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响应测试报告
电器功能测试报告范文
电器功能测试报告范文一、报告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器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电器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功能测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次报告针对某电器产品进行了功能测试,并整理出了详细的测试结果。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电器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作,并检测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测试,可以初步评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用户体验,为产品改进提供参考。
三、测试方法1. 功能测试:通过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操作,验证其是否按照设计要求正常工作。
2. 性能测试: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如功耗、速度、温度等。
3. 可靠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和负载测试,检验产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测试内容和结果1. 产品外观检查:检查产品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的损坏或变形。
结果:产品外观整齐,无明显瑕疵。
2. 功能测试:- 开关机功能:测试产品的开关机是否正常。
结果:开关机功能正常。
- 控制面板:测试各个按键的功能是否正常。
结果:控制面板按键功能正常,响应迅速。
- 模式切换:测试产品不同模式的切换是否顺畅。
结果:模式切换功能正常。
- 其他功能:对于产品附加的其他功能,如定时、温度调节等,进行逐一测试。
结果:其他功能正常。
3. 性能测试:- 功耗测试:测试产品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变化。
结果:功耗稳定,符合标准要求。
- 速度测试:测试产品在各个工作模式下的运行速度。
结果:运行速度满足预期要求。
- 温度测试:测试产品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的温度变化。
结果:温度升高较慢,未出现过热情况。
4. 可靠性测试:- 长时间运行测试:将产品连续运行一段时间,观察其稳定性和高温下的工作情况。
结果:产品运行稳定,无异常情况。
- 负载测试:对产品进行负载测试,观察其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
结果:产品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五、结论根据本次功能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该电器产品的各个功能均正常工作,用户体验良好。
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泰索温度测控工程技术中心文件名称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测试方法文件编号TS-QMSS-TW-026制定部门中心实验室生效日期2012.11.15 版本号A/0工位或工序名称测试室使用的工具、仪器、设备或材料试验装置、干式炉、精密温度仪表、计时器、传感器作业方法试验装置示图注释:2-固定托架;3-摆动气缸;4-旋转臂;5-直行气缸;6-传感器夹持器;7-干式炉;11-导向堵头;12-计时启动(位置)开关;26-被测传感器;27-温度显示仪表。
1.温度传感器时间常数定义温度传感器的时间常数是指被测介质温度从某一温度t0跃变到另一温度t x时,传感器测量端温度由起始温度t0上升到阶跃温度幅度值t n的63.2%所需的时间。
热响应时间用τ表示。
2.测试和试验步骤2.1将自控温管式电炉温度事先恒定在(建议:热电阻推荐300℃;热电偶推荐600℃)预定温度,待测样品安装在检定炉夹具上置于室温下等温30分钟以上(若传感器提前两小时放置在实验室,便不需要等温过程)。
2.2连接传感器与精密温度仪表测量线路,在将传感器置于温场前,接通电源,观察精密温度仪表显示的室温t s(t s=t0)并记录。
2.3提前计算以下有关数据2.3.1阶跃温度(幅度)值:对于热电阻t n=300-t s;对于热电偶t n=600-t s。
2.3.2记时掐表温度值t'=63.2%t n+ t s,对应时间为热响应时间τ。
2.4试验操作2.4.1以上准备就绪,将温度显示仪表上限报警值设为:63.2%t n+ t s作为计时终止信号,以便自动的控制计时器工作。
2.4.2接通气源,按动摆动气缸电磁阀按钮,旋转臂摆动旋转至干式炉炉口上方(保持同一轴线),大约5秒后直行气缸电磁阀动作,将温度传感器垂直插入干式炉(深度大约180mm)。
此时,计时开关已经打开并开始计时。
2.4.3注意观察精密温度仪表显示温度值迅速变化,待温度显示值达到报警值63.2%t n+ t s瞬间,报警常闭接点断开,此刻计时器当前示值即为实际时间常数τ。
冷热冲击测试报告范例
冷热冲击测试报告范例标题:冷热冲击测试报告范例摘要:本文是一份冷热冲击测试报告的范例,旨在介绍冷热冲击测试的目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结论。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冷热冲击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以及如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产品改进。
本文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和结构清晰的段落,力求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应用。
1. 引言冷热冲击测试是一种常用的环境试验方法,用于评估产品在极端温度变化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次测试旨在验证样品在冷热冲击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以及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 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样品在冷热冲击环境下的耐受能力,并通过测试结果为产品改进提供参考。
