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辽太祖 B.辽太宗
• C.元昊 D.松赞干布
• 7.宋真宗时,辽军大举伐宋,坚决请求皇D帝
亲自率军征讨辽军的宰相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 C.姚崇 D.寇准 • 8.“1004年,辽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A
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了相对和平局面”,
这段材料叙述的史实是
()
• 9.下列关于“岁币”的含义中,最准确的D是 ()
兴• 庆2.府 党项族的兴起:1唐1宋世纪前期,党项族首 领②________称西夏大文夏字皇帝,定都③ __________,史称西夏。元昊仿效④ ________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 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制⑤
• 知识点2 辽与北宋的和战
• 1.战争:宋太宗时,发动对辽的数次战争均
• A.党项、匈奴 B.汉族、回族
• C.回族、女真 D.契丹、党项
A
• 4.公元10世纪初,契丹首领统一契丹各部, 建立政权,其都城设立在 ( )
• A.临潢府 B.兴庆府
• C.开封府 D.澶州府
B
• 5.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银川,是一座历史
悠久的塞上古城,是历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
古称
()
• 6.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B加 剧的皇帝是 ( )
思维拓展
• 17.【2019·北京中考】下图是北京通州辽 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 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B 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 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 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 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 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 中国等。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 材料二 辽宋为兄弟之国……宋方每年向辽
• 1.表格法区分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情况
政权 辽 北宋
民族
建立 时间
建立 者
契丹 族
10世 纪初
Hale Waihona Puke 耶律 阿保 机汉族
960年
赵匡 胤
党项 11世
都城
临潢府 上京 东京 (开封)
• 2.图示法记忆北宋、辽和西夏的关系
新知识记
• 知识点1 契丹族与党项族
• 1.契丹族的兴起:10世纪初期耶律,阿契保丹机 族首 领①______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 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阿保机建国后,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元断昊 增强。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 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以练助学 名师点睛 新知识记 课时即练
自主反馈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思维拓展
以练助学 名师点睛 新知识记 课时即练
自主反馈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以练助学
名师点睛 •结构图示
•重难突破
• 1.对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
• (1)对于北宋是个屈辱的和约,反映了北宋统 治者的腐朽、懦弱,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易错警示
• 北宋时期民族间的战争性质是侵略与反侵略 吗?
• 不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 造的。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 家庭内部的兄弟战争,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 战争。虽是兄弟民族之争,但也存在着正义 与非正义之别,无论哪一方,只要是以掠夺 为目的而发动的战争,就是非正义的。
•学法指导
• ①“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缴纳的岁币 ②“送礼”给宋朝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 担,所以是其致命弱点之一 ③宋朝皇帝向 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场上的失 利 ④“送礼”客观上有利于边境安定,互 市贸易往来
• 12.北宋在历史上被称为“弱宋”,与辽、
西夏签订了和议。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C
同内容是
•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和约?其中的“大宋 皇帝”是指谁?
• 澶渊之盟。宋真宗。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和约
的主要内容。
• 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该和约的签
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使辽宋之间长时间保持和平的局面。 • (4)对于涉及古代民族关系的历史事件,我们
澶遭州 到失败;宋真宗时,在⑥________之战中
打退辽军。
岁币
• 2.和澶议渊之:盟澶州之战后,宋辽议和和平 ,辽军撤回, 宋给辽⑦________,这次盟约被称为⑧ “____________”,它使辽宋保持了长期 的⑨________局面。
•称知臣 识点3 西岁夏币 与北宋的关系 贸易兴旺
• 1.战争: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 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
•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 朝
• 解析:根据关键词“契丹的兴起”“澶渊之 盟”“宋夏和战”可知,小明探究的主题是
• 9.下图中的契丹文字、西夏文字与汉字很相 似,有许多汉字的笔画B。这反映的历史现象 是( )
• A.两国的文字都是汉族人创制的
• B.两国在创制文字过程中吸收了汉字的某 些特点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④
• 解析:西夏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却选择议和 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西夏立国时间短,国力 有限;连年的战争损耗巨大;和平交往是历
•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 “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族‘送 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B 使游牧民族入侵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 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 确的是 ( )
自主反馈
基础过关
• 1.11世纪时,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
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A
西夏。据史记载,党项族原是
()
• A.羌族的一支 B.匈奴的一支
• C.羯族的一支 D.鲜卑的一支
• 2.我国历史上的某项协议内容包括:宋与辽 的君主彼此约为兄弟;宋每年向辽交二十万B 匹绢帛、十万两白银等。这项协议是 ( )
• (2)它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友好局面, 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双方 边境地区生产的发展。
• (3)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2.北宋在澶州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在 议和中却要送给辽“岁币”?
