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入门知识

合集下载

陈氏十八式简明教程

陈氏十八式简明教程

陈氏十八式简明教程陈氏十八式,又称陈氏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起源於明朝陈道璫,创於北京。

陈氏十八式包括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枪、太极扇等多种拳术形式,是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健身、自卫、修身养性等功效。

以下是陈氏十八式简明教程:1. 架式站太极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平行向前,手指伸直,身体重心在前脚,后脚保持虚脚状态。

2. 双手攀足双手从大腿两侧向上攀起,双手手指伸直,手掌向内,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3. 左右开弓身体向左前方倾斜,左脚向外开弓,右脚跟进,双手向左上方伸展,手指伸直。

4. 收回左臂身体向右后方旋转,左脚收回,右脚跟进,双手收回左臂,手臂伸直。

5. 收回右臂身体向左前方旋转,右脚收回,左脚跟进,双手收回右臂,手臂伸直。

6. 太极阴阳双手手心向内,身体向前倾斜,犹如太极阴阳鱼,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7. 双手攀足双手从大腿两侧向上攀起,双手手指伸直,手掌向内,身体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8. 左右开弓身体向右前方倾斜,右脚向外开弓,左脚跟进,双手向右上方伸展,手指伸直。

9. 收回左臂身体向左后方旋转,左脚收回,右脚跟进,双手收回左臂,手臂伸直。

10. 收回右臂身体向右前方旋转,右脚收回,左脚跟进,双手收回右臂,手臂伸直。

11. 太极阴阳双手手心向内,身体向前倾斜,犹如太极阴阳鱼,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12. 双手攀足双手从大腿两侧向上攀起,双手手指伸直,手掌向内,身体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13. 左右开弓身体向右前方倾斜,右脚向外开弓,左脚跟进,双手向右上方伸展,手指伸直。

14. 收回左臂身体向左后方旋转,左脚收回,右脚跟进,双手收回左臂,手臂伸直。

15. 收回右臂身体向右前方旋转,右脚收回,左脚跟进,双手收回右臂,手臂伸直。

16. 太极阴阳双手手心向内,身体向前倾斜,犹如太极阴阳鱼,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17. 双手攀足双手从大腿两侧向上攀起,双手手指伸直,手掌向内,身体重心转移到双手上。

18. 左右开弓身体向右前方倾斜,右脚向外开弓,左脚跟进,双手向右上方伸展,手指伸直。

陈氏81式基础拳法

陈氏81式基础拳法

陈氏81式基础拳法陈氏太极实用拳法一路拳法(81式基础拳法)陈氏太极实用拳法,共有两路拳法,一路81式是基础拳法,二路64式炮捶。

下面我就把这两路拳法,套用基本功功法,连同实用方法,向学者做图、文讲解。

拳法动作中的方向,是按朝东方起势后,拳法演练时的东、西、南、北四正方向,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斜方向定向的。

同时讲明了拳法中眼法所看方向,身法旋转后胸脯所朝方向,步法的行走方向,步型站位方向,手法运动方向,和手法运动方向中的公转、自转的缠法规律,还有手型在定势后的所朝方向。

拳法图解照片,也是按朝东方起势后拳法演练时的实际方向拍照的。

凡在拍照的图解照片中,看不到双手时,一律加正面照片,为副图图解。

实用方法的成像只要能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取像的角度是不按拳法演练实际方向的。