具体测试目标如下:- 评估样品在极端温度变化下的物理性能和功能性能;- 检测样品在冷热冲击环境下是否会出现破裂、脱落、变形等问题;- 验证样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测试方法本次测试采用以下步骤和条件进行:1) 将样品置于低温环境中,保持一定时间,使其达到稳定的低温状态;2) 将样品迅速转移到高温环境中,保持一定时间,使其达到稳定的高温状态;3) 反复进行低温和高温的交替,记录样品的性能变化和异常情况;4)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4. 测试结果根据测试数据和观察记录,得出以下结论:- 样品在冷热冲击环境下表现良好,未出现破裂、脱落和变形等问题;- 样品的功能性能在冷热冲击环境下基本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异常;- 样品的物理性能在冷热冲击环境下有所变化,但未超出可接受范围;- 样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5. 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样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较好,能够在冷热冲击环境下保持稳定性能;- 样品的材料选择和工艺处理能够满足冷热冲击环境的要求;- 样品在冷热冲击环境下的性能变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和热胀冷缩等因素影响。
6. 结论根据本次冷热冲击测试的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样品在冷热冲击环境下表现良好,能够满足产品的设计和使用要求;- 样品的设计和制造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样品在冷热冲击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较好,能够适应极端温度变化的工作环境。
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资料清单 (2)
重庆市建筑能效测(绿色建筑)评与标识资料一、建设单位填写《重庆市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申请表》。
申请表需一式4份【必须盖有申报单位公章,资料组卷装订1份,另外3份不需组卷】。
二、光盘资料(同时应提供装订完整的竣工图纸及施工审查图纸):1、全套竣工图及施工审查图(包括建筑、暖通、电气、给排水专业):其中建筑部分图纸包含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节能构造大样图,门窗(幕墙)大样图及门窗明细表,建筑总说明;建筑节能专篇;建筑节能保温范围图;建筑总平面图;【原件及电子件】;2、建筑节能设计模型【电子件】、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原件及电子件】。
三、建设单位提供能效测评与标识资料,主要资料如下:(一)建筑能效部分:1、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复印件】;2、施工许可证(新增加资料)3、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建筑、暖通、电气、给排水专业设计图及建筑节能设计模型,节能计算报告书,空调热负荷及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书【有集中空调时必须提供原件】);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审查意见及设计单位的回复资料【提供建筑节能审查报告原件】;施工图建筑节能工程设计变更文件(包括变更图说【原件】、建筑节能设计模型、节能计算报告书和相应的审查文件);4、重庆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复印件】;5、涉及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竣工图、施工变更、施工质量检查记录、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6、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设备、材料、产品(部品)合格证、进场复验报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节能性能检测报告【所有节能复验报告需提供原件】;7、已由法定检测机构进行了工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的,应提供检测报告;8、采用建筑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情况报告及按照有关规定应进行评审、鉴定及核准、备案和技术性能认定的有关文件。
(二)建筑环境与资源利用部分(绿色建筑):(新增加资料)1、重庆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2、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达标情况表;3、涉及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子分部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变更文件)、竣工图、施工质量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相关资料;4、与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子分部工程相关设备、材料、产品(部品)质量证明文件、进场复验报告、检测报告;5、与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子分部工程相关的计算书(表)、材料决算清单;6、与建筑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子分部工程相关的数字化模拟计算分析报告、模型;7、绿色施工的制度、方案、监理记录和环境检测报告;说明:1、所有证明资料公章应为鲜章;2、所有建筑节能复验检测报告需提供原件核对(资料组卷时可装订原件或复印件);3、建筑节能审查报告需提供原件核对(资料组卷时可装订原件或复印件);4、有建筑节能变更时,需提供节能变更单及重新进行节能审查的原件核对(资料组卷时可装订原件或复印件);5、有集中空调时,需提供空调热负荷及逐项、逐时冷负荷计算书的原件;6、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资料按以下《建筑能效测评与标识资料清单》组卷装订。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DOC)
XX省XX市学院片区地源热泵工程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XX省XX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二〇一四年五月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一、工程概况该项目为XX省XX市学院片区(XX市学院、新华苑)地源热泵工程,位于XX省省XX市市。
本工程拟采用节能环保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我所对该工程地埋管场地进行了深层岩土层热物性测试。
本次试验进行了1个孔的测试。
报告时间:5月10日~5月11日。
