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118d7df770bf78a65295465.png)
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暴露exposure: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同时,暴露一定是本研究需要探讨的因素,是与特定的研究目的密切相关的。
3.结局outcome: 是指随访观察中出现的预期结果事件,也即研究者希望追踪观察的事件。
结局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可以是终极的结果,也可是中间结局;即可是负面的,也可是正面的。
4.危险因素risk factor:又称为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发生,或使其发生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
5.三间分布: 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发生频率,或称为疾病的人群现象。
6.发病率incidence rate: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7.罹患率attack rate: 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其计算公式与发病率相同,但观察时间较短,可以以日、周、月为单位,使用较灵活。
8.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某些传染病在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9.患病率prevalence: 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10.散发sporadic: 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
11.暴发outbreak: 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
12.流行epidemic: 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为流行。
13.大流行pandemic: 当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短时间内可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发病率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称大流行。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39c7aade518964bce847c5b.png)
1超额死亡率:特定时间段内观察到的死亡人数与同一时间段预计死亡人数的差值。
1. epidemiology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应注意,定义中包含着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四个完整的内容。
2. descriptive study2.描述性研究:根据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不同人群、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的分布情况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的规律,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依据。
3. theoretical epidemiology3.理论流行病学:又称数学流行病学,它是用不同的数字符号代表有关病因、机体与环境的各项因素,然后抽象地用数学模型或电子计算机仿真,进行理论研究,来研究流行病学的规律性,定量反映病因、宿主和环境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
4. Periodicity4.周期性:有些疾病每隔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称为疾病的周期性。
5. exposure5.暴露:也称暴露因素,指研究对象接触到或具有某个研究因素,具有某种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暴露通常用来代表切可能与疾病危险有关的、研究者感兴趣的因素。
6现况研究(prevalence survey)是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以描述资料的分布特征。
从时间上说,现况研究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一-般不是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与疾病情况,故又称之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现况研究从观察分析指标来说,由于这种研究所得到的频率指标一般为特定时间内调查群体的患病率,所以又称为患病率研究或现患研究(prevalence study)。
又由于所收集的有关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关系的资料是调查当时所获.得的,故称之为现况研究。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776f308ed630b1c59eeb5c6.png)
流行病学第二章1.疾病的分布: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的表现,描述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即疾病的分布(三间分布)2.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3.罹患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4.续发率(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5.患病率(现患率或流行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6.死亡率: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口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7.病死率: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8.生存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9.散发: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现历年来的一般水平,且病例间无明显联系。
10.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11.流行: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12.大流行:指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在短时间内可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的情况。
13.横断面分析: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同一时间的发病率、死亡率,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发病、死亡率及不同年代各年龄组发病、死亡率的变化。
缺点:不适合分析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不能显示致病因子和年龄之关系。
14.出生队列分析: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分析。
有点:其可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有助于查明致病因子、所处时代特征与暴露经历在疾病频率变化中的作用。
15.短期波动(时点流行):以日、周、月计数的短期观察数据短期波动的含义与爆发相近。
区别:暴发,少量人群短期波动:较大数量人群16.季节性: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很全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很全](https://img.taocdn.com/s3/m/d95426aedd88d0d233d46afc.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及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病因与病因推断一、名词解释:1、病因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充分病因是指必然会导致疾病发生的最低限度的条件和事件;最低限度是指任一条件或事件都是必不可少的。
3、病因网模型根据生态学模型或疾病因素模型提供的框架可以寻找多方面的病因,这些病因相互存在联系,按时间先后联接起来就构成一条病因链,多个似有节点“鱼线”的病因链存在相互联系,交错联接起来就形成一张似“鱼网”的病因网。
4、求同法设研究的事件特征为A,B,C,D,E等,研究的因素(暴露)为a,b,c,d,e;研究事件具有共同的特征A(特定疾病),而这些相同疾病A的病例均有的研究因素(暴露)a,因些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5、求异法设研究的事件特征为A,B,C,D,E等,研究的因素(暴露)为a,b,c,d,e;研究事件均无特征A(特定疾病),而这些对象也没有研究因素(暴露)a, 因此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6、同异并用法是指求同法和求异法并用,相当于同一研究中设有比较组,可以控制干扰因素。
