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有利于科学地选择历史教学方法
③有利于科学地组织历史教学过程
3.历史知识的特点 ①既往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马克思曾说:“历史实际是已经发 生的事变、过程,它一经发生,就 成了不可能更改的既定存在”。
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 历史都是当代史”。
李大钊先生曾说:“无限的过去都 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 在为渊源。”
马克思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 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 实出发。
2.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的原则
偶然性是指构成历史过程的单个历 史事件” ,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多 样性。
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或总 方向,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正如恩格斯所评价拿破仑那样: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 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 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 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 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 一个人来扮演的” 。
②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现实生活,尽 快熟悉社会。因为对现实的理解, 也可以更好地审识历史。
③在历史教学中,应有意识选择贴 近现实生活的有关材料,以沟通历 史与现实的关系,缩小历史与现实 的差距,赋予历史以时代的气息。
在历史教学中,防止出现古今分离; 颂古非今;以今诽古和以今变古的 不良倾向 。
4.历史主义与阶段观点相结合的原 则
列宁所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 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 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 之内”。
5.系统讲授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 则
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知识的因 果联系性的特征,要求历史教学按 年代顺序的先后系统地进行。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 学效果,这就要突出重点,即在教 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历史 发展过程的特点,分清主次,区别 轻重,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c.历史发展顺序与学生认识特点的矛盾
历史教学时序性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 感知与认知特点发生矛盾 。
d.历史知识多样性与学生知识经验 有限性的矛盾
e.历史的真实性与学生历史知识复 杂性的矛盾
三、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1.史与论相结合的原则
“史”指材料,即具体的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等。“论”指论点, 即用唯物史观去揭示历史发展的本 质与规律。
历史主义是要求历史教学从科学性 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从具体的时 间、地点、人物、条件出发,对客 观历史进行具体分析,并给予恰当 的阐释和评价,这是历史辩证法在 历史教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阶级分析是用阶级观点来剖析历史 现象,探究历史问题,以揭示历史 本质,体现历史的革命性,这是历 史唯物主义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 用。
a.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 对教师而言,基本上是由已知向他 知的转化过程。对学生来说,则基 上是由未知向知的转化过程。
b.学生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与教学目标的 矛盾
教学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 能力和个性。学生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与 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矛盾,是教学过 程中的主要矛盾,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动 力。
四性说:过去性、具体性、系统性、 综合性
五性说:科学性、阶级性、过去性、 联系性、阶段性
2.研究历史知识结构的意义
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历史知识 是由一系列历史事实、概念、原理 和规律组成的,历史知识结构具有 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个性特征。 其意义为:
①有利于科学地确定历史教学目标
⑥认知性与体验性相结合 历史意识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
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 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 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 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
二、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
1.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
a.从认识论看:教学过程是人们认识客 观事物的一种形式,它遵循认识活动的 普遍规律,但它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时势造英雄,这是历史必然性,而 不是英雄造时势。但哪个英雄的产 生又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
3.古为今用相结合的原则
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在于“纠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宋神宗 为司马光的史书题名:“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学习历史是为了在反思历史的基础 上,认识现实,展望未来。
①帮助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观察 和分析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b.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看:教学 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双向传递过 程。其中包括由教师到学生,再由学生 到教师间的信息输入→储存→加工→提 取→反馈两个闭合回路。
c.从教学论看,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 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引 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根据 历史教学目标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 动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各 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 展个性的过程。
反应,指对这些刺激作出反应,并 主动地以新方式行动;
价值的评价,指从感情上接受,并 建立起一种信念;
组织,指联系相关的事物,判断其 正确与否,并形成价值体系;
性格化,指已产生的价值体系在实 践中验证,从而形成世界观。
c.历史教学中技能的形成与迁移过 程
这主要表现为心智技能,它一般在 认知过程中反复练习而形成,已有 的技能可以通过迁移促进新技能的 形成。
马克思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 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 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 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 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 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 件。”
