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一编第一章 先秦文学(大学语文版,只到屈原部分,不实用)

合集下载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 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为 了止住人间水灾,而不惜盗窃天帝 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杀。 他的悲惨遭遇也赢得了后人深切的 同情和尊敬,如屈原作《离骚》就 为他鸣不平:“鲧婞直以亡身兮, 终然夭乎羽之野。”鲧由于志向未 竟,死不暝目,终于破腹以生禹, 新一代的治水英雄由此诞生了。
祁(《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 条)等。他的精神也感动了诸多的神 灵,传说河伯献出河图(《尸子》孙 星衍辑本卷下),伏羲帮助他丈量土 地,还有一条神龙和一只灵龟帮助他 从事劳动(《拾遗记》卷二,《楚 辞· 天问》)。总之,弥漫天下、祸 害人间的洪水终于被大禹制服了,而 一个不辞辛劳、为民除害而又充满智 慧的英雄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树立起
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 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这种灾 难是不可想象的,从女娲采取的四 项措施来看,主要原因是苍天缺、 四极废、黑龙肆虐、洪水为害。这 四项之中,天是不可能缺的、四极 是不可能废的,只有黑龙肆虐和洪 水为害了。想来是由于洪水泛滥, 水中的凶猛动物(包括黑龙)危害 人
归根到底是巨大的水灾。女娲不辞辛 苦地创造了人类,又以极大的勇气保 护了人类。她一身而兼有两项如此伟 大的功业,反映了原始人对人类母亲 的爱戴和崇敬。这个神话产生于原始 社会早期的母系氏族时代。女娲所克 服的这一次水灾,是人类出现以来的 第一次洪水。
《淮南子· 天文训》:“昔者共工 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 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 水潦尘埃归焉。”这显然又是一 次洪水灾害。不同于前一次的是, 这一次是人为的。因为是共工怒 触不周山。《淮南子· 本经训》说: “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空桑是地名,即颛顼的首都。也许是 共工之触不周山,本意是要淹没颛顼 之都,却造成了“天柱折,地维绝” 的局面。 从《淮南子》中保存的神话来看, 由共工引发的这次洪水到舜的末年 才得以治平。《山海经· 海内经》载 《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 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 令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 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的歌谣先秦文学,是指殷、周到秦统一这一历史时期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的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和舞蹈便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

例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

——沈约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

——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宋书·符瑞志》原始歌舞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

上古歌谣与初民生活密切相关:源于生活、展现生活、祈愿向上例如: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三七五)己巳卜,贞。

(今)岁商受(年),王占日吉。

东土受年?南土受年?西土受年?北土受年?(《殷契粹编》第九O七片)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匪寇,婚媾。

(《易·贲》六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易·离》九四)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易·归妹》上六)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易·中孚》九二)初民歌谣的语言特点:风调简朴、语句平实、声韵协调例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蜡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相信语言可以控制自然力,相信自然世界可以随主观意志而改变,正是初民的精神状态。

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这是因为上古劳动动作简单,劳动节奏短促、鲜明,因而伴随劳动动作产生的诗歌节奏自然也不复杂。

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神话释义:神话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象中的“神化”了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的解释时代的产物。

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

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二章神话及其产生(一)神话的性质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二)理解: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神话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

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

神话的产生于原始宗教有极大联系。

二、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一)神话特征三、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四、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五、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六、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和成型;(二)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实上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

2、成为对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

(二)《诗经》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 篇,包括国风160篇、小雅74篇、大雅31篇、颂40篇,小雅中另有笙诗6 篇,不在305 之数。

二、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今传《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编辑。

其分类的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一般认为是所用音乐的不同。

“风”是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是正声,是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三、《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婚恋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

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中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想象,跟人的劳动宗教有关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百兽率舞。

”出自《尚书·尧典》2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出自《诗大序》。

3 神话的基本特性之一是幻想的4 神话产生比较通行的两种解释:劳动说宗教说5试论中国神话主要特征:⑴不管想象多离奇,始终以人生为主题。

⑵集体创作,流传中不断完善成型⑶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

⑷浓烈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形象。

第二章《诗经》:内容,特点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简述《诗经》文学成就。

⑴抒情和写实的统一⑵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⑶形式(四言句式)和语言方面(双声叠韵,词汇丰富)的特点。