• 对北宋来说,澶渊之盟的确是一个屈辱的和 约。而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 脱险,还得到了“岁币”,可谓是好处多多。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北宋统治者 软弱和妥协投降所致;另一方面是宋辽实力 均衡的产物,谁也不能彻底消灭谁。
• C.榷场 D.口岸
• 5.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B羊
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
这说明
()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 6.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北宋与辽、西夏C之 间的关系 ( )
• A.战争频繁 B.双方和平共处 • C.时战时和 D.互不来往,闭关锁国 B
• 7.下列关于宋、辽、西夏政权建立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
• A.宋—辽—西夏 B.辽—宋—西夏
• C.西夏—辽—宋 D.宋—西夏—辽
能力提升
• 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 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B 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多民族政权的并 立
• A.政府征收的钱物
• B.少数民族向北宋送的钱、财、物
• C.少数民族自己征收的钱、财、物
• D.北宋政府向辽、西夏送的钱、财、物 • 10.毛泽东说:“少数民族都对中国历史的A
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宋时期,曾为边疆地 区的开发作出贡献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有
()
• ①西夏 ②辽 ③北宋 ④北魏
• 二、非选择题
• 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 利避害
• 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 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 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
• 解析:宋辽议和、宋夏议和后,宋辽和宋夏 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宋
15.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B )
A
B
C
• C.少数民族文化已经超越了汉族文化
• D.两国的文字与汉字没有任何关系
• 解析:观察图片可看出,契丹文字与西夏文 字与汉字存在相似之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契丹首领阿保机注重学习中原文化,创制了
• 10.在宋与西夏的交往中,西夏在军事上屡
屡获胜,却与选择与宋朝进行和谈,其原因A

()
• ①西夏立国时间短,国力有限 ②连年战争 损耗巨大 ③和平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④议和对西夏有利
• A.宋夏议和 B.澶渊之盟
• C.辽夏议和 D.宋金议和 • 3.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B其
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 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 A.宋太宗 B.宋真宗
• 4.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当时在宋夏
边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被称为
C
()
• A.市场 B.货栈
D
• 解析:本题关键是掌握三个政权所处的不同 方位。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 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 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 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 割。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材料二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 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 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 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 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
•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 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鉴真东渡日本, 传播中华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 夏文字
•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 解析:由所学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西
• 14.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C 了( )
• 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
• (1)材料一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 的什么政权?建立者分别是谁?
• 辽;西夏。耶律阿保机;元昊。
• (2)材料二所述事件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两 个政权签订的?
• 澶渊之盟。辽和北宋。
• (3)这个盟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签订的?反映 了什么问题?
• 宋军在澶州之战中打败辽军。北宋政府的腐 朽。
课时即练
• 一、选择题
• 1.宋朝时,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建立北方A少 数民族政权的首领是 ( )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 C.尺带珠丹 D.司马炎
B
• 2.1038年,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 的是 ( )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 C.尺带珠丹 D.苻坚
• 3.辽、西夏分别属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 D ()
()
• A.对宋称臣
• B.辽、西夏送给北宋银和绢等物
• C.北宋送给辽和西夏银和绢等物
• D.辽、西夏推行汉法
• 解析:A项只符合宋夏议和;议和内容都是 宋送给辽、西夏银和绢等物,B项错误,C项 正确;D项不属于议和的内容。
• 13.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 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D ()
•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图片上的壶为辽 代墓葬品,使用的是北宋定窑的技术烧制, 这说明辽学习宋朝的先进烧制技术,同时壶 身穿孔便于携带,满足了游牧民族的使用需 求。因此,该壶反映了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 交融。
• 3.如何看待北宋与少数民族的战与和?
• (1)战:频繁的民族战争使社会动荡,给各族 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 发展。辽、西夏方面是进攻、掠夺,宋是守 土自卫。但战争也使各民族之间有了更多的 接触,有利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
• (2)和:议和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 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局面,“岁币”给 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但议和带来的和平局 面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