二、测试概要1、测试目的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出现偏差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拟通过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获得地埋管区域基本的地质资料、岩土的热物性参数及测算的每延米地埋管换热孔的换热量,为地热换热器设计、换热孔钻凿施工工艺等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2、测试设备本工程采用XX省建筑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型号为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如图1所示。
该仪器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 2008 1 0238160.4)。
并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馆、济南奥体中心等一大批地源热泵工程中的岩土层热物性测试。
见附件3。
3、测试依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 2009年版)。
测试原理见附件2。
图1 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三、测试结果与分析1、测试孔基本参数表1 为测试孔的基本参数。
表1 测试孔基本参数项目测试孔项目测试孔钻孔深度(m)100 钻孔直径(mm)150埋管形式双U型埋管材质PE管埋管内径(mm)26 埋管外径(mm)32钻孔回填材料细沙主要地质结构粘土与玄武岩2、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见表2。
循环水平均温度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见图2。
测试数据见附件1。
初始温度:16.2℃;导热系数:1.66W/m℃;容积比热容:2.1×106J/m3℃。
3、结果分析钻孔结果表明:该地埋管区域地质构造以粘土为主。
热电阻出厂报告
热电阻出厂报告1. 引言热电阻是一种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
本文档是针对某型号热电阻的出厂报告,旨在说明该热电阻的性能参数、出厂测试结果及其他相关信息。
2. 产品概述该型号热电阻采用了先进的温度传感技术,具有精准、稳定的特点。
其主要特性如下:•测量范围:-50°C 到 +500°C•精度等级:Class A•响应时间:≤ 0.5秒•额定功率:≤ 1mW/°C3. 产品参数3.1 电气参数参数数值额定电阻值100Ω(在0°C时)额定电阻温度系数0.00385Ω/Ω/°C最大允许电流10mA绝缘电阻≥ 100MΩ(在20°C时)绝缘电压≥ 1000V(交流,1分钟)3.2 环境参数参数数值工作温度范围-50°C 到 +150°C储存温度范围-50°C 到 +250°C工作湿度≤ 95% 相对湿度(非冷凝)4. 出厂测试为确保热电阻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出厂测试。
以下是测试项目和测试结果的摘要:4.1 额定电阻值测试使用标准电阻箱对热电阻进行了额定电阻值测试,测试结果如下:温度(°C)额定电阻值(Ω)0 100.0625 100.0350 99.98100 100.12150 100.15200 100.20250 100.25300 100.29350 100.32400 100.36450 100.40500 100.45测试结果表明,在额定温度范围内,热电阻的电阻值符合标准要求。
4.2 温度响应时间测试将热电阻置于恒温水槽中,以不同温度变化进行测试,测量热电阻的温度响应时间。
以下是测试结果摘要:温度变化(°C)响应时间(秒)+25 到 +50 0.45+50 到 +100 0.53+100 到 +150 0.48测试结果表明,热电阻的响应时间在0.5秒以内,满足要求。
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热响应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
研究及应用的不断深入 ,其弊端很多 ,不但给地
源 热泵 系 统 的长 期稳 定 运行 埋下 很 多 隐患 ,而且 增 加 系统 的初 投 资 。此 次会 议 主要 围绕 这 些关 键
热点问题展开研讨 ,让业内真正有发言权的专家 和 企 业 以 自己 的实 践 经 验 ,提 出 问 题 、集 中讨
与节能中心朱清宇主任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浅层 地温能研究中心主任方肇洪教授 、中国能源研究 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郑克 棱主任 、中国
地 质 调查 局浅 层 地 温能 能 研究 与推 广 中心冉 伟彦
副主任等专家到会 。王秉忱大师致开幕词。 地下岩土热物性参数是设计地源热泵系统地
埋 管换 热 器重 要 的基 础 数据 ,而地 源 热泵 的应用
自全 国各省市的 l0多位代 表聚集 在此 ,召开 1 “ 地源热泵换热系统热响应测试技术与案例分析 研讨交流会” ,专 门研讨 、交流地源热泵换热系 统 的关 键技 术一 岩土 热响应 测试 。
会 议 由北 京 市 新 能 源 协 会 的 张 宏 友 主 任 主
持 ,国务 院资深 院士、建设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 中心主任王秉忱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
1 2月 1 日的北 京 已是 岁末 寒冬 ,但 北京 新 0 悦宏 国际大 酒 店 四层 大会 议 室里 却 气氛 热烈 。来
代表的关注 ;北京华清荣昊 、中国地质调查局浅 层地温能能研究与推广 中心、建筑环境与节能 中 心等单位结合工程实践 ,交流了地埋管换热孔传 热系数在设计 中的应用 、岩土热物性经典案例及 相关问题探讨 。来 自地源热泵产 、学 、研的各方 代表认真听取大会报告 ,提出问题。 开 发利 用 浅层 地 温 能 ,对 构 建 资源 节 约型 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我 国 现有能源结构 、促进 国家节能减排战略 目 的实 标 现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利用浅层地热能 为建筑供暖、制冷 的工程项 目数量及服务面积迅 速增加 ,已超过 1 . m ,其 中既有普通住宅 、 4亿 公共建筑 ,也有工业厂房、宾馆 、商场 ,显示了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地源 热泵作为一项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建筑节能的先进 技术 ,已取得 显著 的节能减 排效 果 。 国家在 “ 十二五”规划 中提出要调整优化能 源结构 ,构建安全 、稳定 、经济 、清洁的能源体 系 ,非 化石 能 源将 占 1.%。建 设部 提 出 ,未来 1 4 五年地源热泵的服务面积将达到 3 . m ,2 1 5亿 0 5 年的利用总热量达 6 8 80万吨标准煤 ,占能源消 耗总量的 1. 1 %。可以肯定的是 ,国家在 “ 7 十二 五”期 间地热能开发利用将掀起一轮新高潮 。 准确 的 岩土 热 物性 参数 的测量 是 地源 热 泵 系 统设计和应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也是当前浅层 地 温能技 术 推 广 的难 点 。地 源热 泵换 热 系统 热 响 应狈 试技 术 与 案例 分析 研讨 交 流会 的召开 对 加大 4 科研实力和技术创新 、推动浅层地温能的规模化
最新热分析实验报告
最新热分析实验报告
在本次热分析实验中,我们旨在探究不同材料在受热条件下的物理和
化学性质变化。
