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育人功能探微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育人途径的探索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育人途径的探索作者:丁秀元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12期【摘要】小学德育大纲当中表明小学每一门学科都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途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样,小学科学教学也是一种必要的育人途径。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为未来的科学家,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本文主要参考了当下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希望能够对小学科学教学育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育人途径小学各门学科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素质,科学教学也是如此,而向学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角色便是教师,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和正确地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是关键所在。
一、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一)重视程度不够我国现阶段仍然有很多小學不重视学生的科学教学,认为科学教学没有太高的价值,反而过于重视学生语数外学科的成绩,把语数外当成是主要学科,从而无视了科学教学。
这一点从课程表的安排便可以明显看出来,语数外学科安排课程较多,科学学科安排较少甚至有些学校选择性地跳过,用语数外来顶替。
学校不重视,教师不重视,学生更加不重视,就算有课程的安排,学生也会当成是自习课,转而去完成教师安排的其他科目作业。
由此可见,因为各方面的不重视,学生根本得不到科学素养的熏陶,同时还会对作业任务量较大的其他学科产生厌恶心理,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学资源匮乏小学生的科学教学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需要一些基本的科学器材。
但是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很多学校缺乏相关的教学器材,设备较为短缺,只有极少的学校为科学教学建造了实验室,但是因为学生数量多,实验室较小,并且器材数量有限,所以实际应用也比较少。
因此很多安排科学课程的学校在学生的教学方面也仅仅是依靠教师的口头教学,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整个过程当中没有任何的实践活动,影响科学教学的成果。
案例分析小学科学学科教材和教学内容是如何实现育人(立德树人)价值
(一)做科学探究活动的支持者
创建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是维持科学课堂探 究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在有效的科学探究活 动中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 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1)提供探究材料。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日 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和一些回收物资就足够了 ,要进行的实验也很简单,不需要任何特别的 技术知识。
小学科学教学的育人内容
小学科学教学的育人策略
1.渗透法 2.体验法
小学科学如何实现育人价值 ——立德树人
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德才兼备、德艺双馨
科学探究活动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立德树人的出处
科学课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数据意识
科学作业要怎样开放才好
1.缘起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 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 我认为教师工作的重点应该由过去的直接灌输 转向引导、推动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是 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
(2)保障探究时间。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小小的实验室,科学研 究和小学生们设计并完成的实验比起读书本需 要更多的时间,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孩子需 要时间去理解和学习。
(3)布置探究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 上的便利。这里的空间是指学生座位的安排。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插秧式地编排座位 ,每个孩子被安排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努力去理解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和材料 ,这使得学习常常被视为孤立、个体化的活动 。
(二)做学生学习科学的引导者
学习内容是通过教师、学生与学习探究对象 三者之间交互作用而实现,三者不能或缺。在 学习中,尽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 但是教师仍有责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 帮助、适时调控。
深入课堂实现育人目标——小学科学教师年度教学工作总结
深入课堂实现育人目标——小学科学教师年度教学工作总结2023年已经来临,小学科学教师的工作依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对于一个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工作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深入课堂,加强教学管理,实现了我们学校育人目标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来谈谈如何通过深入课堂实现育人目标。
一、注重课堂教学在我工作的这一年里,我十分注重课堂教学,为此我采取了很多措施。
首先,我在课堂上尽可能的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PPT、视频和实物等引入教学,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科学知识。
其次,我努力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被动听课,更是能够通过各种实验和教学活动来了解科学的本质和应用。
阅读科学绘本、观察天文现象、研究突发事件、收集班级细菌等活动的设置,不仅促进了学生和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科学。
二、生动化课堂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生动化课堂的营造。
为此,我经常会在课堂上采用讲解和演示的形式,以最直观的方式来传递知识。
而且我每次上课都会带着足够的热情和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主动和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容。
除此之外,我还会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科学知识。
例如,利用酵母发酵面团、通过荧光染料清理水源等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科学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也是我在过去一年里非常注重的一项工作。
我通常会在开学前就做好课程设计,然后尽量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
另外还加强教学效果的测评和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所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科学方法和技能。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活动,以此帮助他们更深的掌握科学知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科学考察、海洋之旅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科学应用,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兴趣。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探析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探析摘要: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珍爱生命, 认识世界,爱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生命科学领域的的教学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因此,一线的小学科学教师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掌握教材基本内涵,站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角度制定计划,实施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创造性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奥秘,让其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育人价值;一、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的充分认知生命科学是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生命概念,是学生理解自然、敬畏生命、理解生命的内涵,实现生命价值升华的学习内容。
生命科学所属的学科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教育,而生命是人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理解生命的本质,用知识武装个体,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也是“以人为本”教育宗旨的体现。
小学科学学科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的主要体现为认识自然,了解生命的形成与生长,尊重自然,尊重生命,领会生命的意义。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中的进化内容,通过对植物、动物乃至人类本身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以自己的角度看待自然万物,通过接触并理解生动活泼的世界,激发其对生命的热爱与世界本质的探索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自我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发展提供准绳。