本书中拳法的动作讲解顺序为:眼法、身法、胸向、步法、步型、手法、手型。

这些顺序在实际演练时,是周身一动无有不动的,是不分这些顺序的整体运动。

文字中有很多“随身法”“同时”等字,指的就是这些顺序是同时而动的整体运动,不能分开做。

本书中在讲解步法时,只讲明了步法行走方向,和行走中所经步型及定势步型。

没有再讲步法行走中的规格,因这些规格要求,在基本功功法章节中,都做了详细讲解,在此章节中不再复述。

步型中“马步”与“无极桩”的内涵一样。

本章节中,所讲解的实用方法,完全是按照拳法动作设计而成。

这仅是让学者知道什么是本拳法的、捋、挤、按、采、、肘、靠。

而、捋、挤、按、采、、肘、靠,在实战运用中,是一种相通相联,博大精深,又千变万化无穷尽的技术,绝非像我在本书中设计的这样简单。

既是相通相联,又变化无穷,这就像货币换商品一样,是随心所欲的,绝不象我本书中设计的这样“专款专用”。

不管是哪种用钱方法,都离不开“钱”,而此“钱”即是功夫。

身上没有功夫,什么样的、捋、挤、按、采、、肘、靠,使出来都没有效果。

这就像现代武器一样,再先进的枪弹,给一位没有枪法功夫的人去使用,都是威力不大的武器。

陈氏太极拳的口诀

陈氏太极拳的口诀

陈氏太极拳的口诀太极拳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养生的方式。

现在我们出去锻炼也会经常看到有人在练习太极拳,那么你知道太极拳练习的要点在哪吗?下面请欣赏店铺为大家带来的陈氏太极拳口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陈氏太极拳的口诀1、预备势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

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

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

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

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前拱后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重心略后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后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里转。

按:重心后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

注意前弓和后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后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

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

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

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

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

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一、起势1. 起式:右脚迈开一步,成马步,右手握拳于右胸前,左手虚抱拳于左侧腰部,双目平视前方。

二、伸缩2. 左右分脚:右脚着力踏地,同时左腿向后蹬出,成左分脚步势,上身保持端正。

3. 进退:右脚着力迈进,左脚随之跟进,成右分脚步势,始终保持身体平衡。

三、挤按4. 双崩拳:右拳向前挥出,同时左拳向后缩回,形成一前一后的夹击动作。

5. 劈拳:右手成掌,向前劈出,左手收回左侧腰部,提高身体柔韧性。

四、擦拿6. 抱虎归山:右手缓缓向下蓦然收回至胸前,同时左手向左侧伸展,仿佛抱虎归山般的动作。

7. 千斤捶:双手收于胸前,然后向前推出,如千斤捶一般的力道。

五、上下8. 白鹤亮翅:右手向上推出,左手左侧准备劈下,如白鹤亮翅展展然的状态。

9. 提手上势:右手向上抬起,左手向下伸展,形成上下相承的动势。

六、进退10. 如封似闭:双手向前怀抱,微微收敛,宛如门户如封似闭。

11. 双飞勾:右手向左侧挥出,左手向右侧收回,呈现出一种双飞勾的动作。

七、抬托12. 手挥琵琶:左手向上举起,右手向下收敛,仿佛手挥琵琶般的舒展。

13. 金刚捣碓:双手向前伸出,如同金刚捣碓虬实有力。

八、抱卧14. 左摟膝抽:右手向前突出,左手向后拉回,形成一种左摟膝抽的姿态。

15. 右摟膝抽: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收回,构成一种右摟膝抽的形态。

九、混沌16. 左倒转抽:右手向左侧转抽,左手伸展向右侧,如同左倒转抽的飘逸。

17. 右倒转抽:左手向右侧转抽,右手伸展向左侧,如同右倒转抽的轻盈。

十、收势18. 双摟膝抽:双手同时向内紧抱,形成一种双摟膝抽的姿态,标志着动作结束。

以上即为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拳谱详解,每一个动作都蕴含了深厚的太极拳理念和功力,通过长期的练习和领悟,方能领悟其中精髓,体悟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领略太极拳的无穷魅力,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陈式太极拳精要十八式,需要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详细的解读和练习。

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引言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其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以及内力的培养。

在众多太极拳派系中,陈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内外结合、缓慢流畅的动作而著称。

其中,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被认为是陈氏太极拳中最经典、最基础的套路之一。

本文将介绍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基本内容、特点以及练习方法。

一、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基本内容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是一套由74个动作构成的长套路。

整个套路包括起势、落势、八卦、单鞭、云手、宿掌、金刚、倒卷肱等多个动作。

这些动作通过缓慢流畅的连贯动作串起来,要求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二、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特点1. 以内气功为核心: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注重内气功的培养与运用。

练习者通过调整呼吸、腹式呼吸,以及配合动作的练习,逐渐增强内气功的修炼,提高身体的内在能量。

2. 动作缓慢流畅:与其他太极拳套路相比,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动作节奏更为缓慢。

动作之间没有明显的停顿,呈现出一种连贯流畅的形态。

通过缓慢的动作,练习者能够更好地感觉身体各部位的力量变化,使身体达到更高程度的协调性。

3. 动静结合: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强调动静结合,即在动作中又有许多静态的姿势。

