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3)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
初中生创造性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摘要]利用自行设计的“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一年级的201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教学实验,并在停止实验培养半年后,进行延迟效应的测量。
结果表明:该课程对初中生的创造性人格有显著而持久的影响,尤其表现在自信心、好奇心、内部动机、开放性、独立性和冒险性维度上。
[关键词] “学思维”活动课程创造性人格初中生一、问题的提出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1]P5-8因此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训练他们的创造性人格。
首先提出“创造性人格”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他认为创造性人格是指高创造性的个体在创造行为中表现出的那些品质类型。
他认为自觉独立,求知欲强,强烈的好奇心,勤于观察,条理准确,善于想象,有幽默感和坚韧的意志是高创造性的个体所具备的一些特征。
[2]P444-454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高创造性的个体表现出的人格特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Barron(1958)对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进行研究,认为创造性人格具有不拒绝混乱或不对称,独立判断,容易接受新事物等特征。
[3]P150-170Sternberg(1985)指出了高创造力个体可能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
[4]P602-627费斯特在综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发现,高创造性的个体一般都具有较高水平的自我中心取向的特质,即内向、独立、敌对和傲慢。
[5]P237谢光辉和张庆林(1994)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奖赛的获得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具有低乐群性、高敏感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的创造性人格特点。
[6]P50-51甘自恒(2005)通过对我国著名科学家的传记、文献研究,概括出我国当代科学家的10种创造性人格基本素质。
[7]P35-42同时,人们也对创造性人格的结构进行了探讨,主要是集中于创造性和“五因素模型”的关系,其中开放性与创造性的关系最密切。
[5]P242另外,陈红敏和莫雷(2005)认为幼儿科学创新人格品质包括动力系统(好奇心和敢为性)、保障系统(自信心和独立性)和调控系统(坚持性和乐观性)。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与心理因素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与心理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创造力迸发的重要阶段,而创造力的发展受多种心理因素影响。
让我们一起探讨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创造力的概念与重要性
创造力是指个体创造新观念、新思维或新作品的能力,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阶段是创造力潜能逐渐显现的时期,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
自我认知与创造力
青少年的自我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
自我认知包括对自身能力、兴趣、情绪等方面的认识,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勇于尝试创新思维。
情绪管理与创造力
情绪是影响创造力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
积极的情绪能够激发青少年对创造性活动的热情和动力,而消极情绪可能会抑制创造力的表现。
因此,培养积极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激发青少年创造力至关重要。
自我激励与创造力
自我激励是青少年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心理机制之一。
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奖励自己的努力和成就,青少年可以不断激励自己超越困难,释放潜在的创造力。
社交互动与创造力
青少年的社交互动也对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合作,可以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创造力的共同成长。
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也是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共同作用,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我激励和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因素都对创造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关注和引导这些心理因素,可以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造力培养与发展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造力培养与发展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高中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除了关注学生的情绪管理和心理疾病预防外,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
一、创造力的概念与意义创造力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创造新颖事物或独立思考时所表现出的能力。
它不仅仅体现在艺术、文学等创造领域,也贯穿于科学、工程、商业等各个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创造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学术表现,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二、创造力的培养方法1.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高中学生天性好奇,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探索欲望。
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包括实践活动、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竞赛、文学创作比赛等,为他们提供展示和发挥创造力的舞台。
2. 鼓励开放性思维:传统教育往往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答案的正确与否。
然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发散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不拘泥于一个正确答案。
学校可以通过讨论课、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多种问题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 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应创造积极的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他们展示创意的平台。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开放式的教室和实验场地,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4. 知识基础的打牢:创造力并非脱离于知识的,它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
学校应该注重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建立广泛的学科知识体系。
只有拥有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在创造性思维中更好地运用知识,提升创造力。
三、创造力的发展与应用1. 学术领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在学术方面的表现,也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近20年西方创造力研究进展:心理学的视角
近20年西方创造力研究进展:心理学的视角
钟祖荣
【期刊名称】《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7)004
【摘要】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至今20年间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或创造力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传统研究问题、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目的在于了解这些成果和趋势,寻找借鉴,推动创造性人才问题的深入研究。
【总页数】7页(P23-29)
