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亲脂性有机溶剂:CHCl3、Et2O、Ben、Et2OAc
水(H2O) 甲醇(MeOH)
常用溶剂极性
乙醇(EtOH)
极性大
丙酮(Me2CO) 正丁醇(n-BuOH)
乙酸乙酯(EtOAc) 乙醚(Et2O) 氯仿(CHCl3 ) 苯(C6H6)
四氯化碳(CCl4) 正己烷≈石油醚(Pet.et)
乳化层分离出,长时 间放置
加热破坏乳化层 用滤纸自然过滤
逆流分溶法(CCD)
液滴逆流色谱(DCCC) 液滴逆流色谱
沉淀法
有效成分 + 沉淀剂
杂质
有效成分 杂质溶解 杂质 有效成分溶解
水/醇法(除去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 沉淀剂:乙醇 醇/水法(除去树脂、叶绿素水不溶性杂质)
醇/醚法(沉淀皂苷成分与脂溶性杂质分离)
100 >β>10 则10~12次分离
β≤2
100次以上分离
β≈1
KA≈ KB,两者性质及其相近无法分离
分离因子β越大,分离效率越高
萃取条件选择:
在一定温度下,两种溶液 不互溶,振摇分层 若所要成分为亲水性物质
水 弱亲水性有机溶剂
若所要成分为脂溶性物质
水 有机溶剂:氯仿、乙醚
乳化现象处理方法:
N + OH OMe
MeO MeO
OMe
N OMe OMe
小檗碱
延胡索乙素
HO
O
OH OH
OH OH
(+)表儿茶素
极性分类
中性成分
强心苷、皂苷 (甾体)
酸性成分 黄酮、蒽醌、香豆素、 有机酸、鞣质
碱性成分 生物碱
中药化学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精品
中药化学题——北京中医药⼤学精品第⼀章绪论⼀、名词解释1.有效成分2.⽆效成分3.有效部位4.有效部位群5.单体6.phytochemistry7.natural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问答题1.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中有何作⽤?2.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有何作⽤?3.举例说明有效成分和⽆效成分的关系。
第⼆章中药化学成分的⼀般研究⽅法⼀、选择题(⼀)A型题(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1.⽤⽯油醚作为溶剂,主要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是()A.糖类 B.氨基酸 C.苷类 D.油脂 E.蛋⽩质2.⽤⽔蒸⽓蒸馏法提取,主要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A.蜡 B.挥发油 C.氨基酸 D.苷类 E.⽣物碱盐3.⽤60%以上浓度的⼄醇作为溶剂,不能提取出的中药化学成分类型是()A.苷类 B.油脂 C.多糖类 D.单糖类 E.挥发油4.利⽤分⼦筛作⽤进⾏化合物分离的⾊谱是()A.硅胶柱⾊谱 B.离⼦交换⾊谱 C.凝胶过滤⾊谱 D.⼤孔树脂⾊谱E.纸⾊谱5.可以确定化合物分⼦量的波谱技术是()A.红外光谱 B.紫外光谱 C.质谱 D.核磁共振光谱E.旋光光谱(⼆)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若⼲题均对应同⼀组5个备选答案,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也可不选⽤)A.查尔酮类化合物B.甾类化合物C.⽊脂素类与⾹⾖素类化合物D.⽣物碱类化合物E.醌类化合物1.由复合途径⽣成的是()2.由甲戊⼆羟酸途径⽣成的是()3.由莽草酸途径⽣成的是()4.由氨基酸途径⽣成的是()5.由⼄酸-丙⼆酸途径⽣成的是()A.吸附⾊谱B.排阻⾊谱C.离⼦交换⾊谱D.⼤孔树脂⾊谱E.分配⾊谱6.纤维素⽤于()7.⼆⼄基氨⼄基纤维素⽤于()8.羟丙基葡聚糖凝胶⽤于()9.硅胶常⽤于()10.聚酚胺⽤于()A.l H-NMR谱B.l3C-NMR谱C.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D.异核多量⼦相关谱E.异核多键相关谱11.DEPT属于()12.HMBC属于()13.HMQC属于()14.INEPT属于()15.NOE属于()(三)C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中药化学的一般研究法
第二单元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单体: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别离部分,成为有效部位。
〔如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总黄酮等〕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别离部分。
无效成分:不具有生物活性,也不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与有效成分共存的其他化学成分。
〔如普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油脂以及树脂、叶绿素等〕本章要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升华法〕中药有效成分的别离方法〔溶剂法、沉淀法、结晶法、色谱法、其他方法〕中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的研究方法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一〕溶剂提取法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根据中药化学成分与溶剂间“ 极性相似相溶”的原理,依据各类成分溶解度的差异,选择对所提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的溶剂,依据“浓度差”原理,将所提成分从药材中溶解出来的方法。
其作用原理是溶剂穿透入药材原料的细胞膜,溶解可溶性物质,形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将其渗出细胞膜,到达提取目的。
2.溶剂的选择溶剂按极性可分为三类,即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
常用于中药成分提取的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如下: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的极性:极性较大的:苷类、生物碱盐、糖类、蛋白质、氨基酸、鞣质、小分子有机酸、亲水性色素。
极性小的:游离生物碱、苷元、挥发油、树脂、脂肪、大分子有机酸、亲脂性色素。
〔以上不是绝对的,具体成分要具体分析。
比方,有的苷类化合物极性很小,有的苷元极性很大。
〕选择溶剂的原则〔1〕相似相溶,能最大限度地提取所需要的化学成分〔2〕不与有效成分反应〔3〕不溶共存杂质〔4〕节约成本:价廉、安全、易得、浓缩方便。
