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 a s l n a i n f r t e t e t e t o c t r n p a t to o h r a m n fa u e my c r ili f r o a d a n a c
t n J .Arei ce T rmb Vac Bo, 20 ,2 6) i [] o tr slr ho s il 05 5( : o
l to . 0 5. 2 9 S p 1 : 1 3 I 2 . a i n 2 0 1 ( u p ) I 2 一 1 8 1
rg lt e xg n s一 vco E ] JAm C i C ril e uae h meo y e ae1 etr J . ol ado, d
过 速是 原 发 的 、 动 因素 , 心肌 病 是继 发 的 , 始 而 是
持续 性心 动过速 的结果 。本篇 综述 主要介 绍该病 的病理 生理学 、 临床特 点 、 断及治疗 。 诊
( 稿 : 0 6 0 — 0 修 回 : 0 6 1- 1 收 Leabharlann 0 —93 2 0 —2 0 )
( 文编辑 : 嫒嫒) 本 丁
心 动过 速 性 心 肌病
何 燕综 述 韩 明 华 审 校
【 要 1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是 由持 续 或 频 繁 发 作 的 心 动 过 速 引 起 心 肌 重 构 导 致 心 脏 扩 大 、 摘 心
明 确 的疾 病 , 流 行 程 度 远 远 超 过 目前 所 认 识 的 其
外 基 质的破坏 又扰 乱 了心肌细 胞的排列 和压力 耦
联 , 终 导 致 心 腔 扩 大 , 壁 变 薄 , 缩 和 舒 张 功 最 室 收
水平 。临床观察 和动 物实验 研究 发现反 复 、 繁 、 频
室速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
室速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发表时间:2012-12-27T15:21:14.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8期供稿作者:高洁君[导读] 总之,了解室速与心动过速心肌病之间关系,并早期积极治疗室速,有利于心功能的逆转和恢复。
高洁君(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功能科安徽太和 236600)【中图分类号】R54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253-02 【关键词】室速心动过速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一种起源于希氏束分叉以下,左或右心室,并至少连续3次,频率在100-250次/分的心动过速。
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引起心慌、胸闷、心悸、晕厥等症状。
少数患者,尤其是右室流出道室速、无休止性室速、束支折返性室速等患者,可能会引起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即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P)。
近年来,随着对室速研究的逐渐深入,室速引起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报道逐渐增多,故有必要在临床中提高认识。
1 室速进展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室速引起的TCMP在临床上较少见,其诊断必须排除其他任何能引起心脏扩大的原因,并且在室早和室速消除后TCMP能逐渐逆转。
最早Duffee等[1]在1998年首次报道3例无休止性室速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室速消失,心腔逐渐变小,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随后的研究陆续证实了无休止性室速可以诱发TCMP。
无休止性室速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可考虑心肌病的诊断:心悸、气促、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和超声提示扩心病样改变;确认心衰和无休性室速不是其他心脏病所致;无休止性室速控制后心衰明显改善,心脏重构部分逆转[2]。
室速与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可以同时存在,并且存在着恶性循环,二者互为因果关系。
室速可能是心肌病的原发病因,心肌病也可能是室速的原发病因。
无休止性室速与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并存时,若室速得到控制后,心脏功能逐渐恢复,则支持室速诱发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因为可逆性是心动过速心肌病的特点。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
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诊疗指南【概述】1.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tachycardia,VT),指起源于希氏束以下水平的心脏传导系统或心室、至少连续3个或以上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或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6个和(或)以上的心室搏动。
非持续性VT临床表现、预后意义及处理原则相当于复杂的室性期前收缩,通常临床上VT是指持续性VT,即持续超过30秒,或伴有血流动力不稳定者。
2.临床上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持续和非持续VT;单形和多形VT;器质性和正常心脏结构VT。
常见的可逆因素包括:心肌缺血、药物(尤其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电解质(尤其是低钾、低镁)。
【临床表现】VT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有无基础心脏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发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对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故症状多种多样。
通常表现为心悸伴有心排出量减少和低血压的症状,包括头晕、眩晕、意识改变(如焦虑)、视觉障碍、出汗、先兆晕厥和晕厥,或者血流动力学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少数较慢频率的VT患者,尤其无器质心脏疾病者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或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
无休止性VT长期发作导致原先正常的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称为心动过速介导性心肌病。
【诊断要点】1.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是VT诊断的主要依据,多数VT频率在100~250次/分之间,持续性VT多数在180次/分,小于100次/分者通常称为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
单形性VT的RR间期相对规则,多形性VT则可以极不规则。
多数VT的QRS波群时限大于120毫秒,起源于高位室间隔或束支的VT也可小于120毫秒。
仔细阅读记录图有时可见室性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常用采用Brugada标准鉴别宽QRS心动过速的方法为:所有胸前导联均无RS 形,诊断VT(否则进行下一步,以下同);心前区导联QRS有RS型,且RS大于100毫秒,诊断VT;存在房室分离,诊断VT;胸前导联V1和V6形态符合VT诊断标准,即V1呈RS型,RS大于70毫秒,V6起始为正向波,R/S大于1即诊断VT。
心房颤动与心房心肌病
心房颤动与心房心肌病陈琪;程杰【摘要】心房颤动(房颤)可以诱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引起或加重左心功能不全,反过来心功能不全也诱发和加重房颤.临床上,有很多情况可以造成心房的组织结构,机械或电生理功能产生综合而复杂的改变,并潜在或出现相关的临床症状,被称为心房心肌病.心房心肌病可能是房颤长期持续所致,也可能已经先于房颤存在,当其进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引起房颤.目前认为,心房心肌病的病因,病理分型,与房颤的关系,以及对房颤治疗的指导意义等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Atrial fibrillation (AF)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for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and left ventricle dysfunction can induce and facilitate the long lasting of AF.Any complex of structural,architectural, contractile or electrophysiological changes affecting the atria with the potential to produce clinically-relevant manifestations was defined as atrial cardiomyopathies.Atrial cardiomyopathies can be led by the long lasting AF,while it may also cause the onset of AF.However,further studies are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type and cause of atrial cardiomyopathies,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F.【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7(032)007【总页数】3页(P553-555)【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肌疾病;心动过速【作者】陈琪;程杰【作者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039;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电生理实验室,美国休斯敦 77025;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电生理实验室,美国休斯敦 77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75陈琪,医学博士。
心动过速心肌病
3
Your company slogan
谢谢
4
Your company slogan
心衰伴心律失常不同 终止控制心律失常后心衰控制并逆转
1
Your company slogan
可能机制
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心肌能量耗竭 + 能量利用障碍
心肌组织血流量下降 +
心肌收缩储备能力下降 LV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心脏扩大+心 脏泵血功能下降 18
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心肌能量耗竭 RAS系统激活
心电图示房扑伴快速心室率(1:1~3:1房室传导)
240ms/250bpmbpm
105bpm3源自Your company slogan
房扑
EP标测: 右房顺时钟折返房扑伴2:1房室 传导
峡部消融: 房扑终止,随访3月后,心脏 恢复 RF on….