实验采用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两种技术,对选定的样品进行了全面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分析。
实验一: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样品:聚合物A
实验条件:在氮气氛围下,温度范围从室温至300°C,加热速率为
10°C/min。
结果:DSC曲线显示样品在约220°C时出现一个明显的吸热峰,表明
聚合物A在此温度下发生了相变。
进一步分析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分
子链间的相互作用能在此温度下被克服,导致结构的重组。
实验二:热重分析(TGA)分析
样品:陶瓷材料B
实验条件:在空气氛围下,温度范围从室温至1000°C,加热速率为
5°C/min。
结果:TGA曲线表明,陶瓷材料B在500°C之前质量变化不大,显示
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然而,在500°C至700°C之间,样品质量急剧
下降,对应的热分解产物通过质谱分析确认为氧化物和水蒸气,表明
材料在此温度区间发生了分解。
结论:
通过本次热分析实验,我们对聚合物A和陶瓷材料B的热性质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
聚合物A的相变温度为其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参数,而
陶瓷材料B的热分解特性则为其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提供了指导。
未
来的工作将集中在优化实验条件,以及扩展对更多材料的热分析研究,以便更全面地理解材料的热行为。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加热及热响应分析的开题报告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加热及热响应分析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评委、老师:
现代军事中,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一种高速、高效、高机动性的战争武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高速飞行过程中会面临着极高的气动加热和热应力挑战,导致材料性能退化、结构破坏、传感器故障等问题。
因此,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加热及热响应分析研究显得极为必要和紧迫。
本文以高超声速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开展气动加热及热响应分析的研究。
该研究包含以下内容:
1.对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加热机理进行研究,分析飞行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气动加热的影响。
2.根据气动加热机理,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加热数值模拟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3.基于实验研究,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测试,并分析材料的热应力特性。
4.基于分析结果,选取适合的材料和结构,开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并进行热响应分析。
5.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气动加热机理和热响应特性进行验证和完善,为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制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支撑。
本研究旨在通过气动加热和热响应分析的研究,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气动加热和热响应问题,提供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和性能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同时,本研究将有助于推动高超声速技术的发展,在国防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谢谢评委老师的关注和指导。
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泰索温度测控工程技术中心
文件名称
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测试方法
文件编号
2.4试验操作
2.4.1以上准备就绪,将温度显示仪表上限报警值设为:63.2%tn+ ts作为计时终止信号,以便自动的控制计时器工作。
2.4.2接通气源,按动摆动气缸电磁阀按钮,旋转臂摆动旋转至干式炉炉口上方(保持同一轴线),大约5秒后直行气缸电磁阀动作,将温度传感器垂直插入干式炉(深度大约180mm)。此时,计时开关已经打开并开始计时。
2.按规定对被测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等温和正确连接测量电路。
3.正确记录精密温度仪表显示的室温和计算试验所需数据。
4.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试验作业,保持装炉和记时操作动作协调一致。
5.准确记录数据和填写试验报告。
备注
温度传感器热响应测试驱动装置请参见该实验装置的详细说明书。
编制:审核:批准:
TS-QMSS-TW-026
制定部门
中心实验室
生效日期
2012.11.15
版本号
A/0
工位或工序名称
测试室
使用的工具、仪器、设备或材料
试验装置、干式炉、精密温度仪表、计时器、传感器
作
业Hale Waihona Puke 方法试验装置
示图注释:
2-固定托架;3-摆动气缸;
4-旋转臂;5-直行气缸;
6-传感器夹持器;7-干式炉;
11-导向堵头;
2.2连接传感器与精密温度仪表测量线路,在将传感器置于温场前,接通电源,观察精密温度仪表显示的室温ts(ts=t0)并记录。
岩土热响应试验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岩土热响应试验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任耿祥;裴成玉;杨鸿钧【摘要】Combining with a geo-thermal response test project in North China,the key issues of geo-thermal response test are analyzed and the test methods and steps are illustrated in detail.Vertical double U-tube test wells are taken,and the comprehensive thermal parameters of ground-source are received through field test of two test wells with depth of120m.Furthermore,the original ground temperature and the inlet and outlet water temperature response curve of the underground heat exchanger are also obtained,which are used to determ ine the heat exchange quantity of per well depth and other parameters.%结合华北某地源热泵热响应试验,对岩土热响应试验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说明。