【作者】钟祖荣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北京1001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8.5
【相关文献】
1.进化心理学视角下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 [J], 邹媛园
2.西方心理学的多元文化论视角下的本土心理学研究 [J], 高媛媛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J], 刘文英;宋雅言;余佳;姬厚旭;于绍星;沈毅
4.本土心理学:理解“心理”的别样视角——本土心理学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超越[J], 马甜语;孟维杰
5.积极心理学在东西方视角下的差异分析——评《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J], 马薇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差异研究
文章编号:100124918(2007)022*******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差异研究3沃建中 王福兴 林崇德 刘彩梅(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5)摘 要:本研究采用创造力量表对990名不同学业成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高学业成就组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显著高于低学业成就组。
(2)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表现出年级差异性。
(3)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随着年级发展而上升,但是两组的高峰期却出现差异,高学业成就组创造力高峰出现在初二和高二,而低学业成就组出现在高一。
(4)发散思维的发展趋势上,高学业成就组呈现出曲折上升的趋势,而低学业成就组整体的发展趋势平稳。
(5)高低学业成就组中学生聚合思维的发展趋势相似,都呈现出在初中阶段上升到高中阶段趋于稳定,并且在高中阶段两组的水平接近。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学业成就;中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3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项目号03J Z D0034)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项目号200209)资助.通讯作者: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教授.E -mail :linchongde @2631net1 引言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创造力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直以来,发散思维成为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发散思维所反映的潜能被认为是创造力的直接体现。
T orrance 依据发散思维理论,编制了相应的创造力测验来测查创造力和创造力潜能[1]。
但是T orrance 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聚合思维的作用,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2,3]。
本研究把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同时纳入来考查创造性思维,认为创造性思维不仅仅体现在思维的发散性上,同时也需要概括性和逻辑性等聚合思维的参与。
第四讲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及培养
2010‐10‐13本章提纲一、创造力的界定 二、创造力的投资理论 三、创造力的相关因素 四、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五、如何促进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 六、创造力的测量—了解自己的创造力COMPANY NAME第四讲 青少年创造力 的发展及培养一、创造力的界定定义: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 新颖、独特、有社会或者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代表一种能激发新想法和产生创新性解决方案的 能力,所得到的产品不只是新颖或不寻常,而且 是与情境相适应而且被他人认为是有价值的。
创造力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根据解决问题 的新颖、独特 程度的不同• 初级创造力 • 中级创造力 • 高级创造力 • 类创造力 • 潜创造力 • 真创造力 • 普通的创造力 • 伟大的创造力特征:新颖性,独特性,个人或社会价值 创造力的两个主要成分创造性想象 创造性思维根据创造力从 萌发到形成的 动态过程根据拥有者的 性质创造力非天 才所专有创造力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 • • • • 表达式创造力 生产式创造力 发明式创造力 革新式创造力 高深的创造力创造力和思维吉尔福特:创造力是一种发散性思维,而不是一种 聚合性思维。
聚合性思维:要求个体找出问题的一个最佳和精确 答案(智力测验所测查的内容) 发散性思维:要求个体发现问题的各种不同答案和 解决方法,但是没有绝对的准确答案。
(流畅性, 变通性,独创性)根据产品新颖 独特性和价值 大小的不同根据创造力的 表现领域• • • • • •科学和认知 艺术 体育 政治 管理 ……12010‐10‐13创造力和思维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统一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统一 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的统一 逆向思维和正向思维的统一 潜意识思维和显意识思维的统一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 元认知监控在创造力中的核心作用二、创造力的相关理论投资理论—斯滕伯格&陆伯特投资理论创造力的本质和关键是六种基本资源的投入和它 们之间的组合方式。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结论
本研究表明,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对创造力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理想的教 育模式和教学策略包括以项目为基础的合作学习模式和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 因此,建议广泛推广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 力的优势。同时,不断优化教育模式和教学策略,以提高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 质量和效果。
5、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未来的创造力教育将更加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他们在创新的同时社会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五、结论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激发创造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积累创造经验以及提升技术素养等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准确评估青少年的创 造力水平。
4、团队合作:考察青少年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完成任 务的能力。
四、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青少年创造力教育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和机遇。未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将趋向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化培养:在尊重青少年个性的前提下,创造力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 培养,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其天赋和兴趣的发展路径。
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对创造力发展 的促进作用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验设计,本研究发现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对创造力发展具有显 著的促进作用。首先,机器人教育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有 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机器人教育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 等多学科知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机器人教育强调团队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为创造力 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鼓励家庭、社区、企业等多方参与,共同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利于科学创造 力的成长环境。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作者:贺爱彦池涓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9期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创造性思维对于个体、社会和民族而言都具有深远意义,探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教育者依据其发展规律来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水平。