260ms
260ms
3
Your company slogan
心动过速心肌病
1
前言
1913年Cossage最先提出了“心动 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这个概 念 Whipple建立动物“心动过速性心 肌病”模型
2
Your company slogan
前言
ESC -- 2006年
3
Your company slogan
心内电生理检查
EAA位置变 为高右房
高右房
低右房
EA
A
确诊为房速 (卵圆孔处)
3
P波形态改变 EA A
Your company slogan
窦律恢复
窦律 恢复
3
Your company slogan
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
( 收稿 :0 1 90 修 目 :0 11—7 20 一 —5 O 2 0 10 ) ( 文编 辑 : 本 章 敏)
1 5 1 : 7 ~l 0 4 () 1 3 8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房 心 肌 病
王维 中综述 汪 康平 审校 (120 25 0 ) 江 苏省吴江 市第一人 民医院
T c yad mypty【 ah cri 。ah ) 。
实 际上 , 物 实 验 研 动
究表 明 , 快速 心房起 搏和心 房纤 维颤 动 ( 在 完 AF) 全性 房室传导 阻滞情 况下 _ , 可单 独 引起 心 房 2亦 J
各方面 的重构 , 引起 类似 心肌病 的表 现 , 因而称 之 为“ 心动 过速诱 发 的心房 心 肌 病 ” T c yado ( a h cri —
房
肌病
文章编 号 :0 10 9 ( 0 2 0 —0 60 10 -9 8 2 0 5 1 7
文献 标识码 : A
近 年 来 ,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 e ya— 对 Tah cr do o ah ) imy p ty 已引起 重 视 , 但确 切 地说 其 主要 是 涉 及 “ 室 的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 Ve ti [ 心 ( nrc a ur
AF心 房肌 的首 次研究始 于 16 。B iy等 在 98年 ae l
风心二尖瓣 病手 术 患者 的左房 活 检 中 , 观察 到 长
期A F患者 伴 有 肌 数 量 ( s emas 的 缺 失 和 muc s) l
心脏复 律 后 的 衰 竭。 1 7 9 0年 , ve Da i s和 P me— o r ac n e研究 了 1 0例 有 AF而 死亡 者 的 尸检 资料 , 0 表 明双 心房 的 扩 张 , 大 多 数 A 在 F>1个 月 的 病 例 , 纤 维 组 织 的 比 例 较 肌 组 织 多 。 19 其 9 6年 , F utc等 在 1 rsai 2例长 期 AF者 的 心房 活 检 中 发 现, 所有 病 例均 有 包 括 炎 性 浸 润 、 房 肌 细胞 肥 心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所致 的心肌疾病 , 患者没 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 发病与快速心室率有关 , 控制心 室率后 左 室大 小 和功能 可 以全部 或部 分恢 复 正常 。在
美 国心脏 病 协 会 ( HA) 表 的关 于 心 肌 病 最 新 定 义 A 发 和分 类声 明 中 , 动过 速 性 心 肌 病 被 归 为 获得 性 心 肌 心 病 … 。心 动过 速性 心肌 病 主 要 累及 左 室 , 可 累及 心 也 房 ( 动 过速性 心 房心 肌病 ) 心 和右 室 ( 动过 速性 右 室 心 心肌 病 ) 。本 文所 述 的心 动 过 速性 心 肌 病 指 累及 左 室 的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 要 表 现 为 左 室 扩 大 和 心 力 主
时 间相对 越 早 。从心 动过 速发 作 至发生 心 动过速 性 心
肌病的时间介于数月至数年 问不等 , 但在动物试验 中 也 有发 生 时间更 为提 前 的报道 。左 室 功能 不全伴 有 明
显 的持 续性 心动 过 速 的 患者 , 要 除外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需
文献 报 道可 以导致 心 动过 速性 心肌 病 的快速 性 室 上性 心 律失 常范 围广 泛 , 括不 适 当窦性 心 动过 速 、 包 心 房纤 颤 、 心房 扑 动 、 性心 动过 速 以及房 室折 返性 心 动 房 过速 、 室结 折 返性 心 动 过速 和永 久 性 交 界 区 折返 性 房
心动过速等 , 也有房室结 前向双通道传导致心动过速 罕见 病 例 的报 道 l 。快 速 性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导 致 心 动 2 J
过速性心肌病较室上性心律失常更为明显 , 包括右室 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和左室特发性室速等 , 频发的室
杨延宗: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诊治须把握“三大表现”
杨延宗: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诊治须把握“三大表现”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心脏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正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随着近几年相关研究的深入,对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IC)的认识也在增多。
2016年11月18日,在黄渤海之滨的大连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心力衰竭论坛上,大连医科大学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杨延宗教授详细阐释了目前对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认识和处理策略。
以往临床将继发性心肌病的发生归因于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但近期研究表明,频发的室性早搏、束支阻滞及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可致使心室收缩不同步,进一步损害心室功能,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2011年Emmanuel.N等据此提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IC)的概念。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IC)的定义为房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或频发的室性早搏甚至房性早搏导致的左室功能障碍,造成收缩性心力衰竭。
其特征是在心律失常得到控制后,心脏功能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
早期被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但由于不管是过快和过慢、规律和不规律心室率的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因此采用“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名称。
AIC是获得性心肌病的一种类型。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鉴别与诊断目前MC的发病率与患病率缺乏确切的统计资料,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在临床上其发生率被低估。
