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组成和背景值63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土壤生物: 土壤中生活着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 及动物(原生动物、蚯蚓、线虫类等),它们不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 源,更重要的是土壤净化功能的主要贡献者。
4、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溶质的总称,存在于土 壤孔隙中,是植物和土壤生物的营养来源,也是土壤中物理、化学反应和 微生物作用的介质。
土壤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当外来污染物质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 就会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和用途,引起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下降,最终影 响人体健康。土壤的污染类型按照其污染源的不同可分为五大类:
1、水体污染型:污染源是受污染的地面水体。污染物质大多以废水 灌溉的形式从地面进入土壤,一般集中于土壤表层,但随着废水灌溉时间 的延长,某些污染物可能由土壤上部向下扩散,以至到达地下,污染地下 水体。
截至到2019年,全国利用废水灌溉的面积已占总灌溉面积的7.3%。 上海市郊70~80年代,利用受污染的河水进行灌溉,致使郊区的一些 菜地的土壤受到了重金属(Cu、Zn、Cr、Cd、Hg、As、Pb)的污染。受污 染最严重的为彭浦、江湾、五角场、杨浦等工业区和浦东的三林、张江、 孙桥等区。
2、大气污染型:土壤污染物质来自被污染的大气。其特 点是以大气污染源为中心呈椭圆或条状分布,长轴沿主风向 延长。污染物质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的0~5cm。如燃煤产生 的SO2和CO2等酸性物质的污染、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污染等。
1、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 2、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 4、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一、必测项目(11项)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必须监测的项目 1、重金属类: Cd 、Hg、 As、 Pb 、 Cr、 Cu 、 Zn 、 Ni 2、农药:六六六、DDT 3、pH值(有效酸度)和 阳离子交换量
Baidu Nhomakorabea
三、土壤背景值 土壤背景值是指土壤在少受人类活动影响或未受污染的
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不同岩石类型和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中元素的含
量差别很大。 我国土壤背景值调查工作始于70年代,研究范围包括30
个省、市、自治区的41个土壤类型、分析元素达60多个。 (见表5-3)
四、土壤污染的类型及特点
六、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2019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见P267) 土壤质量标准规定了土壤中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浓度或范围, 是判断土壤质量的依据。 不同的土壤环境质量类别执行不同的土壤标准: I类:执行一级标准 Ⅱ类:执行二级标准 Ⅲ类:执行三级标准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土壤环境的监测类型
土壤污染的特点 1、土壤污染比较隐蔽。 土壤的污染往往是通过农作物以及家畜、家禽等食物污 染,再通过人食用后身体的健康情况来反映。从开始污染到 导致后果,有一段很长的间接、逐步、积累的隐蔽过程。 2、土壤被污染和破坏以后很难恢复。 3、土壤污染的后果比较严重。 4、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
五、土壤环境质量分类
二、选测项目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除上述必测项目外,还加选测
根据土壤的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 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中的重金属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不致 使植物发生过多的积累,并使植物中的重金属含量保持自然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中 的有害物质对植物生长不会有不良影响,植物体的可食用部分符合食品卫 生要求。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的农田土壤 (蔬菜地除外)。林地土壤中污染物不进入食物链,树木耐污染能力较强; 原生高背景值土壤,矿产附近的土壤中有害物质虽含量较高,但这些土壤 中有害物质的活性较低,一般不会对农作物造成污染。
5、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来源于 大气、生物反应和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硫 化氢、甲烷等)。
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1、吸附性: 土壤的吸附性与土壤中存在的胶体物质密切相关。 土壤胶体:无机胶体:黏土矿物、铁、铝、硅等水合氧化物等。
有机胶体:腐殖质(胡敏酸和富里酸)及少量其他有机物。 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2、酸碱性: 土壤的酸碱度可划分为九级: <4.5 极强酸性土; 4.5~5.5为强酸性土; 5.5~6.0为酸性土; 6.0~6.5 弱酸性土; 6.5~7.0为中性土; 7.0~7.5为弱碱性土; 7.5~8.5 碱性土; 8.5~9.5为强碱性土; > 9.5为极强碱性土; 3、氧化还原性:土壤中含有多种氧化性和还原性有机物和无机物, 使其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用氧化还原电位(Eh)来衡量。 Eh >300mV,体系处于氧化状态, Eh <300mV,体系处于还原态。
欢迎
按照土壤粒径大小将土粒分为五级(见P263表5-1)。 按照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分类,将土壤分 为四类(见P263表5-2),称为土壤质地分类。
2、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含碳有机化合物的总称,是由进入土壤的 植物、动物、微生物残体及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经分解转化逐渐形成的, 绝大部分集中在土壤表层的0~20cm范围,占土壤干重的1~5%。通常可 分为非腐殖物质和腐殖物质两类,非腐殖物质包括糖类化合物(如淀粉、 纤维素等);另一类是腐殖物质,由植物残体中较稳定的木质素及其类似 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部分被氧化后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芳香环结 构,环周围连有多种官能团,如羧基、羟基、甲氧基及氨基等,如胡敏酸 和富里酸等。腐殖质是一种胶体物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及与金属离子 的络合性能,对调节土壤的结构、性质和质量都有很大作用。
3、农业污染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城市垃圾堆肥、污泥 (污水处理厂污泥、工业污泥、河道疏浚污泥等)、化肥、 农药等。
4、生物污染型:由于污水灌溉(尤其是医院污水)、施 用垃圾和厩肥等,使土壤成为某些病菌的发源地。
5、固体废物污染型:土壤表面堆放或处理固体废物和废 渣,通过大气扩散或降雨淋滤,使周围地区的土壤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