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简介
(三)酸碱性
来源:1-位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显微弱的碱性,可与强酸生成(烊)盐而溶于酸水中。
01
H+
02
碱性:
萜类化合物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化合物。
01
如:挥发油、橡胶、树脂及胡萝卜素等。亲脂
02
性强,难溶于水。
03
现已发现的萜类化合物已超过了22000多种。
04
(七) 萜类和挥发油
结构中具有较长共轭体系,并有助色团的,可显不同颜色。如小檗碱为黄色,味苦。
1、性状
胍基[-NH(C=NH)NH2]>季胺碱>N-烷杂环>脂肪胺基>芳杂环(吡啶)>环酰胺
01
02
03
碱性强的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多与一些植物酸结合成盐
碱性很弱的生物碱,则以游离状态存在。
2、碱性
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苯、乙醚、丙酮及乙醇等有机溶剂,溶于稀酸溶液;
挥发性 挥发油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而不留任何痕迹,这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
溶解度 挥发油脂溶性很强,不溶于水,而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如石油醚、乙醚、二硫化碳、油脂等。在高浓度的乙醇中能全部溶解,而在低浓度乙醇中只能部分溶解。
定义:以环戊烷骈多氢菲为母核而衍生的产物。
甾体类化合物(steroids)
(三)苷类化合物(Glycosides)
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苷元或配基)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又称为配糖体。
无色的粉末,少数为晶体,多数苷可溶于水、甲醇、乙醇、含水正丁醇,有些苷可溶于乙酸乙酯与氯仿,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人参二醇型皂苷元的化学结构
α
β
δ
五元环的不饱和内酯--甲型强心苷元; 六元环的不饱和内酯--乙型强心苷元; C17侧链都属于-构型(个别为-构型,命名时标以17-H)。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tp:三相点, cp:临界点, G:气相, L:液相, S:固相, SF:超临界流体
温度℃
压力(ATM)
•
G
S
L
SF
t p
5.2
71.5
-57
0
31.3
cp
纯CO2热力学相图
CO2相的物理性质
相 气体 超临界流体 液体
(二)沉淀法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密度(g/ml)
扩散系数(cm2/s)
粘度(g/cm•s)
(0.6~2.0)X10-3
0.01~1.0
(0.5~3.5)X10-4
0.2~0.9
(0.5~3.3)X10-4
(2.2~9.9)X10-4
0.8~1.0
(0.5~2.0)X10-5
(0.3~2.4)X10-2
密度:气体<超临界流体≈液体 (具有液体的溶解能力)
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为植物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产物: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作为原料或前体,进一步经过不同的代谢过程,产生特定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萜类、黄酮类等)。并非植物机体中必不可少。不同的植物能产生不同的二次代谢产物。受来源、环境、季节等多种因素影响。
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的一般方法
虹吸支管
缺点:不适于提取挥发性及不稳定物质; 溶剂量大,操作繁琐
加热
烧瓶 溶剂
提取浓缩机组
结构示意图
提取
(二)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多用此法,要求能挥发、 与水不混溶、遇水稳定。
提取
49
提取
(三)升华法
用于具有升华性的成分提取,如某些小分子香豆素, 蒽醌,樟脑等。
50
提取
51
(四)超声波提取法
多糖
结构特点:10个以上单糖脱水缩合而成高聚物 溶 解 性:大都不溶于水,即使溶了也只能生成胶体溶
液。(一般难溶于60%以上的乙醇及其他有 机溶剂)
单 糖
5
低 聚 糖
6
多 糖
O O O O O O O O O
7
成分简介
2、苷类
苷键原子 X=O、N、S或C等
结构特征
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称为苷元 或配基)通过糖的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化 合物
提取
化学成分的极性:被提取成分的极性是选择提取 溶剂最重要的依据。
1.影响化合物极性的因素: 由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等综 合因素决定。
分子较小,极性基团多的物质: 亲水性较强—易溶于亲水性溶剂
分子较大,极性基团少的物质: 亲脂性较强—易溶于亲脂性溶剂
37
提取
取代基极性大小:在化合物母核相同或相近情况下,化合物 极性大小主要取决于取代基极性大小。
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 产物,如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 莽草酸及一些氨基酸等作为前体或原料, 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生成生物 碱、黄酮、萜类、皂苷等。。
25
萜类 甾体类化合物
脂肪酸类 酚类 醌类
中药化学第二章
2.水溶性色素:主要为醌类及黄酮类成分。此类成分多与糖成苷,故溶于水、甲醇、乙 醇,不溶或难溶于CHCl3.Et2O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七)鞣质 为一类复杂的可与蛋白质形成水不溶性沉淀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又称单宁或鞣 酸。植物界分布广泛,一般为无定形粉末(极少结晶),可溶水、EtOH、Me2CO、 Et2O-EtOH、EtOAc,不溶于乙醚,氯仿等亲脂性有机溶剂.可与蛋白质、重金属盐、 多种生物碱盐、钙盐等生成水不溶性沉淀。 鞣质有一定的收敛、抑菌、止血、止泻作用,但除提取制革用或某种抑菌用鞣质外, 多作无效成分除去(加明胶,氨水调pH值,聚酰胺吸附等)。 (八)生物碱 为一类生物体(早期主要指植物)存在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多为结晶,多具碱性,多 能与酸成盐。游离生物碱多不溶或难溶于水,溶于EtOH、Me2CO、Et2O、CHCl3、苯等有机 溶剂。生物碱盐多溶于水、,不溶或难溶于Et2O、CHCl3、苯等有机溶剂。多具有较强的生