关键词: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在人类的创造实践中,创造性思维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一般来说,创造性思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在人类认识史上首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高级思维活动。
无疑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能为少数人所具有。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则是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凡具有新颖独到的思维见解都可视之为创造性思维。
它既可表现在科学史的重大发现之中,也可存在于处理日常具体问题之中。
在这种说法下,可以认为每一位正常的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从广义上探讨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拓宽研究视野、帮助开发普通人的创造潜能,提高普通人的创造性思维素质,更有利于产生重大创造性成果。
二、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特点1.幼儿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Market在研究中给幼儿若干积木、木偶、厨房餐具,让其建造尽可能多的事物,做尽可能多的事情。
结果发现:在年长幼儿中发散思维、创造性想象成分较多,持续时间增长。
Griffiths, Berlye对5岁的白人和黑人儿童研究表明,在他们的想象中已含有不少创造性的成分,好奇心非常强,在某些方面与大学生不相上下。
Andrews,Grippen, Griffiths研究了幼儿的创造性想象,从独创性、深刻性方面记分。
结果发现:在4岁时,儿童的创造性得分最高, 5岁后逐渐下降;重定和重组能力在3- 4岁之间达到高峰,4岁后逐渐降低;女孩早一年达到自己创造性想象的高峰。
学生创造力发展研究
学生创造力发展研究学习不仅在于知识的灌输,更是在于灵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创造力是指学生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创新,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它们的能力。
学生创造力发展研究,是指通过对学生创造力的研究和分析,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一、创造力的定义和特征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催化剂。
创造力的定义是,在某些领域中,创造性地产生新能力,创造新的事物,或是展现出对生活、人际关系、艺术、科学、思想等方面的新见解、新解释或新组织方式的能力。
创造力的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创造力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不断地寻找新的问题,探索新的领域,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将新的想法和新的方法推向广大群众。
其次,创造力是一种行为模式。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不断地积累和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最后,创造力是一种生命方式。
人们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好的生活。
二、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途径学生创造力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首先,通过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才能够不断地开拓新的领域,提高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其次,通过学习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当学生通过学习思维方法,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思考和分析问题,才能够通过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甚至开拓新的领域。
最后,通过切实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经验,只有富有切实性的实践,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培养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学生自由发挥的情况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优势和乐趣发挥出更高层次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潜力。
其次,我们需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不同角度、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创新,营造一个创新的氛围,帮助他们培养观察、思考、判断、总结、创新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与热情。
精编创造力与年龄资料
• 大量研究表明,老科技工作者除在记忆方面不如 年轻人外,其他各个方面都表现着较高水平。
•
——<老年人创造力的开发> 赵
7/10/2019
——<人才最佳创造年龄规律> 王通讯
7/10/2019
最佳创造年龄
7/10/2019
幼儿创造力发展
1. 幼儿的创造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 幼儿创造力的自发性强,表现范围十分广泛
好奇心和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力的最主要成分。
无意相象
有无目的、自觉性
3. 幼儿的创造始于模仿
有意想象
7/10/2019
青少年创造力发展
• 第一个高峰,是在30岁后半期至40岁后半期 • 第二个高峰是在55岁左右出现
7/10/2019Fra bibliotek• 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25 岁——45 岁是科技人 才实现创造性突破的最佳年龄段,也称之为创造 性表现的黄金期。峰值年龄为 37 岁。
文艺人才的最佳创造年龄比科技人才来的要早, 而受社会实践制约较大的中医人才等其最佳年龄 与科技人才相比则有推迟的倾向。
7/10/2019
• Lehman通过研究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天文学 家的年龄和成就,得出25~40岁是创造的最佳年 龄。
• 后来大量研究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家的最佳创 造年龄不同。
• 不仅如此,研究者对创造高峰是否只有一个也存 在争议。他们研究指出可能存在两个甚至多个高 峰。
7/10/2019
• 在创造力的成分中,除言语维度上女性的水平要高 于男性其余两者间不存在差异。
• 英国12-14岁女生的创造力水平高于本国同龄男生, 在其他年龄段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国内并没有 进行相关的研究。
心理学中的创造力研究
标题:心理学中的创造力研究创造力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它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想法、思想、行为或事物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创造力的认知也在不断拓展。
本文将从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背景、定义与测量、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背景创造力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哲学家们就开始探讨人类思维的本质和创造力产生的机制。
然而,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那时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创造力的价值,开始重视对于创造力的培养和研究。
随后,创造力研究在心理学领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创造力的定义与测量创造力的定义多种多样,一般来说,创造力可以被定义为个体产生新颖独特思想和事物的能力。
对于创造力的测量,通常采用问卷调查、行为观察和情境模拟等方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之一是托兰斯创造力和贝克创造力问卷。
托兰斯创造力问卷主要考察个体的发散性思维、想象力、好奇心和冒险精神等特质;而贝克创造力问卷则侧重于个体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三、创造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创造力。
其中,个体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氛围等;心理因素包括智力水平、情绪状态、动机和自我意识等。
