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样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目录

第1节特高频局放检测技术概述 (2)

1.1 发展历程 (2)

1.2 技术特点 (6)

1.2.1 技术优势 (6)

1.2.2 局限性 (8)

1.2.3 适用范围 (8)

1.2.4 技术难点 (9)

1.3 应用情况 (11)

1.3.1 国外应用情况 (11)

1.3.2 国内应用情况 (13)

第2节特高频局放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15)

2.1 特高频局放电磁波信号基本知识 (15)

2.1 GIS内部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15)

2.3 特高频局放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18)

2.3 特高频局放检测装置组成及原理 (19)

第3节特高频局放检测及诊断方法 (24)

3.1 检测方法 (24)

3.1.1 操作流程 (24)

3.1.2 注意事项 (27)

3.2 诊断方法 (29)

3.2.1 诊断流程 (29)

3.2.2 现场常见干扰及排除方法 (30)

3.2.3 放电缺陷类型识别与诊断 (33)

3.2.4 放电源定位 (37)

3.2.5 局部放电严重程度判定 (38)

第4节典型案例分析 (40)

4.1 220kV GIS盆式绝缘子内部气隙缺陷检测 (40)

4.2 110kV电缆-GIS终端绝缘内部气隙缺陷检测 (43)

4.3 220kV GIS内部刀闸放电缺陷检测 (48)

参考文献 (55)

第1节特高频局放检测技术概述

1.1 发展历程

电力设备内发生局部放电时的电流脉冲( 上升沿为ns级) 能在内部激励频率高达数GHz的电磁波, 特高频( Ultra High Frequency, UHF) 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就是经过检测这种电磁波信号实现局部放电检测的目的。特高频法检测频段高( 一般为300M~3000MHz) ,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 可用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类缺陷的检测、定位和故障类型识别[1]。特高频法过去曾被称为”超高频法”。可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 300MHz~3000MHz频带划分为特高频, 因此该检测方法的正式名称为特高频法。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英国中央电力局( Central Electricity Generating Board, CEGB) 首先提出来的, 该方法由Scottish Power于1986年最先引进并应用于英国的Torness 420kV的GIS设备上[2]。Torness电站的多年运行经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随后UHF法也被用于变压器等其它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检测中。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 该方法逐渐成熟, 相关的技术标准也相继形成。期间英国Strathclyde大学、德国Stuttgart大学、荷兰Delft大学和日本Nagoya大学的研究工作最为突出[3]。另外, 英国的Rolls Royce工业电力集团、QualitrolDMS, 德国的Siemens AG、Doble-Lemke, 瑞士的ABB, 荷兰的KEMA, 法国的ALSTOM T&D, 日本的Kyu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东

京电力、三菱、东芝、日立、AEPower Systems, 韩国的Power System Diagnosis Tech、HYOSUNGCorporation, 澳大利亚的New South Wales大学、Powerlink Queensland Ltd作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国内的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和公司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基本从以来, UHF局放检测技术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国内电力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as Insulation Switchgear, GIS) 的绝缘缺陷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 由Judd和Hampton等人对局放电磁波的激励特性及其传播特性做了研究, 对电磁波的表示式进行了推导分析。另外, 还提出采用分析电磁场的有限时域差分(FDTD)方法对GIS 局放的激励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德国Stuttgart大学的Kurrer和Feser 等研究人员采用脉冲电流法、超声波法和UHF法对GIS中局放进行检测研究, 对电磁波在GIS腔体内传播衰减情况进行了研究。日本大阪大学的Kawada和东京电力公司的Okabe等人对GIS内电磁波的激励和传播特性以及采用UHF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做了很多细致的仿真和研究工作。荷兰Delft理工大学的Gulski和Meijer等学者采用并对比了脉冲电流法、UHF窄带以及宽带法检测局放的结果, 指出能够经过分析检测到的局放信号, 对GIS设备进行风险评估。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以英国DMS公司为代表的特高频局放检

测仪器制造企业成功研制了便携式检测装置, 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的一些仪器制造企业于以来将该技术引入国内, 开始研制、开发特高频局放检测装置, 并投入商业运行, 但整体性能尚不及国外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输配电研究所的江秀臣、钱勇等学者系统深入地研究了GIS设备局放的基本特征, 并结合新型传感器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开发出基于UHF和超声传感器的局放在线检测、定位和故障诊断设备。经过大量的模拟试验和现场检测, 收集了大量的现场数据, 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放电检测经验, 在局部放电定位、局放脉冲提取、放电类型识别以及放电量估计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和知识, 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4-7]。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邱毓昌和王建生等人对特高频传感器进行了研究, 并采用网络分析仪对其频率响应特性进行测量, 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 实测带宽可达3GHz。研制了GIS局放特高频检测系统装置, 并在实验室GIS内模拟故障缺陷, 经过对特高频局放测量系统进行试验, 表明检测效果良好[8]。

清华大学电机系刘卫东、钱家骊等学者从1986年获得机械工业部七五公关项目—GIS内部故障检测开始, 进行了GIS局放监测和诊断的技术研究。1994年, 最早提出了基于体外特高频传感的GIS局放在线监测方法, 并于1995年开发出应用装置, 至今已在国内外数十家电力企业和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得到应用, 多次发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