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上下五千年
史前人类文明演化(约800万年前-约4000年前)
一、史前人类社会发展
1、原始人群
1)周口店北京猿人、陕西陈家窝蓝田猿人:距今六七十
万年;
2)元谋人(云南省元谋盆地):距今170万年;
3)北京人:1966年北京房山周口店。
4)山顶洞人:距今约18000年。
出现石器,属于旧石器
时代。
有做装修品用的小石珠、穿孔砾石等。
还有用
火的痕迹。
二、氏族公社
——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类
共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
分为:母氏氏族公社
和父氏氏族公社。
1、母氏氏族公社
代表人类和文化:
1)山顶洞人
2)河姆渡文化: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
距今约有7000年。
A.农具除了石斧、石凿等石质工具外,最有特色
的是骨铝(末和铝)。
它是一种翻土工具,用
水中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做成。
B.陶器。
为黑色(黑陶),有釜、钵、罐、盆、盘等,都是手制的。
C.木制工艺。
这里出土了一件木质漆碗,外表涂有红色涂料。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
漆器。
3)仰韶文化(约公元前5400年—前5000年)
A.前仰韶文化。
代表有: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公元5500-4900年;河南中部;已知的华北
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B.仰韶文化。
距今约6000年,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
发源于黄河中游。
著名
的仰韶文化遗址有陕西的半坡村遗址(建有一
座大型的公用集居地,有24间房,160个贮藏
室)和临潼的姜寨遗址。
2、父氏氏族公社
代表人类和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
1)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前2500年,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种植适合黄河流域的耐寒作物粟。
有白陶。
藏族的先民卡若遗址:目前中国发现的海拔最高、经
度最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西藏卡若遗址,约公元前3300-前2000年)。
2)龙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下游;山东章丘县龙山镇;
公元前2500-2000年前;)
龙山文化以精湛的黑色陶器制作工艺为特征。
三、华夏文明的传说时代
1、创世神话
南方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北方神话:女娲补天;
2、神农、黄帝、蚩尤
距今约4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部落联盟。
其中著名的是黄河流域的神农、黄帝和江淮流域的蚩尤。
1)炎帝:神农。
居于姜水流域,以姜为姓。
他是
农业生产和医药的发明者。
用木制作耒铝(耒
字旁),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
2)黄帝:轩辕氏、有熊氏;居于姬水流域,以
姬为姓。
他造出了宫室、车船、兵器、衣裳。
他的妻子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他还让其臣属
创制文字、音律、医学和算术。
3)蚩尤:中国东方九黎族的首领。
传说其面如牛
首,背生双翅,是牛河鸟图腾的复合体。
相传
他以铜为兵器,能呼云作雨。
苗族就是蚩尤的
后代。
炎帝和黄帝在“阪泉之野”开战。
3、“禅让”
尧舜禹相传。
夏、商、西周的王朝时代
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奴隶制确立的时期。
夏族原是生活在黄河中游地区的一个部落,禹是他们的首领。
因为受封于夏,所以他的部落就称为夏。
禹治水有功,而且征讨三苗,南巡东狩,会诸侯,划九州;用铜制作兵器和传国的宝器(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开创了子承父位的世袭王朝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家天下的夏朝”
二、商(公元前1600年-1046年)
商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悠久的部落,为东夷的一支,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从成汤到盘庚,商人五次迁都。
传说:相传商的始祖名契,他的母亲简狄在何种洗澡时吞食了玄鸟(燕子)的卵,怀孕生下了契。
商汤于公元前1551年征伐夏桀。
商的统治区域扩至“四海”:东到黄海,北达渤海,西至青海湖,南抵洞庭湖。
三、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周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姬姓部落,到周文王时,周已成为商朝西方的一个强大方国。
文王重用姜尚等人,继续向东发展。
周王朝强化国家机器的另一面是扩充军队,加强刑罚。
西周的农业经济水平比殷商有了很大的进步,金属工具的应用和耦耕的推广,促进了垦荒,在井田上集体劳作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
以纺织印染、酿造和冶炼为主的手工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以货易货的贸易方式十分流行。
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叫做商纣,他和苏妲己“酒池肉林”,并设置了“炮烙”之刑(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并挖皇叔比干的心。