“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 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 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 联系着。”
2.历史教学过程的基Fra Baidu bibliotek特征
a.历史教学中的认知过程
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形成历史表象 →通过积极思维,理解历史事实, 掌握其本质联系,形成历史概念→ 运用已有的历史概念去把握新的历 史概念并上升为基本理论,掌握历 史规律。
b.历史教学中的情感过程
注意,指注意到有情感、色彩事物 的现象刺激;
d.历史教学中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过 程
个性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动机、 爱好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性格等)
3.历史教学教学中的诸矛盾因素
教学过程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学 内容和教学环境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过程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 借助教材为媒体,通过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意、 技能、个性诸方面全面得到和谐的 发展过程。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中学历史教学原则是根据历史课 程目标,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历 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历 史教学实践的一般性原理。
一、历史知识的特点
1.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知识特 点的几种观点
一性说:过去性
二性说:过去性、具体性
三性说:过去性、具体性、史与论 的统一性
认知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和重 新组织,属于智力因素范畴,它是 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与结果。
体验是指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知而 产生的历史情感和历史意识。它们 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 。
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对历史的体验、 情感、意志引入历史认知过程中,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再是单纯 的认知,而是渗透到学生情感、态度, 价值观层面,学生才能在动之以情中做 到全面发展。
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 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前者体现了 突出重点,后者强调了历史发展的 系统性。
要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重点 不能成为孤点,应在突出重点的前 提下,连点成线,一般应体现在保 证历史系统性和完整性。
6.历史认知与历史体验相结合的原 则
鲁迅先生说过:“读史是查旧帐, 而查旧帐是为了照出现在,预示将 来”。
管子也说过:“疑今者,察之古, 不知来者,视过往;万事之生也, 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列宁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 着背叛”。
②具体性与规律性相结合
③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
④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结合
⑤发展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寻求学生历史 认知与体验的契合点,以达到晓之以理 与动之以情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③有利于科学地组织历史教学过程
3.历史知识的特点 ①既往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马克思曾说:“历史实际是已经发 生的事变、过程,它一经发生,就 成了不可能更改的既定存在”。
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 历史都是当代史”。
李大钊先生曾说:“无限的过去都 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 在为渊源。”
马克思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 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 实出发。
2.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的原则
偶然性是指构成历史过程的单个历 史事件” ,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多 样性。
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或总 方向,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正如恩格斯所评价拿破仑那样: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 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 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 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 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 一个人来扮演的” 。
②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现实生活,尽 快熟悉社会。因为对现实的理解, 也可以更好地审识历史。
③在历史教学中,应有意识选择贴 近现实生活的有关材料,以沟通历 史与现实的关系,缩小历史与现实 的差距,赋予历史以时代的气息。
在历史教学中,防止出现古今分离; 颂古非今;以今诽古和以今变古的 不良倾向 。
4.历史主义与阶段观点相结合的原 则
列宁所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 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 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 之内”。
5.系统讲授与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 则
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知识的因 果联系性的特征,要求历史教学按 年代顺序的先后系统地进行。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 学效果,这就要突出重点,即在教 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历史 发展过程的特点,分清主次,区别 轻重,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c.历史发展顺序与学生认识特点的矛盾
历史教学时序性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 感知与认知特点发生矛盾 。
d.历史知识多样性与学生知识经验 有限性的矛盾
e.历史的真实性与学生历史知识复 杂性的矛盾
三、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1.史与论相结合的原则
“史”指材料,即具体的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等。“论”指论点, 即用唯物史观去揭示历史发展的本 质与规律。
历史主义是要求历史教学从科学性 角度出发,实事求是地从具体的时 间、地点、人物、条件出发,对客 观历史进行具体分析,并给予恰当 的阐释和评价,这是历史辩证法在 历史教学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阶级分析是用阶级观点来剖析历史 现象,探究历史问题,以揭示历史 本质,体现历史的革命性,这是历 史唯物主义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 用。
a.教师与学生的矛盾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 对教师而言,基本上是由已知向他 知的转化过程。对学生来说,则基 上是由未知向知的转化过程。