二、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的合理教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实现对生命的升华有着十分独特的意义,而出于生命领域知识涉及内容广泛,在层次与教育目标上存在多样性,因此,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应该以“育人价值”为核心开始,遵守生命领域教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1.确定活动主体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关键,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目标是实现生命科学领域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小学科学育人价值的必要内容。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探析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探析摘要: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其中生命科学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育人价值不可忽视。
本文以苏教版为例,探析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育人价值。
通过分析生命科学领域在知识的积累、思维方式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的育人作用,旨在为小学科学教师和教育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苏教版引言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生命科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学生可以了解自然界生命的奥秘,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文以苏教版为例,探索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育人价值。
一、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价值探析的研究意义研究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育人价值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意义:首先,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有指导作用: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育人价值能够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和发展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观察力、实验探究能力等,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其次,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生命科学领域的育人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还包括对生命的尊重、关爱和责任感的培养。
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人文关怀、道德品质及健康生活习惯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然后,加强小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生命科学领域涉及到动植物的研究和植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对生命科学的学习,可以增强小学生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关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
接着,为小学生未来学习和职业选择提供方向:生命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探索其中的育人价值能够为小学生的未来学科选择和职业规划提供方向和借鉴。
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学习和从事相关职业的积极性。
最后,丰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育人价值,可以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1. 引言1.1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科学教学既要传授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过科学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保护环境,培养责任心和爱心,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在立德育人的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科学修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从而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中立德育人的目标。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核心素养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导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在科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科学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健康人格和良好品德的科学公民。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2 增强学生的科学修养增强学生的科学修养是小学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科学修养是指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基础。
要增强学生的科学修养,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科学世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
科技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优势
科技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优势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科技教育作为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与优势。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科技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优势,以期深入理解并推动科技教育的发展。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科技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操作、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科技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团队合作、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种实践性质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科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开展科研项目、参与科技竞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科技教育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鼓励学生提出新想法、解决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这种培养模式为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科技教育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科技教育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分工合作、互相协作,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合作性质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推动跨学科知识融合科技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科技教育中,学生需要了解和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例如科学、数学、工程等。
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学生的知识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实践科技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科技教育注重实践科技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培养学生既具备科学素养又具备人文修养。
科技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还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
这种全面性的教育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科技人才。
结论科技教育的育人功能与优势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推动跨学科知识融合和实践科技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统一等方面。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目标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情感素质以及道德品质的全面人才,而这些素质的培养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以及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
立德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也是小学科学教学必须把握的重点。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探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落实立德育人,首先要选好教材和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教材中应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通过科学教育来引导学生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等良好的品质。
其次,科学教育中应该注重素质教育的融入。
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知识与实践相辅相成的重要性,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科学知识的同时,我们应该注重扶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具有独立人格、创造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素质。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学应该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科学教育应该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利用游戏、实验、讨论、观察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动手尝试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踏实探索,勇于质疑,积极探究,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世界的运作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师素质的提升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