(一)周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伐纣。
商纣王见大势已去,在鹿台自焚身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二)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在位,强行宣布山林川泽为国有,激化国内矛盾,引发国人暴动。
周厉王逃亡(今山西霍州)。
朝中由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共同执政处理国事,号为“共和”。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
年,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三)分封制: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土封侯”,简称分封制。
(四)井田制:存在于西周以前的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直到西周才臻于完善。
特点是:实际耕作者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井田制下的劳动者经济负担有田地税和赋(军赋)。
(五)周礼制度的形成
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制定了完整的周礼系统。
周礼的思想基础和核心是天命观。
天命观的本质是德。
“以德配天”肯定了人的主观努力,把它作为天和上帝对人们的作用方式,从而形成了周礼中主动的伦理学。
四、夏、商、西周的文化
(一)甲骨文
指殷墟出土的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兽骨以及一般兽骨和
骨角器上的文字,是商代通行的字体。
多用于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
甲骨文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文字体系,文字在此时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共约5000单词,已显示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等六种构字原则。
甲骨文上已有完整的六十甲子,用天干地支记日。
有一月至十二月,甚至十三月的历法。
(二)金文
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或者铭文。
内容主要是记载器物归谁所有和纪年的先人的称号;还有的记载了制造青铜器的原因。
(三)司母戊方鼎
商文丁王为祭祀母戊而铸造的祭器,在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墟出土,重875千克。
四羊方尊、凸目铜面具。
(四)蜀国都邑—广都樊乡(四川广元)
三星堆古城,以木骨泥墙、木构房屋为主。
(五)商代历法
《夏小正》相传是中国最早的历法,是通过观察授时的方法进行编制的自然历。
(六)雅乐
商时出土殒(土字旁);
雅乐:古代统治阶级在宗教、政治等仪式典礼中所用的音乐和乐舞。
创作者:武王姬发。
(七)贝币
(八)西周时期的社会生活
1、住:战争促进了城市的建设。
如西周时对宗周镐京成周洛邑的兴建;高级住宅已经使用瓦,木制的房屋也在增加。
2、马车和牛车的使用;
3、娱乐:贵族的娱乐比平民多,有特定的娱乐场所。
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争战华夏大地
(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政治中心逐渐由周王室转转移到了诸侯各国。
周王朝逐渐分裂成许多相对独立的诸侯国。
周平王东迁,中央权力不再有控制诸侯的力量。
在侯国的相互兼并中,西周旧制度逐渐被破坏,特别是宗子世袭不得买卖的宗族土地所有制向个人私有可以买卖的家族土地所有制转化,成为东周社会各种变动中最基本的变动。
战争破坏了旧制度,产生了新制度。
旧的领主阶级逐渐被新的地主阶级所替代,旧的农奴阶级逐渐被新的农民阶级多替代。
为了缓解军费的巨大压力这种矛盾,以鲁国初税亩为首,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
铁器农具和牛耕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在诸侯国的广泛发展。
对乱世的思考和改革,使得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纷纷著书立说,迎来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时期
1、时间: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和鲁史《春秋》(编年体)的记事时间大体相当,故称“春秋”。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迁都至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1)齐桓公首霸中原:公元前685年,齐襄公去世后,公子小白即位,即齐桓公。
任用管仲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①“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好坏分等征税,调动
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加税收,增强国力;
②推行“叁其国而武其鄙”制度:加强了国家的
控制盒管理;
③改革兵制,实行“作内政以寄军令”的军政合
一制度。
士兵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增强了军
队的战斗力;
④设“轻重九府”,由官府铸造货币,调剂物价,
并设置盐铁官,发展盐铁和渔业,增加财政收
入。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大会诸侯,参加的有鲁、宋、郑、卫等国。
通过此次盟会,齐桓公最终取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齐鲁长勺之战(曹岁(岁加立刀旁),公元前683年。
