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 | 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比较注重遵 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 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 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 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按照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 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 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 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
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第一部分 |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010年3月16日,广西东兰县 班丘水库库底土地因干旱出 现了10厘米左右的裂缝。
世界水资源的构成:地球上水占70%的面积, 其中海水占97.3%,可用淡水只有2.7%。在近3% 淡水中77.2%存在雪山冰川中,22.4%为土壤中和 地下水(降水与地表水渗入)。中国只有0.4% 为地表水,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人均 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 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
1996年,“九五”计划(1996-2000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 略同科 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基本战 略,并以这两项战 略来推进国家现代 化建设。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 明确指出:要“实施科技兴国 战略 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 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 环境的关 系。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 放存首位,提高资 源利用效率” 2002年中共十六大会议上强调: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将其确 定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四 大目标之一。
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5年10月,随着十 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生态 文明建设写 入“十三五”计 划,这是生态文 明建设首度
被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
第三部分 |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特别 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并根据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将污染防治 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一同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报告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 义生态文明观,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 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推进绿色发展。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和生态补偿为 重点,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第五部分 |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1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2 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 3 不断满足人民对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2
生态文明的发展
第二部分 | 生态文明的发展
人类生态观发展的四个阶段:
4 生态自觉
生态觉醒
3
2
人类生态 观演化
生态破坏
原生态 1
第二部分 | 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形态的演化形式:
• 18世纪末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两次文明的转型:
– 第一次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 – 第二次是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
4
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第四部分 | 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提出生态文明,以生产农业为基础和主导的生产方式, 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持续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综合应用物 质、能量、信息与生物科学技术,进行的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人与人、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和文 明形态。
第三部分 |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 一次 把“生态文明”写入党 代会报告, 提出“建设生态 文明,基本形成节 约能源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把 它作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一项新要求、新任务。
2012年,十八大报告再 次论述 “生态文明”,并独 立成篇,提出要 “生态文明 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 经 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 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 程,努力建设美 丽中国,实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质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 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 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 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 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 放和行政执法职责。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 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 行为。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 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 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 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 工作。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 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 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 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 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严惩重罚等制度。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 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落实减排承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目录
CONTENT
第一部分 | 生态文明的内涵 第二部分 | 生态文明的发展 第三部分 | 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历程 第四部分 | 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第五部分 |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第一部分 |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第五部分 |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着力抓好五项工作:
1
切实保护 和修复生 态
2
深化节能 减排
3
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 和低碳经 济
4
解决损害 群众健康 的突出环 境问题
5
积极应对 全球 气候 变化
第五部分 |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 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 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 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能源体系。
5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
第五部分 |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
思想意识上的三大转变:
1
从传统的“向自然宣 战”、“征服自然” 等理念向树立“人与 自然和 谐相处”的理
念转变
2
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 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 价的增长模式,向增 强可持 续发展能力、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模式转变
3
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 于发展的观念、重物 轻人的发展观念,向 以人的 全面发展为核 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 21世纪人类将向生态文明转型:
–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 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第二部分 | 生态文明的发展
几种文明形态的比较:
利用资源 使用工具 科学技术
工作地点
农业文明 物质、土地 手工农具、 农业经验技术
农田
畜力
工业文明 物质、能量
机器 工程科学技术
中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 质污染严重细菌超过卫生标准的占75%,受到 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人口约1.6亿。因为饮用污 水国内癌症村癌症村约达四百五十九个,且有 逐渐往中国中西部扩散的现象。
空气污染 噪音污染
水污染
臭氧消耗
乱砍乱伐
酸雨 电磁辐射 白色污染
第一部分 | 生态文明的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 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 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 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 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 • 思想认识上,普及生态意识,建立生态伦理。 • 生产方式上:把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为生 态化生产方式,制定绿色GDP核算; • 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从以前的以“人为中心”转向以“人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为中心; • 生活方式上,把黑色消费转变为绿色消费;
工厂
信息文明 物质、能量、 计算机
信息
互联网
生态文明
生物、 非生物
机器、计 算机、
信息、网络 技术
基因技术 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绿色技术
办公室、工 厂、家庭
办公室 工厂 农田 森林
3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 | 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1991年11月,在十一届八中 全会上指出要“加快大江大河大 湖综合治理,广泛开展农田水利 基本建设”,开启了我党Hale Waihona Puke Baidu态 文 明建设从理念走向行动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