这种动静结合的练习方式,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感受身体的动静变化,培养身体的平衡感和自控力。

三、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练习方法1. 准备工作:练习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前,需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找到一个宽敞、平坦的场地进行练习。

其次,正确穿着舒适的太极拳服,并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姿态。

2. 分段练习:由于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动作较多,初学者可以将整个套路分为几个段落进行练习,逐渐熟悉每个动作的细节和顺序。

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逐渐将各段落串联起来,完成整个套路的练习。

3. 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在练习74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时,注重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持正确的站姿、脚步移动和手臂的协调运动,通过身体的协调性来发挥出太极拳的内外结合的特点。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动作要领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动作要领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动作要领•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动作要领[田秋信•]第一式:预备式双腿自然开立,与肩同宽。

含胸拔背,收腹敛臀,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双腿微曲,曲蓄有余。

头要正,肩要平,下颚微收,两眼平视前方。

表情似笑非笑。

手指自然合拢。

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身体两侧。

四指并拢,伸直后略一放松,拇指微扣,即为常用掌形。

不可挺胸,不可驼背,两肩用力向后,然后稍一放松,即使要求体形。

含胸是劲含、意含,不是形含。

虚领顶劲是头顶好像有线向上领起,全身要放松,重心下沉。

•第二式:起势、金刚捣碓起势走螺旋,力由足底发,节节要贯穿,周身是一家。

双手向右微微抬起,微登右腿,重心微左移;微登左腿,重心微右移,双手走螺旋向左前抬起;重心移到左脚,右脚掌以脚跟为轴向右擦地,转45度。

双手向右后捋带。

想象在体前画个螺旋,像一个立体的蜗牛壳一样。

由小圆逐渐画成大圆。

两手距离一小臂,想象擒住对方小臂,左手托肘,右手擒腕,向右后方捋带。

右脚向右横摆,力度擦着地面走,如果是土地,能看到土略有擦痕,但不能将土搓起。

腿可盘可不盘,如盘腿,大腿抬平,与底面平行,向右转45度即可。

护裆,旋转角度不要太大。

出脚落在左前方45度方向,落在2/3处,余下1/3铲出。

如果地面太硬铲不动,有铲的意思即可。

双手后推,立身要正,身不能前倾。

左腿铲出时,双手有后撑之意,无后撑之形。

就像跳霹雳舞中的动作相似。

左手走下弧,好像画出一个锅底。

双手顺缠,右腿逆缠,力由右足脚下一直贯穿到左手指稍。

走螺旋劲,好像枪膛力的来复线,又好像钻头,一边旋转一边前进。

上步,右手带上右腿,右腿前趟,右手撩阴掌。

右手向上提起,提起的过程中握拳,握拳如卷饼。

右手手腕好像吊着一根线,带动右膝提起。

上打咽喉,下打阴,提膝打命门。

右拳向上,拳心朝向自己,之后拳向下继续挂打。

提膝时右腿抬至大腿平,小腿与地面垂直。

开跨震脚,踩对方脚面,重心在左脚,右脚是技击用脚,捣碓后要能抬得起,不可将重心完全右移。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
第十大要领 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是在绝对的、永久的运动中进行,它要克服外加拳术以跳掷为本,用尽力气去拼搏,练过之后气喘吁吁的弊端,就是必须在绝对的永久的动作之中求得相对的、暂时的静,并于短暂的体形静态之中继续完成意念运动,调理身体的内部因外部变化而带来的短暂的不协调,使自己在顷刻之间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以应御外来之动,克制对方于不协调的短暂瞬间,一举制敌。所以,陈式太极拳术的动作虽各式各样并且千变万化,进行在绝对动的形态之下,但是,它的其中又十分机密地贯穿着动中有静的自然规律,是一套无与伦比的,具备有无限生机的内家拳术。
分清虚实旨在要求陈式太极拳练习者自己心中明辨,但外形之上仍要实中有虚,实中有虚,心中一虚,四肢自然也虚,松随自然,但丹田要实,腰劲要实,足底要实(但涌泉穴要虚)。这三处只要一实,两臂与两腿这四体之虚也定然虚中藏实,说虚说实,说实也虚,虚实兼备,有机配合,这才真正是陈式太极拳自然之妙用,深悟其中道理,自妙精妙无穷,故必从严格守。
陈式太极拳,起势十分重要,一起得势,以下各招无不得势,徒手空运时,必须在意念上感觉到拳路运动承接得势,机敏灵活,并且要仔细揣摩拳势变化时,这个运动如何走下,另一个动作怎样运起,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无缺为止。在神气十足,这个动作似乎可以停止之际,立即引动下一势动作,紧紧相承,让拳路变化于似停不停,不停而停之境。
正因为陈式太极拳招势是如此承接转变,要求也就更为严格,必须对拳路的一招一势仔细研究,领悟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关系。其中一个变化没有琢磨透理,那么这一势的机制情理便处于茫昧之中,势必影响到下一招的进行,若将拳路中招招独立,割断血脉神气,不能自始自终一气贯通,则胸中之太和元气永远难以发挥作用,拳术则疲。
含胸之时,必须同时塌腰,而不可弓腰。含胸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通畅受阻,从而横气填胸,集聚胸腔,产生憋闷之感,直接损于身体,不宜练拳,功夫愈大受害愈深。所以必须进行塌腰,将脊椎骨向上轻提,背部内拨收起,使经脉舒展,气血畅通,由丹田而起,分四路而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到左、右肩,由肩骨缝中贯到左右指头;其余四分,化作两段,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并经骨缝中贯至左右足趾,来保证虚灵顶劲。