现也被称为桂皮酸途径(cinnamic acid phthway),具有C6-C3及C6-C1基本结构的 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由这一途径衍化生成,如。
(四)
氨基酸途径(amino acid pathway)
大多数生物碱类成分由此途径生成。
(五)复合途径
许多二次代谢产物由上述生物合成的复合途径生成。如查耳酮类、二氢黄酮类化合 物的A环和B环分别由乙酸-丙二酸途径和莽草酸途径生成。某些萜类生物碱则来自甲戊二 羟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和乙酸-丙二酸复合途径。
二、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据有关文献统计,地球上发现的植物有27万种,从中分离出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近10 万个(包括部分合成衍生物),植化学家们在对这些浩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测 定和分类时发现,同科属的植物往往含有相同或相近结构的化合物,而同种结构类型化 合物的基本碳架中则存在着相同结构单位,例如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doc第二章中药化学成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doc第二章中药化学成第二章中药有效成分研讨的普通方法【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普通理化性质、提取、分别的普通方法。
2. 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生分解及结构鉴定的普通方法。
【教学内容】1. 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及生分解简介。
2. 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波提取法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3. 分别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系统溶剂分别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及各种色谱法等。
4.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研讨方法简介: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顺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一维谱:1H-NMR谱、13C-NMR谱、INEPT谱、DEPT 谱;二维谱:1H-1H COSY谱、HMQC谱、HMBC谱运用简介〕、质谱〔EI-MS、FD-MS、FAB-MS、MS/MS等〕、旋光谱、圆二色谱等在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讨中的运用及晶体X射线衍射法简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研讨的普通方法〔10学时〕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分解简介〔1学时〕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别方法〔6学时〕第三节中药有效成分化学结构的研讨方法〔3学时〕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普通研讨方法第一节中药化学成分及生物分解简介一、中药化学成分类型简介(一) 糖类分为单糖类、低聚糖和多聚糖类及其衍生物。
低聚糖通常是由2~9个分子的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
多糖通常是由10个以上至上千个单糖脱水而构成的高聚物,水解后能生成相应数目的单糖。
(二)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非糖物质(称为苷元或配基)经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衔接而成的化合物。
(三)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分子中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包括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类化合物。
(四) 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分子中以苯丙基为基本骨架单位(C6-C3)构成的化合物。
其中香豆素和木脂素为其典型化合物。
(五) 黄酮类化合物最早发现的黄酮为2-苯基色原酮。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四大谱课件
所得图谱即为质谱。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四大
24
谱
EI-MS(电子轰击电离, 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
测定时先加热气化,再电离,易热分解或难气化的化合物,测不到分子 离子峰。
FD-MS(场解析电离, field desorption ionization)
将试样稀溶液涂在钨丝发射极上,通过真空密封系统进入离化室作为阳极, 再安装阴极,加10kV的高电压使其电离。适用于热不稳定、极性大、难挥 发的化合物。但碎片信息少。
合常数(氢与氢的关系),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及相
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中息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四大
30
谱
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δ)
1H核因周围化学环境不同,其外围电子云密度以及绕核旋转时产生的磁 的屏蔽效应也不同。不同类型的1H共振信号出现在不同区域,可识别。
TMS:四甲基硅烷 标准物质 ✓屏蔽效应强,共振信号在高场区(δ值规定为0)绝大多数吸收 峰均出现在它的左边。 ✓结构对称,是一个单峰。 ✓容易回收(b.p.低),与样品不反应、不缔合。