2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比其音律,疑问与天子。

”是《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论述。

3 汉代“四家诗”指齐鲁韩毛。

4 汉代“四家诗”种属于古文经学的是毛诗。

5 《王风·黍离》是《诗经》中以深沉忧伤的笔调,写家国沦丧的悲哀的诗篇。

6 《诗经》分类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7 周人最著名的史诗,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8 论述《诗经》中最具影响的两类作品——情爱诗和社会政治诗的内容。

情爱诗:歌唱爱情婚姻;反映与之相关社会问题的诗。

社会政治诗:下层人抨击政治;官吏对政治不满;生活郁闷忧伤;称颂执政者第三章先秦散文:历史散文:有文采地记事诸子散文:通过刻画讲道理寓意1 经师伏生所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的《尚书》文本是《今文尚文》。

2 经过孔子的修订过的编年史是《春秋》。

3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

4 “《春秋》三传”指《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5 简述《左传》及其作者,论述其的文学特色。

解释春秋的,编年史,作者左丘明。

⑴剪裁、历史事件故事情节化。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重点归纳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

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

蕴涵着一定的文学因素。

3.掌握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

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此外,《逸周书》也是一部类似《尚书》的史籍。

孔子编着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

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上。

《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

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

《老子》基本上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它以玄深的哲理思辩和精妙的诗一般的语言相结合,显示着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概论一、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先秦”指我国秦代以前的历史阶段,包括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阶段。

我国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大约在五六千年前,即传说的炎黄时代,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父系氏族公社后期已出现了私有财产和部落与部落联盟首领的特权。

夏启彻底废除了氏族社会的民主选举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氏族制和奴隶制的激烈斗争曾导致太康失国。

奴隶制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过渡和斗争才确立的,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

商和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兴盛时期。

先后出现了大政治家武丁、伊尹、傅说、周文王昌、大思想家周公旦等。

西周末期奴隶制开始动摇。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奴隶制逐渐走向崩溃。

二、思想文化概况原始社会中,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天文节候、动植物知识,总结了一些生产经验,产生了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有了对氏族、部落历史的传说,和对氏族成员的教育。

原始的歌谣、神话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上产生的。

距今七千多年的秦安大窑湾文化中已出现了刻画符号,仰韶文化中已有几十种不同符号。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文字。

我国文字到商代已完全成熟。

殷商宗教迷信之风极盛,出现了巫和史这两种专职的文化人,促进了巫文化和史文化的发展。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又特别重视史的功用(事件的记录,文献的搜集保存等),以《易》为代表的占卜文化也在社会现实的土壤中得到大的发展。

春秋末期,士阶层形成。

他们关心社会的发展,或著书立说,倡导自己的学说,或积极争取干政的机会。

春秋战国社会变革之际,政治上的约束少,故思想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文学概况最早的原始歌谣为二言。

二言相连为四言。

《诗经》时代的诗歌大部分为四言,同时也有三言句产生。

以后诗的句式越来越丰富。

诗,也经历了与乐舞结合的阶段,又产生了充分发挥语言表现功能的诵诗。

古代神话在长期流传中影响到叙事文学,也影响及诸子散文和诗歌创作。

在上古典籍的汇编《尚书》和各国史书的基础上,产生了瞽史《左氏春秋》和讲述以嘉言善语为主的《国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卷 详细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卷 详细讲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节先秦文学总论一、先秦文学的时间断限和主要样式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代建立之前的文学。

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三个发展阶段,文学的样式有神话、诗歌和散文。

二、先秦文学的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学有歌谣和神话,它们都是集体的口头创作。

由于当时文字还没有正式出现,这些作品都是后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

夏朝的文学:《尚书》中的《夏书》是后人根据传说整理而成的。

夏朝的诗歌有早期的歌谣《候人歌》和夏桀时的民谣。

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是早期的文字记载甲骨卜辞《卜辞通纂》第三七五片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商代的散文还有《尚书》中的《商书》以及《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

卦爻辞: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大壮·上六》)周朝的文学:历史散文空前地发展起来。

