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国家开放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b03e5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8a.png)
国家开放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A. 导向功能B. 控制功能C. 分配功能D. 消费功能答案:D2.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必须遵循的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民主性原则C. 实用性原则D. 保密性原则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A. 定性分析法B. 定量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心理分析法答案:D4. 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手段不包括以下哪项?()A. 法律手段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文化手段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A. 效果标准B. 效率标准C. 公平标准D. 合法性标准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的主体是________,客体是________。
答案:政府;政策问题2. 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环节是________,公共政策执行的关键是________。
答案:政策规划;政策实施3.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政策问题分析;政策目标分析;政策方案分析4. 公共政策评价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专家评价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5. 公共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政策目标调整;政策方案调整;政策执行调整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答案: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1)导向功能:引导社会资源和社会行为朝着政策制定者期望的方向发展;(2)控制功能:对某些社会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3)分配功能: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2. 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
答案: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包括:(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政策制定;(2)民主性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3)实用性原则:政策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4)合法性原则:政策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字母排序版)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字母排序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f912f576c66137ef061901.png)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 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2、(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D.拉斯韦尔3、(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B.政策方法论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4。
( B )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A.渐进思维 B。
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
完全理性思维5. ( C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A.完全理性思维B.顺序决策思维C。
剧烈变革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6( A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A。
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C。
德尔菲法 D.完全理性思维7.( C )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A。
头脑风暴法 B.顺序决策思维C。
德尔菲法 D。
完全理性思维8。
( D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A。
头脑风暴法 B。
顺序决策思维 C.德尔菲法 D.简单矩阵法9。
( C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A。
完全理性思维 B。
顺序决策思维C.无为思维 D.经济合理性思维10。
( B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A.头脑风暴法B.巴拉姆驴子思维法C.德尔菲法 D。
简单矩阵法D、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 A ) "。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公事公办 B.积极介入 C.退避三舍 D.不闻不问2、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 B ).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 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 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3. 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C )作用上。
2024年1月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4年1月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11419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d.png)
2024年1月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八)。
A利益B.权力C.公共D.权威2.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是(D)。
A.立法机关B彳亍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3.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八)。
A.社会问题B.公共问题C.集体问题D.个人问题4.从系统论角度看,(八)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A.公共政策B.公共政策主体C.公共政策客体D.公共政策主体能力5.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B.罗威C.林布隆D.科臣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美国学者罗杰•科布的政策议程模型分为(BCD)。
A.多源流分析模型B.外在创始模型C.动员模型D.内在提出模型7.公共选择决策模型理论基于的基本假设包括(ACD)。
A.经济人假设8.政治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假设D.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假设8.制订执行计划遵循的原则(ABC)。
A.客观原则B.弹性原则C.统筹原则D.多数原则9.韦唐博士从政府干预的实质结果入手,按照"组织者"的不同将评估模式分为(BCD)。
A.环境模式B.效果模式C.经济模式D.职业化模式10.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D)。
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知识化: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
知识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则又成为知识化的重要载体。
12.层级分析: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
秋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秋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d0447d31126edb6e1a1022.png)
1 公共政策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2.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3.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MichaelS.Scott)和彼德G.W.基思(PeterG.W.Keen)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
