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49c23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8.png)
1、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开展输电线路状态检修起步较晚, 原水电部1987 年颁布的SD230 —1987《发电厂检修规程》指出, 应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应该说,状态检修在国内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制约, 期望加强现有模式下的离线监测手段来推动状态监测实施, 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一、研究项目的科学依据(包括科技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成果推广项目说明成果成熟程度、试用范围,以及成果的知识产权等问题。)
(一)项目背景
目前XX省超高压供电局已运行14座500kV变电站,变电容量15750兆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47条,线路长度4251公里。“十二五”期间,蒙西电网外送通道及500千伏网架发展规划将安排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3座,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4260万千伏安,到2015年,蒙西电网将投运500千伏变电站38座,变电容量6285万千伏安.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运用先进的硬件控制技术、参数量测技术、通信传输技术、软件平台技术、专家决策技术,通过无线公网3G/GPRS/EDGE/CDMA1X通信传输方式,对输电线路的远程视频、微气象监测、覆冰重力监测、杆塔倾斜地质监测等线路情况进行监测并上传至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以动态视频实时监控的直观方式,可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监测点的现场信息,可针对突发的异常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段予以人工干预,将事故的发生率或事故危害降至最低.并可通过人工请求方式(无人值守时通过定时和条件触发两种方式)实现异常状况下的图片抓拍或视频连续摄像,达到24小时全天候监测的目的,大大减轻巡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为线路运行单位提供直观可靠的线路安全信息。
(3)供电部分:太阳能电池板单元、高性能聚合物电池单元、充放电控制器单元;
二次设备时间同步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二次设备时间同步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29e17a8b0717fd5360cdc6c.png)
台。监 视后 台通过 比较 和 的差 值来 判 断二 次
设备 的时 间准确 性
二 次设 备 的通 信接 口 、 约不 同。 同步 监视 获 得二 规 次 设 备 装 置 的 时 间数 据 . 须 通 过通 信 接 口 , 信 必 通
接 口 、 约不 同阻碍 了同步监 视 的实 现 。 ( )时 间 规 3 真 实性 问题 。二 次设 备有 很 多是 多处 理器 / 板结 构
改 . 已投运 的变 电站实 现 同步 监测存 在 一定 困难 . 对
时状 态 还没 有有 效 的监视 手段 . 只能 到 现场 检 查二
时模拟 事件 方案 和开关 量遥信 方 案
11 二次 设备 定 时模 拟事 件方 案 . 该 方 案基 于 网络 1 3协议 . 用 该协 议 的 UD 0 利 P
组 播信 号量 、 事件 信息 的发 布功能 , 通过 定 时发送 带
江
21 02年 1 月
苏
电
机
工
程
第 3 卷 第 1 1 期 9
Ja g u E e tia n i e r g in s l crc l g n e i E n
二次设 备时 间同步状态在线监测 系统研究
李 澄 , 颢 , 艳 陈 宁
( 苏方天 电力 技术有 限公 司 , 江 江苏 南京 2 1 0 ) 1 12
时标 事件 报 文 来 实 现 二 次 设 备 的 时 间 同步 状 态 检
测 . 具体过 程如 下 : 其
( )同步监测 装 置加入 二次设 备 的广播组 ; 1
f )受 监测 的二 次设备 按照 固定 的 间隔模拟 信 2
号变 位 .每间 隔连续 发送 3次具有 时标 的特定 开关
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
![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377fd9a26925c52dc5bf28.png)
衡水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技术改造(设备大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项目名称:项目单位: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单位:设计、勘测证书号:年月日1.总论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功能,将时钟、被授时设备构成闭环,使对时状态可监测,且监测结果可上送,从而将时间同步系统纳入自动化监控系统管理。
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的数据来源分为两大类:设备状态自检数据和对时状态测量数据。
设备状态自检主要是被监测设备自身基于可预见故障设置的策略,快速侦测自身的故障点。
对时状态测量则是从被监测设备外部对其自身不可预见的故障产生的结果进行侦测,这两种方法较为完整的保证了时间同步系统监测的性能和可靠性。
1.1设计依据2013年4月,国调中心专门下发了〔2013〕82号文《国调中心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1.2主要设计原则通过在原系统上建立一套通讯技术及软件来实现系统级的时间同步状态在线监测功能。
采用低建设成本、低管理成本、低技术风险的手段,解决当前自动化系统时间同步体系处于开环状态,缺乏反馈,无法获知工作状态紧迫现状,使时钟和被对时设备形成闭环监测,减少因对时错误引起的事件顺序记录无效,甚至导致设备死机等运行事故,并在此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监测性能,减少复杂度。
1.3设计水平年系统模块使用年限10年。
1.4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站)针对时钟同步检测功能修改主要涉及前置应用,前置应用以104 或476 规约与变电站自动化系进行过乒乓原理对时,根据对时结果来检测各变电站时钟对时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全网时钟同步的准确性。
同时,以告警直传方式接收变电站时间同步监测结果,包含设备状态自检数据和对时状态测量数据。
1.5经济分析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功能将时间同步装置、时间源服务器和被授时设备构成闭环,使对时状态可监测,且监测结果可上送,从而将时间同步系统纳入自动化监控系统管理。
提高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的准确性,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和故障分析的重要基础。
时间时钟同步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时间时钟同步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33222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6b.png)