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关的道德素质。
首先,教师要有国家法律制度的意识,教育学生要遵循本国的法律和道德准则,不偏离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方向。
其次,教师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具备相关的教育素养和职业道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心理健康,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与不足,旨在全面发展每一个小学生。
小学科学教学育人功能探微论文800字.doc
小学科学教学育人功能探微论文800字小学科学是一门将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内容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大量的存在于教材之中。
因此,在实际的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科学课程的优势,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
在科学活动课上,要巧妙地依据学生性格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好课内外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科学教学的德育目的。
一、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作用科学教学作为小学阶段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学生接受科学启蒙教育的学科,也是展现出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主要手段。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要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任务。
同时,科学这门学科内设多种教学内容,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卫生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知识对于渗透德育教育起着积极地影响[1]。
在科学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使教师发挥育人作用的大好时机。
例如:科学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设置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假设,到底摩擦力大小是跟物体的重量,还是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再根据教材内容所设定的步骤进行实验设计,以此来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教材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逻辑思维方法,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科学知识,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爱国情怀。
例如:在学习古代科学家张恒所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科学知识,学习古代四大发明,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等,这些内容都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教师发挥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途径1、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研读教材内容,找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学时尽量的将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德育教育贯穿整个科学教学之中。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要想使小学科学教学成果真正得到体现,就必须把立德育人融入到教学中。
小学科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肩负着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态度等重要任务。
立德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中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等等。
要通过立德育人的方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品质,使他们既掌握了科学知识,又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一、科学教育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摇篮。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科学实验和研究中去。
通过科学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出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为未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更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科学思维包括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等等,而科学态度则包括对科学的敬畏、求知欲、诚实守信、团队合作等等。
只有通过小学科学教育的培养,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科学道路上更加顺利。
1.落实为人处世的道德品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步,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力、分析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为人处世的道德品质。
通过小学科学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形成仔细、周密的观察能力,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从观察到实验,从探究到总结,这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小学科学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在教学中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科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例和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心集体、主动帮助他人等等。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育人途径的探索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育人途径的探索摘要: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科学规律,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
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实践活动时,需要积极遵循新课程教学指导思想,重点培养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授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生动直观地探索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然后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中展现出的综合思维表现,积极开展综合性的教学评价,注重激励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关键词:小学科学;育人途径;教学探索;小学阶段科学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索等探究教学活动,学习如何从科学的视角观察现实世界,引领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
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积极组织多元化的探究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的科学探究态度,并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
然后教师利用综合性的教学评价策略,分析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行为习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科学唯物主义价值观。
一、转变科学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素养发展现阶段我国积极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需要积极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思想,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综合素养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结合科学学科的教学特点,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在课堂探索中的学习表现,积极探究创新性的科学教学模式,聚焦于科学学科的核心概念,设计系列性的科学探索学习活动。
不仅给予学生充分的科学探究指导,还让学生在理解科学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真实情境中。
例如,教师组织学生探索“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科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真实生动的科学实验探索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的科学现象,掌握判断物体沉浮的科学标准。
然后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引领学生通过改变其重量、体积,发现其沉浮状况并未改变,引导学生挖掘事物沉浮的具体原因。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落实立德育人
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落实立德育人摘要:教学首先要进行品德教育,很多例子可以表明,有专业的知识,但并不一定有相应的德行。