《尚书》中的《周书》在记言记事方面都有了突出的进展,显示了古代散文在日益成熟。

《周书》之外,诸侯国也各有国史。

保留至今的《诗经》是周代乐官搜集和编定的乐歌,《诗经》成为我国诗歌史上辉煌的第一页。

战国的文学: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

《左传》和《国语》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史料,但它们的成书都在战国时期,而《战国策》的出现,更是把历史散文推向了新的高峰。

在南方的楚地,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

战国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高潮。

三、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1、应用性与现实性先秦文学尚处在文学的初起阶段,这一时期,文学还没有同学术及其它艺术形式完全分离,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带有很强的应用性。

先秦文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品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有关,其中总是大胆地表现对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看法与感受,从来不回避现实问题。

2、独创性与典范性先秦文学带有初创期的特点,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循,因此也就没有什么束缚创作的框框,不同的作者都力图在作品中自由地表现自己,作品带有鲜明的个性和独创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先秦文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先秦文学课件

P49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唱,把夫妇就别重逢的喜悦,写得 如醇厚的陈酿,令人回味。
第一节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P50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诗经》概况
单选
P48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一节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P49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单选
第一节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P49-50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单选、多选、论述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第一节 《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左传》的辞令艺术 P62
展喜犒师
齐侯未入境,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 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 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 府、大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之 望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是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 然。’恃此而不恐。”齐侯乃还。
自然灾害神话:女娲炼石补天
第二节 上古神话传说
P45
课间休息和课后均可签到, 同学们签到一次即可!
神话4: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 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

著名历史散文作品赏析
01 02
《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作者不详,主要记 述春秋时期具体史实的史书,以“春秋经”的内容为基础记述春秋时期 具体史实的史书。
《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 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03
《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
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历史散文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文化意义
历史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进程,是 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同时 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例 如,《史记》、《汉书》等史书以及后世的 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都受到了历史散文的 影响。
《诗经》的艺术特点
总结词
《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上。
详细描述
《诗经》的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三种,这些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表达力,使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诗 经》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多用口语,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和记忆。
《诗经》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诗经》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其文化意义与影响深 远。
《诗经》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化的瑰 宝。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念等深刻影 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诗经》中的许多诗歌成为了经典 名篇,被广泛传颂和引用,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同时,《诗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其 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影响。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各章节考点、重点总结

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出于想象和幻想,反映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的愿望,是时代的产物。

我国神话主要散见于《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创世神话(初民对天地开辟和人类诞生的解释):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自然灾害神话(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伟力):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战争神话(远古战争神话中,最精彩的就是有关黄帝的故事):黄帝战蚩尤。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

雅又分为小雅、大雅,也是缘于音乐的不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

)。

运用的基本句式是四言。

政治讽喻诗——《小雅·十月之交》、《君子于役》、《邶风·击鼓》、《鄘风·相鼠》婚恋诗——[基本内容: 1.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2.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3.写夫妇间深挚的情爱。

4.表现弃妇的悲凄境遇。

]如《邶风·静女》、《国风·周南·关雎》、《周礼·媒氏》、《陈风·月出》、《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齐风·鸡鸣》、《郑风·风雨》、《唐风·葛生》;弃妇诗:《邶风·谷风》、《卫风·氓》(写妻子被丈夫无情抛弃,折射了比较深刻的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卑下、附庸的情状。