b.学生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与教学目标的 矛盾
教学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 能力和个性。学生现有心理发展水平与 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矛盾,是教学过 程中的主要矛盾,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动 力。
四性说:过去性、具体性、系统性、 综合性
五性说:科学性、阶级性、过去性、 联系性、阶段性
2.研究历史知识结构的意义
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历史知识 是由一系列历史事实、概念、原理 和规律组成的,历史知识结构具有 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个性特征。 其意义为:
①有利于科学地确定历史教学目标
⑥认知性与体验性相结合 历史意识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
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 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 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 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
二、历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
1.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
a.从认识论看:教学过程是人们认识客 观事物的一种形式,它遵循认识活动的 普遍规律,但它又有着自己的特点。
时势造英雄,这是历史必然性,而 不是英雄造时势。但哪个英雄的产 生又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
3.古为今用相结合的原则
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在于“纠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宋神宗 为司马光的史书题名:“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学习历史是为了在反思历史的基础 上,认识现实,展望未来。
①帮助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观察 和分析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b.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看:教学 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双向传递过 程。其中包括由教师到学生,再由学生 到教师间的信息输入→储存→加工→提 取→反馈两个闭合回路。
c.从教学论看,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 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引 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历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根据 历史教学目标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 动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各 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 展个性的过程。
反应,指对这些刺激作出反应,并 主动地以新方式行动;
价值的评价,指从感情上接受,并 建立起一种信念;
组织,指联系相关的事物,判断其 正确与否,并形成价值体系;
性格化,指已产生的价值体系在实 践中验证,从而形成世界观。
c.历史教学中技能的形成与迁移过 程
这主要表现为心智技能,它一般在 认知过程中反复练习而形成,已有 的技能可以通过迁移促进新技能的 形成。
马克思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 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 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 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 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 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 件。”
“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 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 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 联系着。”
2.历史教学过程的基Fra Baidu bibliotek特征
a.历史教学中的认知过程
感知历史事实材料,形成历史表象 →通过积极思维,理解历史事实, 掌握其本质联系,形成历史概念→ 运用已有的历史概念去把握新的历 史概念并上升为基本理论,掌握历 史规律。
b.历史教学中的情感过程
注意,指注意到有情感、色彩事物 的现象刺激;
d.历史教学中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过 程
个性是一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 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兴趣、动机、 爱好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 气质、性格等)
3.历史教学教学中的诸矛盾因素
教学过程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学 内容和教学环境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过程就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 借助教材为媒体,通过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意、 技能、个性诸方面全面得到和谐的 发展过程。
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
中学历史教学原则是根据历史课 程目标,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历 史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而指导历 史教学实践的一般性原理。
一、历史知识的特点
1.历史教学界关于历史知识特 点的几种观点
一性说:过去性
二性说:过去性、具体性
三性说:过去性、具体性、史与论 的统一性
认知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和重 新组织,属于智力因素范畴,它是 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与结果。
体验是指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知而 产生的历史情感和历史意识。它们 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 。
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对历史的体验、 情感、意志引入历史认知过程中,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再是单纯 的认知,而是渗透到学生情感、态度, 价值观层面,学生才能在动之以情中做 到全面发展。
课标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 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前者体现了 突出重点,后者强调了历史发展的 系统性。
要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重点 不能成为孤点,应在突出重点的前 提下,连点成线,一般应体现在保 证历史系统性和完整性。
6.历史认知与历史体验相结合的原 则
鲁迅先生说过:“读史是查旧帐, 而查旧帐是为了照出现在,预示将 来”。
管子也说过:“疑今者,察之古, 不知来者,视过往;万事之生也, 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列宁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 着背叛”。
②具体性与规律性相结合
③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
④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结合
⑤发展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寻求学生历史 认知与体验的契合点,以达到晓之以理 与动之以情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