学校组织的教育中,品德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在小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有品德教育在先的思维,需要将品德教育渗透至学科教育中,只有二者相结合才会达到最佳结果。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要将科学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同时还要通过学习科学精神,让学生担负起社会责任。
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入德育是目前我国小学教学计划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落实立德育人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立德育人想要将小学生培养成为一位有科学素养的人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会受早期教育的影响。
所以,在小学这个阶段,就要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学生是否得到过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活动时,需要重视德育,让学生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并了解自身今后需要担负起的责任。
通过一些有趣的科学活动,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达到立德育人的效果。
一、结合学科知识,教学中渗透德育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是学习理解能力较低、储备的知识面较少、经验阅历少等特点,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从实际出发,结合授课内容,在设计课程问题时就可以慢慢将品德教育进行渗透。
比如,在讲完《时间的测量》后,学生们一般学习到的是“时光已逝,学会珍惜时间”[1]。
教师就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数自己手腕脉搏在1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听一段音乐需要用多长的时间;通过使用沙漏可以测量时间等。
学生们沟通交流后进行回答,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知悉,每个人需要自觉合理的的使用时间来珍惜学习的机会和环境。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同时也学会分配时间,从而对于学生可以起到积极健康的教育,并且可以让学生容易接受。
二、结合教学活动,参与中渗透德育首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的特性、教学的内容,结合实践的活动,组织具有趣味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目标逐渐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素养。
立德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灵魂。
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下面,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真正落实立德育人。
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通过科学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能力。
科学知识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方法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归纳与整合等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是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科学实践的基础,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独立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与创新是紧密联系的,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思维方式。
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素养是指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意识和科学研究的伦理道德意识,让学生明白科学道德规范和科学研究的伦理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品质。
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精神是指学生在集体中与他人进行协作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思维、思想道德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通过有计划有意识地将这些方面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才能真正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立德育人目标。
小学科技活动课的育人功能
小学科技活动课的育人功能作者:梅松宝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年第12期小学科技活动课是以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意在帮助、指导学生加强对科技活动的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得到巩固,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使学生养成勤勉多思、追求真知的品格和习惯,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教育功能统一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科技活动课是帮助学生学习科学、崇尚科学的大课堂。
通过老师宣传科技知识,带领学生搜集科技信息,使孩子们了解到无论哪一项发明创造,都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依靠科学才能获得成功。
教学实践中,我们让孩子们懂得:任何一项发明创造和科学实验的成功,都非一人所能,而是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比如做实验,众多的实验器材、复杂的实验程序,如果一个人做,就会手忙脚乱,影响实验的正常进行。
于是,教师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环境,分开小组,明确分工,团结协作,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交往能力的发展以及团结友爱精神的养成搭建舞台。
做实验是科技活动课的常用方式,但是实验工具、实验材料从何而来呢?许多生活中的东西拿来就可用。
一个深奥的道理,可能只需一个可口可乐罐、两枚小铁钉的操作就能证明。
在《认识电》一课的教学中,只用一粒爆米花、一根线、一把尺子或塑料梳子就够了。
学生用废旧的大雪碧瓶子制作的“火箭”,照样升上天空。
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到来之际,学校开展了“粽子送晚情”活动。
同学们从家里带来江米、小枣和煮好的粽叶,特请食堂大厨师当“教练”。
厨师们边讲解边示范,同学们饶有兴致地学习,逐渐掌握了包粽子的要领。
同学们把这些亲手包的粽子,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虽说外形不太好看,但却表达了孩子们尊老敬老的一片深情。
可见,科技活动课,在普及科技知识、增强科学意识的同时,将思想教育有机地统一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二、思维功能启发于观察分析中观察是感知的过程,生动直观的实验,可以形成强化刺激,使大脑留下持久的印象。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探析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育人探析摘要:小学阶段的科学启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是具有启蒙作用的一门基础性学科,通过学习小学科学,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生活中的现象,发掘这些有趣的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从而学到科学知识,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小学科学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也比较多,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把生命教育真正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学会爱惜生命,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人生观,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保证身心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命科学;育人探析小学科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有:调动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可以自觉探索,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和理解,逐步培养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须具有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与自然相处的态度。
科学素质的养成需要一定时期的培养,在短期内也无法真正掌握。
特别是生命教育,这是教育的重要基础和目的。
所以,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命,从热爱自己开始,热爱他人的生命,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将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伴随着我们人生的整个过程,从来到这个世界到离开这个世界,生命无时无刻不在我身边,它不仅关乎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还与人的本性和价值息息相关。
因此,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面对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爱惜自己的生命,还要教会学生对待他人和自然的生命要同样地爱护,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很多学生接触的生命教育和道德教育仍然匮乏,导致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现在的小孩子比较受家长宠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理解别人,尊重别人;有的还会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来威胁家长,甚至自杀的也不在少数,不知道生命的珍贵。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育人途径的探索
材 ,对 小 学 生 时 刻 进 行 育 人 教 育 。
小 学 生 德 育 大 纲 明确 指 出 .各 科 教 学 都 是 向 学 生进 行 育 人 教 育 的
经 常 性 途 径 ,各科 教学 对 培 养 学 生 还 有教 师在 对 我 国 四大 发 明 内 容进
义情 怀 ,建 树 他 们 长 大 以后 报 效 国
目的 。
一
教 学 内容 时 ,教 师 可 安 排 小 学 生
( 一 )依 靠模 范或 榜 样 对 小学
生 进 行 育 人 教 育
进 行 相 应 的实 验 ,并 要 求 小 学 生 对
种 子 萌 发 过 程 做 好 相 关 的 记 录 。 小 学 生的实验 可能会 出现两种 结果 ,
小 学 科 学 学 科 教 学 内容 当 中 .