现有相关资料数据如下:在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中,MC发生率高达10%一50%,在慢性房颤进展为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占10%~30%。
许多诊断为心肌病的房颤患者症状和心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房颤快室率。
其他房性心律失常引起MC的发生率,成人为8.3%~10%,儿童为28%;在患有频发室早和(或)非持续性室速的病例中,AIC发生率约为9%~34%。
根据有无器质性心脏病,AIC可分为单纯型和不纯型。
单纯型心律失常性心肌病(Primary AIC)指患者无基础心脏病,在心脏扩大、心脏功能不良的发展过程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损害的唯一因素,也称之为原发性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指心室内快速而规则的激动,频率100-250次/分的宽QRS波心动过速。
室速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的分类方法有:按QRS波群的图形可分为: 单形性室速:每一阵发作中,QRS为同一形态。
多形性室速:同一阵发作中有两种或更多不同形态的QRS波群。
尖端扭转型室速:QT间期延长,每隔数个或十几个心动周期,QRS波群的主波方向向相反方向逆转一次。
按每阵连续发作的持续时间分为: 非持续性室速:每次发作小于30秒,无晕厥或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持续性室速:每阵发作大于等于30秒,或虽未达30秒,病人已有意识丧失,需紧急电复律。
【入院评估】一、病史采集要点1.现病史详述起病过程:发作频度、持续时间、类型、有无突发突止特点,以及心动过速终止的方式。
主要症状如心悸、胸闷、气短、晕厥等及其经过。
心功能不全进展的情况:有无活动后气短、夜间平卧及憋醒情况、端坐呼吸,活动或劳动耐力情况,进而评价心功能分级。
注意询问有无脑、肾、心、肺等处的栓塞症状。
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情况,既往治疗的医嘱遵从情况。
2.既往史: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有无应用洋地黄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无心脏手术史,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诱因,既往心电图是否存在长QT间期表现等。
3.个人史:叙述是否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职业。
4.家族史:叙述在直系亲属中是否有类似发病情况。
二、体格检查要点1.心脏体征:发作时心率快慢、节律,心尖搏动位置与范围,有无震颤、心界大小,心脏杂音的部位、时相、性质、强度、传导、随体位等的变化。
2.心功能不全体征:颈静脉充盈度、肝脾大小,下肢及腰骶部浮肿情况、肺部湿罗音,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或奔马律。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一)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头晕,接近晕厥或晕厥。
(2)体征包括颈静脉搏动,不规则的巨A波,S1强弱不等,低血压或心力衰竭的表现。
2.心电图特征连续发生的3个或以上的室性早搏为室速。
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2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WANG ,. Nhomakorabea.
G U O Y { n g( 1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l o g y ,
S h a n g h a i C h i l d r e n ' s Me d i c a l C e n t e r A f il f i a t e dt o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on t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 , S h a n g h a i 2 0 0 1 2 7 , C h i n a ; 2 . C h i l d r e n ' s He a r t C e n t e r , X i n h u a H o s p i t a l A il f i a t e d t o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 S c h o o l o f Me d i c i n e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9 2 , C h i n a )
・
l 05 4・
1 缶 床儿 科杂志 第 3 1卷 第 1 1期 2 0 1 3年 1 1月 JC l i n P e d i a t r V o 1 . 3 1 No . 1 l No v . 2 0 1 3
d o i : 1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 3 6 0 6 . 2 0 1 3 . 1 1 . O 1 5
制心律 失常及 强心、 利尿 、 扩 血管 等治疗 后症状 缓解 , 心功能 恢复 正常, 有效药 物治疗 时 间平均 ( 1 4 . 0 0 +8 . 2 0 ) d 。 1 0例复 发心动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给胺碘酮、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凝等综合治疗。
结果本组2例患者基本痊愈出院。
结论本病治疗的关键是有效控制心室率或根治心动过速。
对于没有禁忌证的射频消融术TIHF患者,应首选射频消融术,成功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TIHF患者,心功能在数月内即恢复,其预后良好,不再复发。
【关键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指由于长期反复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又称快速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本病男女间有显著差异,大多在30-40岁出现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更加明显,主要症状有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呈端坐呼吸或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②心绞痛;常有典型心绞痛,劳力后发作。
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用硝酸甘油含化不但无效且可加重。
③晕厥与头晕;多在劳累时发生。
血压下降所致,发生过速或过缓型心律失常时,也可引起晕厥与头晕。
④心悸;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强烈,尤其左侧卧位更明显,可能由于心律失常或心功能改变所致。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收治2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患者1男性,年龄48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四肢乏力,无抽搐及意识障碍,当时测脉搏180~200 bpm,症状持续18 h,拍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均显示心脏大小、形态正常。