11
谱
3.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定义
分子中的电子因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 级后产生了光谱。是一种电子光谱。
其中由吸收紫外光或可见光引起的π-π*、n-π*跃迁产生 的光谱为紫外-可见光谱。
含有共轭双键、α,β-不饱和羰基结构的化合物以及芳香
族化合物的分子有此特征光谱。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四大
19
谱
C=O s-(-)-藏茴香酮的IR光谱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四大
最新中药化学-笔记整理
中药化学第一章绪论理解误区:1.中药都是天然植物或纯天然的2.中药无毒或毒性很低学习内容:1.掌握植物各类有效成分结构、理化成分(溶解度、极性、酸碱性、鉴别反应)、合成2.掌握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3.掌握有效成分结构鉴定理化方法:颜色反应、理化常数、衍生物制备光谱方法:UV、IR、NMR、MS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一)分离方法:色谱分离法1.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硅胶、氧化铝、活性炭)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极性吸附剂上有机化合物的保留顺序:氟碳化合物<饱和烃<烯烃<芳烃<有机卤化物<醚<硝基化合物<腈<叔胺<酯醛酮<醇<伯胺<酰胺<羧酸<磺酸:利用被分离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而达到分离正相色谱:固定相——强极性溶剂(硅胶吸附剂);流动相——弱极性溶剂(氯仿,乙酸乙酯)分离极性分子&中等极性分子极性小的先流出反相色谱:流动相——强极性溶剂(甲醇-水/乙腈-水);固定相——弱极性溶剂(十八烷基硅烷/C8键合相)&中等极性分子官能团极性:糖>酸>酚>水>醇>胺>酰胺>醛>酯>醚>卤代烃>烃极性官能团越多,极性越大(甲醇>乙醇>氯仿>苯)3.凝胶色谱: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到达分离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且分离时先出来(二)质谱MS1.电子轰击质谱: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电喷雾店里质谱:大分子&小分子3.化学电离质谱1.化学位移δ=信号峰位置-TMS峰位置/核磁共振仪所用频率*1062.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诱导效应:电负性越强,信号峰在低场出现;共轭效应:p-π共轭(孤对电子与双键)移向高场;π-π共轭(两个双键)移向低场化学键的各向异性:叁键化学位移移向高场,碳碳、碳氧双键移向低场;苯环移向低场;δCH3<δCH2溶剂:形成氢键移向低场浓度、温度3.峰裂分数:n+1 规律——n为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数峰面积:质子的数目氢核之间的自旋偶合(自旋干扰);数J,用来衡量偶合作用的大小。
第二章 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
五、色谱法(Chromatography)
又称层析法,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 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各组分不同程 度地分布在两相中,其中一相是固定相, 另一相是流动相,由于各个组分受固定相 所产生的阻力和受流动相作用所产生的推 动力不同,从而产生差速迁移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
4. 回流提取法
应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需采用回流加热 装置,以免溶剂挥发损失。小量操作时,可在 圆底烧瓶上连接回流冷凝器。溶剂浸过药材表 面约1~2cm。在水浴中加热回流,一般保持沸 腾约1-2小时,放冷过滤,再在药渣中加溶剂, 作第二、三次加热回流分别约半小时,或至基 本提尽有效成分为止。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浸法 高,大量生产中多采用连续提取法。
(3)逆流分溶法
(countercurrent distribution ,CCD)
当混合物各成分的分配系数很接近 时,一般方法不易分离,可采用CCD法。
(4)液滴逆流分配法
(droplet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 ,DCCC)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液相间 的分配系数的差异,使移动相形成 液滴,通过作为固定相的液柱实现 逆流分配,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两相互不相溶
要分离的两种物质在两 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别要大
分配系数:某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溶解在两 相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当达到动态平衡时,根据分配 定律,该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称 分配系数(K),K=Cu/CL。
(1)简单萃取法
(2)逆流连续萃取法
利用两相互不相溶的溶剂相对密 度的不同,使相对密度小的相液作移 动相,逆流连续穿过相对密度大的作 为固定相的相液,借以交换溶质而达 到分离的一种连续萃取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习题】(一)选择题 [1-210]A 型题 [1-90]1.不属于亲脂性有机溶剂的是A. 氯仿B. 苯C. 正丁醇D. 丙酮E. 乙醚2.与水互溶的溶剂是A. 丙酮B. 醋酸乙酯C. 正丁醇D. 氯仿E. 石油醚3.能与水分层的溶剂是A. 乙醚B. 丙酮C. 甲醇D. 乙醇E. 丙酮/甲醇(1:1)4.下列溶剂与水不能完全混溶的是A. 甲醇B. 正丁醇C. 丙醇D. 丙酮E. 乙醇5.溶剂极性由小到大的是A. 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B. 石油醚、丙酮、醋酸乙醋C. 石油醚、醋酸乙酯、氯仿D. 氯仿、醋酸乙酯、乙醚E. 乙醚、醋酸乙酯、氯仿6.比水重的亲脂性有机溶剂是A. 石油醚B. 氯仿C. 苯D. 乙醚E. 乙酸乙酯7.