对该项目场区内2个120 m深双U型垂直地埋管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并获得土壤的综合热物性参数,得到了岩土的初始稳定以及地埋管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响应曲线,进而确定了地埋管每延米的换热量等参数。
【期刊名称】《港工技术》【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地埋管换热系统;岩土热响应试验;热物性参数;工程设计【作者】任耿祥;裴成玉;杨鸿钧【作者单位】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1;TU411.2地源热泵系统是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热响应测试报告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天津大学环境学院2010年11月21日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测试人员:编制人:审核人:测试单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报告时间: 2010年11月21日目录一、项目概况 (3)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4)2.1钻孔设备 (4)2。
2钻孔记录 (4)三、测试目的与设备 (6)四、测试原理与方法 (7)4。
1岩土初始温度测试 (7)4。
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 (8)五、测试结果与分析 (10)5。
1 测试现场布置 (10)5。
2 测试时间 (10)5。
3 夏季工况测试 (10)5。
4 冬季工况测试 (14)5.5 稳定热流测试 (18)5。
6 测试结果 (21)5。
7 结果分析 (22)一、项目概况建设单位:河北省电力研究院建设地点:石家庄建筑规模:建筑面积3。
6万平方米工程名称: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岩土热响应试验工程工程总体工作量: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地热响应埋管测试采用双U竖直埋管形式,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中,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前期勘察测试工作做了补充规定:3000~5000m2宜进行测试,5000m2以上应进行测试,10000m2以上测试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
本工程根据实际状况,在场区内测试钻孔2个,具体位置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院现场确定,实际测试孔参数如下:1)A孔:双U管 DN32,孔径298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
5米,采用膨润土、细沙与原浆混合比例为1:3:3作回填材料回填。
2) B孔:双U管DN32,孔径300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
8米,采用原浆与细砂混合物回填材料回填。
工作量范围:1)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施工;2)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施工;3)实验测试;4)撰写测试报告,提供设计院图纸设计所需的测试报告等资料。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2.1钻孔设备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设备采用TB50型反循环打井机械设备(5吨型打井设备),主机使用电机功率7。
岩土热响应试验合同(2篇)
岩土热响应试验合同一、合同标的1.1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和本合同的规定,完成试验工作。
1.2 试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1.3 试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同期限2.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个月。
2.2 乙方应在合同有效期内完成试验工作,并提交试验报告。
三、合同金额3.1 本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大写):____元整(小写):¥_____元。
3.2 乙方开具正规发票,甲方按照合同约定时间支付合同款项。
四、乙方义务4.1乙方应按照甲方提供的试验大纲、试验方法、技术要求等进行试验,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乙方应在试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试验安全。
4.3乙方应在试验结束后15日内向甲方提交试验报告,报告应包括试验数据、分析结论等内容。
4.4乙方对试验过程中获取的甲方资料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未经甲方同意不得泄露。
五、甲方义务5.1 甲方应提供试验所需的场地、设备、资料等支持。
5.2 甲方应及时支付合同款项。
5.3 甲方有权对乙方的试验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试验质量。
六、违约责任6.1双方应严格履行本合同的约定,如一方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6.2乙方未能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完成试验工作,每逾期一日,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__%作为违约金。
七、争议解决7.1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其他约定8.1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8.2本合同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岩土热响应试验合同(二)一、合同标的1.1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岩土热响应试验,试验地点为_______。