时间时钟同步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监控管理系统在信息化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
网络架构复杂、协议众多,对于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和协调一定需要时钟同步。
在网络系统中,多台计算机时间同步是一个必备且关键的环节,而如何实现高效、可靠的时间同步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课题旨在研究时间时钟同步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突破网络时间同步的技术瓶颈,促进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时间时钟同步网络监控管理系统是应用于网络监控领域的一种技术。
系统通过精确的时钟同步和时间校准实现对网络中的数据流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
时间同步是网络运行和安全的基础,其精度和可靠性对网络的正常运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该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目的:1.深入探究时间时钟同步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机制。
2.对时间同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实现高精度、高性能的时钟同步。
3.设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间时钟同步网络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一个可靠、高效、稳定的网络监控系统。
4.推广研究成果,为网络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同步系统原理和工作机制的研究本研究将分析时间同步机制的原理和工作机制,并详细讨论网络时间同步的方法和技术,为后续的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时钟同步精度和性能的优化研究本研究将通过对时钟同步中存在的误差和偏移的分析,在保证时钟同步的精度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优化研究,寻求更加高效的实现方式。
3.时间时钟同步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研究将设计一款基于时间时钟同步技术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实现时钟同步、数据整合、监控分析等功能。
该系统需要保证时间同步的高效性和精度,同时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前景本研究预计的成果为:1.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时间时钟同步技术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性能的时钟同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通过验收
![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通过验收](https://img.taocdn.com/s3/m/f81e510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5.png)
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通过验收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通过验收2006年11月21日,“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通过了由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尹俊勋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的验收。
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由南网总调、广东电力设计院联合研究。
该研究从南方电网业务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调研、测试和分析,以及对南方电网时间同步问题和需求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认为影响时间同步系统真正实用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全网统一的技术标准;二是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
针对存在的问题,该研究站在确保电网安全的高度,结合南方电网实际,首次在电力系统对地面时间组网技术进行了测试,提出了采用GPS授时+北斗卫星授时+地面链路组网方式作为全网时间同步源的方案,技术先进,对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建设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同时,该项目提出了《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网组网技术规范》、《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网同步设备性能技术规范》和《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网时统设备性能测试规范》,在电力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将对规范时间系统设计、建设以及提高南方电网时间同步系统的装置水平、运行维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信息来源:中电联国电通信中心在国家电力公司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正在努力完成国电公司"三纵四横"10G 速率大通道的规划目标。
随着三峡送出、西电东送和全国联网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仅2001年新建光缆18063Km,新建微波线路440Km,与通信网配套的数字同步网、国家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及全国电力数据网工程,也都在建设和筹建当中。
届时,电力通信将形成北起哈尔滨、南至广州、昆明,西起青海西宁,东达上海、青岛的覆盖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全国光纤骨干网络。
同时电力系统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电力杆塔、沟道资源,为光缆敷设提供了路由,这是电力通信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据此可将通信线路通至千家万户。
随着技术发展,配电电力线通信技术(PLC)必将实用化,通过该技术利用城市配电线路将数据送到居民的千家万户。
5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5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2408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3.png)
5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目标
本报告的目标是对“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五颗星在线监测系统”进