)史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朱熹)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先秦文学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一编 先秦文学
1.【单选题】“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 A《周易》 B《吕氏春秋》 C《吴越春秋》 D《宋书》 答案:D 解析:“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的论述出自沈约《宋书》。 2.【单选题】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A 盘古开天辟地 B 女娲造人 C 后羿射日 D 黄帝战蚩尤 答案:C 解析: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 伟力。典型代表有后羿射日、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3.【单选题】原始神话中射太阳的英雄是() A稷 B契 C羿 D鲧 答案:C 解析:自然灾害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经历,以及他们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和 伟力。典型代表有后羿射日、女娲炼石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4.【单选题】下列关于神话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神话都是幻想或想象的 B 神话是古代统治阶级加强统治的工具 C 神话是一种“神化”了的现实生活 D 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答案:B 解析:略。 5.【多选题】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有() A 神话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
E《生民》 答案:ACD 解析:《伐檀》是政治讽喻诗,《生民》是史诗。 10.【单选题】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鄘风·相鼠》 B《小雅·北山》 C《大雅·荡》 D《王风·黍离》 答案:C 解析:《板》诗是刺周厉王无道之作,赏析另见他文,而《荡》诗也是刺厉王之作。 11.【多选题】《诗经》在先秦时期的作用有() A 祭祀时奏唱 B 宴享时奏唱 C 教育的课本 D 精通可立博士学官 E 外交时赋诗言志 答案:ABCDE 解析:略。 12.【单选题】《大雅·生民》属于() A 社会政治诗 B 情爱诗 C 玄言诗 D 史诗 答案:D 解析:《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周人的五篇著名 史诗,它们叙述了自始祖后稷出世直到武王灭商的一些史迹和传说,歌颂祖先的功勋。 13.【单选题】“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是指《诗经》的表现手法中的() A风 B赋 C比 D兴 答案:B 解析:“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 起所咏之词也.”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先秦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先秦文学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 (《山海经〃海外南经》)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 (《同上》) 厌(餍,吃)火国在其南,其为人兽身黑色, 火出其口中。(《同上》)
三、神话蕴含的民族精神
(一)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 识。 (二)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 意识。 (三)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 神。
《山海经•北山经》: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 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 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
海。
4、刑天舞干戚
《山海经· 海外西经》: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
(六)传奇神话 欧(呕,吐)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 树欧丝。(《山海经〃海外北经》)
(三)神话的保存 主要保存在《山海经》、《楚辞》、 《淮南子》、《庄子》等古籍中其中 保存神话较多的是《山海经》和《淮南 子》 。
《山海经》
三、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
第一,创世神话。
第二,始祖神话。 第三,洪水神话。
第四,战争神话。
第五,英雄神话。
第六,传奇神话
(一)创世神话
(二)献诗说
周代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 公卿列
士所献之诗,既有自己的创作,也有采集来的作品。 师箴,瞍赋,矇诵” (《国语·召公谏弭谤》)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三)删诗说
古者《诗》三千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
礼义„„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 雅颂之音。(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2、后羿射日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 先秦文学(附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①体现了慎重的忧患意识。

比如女娲、后羿和大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难。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劳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炎黄二帝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精卫填海、刑天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2、神话的思维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己和自然界分开,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转移到自然直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XXX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附答案)

XXX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附答案)

XXX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附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名词解释: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现象做描述和解释,通常以神为主人公,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XXX。

2、《山海经》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

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觋、方士编选而成的。

全书共18卷,分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内容驳杂,保存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生物、矿产、医药等多方面资料。

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地理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地理著作是《山海经》。

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XXX补天、XXX触山、XXX 射日、XXX奔月,保存在《淮南子》中。

三、简答1、神话所蕴含的民族肉体:①体现了慎重的忧虑意识。

比如XXX、XXX和XXX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分量描绘了人类的卑劣出境,主人公们则能正视现实的灾害,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奋作和斗争,战胜Iran灾害。

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辛勤的现实肉体,反映了先民对于现身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

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中国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XXX、XXX、龙、凤等;中国神话充满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XXX为了百姓不惜以身试毒;中国神话还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如日月之神XXX不但要掌管日月,还要“敬授人时”,以利生产。

③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生存环境的艰苦孕育出一大批反抗自然、天帝的神话英雄,如XXX填海、XXX段首仍对天地大舞干戚,体现了先民顽强的抗争精神。

(完整版)先秦文学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先秦文学试题与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

二、解释:1、神话:上古先民用幻想以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对自然社会生活的解释,用想象表达先民征服自然的强烈心愿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

属于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是原始文学的重要形式,后世文艺的土壤。

2、神话的历史化: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

即把天神下降为人的祖神,把神话当作事实看待,构成一些虚幻的始祖及发展谱系。

在世界其他民族文化史中或多或少均有体现。

三、填空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著作是:山海经2、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3、中国著名的四大神话是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保存在《淮南子》。

四、简答1、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

2、神话的主要思维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②神话思维具有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特征。

③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

④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五、论述根据你所阅读的神话故事说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不少于500字)。