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4.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5.公共政策时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6.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物,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形式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有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他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
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10—15人)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9.决策支持系统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G.W.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机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结业考核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秋季学期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结业考核](https://img.taocdn.com/s3/m/e744197049649b6649d74764.png)
()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选择一项:A. 执政党B. 行政机关C. 立法机关D. 司法机关反馈正确答案是:执政党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
选择一项:A. 两党制B. 总统负责制C. 议会负责制D. 党政二元结构反馈正确答案是:党政二元结构题目3未回答满分8.00标记题目题干()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选择一项:A. 行政机关B. 司法机关C. 立法机关D. 执政党反馈正确答案是:行政机关题目4未回答满分8.00标记题目题干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选择一项:A. 古德诺B. 罗伯特·达尔C. 詹姆斯·E﹒安德森D. 托马斯·戴伊反馈正确答案是:詹姆斯·E﹒安德森题目5未回答满分8.00标记题目题干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选择一项:A. 公共政策主体B. 非官方决策主体C. 执政党D. 公共政策客体反馈正确答案是:公共政策主体题目6未回答满分8.00标记题目题干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选择一项:A. 大众传媒B. 公民C. 非政府组织D. 利益集团反馈正确答案是:大众传媒题目7未回答满分8.00标记题目题干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选择一项:A. 思想库B. 非官方决策主体C. 幕僚D. 官方决策主体反馈正确答案是:思想库题目8未回答满分8.00标记题目题干将公共政策导向、协调、控制盒改造这四个重要功能整合起来就是()。
选择一项:A. 政策功能B. 政策主体能力C. 政策过程D. 政策能力反馈正确答案是:政策能力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9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政机关B. 立法机关C. 执政党D. 司法机关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执政党题目10未回答满分4.00标记题目题干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9d510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9.png)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研究()。
A. 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B. 政策分析和评估的方法C. 政策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D. 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2. 政策分析人员在进行政策分析时,应该遵循()原则。
A. 客观、公正、全面B. 主观、偏颇、片面C. 模糊、不确定、随意D. 主观、偏颇、不全面3. 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构成要素?()A. 政策目标B. 政策内容C. 政策制定者D. 政策效果4. 以下哪种公共政策属于强制性政策?()A. 环保政策B. 社会保障政策C. 产业政策D. 税收政策5. 以下哪种公共政策属于导向性政策?()A. 环保政策B. 社会保障政策C. 产业政策D. 税收政策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
A. 调节社会经济关系B. 调整社会利益分配C. 引导社会发展方向D. 维护社会稳定E. 促进社会进步7. 政策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
A. 实证分析法B. 规范分析法C. 静态分析法D. 动态分析法E. 定量分析法8.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主要包括()。
A. 问题确认B. 政策规划C. 政策评估D. 政策实施E. 政策监督9. 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有()。
A. 成本效益分析法B. 比较分析法C. 专家评估法D. 实证分析法E. 动态分析法10. 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A. 政策本身的质量B. 政策制定者的能力C. 政策执行者的素质D. 政策环境的变化E. 政策对象的接受程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12. 请简述政策分析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13.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请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试卷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5211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1.png)
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试卷答案第一题答案: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或满足公众需求所采取的行动和决策的总和。
它涉及政府如何分配资源、制定政策、实施措施以及评估政策效果等方面。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正、经济发展和公民福利。
第二题答案: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问题识别:政府首先识别出存在的社会问题或公众需求,例如教育不平等、环境污染等。
2. 政策制定:在问题识别的基础上,政府通过政策制定过程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包括制定政策目标、考虑各种政策工具和方案,并进行政策评估等。
3. 政策实施:政府将制定好的政策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实施政策,例如制定法律法规、提供资金支持等。
4. 政策评估:政府对已实施的政策进行评估,以了解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评估结果可以为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改进建议。
第三题答案: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因素:1. 政治因素:政治环境和政府的意识形态会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不同政党、利益集团和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会影响政策的取向和内容。
2. 经济因素:经济状况、资源分配和市场力量等经济因素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政府需要考虑经济可行性和效率等因素来制定和实施政策。
3. 社会因素:社会价值观、文化传统和社会需求等社会因素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政府需要考虑社会的多样性和公众的意见来制定符合社会期望的政策。
4. 国际因素:全球化和国际关系也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
国际合作、国际标准和国际承诺等因素会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第四题答案:公共政策的评估是对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政策的成效和问题,以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改进政策的建议。