7、共变法当有关(暴露)因素不是定性的,而是等级或定量的,并与事件(疾病)效应成量变关系时,设A1,A2,A3等是事件(疾病)效应不同数量的状态,a1 ,a2, a3 是研究因素(暴露)不同数量的状态,两者之间有共同变动的关系,因此因素a是疾病A的影响因素。
8、剩余法对某复合结局事件(A,B,C),已知它的有关(暴露)因素在特定的范围内(a,b,c),通过先前的归纳又知道b说明B,c说明C,那么剩余的a必定说明A。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85731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b.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影响的科学。
它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工具,利用统计学和公共卫生学的方法,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风险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1.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这些包括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
借助这些方法,研究人员能够确定疾病的发病率和风险因素,从而对疾病的预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发病率(Incidence):发病率是指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个特定疾病在人群中新发病例的比例。
它通常以每千人或每万人为单位进行表示。
通过计算发病率,流行病学家能够了解疾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并提供针对疾病的干预措施。
3. 患病率(Prevalence):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内,人群中已经患有某种疾病的比例。
它包括新发病例和已存在的病例。
患病率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扩散程度和流行趋势,以及对健康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
4.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
它通过选择一组已经患病的病例和一组没有患病的对照组,来探索潜在的疾病风险因素。
研究人员会回顾病例和对照组的过往暴露情况,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以判断是否存在某些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联。
5.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相对危险度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是用于衡量某种特定因素(如吸烟)与发展某种疾病之间的关联程度。
相对危险度的值大于1表示该因素与疾病发生存在正相关,小于1表示存在负相关,等于1表示无关。
相对危险度的计算有助于了解疾病风险因素的作用程度,并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6. 系统性回顾与Meta分析(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系统性回顾是一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用于综合和评估大量相关研究的证据,系统地总结目前已有的科学证据。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a6b660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f.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及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况在人群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1、发病率:是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疾病的分布一、名词解释:1、发病率:是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罹患率:指某一观察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3、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
4、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
性质与患病率相同。
5、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
“原发病例”:为家庭中第一例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病率内。
续发病例:为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
6、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平均人口数,计算方法同发病率。
常以年为单位。
7、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患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8、累积死亡率(cumulative mortality)是将各年龄组的死亡专率相加,用百分率表示,用以说明在某一年龄组以前死于某种慢性病的累积概率的大小。
Ii为各年龄组的组距,一般为5。
Pi为各年龄组的死亡专率,以小数表示。
二者相乘然后各组乘积相加即得出累积死亡率。
9、存活率(survival rate)存活率又称生存率,是指患某种疾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的某病病人)经n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合的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10、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无明显联系。
11、流行(epidemic)是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8eb53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e.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口中传播和分布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疾病发生的分布、传播和预防等进行研究,可以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2.1 发病率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的人数,通常以每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表示。
发病率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
2.2 死亡率死亡率是指特定人群中因某种疾病而死亡的人数,通常以每千人或每十万人为单位表示。
死亡率是评估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2.3 患病率患病率是指特定人群中患上某种疾病的人数占人群总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患病率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疾病在人群中的普遍程度。
2.4 病死率病死率是指某种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患病人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病死率是评估疾病的致死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3.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3.1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在一段时间内追踪观察同一组人群,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情况。
纵向研究可以评估潜在危险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疾病预测和干预的科学依据。
3.2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在同一时间点上对人群进行观察和调查,来了解疾病和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
横断面研究可以提供流行病学描述和比较的基础信息。
3.3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设计,通过比较患病个体和非患病个体的暴露史,来评估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病例-对照研究可以快速评估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是疾病原因研究中重要的手段。
3.4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最为严格的研究设计,通过随机分配受试者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来评估某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机对照试验可以提供最高水平的证据,用于评估治疗方法或预防措施的效果。
2023年流行病学分章节名词解释问答题集
