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元统治初期汉地世侯的文化复兴——以东平幕府为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7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2011第43卷
第4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43
No.4
收稿日期:2010-11-05作者简介:赵忠敏,男,山东菏泽市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论蒙元统治初期汉地世侯的文化复兴
———以东平幕府为中心
赵忠敏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蒙元统治初期的山东东平,在严实父子及其幕客的共同努力下,政局日趋稳定,经济日益富庶,文化
繁荣尤其值得称道。
东平文化的繁盛局面,不仅得力于严实父子招贤纳士,也与金代遗民的文化传承意识密
切相关。
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东平地区掀起文化复兴活动,使中原地区得以多文化并存,对元初文明的开创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蒙元;汉地世侯;东平幕府;文化;复兴
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11)04-0084-04金元之交,烽烟四起,中原百姓饱受战乱之
苦,经济文化也遭受了空前浩劫。
其时,在中国北方崛起了多股汉人地方武装,他们起初以保境安民为号召,在蒙金战争中不断壮大实力,后来被称为“汉地”世侯。
世侯们的政治立场曾一度摇摆于蒙、金、宋之间,然而最终慑于蒙古强大,纷纷投附蒙古,并被任命为一方军政长官。
其中益都李氏、真定史氏、顺天张氏和东平严氏势力最盛。
“四大世侯”在其辖境内,推行一系列开明政策,维护地方稳定,促进生产发展。
在文化建设上,东平严实的成就首屈一指:其招纳文士、振兴文教的
举措,
使其成为文人荟萃之地,呈现彬彬盛况,为后世所称道。
严实卒后,其子严忠济承继父志,踵事增华,使东平俨然成为文人向往的绿洲,这无疑给文化的复兴带来了契机。
一、严实入据东平及对儒士的保护蒙金战乱中,在原金辖境内,崛起了多个汉族地方武装。
其中益都李氏、真定史氏、顺天张氏和
东平严氏势力最盛,被称为“四大世侯”。
他们在战争中先后投靠蒙古,对外助蒙伐金攻宋,对内以保境安民为己任,致力于经济文化的恢复。
由于身兼军政之权,世侯制定的各项措施多能落到实处,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战乱造成的破坏。
元初
“四大世侯”的成就功绩,尤以东平严氏最为突出。
在
严实父子及其幕客的共同努力下,东平政局日趋稳定,经济日益富庶,文化教育方面的成绩更是在当时首屈一指。
此种繁荣局面之形成,首先得益于严实本人对东平地区的占领以及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严实字武叔,山东长清人。
金卫绍王崇庆二年(1213),蒙古成吉思汗分兵三路,攻金河北、山西、山东。
严实于此时先任“百户”之职,又改任长清令。
此后金、蒙、宋在山东地区展开拉锯战,严实率众参战,势力不断壮大,但立场摇摆不一。
最终他看到蒙古势力强大,宋兵势弱,便于金兴定
四年(1220)七月投靠蒙古将领木华黎,
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省事之职。
兴定五年(1221)严实率兵入据东平,称东平行台,成为严氏在东平统治的开端。
严实所辖之境幅员广阔。
早在投靠蒙古之初,他的领地已包括“彰德、大名、磁、洺、恩、博、
滑、濬等州户三十万”[1](72)
,而后随木华黎出征,
又先后攻占曹、濮、单等州。
由于战争的反复,其势力范围也时有变动,但大致囊括了今山东西部,以及安徽、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即《元史》所指
的“领州县五十四”[2](1365)
,其中以东平为治所。
作为东平行台首任世侯,严实的业绩,主要在
于容留大量流民、
保护大批“文化种子”。
流民中·
48·
除了普通百姓以外,还有知识界的名儒巨卿,他纷纷投奔东平地区,寻求庇护。
在那个“龙虎相啖食”的乱世,对于“汉地”世侯而言,如何有效地维护统治,不仅是其效忠蒙古的职责所系,更与自身的存亡休戚相关。
大概出于此种考虑,早在任职之初,严实便表现出对积聚人口的关注。
蒙古在对金的作战中,为了震慑中原百姓的反抗意志,多次拟在彰德、濮州、曹州、定陶、楚丘、上党等地屠城泄愤。
在严实的劝止下,这些报复措施终未实施,从而挽救了众多百姓;河南陷落,为制止蒙古再次屠城,严实不惜“载金缯往赎之”[3](550),用货贿的方式为民赎命。
其后,上述地区均归入东平之辖境,可见严实的“义举”,实际也起到增强自身实力的作用。