评估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包括经济评估、社会评估和环境评估等。
评估的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等。
评估结果可以为政策的修订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库2023年7月考试版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多项选择题库2023年7月考试版](https://img.taocdn.com/s3/m/786313f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e.png)
国开电大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2023/7月考被版]说明:更新至2023年3月试题,适用于2023年7月国开电大期末纸质考试。
二,,项送考A按照人外决策时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重点掌握程度,通常可将公共决策分为(BCD)。
B.风险型决策C.确定型决策D.非确定型决策按照■质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决策划分为(BC)。
B.非程序化决策C.程序化决策按照政廊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
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失常利益C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ABC)。
A.可能的原因B.似然的原因C.受控的原因查尔斯•琼斯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ABe)三者最为重要。
A.解释B.组织C.实施初步筛选常用的方法有(ABC)。
A.经验分析B.比较分析C.初步的预测分析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们,对政策效果评价的态度会(BD)。
B.支持D.反对仓!]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ABCD)。
A.顿悟B.灵感C.判断D.直觉从系同,★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从政策就行去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问题有如下几种(ABCDE)。
A.折扣型B.结构型C.滞后型D.抵触型E.僵化型D的评价标准需要在各类人员通过协商、平衡利益关系中产生。
A.客观C.全面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ABCD)0A.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B.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界与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事物都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所构成的二重性C.定量分析方法在为社会问题建模时,往往只关注其中可以量化的变量,不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关键因素D.定量方法的科学主义方法论基础遭到了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BCD)的要求。
2023大学_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大学_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f4b0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2.png)
2023公共政策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公共政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选:1C 2A 3 C 4 B 5B 6A 7 C 8C 9A 10D二、多选:11CBD 12 BDC 13ABCD 14 ABC 15CD三、名词解释1.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2.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
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
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8.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答:(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作为特殊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在规范人们行为时,指出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能够做的,什么是不能够做的。
通常,这些准则、规范来自于同志阶级的利益需求与价值偏好。
公共政策主体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还常常在应对突发事件等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策主体对社会成员行为的规制直接关系到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社会成员甚至是全人类的公共利益,体现出政策主体的权威性和号召力。
(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将哪些问题列入公共政策议程,直接决定了对公众观念和行为将产生什么样的引导,所以,公共政策主体首先要具有充分搜集公共问题信息、最大程度地了解把握公众意愿的能力,从二针对某些公共问题制定政策,以便更好地、更富成效地引导公众的观念和行为。
公共政策主体自身观念的影响成服以及行为的规范、模范程度。
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和程度的提高以及多元化价值观思潮的影响,公共政策主体引导人们观念、行为的能力就显得更困难、更具挑战性,同时也更有必要、更不可缺少。
(3) 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公共决策是公共政策主体为了实现有效管理选择一种主观最满意的方案的动态过程。
11838丨公共政策概论(统设课)期末复习题
![11838丨公共政策概论(统设课)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44dfa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2.png)
11838丨公共政策概论(统设课)单选题1、根据政策工具的不同特点,首选的政策工具是()答案:自愿(自主)性工具2、()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答案:政策终止3、()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答案:政策的制定4、()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答案:政策议程5、()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
答案:政策环境6、()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答案:公共政策环境7、()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答案:行政机关8、()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答案:管制9、“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答案:德瑞10、“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最早提出的。
答案:拉斯韦尔11、《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答案:欧文·E﹒休斯12、成本效益分析以( )为测量标准答案:货币价值13、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答案:公共政策14、到目前为止,对政策议程确立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是约翰·W﹒金登的()答案:多源流分析模型15、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答案:公共责任16、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答案:标准1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答案:西奥多·罗威18、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答案:政策方案规划19、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习题及解答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习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998693da300a6c30d229f14.png)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题习题及解答一、单选1公共政策是(A)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性D.权威性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A),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倾斜性B.合法性C.系统性D.权威性4.“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A)最早提出的。
