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动画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时期:

1、1922-1945年—萌芽时期;

2、1946-1965年—发展时期;

3、1966-1976年—枯萎时期;

4、1976-1989年—恢复时期;

5、1990至今—动漫产业链完善期。

1922-1945年—萌芽时期

1941年,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拍摄的动画影片《铁扇公主》,这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万氏三兄弟因而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在此之前,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撰制了动画片《过年》。这两部动画片虽然早于《铁扇公主》,但它们没有产生影响。

1946-1965年—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政策相对宽松,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中国动画片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建国初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采用适合儿童的故事脚本,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在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ff一么是黑的》(1955);在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

1956—1966年,中国动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流。题材多样,技术创新,民族特色明显,乃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一大特点。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具备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震惊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集1961年、下集1964年)诞生在这一时期,《大闹天宫》在中国动画史

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其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外,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人,对新材料进行了不懈地探索。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摄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1963年,随即推出水墨动画片《牧笛》。这种影片突破了传统动画片通常采用的单线平涂的线条结构,吸取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乃完全中国式的动画片。

1966-1976年—枯萎时期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中国动画片陷入衰落期,一度繁荣的中国动画一落千丈。1967-1971年,全国的动画片生产厂家全面停产。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片,在表现手法上,遵循写实主义,艺术质量不高。如《小号手》( 1973年)、《小八路》( 1973年)、《东海小哨兵》( 1973年)等,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1976年摄制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将中国的水墨画与民间剪纸巧妙结合,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唯一亮点。

1976一1989年—恢复时期

1976-1989年,新的动画片生产部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统天下的格局,中国动画进入了恢复元气的阶段。这几年间,全国共生产动画电影219部,产生了一批代表中国动画片较高水平的优秀影片。中国动画片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再度提升,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例如:《哪吒闹海》(1979年)、《鹿铃》(1982年)、《天书奇谭》(1983年)、《山水情》(1988年),以及《狐狸打猎人》( 1978年)、《我的朋友小海豚》( 1980年)、《雪孩子》( 1980年)、《猴子捞月》( 1981年)、《南郭先生》( 1981年)、《鹉蚌相争》(1983年)、《蝴蝶泉》(1983年)、《火童》(1984年)、《金猴降妖》(1984一1985年)、《草人》(1985年)、《夹子救鹿》(1985年)、《女蜗补天》(1985年)、《鱼盘》(1988年)、《不射之射》(1988年)等。

这一时期,中国首部电视动画片和系列动画片诞生了,一大批动画影视片深受观众的喜爱。例如:《葫芦兄弟》( 1987年)、《遐遏大王历险记》( 1987年)、《黑猫警长》( 1984-1987年)、《阿凡提的故事》( 1981-1988年)等。这一时期的动画片题材广泛,其中包括多部内容深刻、讽喻尖锐、针贬时弊的艺术动画片,改变了动画片即儿童片错误观念。例如:《三个和尚》( 1980年)、《新装的门铃》(1986年)、《牛冤》(1989年)等。

1990年至今——动漫产业链完善期

20世纪90年代成为中国动画片生产的转折时期,中国动画片开始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的道路。90年代国产动画片的一大特点是大型动画连续片、系列片盛行。中国从影院动画、艺术短片唱主角,转入电视动画片大型化、连续化、系列化的国际潮流。在制作方面,3D和二维电脑动画发展迅猛。一条从策划、创作、营销到周边产品开发的动漫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从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实行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政策,将动画业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这一时期生产的优秀动画长片有:《宝莲灯》( 1999年)、《熊猫小贝》( 1999年)、《马可波罗回香都》(2000年关优秀动画短片有:《鹿与牛》(1990年)、《雁阵》( 1991年)、《医生与皇帝》(1991年)、《抬驴》( 1991年)、《眉间尺》( 1991年)、《十二只蚊子和五个人》( 1992年)、《麻雀选大王》( 1992年)、《鹿女》(1993年)、《音乐船》(2000年)等;优秀系列动画片有:《大盗贼》(1990年)、《舒克和贝塔》( 1989-199?年)、《葫芦小金刚》

(1993年)、《蓝皮鼠与大脸猫》( 1993-1994年)、《哭鼻子大王》( 1994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1995年)、《自占英雄出少年》( 1995-1996年)、《傻鸭子欧巴儿》( 1997年)、《学问猫教汉字》( 1998年)、《海尔兄弟》(1998年)、《西游记》(1999年)、《霹雳贝贝》( 1999年)、《中华传统美德故事》(2000)等。

截止到2002年全国动画制作公司已有120多家,比上世纪80年代末的20多家,增加了5倍。2001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短片7部,系列动画片42部,总产量约18000分钟,比2000年增长5000分钟;2002年共生产53部动画系列片及短片,总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