陈氏精要十八式分解讲解

陈氏精要十八式分解讲解

陈氏精要十八式是陈氏太极拳的精简版1.起势:身体自然直立,两手下垂,调匀呼吸。

2.金刚捣碓: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掌由下向上、向右划弧;右拳变掌向下、向左划弧;两掌在胸前交叉,同时提左膝,脚尖自然下垂;左腿向前迈出,脚尖内扣;两掌同时向前推出,掌心向外。

3.懒扎衣: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仍在右腿;左掌向左、向上、向右划弧,掌心向上;右掌向下、向左、向上划弧,掌心向上;左掌从右胸前向左推出,左臂伸直;右掌收至左肘内侧,指尖向前。

4.六封四闭: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掌由下向上、向左划弧;左掌由上向下、向右划弧;右手继续向右上方刁手;左手向左下方展臂,两手上下交叉时即开始吸气。

5.单鞭: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仍在右腿;右手向右下方伸展,刁手变勾手向右下方斜伸至极尽处;左手向左上方展臂。

6.白鹅亮翅:身体向右转,面向正前方;左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弓步;左掌向前推出,与肩同高;右勾手变掌向右下方反勾至与腰同高。

7.斜形:身体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掌由下向上、向左划弧;左掌由上向下、向右划弧。

8.搂膝:身体微向右转,重心仍在左腿;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左肘内侧;左手由下向上、向右划弧至与肩同高处。

9.拗步: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仍在左腿;右手向下、向左划弧至与腰同高处;左手向上、向右划弧至与肩同高处。

10.掩手肱拳: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右拳向前上方伸出,拳心向左;左手收至腰间。

11.高探马:身体微向右转,重心仍在右腿;左掌变勾手向右下方伸展;右拳变掌收至腰间。

12.左蹬一跟:身体微向左转,重心移至左腿;右掌由下向上、向左划弧至与肩同高处;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与腰同高处。

13.玉女穿梭: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左掌向上、向右划弧至与肩同高处;右掌向下、向左划弧至与腰同高处。

14.云手:身体微向左转,重心仍在右腿;右手向上、向左划弧至与肩同高处;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与腰同高处。

15.转身双摆莲:身体微向右转,重心移至右腿;两手同时向右上方摆动。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

陈式太极拳拳理详解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擦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洪师因它的着法是从右外侧接手。

截拦来劲,发劲迅速轻灵,擦衣而发,不是将对方揽在怀中的,故改为拦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当年我学此势时,系左手按于左腰,现今习陈氏新架者,左手多合在腹前左侧,洪师改为合在心口前。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一、无极桩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心静如水,无物所著,无念所思。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身桩端然恭立,思想松静无为,头颅正直,顶劲虚领,肩井穴下沉,双肩松脱,膻中穴内含,心气下降,横膈膜下沉,束肋合腹,腰部向后撑平而下塌,松胯圆裆,开膝合膑,双脚内旋,涌泉穴虚而含吸地气之感,双脚外侧与肩同宽站立,周身放松合住劲,清浊之气共同浑合至小腹之内,等待阴聚阳震之机。