此外,创造性人格特质也被认为是个体创造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主要包括自信心、自主性、好奇性、冒险性和开放性等特质。
四、创造力的应用领域创造力在许多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艺术、文学、音乐、科技、商业等。
在艺术领域中,创造力有助于艺术家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品;在文学领域中,创造力有助于作家创造出新颖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在科技领域中,创造力有助于科学家发明创造新的技术和产品;在商业领域中,创造力有助于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和商业模式。
五、结论总的来说,心理学中的创造力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话题。
尽管我们对于创造力的认知和理解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创造力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
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
杨意岚
【期刊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年(卷),期】2004(000)011
【摘要】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能力,是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之一。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创造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提高,有关创造力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迄今为止,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现象已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
但是,心理学家对“创造力”这一最基本概念的理解却有较多争议,这影响了创造性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妨碍了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间的学术交流。
【总页数】4页(P4-7)
【作者】杨意岚
【作者单位】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305
【相关文献】
1.创造力、技术与学习研究新进展 [J], Avril M.Loveless;李阳;吉喆;杨玉芹
2.创造力研究新进展:多元文化经验对创造力的影响 [J], 杨阳;万明钢
3.创造力心理学社会方向研究新进展 [J], 曾祥华
4.情绪与创造力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J], 邓铸;黄荣
5.国外教师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J], 田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学与创造力发展
心理学与创造力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研究,而创造力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创造新颖和有价值的想法时所表现出的能力。
心理学与创造力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并阐述一些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心理学方法和策略。
一、心理学对创造力的认知与评估创造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如何对创造力进行认知与评估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心理学家们通过心理测评、观察研究和脑科学等方法,对创造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心理测评是一种常用的创造力评估方法。
通过设计各种创造性测量任务,如远见卡片测验、图片完成测验等,来衡量个体的创造力水平。
同时,观察研究也是常用的评估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个体在创造性任务中的表现,如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和独创性,来评估其创造力的发展水平。
此外,脑科学的进展也为创造力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揭示了创造性思维在大脑中的神经机制。
二、促进创造力发展的心理学方法心理学通过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系列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 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发展创造力的基础。
通过开展创造性问题解决训练,如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可以激发个体的创造潜能。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重培养个体的观察力、联想力和表达能力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 鼓励多元化的经验积累创造性思维需要基于丰富的经验积累。
心理学认为,多样化的经历和知识可以为创造力提供更多的素材和信息。
因此,鼓励个体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和学习,培养多元化的经验积累,有助于拓宽思维的边界,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3. 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
为了促进个体的创造力发展,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尝试和创新的教育方式、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等因素,都能有效提高创造力水平。
4. 培养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关于青少年创造力问题的研究综述(共五则范文)
关于青少年创造力问题的研究综述(共五则范文)第一篇:关于青少年创造力问题的研究综述关于青少年创造力的研究综述[摘要] 目前,青少年创造力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近今年来有关青少年创造力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内容主要涉及到创造力的概念,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有关青少年创造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最后在总结其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有待深化的问题。
[关键词] 青少年、创造力、研究综述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研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界的一个重点课题,相关论著也是层出不穷。
为了更进一步的推动其研究,本文尝试着就近几年来有关我国青少年创造力问题的研究作简单的综述,内容包括:我国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青少年创造力的的影响因素;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状况(一)创造力的概念所谓创造力,是指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特征,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性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针对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研究,研究者对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其次,创造力发展的性别差异是另外一个基本问题。
有学者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大维度对创造性思维进行测查研究。
采用分层整体取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以全国六个地区10所中小学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其发展呈连续性。
青少年中学阶段的创造力水平明显高于小学阶段,其中小学四年级和初三分别为其发展的低谷期和高峰期,小学六年级到初一为发展的关键期。
其次,创造力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从研究结果可知,女生整体的创造力水平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流畅性和变通性两个子维度。
而在实际生活中男生具有比女生更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青少年的思维发展
青少年的思维开展杨盈 2021202150116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络。
思维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知根底上实现的理性认识形式。