![2023年流行病学分章节名词解释问答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998759e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e.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问答题及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旳分布及其影响原因, 并研究防制疾病及增进健康旳方略和措施旳科学。
二、问答题:1.试述流行病学旳学科特点。
答: 流行病学作为医学科学旳一门基础学科, 具有如下旳特点: 首先, 流行病学着眼于一种国家或一种地区旳人群旳健康状况, 它所关怀旳常常是人群中旳大多数, 而不仅仅关注个体旳发病状况, 也即是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具有群体性。
第二, 流行病学是以疾病旳分布为起点来认识疾病旳, 即通过搜集、整顿并考察有关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中旳分布特性, 以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旳规律, 为深入研究提供线索。
体现为以分布为起点旳特点。
第三,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对比旳思想, 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措施旳关键。
只有通过对比调查、对比分析, 才能从中发现疾病发生旳原因或线索。
即流行病学具有对比旳特点。
第四, 在流行病学旳调查、分析和评价过程中运用了概率论和数理记录学旳分布、抽样、推断、参数、指标、模型等原理和措施, 目旳在于科学、高效地揭示疾病和健康旳本质, 评价各项研究旳效果。
即流行病学具有概率论和数理记录学旳特点。
第五, 人群健康同环境有着亲密旳关系。
疾病旳发生不仅仅同人体旳内环境有关, 还必然受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旳影响和制约。
在研究疾病旳病因和流行原因时, 我们应当全面考察研究对象旳生物、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流行病学体现为社会医学旳特点。
第六, 作为公共卫生和防止医学旳一门主干学科, 流行病学一直坚持防止为主旳方针并以此作为学科旳研究内容之一。
与临床医学不一样旳是, 它面向整个人群, 着眼于疾病旳防止, 尤其是一级防止, 保护人群健康。
流行病学体现以防止为主旳特点。
2.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措施答: 流行病学研究措施可分为观测性研究、试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测性研究重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试验性研究重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小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性研究重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措施学研究。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https://img.taocdn.com/s3/m/b8b81d27f111f18583d05a14.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发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
发病密度:用人时为单位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
混杂偏倚或称混杂:是指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一个或多个潜在的混杂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地估计的系统误差。
求同法:是指在发生相同事件的不同群体之间寻找共同点,即根据患同种疾病的不同患者的共同特点,寻找可能的病因。
填空题1常见的随机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
2队列研究的基本特点:①属于观察法②设立对照组③由“因”及“果”④能确证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3常见偏移:①选择偏倚②失访偏倚4.试验设计的原则:1)对照2)随机化 3)盲法 4)重复5.信息偏移的种类:一、回忆偏倚二、报告偏倚三、暴露怀疑偏倚四、诊断怀疑偏倚五、测量偏倚6.因果推断的标准:(一)关联的时序性(二)关联的强度(三)关联的可重复性(四)关联的特异性(五)剂量-反应关系(六)生物学合理性(七)关联的一致性(八)实验证据7.病例研究分为: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2病例队列研究:又称病例参比式研究,也是一种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结合的设计形式。
8流行病学三角是:宿主、环境、致病因子。
简答题1. 比较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普查的优点①调查对象为全体目标人群,不存在抽样误差。
②可以同时调查目标人群中多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③能发现目标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在实现“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的同时,全面地描述疾病的分布与特征,为病因分析研究提供线索普查的缺点①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便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②由于工作量大而不易细致,难免存在漏查③调查工作人员涉及面广,掌握调查技术和检查方法的熟练程度不一,对调查项目的理解往往很难统一和标准化,较难保证调查质量④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一般较大,费用往往较高抽样调查的优点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资源,同时由于调查范围小,调查工作易于做得细致抽样调查的缺点①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普查要复杂②资料的重复或遗漏不易被发现③对于变异过大的研究对象或因素和需要普查普治的疾病则不适合用抽样调查④患病率太低的疾病也同样不适合用抽样调查,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如果抽样比大于75%,则不如进行普查2. 比较现况研究与生态研究的异同点及优、缺点现况研究的优点首先,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以样本估计总体的可信度较高其次,有来自同一群体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最后,一次调查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现况研究的缺点首先,收集的信息通常只能反映调查当时个体的疾病与暴露状况,难以确定先因后果的时相关系。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3259a0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6e.png)
流⾏病学名词解释流⾏病学名词解释流⾏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及健康有关状态在⼈群中发⽣、发展的原因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及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
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通过观察疾病在⼈群中的发⽣、发展和消退,描述疾病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
发病率 (incidence rate):是⼀定时期内,特定⼈群中发⽣某病新发病例的频率。
新发病例数:指观察时间内新发⽣的某病的病⼈数暴露⼈⼝数: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必须是观察时间内观察地区内的⼈群,必须有患所要观察的疾病的可能罹患率 (attack rate):量新发病例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局限范围内,短时间内的发病率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称现患率或流⾏率,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例。
时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指群体中个体在某时点为病例的概率期间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是群体中个体在给定期间内任⼀时点为病例的概率。
死亡率 (mortality rate):指某⼈群在⼀定时期内总死亡⼈数与该⼈群同期平均⼈⼝数之⽐。
死亡专率按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种族、婚姻状况、病因等分别计算的死亡率。
分母必须是与分⼦相对应的⼈⼝病死率(fatality rate):指⼀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值存活率(survival rate)散发 (sporadic):指某病发病⼈数不多,病例间⽆明显的相互传播关系,或在⼀定地区的发病率呈历年⼀般⽔平。
适⽤于范围较⼤的地区。
流⾏ (epidemic):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平。