行可行性研究,以确定系统的实施是否可行。
二、背景
五星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可以在网络上远程进行工作的系统,该系统
可以将各个人员所发布的信息实时传输到五星在线监测服务器,并可以在
服务器上进行查询和管理。
据实际经验表明,这种系统对企业的管理有很
大帮助,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从而提高科技水平,提升科技的市场地位,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分析
(1)技术成熟度
现如今,互联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和进行监测管理等方面,其中以Web服务器、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为基础,对远程数据进行
监测和管理,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
例如,采用Web服务器技术,可以实现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使用数据库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精细
管理;使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数据的远程监测和管理。
由
此可见,此次建设的五星在线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
(2)资源调度
由于五星在线监测系统的实施费用较大,此,必须对财务、技术、人
力等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以确保实施成功。
高精度计算机网络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精度计算机网络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7c26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0.png)
高精度计算机网络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各个领域,几乎承载了所有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任务。
然而,网络中的计算机间时间同步问题对于许多应用程序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金融领域,网络中的计算机必须保持时间同步,以便在交易执行过程中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因此,解决计算机网络时间同步问题是保证网络应用程序正确和高效运行的关键。
当前常见的时钟同步协议包括NTP、PTP和TPSN等,但是针对高精度同步的要求,这些协议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
例如,NTP协议只能实现微秒级别的同步,而PTP协议需要硬件支持,且在长距离网络中的同步效果不如TPSN协议好。
这些限制使得网络中高精度的时钟同步变得非常困难。
因此,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高精度的计算机网络时钟同步技术,能够在网络中实现纳秒级别的精度,并能够适应各种网络环境,满足不同应用程序对于时间同步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分析当前常见的时钟同步协议的优缺点,重点探究NTP、PTP和TPSN协议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结合某些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实验验证。
基于对现有协议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针对高精度同步的计算机网络时钟同步技术,通过改进现有协议或提出新的同步算法,从而实现纳秒级别的时间同步,提高网络中应用程序的效率和准确性。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1.对现有时钟同步协议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方案比较。
2.设计高精度时钟同步算法,并提出相关的实现方案。
3.对新算法进行实验验证,并与现有算法进行性能比较分析。
三、预期研究结果本研究预期得出一种高精度的计算机网络时钟同步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纳秒级别的时间同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应用要求,并具有以下优点:1.针对高精度同步的要求,能够克服现有协议的限制,提供更为准确的时间同步。
2.能够实现网络中的时钟同步,提高各种应用程序的效率和准确性。
3.为未来更高要求的计算机网络时钟同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基础。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01eb4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4.png)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不断提高,电网自动化系统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本文将对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探讨,具体包括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应用一、研究背景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形成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快速、准确的监测、控制、调度等功能。
目前,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控制中心系统、通信系统、保护系统三大部分都需要时钟设备同步。
时钟设备同步是保证电网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然而,由于电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电网自动化系统中,设备数量庞大,设备类型繁多,设备部署地理位置分布广泛,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时钟同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因此,加强对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的研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针对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的原理与方法;2.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的关键技术;3.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 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的应用与测试。
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系统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查阅、采样实测、模拟仿真、实验验证等方式,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的原理、方法、技术、系统设计与实现、应用与测试等内容。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及措施,以期实现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关键设备时钟同步的稳定与可靠。