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
2)晋文公称霸(山西)
3)楚庄王问鼎中原
另:鲁国“初税亩”,开始实行以亩为单位征收地税,
开始承认土地私有。
4)吴越争霸(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5)秦国崛起(因护送周平王乐迁洛邑有功,被封王)
另:1、“围魏救赵”(春秋):齐国在孙膑的指导下,
打败魏国将
领庞涓,救了赵国。
“商鞅变法”:1、“开阡陌封疆”,废除土地国有,从法律上允许土地买卖。
2、普遍推行县制。
3、统一度量衡。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二、合纵与纵横(六国:韩赵魏齐楚燕联合起来
反抗秦国,秦国挑拨离间各国,争取同盟。
)
合纵的人为洛阳人苏秦,连横的人为魏人张仪。
公元前221人,秦灭六国。
(首灭韩国,后灭齐国)
三、春秋战国时的货币
公元前336年,秦制统一的货币。
“圆钱”
四、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战国时期冶铁业发展迅速,各种农具普遍用铁。
战国末年,秦国修建:郑国渠。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艺术
(一)各家代表人物(思想界“百家争鸣”)
1、老子(约公元前580-前500年)(道家)
楚国人;李耳;曾任周王朝守藏史,掌管图书典籍。
万年著书《老子》(《道德经》)。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老子认为对立面双方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无不向其反方向转化,提出“反者道之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般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
2、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儒家)
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主张“仁”;30岁左右开始私塾,以六科(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
提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曾删定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战国:
4、孟子(公元前390-前305年)(儒家)
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
一生以教书为业。
著有《孟子》,提倡“性善”说,主张行“仁政”,“保民”,反对诸侯混战。
5、墨子(宋国)(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与儒家、法家并称“三大显学”。
6、荀子(战国时期,赵国人)(儒家)
名况字卿。
主张“性恶”,和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荀子》。
7、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
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思想。
主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二)文化
1、《诗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于春秋中叶,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诗》被正式奉为儒家经典,始有《诗经》之名。
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最富有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是“国风”。
2、《春秋》:公元前722年,鲁国开始编写。
是鲁国国史,也是现存先秦典籍中年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史官实录。
3、战国刺绣工艺
湖北江陵马山砖厂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丝绸刺绣很多。
4、帛画
江陵马山帛画,是现存最早的帛画;楚国帛画是现存最早的独幅绘画。
5、楚辞
战国末年,中国诗的主流,其名称最早见于汉。
屈原,《离骚》。
6、《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最早阐述中医学的名著,约出现于战国末年。
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主要论述人体解剖、生理、脉学、
病理、病因、疾病症状、诊断、治疗、预防及养生等方面的内容。
《素问》主要从阴阳五行观念来解释生病及病理现象;《灵枢》主要阐明针刺和灸的方法。
8、二十八宿体系形成
1978年,湖北随县战国初的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个盖上有二十八星宿名称的漆箱。
9、扁鹊(春秋末期,齐国)
中国方剂学的始祖。
发明“望闻问切”的四诊法。
10、《乐记》
古代儒家音乐理论的重要经典,是荀子学派的著作。
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
要求以善为准则。
提倡“德音”“和乐”,反对“溺音”“淫乐”。
其所表达的音乐思想被视为正统。
11、《周易》(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经本是占卜书。
12、曾侯乙编钟(湖北随州出土;保存最完好的编钟)
13、“四分历”
《春秋》一书,对日月的记录非常详实,记录日食37次,其中30次被证实可靠;
春秋末期创制“四分历”,规定一年又365天另6个小时,是带式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14、《尚书》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又称《书》。