下列溶剂亲脂性最强的是A. Et2 O B. CHCl3C. C6H6D. EtOAcE. EtOH8.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A. Et2O B. EtOAc C. CHCl3 D. EtOH E. BuOH9.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A. 水B. 乙醇C. 乙醚D. 苯E. 氯仿10.下述哪项,全部为亲水性溶剂A. MeOH、Me2CO、EtOHB. nBuOH、Et2O、EtOHC. nBuOH、MeOH、Me2CO、EtOHD. EtOAc、EtOH、Et2OE. CHCl3 、Et2O、EtOAc11.一般情况下,认为是无效成分或杂质的是A. 生物碱B. 叶绿素C. 鞣质D. 黄酮E. 皂苷12.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顺序是A. 乙醇、醋酸乙酯、乙醚、水B. 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石油醚C. 乙醇、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D. 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乙醇E. 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乙醇13.不能以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剂的提取方法是A. 回流法B. 煎煮法C. 渗漉法D. 冷浸法E. 连续回流法14.以乙醇作提取溶剂时,不能用A. 回流法B. 渗漉法C. 浸渍法D. 煎煮法E. 连续回流法15.提取含淀粉较多的天然药物宜用A. 回流法B. 浸渍法C. 煎煮法D. 蒸馏法E. 连续回流法16.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宜选用A. 回流提取法B. 煎煮法C. 渗漉法D. 连续回流法E. 蒸馏法17.提取挥发油时宜用A. 煎煮法B. 分馏法C. 水蒸气蒸馏法D. 盐析法E. 冷冻法18.用水提取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时,宜采用的方法是A. 回流提取法B. 煎煮法C. 浸渍法D.水蒸气蒸馏后再渗漉法E. 水蒸气蒸馏后再煎煮法19.煎煮法不宜使用的器皿是A. 不锈钢器B. 铁器C.瓷器D. 陶器E. 砂器20.影响提取效率的最主要因素是A.药材粉碎度B. 温度C. 时间D. 细胞内外浓度差E. 药材干湿度21.可作为提取方法的是A.铅盐沉淀法B.结晶法C.两相溶剂萃取法D.水蒸气蒸馏法E.盐析法22.乙醇不能提取出的成分类型是A.生物碱B.苷C.苷元D.多糖E.鞣质23.连续回流提取法所用的仪器名称叫A.水蒸气蒸馏器B.薄膜蒸发器C.液滴逆流分配器D.索氏提取器E.水蒸气发生器24.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相溶剂中的A.比重不同B.分配系数不同C.分离系数不同D.萃取常数不同E.介电常数不同25.萃取时破坏乳化层不能用的方法是A.搅拌乳化层B.加入酸或碱C.热敷乳化层D.将乳化层抽滤E.分出乳化层,再用新溶剂萃取26.可将天然药物水提液中的亲水性成分萃取出来的溶剂是A.乙醚B. 醋酸乙酯C. 丙酮D. 正丁醇E. 乙醇27.从天然药物的水提取液中萃取强亲脂性成分,宜选用A. 乙醇B. 甲醇C. 正丁醇D. 醋酸乙醋E. 苯28.从天然药物水煎液中萃取有效成分不能使用的溶剂为A. Me2 CO B. Et2O C. CHCl3D. nBuOHE. EtOAc29.采用液-液萃取法分离化合物的原则是A. 两相溶剂互溶B. 两相溶剂互不相溶C.两相溶剂极性相同D. 两相溶剂极性不同E. 两相溶剂亲脂性有差异30.从水溶液中萃取亲水性成分,下述哪项溶剂不适宜A. EtOAcB. BuOHC. CHCl3/ EtOHD. Et2 O E. Et2O/ MeOH31.中性醋酸铅可以沉淀的成分是A.酚羟基B.醇羟基C.对位酚羟基D.邻位酚羟基E.邻位醇羟基32.采用铅盐沉淀法分离化学成分时常用的脱铅方法是A. 硫化氢B. 石灰水C. 明胶D. 雷氏盐E.氯化钠33.能与醋酸铅产生沉淀的是A. 淀粉B. 氨基酸C. 果糖D. 蔗糖E. 葡萄糖34.不能被中性醋酸铅从水溶液中沉淀的成分是A. 有机酸B. 氨基酸C. 鞣酸D. 蛋白质E. 中性皂苷35.在水(醇)提取液中可被中性醋酸铅沉淀的成分是A. 淀粉B. 粘液质C. 无机盐D. 中性皂苷E. 氨基酸36.铅盐法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常用的分离方法之一,如中性醋酸铅只可以沉淀下面哪种类型的化合物A.中性皂苷B.异黄酮苷C.酸性皂苷D.弱生物碱E.糖类37.采用乙醇沉淀法除去水提取液中多糖蛋白质等杂质时,应使乙醇浓度达到A.50%以上B.60%以上C.70%以上D.80%以上E.90%以上38.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天然药物水提取液,欲除去其中的淀粉、多糖和蛋白质等杂质,宜用A. 铅盐沉淀法B. 乙醇沉淀法C. 酸碱沉淀法D. 离子交换树脂法E. 盐析法39.在浓缩的水提取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可以除去下述成分,除了A. 淀粉B. 树胶C. 粘液质D. 蛋白质E. 树脂40.在醇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水,可沉淀A. 树胶B. 蛋白质C. 树脂D. 鞣质E. 粘液质41.有效成分为内酯的化合物,欲纯化分离其杂质,可选用下列那种方法A. 醇沉淀法B. 盐沉淀法C.碱溶酸沉法D. 透析法E. 盐析法42.不是影响结晶的因素为A.杂质的多少B.欲结晶成分含量的多少C.欲结晶成分熔点的高低D.结晶溶液的浓度E.结晶的温度43.选择结晶溶剂不需考虑的条件为A.结晶溶剂的比重B.结晶溶剂的沸点C.对欲结晶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D.对杂质冷热时溶解度均大,或冷热时溶解度均小E.不与欲结晶成分发生化学反应44.进行重结晶时,常不选用A. 冰醋酸B. 石油醚C. 乙醚D. 苯E. 氯仿45.分馏法分离适用于A.极性大的成分B.极性小的成分C.升华性成分D.挥发性成分E.内酯类成分46.影响硅胶吸附能力的因素有A.硅胶的含水量B.洗脱剂的极性大小C.洗脱剂的酸碱性大小D.被分离成分的极性大小E.被分离成分的酸碱性大小47.不适于醛、酮、酯类化合物分离的吸附剂为A.氧化铝B.硅藻土C.硅胶D.活性炭E.聚酰胺48.化合物进行硅胶吸附柱色谱时的结果是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E.易挥发的先流出49.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剂类型是A.以水为主B.酸水C.碱水D.以醇类为主E.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主50.硅胶吸附柱色谱常用的洗脱方式是A.洗脱剂无变化B.