例如,通过对人的观察分析得出“人是能言语,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根据对水的研究得出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在101千帕下,水的温度降低到0℃,就会结冰,升高到100℃,就会沸腾;等等。
这些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人们常说的“考虑〞“设想〞“预计〞“沉思〞“审度〞“深思熟虑〞等都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思维是指对在记忆中的信息的操纵和转换。
我们可以考虑详细的东西〔如一个在海边的假期或是如何在电视游戏中取胜〕,或者我们也可以考虑一些抽象的东西〔如考虑自由或同一性的意义〕。
我们可以去考虑过去〔我们在上个月时发生了什么〕和将来〔我们的生活在2021年是将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可以考虑现实〔如我们怎么才能在下次的测验中获得好成绩〕和梦想〔我们见到Elvis Presley时会是怎样,或者是我们登上宇航飞船去火星上时会是怎样〕。
我们去考虑以图得到推理、反响、评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很多,主要应包括深化性、灵敏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方面。
深化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它表现为智力活动中深化考虑问题,擅长概括归类,逻辑抽象性强,擅长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擅长预见事物的开展进程。
超常智力的人抽象概括才能强,低常智力的人往往只是停留在直观程度上。
因此,研究深化性的指标集中在概括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两个方面。
灵敏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敏程度。
表现为:思维起点灵敏,思维过程灵敏,迁移才能强,擅长组合分析,思维结果往往是合理而灵敏的结论。
它集中表如今一题多解的变通性,新颖不俗的独特性。
灵敏性强的人,不仅智力方向灵敏,擅长“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而且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灵敏地作“综合性的分析〞,可以较全面地分析、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研究
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研究青少年语文创造力是指青少年在语文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思考和表达能力,创造出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有创意的作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希望通过培养青少年的语文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途径、影响因素及其对青少年的作用。
一.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途径1.多读好书青少年读书的习惯对于语文创造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读书,青少年可以阅读各种类型的作品,学习优秀的语言表达和创作技巧,从而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增强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基础。
只有经过反复思考和不断推敲,才能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精准、更具表现力。
因此,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青少年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加强思辨能力的培养。
3. 多写作写作是培养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最好方式。
通过不断地写作,青少年可以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影响因素1.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对于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还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教育培训机构。
2.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为青少年的语文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青少年语文创造力对青少年的作用1. 提升学习成绩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
2. 提高思维能力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和表达,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3. 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青少年语文创造力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生活和职业挑战。
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评林崇德教授著《教育与发展》
作者: 王永丽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出版物刊名: 心理学探新
页码: 78-79页
主题词: 林崇德 《教育与发展》 创新性人才 智力结构 原创精神
摘要:现代教育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关心的核心问题,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林崇德教授在长期深入中小学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底总结出版了<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0万字),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创新人才进行了心理学整合研究,这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作者继<品德发展心理学>、<思维发展心理学>、<学习与发展>等13部专著后的又一力作!是作者十年披星戴月、呕心沥血的结晶!。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研究
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研究
沃建中;黄华珍;林崇德
【期刊名称】《心理学报》
【年(卷),期】2001(33)2
【摘要】本研究用量表法对652名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从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成就归因、自主性动机、自我效能、成就目标基本保持平稳的发展趋势,但在不同的维度上,其发展变化趋势和水平各有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自我效能与掌握目标是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动力。
【总页数】10页(P160-169)
【关键词】中学生;成就动机;成就归因;自主性动机;自我效能;成就目标
【作者】沃建中;黄华珍;林崇德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4.2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小学教师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研究 [J], 傅永春
2.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研究 [J], 解翠玲
3.体育专业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的研究 [J], 杨勇;魏丕来
4.小学教师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在尚
5.贵州少数民族中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的研究 [J], 潘运;王洪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现状与差异
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现状与差异
刘梦月;张华
【期刊名称】《创新与创业教育》
【年(卷),期】2017(008)002
【摘要】随机在天津、重庆、四川、云南等地多个中学选取2000余名学生,采用林幸台、王木荣修订的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考察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特点、现状以及在城乡、性别和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青少年的创造性倾向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城市青少年在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青少年;不同性别的青少年在创造性倾向的各维度上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在想象力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据此结果,建议要将青少年创造性的培养落在实处,在一如既往地注重城市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全面发展农村青少年的德智体美.