入院后查体,T 36.2 ℃,R 20次/分,P 150 bpm,BP 97.5/78.8 mmHg,颜面部无浮肿,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未见异常。
心界叩诊向两侧扩大,心室率180 bpm,律不规整。
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Ⅲ期收缩期杂音。
腹软,肝大肋下1.5 cm、剑下2 cm,双下肢轻度浮肿。
ECG及心电监护显示预激综合征(WPW)伴心房颤动,心室率180 bpm,旁道不应期为260 ms。
心脏正位片示全心呈普大型,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四腔增大,射血分数(EF)0.42。
给胺碘酮、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凝等综合治疗。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一例报告
心 动 过 速 心 肌 病 ( c yado o ah ,a h — ah crimy p ty tc y c r i id cdcrimy p t y 系长 期慢 性心 动过 a- a n u e ado o ah ) d-
・
16 ・ 5
Guz o e ia o r a, 0 9, 13 , . i uM dc l u n l2 0 Vo. 3 No 2 h J
心 动 过 速性 心肌 病 一 例 报 告
贵 遵 院 管 cs2 萎 曩耋 耋薹 州 义 心 内贵e, 正 晓 省 医 血 科阳s 霞 o o
期吹风样杂音, 不传导 。下肢不肿 。T 4 S 血 3 H、 TT 沉 、 “ 、 K MB及 c n I均正 常 。心 电图 : 速 抗 O”C - T- 快 房 颤 。X 线 胸 片 : 界 两 侧 扩 大 , 胸 比例 0 5 。 心 心 . 7 超声 心动 图 : 心房 前 后 径 ( A) 2mm, 心 室 舒 左 L 4 左 张末 期 内径 ( V)3mm, 间 隔厚 度 8mm, L 6 室 左室 后 壁 8mm, 间 隔 与 左 室后 壁 逆 向运 动 , 幅减 弱 , 室 搏 射血 分数 ( F 0 4 , 尖 瓣 脱 垂并 中一 度 二 尖瓣 E ).0二 重 返流, 三尖 瓣轻一 中度 反流。诊 断: 张型 心肌病 。 扩 治疗 : 口服 依 拉 普 利 1 , 日两 次 ; 托 洛 尔 0mg 每 美 3. , 日两 次 ; 法 林 抗 凝 治 疗 。 随 访 6个 7 5mg 每 华 月 , 为房 颤 心律 , 仍 复查超 声心 动 图 :A 0mm, V L 3 L 5 2mm, 间隔与左 室后 壁 逆 向运 动 , 幅 减弱 , 室 搏 EF 05 , . 2二尖瓣 、 三尖瓣轻度反流。在外院行经导管射 频消融根治心房颤动 , 术后停服上 述药物 。随访两 年 , 持 窦 性 心律 , 维 患者 无 心悸 、 闷 等不 适 。复查 胸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诊断与治疗PPT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诊断流程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的心脏、 肺部、血管等部位,了解有无
异常
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 可以进行基因检测,了解有无遗
传因素
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超声心动 图检查,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
功能等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 家族史、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
预防的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避免过度劳累、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遵医嘱服用药物,控制心率和血压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治 疗效果和预后
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心律失常的改善程度 心功能改善程度 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 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 长期预后的改善程度
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等 药物控制心率
非药物治疗:进 行心脏康复训练, 如运动、饮食、 心理辅导等
手术治疗:对于 药物治疗无效或 病情严重的患者, 可以考虑进行射 频消融术或心脏 起搏器植入术
定期随访:定期 进行心电图、超 声心动图等检查, 监测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年龄:年龄越大,预后越差
性别:男性预后较差
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预后 较差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手术 等,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不同
患者依从性: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 越好,预后越好
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对预后的影响较大, 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改善预后
预后的改善措施
药物治疗:使 用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等药物控制心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预 防
预防原则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 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X线动态表现分析
处。特别是对于听神经瘤 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十分可靠 , 而对于
一
些相对不典型的无特异表现的肿瘤 , 例如 : 胆脂瘤 、 血管母细
胞瘤等在定性诊 断中仍有一定的困难 , 分辨仍需借助手术病理
确诊 。
可见“ 膜尾征” 脑 的特 点 ,脑膜 尾 征 ” 出现 是 肿 瘤 细 胞 浸 润 了 “ 的
【] 胡 和平 , 其鎏 . 2 黄 小脑 桥脑 角 区及 内听道 占位性 病变 的 MR 表 I 现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9 3 1 ( ) l3 19 ,3 1 :一 . 【 缪飞, 3 】 沈天真 , 听神经瘤 c 等. T和 MR 诊断的对 比研究【] I J. 中国医
i ig[ . rpa R do g 。9 7 3 2 ) 9 - 0 . f dns ] uo en a ioy 19 ,( 4 : 1 25 n JE J l 1
【] 邓克学 , 5 沈天真 , 陈星荣. 脑膜瘤诊断的进展[. J 国外医学 ・ 】 临床放射
学 分 册 。9 6 1( )2 5 19 ,9 1 :— .