⼤流⾏ (pandemic):指某疾病的发病蔓延迅速,涉及地域⼴,⼈⼝⽐例⼤,在短时间内可以越过省界国界甚⾄洲界形成世界性流⾏。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fdefb4ae45c3b3567ec8bb4.png)
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和促进健康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Incidence:发病率,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数占同期暴露人口数的比例。
生态学研究:是以群体为单位,收集、观察分析群体中某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相关关系,通过比较不同群体暴露与发病率(死亡率)的不同,探索病因线索。
理论流行病学:是通过数学模型研究流行病学。
用数学公式明确、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与环境所构成的疾病的流行规律,评价流行趋势及措施效果。
计划免疫:通过分析疾病疫情和人群免疫状况,按照免疫原理所规定的免疫程序,对人群进行有计划地免疫接种,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甚至消灭所针对的疾病的目的。
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例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
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即是调查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探索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情况与疾病或健康的关系。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伤害流行病学:是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描述伤害的发生频率及其分布,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提出干预对策与措施,并对措施效果作出评价的一门流行病学分支学科。
Hawthorne effect:霍桑效应,指人们因为成了研究中特别感兴趣和受注意的目标而改变了其行为的一种趋向,与他们接受的干预措施的特异性作用无关。
疾病病因: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爆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e5d6a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2.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规律的一门科学。
在流行病学中,有一些常用的名词需要解释,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及其解释。
1. 流行病: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某种特定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超过该地区或人群的正常背景发生率。
流行病的发生通常与感染病原体、环境因素、个体易感性等相关。
2. 疫情:是指某种疾病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或时期内,发生的病例数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对人群的健康造成威胁。
疫情通常指的是某种传染病在某个地区的爆发,如流感疫情、登革热疫情等。
3. 流行病学调查:是为了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方式,收集、分析和解释人群中疾病分布特征、危险因素及其关联,以及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通常包括病例调查、受试者调查、环境调查等。
4. 随机试验:也称为实验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之一。
在随机试验中,研究者会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不接受干预,通过对比两组的结果,评估干预的效果。
5.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是指某种暴露因素与某种结果之间的关联程度。
相对危险度越大,说明暴露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联越强。
6. 横断面研究:也称为调查性研究,是一种通过一次调查来观察人群的疾病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横断面研究通常用于描述人群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
7. 临床试验:是指通过对参与者进行干预或治疗,来评估某种新药物、新技术或新干预措施的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方法。
临床试验通常分为多个阶段进行,包括药物的安全性试验、有效性试验等。
8. 疫苗接种率:是指在特定地区或人群中接种某种疫苗的人数占相应人群总人数的比例。
疫苗接种率是评估疫苗接种情况的重要指标,对于疫苗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9. 爆发(Outbreak):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或机构内,特定传染病的病例数超出了正常水平,并且有明确的病例链。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6aee7f5c8d376eeaeaa31a6.png)
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病死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3.暴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病人的出现。
4.AR%:即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5.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6.疫源地消毒:是对现有或曾经有传染存在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属防疫措施,其目的是杀灭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事件的一种。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8.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9.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可能无病者鉴别开来。
10.传播媒介:参与传播的外环境的各种媒介物包括:空气、水、食物、土壤等。
11.双盲试验:是指研究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试验分组情况而是由研究设计者来安排和控制全部试验。
12.RR:相对危险度也叫危险比或比率比,表示暴露组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是反映暴露发病关联强度最好的直标。
13.留验:是在指定场所进行观察,限制活动范围,实施诊察、检验和治疗。
14.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病评价其效果。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333a23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2.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
2.疾病的分布:是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时间、人群的分布现象。
简称“三间分布”。
3.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4. 患病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5.死亡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它是测量人群死亡的最常用指标。
6.病死率:一定期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的比例。
7.散发: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是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
8.流行: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在发病率水平。
9.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称为~。
暴发往往是通过共同的传播途径感染或共同的传染源引起。
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该病的最长潜伏期之内。
10.周期性:疾病频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有规律的起伏波动,每隔若干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现象。
11.移民流行病学: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地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某地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它是一种综合描述疾病三间分布的方法。