【总页数】4页(P116-119)
【作者】刘梦月;张华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重庆,404100;西南大学,重庆,40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9
【相关文献】
1.我国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研究进展
2.成就目标定向、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预测研究
3.成就目标定向、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预测研
究4.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结构与发展特征研究5.青少年心理韧性与恶意创造性行为倾向的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Ξ沃建中1,2 王烨晖3 刘彩梅4 林崇德ΞΞ2(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3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75)(4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北京,1000031)摘 要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认知方向研究的一个热点,绝大多数研究者将发散思维作为测查的唯一指标。
本研究将聚合思维也纳入测查指标,采用自编的《青少年创造性思维测验》,对我国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呈连续性,小学六年级到初一为发展的关键期。
(2)女生创造力水平明显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子维度上。
关键词 青少年 创造力 发展1 前言 自1950年以来创造力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而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创造力的发展研究才开始受到重视[1]。
创造性思维是在常规思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活动过程,是创造力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创造力认知取向研究的核心。
本研究将从创造力的认知层面出发,对创造力发展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已有的研究表明,研究者所持的创造力发展观主要有两类:一类观点认为创造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交替呈现高峰和低谷期[2-4],9、12-14,17岁都有可能是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低谷期,而10-13,16岁则可能是创造力发展的高峰期。
另一类观点认为创造力水平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和社会经验的获得而呈连续增长趋势[5]。
两类观点探讨了创造力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而到目前为止,国内仍没有对创造力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创造力发展的性别差异是另一个基本的问题。
自古以来,男性在创造性人才的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加上男女生理、人格特点及社会角色的差异使人们形成了男性更具有创造力的传统观念。
有关创造力性别差异的研究在国外不多见,有研究表明在创造力的成分中,除言语维度上女性的水平要高于男性外其余两者间不存在差异[6];英国12-14岁女生的创造力水平高于本国同龄男生,在其他年龄段两者间没有显著差异[4],而国内并没有进行相关的研究。
本研究认为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考察创造力的发展,仅用发散性思维指标不够全面。
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发现知识限制是问题解决产生困难的限制之一,专家和新手的一个本质区别在于两者知识数量和结构上的差异[7],而知识正是聚合思维的表现。
因此聚合思维亦是创造性思维的成分,没有聚合思维的基础作用,发散思维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自编量表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的文化背景,以身心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从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两大维度对创造性思维进行测查。
本研究假设:11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呈现阶段性发展特点;21我国青少年的创造性力不存在性别差异。
2 方法211 被试本研究采用分层整体取样,以全国六个地区10所中小学学生为被试,包括北京814人、湖北360人、四川1039人、河南304人、山东248人、广东536人。
共发放问卷3767份,收回3653份,剔除无效问卷352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3301份。
被试基本情况见表1。
212 工具本量表将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作为创造力的测查指标,除使用传统的文字材料外还加入了等量图形材料,不仅减小了单一材料可能带来的偏差且增加了测验的趣味性,使其更适用于我国青少年。
量表聚合思维(包括逻辑性和概括性子维度)部分均为答案唯一的客观题,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发散思维部分(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子维ΞΞΞ通讯作者:林崇德。
E 2mail :linchongde @2631net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课题(03J ZD0034)、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209)。
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32(3):535-539535表1 被试基本信息年级性别男女平均年龄SD总人数小四3429916016463小五35281014014963小六33371115015370初一31825512150155573初二22923013141106459初三17116114140197332高一33228615160164618高二30230116193162603高三26325717193163520总人数17171584141931113301度):流畅性每个有效答案计1分,有效答案指即被试能说出的某一有意义用途的数量;变通性按答案的类别数记分,每一类得2分;独特性的记分标准来自于初测中的600名被试答案的出现频率。
答案出现频率在3%或以上计0分,1%到2199%计3分,低于0199%计6分。
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其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1854,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1889和01707,各子维度的一致性信度分别为:流畅性(01757)、变通性(01643)、独特性(01717)、概括性(01605)和逻辑性(01710)。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维度的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分别为01301和01670、01819和01773、01990和01945。