四、研究意义研究电网自动化系统时钟设备同步实时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1. 保障电网自动化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 提高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综合效益;3. 推动电网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4. 为实现智慧电网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在线监测技术分析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在线监测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bb450cfad6195f312ba658.png)
图1 时间 同步监 测基 本原 理 图
8 2 信息系统工程 I 2 0 1 4 . 8 . 2 0
E X C H A N G E O F E X P E R I E N C E 经验交流 l l l >>>
T l 子 站 近圈 接 收时 戳
机作为时间源服务器 ,部署有支持高精度对时的安全操作系
统 ,通过 N T P D 工具 提供基 准时 间服 务 。时间源服 务器冗余 配 置 ,提 高授 时可靠 性 ,同时 降低特 定服 务器 时钟跳 变 的影 响 。前置 机在 进行 时间监 测管 理时 ,可采 用定期 轮询 方式 , 轮 询 周期 可 调 ,前 置机 与 时钟 装 置之 间优 先 采用 网络 对 时 ( N T P ) 方式 。调 度 主站 内的时 间同步 监测使 用 N T P / S N T P作 为基 本 监 测手 段 。为避 免对 网络 中正 常 的 N T P / S N T P对 时
近年来电网故障情况 日 益复杂,特别是涉及多个电网节点 故障的事故后分析,常常暴露出时钟设备时间不同步的问题 ,
对事故 的全面客观准确分析造成 困难 , 甚至严重影 响结 果的正 确性 。 目 前 ,对时钟设 备及其对时精度 尚缺乏必要 的监测措 施
及手段 。本 文从 电 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站 、主站对 厂站端以
调度端 主站 系统前 置机通 过升级 与变 电站监控 系统 的通
信 软件 ( 如 1 0 4 、4 7 6等报 文 中原有 的对 时命 令 ),利 用乒 乓 原理实 时监测 变 电站 ( 数 据通信 网关 机 ) 时 间同步状 况 ;
被监 测时问轴 基准时 阃轴
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56fc1cbb68a98271fefac4.png)
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索引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 (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意义 (4)四、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5)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流程 (13)六、智研咨询可行性研究报告优势 (15)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经济活动(工业项目)决策前的一种科学判断行为。
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按用途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1、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总体投资环境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入研究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品质,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价值。
2、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
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3、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等等。
4、项目总结项目总结系统归纳,包括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框架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意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四、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核心提示: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通信网络时钟同步设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55f5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5.png)
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在线监测系统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将监测的数据实时传输到云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监测对象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的一种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成熟,在线监测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环境监测、交通监测、安全监测等。
本文主要研究在线监测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二、研究内容1.监测对象的需求分析:确定在线监测系统的目标对象和监测的参数,了解所监测对象的特点和需求,为系统开发提供基本依据。
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分析监测对象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的功能需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报警等功能,为系统开发提供功能设计依据。
3.技术可行性分析:评估目前的互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是否能够满足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考虑到技术的成熟度、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因素。
4.系统架构设计:基于需求分析和技术可行性分析,设计在线监测系统的架构,确定系统的模块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系统开发提供架构设计依据。
5.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研究在线监测系统中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保护监测对象的数据不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6.经济可行性分析:对在线监测系统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进行评估,考虑到系统的收益和效益,评估系统开发的经济可行性。