3 . 三叉 神经瘤 ( 封三 图 3 好发 年龄为 3 .2 2 见 ) O岁
4 0岁 , 女性 较 为 常见 , 发 生 于 内耳 道 前 方 岩 骨 尖 处 ;T扫 描 常 C
1 %~ . , 发 于青 壮 年 人 , 桥 小 脑 角 区 最 常 见 , 占桥 小 . 29 好 0 % 以 约
( 新郑市人 民医院 , 河南 新郑 4 1 5 ) 5 0 1
【 摘要 】目的 了解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影像 学特点 。方
法 总 结 1 例 心 动 过 速 性 心肌 病 患 者 的 x 线 平 片 、 声心 动 1 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护理查房
护理技巧
注意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及 时纠正和处理。
定期复查患者的相关指标和检查结果, 及时调整护理和治疗计划。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检查患者的心率和心律,有无明显的心 动过速和心律失常。
查房内容
检测患者的血压和体温,了解血流动力 学和全身状况。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湿度,检查有无 水肿和循环障碍。
查房内容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注意有无呼吸困 难和氧合情况。
检查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以 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
查房内容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结果 ,跟踪病情的变化和进展。 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共同 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护理技巧
பைடு நூலகம்
护理技巧
提供舒适的环境和适当的休息,促进患 者的身心放松和康复。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体力活动,但避免 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护理技巧
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尿情况,保持 液体平衡和尿量正常。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和治疗的了解 ,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查房目标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和生理指标,包括 心率、血压、体温等。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特别是感 觉不适、胸痛和呼吸困难等。
查房目标
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包括药物剂 量、时间和效果等。 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应对心 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查房内容
查房内容
询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了解患者的主 观感受和生活质量。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护理 查房
目录 介绍 查房目标 查房内容 护理技巧
介绍
介绍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 心脏疾病,特点是心脏收缩速度异常快 ,可能导致心功能受损和丧失。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危害及预防
危害
危害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可引发各类心律失常,如室性 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等。
心功能不全: 长期心搏过快可 导致心肌疲劳和功能下降,引 发心力衰竭等病症。
危害
猝死风险增加: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 存在猝死的风险,尤其是在运动剧烈时 更容易发生猝死。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控制心率: 使用药物或其他治 疗手段降低心率,避免心搏过 快。
心动过速性心 肌病危害及预
防
目录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概念 危害 预防措施 注意事项
心动过速性心 肌病的概念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概念
心动过பைடு நூலகம்性心肌病是一种心脏 疾病,心脏搏动过快导致心室 肌发生异常改变的病症。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危害严重, 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概念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导致心律失常、心 功能不全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 ,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和康复。
注意事项
切勿自行用药,遵循医嘱,避免不良反 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预防心律失常: 遵循医生的建 议,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及 早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维持身体健康 。
避免刺激: 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 饮酒、咖啡因等刺激物对心脏的刺激。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需及时就医 ,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管理。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几 年. 我们诊 治 2例 T MP 结合文献将 其临床特点 及诊治情 C ,
况报 告 如 下 。
会( WHO IF ) 入 心 肌 病 的 定 义 和 分 类 … , 已 引 起 临 床 /S C 纳 但
医生的重视。
1 病例报告 例 1 男, 6岁。既往 身体健康。 因心慌 、 , 3 气短 , 活动 后加 重半 年来诊。 以扩 张型心 肌病 、 房纤 颤、 心 心力 衰竭 收入 院。
化指标均正常。入 院后 口服血府逐 瘀汤煎剂 , 静推西地 兰、 速
尿并 给胺 碘 酮 0 2 , / , 九 天 时 转 为 窦 性 心 率 , R 7/ .g3 d 第 H 4 mi;d后 胺 碘 酮 改 为 0 2 , / , 者 心 慌 、 短 明 显 改 善 , n3 . g 1d 患 气 下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 T MP虽 未 被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及 国 际 心 脏 病 学 C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 C ) 心 内科 少 见 病 , 病 理 机 T MP 是 其 制未 明, 以心 动 过 速 、 脏 扩 火 、 功 能 不 全 及 有 效 治 疗 心 动 心 心 过 速 后 , 功 能 可 得 到 不 同 程 度 恢 复 或 完 全 恢 复 为 特 征 。 近 心
肢水肿 逐渐消退。住 院 2 d出院, 续 口服胺 碘酮 0 2 , / 6 继 .g1d
维持 治 疗 。 1个 月 后 复 诊 , 者 无 自觉 症 状 ; 电 图 为 窦 性 心 患 心 律 , R 6 / nX 线 胸 片 示 心 脏 外 形 缩 小 , 胸 比 率 0 5 ; H 7 mi; 心 . 5 心 脏 超 声 示 左 房 内径 3 mm, 室 舒 张 期 内 径 5 m 左 室 3 6级 收缩 期 吹风样 杂音 ; / 双下肢 呈 凹陷 性水 肿。 辅 助检查 : 心电图示快速性房 颤。X线胸 片示心影 扩大 , 部 肺
心肌疾病
心内膜心肌活检
心肌细胞畸形肥大,排列紊乱,间质纤维化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1、病史及体格检查,类似冠心病症状 2、超声心动图 3、CMR 4、有阳性家族史(猝死,心脏增大等)
心脏很大 呈球状, 各房室都 已扩张。 表面苍白、 柔软,心 肌收缩能 力下降。
心 室 扩 大
泵血功能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 室 扩 大
正
常
扩张型心肌病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逐渐加重。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为主 主要体征:心脏扩大;常有S3、S4呈,奔马 律,可有相对性MI、TI的收缩期吹风样杂 音。 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 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胸部X线:心影明显增大,心胸比>0.5,
肺瘀血征。
ECG:多种心律失常常见,如房颤和传导阻
滞,还有ST-T改变,低电压;少数可见
病理性Q波(心肌纤维化所致)。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超声心动图:(最常用)心腔扩大,左室舒张期末径
(LVEDD)>2.7cm/m2,室壁运动普遍减弱,二、三 尖瓣 反流, LVEF↓<0.45
高强度运动等为本病的促进因子。
病 理
左室形态改变:心肌肥厚,多为非对称性室
间隔肥厚。部分病例仅心尖部肥厚。
组织学特征: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小血管 病变,瘢痕形成。
临床表现
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和乏力,心悸、胸痛、 晕厥 体征:心脏轻大,可闻及S4,胸骨左缘第3~4 肋间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 也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杂音减轻:β受体阻滞剂、下蹲位 杂音增强:含服硝酸甘油、强心药、站立位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律失常通常并存心衰(HF)和心肌病。