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这是一则典型的卵生神话,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卵中诞生出来的)、始祖神话(《淮南子•览冥训》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女娲不仅有开辟之功,也是人类的创造者)、洪水神话(《山海经•海内经》鲧禹父子治水,集中反映了先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所积累的经验和表现出的智慧)、战争神话(《史记•五帝本记载》黄帝经过阪泉之战而大胜炎帝,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正式形成)、发明创造神话(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第二章《诗经》一、背诵和默写篇目:《关雎》、《氓》、《采薇》、《蒹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朝的士大夫,对那繁华昌盛的宗周故都, 自然怀有无限眷念之情。
课文译文 看那小米满田畴,高粱抽苗绿油油。 远行在即难迈步,无尽愁思闷心头。 知心人说我心烦忧,局外人当我啥要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是谁害我离家走!看那小米满田畴,高粱穗儿垂下头。 远行在即难迈步,心中难受像醉酒。 知心人说我心烦忧,局外人当我啥要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是谁害我离家走!看那小米满田畴,高粱结实不胜收。 远行在即难迈步,心中噎住真难受。 知心人说我心烦忧,局外人当我啥要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爷,是谁害我离家走! (程俊英今译)
• 《伊耆氏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牲》) ——对自然的敬畏心理,膜拜。 原始歌谣:现实性,实用性。 • 2 原始神话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 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 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 失了。”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留在《山海 经》、《淮南子》、《列子》、《楚辞· 天问》 和其他一些古籍中。
《毛诗序》: 《黍离》,闵(悯)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 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三、 屈原及《离骚》
• 一、文化伟人屈原 •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 战国楚人。 • 屈原出身贵族,学识渊博,善于辞令,曾任左 徒、三闾大夫等职。对外他主张联齐抗秦,对 内则举贤授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但屡遭 保守势力诽谤、打击。后被楚怀王疏远,复遭 楚顷襄王放逐。最终因痛心国势日益危殆,理 想无法实现,自投汨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在 结 的 了 子 诸 《 劝先 构 学 新 中 家 荀 学秦 谨 术 的 荀 的 子 》诸 严 总 思 况 学 》 子,结想自术荀 的逻。体认思况 散辑荀系是想批 文严况,合,判 中密的可理继地 自,文说的承总 成语章是部和结 一言说百分发了 家整理家,展先 。练深争建了秦 ,透鸣立诸 ,
《韩非子》韩非是韩国 贵族,先秦法家学说的 集大成者,曾与法家另 一代表人物李斯师事荀 子。 《韩非子》的文章 议论透彻,语言犀利, 感情激越,措辞严峻, 表现出峭拔斩绝的风格。 《孤愤》
• 历史散文 • 《左传》:又叫《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 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是战国初鲁史官 据《春秋》并参考各国史料编纂而成的,汉人认为是 传(阐释)《春秋》的,故名。是继《春秋》后我国 第二部编年体史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前772年)始, 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止,较详细记载了这250多 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 面的重大史实,其中,对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斗, 所记尤为为具体翔实。《左传》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 著作,大多数篇章堪称先秦叙事性散文的代表作。对 后来的史书和散文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与之并存的 还有公羊高《公羊传》、谷梁赤《谷梁传》,并称 “春秋三传”。
1.《诗经》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 代乐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 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 一,始称《诗经》。
• 《诗经》的分类:按“风、雅、颂”三类编排, 按音乐特点分类,都是配乐演唱的乐歌,曲调 不同。“风”:乐曲意。十五国风是当时诸侯 国和各地区的乐曲,即相对于周京都而言的地 方土乐。国风160篇,大多为民歌;“雅”: “正”意,“雅乐”即“正乐”,相对于地方 乐而说的周京都地区的王畿之乐。有大、小雅, 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大雅31,小雅74,也有 一些民歌;“颂”:祭神、祭祖时的歌舞乐曲, 周颂31、鲁颂4、商颂5。《诗经》作者多不可 考。
《大学语文》
黄小丽
EMAIL:hxliabc@
第一章 先秦文学
• 一、先秦文学概说 • 先秦文学,指上古——秦统一(前221年) 间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源和基石。 对我国文学优良传统的形成、审美意识 的历史起源,我国文学民族形式和民族 风格的发生发展,有特殊意义。
• 原始时代的文学 • 1原始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 土,逐肉。 (《吴越春秋》) ——打猎时代 • 《癸卯卜,今日雨》 癸卯卜 ,今日雨。其自西来雨? 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甲骨卜辞) ——农耕时代
• 战国时期的文学 • 约前5世纪前后,我国进入战国时期。群星闪 耀,百家争鸣,形成世界文化史上的大奇迹。 • 诸子散文:《墨子》提倡“兼爱”、“非攻”、 “节用”、“节葬”、和“非乐”等主张。文 章比《孟子》、《庄子》虽稍乏文采,但论点 鲜明,论据充足,语言质朴,逻辑性强,极富 说服力,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非 攻》、《公输》。
• 思想家屈原:在对现实黑暗的思考与抨击中, 展示出对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选贤任能” 是其“美政”追求的核心,认定贤才辅佐是使 国家踏上坦途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为君者不 但在选贤任能,而犹在得民心”,此种“民本” 思想,为其感情迸发的最终归宿。 • 哲学家屈原:天道观、精气论等都体现出政治 哲学的进步性。
左 图 为 香 港 演 员 鲍 方 饰 演 的 屈 原
湖北秭归屈原祠中的诗碑
• 屈原留存下来的作品,研究者多认为有《离 骚》、《九歌》(十一篇)、《天问》和《九 章》(九篇)等。 • 政治家屈原:詹安泰:“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 再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够把一生的政治斗争的 实践过程和自己的文学创作完全结合在一起的, 再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写出一篇具有象政治论文 一样强烈的政治倾向性的雄丽诗篇可以和《离 骚》媲美的。”
讨论:
联系以下材料谈谈屈原的处世态度与价 值观念。
• 在《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宝玉与袭人议论 到人的生死,对于“文死谏,武死战”,进行 了有力批判:“人谁不死,只要死得好。那些 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 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 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拼一死,将来弃 君于何地!必有刀兵他方战,猛拼一死,他只 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 正死。” 。 屈原在“死得好”之列吗?
• 前 11 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 前770年,西周亡,幽王子平王东迁洛阳, 史称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 以文化成就而论,这是一个个人英雄的 时代——孔子的时代。 • 诗——《诗经》 • 散文——《春秋》 、《尚书》