有许多对模 范科学 家事迹 的介绍 。 教 师 在进 行 教 学 时 .便 可 对 学 生 进 行 因 势 利导 ,在 介 绍 模 范 科 家 事
即要 么 种 子 正 常 萌 发 .要 么 种 子 腐
烂 。教 师 在 进 行 总 结 时 ,便 可 运 用
中 ,有 很 多 是 教 师 对 小 学 生实 施 育
人 教 育 作 用 的 隐 性 教 育 内 容 。 例
浅谈 小学科学教学中 育人途径的探索
文 /深 圳 市 福 田 区 上 沙 小 学 刘 青
如 ,在 教 师 教 学 摩擦 力 大小 与 什 么 因素 有 关 的 内容 时 .可放 手让 小 学
我
教
我
思
( 二 )依 靠 教 学 内容 的 寓 意 对 小 学 生进 行 育 人 教 育 教 师 运 用 小 学 科 学 学科 教学 教 材 内容 对 小 学 生 实 施 育人 教 育 ,需 要 注 意 挖 掘 教 材 内 容 所 具 有 的 寓 意 。 有 些 教 学 内容 对小 学 生 的育 人 教 育 特 征 并 不 显 现 .而其 间 又确 实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
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立德育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落实立德育人的目标,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就小学科学教学中要落实立德育人的要求进行分析探讨。
一、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启蒙小学科学教学应注重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启蒙,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科学教学中要注重启蒙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对科学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从而使他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精神,提升他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三、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让他们了解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环境的美好,引导他们了解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和宝贵性,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能力。
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利用自然资源要节约、保护自然环境要爱护,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环保意识。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小学科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让他们了解到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需要每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共同完成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们一起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研究,从而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科技育人功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科技育人功能作者:唐明全来源:《启迪·下旬刊》2019年第10期摘要:二十一世纪,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竞争。
可见,培养一代富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所学校的重任。
不容忽视的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又是构成人才素质的核心因素,是学生能否成才的首要问题。
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它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因此,正确认识青少年科技教育意识培养,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育人功能,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大意义的课题,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深挖小學数学教学中的科技教育因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育人、策略一、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只写出了经过严密论证的结论,隐去了知识发现的过程,它的内容的抽象性往往掩盖了数学的本来面貌。
而教材中的概括性结论,未能表达出创造过程中的挫折及数学家所经历的艰苦漫长道路。
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按照各种假设的方案,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积极尝试,以便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那么学生不仅可获得知识,克服思维的定势,形成创新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良好品质。
作为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有科技教育的意识,在讲课时体现科技教育。
如在“圆周率”教学时,可向学生简介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果,使学生了解古人为探求知识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了解在解决这一具体问题时所运用的“无穷接近”的思想方法,已成为研究其它学科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现代的分析数学中依然发挥很大作用。
二、加强实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数学教材中有不少知识蕴含着科技的成分,教学中教师要对有关知识有较深的了解,才能深入浅出。
有些可借助模型、实验等,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准确地把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去感悟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浅谈小学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浅谈小学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内容摘要:科学教育不仅是一种求真的活动,我们在重视科学的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科学内在蕴涵的善与美,要充分发挥科学的德育功能。
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科学教育德育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曾经说过:科学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
他讲到“科学教育不仅是一种求真的活动,我们在重视科学的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科学内在蕴涵的善与美,要充分发挥科学的德育功能”。
而“科学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亦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可见,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在我们小学的科学教学应该渗透德育,使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一、结合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互助的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科学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交流自己的思想,更能集思广益,迸发思维的火花;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
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融入到小组中去,最后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比如:在教学《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在课上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小组发现的资料。
现代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微
现代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探微“科学”在小学教学体系中是一门很特殊的课程,是以后中学将学习的众多学科的一个知识综合体,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
只有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优化小学科学教学,提高科学课的教学效率。
一、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再现与补充现行小学科学教材中,经常出现一些离现实、离时代比较远的信息,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大部分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科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则能较好地化解上述教材内容滞后的现实与科学教学的实际要求的矛盾,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现和补充。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进一步观察岩石》一课中,通过模拟火山喷发实验,让学生明确玄武岩的形成原因。
教材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火山爆发的自然现象的了解,认识这种自然现象是形成玄武岩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一教学内容宏观而抽象,所举的事例也已久远,学生又缺少相应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