不但这些疾病会诱发心律失常, 同样心律失常也能导致或是加重可逆性非缺血性心肌病和心衰。
而近期认为房颤即便已充分控制心率, 和室性期前收缩会诱发非缺血性心肌病。
因此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囊括了各种形式的非缺血性心肌病, 包括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房颤动性心肌病和室性期前收缩性心肌病。
但该术语并不包括新近认识到的左室(LV)传导功能异常, 或是左室机械功能异常(不同步), 如长期右室起搏, 左束支传导阻滞和心脏预激相关的心肌病。
虽然不同的心律失常会促发AiCM, 但根据特定的心律失常如心率增加(T-CM), 心率不规则/期外收缩后强化和/或左室机械功能异常。
中心插图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可能的预测因素, 诱发因素, 细胞介质和效应。
预测因素(*)对每种AiCM各不相同, 但部分诱因(^)在PVC和AF-CM中一致。
钙离子失调控包括Ca诱导的Ca释放机制似乎是常见的介导因素。
效应(~)在不同的AiCM同样相似。
AiCM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BIN1桥连整合因子1; Cav1。
2 L-型Ca2+通道; CI 耦合间期; HR 心率; JPH2 juncophilin-2; NCX1 Na+/Ca2+交换蛋白; PMCA 质膜Ca2+腺苷三磷酸酶; RyR2 ryanodine受体2型; SERCA2a 肌浆网/内质网ATP酶2a型; SNA 交感神经活性; VT 室速。
20世纪伊始在一名房颤患者中首次描述了T-CM, 但直到1998年, PVC-CM才被认为是一种不同的临床现象[6, 7]。
关于心律失常和心肌病的因果关系有着相当多的存疑, 直到1962年和2011年分别建立了T-CM和PVC-CM的实验动物模型。
这些模型证明了持续性心律失常能导致正常结构的左室出现功能障碍。
本文将阐述对AiCM更新的理解。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CM是一种可逆性左室功能障碍, 绝大多数是由心室率增加导致的, 而无论心动过速的来源如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大部分心力衰竭被认为是一个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
尽管近年来对于心力衰竭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进展及技术不断在临床应用,比如B受体拮抗剂,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经得到了很多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再入院率,降低死亡率[1],但心力衰竭的预后仍然令人十分失望,5年生存率大约仅为45-59%。
引起心力衰竭比较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心肌病,这些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被认为是不可逆的,由于这些病因或者病理生理持续存在,最终会导致心肌重构,即从心脏的大体结构到组织学及细胞学水平都伴随着相应的改变。
而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在心力衰竭的基础上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律失常的出现,最常见引起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失代偿的是房颤和房扑,这些心律失常的出现更加会加重原有已经受损的心脏功能的进一步下降,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而引起心衰患者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所以更好的处理心衰患者的心律失常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其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和心外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ICD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的心衰患者的预防心脏性猝死是心衰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2],但是这种器械植入方法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并发症比如感染和误放电等等[3]。
近年来有报道射频消融可以用来治疗心律失常引起的心力衰竭,甚至可以逆转心肌重构[4]。
如心动过速作为始动因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心动过速去除后或者心率得到很好控制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往往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甚至到正常水平。
我们称这种心肌病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但这种特殊的潜在可逆的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都可以作为病因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出现,包括房颤、房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
当一个患者同时存在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时,很难阐明心肌的病变是在心动过速的病因还是它的结果。
无休止的慢性快速性的心律异常被认为是一个引起心功能减退的可逆性病因,早在20世纪初就有文献报道,被称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5, 6]。
在随后的研究中证实,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都会引起心肌病变。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定义是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是由于快速和/或不规则心跳引起的,在心率/心律通过药物或者非药物手段消除或很好的控制后,心功能和心脏结构能够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到正常[7]。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以由房颤[8],房扑[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和室速[11]引起。
在动物模型里,室速较室上速更能导致左室功能减退。
在人类的研究中,由于室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肌病与右室流出道室早、特发性左室室速相关。
右室流出道室早通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特征性表现为V1是左束支传导图形,电轴下偏。
特发性左室室速起源于左室左后分支,表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和电轴向上。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从婴儿[12],儿童,青少年[13],成人都有报道[14]。
真实的人群患病率尚未报道。
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大约25%-50%有某种程度的心动过速诱发的心肌病变。
它的易患危险因素是心律失常的类型、频率、心动过速持续时间和基础心脏功能。
当左室收缩功能异常,同时伴随持续性心动过速时,临床医生应该高度怀疑是否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可能。
多快的心室率更容易引起心肌病还没有完全阐明,尽管心室率超过1 00次每分是关键点,既往有心脏结构功能正常的证据,特变是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比如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该病的可能性就很大。
更常见的是,诊断通常是在心室率和节律得到控制后观察到心功能恢复到正常。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如超声心动图、核素心肌成像,可以观察到左右室的扩张和收缩功能不全。
在这部分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中,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程度和冠脉的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不成比例。
很多关于心动过速对心功能影响的临床资料都是来源于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患者[15]。
对于房颤患者,严格的室率控制应该在静息时60-80次每分,活动后90-110次每分[16],高于上述上限则认为可能会导致心功能不全。
目前,由于很多的研究都是限于回顾性分析或者是病例报告。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何从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鉴别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存在一定的困难。
总的来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一个回顾性的诊断,有研究显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与扩张型心肌病对比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相对较小,可能有助于他们的鉴别[17, 18]。
Watanabe等[19]观察到心动过速引起心肌病变的平均时间是26.0±34.3天。
在血浆的心衰标志物方面如BNP并不能很好的鉴别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
尽管在诊断上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然而很多实验性研究里面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发病病理生理机制已经阐明。
在持续性的快速心室率状态下,主要包含两种机制:舒张充盈时间的不足及心动过速诱导的收缩功能受损。
心脏功能的改变能够累及到包括心肌和肌节的丢失,细胞外基质的重构,钙运转和对肾上腺素反应性下降,氧化应激,心肌能力储备的耗竭,和心肌缺血[20]。