12.现状调查: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
13.偏倚:调查或研究成果与真实情况不符,或样本统计量不能代表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
14.生态学缪误: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
15.暴露: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状态或特征。
16.队列:被随访一定时间的具有同一暴露或特征的一群人。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6f235d45022aaea998f0f4f.png)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散发(sporadic):指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3、流行(epidemic):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3~5倍。
4、暴发(outbreak):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病人出现。
5、大流行(pandemic):疾病迅速蔓延可跨越一省、一国、或一洲,其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
6、长期趋势(secular-trend):也称长期变异(secular-change),是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他们同时变化的情况。
7、对列研究(cohort study):是将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不同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8、暴露(exposure):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具备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
9、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来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0、匹配(matching):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11、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又称流行病学试验,指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对对照组施加对照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中所研究结局的差别,以判断干扰措施效果的一种实验性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的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391913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2.png)
流行病学的名词解释
流行病学是一个应用性的合作领域,它包括研究、预测、控制和预防疾病的社会、环境和行为因素。
通过在社区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流行病学家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方式,以及如何应对它们。
流行病学的名词解释是指对多种有关流行病学的术语或定义的说明。
流行病学术语涉及疾病的传播、发病率、风险因素、环境影响、暴露、疫苗效力等多个不同方面。
一些常见的流行病学术语有:
1、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它们通过空气、水或直接接触传播。
2、发病率:发病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某种疾病新发例的比例,通常以每10万人口中新发病例数表示。
3、风险因素:风险因素是指可能导致某种疾病发生的潜在因素,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
4、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指环境条件如气温、臭氧、空气污染等对某种疾病发生的影响。
5、暴露:暴露是指人们接触到某种病原体的可能性,它可能是通过食物、水或空气而暴露的。
6、疫苗效力:疫苗效力是指疫苗的能力,即预防某种疾病的能力。
流行病学不仅研究疾病的传播、发病率和风险因素,还研究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社会上疾病控制的最佳方法等诸多方面。
此外,流行病学还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如公共卫生、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农业、生物学等。
流行病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科学、技术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流行病学epidermiology: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2、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无明显联系3、流行epidemic:是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4、爆发: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5、移民流行病migrant epidemiology:是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入地区居民及原居住地区居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探讨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6、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7、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指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8、相对危险度RR: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表示暴露者易患某病的程度9、归因危险度AR:也称为特异危险度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10、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表示暴露者中由暴露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I1—I0)占暴露者发病率或死亡率(I1)的百分比11、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12、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表示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占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百分比。
它提示在完全控制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13、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14、分层分析stratified analysis:是把研究人群根据某些特征或因素分为不同层,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以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15、随机对照实验RCT: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平行对照试验称为随机对照试验16、单盲:即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和所接受的处理情况,但观察者和资料收集分析者知道17、双盲double blind: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也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18、三盲triple blind:不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也不了解分组情况,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偏倚19、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应用各种实验、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确定或排除疾病的试验方法20、真实性validity,效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故又称准确性accuracy21、似然比LR:诊断试验阳性或阴性的结果分别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与非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之比2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作图得出的曲线,可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23、并联试验:亦称平行试验,是同时做几项诊断试验,只要有一项阳性,即可定为阳性;并联试验与单项试验相比较,可以提高试验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减少漏诊,但向时它会降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使误诊增多24、串联试验:又称系列试验,是依次做几项试验,是否作下一个试验要根据上一个试验结果来决定,在一系列多项试验中,每一次试验均为阳性时,最后才判为阳性25、金标准gold