位暴⼒是引发踝关节⾻折和韧带撕裂的重要原因。
确定踝关节是如何扭伤,扭伤的⽅向能有效帮助临床医⽣确定可能存在的韧带损伤。
虽然但⽅向的暴⼒作⽤可以引起踝关节扭伤,但多⽅向多重暴⼒作⽤是踝关节扭伤的关键,这也给临床诊断添加难度。
踝关节内侧韧带的损伤常是发⽣外翻外展造成,内侧韧带群包括内踝、距⾻内侧⾯的韧带以及三⾓韧带。
踝关节外翻通常损伤表层三⾓韧带,如果损伤暴⼒⼤,还可损伤到深层三⾓韧带。
踝关节内踝不撕脱⾻折常发⽣在⽼年⼈⾝上,因为对⽼年⼈来说,内踝部韧带的强度通常强于⾻骼的强度。
最不稳定的踝关节⾻折是因为距⾻和胫⾻间相对过度的旋转造成。
如果⾜部在外旋时发⽣后旋,则容易发⽣腓⾻斜⾏⾻折;如果⾜部在外旋时发⽣前旋,则容易发⽣⾼位或中段腓⾻⾻折。
内侧群包括腓⾻远端,距⾻外侧关节⾯,与外侧副韧带在踝关节和距下关节。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通常发⽣在旋后外旋暴⼒。
踝关节损伤磁共振诊断
胫前、胫后肌腱撕裂
MR表现: 胫骨前肌腱较少发生撕裂,一旦发生,多为全肌
腱损伤 胫骨后肌腱出现横截撕裂或纵行撕裂 肌腱增粗,原本椭圆形的肌腱横断面变成圆形 可为横向或纵向撕裂;完全或部分撕裂 相应的腱鞘积液和鞘膜增厚 邻近关节见骨关节炎表现
胫前肌腱撕裂
T1WI
T2WI
②跟腓韧带:以-15°斜断 面效果最佳
正常踝关节韧带MR表现
内、外侧韧带在所有 序列中均表现为条或 带状低信号改变
由于韧带间脂肪信号
的镶嵌,韧带在MRI
上常表现为纤维条索
样改变
SPAIR
T2WI
踝关节韧带损伤MR表现
直接征象 韧带形态学上改变:韧带走行、宽厚度异常;韧
带边缘不光整;韧带连续性部分或完全中断 韧带信号异常改变
三角籽骨综合征
MR表现: 三角籽骨或距骨后三角结构模糊和变形,T1WI信
号降低, T2WI信号升高 周围脂肪水肿 屈踇趾长肌腱信号升高,见鞘膜积液 胫骨后下跟骨上缘骨结构形态变化和信号异常。 三角籽骨和距骨退行性囊变
三角籽骨综合征
足底腱膜炎
慢性潜在发展的病变,是引起足跟疼痛的最常见 病因。
织出血或水肿表现为信号增高,跟腱断裂/撕裂表 现为跟腱连续性中断或伴波浪状回缩 跟腱近端回缩,跟腱边缘磨损,呈螺旋状形态 撕裂处增粗的近端与远端之间可见疏松的连接
跟腱变性
冠状位STIR
横断位STIR
跟腱断裂
TIWI
STIR
跟腱完全断裂
T1WI
STIR
踝创伤性关节炎
关节扭伤或涉及关节面之骨折。关节内的粘连、滑膜增厚、 软骨损坏以及异物存留等,均能影响关节功能而继发退行性 骨关节病。
踝关节MRI
正常韧带解剖
踝关节三组支持韧带
协同韧带群
前 胫腓韧带 后 胫腓韧带 骨间 韧带
侧副韧带
前 距腓, 后 距腓 跟腓韧带
三角 韧带
前 胫距 韧带 后 胫距 韧带 Tibiospring 韧带 胫跟 韧带 胫舟 韧带
侧副韧带, 远端胫腓 韧带,
矢状位 图像
后 胫腓 (直箭头)
后 距腓 韧带 (弯 箭头) 在 距骨后.
正常跟腓韧带.
(a) 轴位
跟腓韧带 (直箭头) 腓骨侧肌腱 (弯箭头).
(b) 连续冠状位
跟腓韧带 , 低信号 结构 (箭头) 侧 踝 (F) 跟骨侧 壁 (C).
跟腓韧带
轴位 韧带 (直箭头) 腓骨侧肌腱 (星
应力性骨折 矢状位 T1 跟骨水平骨折(箭头) 周围骨髓水肿
骨软骨 骨折
Stage I 骨软骨 病 变.
冠状位T1 内侧 距骨顶软骨下
减低信号区
骨软骨 骨折
Stage II 冠状位T1 侧距骨顶部分骨
软骨分离性骨折 (箭头).