人群中室性心律失常的患病率较室上性心律失常少见,但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发病中却更能够引起左室功能的减退[21]。
有报道单纯频发室性早搏、特发性左室分枝型室速、和右室流出道的室速都会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2]。
同样的心动过速不是唯一的应该排除引起以前心肌功能受损的因素,也可能在既往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起到加重心功能受损的因素之一。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被认为是可以潜在可逆的,在心率得到很好的控制之后,包括心力衰竭的症状,和左室射血分数都能够恢复正常。
在最初的几周这种改善是较快的,而在接下来的数月这种逆转是一个相对慢性进行性的过程[23]。
长期的预后还没得到很好的确定,在一个小病例数的研究里,Nerheim[24]认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从长期的预后来说有心脏性猝死的危险。
临床表现方面,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组患者更多的是以心衰为首发症状住院,在我们的研究里,这组47%患者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而这个比例在没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组是13%。
Medi等[25]报道了30例继发于局灶性房速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其心律失常发作时心室率较其他患者为慢,因此也解释了为什么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较少的以心悸作为首发的症状。
这个结果跟我们的研究是类似的。
我们推测心动过速以快的心室率的形式发作时,较以慢的心室率发作更易引起心悸不适的症状出现,而这部分患者就会在还没有发展为心力衰竭阶段的时候就较早的寻求合适的医学治疗,终止心动过速的出现,心肌的重构就此终止。
而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则较难意识到心动过速的发作,到最后发展为心功能不全,表现出心衰的症状时才意识到疾病的存在。
早已有文献报道,在动物身上快速起搏,是可以导致心衰和发展为心肌病[26, 27]。
在起搏导致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动物模型里,都能观察到左室舒张末容积的增加、二尖瓣返流的加重、室舒张末压力增加和左室射血分数的降低[28]。
在组织细胞学水平,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导致了心肌的重构,目前大部分关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病理和形态学特点的研究是基于早期快速起搏猪心脏的动物模型。
动脉压和心输出量在快速起搏后24小时就出现下降,1周后伴随而来的是心室的充盈压和肺动脉压力的增加[29],而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室腔的增大实在3-5周后出现,最终会走向终末期心衰的阶段。
从形态学来看,长期快速起搏会导致心腔严重的扩张,在这些实验里面,特征性的观察到心肌细胞的拉伸和水肿,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心肌的纤维化,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节萎缩。
从细胞电生理来看,既往有研究证实该类疾病损害动作电位的幅度,动作电位去极化削弱,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减少了钙离子内流的速度,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和细胞内钙转运能力下降相关,L型钙离子通道在心肌细胞功能障碍扮演重要的角色:T管和细胞膜蛋白的丢失,细胞几何形态的失真,都会导致电-机械偶联异常,收缩力下降[30],从大体来说表现为心肌的重构。
而在狗的模型里,慢性的室性心动过速较室上性心动过速这种变化更加显著[31]。
在动物模型里面,这些改变是可以逆转的:外周动脉压、右房压和心输出量外周动脉阻力在停止刺激48小时候就可以恢复正常。
然而,部分心肌收缩功能的障碍和由于大量的胶原蛋白增生导致的左室相对肥厚,舒张顺应性减退在停止刺激4周后仍然持续可以观察到。
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方面,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所导致的心衰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衰都是类似[32]。
在实验模型里面,已经有报道这种特殊的心衰有去甲肾上腺素、肾素、醛固酮、和内皮素-1水平的增加[33]。
这些因子在心衰发展的早期可能起到代偿的作用,但在心衰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形成复杂的网络相互作用,在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肌的重构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他的异常包括异常的细胞内钙运转[7],B受体的反应性氧化应激和自由基损伤[3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多态性[35],心肌细胞能量存储的减少[36],和心肌的缺血。
后者可能是最重要的机制。
文献报道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心内膜下和外膜下的血流比率的异常和冠脉血流的受损,心动过速持续发作时,心动周期缩短,而心肌舒张时间的缩短就更为显著,而冠脉血流高度依赖舒张期,最终导致心肌灌注压和时间的受损[37],另一方面,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左室舒张末容积和压力的增加,更进一步损害心肌的灌注,供氧和耗氧之间的失平衡更为突出,尽管没有显著的冠脉狭窄。
最近我们中心总结近年来罹患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例[38],共有17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患者,其中16例通过射频消融术成功根除心律失常,15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在3个月的随访时间恢复正常,随访时左室舒张末内径和血浆NT-proBNP水平下降,提示左心功能的恢复和逆转心肌重构在大多数射频消融术成功患者里得到实现。
尽管经典类型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 VNRT),在射频消融术占的比例很高,但由这两个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肌病比较少见。
鉴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可逆性,早期发现并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对于这种特殊的心肌病的逆转显得尤为重要。
References:1 Moss AJ, Hall WJ, Cannom DS, et al.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for the prevention of heart-failure events. N Engl J Med 2009;361:1329-38.2 Bigger JJ, Whang W, Rottman JN, et al. Mechanisms of death in the CABG Patch tri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implantable cardiac defibrillator prophylaxis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death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surgery. Circu lation 1999;99:1416-21.3 Poole JE, Johnson GW, Hellkamp AS, et al.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defibrilla tor shocks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N Engl J Med 2008;359:1009-17.4 Lishmanov A, Chockalingam P, Senthilkumar A, et al.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 omyopathy: evaluation and therapeutic options. Congest Heart Fail 2010;16:122-6.5 Coleman HR, Taylor RR, Pool PE, et al.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following chr onic tachycardia. Am Heart J 1971;81:790-8.6 Cruz FE, Cheriex EC, Smeets JL, et al. Reversibility of tachycardia-induced c ardiomyopathy after cure of incessant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J Am Coll C ardiol 1990;16:739-44.7 Shinbane JS, Wood MA, Jensen DN, et al.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a review of animal models and clinical studies. J Am Coll Cardiol 1997;29:709-15.8 Raymond RJ, Lee AJ, Messineo FC, et al. Cardiac performance early after cardi oversion from atrial fibrillation. Am Heart J 1998;136:435-42.9 Luchsinger JA, Steinberg JS. Resolution of cardiomyopathy after ablation of a trial flutter. J Am Coll Cardiol 1998;32:205-10.10 Simmers T, Sreeram N, Wittkampf F. Catheter ablation of sinoatrial re-entry tachycardia in a 2 month old infant. Heart 2003;89:e1.11 Rakovec P, Lajovic J, Dolenc M. Reversible congestive cardiomyopathy due to chron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1989;12:542-5.12 Dhala A, Thomas JP. Image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Reversible tachycardi a-induced cardiomyopathy. Circulation 1997;95:2327-8.13 Singh B, Kaul U, Talwar KK, et al. Reversibility of "tachycardia induced car diomyopathy" following the cure of 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using radiofrequency energy.