主要记载商周两代统治者的一些讲话记录,少数篇目为春秋战国人根据往古材料编成。
是中国史学上最早的历史典册,又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
15、《左传》(又叫: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
是对《春秋》的一些解释;记录了一些进步思想。
如:轻视鬼神而重视人事;不承认统一的专制君权;
16、《国语》(国别史)(春秋)
杂记西周、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亦称《春秋外传》,但并不局限于春秋。
17、《山海经》(地理著作)
中国古代地理著作。
包括山经、海经、大荒经、海内经四部分,共18卷。
《山经》为巫祝之流根据远古以来传说记录的巫书;专门记录海内各方名山大川、动植物产、祯祥怪异、祭祀所宜。
《海经》为方士之书,专门记载海内外疏方异国传闻,夹杂大量古代神话。
18、《管子》(春秋时齐国管仲所著)
今本由西汉的刘向编定。
一面强调法治,一面肯定道德教化的重要,兼重礼与法。
秦汉万里江山一统霸业
秦汉开创中国历史统一帝国
一、秦国的中央集权
1、秦王嬴政自称朕,开创帝制;
2、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为
36郡(后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4郡);中央官
制为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以下是分管具体政务的诸卿;地方
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
3、征土地税(公元前221年):“使黔首自实田”,让百姓
自己申报土地,按亩纳税。
这是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土
地私有制的法令。
4、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以金、铜货币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
币(圆形,遗址延续到清朝末年)
5、“车同轨,书同文”:1)规定打车的两轮之间皆宽六尺;
2)李斯作《仓颉篇》,创造出小篆(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笔势瘦劲);(小篆之后的文字称今文,之前的则是古文);狱吏程邈创造出隶书(字体方正,笔画更减省,得到秦始皇赏识;西汉初年,隶书已经成为全国通用的字体)——秦篆汉隶
6、“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李斯建议。
7、修建万里长城;修建灵渠(公元前219年;沟通长江与
珠江的水系,在广西兴安县附近;也叫做:兴安运河)
二、反抗暴秦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8;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刘邦起兵于沛(丰人;江苏丰县人;公元前209年)
3、巨鹿之战(以少胜多;公元前207年,项羽大败秦)
三、西汉建立
1、公元前202,刘邦定都长安(西安),建立西汉,称汉高祖。
2、汉高祖“休养生息”;汉武帝“屯田运动”(令边防军投入农业生产);
3、吕后专权;平定诸吕
齐王打着“率兵消灭不应当为王的人”;
4、“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
汉景帝“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5、“推恩令”:汉武帝(公元前127)
采用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嫡长子即位,其他子由中央统一管,削弱诸侯国的力量;使得分封制名存实亡。
张謇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本意是争取联合力量,反击匈奴。
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6、王莽摄位篡汉:大司马王莽;汉平帝;公元前1年;绿
林军起义反抗;王莽改制: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女婢
改名为私属,均不准买卖;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实行
五均、赊贷和六菀法;越改越乱。
7、“光武中兴”:刘秀(东汉)
建立一个比西汉还专制的政权:1、进一步削弱丞相的分为司徒、司空和太尉,也称“三公”,建立尚书台。
8、金缕玉衣:1973河北定县八角廊村;中山怀王齐修金
缕玉衣
9、黄巾起义:东汉后期;张角,是太平道的教主,自称“大
贤良师”。
经过打击,东汉名存实亡。
10、班超出使西域:(东汉);班固:史学家;《汉书》
11、“丝绸之路”:两条路,一条出阳关;一条出玉门关;
秦汉经济贸易与文化科技的发展
一、张衡《浑天仪图说》和《灵宪》:东汉
1、绘制灵宪图(星体分布图);是中国最早的形体分布图;
2、地动仪;在洛阳建造
二、王充《论衡》
反对“天人感应”,提出元气自然论。
古代唯物主义;
三、白渠:公元前95,汉武帝;从长安引渭水东同黄河
四、天文:西汉成帝和平元年(公元前28年)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
日晷:西
汉计时仪器;
五、《九章算术》:自周秦至汉代中国算学发展的一部总结性的数学专著。
世界上最先进。
六、造纸术
东汉蔡伦公元105年
七、张仲景(医圣;“医方之祖”;东汉;河南南阳人)
《伤寒杂病论》;秦汉时期总舵医学家整理成《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华佗:五禽戏
八、白马寺:东汉明帝;建造白马寺。
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造的第一所寺院。
西汉时,佛教东来。
九、汉赋、汉乐府
始创于秦;
十、司马迁:《史记》(又名《太史公书》),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西汉景帝时期;东汉班固《汉书》,断代史;
十一、东汉:罗马直通中国。
公元166,马可波罗来访。