地源热泵热响应测试报告
黑龙江某项目一期工程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测试单位:能源研发中心报告时间:2010年11月19日目录1、项目概况 (1)2、测试设备及方案 (1)3、计算模型 (2)4、试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5)5、项目所在地岩土柱状图及地下温度分布 (9)6、岩土热物性参数分析 (10)7、测试条件下换热情况 (10)1、项目概况建设单位:哈尔滨市某公司建设地点: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场地范围,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地热响应埋管测试采用竖直埋管形式,仅对一个钻孔进行热响应试验,实际测试孔参数如下:孔径170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124 m,底部4m为淤泥沉降,实际可供埋管深度120m,双U管,管径DN32,材质PE100。
测试目的:通过本次测试,获得埋管与岩土体的岩土热物性参数如:埋管区域内土壤初始地温、岩土体综合导热系数等,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测试时间:本次试验从2010年10月21日中午13:30开始,2010年10月25日中午12:30结束。
2、测试设备及方案1)测试装置简图图1 测试装置简图由图1可知,地源热泵模拟工况条件的设备由可调功率加热器、循环水泵、流量调节阀、涡轮流量计、玻璃管温度计、智能温度采集模块组成。
本装置系统功率大(最大可调至13kW)且运行稳定:地埋管内流量、供水温度依据设计要求可手工调节设定。
试验采用智能温度采集模块(内含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每隔一分钟采集一次数据,自动存储数据,所测得的岩土体的导热系数λ、钻孔的热阻等测试精度高.2)测试方案:本测试孔基本数据及测试运行工况如表1。
表1 测试孔基本数据3、计算模型a )线热源模型:线源模型将钻孔内外的地层视为整体,将埋管换热器看作具有一个当量直径的线热源,通过解一维瞬态热传导问题来确定在线源径向某一平面位置上的地层温度。
钻孔周围的传热实际上简化为一维轴对称问题,其控制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分别为:221 ss s T T T t c r r r λρ⎛⎫∂∂∂=+ ⎪∂∂∂⎝⎭ ,0b r r t ≤<∞> (1)0T T = ,0b r r t <<∞= (2)|b s r r l T q r λ=∂-=∂ 0t > (3)0T T = ,0r t →∞> (4)式中 T=T(r,t)——t 时刻r 处的岩土温度,℃;λs ——岩土导热系数,W/(m ·K );T 0-—未受扰动的岩土原始温度,℃;ρs ——岩土的密度,kg/m 3;c s —-岩土的比热,kJ/(kg ·K); q l —-单位长度线热源热流强度,q l =Q/H W/m ;r b —-钻孔半径,m ;t —-时间,s 。
热功率测定实验报告
热功率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利用热计量仪器测定热功率的方法,并熟悉热功率的计算与测量。
实验仪器与材料- 热计量仪器- 热电偶实验原理实验中我们使用热计量仪器来测量热功率。
热计量仪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计时器和一个温度传感器组成。
实验中,我们将热计量仪器放置在待测物体的近邻,并通过热电偶将仪器与物体相连。
当物体释放热量时,热计量仪器会记录下由物体传递给它的热量量。
通过测量一定时间内物体释放的热量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热功率。
实验步骤1. 用热电偶将热计量仪器与待测物体相连。
2. 将热计量仪器放置在待测物体的近邻。
3. 开始计时,并记录下初始时间。
4. 过一段时间后,停止计时,并记录下停止时间。
5. 从热计量仪器上读取记录的热量值。
6. 根据时间间隔和热量值,计算出物体的热功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块金属板作为待测物体。
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以下数据:初始时间为t1,停止时间为t2,热量值为Q。
根据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物体的热功率。
热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frac{Q}{t}其中,P表示热功率,Q表示热量值,t表示时间间隔。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待测物体的热功率为P。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稳定,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此外,热计量仪器的选择也需要符合实验要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利用热计量仪器测定热功率的方法,并成功测量出了待测物体的热功率。
实验结果表明,热计量仪器是一种可靠的工具,可用于测量物体的热功率。
在日常生活中,热功率的测量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热功率的测量可以帮助控制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能源管理中,热功率的测量可以用于评估能源消耗的多少,从而指导节能减排。
实验中的测量结果对我们深入理解热力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热功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体的能量变化规律,进一步探索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岩土热响应测试及应用中的问题探讨
块, 计算机等) 。
1 土壤原始温度测定 . 2
流量 , 功率。
自 18 年以来 , 93 国内外 许多单位研制 出了 岩土热物性参 数测试装置 , 我们根据工程需要 ,
2 岩土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及选择 计算 岩土热物性参数可采用线热 源解析模 2 计算模型 1
4 恒温测 试法 虽减低 了测试 条件 和缩短 _ 3
() 2柱热源解析模 型。在 恒热流条件 下 , 利 不 够 , 可能造成计算结果 出现偏差 。因此 , 有必
但不无法确定地 源热泵长期(~ 0 1 3 用 柱热 源解析模 型可 得到流体 平均 水温 , 随 要研 究能准确进行 短步长的计算模型 , 以大 了测试 时间 , 可
时间的变化 :
大缩短测试 时间 , 约测试 成本。 节
3 关于恒热流条件 . 2
年1 行性能预测所需要 的导热 系数 以及体积 比 i 垂
热, 导致此方法具有很大 的局 限性 ; 4 . 4由于 目前热 响应测试是进 行单孔试验 ,
=
+
譬
+
由于线 热 源解 析模 型 和柱 热源 解 析模 型
测 使 用 的前 提必 须是 恒 热流 条件 。如 果 测试 条 获 得的参数不可能反映孔 群效 应 , 试环境 与