极性梯度洗脱C.洗脱剂的极性由大到小变化D. 酸性梯度洗脱E.碱性梯度洗脱51.硅胶CMC薄层色谱中的CMC是指A.指示剂B.显色剂C.络合剂D.吸附剂E.粘合剂52.硅胶薄板活化最适宜温度和时间A.100℃/60minB. 100~150℃/60minC.100~110℃/30minD.110~120℃/30minE.150℃/30min53.吸附柱色谱叙述错误项A. 固定相常用硅胶或氧化铝B. 柱的高度与直径之比为(20~30)︰1C. 吸附剂粒度为250~300目D. 采用干法或湿法装柱E. 洗脱应由极性小→大溶剂递增进行54.有关氧化铝性质叙述错误项A. 为极性吸附剂B. 分中、酸、碱性三类C. 吸附力与含水量有关D. 分五级,级数大,吸附力强E. 分离效果,对杂质的吸附力优于硅胶55.氧化铝,硅胶为极性吸附剂,若进行吸附色谱时,其色谱结果和被分离成分的什么有关A.极性B.溶解度C.吸附剂活度D.熔点E.饱和度56.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A.醛基B.酮基C.酯基D.酚羟基E.甲氧基57.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A.醛基B.酮基C.酯基D.酚羟基E.醇羟基58.下列基团极性最大的是A.羧基B.胺基C.烷基D.醚基E.苯基59.下列基团极性最小的是A.羧基B.胺基C.烷基D.醚基E.苯基60.原理为氢键吸附的色谱是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61.聚酰胺薄层色谱下列展开剂中展开能力最强的是A.30%乙醇B.无水乙醇C.70%乙醇D.丙酮E.水62.具下列基团的化合物在聚酰胺薄层色谱中R f值最大的是A. 四个酚羟基化合物B.二个对位酚羟基化合物C.二个邻位酚羟基化合物D. 二个间位酚羟基化合物E.三个酚羟基化合物63.聚酰胺在何种溶液中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最弱A. 水B. 丙酮C. 乙醇D. 氢氧化钠水溶液E.甲醇64.对聚酰胺色谱叙述不正确项A. 固定项为聚酰胺B. 适于分离酚性、羧酸、醌类成分C. 在水中吸附力最大D. 醇的洗脱力大于水E. 甲酰胺溶液洗脱力最小65.化合物进行正相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E.易挥发的先流出66.化合物进行反相分配柱色谱时的结果是A.极性大的先流出B.极性小的先流出C.熔点低的先流出D.熔点高的先流出E.易挥发的先流出67.正相分配色谱常用的固定相为A.氯仿B.甲醇C.水D.正丁醇E.乙醇68.正相分配色谱常用的流动相为A.水B.酸水C.碱水D.亲水性有机溶剂E.亲脂性有机溶剂69.可以作为分配色谱载体的是A.硅藻土B.聚酰胺C.活性炭D.含水9%的硅胶E.含水9%的氧化铝70.纸色谱的色谱行为是A.化合物极性大R f值小B.化合物极性大R f值大C.化合物极性小R f值小D.化合物溶解度大R f值小E.化合物酸性大R f值大71.正相纸色谱的展开剂通常为A.以水为主B.酸水C.碱水D.以醇类为主E.以亲脂性有机溶剂为主72.薄层色谱的主要用途为A.分离化合物B.鉴定化合物C.分离和化合物的鉴定D.制备化合物E.制备衍生物73.原理为分子筛的色谱是A.离子交换色谱B.凝胶过滤色谱C.聚酰胺色谱D.硅胶色谱E.氧化铝色谱74.凝胶色谱适于分离A. 极性大的成分B. 极性小的成分C. 亲脂性成分D. 亲水性成分E. 分子量不同的成分75.对凝胶色谱叙述的不正确项为A. 凝胶色谱又称作分子筛B. 适合分离蛋白质、多糖等大分子化合物C. 商品上常以吸水量大小决定凝胶分离范围D. 凝胶吸水量小,分离分子量较小的物质E. 大分子被阻滞,流动慢;小分子化合物阻滞小,流动快故先于大分子被洗脱流出76.有关离子交换树脂叙述错误项为A. 为带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网状高分子化合物B. 酸性交换基团指-SO3H,-COOH等C. 碱性交换基团指-NR+3 ,-NR2等D. 商品交换树脂:阳离子为氯型,阴离子为钠型E. 使用前氯型用氢氧化钠,钠型用盐酸分别转型77.不适宜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的成分为A.生物碱B. 生物碱盐C. 有机酸D. 氨基酸E. 强心苷78.天然药物水提取液中,有效成分是多糖,欲除去无机盐,采用A. 分馏法B. 透析法C. 盐析法D. 蒸馏法E. 过滤法79.淀粉和葡萄糖的分离多采用A. 氧化铝色谱B. 离子交换色谱C. 聚酰胺色谱D. 凝胶色谱E. 硅胶吸附柱色谱80.除哪种无机盐外,均可应用于盐析法A. 氯化钠B. 硫酸钠C. 硫酸铵D. 氯化铵E. 硫酸钡81.与判断化合物纯度无关的是A.熔点的测定B.选二种以上色谱条件检测C.观察结晶的晶型D.闻气味E.测定旋光度82.紫外光谱用于鉴定化合物中的A.羟基有无B.胺基有无C.不饱和系统D.醚键有无E.甲基有无83.红外光谱的单位是A.cm-1B.nm C.m/zD.mm E.δ84.红外光谱中羰基的吸收峰波数范围是A.3000~3400 B.2800~3000C.2500~2800 D.1650~1900E.1000~130085.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可用A.紫外光谱 B.红外光谱C.核磁共振氢谱 D.核磁共振碳谱E.质谱86.用核磁共振氢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碳的数目 B.氢的数目C.氢的位置 D.氢的化学位移E.氢的偶合常数87.用核磁共振碳谱确定化合物结构不能给出的信息是A.氢的数目B.碳的数目C.碳的位置D.碳的化学位移E.碳的偶合常数88.核磁共振氢谱中,2J值的范围为A.0~1Hz B.2~3Hz C.3~5HzD .5~9HzE .10~16Hz 89.红外光谱的缩写符号是A . UVB . IRC . MSD . NMRE . HI-MS 90.核磁共振谱的缩写符号是A . UVB . IRC . MSD . NMRE . HI-MSB 型题 [91-150] [91-93]A . 苯B . 乙醚C . 氯仿D . 醋酸乙酯E . 丙酮 91.亲水性最强的溶剂是 92.亲水性最弱的溶剂是93.按亲水性由强→弱的顺序,处于第三位是 [94-96]C O B .A..-CHO C .COOR-D . -OHE . Ar -OH 94.极性最强的官能团是 95.极性最弱的官能团是96.按极性由小→大顺序,处于第三位官能团是 [97-98]A . 浸渍法B . 渗漉法C . 煎煮法D . 回流法E . 连续回流法 97.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活性蛋白质最好采用 98.提取时效率高,使用溶剂最少的方法是 [99-100]A . CHCl 3B . Et 2 OC . EtOAcD . n BuOHE . MeOH99.在水提取液中进行液/液萃取分离黄酮类(包括苷)成分最好选用 100.在水提取液中进行液/液萃取分离亲水性皂苷时常采用[101-103]A.离子交换色谱B.聚酰胺色谱C. 凝胶色谱D.纸色谱E.硅胶分配色谱101.分离淀粉与葡萄糖采用10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多采用103.