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1996;19:1391-2.14 Chiladakis JA, Vassilikos VP, Maounis TN, et al. Successful radiofrequency c atheter ablation of au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 with regression of the cardiom yopathy picture.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1997;20:953-9.15 Morady F, Hasse C, Strickberger SA,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after radiofr equency modification of the atrioventricular node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 llation. J Am Coll Cardiol 1997;29:113-21.16 Fuster V, Ryden LE, Asinger RW, et al. ACC/AHA/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 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 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 idelines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Policy Conferences (Committee to Develop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 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J Am Coll Cardiol 2001;38:12 31-66.17 Fujino T, Yamashita T, Suzuki S,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ccompanied by 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achycardi a-induced cardiomyopathy. Circ J 2007;71:936-40.18 Jeong YH, Choi KJ, Song JM, et al. Diagnostic approach and treatment strateg y in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Clin Cardiol 2008;31:172-8.19 Watanabe H, Okamura K, Chinushi M,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 t, and outcome of 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 Int Heart J 2008;49:39-47.20 Shinbane JS, Wood MA, Jensen DN, et al.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a review of animal models and clinical studies. J Am Coll Cardiol 1997;29:709-15.21 Zupan I, Rakovec P, Budihna N, et al. 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 in dogs; relation between chronic supraventricular and chronic ventricular tachyca rdia. Int J Cardiol 1996;56:75-81.22 Chugh SS, Shen WK, Luria DM, et al. First evidence of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induced cardiomyopathy: a potentially reversible cause of heart failure. J Cardiovasc Electrophysiol 2000;11:328-9.23 Patel JJ, Whittaker CT. Tachycardia-induced heart failure. Perm J 2007;11:50 -2.24 Nerheim P, Birger-Botkin S, Piracha L, et al. Heart failure and sudden death in patients with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and recurrent tachycardia. Circulation 2004;110:247-52.25 Medi C, Kalman JM, Haqqani H, et al. Tachycardia-mediated cardiomyopathy sec ondary to focal atrial tachycardia: long-term outcome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09;53:1791-7.26 Spinale FG, Hendrick DA, Crawford FA, et al. Chronic supraventricular tachyc ardia causes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subendocardial injury in swine. Am J P hysiol 1990;259:H218-29.27 Spinale FG, Holzgrefe HH, Mukherjee R, et al. LV and myocyte structure and f unction after early recovery from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Am J Phys iol 1995;268:H836-47.28 Byrne MJ, Raman JS, Alferness CA, et al. An ovine model of tachycardia-induc ed degenerative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heart failure with prolonged onset. J Card Fail 2002;8:108-15.29 Wilson JR, Douglas P, Hickey WF, et al. Experimental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produced by rapid ventricular pacing in the dog: cardiac effects. Circulation 1987;75:857-67.30 Mukherjee R, Hewett KW, Spinale FG. Myocyte electro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 y. J Mol Cell Cardiol 1995;27:1333-48.31 Zupan I, Rakovec P, Budihna N, et al. 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 in dogs; relation between chronic supraventricular and chronic ventricular tachyca rdia. Int J Cardiol 1996;56:75-81.32 Brilla CG. Aldosterone and myocardial fibrosis in heart failure. Herz 2000;2 5:299-306.33 St JSM, Lee D, Rouleau JL, et al.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ventricula r arrhythmia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2003;107:2577-82.34 Umana E, Solares CA, Alpert MA.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Am J Med 2003;114:51-5.35 Deshmukh PM, Krishnamani R, Romanyshyn M, et al. Association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with tachycardia cardiomyopathy. Int J Mol Med 2004;13:455-8.36 Fenelon G, Wijns W, Andries E, et al. Tachycardiomyopathy: mechanisms and cl inical implications. 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1996;19:95-106.37 Spinale FG, Tanaka R, Crawford FA, et al. Changes in myocardial blood flow d uring development of and recovery from tachycardia-induced cardiomyopathy. Circ ulation 1992;85:717-29.38 Donghua Z, Jian P, Zhongbo X, et al. Reversal of cardiomy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secondary to tachycardia. J Interv Card Electroph ysiol 2013;36:27-32,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