因此,我们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宏观的地球自然现象浓缩进教室,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复杂多变、抽象的地壳运动,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把最近的、影响最大的“火山爆发”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地壳运动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更使学生经历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课上有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但有些活动课堂上是无法用实验的形式完全展现的。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多媒体课件应用文字、图像、色彩、声音等对学生的视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对许多现象加以形象地描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从自然现象中发现有趣的科学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学育人功能探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教师要重视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科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充分利用好科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有目的地在科学教材中渗透教学。
因此,本文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作用以及具体策略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育人功能;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是一门将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等内容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大量的存在于教材之中。
因此,在实际的科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科学课程的优势,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
在科学活动课上,要巧妙地依据学生性格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好课内外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科学教学的德育目的。
一、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作用
科学教学作为小学阶段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学生接受科学启蒙教育的学科,也是展现出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主要手段。
作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不仅要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要肩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任务。
同时,科学这门学科内设多种教学内容,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卫生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素材,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利用教材知识对于渗透德育教育起着积极地影响[1]。
在科学教科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使教师发挥育人作用的大好时机。
例如:科学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设置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假设,到底摩擦力大小是跟物体的重量,还是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再根据教材内容所设定的步骤进行实验设计,以此来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教材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逻辑思维方法,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科学知识,能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爱国情怀。
例如:在学习古代科学家张恒所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科学知识,学习古代四大发明,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等,这些内容都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教师发挥育人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科学教学中发挥德育教师育人功能的途径
1、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科学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研读教材内容,找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教学时尽量的将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使德育教育贯穿整个科学教学之中。
例如:教师在讲解《种子的发明》这一章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行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为了培养学生在做实验时要具有耐心和细心,教师可以给每人分发记录表,要求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成长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在最后汇报实验结果时,很多学生由于通过细致观察和悉心照料,种子萌发的很好,而相反,一些粗心大意的学生身边的种子出现腐烂的现象,因此,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是需要有耐心、有恒心,使德育教育达到很好的效果[2]。
又如:在学习《飞向天空》时,教材当中加入了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圆中国人民飞天梦的内容,教师可以以此来抓住时机,组织学生就教材内容来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总结学生们的想法并可以适当的引申我国为了实现飞向天空这一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述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的发展历程,通过在科学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感悟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德育教学起到积极地影响。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育人教育
科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实践习惯,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学习中提出一些简单的具体要求,从小事着手,进行多层次的训练,引导他们将道德认识付诸于实践,从而使育人教育发挥出实效。
具体的方法有:首先,在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学生常规训练,如课前准备、课堂上的发言、有序的实验操作等。
要将常规训练融入到科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之中,同时要求教师要每节课都强调,并适当地对检查结果予以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平日里的科学教学课上,教师要积极充当德育教师的角色,从细节抓起,教育学生们把用过的实验设备放归原处,在使用时要爱惜实验器材,做到轻拿轻放。
其次,在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耐心完成实验内容,以此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3]。
例如:在学习《我的大树》这篇科学短文时,在组织户外实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
科学学科的观察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先进行整体观察,再将观察重点放在局部,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正确的观察的方法,同时能够认识到学习科学课程中的实地观察比利用画面观察获取的知识更多,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意义。
3、注重自我教育,将德育教育内化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德育品质,单靠教师传授和灌输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在科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自我构建、自我教育。
因此,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行确定探究活动方案,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课程的安排,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人人有角色,并且在小组讨论中给于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尽情的讨论与交流。
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提升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科学教学实践的需要。
与此同时将德育教育溶于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加以引导,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燕.科学教学育人价值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总目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3:115-152.
[3]唐小雨.基于科普场馆资源的小学科学活动课程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