通过高创造力效标被试与普通被试进行比较,发现高创造力组在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上得分都明显高于普通被试组(p<0101),说明量表有良好的效标效度。
213 数据分析采用foxpro和SPSS For Windows(1115)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 结果与分析311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本研究以被试的创造力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年级(9)×性别(2)的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年级、性别主效应显著,F年级(8,3283)=361804,p<01001;F 性别(1,3283)=31857,p<0105,女生的创造力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31111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趋势各年级的创造力得分年及在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见表2。
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创造力得分在小学阶段任意两年级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二与初三到高三、初三与高一、高二与高三年级间不存表2 创造性思维测验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年级流畅性总分变通性总分独特性总分发散性T分数逻辑性总分概括性总分聚合性T分数创造力T分数小四M6016441153132718817121133176115 SD1416010115171981816031043103614220191小五M55154218501223141116131039106213 SD15191141431713721115313851571019625185小六M60114613571230161215131941157211 SD1714012143211032314021824190816125178初一M79115413701149171410161046169613 SD1916613173271362612021715111914528176初二M821856147412541414141810501010414 SD21100141192711727151314551721110533120初三M801456127818541815101816511710615 SD2017415100291162819921634141810631142高一M791556137515531315101910521410517 SD2114014100271842810521544195910732139高二M761454167214491414181817511710111 SD2213514176281522914221555116914333156高三M751054127310481815111818521210110 SD1916913107261952616321324174814630143总体M771554167215501014151719501010010 SD21127141252718328110219251281010032163在显著差异,其余任意两年级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从图1可以看出青少年总体创造力从小学四年级起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小学六年级到初一时水平有明显的跃升,初三时达到最高水平,高中阶段开始呈现下降趋势,高二高三水平基本持平。
31112 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性别差异536 心 理 科 学 进一步比较各年级的创造力发现,除小学五年级外,在整个青少年阶段,女生的创造 力水平高于男生,小学阶段两者水平相近,初中阶段差距拉大,到高中两者差距开始减小。
312 青少年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发展研究本研究以被试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年级(9)×性别(2)的多元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在发散思维维度上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年级、性别主效应显著,F 年级(8,3283)=211074,p <01001,F 性别(1,3283)=61187,p <0105,女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聚合思维维度上,年级主效应显著,F 年级(8,3283)=641748,p <01001,性别主效应以及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31211 青少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趋势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发散思维维度小学阶段三个年级分别与中学阶段的六个年级、初一与初二至高一、高二高三分别与初二至高一年级两两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任意两年级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聚合思维维度小学四年级至初二年级分别与其各自以上的年级两两间存在显著差异(除小学五年级与六年级之间),其他任意两个年级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1 创造力水平发展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青少年的发散思维在小学五年级出现低谷后到初三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初三为其发展的顶峰,其后到高三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聚合思维从小学四年级至高一年级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其后至高三保持稳定状态。
31212 青少年发散思维的性别差异进一步比较各年级的发散思维发现,小学阶段男生水平略好于女生,进入初中后,女生好于男生且两者间差异增大,高中阶段两者差距减小,但女生水平仍高于男生。
313 青少年创造力五个子维度的发展研究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两个维度可再细分成五个子维度,进一步分析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创造性思维各成分的发展趋势。
以被试在五个子维度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年级(9)×性别(2)的多元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五个子维度的年级主效应均显著,F 流畅(8,3283)=271806,p <01001;F 变通(8,3283)=151986,p <0101;F 独特(8,3283)=151803,p <01001;F 逻辑(8,3283)=601067,p <01001;F 概括(8,3283)=431518,p <01001,流畅性和变通性维度的性别主效应显著,F 变通(1,3283)=81252,p <0105;F 变通(1,3283)=121439,p <01001,五个子维度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