其中 G函数计算见文献 。 件 发 生 变化 ( 电压 波 动 或 流量 变 动 等) 会 热 泵制冷机组 的运行条件 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 如 都
土 的综合 导热 系数和综合体积 比热是 地源热泵
主要包括 循环 系统( 水泵 , 管路 、 调节 阀 门 通过加热 器以恒定热 功率对 水箱 内 的水 加热 ,
系统设 计的重要基础性依据。目 , 前 岩土热物性 等) 、 加热系统冰 箱, 电加热等)电控系统O 、 电源 使加热后 的循环水 以恒定 的流量进入埋设在 地 参数 的获取方法有查表 法 、 验室测量法和现 开关 , 实 水泵开关 , 加热器开关 ,4 V电源等) 2D 和测 下与周围土壤充分接触 的 u型管换热器进行 换
水泥热电性能测试报告
水泥热电性能测试报告
本次测试是针对水泥热电性能的实验,旨在评估其导热和导电性能。
测试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导热性能测试和导电性能测试。
以下是具体的实验过程和测试结果。
导热性能测试使用热导率测试仪进行,首先将水泥样品切割成相同的大小,并保持表面光滑。
然后,在测试仪上设置合适的参数,并将样品放置在测试仪上。
测试仪会产生不同的温度梯度,从而测量样品的导热性能。
测试结果表明,水泥样品的导热系数为X W/m·K。
导电性能测试使用电导率测试仪进行,实验前需将水泥样品研磨成粉末状,并保证其粒径均匀。
然后,在测试仪上设置适当的参数,并将样品放置在测试仪上。
测试仪会通过电流的流动测量样品的导电性能。
测试结果显示,水泥样品的电导率为Y S/m。
本次实验还对水泥样品的热导率和电导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水泥样品的热导率和电导率呈现较低的相关性,说明水泥的热导性能和电导性能之间的关联程度较低。
综上所述,本次测试结果表明水泥样品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
这对于水泥的应用在一些需要导热或导电的场合具有重要意义。
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测试结果仅针对实验条件下的一种特定水泥样品,对于其他不同类型和制备方法的水泥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天津大学环境学院2010年11月21日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测试人员:编制人:审核人:测试单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报告时间:2010年11月21日目录一、项目概况 (3)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3)2.1钻孔设备 (3)2.2钻孔记录 (4)三、测试目的与设备 (5)四、测试原理与方法 (6)4.1岩土初始温度测试 (6)4.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 (8)五、测试结果与分析 (9)5.1 测试现场布置 (9)5.2 测试时间 (9)5.3 夏季工况测试 (10)5.4 冬季工况测试 (14)5.5 稳定热流测试 (17)5.6 测试结果 (20)5.7 结果分析 (20)一、项目概况建设单位:河北省电力研究院建设地点:石家庄建筑规模: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工程名称: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岩土热响应试验工程工程总体工作量: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场地范围内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地热响应埋管测试采用双U竖直埋管形式,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中,对地源热泵系统的前期勘察测试工作做了补充规定:3000~5000m2宜进行测试,5000m2以上应进行测试,10000m2以上测试孔数量不应少于2个。
本工程根据实际状况,在场区内测试钻孔2个,具体位置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院现场确定,实际测试孔参数如下:1)A孔:双U管DN32,孔径298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5米,采用膨润土、细沙与原浆混合比例为1:3:3作回填材料回填。
2) B孔:双U管DN32,孔径300mm,钻孔深度为自然地面以下92.8米,采用原浆与细砂混合物回填材料回填。
工作量范围:1)地埋管换热器钻孔施工;2)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施工;3)实验测试;4)撰写测试报告,提供设计院图纸设计所需的测试报告等资料。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2.1钻孔设备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设备采用TB50型反循环打井机械设备(5吨型打井设备),主机使用电机功率7.5kW,大泵功率7.5~13kW,泥浆泵功率7.5kW,排泥浆泵功率为3kW,钻孔设备实物如图1所示。
图1 钻孔设备实物图2.2钻孔记录1)A孔钻孔日期为2010年10月10日~2010年10月11日,钻孔直径为298mm,孔深92.5m。
下表为A孔的钻孔记录。
表1 A孔的钻孔记录表时间地层深度(m)岩土特性描述地层厚度(m) 7:30~8:30 0~28 20m出现一个硬层288:30~10:00 28~49 49m开始卵石层4910:00~15:00 49~52 卵石层5215:00~18:00 52~58 粗砂层5818:00~19:30 58~62 泥沙层6219:30~22:40 62~83卵石层和泥沙层8322:40~0:2083~90 卵石层和泥沙层902:00~9:1590~92.5 卵石层92.5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2010年10月11日6:30开始打压,压力为1.6MPa,稳压6小时,无泄漏现象。
2010年10月11日上午10:00开始洗井,下午13:00结束,洗井完毕后,将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简称下管),14:30下管完毕,对其进行打压,压力为1.6MPa,稳压20min,无泄漏现象,15:00采用膨润土、细沙与原浆混合比例为1:3:3作回填材料回填,16:00回填完毕,但在回填的过程中,因为膨胀土膨胀、粘稠,回填材料填的不是很充足。
2)B孔B孔钻孔工作开始于2010年10月12日7:00,18:10停止钻孔,钻孔深度为93.5m,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在从钻孔中提出钻杆的过程中将11根钻杆掉到所打的钻孔中(每根钻杆2.7m),经过和设计单位协商,将钻孔B的位置定于原位置正西5m处。
钻孔日期为2010年10月13日~2010年10月14日,钻孔直径为300mm,孔深92.8m。
下表为B孔的钻孔记录。
表2 B孔的钻孔记录表时间地层厚度(m)岩土特性描述地层厚度(m) 10:50~12:30 0~28 黄土层2812:30~13:20 28~33 夹杂大颗粒沙子的硬土3313:20~15:40 33~48 一层软一层硬的泥沙层4815:40~22:50 48~71 泥土层7118:00~19:30 71~82 泥沙层825:30~7:10 82~92.8 卵石层和泥沙层92.8垂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做第一次水压试验,2010年10月12日9:20开始打压,压力为1.6MPa,稳压5小时,无泄漏现象。