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转徙之民”,严实则尽量使之“骨肉完保”,救之于沟壑中,“置之衽席之上”[3](549-550)。
所有此类举措,不但为东平赢得了政治声誉,而且使东平人口在短期内有了明显增多。
时人杜仁杰曾对此描述说“东平民夥,益军三万有奇”[4](第2册,382)。
这是在乱世中难得一见的人口兴旺之象。
除了安置流离人口,严实更为重视对知识分子的笼络与接纳,以巩固自己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势力。
其具体实践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在严实事业草创、且往来转战之时,便有儒士宋子贞率众归附,并受到倚重。
此后,宋子贞在招纳人才方面多有谋划,张特立、刘肃、李昶等十余人先后被拔擢于羁旅,成为严实集团的骨干。
第二阶段,由于归附儒士对严氏政权的辅助作用很大,严实更加致力于人才的广泛搜罗。
宋子贞等官佐的协助,使严实招贤纳士之名蜚声四方:“东平严公喜接寒素,士子有不远千里来见者”。
[3](510)这使战乱中的儒士如获重生,“闻义而来依者,馆无虚日”[1](200)。
待到金代灭亡,聚集在首都汴京的文化精英们,也开始慕名来投。
诸如孔元措、杨奂、张圣予、李世弼、徐世隆、杜仁杰、张澄、商挺、杨鸿、勾龙瀛等十数人,都堪称金代“衣冠礼乐”的杰出代表,他们后来成为东平文化的生力军。
从上述举例可以见出,东平幕府由最初创建之始,就已经重视招贤纳士,笼络人心。
严实本人虽是出身行伍,但亦深知在政治角逐中,儒士所掌握的知识经验,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关键因素。
故此,他经常“延致儒士,道古今成败”[3](549),展现出从谏如流的气度。
他接受宋子贞建议,消解了宰相耶律楚材对东平的猜疑,赢得了外交优势;设立奖惩制度,纠察官吏,使政令归于统一;采纳刘肃的主张,减轻徭役,兴建粮仓,使经济得以恢复。
[1](198)在众多幕僚的鼎力辅佐下,经过短期恢复,东平再次显露出政通人和的富庶气息。
元好问赞道:“行于野,则知其为乐岁;出于途,则知其为善俗;观于政,则知其为太平官府。
”[3](549-550)东平正是有赖于大批儒士参与建设,才打开了文化复兴的局面。
总之,在严实统治时期,东平正处于由乱而治的恢复阶段。
金末儒士一时荟萃此地,参与地方治理,得以施展才华,从而巩固了东平幕府日后的统治基础。
同时,儒士的日益集中,亦使其自身逐渐形成为一股文化力量,为文化复兴带来了希望。
二、东平府学的创建与儒士的文化复兴
严实卒于蒙古太宗十二年(1240),其次子严忠济袭封父职,任东平路行军万户、管民长官之职。
在对待知识阶层的政策上,严忠济与其父一脉相承。
史载严忠济嗣位之后,“开府布政,一法其父”[2](3507)。
此时的东平,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才之盛,更非他镇能比。
可以说,到了严忠济时代,文化复兴的时机已经成熟。
其中最具标志性事件,就是严忠济及其幕下儒士,重建了荒废已久的东平府学。
东平府学的前身是曾经盛极一时的郓学。
由于地处齐鲁之邦,郓学历经宋、金,儒学传统薪火相传,代不乏人。
宋有梁子美、贾昌朝,金有张万公、侯挚、高公霖等,可谓人才辈出。
然而,经历金末兵乱,郓学旧址已毁于战火,变得残破不堪。
严实开府之初,虽有所修葺,仍未能尽善;至严忠济秉政,始进行大规模重建。
据元好问《东平府新学记》记载,新学兴建历时3年,规模较先前扩充许多:不仅礼殿、栖书阁、豆笾库等设施一应俱全,且加倍崇饰堂宇斋馆,重塑孔、颜、孟及十哲像,并重绘孔门七十子及二十四儒像于贤廊。
[3](668-670)府学处处透出儒学气息,体现兴建者重振文纲的宏大理想。
金代虽然灭亡,但并未使儒士一蹶不振,反而加剧了其传承汉文化的紧迫感。
名儒徐世隆曾说:“自中州斲丧,文气奄奄几绝,起衰救坏,时望在遗山。
”[4](第2册,388)其实面对斯文堕地而大声疾呼者,又何止遗山一人。
在中原战乱过后,对于文化的重建,早已成为儒士的共识。
因此,东平府学成立伊始,便得到文化名流的积极响应。
例如,金进士王磐、梁栋出任府学东、西序教官,宿儒康晔任儒林祭酒[3](668);府学还聘任李昶讲《春秋》,李祯讲《大学》,徐世隆授科举程文;此外宋子贞、商
·
58
·
赵忠敏论蒙元统治初期汉地世侯的文化复兴
挺等幕宾主要负责府学政务,等等。
与此相应,府学生员也在递年增加,从最初百十人增至数百人之众。
府学带有浓厚的儒家气息,儒学典籍成了学子们重要的学术根底,数年之间,“齐鲁儒风,为之一变”[1](201)。
府学有一套完善的人才选拔机制,品学兼优者通过考核后,便被幕府吸纳,进入地方权力阶层。
这不仅实现了人才的自给自用,还激励了学子的仕进热情。
如府学生阎复、孟祺皆因屡中高选,被擢为幕府掌书记;又如,申屠致远兄弟二人因学业优秀,也受到严忠济礼遇[5](第15册,436)。
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在人才选拔方式上,东平府学借鉴了金代科举制度,仍以词赋能力的高低决定生徒学业的优劣。
这种标准的确立,再次造成了词赋风气的盛行。