氨基酸的分离多采用[104-106]A. 水B.乙醇C.氯仿D.丙酮E.甲醇104.活性炭柱色谱洗脱力最弱的是105.氧化铝柱色谱洗脱力最弱的是106.聚酰胺柱色谱洗脱力最弱的是[107-100]A. 硅胶B. 氧化铝C. 活性炭D. 氧化镁E. 硅藻土107.非极性吸附剂是108.应用最广的吸附剂是109.吸附力最强的吸附剂是100.既可作吸附剂又常用于分配色谱作载体的物质是[111-112]A. 15%B. 12%C. 10%D. 6%E. 3%111.活性为Ⅱ级的氧化铝含水量是112.活性为Ⅳ级的氧化铝含水量是[113-114]A.水B.丙酮C.甲酰胺溶液D.乙醇E. 稀氢氧化钠溶液113.对聚酰胺色谱洗脱力最强的溶液是114.对聚酰胺色谱洗脱力处于第三位的溶剂是:[115-117]A.B.C.OH OHOHOH OHD. E.OHOH115.聚酰胺吸附力最强的化合物是116.聚酰胺吸附力最弱的化合物是117.聚酰胺吸附力处于第三位的是[118-122]A.浸渍法B.煎煮法C.回流提取法D.渗漉法E.连续提取法118.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天然药物提取,但浸出效率较差的是119.方法简便,药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天然药物不宜使用的是120.利用溶剂造成的良好浓度差进行提取,浸出效率较高,但溶剂消耗量大,费时长,操作麻烦的是121.采用索氏提取器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但提取液受热时间长,对受热易分解的成分不宜使用的是122.采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天然药物成分,浸出效率高,但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且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的是[123-127]A.乙醇B.氯仿C.正丁醇D.水E.石油醚123.与水能互溶的有机溶剂是124.从天然药物水提液中萃取皂苷可采用125.比水重的亲脂性溶剂是126.亲脂性最强的溶剂是127.极性最大的有机溶剂是[128-130]A.硅胶色谱B.氧化铝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聚酰胺吸附色谱E.凝胶色谱128.分离蛋白质、多糖类化合物优先采用129.分离有机酸类化合物优先采用130.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优先采用[131-135]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E.连续回流提取法131.不加热而浸出效率高的是132.以水为溶剂加热提取的是133.有机溶剂用量少而提出效率高的是134.自天然药物中提取合挥发性成分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是135.提取受热易破坏的成分最简便的方法是[136-140]A.吸附色谱 B.离子交换色谱C.聚酰胺色谱D.正相分配色谱E.凝胶色谱136.一般分离极性小的化合物可用137.一般分离极性大的化合物可用138.分离大分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可用139.分离有酚羟基能与酰胺键形成氢键缔合的化合物可采用140.分离在水中可以形成离子的化合物可采用[141-145]A.透析法 B.升华法C.分馏法D.溶剂萃取法E.水蒸气蒸馏法141.提取分离升华性成分可用142.分离和纯化水溶性大分子成分可用143.分离分配系数不同的成分可用144.提取挥发性且与水不相混溶的成分可用145.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成分可用[146-150]A.质谱 B.紫外光谱C.红外光谱D.氢核磁共振谱E.碳核磁共振谱146.用于确定分子中的共轭体系147.用于确定分子中的官能团148.用于测定分子量、分子式,根据碎片离子峰解析结构149.用于确定H原子的数目及化学环境150.用于确定C原子的数目及化学环境C型题:[151-160][151-155]A.煎煮法B.回流法C.二者均可D.二者均不可151.用水提取152.用乙醇提取153.提取挥发油154.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155.提取遇热破坏成分[156-160]A. 硅胶吸附色谱B. 氧化铝吸附色谱C. 二者均可D. 二者均不可156. 分离生物碱用157. 分离蛋白质用158. 分离蒽醌用159. 分离挥发油用160. 分离黄酮醇用[161-165]A. 乙醇B. 水C. 二者均可E. 二者均不可161. 蛋白质162. 生物碱盐163. 油脂164. 游离蒽醌165. 挥发油[166-170]A. 酸碱沉淀法B. 铅盐沉淀法C. 二者均可E. 二者均不可166. 槲皮素167. 齐墩果酸168. 莨菪碱169. 小檗碱170. 粘液质X型题:[171-220]171. 既属于水溶性成分,又属于醇溶性成分的是A. 苷类B. 生物碱盐C.挥发油D.鞣质E.蛋白质172.可溶于冷水的成分是A.多糖B.甾醇C.鞣质D.氨基酸和蛋白质E.挥发油173. 选择水为溶剂可以提取下列哪些成分A.苷B. 苷元C.生物碱盐D.鞣质E.皂苷174. 属于亲脂性成分的是A.叶绿素B.鞣质C.油脂D.挥发油E.蛋白质175. 不能用高浓度乙醇作提取溶剂的成分有A.苷元B.多糖C. 油脂D. 生物碱E.蛋白质176.属于强极性化合物的是A.高级脂肪酸B.叶绿素C.季铵生物碱D.氨基酸E.油脂177.下列溶剂中属于极性大又能与水混溶者是A. MeOHB. EtOHC. nBuOHD. EtO E. tBuOH2178.天然药物中的多糖主要包括A.淀粉B.葡萄糖C.纤维素D.鼠李糖E.果糖179.下列溶剂极性由强到弱顺序正确的是A.乙醚>水>甲醇B.水>乙醇>醋酸乙酯C.水>石油醚>丙酮D.甲醇>氯仿>石油醚E.水>正丁醇>氯仿180. 用溶剂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化学成分的方法有A.升华法B.渗漉法C.两相溶剂萃取法D.水蒸气蒸馏法E.煎煮法181. 用水提取天然药物时,常不采用A.回流法B.煎煮法C.渗漉法D. 连续回流法E.浸渍法182.煎煮法宜使用的器皿是A.砂器B.搪瓷器C. 玻璃器D.铁器E.不锈钢器183.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然药物化学成分,要求此类成分A.能与水反应B.易溶于水C.具挥发性D.热稳定性好E.极性较大184. 水蒸气蒸馏法可用于提取A. 槟榔碱B. 小檗碱C. 麻黄碱D.薄荷醇E.甘草酸185.植物成分中易溶于石油醚、汽油等亲脂性溶剂的有A.糖苷B.鞣质C.香豆素D.萜类E.叶绿素186.用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精制的方法包括A.聚酰胺色谱B.红外光谱C.硅胶色谱D.质谱E.葡聚糖凝胶色谱187.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有A.