骨软骨 病变
Stage III 冠状位T1 距骨完全分离性
踝MRI
软组织损伤
韧带 肌腱
腱鞘周围炎 腱鞘炎 断裂 错位
其它结构
前外侧冲击综合症 前侧 冲击 综合症, 跗骨窦综合症 压迫神经病 [eg, tarsal tunnel 综合症, Morton neuroma], 滑液病
正常韧带解剖 韧带损伤 前外侧冲击综合症 跗骨窦综合症
骨 短肌 (实白 箭头) 肌 腱断裂 腓骨侧突起 (*)可见骨 髓水肿 (箭头) 可见肌腱周围碎屑、 液体及伤疤 (黑箭头)
慢性腓骨长肌腱部分断裂
斜冠状位T1 增厚的腓骨 长肌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
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影像学:踝关节和足MRI简介踝关节MRI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之一,承受着身体的重量和运动的压力。
踝关节MRI主要用于检测和诊断以下疾病和损伤:1. 韧带损伤:踝关节的韧带是关节的重要支撑结构,MRI可以清晰地显示韧带的损伤情况,并帮助医生确定检查结果和制定治疗计划。
2. 软组织损伤: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腱、滑囊等,也可以通过MRI进行诊断。
MRI图像提供了对这些组织细节的清晰展示,有助于确定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3. 骨折和关节炎:MRI可以检测踝关节是否存在骨折,以及关节炎的程度。
它可以提供详细的骨骼和关节图像,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踝关节MRI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足MRI足部是人体最复杂的结构之一,由多个骨骼、关节、肌肉和韧带组成。
足部MRI主要用于检测和诊断以下疾病和损伤:1. 足部骨骼损伤:MRI可以发现足部骨骼的骨折、裂纹和骨质疏松等病变,帮助医生评估损伤的位置、程度和类型。
2. 关节炎和滑膜炎:足部的关节和滑膜也容易受到炎症的影响,MRI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评估关节和滑膜的健康状况。
3. 软组织损伤:足部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可以通过MRI检测。
MRI图像可以提供这些组织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足部MRI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足部的疾病和损伤,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结论踝关节和足部MRI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医学诊断技术,在踝关节和足部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高分辨率、详细的图像,MRI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这使得MRI成为了临床上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踝关节和足部MRI检查在影像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用广泛且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MRI在踝关节和足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关节解剖
一、软骨软化
长期运动导致关节软骨过度磨损, 软骨细胞脱落,骨质增生,关节 间隙狭窄一系列病理变化。 软骨信号层次变模糊,其内简斑 片状或囊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 信号,于 STIR呈高信号;严重时 软骨全层不同程度缺如,软骨下 骨质明显增生、硬化。
二、骨软骨损伤
联合韧带: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 横韧带
外侧副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 韧带
跟腓韧带
距腓前韧带撕裂
距 腓 后 韧 带 撕 裂
跟腓韧带撕裂
三角韧带:胫距前韧带、胫距后韧带、胫跟 韧带、胫舟韧带
三角韧带撕裂
五、三角骨综合症
三角骨是距骨后端二次化中心,由软骨桥相连接 病因:距骨三角骨急性骨折或慢性应力性骨折,胫骨后部 或附近肌腱韧带反复撞击、压迫三角骨,引起踝关节囊后 部级相邻的韧带和拇长屈肌腱的炎症。 MRI显示三角骨内骨髓水肿,邻近关节囊积液,软组织水 肿级炎症,拇长屈肌腱水肿、腱鞘积液。
六、足底腱膜炎
足底腱膜是一个多层的纤 维腱膜,由内层。中间层、 外层构成,常说的腱膜通 常指中间层,在MR上表现 为2-4mm带状结构,在所 有序列上为低信号 足底腱膜炎是导致足底疼 痛最常见的原因
足底腱膜炎MRI表现: 腱膜增厚呈梭状,通 常累及近侧部分并延 伸至足跟附着处 近侧足底腱膜信号增 高,临近脂肪垫、软 组织水肿,可有跟骨 内侧结节局限性水肿
踝关节MRI解剖和常见损伤类型
踝关节(ankle joint),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 与距骨滑车构成,故又名距骨小腿关节。胫骨的下 关节面及内、外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关 节窝,容纳距骨滑车(关节头),由于滑车关节面 前宽后窄,当足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窝内,关 节稳定;但在跖屈时,如走下坡路时滑车较窄的后 部进入窝内,踝关节松动且能作侧方运动,此时踝 关节容易发生扭伤,其中以内翻损伤最多见,因为 外踝比内踝长而低,可阻止距骨过度外翻。
好发于距骨前外侧、后内侧,尤其是后内侧,与内 翻损伤相关。 MRI表现为软骨下骨质内斑片状或囊状T1WI低信 号、STRI高信号影,伴或不伴小骨软骨碎片的分离、 移位。
三、肌腱损伤
1、跟腱损伤 急性损伤:表现为跟腱增粗、肿胀并附着处信号异 常。 腱围炎(无腱鞘),可伴有跟后滑囊炎:MRI表现 为跟腱周围见斑片状STIR高信号包绕。伴有跟后滑 囊炎时,可见跟腱后方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 跟腱断裂:巨大外力撞击或慢性炎症导致,表现为 跟腱信号不连续,断断信号异常。
足底腱膜炎伴跟 骨内侧结节局限 性水肿
七、踝管综合征
踝管解剖 踝管起自内踝后下方,止于 跟骨 屈肌支持带与内踝、跟骨内 侧面之间构成踝管
七、踝管综合征
• 又称为跗管综合征 • 创伤是最常见的可 确切引起踝管综合 征的原因。后足骨 折及屈肌腱创伤性 腱鞘炎、腱鞘囊肿 引起踝管内压力增 高。
跟腱增粗、信号异常
跟腱断裂
腱围炎
跟后滑囊炎
四、韧带撕裂
急性韧带撕裂:
连续性中断 附着处分离 增粗伴T2WI韧带内
• 慢性韧带撕裂:
• 继发征象消失 • 韧带增粗或变细, 呈波浪状轮廓
信号升高(提示水肿 或出血) 关节腔积液 临近软组外侧副韧带 三角韧带 距跟韧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