时人苏天爵说“齐鲁之士,踵金辞赋余习,以饰章绘句相高”[6](102),便是当地词赋风行的真实写照。
词赋是一种法度严密的韵文,它从汉赋演变而来,中经六朝改造,殆至唐宋始逐步完善。
在唐宋科举中,词赋被纳入考试,成为科场文体;金承唐制,偏重词赋取士,由此登第者,更是备极殊荣。
词赋在骈偶、辞藻、用典、声律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比起经传疏义的机械记诵,它更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大凡奏议公文、制诰敕书等实用文体,皆需精通声律、擅长文翰者为之。
尤其对于效命幕府的学生而言,词赋更成为他们谋生的一技之长。
因此,府学在具体教学中,对词赋程文倾注了更多精力。
例如,徐世隆见到学生文章不合格式者,“辄自拟作,与为楷式”[1](251)。
总之,东平儒士在汉人辖境内,通过兴建校舍、培育英才等举措,使毁于战火的文化再次焕发生机。
然而,综观此时文化的整体格局,这些努力仍是远远不够的。
蒙元时代,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的态势。
儒士的身份及其所代表的“礼乐政刑”等儒学理念,都遭受着异质文化的挑战和质疑。
蒙元长期摈弃科举取士,使儒士失去常规的仕进之途,退居权力的边缘。
同时,中原文化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蒙古权力阶层充斥着西夏、西域、回回等多种民族;宗教信仰诸如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异常兴盛,无疑对“以儒治国”的中原传统也造成了冲击。
缘乎此,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儒士们要解决汉文化所面临的困境、重振汉文化的复兴,不能仅仅限于东平一隅之地。
他们只有赢得中央支持,才能最终为儒士正身,为文化造势。
东平的有识之士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故此不断为之努力,其行动之一,就是出仕新朝。
三、东平儒士出仕元朝及其文化意义
如上所述,东平儒士通过兴修府学、选拔英才,成功实现了区域的文化复兴。
为使中原“汉法”进一步推广,并最终为朝廷所采纳,儒士更需要正面接触蒙古统治者,进而实现传统知识分子“得君行道”的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蒙古在治理中原的过程中,其统治策略也在不断调整。
比如忽必烈即位之时,就已经意识到治理中原非儒术不可。
他逐渐征召汉地儒士,访以治国大略,这也成为东平之士跻身朝堂的契机。
在当时异族为主导的权力世界,儒士成为中原文化的集中代表和积极推行者。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闻宋子贞之名,特召其入朝,拜为右三部尚书。
在此前后,王磐、刘肃、商挺、徐世隆、李昶等东平名士也陆续受召,进而入朝任职。
他们出仕元朝后,马上参照中原王朝的模式,积极制定新王朝的典章制度。
史载刘肃任左三部尚书后“官曹典宪,多所议定”[2](3764);李昶“选举礼文之事,多所裁定”[2](3763);宋子贞“典章制度,多子贞裁定”[2](3736);徐世隆建议忽必烈“帝中国,当行中国事”,并协助制定礼乐、祭祀、选官等制度[2](3769-3770),等等。
儒士的上述举措,无疑再次践行了儒家构建的政治模式,对推动元朝封建化起到加速作用。
不仅如此,王磐、徐世隆等人还将前朝政绩编为《大定治绩》一书进呈忽必烈,希望他效法前代贤君,并以中原“文景之治”相期许。
东平之士在倡导“汉法”的同时,为了扩大儒士阵营,又不断援引各自的门徒进入中央机构。
由于府学此前对词赋技能的注重,府学生多因擅长文辞而被首先安置在文职机构。
例如李谦、阎复、孟祺、徐琰等东平府学生,正是经王磐、宋子贞荐引而任职翰苑的。
元大德初年(1297),袁桷曾感叹,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东平之士,十居六七”[7](9),可知几经荐举后,“东平派”在朝中已颇具声势。
“荐举”明显带有政治同盟的意味,在科举断绝的时代,它有效接续了文人的仕进之途,使之成为“汉法”的继续推行者。
其后,入元既久,东平之士或继续留任庙堂,或转而出仕地方;由于曾受过儒学浸染,他们往往在文教治理多有建树。
兹就东平府学生之杰出者的情况,略作介绍。
在东平府学培养的学生中,成就最著者当推享有“东平四杰”之誉的李谦、孟祺、阎复、徐琰。
“四杰”在府学均受教于名儒王磐,并以擅长词赋
·
68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享誉一时。
王磐后来任职翰林院,“四杰”也先后被举荐入元。
李谦曾任应奉翰林文字、翰林直学士、翰林承旨;孟祺任应奉翰林文字、太常博士等职;徐琰任翰林学士承旨;阎复任翰林应奉文字、历翰林修撰、翰林学士、集贤学士等职。
上述诸人入仕之初,一般都会被安排在翰林院等清望机构,因此,翰林往往成为府学生最为集中的地方。