7.风险评估:分析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为系统开发提供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了解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应用情况,并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系统架构和功能的可行性。
四、研究结果1.监测对象的需求分析:根据对多个领域的调研,确定在线监测系统的目标对象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交通流量和设备状态等。
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和报警等功能,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实时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的功能。
时间同步装置实验报告(3篇)
![时间同步装置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08ba5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时间同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组成;2. 掌握时间同步装置的安装与调试方法;3. 熟悉时间同步装置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时间同步装置是一种用于实现时间同步的设备,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网络传输时间信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时间的一致性。
本实验采用NTP(网络时间协议)进行时间同步。
NTP协议是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网络上同步时间的时间协议。
它允许计算机与网络上的时间服务器进行通信,获取精确的时间信息。
NTP协议分为三个层次:客户端、服务器和边界时钟。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时间同步装置(NTP服务器)2. 实验台3. 电脑4. 网络连接设备5. 交换机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环境:将时间同步装置连接到实验台上,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2. 安装NTP服务器:在电脑上安装NTP服务器软件,配置服务器参数,包括服务器地址、端口、同步策略等。
3. 设置客户端:在客户端电脑上安装NTP客户端软件,配置客户端参数,包括服务器地址、端口、同步策略等。
4. 同步时间:启动NTP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时间同步操作。
5. 检查同步结果:在客户端电脑上查看系统时间,确认时间同步是否成功。
6. 故障排除:如出现同步失败,检查网络连接、服务器配置等问题,进行相应调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客户端电脑成功与NTP服务器进行时间同步,系统时间与服务器时间基本一致。
2. 结果分析:(1)时间同步装置能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时间的一致性,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2)NTP协议在网络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3)实验过程中,客户端电脑与服务器之间的时间差较小,说明时间同步效果较好。
六、实验讨论1. 时间同步装置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时间同步装置在通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基站、数据中心、远程监控等场景,能够提高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2. 影响时间同步的因素:网络延迟、服务器性能、客户端性能等都会影响时间同步效果。
银行后台系统时间同步项目研究的开题报告
![银行后台系统时间同步项目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f24f8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e.png)
银行后台系统时间同步项目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和银行网络化建设的不断深化,银行内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个系统的时间不同步,就可能导致数据的错误或丢失,对银行的业务运营和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银行后台系统时间同步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提高系统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可增强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研究和实现一种可靠的银行后台系统时间同步方案,达到以下目标:1.实现各银行系统之间时间的同步,确保各系统数据的准确性;2.提高银行后台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由于系统时间不同步而导致的故障;3.提高银行业务处理的效率,减少银行业务处理时间的浪费;4.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方案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三、项目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银行后台系统时间同步的需求分析:对银行后台系统时间同步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明确方案的基本要求和功能需求。
2.时间同步技术研究:研究常用的时间同步技术,探究其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适用于银行后台系统的时间同步技术。
3.系统架构设计:设计银行后台系统时间同步的系统架构,明确各个组成部分的职责和功能,设计算法和协议等。
4.系统实现和测试:根据以上设计,开发相应的系统软件,进行系统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对方案进行优化。
5.项目总结: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实现方案的优缺点,以及对时间同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四、项目组成员本项目的研究和实现需要具备以下技能和知识:1.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能力,熟悉Linux系统和C++语言;2.具备较强的系统运维能力,熟悉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3.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相应的银行业务知识和时间同步技术知识。