A、拉斯韦尔B西蒙C伊斯顿D史密斯5.(A)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政府主体B.非营利组织C.非政府组织D.社会公众6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视政策对象--公众为(A)。
A.伙伴B.对立者C.被统治者D.被管理者7.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B),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利益B权力C关系 D.制度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C)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C.个人负责制D.集权者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A)A.外脑B.助手C.领导者D.秘书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D)等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A、利益群体B压力集团C社会团体D行政11.在政策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不同的政策方案之间的互相(C)。
A.协调B.补充C.排斥D.一致12.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A).A.共识B.选择C.理解D.互动13.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A.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B.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14.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应当说强调""。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1183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a.png)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2.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 )。
A.公民 B.非政府组织
C.利益集团 D.大众传媒
3.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 )。
A.公共责任 B.公共利益
C.公共服务 D.公共道德
4.荷兰经济学家(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萨拉蒙 B.罗威
C.林布隆 D.科臣
5.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 )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A.功能论证 B.小论证
C.二级论证 D.一级论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的阶段包括( )。
A.创建
B.形成
C.自我批判反思
D.拓展新的研究方向
7.在我国,公民参与的方式分为( )。
A.全民公决
B.自下而上参与
C.自上而下参与
D.游行示威
8.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的熏要因素包括( )。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构。
09秋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
![09秋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4fc5d3d5bbfd0a7956739c.png)
一、名词解释
C、层次性 D、系统性
三、多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
C.分配 D.落实
2.政策的导向是( )的.行为
A.权威性 B.合法性
C.系统性 D.倾斜性
4.&uot;政策科学&uot;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
C.拉斯韦尔 D.史密斯
5.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整体性 B、超前性
3.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 )。
A.分配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控功能 D.规制功能
四、问答题
1. 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2. 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 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4. 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
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社会组织
2.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 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
C.温和性 D.权威性
3.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0edb3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c.png)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公共政策学是研究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
A. 政府行为B. 公共问题C. 政策过程D. 政治制度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构成要素?A. 政策目标B. 政策内容C. 政策效果D. 政策制定者答案:D3. 以下哪种政策制定模式最强调专家咨询和数据分析?A. 精英决策模式B. 民主决策模式C. 科学决策模式D. 政治决策模式答案:C4. 公共政策的效果评估主要关注()。
A. 政策实施的过程B. 政策目标是否实现C. 政策的影响范围D. 政策的利益分配答案:B5.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不包括()。
A. 制定和修改法律B. 监督宪法的实施C. 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D. 选举国家主席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公共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政策目标B. 政策内容C. 政策效果D. 政策制定者E. 政策执行者答案:ABCDE7. 公共政策的主要类型包括()。
A. 法规政策B. 行政政策C. 经济政策D. 社会政策E. 科技政策答案:ABCDE8. 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模式包括()。
A. 精英决策模式B. 民主决策模式C. 科学决策模式D. 政治决策模式E. 实证决策模式答案:ABCD9. 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
A. 成本效益分析法B. 专家咨询法C. 问卷调查法D. 实证分析法E. 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答案:ABCDE三、简答题10. 请简述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答案: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措施。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公共性、目标性、合法性、强制性和动态性。
11. 请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模式及其特点。
答案: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模式包括精英决策模式、民主决策模式、科学决策模式和政治决策模式。
精英决策模式特点:决策权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强调专业化和效率;民主决策模式特点:决策过程公开、透明,强调民主参与和多元化;科学决策模式特点: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以数据和实证为基础,强调客观性和科学性;政治决策模式特点:政策制定过程充满政治斗争,强调利益平衡和权力博弈。
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2024版]
![国开电大行管本科《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36a09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6.png)
答:(I)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2)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 。(3)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
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曲"对公共政策研究有哪些贡献?