除上述四人之外,已知曾任职翰林的府学生,尚有张孔孙、刘赓、夹谷之奇、李之绍、王构、王恽、胡祗遹等十数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中央机构中的“东平派”。
可以想见,当时“东平派”的词赋之学,已成为新进儒士立身朝堂的一技之长。
当然,翰林院仅仅是他们得以进身的阶梯,诸人日后的仕途并非仅仅局限于此,而是由翰林院转向其他中央机构,或到地方任职。
由于“东平派”文士多具有深厚的儒学积淀,他们更期望将儒家的治国理念应用到现实社会中,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制诰、诏命等文字的写作。
因此,当儒士任职一方之后,便自觉将东平的儒风加以发扬光大。
例如孟祺,曾于元至元年间随丞相伯颜伐宋,授承直郎等职,并参与军机戎务,后因为有功而任职嘉兴路总管,并在其任内首重兴学,创立了一系列人才选拔制度。
胡祗遹,曾由中央出任济宁路总管,政绩亦以兴学为务,“其考课为天下最”[8](第13册,301)。
夹谷之奇“为政卓卓可称,虽老于吏学者,自以为不及”[2](4061)。
此外,儒士中亦多有入参朝政者。
马绍官至中书右丞,力劝元世祖轻徭薄赋,并与权臣桑哥斗争,努力维护政治的清明;李谦曾作为元裕宗真金、成宗铁穆耳的侍从,积极向蒙古贵族推广儒学。
此外,东平府学中尚有商琥、王桓、王构、杨桓、张孔孙等十数人,在入元之后位列显秩,成为名臣。
总之,东平儒士为达到文化的复兴,最初借助汉人世侯之力,在地方兴建府学、依仿科举之法培养人才;其后,部分成员在获得朝廷征召后,积极为推行“汉法”而努力。
为了扩大文化阵营,他们又采用荐引方式,使更多同道者步入仕途,为进一步“致君泽民”铺平了道路。
在蒙元统治初期,东平幕府成为汉文化复兴的重要基地。
严实父子在辖境之内整顿吏治,恢复经济,为文化复兴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他们重视文化建设,收留大批金末儒士,兴建了著名的东平府学,开创了文化的繁盛局面。
作为文化的传递者,东平儒士凭借严氏幕府之力,致力于传道授业、荐拔英才,这可视为中原文化在新环境下的继续发展。
特别是府学培养的人才,大都入朝任职,人数之多,为诸州府之最。
此种盛况的取得,表明严实父子及其幕客振兴文化活动的巨大成功。
大批儒士进入权力阶层,不仅为汉地文化争得一席之地,也对此后儒学的推行以及蒙元王朝的汉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元好问.元好问全集[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4]李修生.全元文:第2册[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5]李修生.全元文:第15册[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6]苏天爵.滋溪文稿[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袁桷.清容居士集[M]//张元济.四部丛刊.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
[8]李修生.全元文:第13册[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齐昆】
A Study of the Cultural Recovery Activities of
Chinese Region at the Beginning of Yuan Dynasty
———To center around discussion on the Dongping Mufu
ZHAO Zhong-min
(School of Humaniti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Yuan Dynasty,Yan-shi and his sons governed Dongping and dedicated to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covery.They tried their best to introduce personnel,out of their admiration,more and more adherents group a-round in Dongping.With the power of the Yanshi governor,the adherents participated in many activities to cultural revival,which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Key words:Yuan Dynasty;Nobles in Chinese regions;The Dongping Mufu;culture;re-construct
·
78
·
赵忠敏论蒙元统治初期汉地世侯的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