功积力久,渐悟无极桩。

待无极桩锻炼纯熟后,内气已较充盈,并有阳震之机,即可进行太极桩的训练。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二、太极桩太极桩又名混元桩,是指在无极桩站立的基础上,腹部内气较前段时期充盈,配合束肋合腹,小腹的关元、中极二穴共同内敛纳气,冲震命门穴。

与此同时,利用肩部和肘部的松垂动作,催动两臂自下而上画弧缓缓抬起,高与胸平。

由于双肩松脱、内卷里合,锁骨下沉相合,心气与横膈膜向小腹中极穴沉降,以助内部气息团聚,向命门穴冲震,使两臂内侧(阴经)微微内缠向身体外侧撑住劲,构成内撑外掤、内圆外方、负阴抱阳的太极状态。

两手指松直向内,十指尖左右相对相照,指甲缝的气机含互相渗透和相吸相合之意,同时注意鼻准头的吐纳气与印堂穴(上丹田)、膻中穴(中丹田)、中极穴(下丹田)及三心(头心百会穴、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的吐纳气一致,并将气纳入中脉(上通百合穴,下达会阴穴一线串之)之轨道,以助中气潜转。

同时下闭谷道,气方不向下泄,构成呼气时使气由内达外,劲贯梢节,气贯指(趾)肚;吸气时退藏隐密,气结中宫,循环无端。

久而久之,体内会出现一种轻灵景象,气机运聚之意象,皆由心发,中气之潜转,上下不停。

如能将此意象融会于拳架之中,与动作、劲路结合起来,身体内外就会化生出一种浑厚灵敏、韧性极佳、弹性极强的混元气布满周身。

正如拳谚所云:? “学者若会混元气,哪怕他人有全功。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三、缠丝功:太极缠法太极缠丝功的习练非常有利于太极拳功夫的长进。

初学陈式太极先学什么

初学陈式太极先学什么

初学陈式太极先学什么
⒈首先应该学习基本功,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主要是缠丝劲力的练习,缠丝分为正面缠丝,侧面,(左右)缠丝,要领是两腿下蹲至马步进行正面动作,侧面是侧弓步进行,手臂动作为,以手带臂,小指领劲,同时腰随臂转,动作要馒,匀,身体要正,切勿上下抖动,只有练好了基本的缠丝,才能练习套路。

⒉初学陈氏太极拳要先练基本功,打下扎实的基础,先熟悉步型,弓步,马步,半马步,虚步,基本动作:缠丝劲的练法。

云手,然后练习太极基本步法:太极步,每次练习之前要压腿,增加腿的柔韧性。

最主要的就是站桩,武林中有句俗语:入门先练三年桩。

每天都要坚持站桩。

⒊先学净心静气,含胸拔背,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再学走太极步。

再深入理解打拳要用腰带肩,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

腰带胯,胯带腿,迈步要轻盈,脚尖下垂,脚离地少许,不要一惊一乍忽高忽低。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

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陈氏十八式太极拳口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口诀一:一式起势要站稳,双脚平行肩同宽。