重结晶法B.高效液相色谱法C.水蒸气蒸馏法D.离子交换树脂法E.核磁共振光谱法188.应用两相溶剂萃取法对物质进行分离,要求A.两种溶剂可任意互溶B.两种溶剂不能任意互溶C.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D.加入一种溶剂可使物质沉淀析出E.温度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发生改变189.用系统溶剂法提取天然药物成分中的游离生物碱、香豆素等化合物时可选用A.水B.碱水C.氯仿D.乙醇E.石油醚190.加入另一种溶剂改变溶液极性,使部分物质沉淀分离的方法有A.水提醇沉法B.醇提水沉法C.酸提碱沉法D.醇提醚沉法E.明胶沉淀法191.调节溶液的pH,改变分子的存在状态,影响溶解度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有A.醇提水沉法B.酸提碱沉法C.碱提酸沉法D.醇提丙酮沉法E.等电点沉淀法192.如果从水提取液中萃取亲脂性成分,常用的溶剂是A. 苯B.氯仿C. 乙醚D.正丁醇E. 丙酮193.与中性醋酸铅试剂产生沉淀的化合物是A.纤维素B.鞣质C.蛋白质D.氨基酸E.糖194.用正相柱色谱法分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时A.只适于分离水溶性成分B.适于分离极性较大成分如苷类等C.适于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如油脂、高级脂肪酸等D.极性小的成分先洗脱出柱E.极性大的成分先洗脱出柱195. 液-液分配柱色谱用的载体主要有A.硅胶B. 聚酰胺C. 硅藻土D.活性炭E.纤维素粉196. 下列有关硅胶的论述,正确的是A.与物质的吸附属于物理吸附B. 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C.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吸附力D .一般显酸性E .含水量越多,吸附力越小197.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适用于分离A.蒽醌B. 黄酮C.多糖D. 鞣质E. 皂苷198.用聚酰胺色谱法分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时;影响吸附能力强弱的因素有A.形成氢键的基团的数目B.是否形成分子内氢键C.化合物的酸碱性强弱D.羰基的位置E.化合物分子中芳香化程度199.下列化合物可被聚酰胺吸附的是A.生物碱B.蒽醌C. 黄酮D.鞣质E.萜类200.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时常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可用于化合物A.提取B.分离C.精制D.鉴别E.结构测定201.根据物质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有A.透析法B.凝胶过滤法C.两相溶剂萃取法D.分馏法E.沉淀法202.能作为沉淀试剂用于化合物分离的有A.中性醋酸铅B.氨性氯化锶C.五氯化锑D.雷氏铵盐E.醋酸-铜离子203.对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进行聚酰胺色谱分离是A.通过聚酰胺与化合物形成氢键缔合产生吸附B.水的洗脱能力最强C.丙酮的洗脱能力比甲醇弱D.可用于植物粗提取物的脱鞣质处理E.特别适宜于分离黄酮类化合物204. 透析法用于分离A. 酚酸与羧酸B.多糖与单糖C.油脂与蜡D.挥发油与油脂E.氨基酸与多肽205. 凝胶过滤法适宜分离A.多肽B.氨基酸C.蛋白质D.多糖E.皂苷206. 离子交换法适宜分离A.肽类B.氨基酸C.生物碱D.有机酸E.黄酮207. 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原理包括A.氢键吸附B.范德华引力C.化学吸附D.分子筛性E. 分配系数差异208.大孔吸附树脂A.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B.以乙醇湿法装柱后可直接使用C.可用于苷类成分和糖类成分的分离D.洗脱液可选用丙酮和氯仿等E.可选用不同的洗脱液或不同浓度的同一溶剂洗脱209.提取分离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时不需加热的方法是A. 回流法B.渗漉法C.升华法D.透析法E.盐析法210.结晶物的纯度应由化合物的下列哪项来判断A.晶形B.色泽C.熔点和熔距D.在多种展开剂系统中检定只有一个斑点E. 前面四项均需要211.检查化合物纯度的方法有A.熔点测定B. 薄层色谱法C.纸色谱法D.气相色谱法E.高效液相色谱法212.化合物纯度的检查包括A.有无旋光性B.有无挥发性C.有无明确熔点D.在薄层色谱的三种展开系统中均呈单一斑点E.用反相薄层色谱加以确认213.分子式的测定可采用下列方法A.元素定量分析配合分子量测定B.Klyne经验公式计算C.同位素峰度比法D.高分辨质谱法E.13C-NMR法214.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A.高效液相色谱法B.质谱法C.气相色谱法D.紫外光谱法E.核磁共振法215.测定和确定化合物结构的方法包括A.确定单体B.物理常数测定C.确定极性大小D.测定荧光性质和溶解性E.解析各种光谱216. MS在化合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A.测定分子量B.确定官能团C.推算分子式D.推测结构式E.推断分子构象217.质谱可提供的结构信息有A.确定分子量B.求算分子式C.区别芳环取代D.根据裂解的碎片峰推测结构式E.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218.各种质谱方法中,依据其离子源不同可分为A.电子轰击电离B.加热电离C.酸碱电离D.场解析电离E.快速原子轰击电离219.氢核磁共振谱(1H-NMR)在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A.确定分子量B.提供分子中氢的类型、数目C.推断分子中氢的相邻原子或原子团的信息D.判断是否存在共轭体系E.通过加入诊断试剂推断取代基类型、数目等220.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A.结构类型B.性质与剂型的关系C.提取分离方法D.活性筛选E.结构鉴定(二)名词解释 [1-22]1.溶剂提取法2.相似相溶原则3.亲水性有机溶剂4.亲脂性有机溶剂5.浸渍法6.煎煮法7.渗漉法8.回流提取法9.水蒸气蒸馏法10.沉淀法11.两相溶剂萃取法12.分配系数13.结晶法14.结晶15.重结晶16.吸附色谱17.活化18.去活化19.离子交换色谱法20.凝胶色谱21.盐析法22.透析法(三)填空题 [1-14]1.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主要分离方法有:、、、、、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