2010年10月14日7:30开始洗井,8:30洗井结束,8:40开始下管,9:20下管完毕,对其进行打压,压力为1.6MPa,稳压25min,无泄漏现象,9:45开始回填,采用原浆与细砂混合物回填材料回填,10:50回填完毕。
三、测试目的与设备通过本次测试,获得埋管区域内土壤综合初始地温、埋管与岩土体的实际换热能力,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地源热泵模拟工况条件的设备由恒温加热水箱(变频控制)、风冷制冷机组(变频控制,电子膨胀阀)、水泵、流量调节阀、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采集仪及监测、记录仪表组成,可用来模拟夏季排热工况和冬季取热工况。
系统运行稳定:地埋管内流量、供水温度依据设计要求可手工调节设定,供水温度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保持恒定,误差为±0.2℃;加热器与压缩机可双工况同时运行,自动起停,也可手动操作。
试验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每隔5秒钟采集一次数据,自动存储数据。
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测试系统实物图如图3所示。
恒温水箱5-50℃制冷流量计机组控制系统图2 测试系统流程图图3 测试系统实物图四、测试原理与方法4.1岩土初始温度测试在众多的设计参数之中,被认为最容易测定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众所周知,温差是热量传递的驱动。
对于地源热泵的地埋管换热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平均温度与岩土平均温度的温差是热量传递的驱动力。
因此,做好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测定工作对于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非常重要。
《规范》规定,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测试应采用布置温度传感器的方法。
测定的布置宜在地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且间隔不宜大于10m;以各测点实测温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本测试工程采用垂直布置温度传感器法,沿PE管外部深度方向上布置温度传感器PT100,通过实时监测温度传感器的监测数据,确定不同深度地层的温度,最终以所测的不同深度地层的温度的算术平均值最为岩土初始温度。
A孔孔深92.5m,从井底自上共布置温度传感器10个,间隔为10m。
B孔孔深92.8m,从井底自上共布置温度传感器12个,间隔为8m。
温度传感器的布置图如图4所示。
使用安捷伦数据采集仪作为二次测温元件,通过RS232数据连接线与笔记本电脑连接,笔记本电脑将自动采集数据,每30秒采集一次数据,数据采集实物图如图5所示。
图4 温度传感器布置图图5 数据采集实物图4.2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对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的测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稳定热流模拟实验(简称恒流法),另一种是稳定工况模拟实验(简称恒温法)。
稳定热流模拟试验,也称为“热响应测试”或“岩土热物性测试”,采用电加热器(或制冷机)提供稳定热量(或冷量),记录地埋管换热器的温度响应情况,并利用模型计算岩土热物性情况。
该方法的优点是:测试设备结构简单;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多,理论依据充分。
缺点:传热模型存在适应性问题,假设条件与实际地质情况差距较大;需要多次模型计算,增加误差累计;计算具有较强专业性,掌握程度不同等。
稳定工况模拟实验,也称为“冷、热响应测试”,采用风冷热泵建立稳定的地埋管换热器运行工况,也可计算岩土体热物性参数,并直观获得地埋管换热器每延米换热量,也用于计算地埋管换热器的综合传热系数。
该方法的优点是:优点:测试结果直观;设计结果可校核。
缺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忽略管井间热干扰和非稳态传热因素;测试设备复杂等。
综合考虑,本测试工程采用稳定工况法,稳定工况测试示意图如图6所示,表3为稳定工况的测试参数。
为了进一步探寻岩土热响应方法对实际换热能力的影响,对B孔的测试,采用了稳定工况法和稳定热流法两种方式,并将二者的测试结果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为地埋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可靠的指导。
图6 稳定工况示意图表3 稳定工况测试参数表工况试验供水温度(℃)回水温度(℃) 流量(m3/h)总传热量(kW)模拟夏季工况放热33 — 1.8-2.0 —模拟冬季工况取热 5 — 1.8-2.0 —五、测试结果与分析5.1 测试现场布置测试工作中,一个工况的测试至少要连续运行48小时,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搭建了帐篷作为遮挡棚,在遮挡棚内进行相关的测试工作,帐篷的四个侧面可以完全打开和关闭,以便制冷机组的通风散热。
现场的布置图如下图7所示。
图7 测试现场布置图5.2 测试时间测试时间及与之相应的测试工作见表4表4 测试工作时间表测试内容测试时间测试时长/小时A孔夏季工况的模拟测试10月14日~10月17日75A孔冬季工况的模拟测试10月18日~10月22日100B孔加热功率为3.6kW模拟测试10月23日~10月27日90B孔夏季工况的模拟测试10月27日~10月29日56B孔冬季工况的模拟测试11月5日~11月8日74B孔加热功率为8.4kW模拟测试11月11日~11月14日755.3 夏季工况测试夏季工况测试的是热泵系统夏天热泵制冷工况:空调系统通过制冷设备把各房间的热量抽取出来,通过地埋管换热器排向地下土壤。
测量地埋管在夏天的散热功率,就是根据地源热泵设备运行的标准工况所对应冷凝温度的冷凝器出水温度,拟定某流量进行模拟运行试验实测值。
测试试验持续运行,直至回水温度与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趋于稳定,近似不再变化。
1) 测试结果循环水在地埋管中的进出口温差和传热量是由地埋PE管和水平连接管换热作用的结果。
由于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平连接管较短并且用保温材料对其进行保温。
所以其对换热的效果影响较小,可近似的忽略。
a) A孔夏季工况图8、9、10分别为A孔供回水温度、换热量、流量随时间变化图。
如图8所示,供水温度在运行5~6个小时后已经趋于稳定,温度在32.8±0.3℃范围内波动,而图8、9显示,A井夏季排热工况的模拟在运行50多个小时后趋于稳定,最后20个小时内变化很小,达到稳定的状态,由此可见,地下换热达到相对稳定的时间要远远长于供水温度达到稳定的时间。
如图10所示,测试期间流量一直稳定在1.8-1.95m3/h期间,达到测试要求标准1.8-2.0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