开创了中国、罗马的通行.“海上丝绸之路”。
十二、熹平石经(汉石经;一字石经)
公元175年;中国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
十三、西汉长信宫灯
三国、两晋、南北朝争雄大割据
三国(公元220-公元280)
1、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以少胜多;类似:巨鹿之战)
2、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刘备、孙权合力攻打曹操);
3、司马炎建西晋;司马睿建东晋;
4、淝水之战:(草木皆兵)公元383年,谢玄大败前秦苻坚。
战后北方分裂,南北对峙;
5、北魏孝文帝拓跋珪改革:(公元386年;)
1)实行均田制;2)颁行三长法,飞出了宗主监护制;
3)把鲜卑姓改为汉姓,促进民族交融。
6、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艺术
1)祖冲之和圆周率:(公元409-500)创制《大明历》,最早
把岁差引进历法;设计出指南车,日行百里的“千里船”
等;《缀术》,关于球体积的算法;推算出圆周率的六位。
2)贾思勰《齐民要术》:(北魏和东魏时期)总结了秦汉以来
的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知识。
内容农、林、牧、副、渔。
3)谢灵运:山水诗:《山居赋》;2、陶渊明(晋宋时期):田
园诗。
《归去来辞》、《归田园居》。
4)陈寿:《三国志》,公元280年;纪传体。
5)书圣王羲之:《兰亭序》,行书。
著有《王右军集》;
6)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山西大同)吸取中西精华。
7)顾恺之:东晋。
《女史咸图》《洛神赋图》。
有“三绝”(画
绝、才绝、痴绝)之称。
8)敦煌石窟:(甘肃敦煌,也是中西结合。
河西四镇:敦煌、
酒泉、武威、张掖,丝绸之路的咽喉)
9)龙门石窟(河南洛阳):北魏孝文帝。
北魏时期开凿的有:
古阳洞、宾阳三洞、莲花洞。
三分一一在北魏开凿,三分之二在隋唐完成。
隋唐盛世
隋朝(公元581-618年)
1、均田令:在北魏、北周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均田制;公
元582年,颁布均田令:(奴婢也有田)
2、开凿大运河:隋炀帝,公元605;以洛阳为中心,连接
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三河两江)
3、东征高丽
4、长白山农民起义:公元611年(大业七年):山东
唐朝(公元618-907)
1、李渊建唐
2、初立租用调: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制定的税负制度;
3、李世民:贞观之治;“天可汗”
4、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内史省)(决策机构)、门
下省(审议机构),尚书省(执行机构);六部为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秦朝:三公九卿)
5、农业发展:粟麦稻为三大作物;发明了“曲辕梨”、“筒
车”
6、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
完善与唐朝,成为选拔官员的
主要途径。
7、户籍法:唐初。
隋唐的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
1、隋唐三教并用(儒佛道)
1)雕版印刷《金刚经》,是现存最早有纪年的木板印刷品。
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
2、火药的发明
3、孙思邈《千金方》“药王孙思邈”;首次列出妇女、幼儿疾病。
4、饮茶风尚。
陆羽《茶经》,是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
5、赵州桥:河北赵县李春于隋朝建造;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
6、《唐本草》(《新修本草》:公元657年。
第一部由政府编修的药典,唐显庆四年颁行。
7、1)诗仙李白;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
诗900余首,均收入宋代宋敏求所编的《李太白全集》中。
2)诗圣杜甫;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
是唐代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人代表。
他的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的变化,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重大事件,被公认为“诗史”。
(诗鬼李贺)。
8、古文运动。
主要是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进行改革,去浮夸之风。
提倡者为韩愈和柳宗元。
9、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提倡新乐府运动。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新乐府》《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
10、初唐三大书法家
1)欧阳询:初学王羲之,笔力险劲,创立“欧体”。
其子欧阳通,继承家学,被称为:“大小欧”;
2)虞世南和者随良并称初唐三大家。
11、颠张醉素:草书。
狂草。
张旭;怀素和尚。
12、“颜筋柳骨”:颜真卿,“颜体”,楷书;笔力雄劲有厚度;柳公权,结构紧密,筋力丰满。
(柳研习颜的字,再自创一提)
13、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化”
14、吴道子:“百代画圣”《天王送子图》。
“吴带当风”,画的带子很飘逸。
15、唐代陶瓷:南青北白。
越窑青瓷(秘色瓷)、邢窑白瓷。
唐三彩:始创于唐初。
只有河南巩县窑一处。
(青花瓷:原料主要从外国进口)
16、纺织印染
官府织染署下设六个练染作,分别名为:青、降、黄、白、皂、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