答:。)批判行为主义政策研究;(2)进一步阐明政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范围;(3)提出比较系统的 政策科学理论;(4)提出政策科学具有的14条新范式;(5)提出了系统群的研究方法。德洛尔的政策科学
“三部曲”对公共政策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是政策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5®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
答:列举了八个来源:
①权威:即相关政策问题的专家;
②洞察力:长期与某些政策对象打交道的人或者一些政策相关者的知觉或者判断;
③方法:利用系统分析等创新性的分析方法;
④科学理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产生的一些对问题现象的解释;
公共政策体制的类型。
答:(一)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1.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的决策 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2.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 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机制。
(二)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L个人决策模式指决策权力属于单个决策主体所有,它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2.集体决策模式指决策机构的全部成员拥有同等决策权力,共同决策和共同负责。
.问题的察觉:客观的事实或情境已为社会大多数人或统治集团及其少数权威统治者所察觉,从各自的角度感觉到 了问题的存在。
.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性:严重的冲突使人们感到有强烈的需求或者是一种受到剥夺的感觉,有必要采取行动 改变这种状况。
公共政策理论期末考试答案
![公共政策理论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04dc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4.png)
公共政策理论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A2. C3. B4. D5. A6. C7. D8. B9. A 10. 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2. 政策制定3. 政策执行4. 政策评估5. 政策分析6. 利益相关者7. 政策议程8. 政策变迁9. 政策终结10. 政策工具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公共政策的定义和特点。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实现国家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具有目的性、价值取向性、计划性、执行性和限制性等特点。
2. 请简要说明政策制定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
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政策议程设置、政策方案规划、政策评估和政策选择等环节。
3. 请简要阐述政策执行的含义和意义。
政策执行是指将政策方案转化为实际操作,以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
政策执行对于确保政策效果、提高政策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4. 请简要介绍政策评估的概念、方法和作用。
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的效果、效率和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
常用方法有定性评估、定量评估、比较评估等。
政策评估有助于提高政策质量、优化政策资源配置。
5. 请简要分析政策分析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政策分析旨在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政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提出解决方案。
政策分析有助于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6. 请简要介绍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公共政策中的应用。
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关注各方利益的平衡。
通过识别、分析和参与利益相关者,有助于实现政策目标、降低政策风险。
7. 请简要说明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
政策议程设置受政策问题属性、政治环境、公众需求、政府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8. 请简要阐述政策变迁的原因和途径。
政策变迁受政策效果、社会变迁、政策矛盾、政治因素等影响。
政策变迁途径包括政策修改、政策废止、政策创新等。
9. 请简要介绍政策终结的含义和意义。
政策终结是指政府终止无效、过时或已完成目标的政策。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fba6e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07.png)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政策制定过程B. 政策执行过程C. 政策评估与监控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2. 政策分析人员通过对政策问题的界定,明确政策问题的范围和()。
A. 政策制定主体B. 政策制定客体C. 政策制定目标D. 政策制定方法答案:A3.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方案的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的过程。
A. 理性分析B. 感性认识C. 经验借鉴D. 主观臆断答案:A4.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
A. 实证研究B. 规范研究C. 案例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D5. 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的()进行评价。
A. 效果、效率、公平性、可行性B. 效果、效率、可行性、及时性C. 效果、效率、公平性、连续性D. 效果、效率、可行性、满意度答案:A6. 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合法性原则B. 民主原则C. 公平原则D. 灵活性原则答案:C7. 政策监控是指对政策执行过程进行()的过程。
A. 监督、检查、评估、反馈B. 指导、协调、评估、反馈C. 规划、组织、实施、评估D. 预测、分析、调整、改进答案:A8. 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主体通过一定程序宣布()的过程。
A. 政策失效B. 政策修订C. 政策暂停D. 政策实施答案:A9.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倡导者通常扮演的角色是()。
A. 决策者B. 咨询者C. 参与者D. 监督者答案:C10. 政策分析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A. 引言、主体、结论、参考文献B. 背景、问题、方案、评估、建议C. 目的、方法、结果、讨论、结论D. 现状、问题、原因、对策、展望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公共政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 政策目标B. 政策内容C. 政策主体D. 政策客体E. 政策环境答案:ABCDE2. 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共政策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2.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3.决策支持系统是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MichaelS.Scott)和彼德G.W.基思(PeterG.W.Keen)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
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4.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5.公共政策时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6.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物,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形式的决策体制。
7.公共政策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8.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有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他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
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10—15人)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9.决策支持系统指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米切尔S.斯科特和彼德.基恩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机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计算机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1.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C),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B.合法性C.倾斜性D.系统性2.决策权力的角逐的核心问题是(A),因为政治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A.权力B.利益C.关系D.制度3.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B)”.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A.不闻不问B.公事公办C.退避三舍D.积极介入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D)提出并使用的。