standard: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或排除某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26、病因: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27、随机误差:又叫机会,由于多种无法控制及不能预测的因素引起的一类表现不恒定、随机变化的误差28、系统误差:又叫偏倚,是指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些已知或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使研究结果或推论系统地偏离真实情况的误差29、信息偏倚:又称测量偏倚或观察偏倚,是指在研究资料收集、整理、编码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系统误差30、混杂偏confounding bias:当研究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
这种现象叫混杂,产生的偏倚叫混杂偏倚31、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32、传染源reservoir of infection: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33、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临床症状出现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34、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35、疫源地epidemic focus: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36、疾病监测surveillance of disease: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37、医院感染NI,HCAI: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38、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医疗条件和多年的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情况和选择,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1、流行病学epidermiology: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2、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无明显联系3、流行epidemic:是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4、爆发: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5、移民流行病migrant epidemiology:是通过观察某种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入地区居民及原居住地区居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以探讨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6、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单位,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7、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指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亚组,追踪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8、相对危险度RR: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表示暴露者易患某病的程度9、归因危险度AR:也称为特异危险度是指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中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表示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10、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表示暴露者中由暴露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I1—I0)占暴露者发病率或死亡率(I1)的百分比11、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是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12、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表示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占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百分比。
它提示在完全控制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或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13、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按照疾病状态将研究对象分为病例和对照,分别追溯其既往(发病前)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并进行比较,以推测疾病与暴露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14、分层分析stratified analysis:是把研究人群根据某些特征或因素分为不同层,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以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15、随机对照实验RCT: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平行对照试验称为随机对照试验16、单盲:即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的分组和所接受的处理情况,但观察者和资料收集分析者知道17、双盲double blind: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了解试验分组情况,也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18、三盲triple blind:不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而且负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人员也不了解分组情况,从而较好地避免了偏倚19、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应用各种实验、医疗仪器等手段对病人进行检查,以确定或排除疾病的试验方法20、真实性validity,效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故又称准确性accuracy21、似然比LR:诊断试验阳性或阴性的结果分别在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与非患者中出现的概率之比2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用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作图得出的曲线,可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关系23、并联试验:亦称平行试验,是同时做几项诊断试验,只要有一项阳性,即可定为阳性;并联试验与单项试验相比较,可以提高试验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减少漏诊,但向时它会降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使误诊增多24、串联试验:又称系列试验,是依次做几项试验,是否作下一个试验要根据上一个试验结果来决定,在一系列多项试验中,每一次试验均为阳性时,最后才判为阳性25、金标准gold standard: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或排除某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26、病因: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27、随机误差:又叫机会,由于多种无法控制及不能预测的因素引起的一类表现不恒定、随机变化的误差28、系统误差:又叫偏倚,是指研究过程中,由于一些已知或可控制的因素引起的使研究结果或推论系统地偏离真实情况的误差29、信息偏倚:又称测量偏倚或观察偏倚,是指在研究资料收集、整理、编码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系统误差30、混杂偏confounding bias:当研究某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