双手自然垂两侧,如同大树深深根。

吸气缓缓抬双手,呼气放松落两边。

心平气和身中正,起势关键在定神。

口诀二:二式金刚捣碓妙,转腰捋手划半圆。

右脚踏实跨一步,双手前推再握拳。

提膝举拳向上冲,震脚砸拳力无边。

动作连贯不停顿,刚柔并济记心间。

口诀三:三式懒扎衣不懒,右手划弧到胸前。

左手下捋再外掤,重心右移身旋转。

左脚迈出成弓步,双手打开像抱圆。

眼神专注前方看,姿势优美又舒展。

口诀四:四式六封四闭严,双手交叉在胸前。

重心后移捋双手,左脚收回虚点地。

再将重心移左脚,双手推出掌向前。

封住四门闭六路,防守严密无破绽。

口诀五:五式单鞭威力强,左手顺缠向左展。

右手勾手在右边,右脚跟步身右转。

左脚迈出成弓步,左掌推出去远方。

犹如鞭子猛抽打,气势如虹不可挡。

口诀六:六式白鹤亮翅轻,双手抱球在胸前。

右脚踏实左脚移,身体右转臂伸展。

左手上举右手落,如同白鹤亮翅膀。

动作轻盈又灵活,姿态优美人人赞。

口诀七:七式斜行有技巧,左手下按右手挑。

左脚斜跨一大步,重心左移身侧倾。

双手合抱在胸前,再向两侧分开行。

斜行好似风中柳,摇曳多姿身板灵。

口诀八:八式搂膝拗步巧,右手前搂左掌推。

右脚向前跨一步,重心前移成弓腿。

左右动作皆相同,方向相反要学会。

搂膝拗步多练习,脚步扎实根基稳。

口诀九:九式掩手肱拳猛,左手掩手在胸前。

右拳快速收腰间,蹬地转腰拳冲前。

发力瞬间如闪电,气势惊人威力显。

掩手肱拳要打好,动作协调劲连贯。

口诀十:十式倒卷肱真妙,退步双手往后撩。

前脚踏实再后退,双手随步画弧摇。

一退一进有节奏,如同行云和流水。

倒卷肱式多体会,身法灵活不劳累。

希望这些口诀能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陈氏十八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基础22式(套路图解)

陈式太极基础22式(套路图解)

陈式太极基础22式(套路图解)陈式太极基础22式(套路图解)第一式起势(1)并步站立,两肩放松下沉,含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内,拇指内合,其余四微并拢,指尖有外翻之意,目视前方。

要点:头正颈直,顶劲虚虚向上领起,头顶百会穴要用意轻轻上顶,有绳提之意,两耳静听身后,自然呼吸,嘴唇微闭齿轻合,舌尖轻抵上颚,下颌微内收。

太极起势是练拳前的准备阶段,练拳前必须去掉任何思绪,平心静气,以静待动,全身内外放松,保持立身中正,意守丹田。

(2)接上式,重心右移,身体微下沉,松两胯,两膝微屈,同时提左膝,脚尖不过踝关节,左脚放松下垂,向左侧跨出,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先着地,后渐渐踏平,两脚平行,脚掌着地,目视前方。

要点:左脚向左侧跨步有探听之意,前脚掌落地,后脚掌由前向后渐渐踏平。

(3)接上式,含胸,塌腰,身体微下沉,同时沉肩坠肘,两臂徐徐向上方抬与肩平。

双手上提时两手腕部微凸出,I目尖向前,掌心向下,目视前方。

要点:双手上棚时,胯关节微外撑,档内侧微合,两膝微里扣,松胯开裆,臀部自然上泛,立身中正,耳听身后,兼顾上下左右、四面八方。

(4)接上式,身体微下蹲,同时两掌下按至腹前方,与脐平,手指略上翘,小臂微内收,两手与两脚相合,目视前方。

要点:两臂上拥时,意在小臂与腕之间下按时意在两掌根处,上棚时要有下沉的意识,下按时要有顶劲的意识。

两手下按要气沉丹田,十指抓地,涌泉穴要虚周身相合。

第二式金刚捣椎(1)接上式,身体微左转,松左胯,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同时向左前方棚出,左掌心向外与肩平,右掌心向上与下颌同高。

要点:两臂、两手在腰脊的带动下上下、内外做旋转运动,即陈式太极拳的缠丝运动,反映出的虚实刚柔,开合、起落等劲别,即是太极拳的缠丝劲。

此式运行中随着两臂的旋转,身法也在作缠丝运动,两脚同样有虚实变化。

(2)接上式,含胸,塌腰,身体右转并下沉,同时右掌内旋,左掌外旋,重心移于左腿,同时右脚尖抬起,以脚跟为轴往外旋转,两腿变成左实右虚,两手随身体右转,右手有接手之意,右手粘对方腕部,左手抵对方肘部向身体右侧提出。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详解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详解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详解
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是陈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的一种形式,包含56个动作。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常见的动作进行详解:
1. 起势:双脚并拢,背直身挺,提起双手至胸前,掌心向下,手指自然展开。

2. 野马分鬃:将左脚向左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分别向两侧伸展,掌心向下,形成十字手势。

3. 白鹤亮翅:向右转体,同时将右脚迈到左脚前方,同时右手向前伸出,手掌向下,左手自然放在右手前臂上。

4. 左右穿梭:将左脚向左后方迈出一步,同时将右手从左侧向右侧下方划动,掌心向上。

5. 左右摆莲:将左脚向左后方迈出一步,同时右手向右侧划动,掌心向上,手指稍微弯曲。

6. 如封似闭:将左脚向左后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前推出,掌心向上,手指稍微收紧。