A.贝塔朗菲B.麦克纳马拉C.美国国防部D.兰德公司5.公共利益是公众(A)的资源和条件。
A.共享B.共同拥有C.共同创造D.独享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B)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B.惩罚性C.温和性D.权威性7.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D)A.秘书B.助手C.领导者D.外脑8、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D)A.响应B.深入C.反映D.内化4、新型的公共政策理念市政策对象---公众为(D)A.被管理者B.对立者C.被统治者D.伙伴9、政策评估是对政策(A)所做的判断A.效果B.方案C.结果D.结论10、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A.创造性思维B.直觉思维C.灵感思维D.豁然开朗思维11、“系统分析”最早是由(B)提出并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B.兰德公司C.麦克纳马拉D.贝塔朗菲12、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观念。
A.基础型B.理性型C.发展型D.综合型13、(A)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B.政策方法论C.政策过程D.公共问题14、政策目标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同的参与者对它的(C)。
A.基本掌握B.选择C.共识D.互动15、公共政策是(C)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企业B社会组织C政府D个人16、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B)。
A深人B内化C反映D响应17、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个基本的假定是:(B)A、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18、“系统分析”最早是由(D)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久美国国防部B麦克纳马拉C贝塔朗菲D兰德公司19、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
A入社会组织层级化B。
社会主体知识化C民主参与大众化D。
政策信息公开化三、多项选择题1、公共决策体制的主要特征有(ABC)。
A.专业性B.整体性C.统一性D.权威性2、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形成共识的途径通常有(BCD).A.妥协B.说服C.强制D.交换3、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内容主要由(ABCD)组成.A.建议B.信息C.分析D.规范4、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5、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BCD)A.精英决策体制B.网络化决策体制C.多者博弈决策体制D.民主参与决策体制6、公共政策的功能包括(ABCD)A.分配功能B.导向功能C.调控功能D.规制功能7、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等子系统。
A.监控B.智囊C.决断D.信息8、追踪决策的特征主要是(ABCD)A.双重优化B.非零起点C.回溯分析D.心理效应9、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CD)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现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A.信息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E.多变化11、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ABCD)等系统。
A智囊B信息C监控D决断12、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A目标具体明确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D目标与手段的统一13。
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观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
A多变化B民主化C高效化D科学化14、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AD)。
A管制性公共问题B国际性公共问题C全国性公共问题D服务性公共问题15.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BC)。
A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B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C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D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公共政策评价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别。
(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
(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
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面动.因此,对公共政策的评价也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2、简述追踪决策的主要特征。
(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3)C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3、简述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控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
(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是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
(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
(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
(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个对政策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不多到了解较多的过程。
4、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点。
(1)知识化与信息化;(2)民主化;(3)科学化;(4)高效化。
5、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6、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
(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
(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
(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
(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7、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1)效益标准。
(2)方案协调性标准。
(3)方案适应性标准。
(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8、简述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
(2)动态性。
(3)交叉性。
(4)突发性。
9、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何区别?(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
(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活动一比认识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
因此公共政策应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进行。
(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分配和落实。
10、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动态性;(5)层次性;(6)环境适应性。
11、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着那些现实挑战?(1)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
(2)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
(3)公共政策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
12、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
13、简述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为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
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
史密斯模型与以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他三个因素。
14、系统分析的主要作业包含哪些步骤?(1)系统研究;(2)系统设计;(3)系统量化;(4)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