五、项目时间计划预计本项目将耗时3个月完成,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项目前期准备和方案设计:第1-2周;2.系统开发和功能测试:第3-9周;3.性能优化和系统测试:第10-11周;4.项目总结和报告撰写:第12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
技术改造(设备大修)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
设计、勘测证书号:
年月日
1.总论
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功能,将时钟、被授时设备构成闭环,使对时状态可监测,且监测结果可上送,从而将时间同步系统纳入自动化监控系统管理。
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的数据来源分为两大类:设备状态自检数据和对时状态测量数据。
设备状态自检主要是被监测设备自身基于可预见故障设置的策略,快速侦测自身的故障点。
对时状态测量则是从被监测设备外部对其自身不可预见的故障产生的结果进行侦测,这两种方法较为完整的保证了时间同步系统监测的性能和可靠性。
1.1设计依据
2013年4月,国调中心专门下发了〔2013〕82号文《国调中心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
1.2主要设计原则
通过在原系统上建立一套通讯技术及软件来实现系统级的时间同步状态在线监测功能。
采用低建设成本、低管理成本、低技术风险的手段,解决当前自动化系统时间同步体系处于开环状态,缺乏反馈,无法获知工作状态紧迫现状,使时钟和被对时设备形成闭环监测,减少因对时错误引起的事件顺序记录无效,甚至导致设备死机等运行事故,并在此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监测性能,减少复杂度。
1.3设计水平年
系统模块使用年限10年。
1.4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
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主站)针对时钟同步检测功能修改主要涉及前置应用,前置应用以104 或476 规约与变电站自动化系进行过乒乓原理对时,根据对时结果来检测各变电站时钟对时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全网时钟同步的准确性。
同时,以告警直传方式接收变电站时间同步监测结果,包含设备状态自检数据和对时状态测量数据。
1.5经济分析
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功能将时间同步装置、时间源服务器和被授时设备构成闭环,使对时状态可监测,且监测结果可上送,从而将时间同步系统纳入自动化监控系统管理。
提高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的准确性,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和故障分析的重要基础。
后期经济效益明显
2.项目必要性
2.1工程概况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及各变电站都以天文时钟作为自己的时间源,正常情况下实现了全网时间的一致。
2.2存在主要问题
近期,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装置在运行中发现的时钟异常跳变、时钟源切换策略不合理及电磁干扰环境下性能下降等问题,反映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在运行管理、技术性能、检验检测管理、在线监测手段及相关标准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2.3原因分析
当前自动化系统时间同步体系处于开环状态,缺乏反馈,无法获知其真实工作状态。
2.4必要性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的准确性是保障电力系统运行控制和故障分析的重要基础条件,其核心功能是为暂态、动态、稳态数据采集和电网故障分析提供时间同步服务
为推进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功能的应用实施,2013年4月,国调中心专门下发了〔2013〕82号文《国调中心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时间同步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
衡水公司组织开展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功能研发部署工作,以落实和贯彻国调中心通知要求和工作安排。
3.方案介绍
3.1技术方案
时间同步系统在线监测功能实现分层管理。
电网调度主站系统负责调度端设备时间同步,并对下级调度和直调厂站监控系统的对
时状态进行在线监测管理的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告警。
电网调度主站系统针对时钟同步检测功能修改主要涉及前置应用,前置应用以104 或476 规约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乒乓原理对时,根据对时结果来检测各变电站时钟对时的准确性,从而保证全网时钟同步的准确性。
具体原理及对时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调度端和厂站端的关系图
T0、T1、T2、T3 为四个时间点的时标。
△t 为时钟差,计算方式为:△t=[(T3–T2)+(T0–T1)]/2
其中:
T0 为主站发送“测量时钟请求”的时标;
T1 为厂站收到“测量时钟请求”的时标;
T2 为厂站发送“测量时钟请求的结果”的时标;
T3 为主站收到“测量时钟请求的结果”的时标;
主站前置应用定期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前置应用发送“测量时钟请求”命令。
在完成一个“测量时钟请求”的过程后,根据T0、T1、T2、T3 计算出主站与变电站间的时钟差△t,如果时钟差超过系统预设的误差阀值则进行告警处理。
主站前置应用同时对本调度中心的时钟同步装置进行检测,按照时钟同步装置定义的数据传输规约及告警格式,接收时钟同步装置的告警信息,并进行告警处理。
同时按照上述的乒乓对时原理,前置应用也对本调度中心内的时间同步装置进行对时偏差计算,当时钟差△t 超过系统预设的误差阀值时,同样发出告警。
3.2停电施工方案(或临时过渡方案)
不停电。
3.3结论
在不影响正常生产业务的情况下,在现有系统上进行升级改造,能够满足时间同步在线监测功能要求。
4.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4.1编制说明
基于原有的衡水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稳态监控及前置的硬件环境,新增软件功能模块,无需新增硬件。
4.2主要设备材料表
5.估算书
5.1概述
本项目利用原有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稳态监控及前置的硬件服务器环境,无须硬件购置费用,主要费用为软件费用、技术支持费用、差旅费、资料费等。
5.2编制原则和依据
项目费用统一按照公司相关软件采购及升级改造标准执行。
5.3投资分析
5.4概算表及附件
序号内容价格(万元)
1 主站侧设备对时监测与自动同步10
2 厂站侧对时状态在线监测30
3 时间同步对时状态异常告警10
4 厂站时间同步数据接入10
6专题报告(试验研究项目)
6.1概述
(1)目的和意义
(2)工程应用及预期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
6.2研究内容及项目经费
(1)实施方案
(2)依据的理论及所采用的技术原理、方法
(3)主要技术性能与指标
(4)项目的进度计划(通过表格、甘特图等形式表示)6.3项目经费预算情况
6.4研究成果
(1)成果内容及形式
(2)研究成果在本工程的应用及效益
6.5相关文件
(1)业主单位对项目的意见
(2)主管单位对项目的审查意见
7.拆除设备技术鉴定及处置建议。
7.1处置原则
7.2拆除清单及技术鉴定意见
7.3处置建议
7.4附件(技术鉴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