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世袭“衍圣公” 的世代嫡
问政孔子图
孔子的教
• 《诗经》“六义”:《诗大序》以风、雅、 颂、赋、比、兴为《诗经》“六义”。朱 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 言之者也。”多见于《大雅》和《颂》。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
• 《诗经》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1 、奠定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为后代 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 • 2 、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有力地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向民间文学学习。 • 3、优秀的诗歌作品,在艺术风格、手法、语 言技巧等方面对后世文学有巨大影响。比兴手 法成为我国诗歌所特有的民族特色。
• 屈原和楚辞:战国后期出现了我国第一 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爱国诗人屈原和他 创造的新兴诗体楚辞的出现,使《诗经》 后沉寂了约300年的诗坛又奇文郁起,大 放异彩,使我国诗歌史揭开新的一页。 从此,《诗经》和《楚辞》成为我国文 学史上巍然并立的两座高峰,给后代文 学以深远影响。
二、《诗经》及《王风· 黍离》
周南·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冒:择取)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 爱情观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音wan4,茂盛)(音tuan2,形容露水多) ,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rang2:形容露水多。)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zang1:好,善。 )
不期而遇的喜悦:一 见钟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逆流而上)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顺流而下)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1,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2,小渚)。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4,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绕弯)。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3,水中的小沙滩)。
•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约成 书于战国时期。历来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所 撰,但有现代学者认为是战国时期学者依据春秋时期 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国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凡二十一卷 (篇),分八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 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 前后约五百年。相较《左传》,《国语》所记前后事 件大多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召公谏厉王弭谤》
孔子教授弟子
孔子的教
• 《论语》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 语· 为政》) • 子曰:由,诲汝知之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 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 语· 里仁》)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述而》)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 语· 子罕》)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 语· 子路》)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论语· 子路》)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 仁。(《论语· 卫灵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