以上只是56式拳谱中的基本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技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陈氏太极拳56式拳谱,建议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太极拳教练进行指导,他们可以逐步教授每个具体动作的正确姿势、力量运用和内在意义。

陈式太极拳初级教学

陈式太极拳初级教学

陈式太极拳初级教学
陈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它源于明朝时期的陈王庭,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现在的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以柔化刚、以静制动、以缓克急为特点,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练习的健身运动。

初学者在学习陈式太极拳时,首先要学习的是基本功。

基本功包括站桩、单手推、双手推、单手抱球、双手抱球、单手托天、双手托天、单手提掌、双手提掌、单手搂膝、双手搂膝、单手拦手、双手拦手、单手挥掌、双手挥掌、单手倒卷肱、双手倒卷肱、单手上挑、双手上挑、单手下压、双手下压等。

这些基本功是陈式太极拳的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拳法。

在学习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注意呼吸和身体的协调。

呼吸要自然、深沉,不要过于用力,身体要放松,不要有紧张的感觉。

同时,要注意身体的重心,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左右摇晃。

在学习陈式太极拳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练习的频率和时间。

初学者可以每天练习30分钟到1小时,每周练习3-4次。

练习的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早上和晚上都可以练习,但不要在饭后立即练习。

陈式太极拳是一种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练习的健身运动,初学者要掌握好基本功,注意呼吸和身体的协调,同时要注意练习的频率和时
间。

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陈式太极拳的精髓。

陈式太极拳入门教程

陈式太极拳入门教程

陈式太极拳入门教程陈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术流派,被誉为“太极拳之祖”。

陈式太极拳以柔和的动作、缓慢的节奏和流畅的连贯性而闻名于世。

它通过精确而独特的技巧和动作,注重身体的内外结合和宇宙能量的流动,以实现身心平衡、健康和内在力量的提升。

本文将为你提供陈式太极拳的入门教程,共计1000字。

第一部分:理论知识(200字)陈式太极拳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克刚”,通过调整身体的重心、姿势和呼吸来实现力量的转移和运用。

其基本原则包括松、沉、悬、抓和含胸。

第二部分:基本功训练(300字)1. 身体放松:站直双脚,轻松垂肩,微屈膝盖,放松整个身体,注意保持舒展而自然的状态。

2. 步法练习:采用陈式太极拳的标准步法,即针对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移动练习。

通过脚步的转移和重心的调整,逐渐掌握步法的要领。

3. 手势练习:练习太极拳十三式的手势,包括单鞭、肘底反手、起手、白鹤亮翅等,通过反复练习,逐渐熟悉和掌握每个手势的动作和要领。

4. 动作关联练习:将手势和步法结合起来进行练习,通过逐渐增加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提升自己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第三部分:形式演练(300字)1. 陈式太极拳一路(老架):通过学习一路太极拳的各个动作和过程,逐渐掌握整套太极拳的招式和要领。

2. 慢推手:通过与教练或其他练习者进行慢推手练习,锻炼自己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的调节和协调能力。

3. 快推手:在掌握了慢推手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推手的速度和力度,通过模拟实战的形式,提升自己的应变和对手控制的能力。

第四部分:注意事项与建议(200字)1. 保持持续性:太极拳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运动,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奥妙和效果。

2. 正确呼吸:在练习太极拳时,要注意呼吸的配合,以柔和平顺的呼吸方式带动整个身体的动作。

3. 学习正确姿势:学习太极拳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避免产生不良姿势所带来的伤害。

4. 寻找良师指导:找到一位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教练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通过他们的指导和纠正,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技巧和水平。

陈式太极拳初级教学

陈式太极拳初级教学

陈式太极拳初级教学1.基础功法:在学习陈式太极拳之前,需要先掌握一些基础功法,如立正、站桩、慢走等。

在站桩时要注意放松身体,让气沉丹田,慢走时注意身体的重心和呼吸。

2.陈式太极拳起势:陈式太极拳起势是太极拳套路的首个动作,以表达“开合”运动的理念。

起势时,需要抬起左手,右手放在鼓背位置。

然后左脚前踏成“骑马步”,右脚弯曲,成“虚步”。

3.单鞭:单鞭是陈式太极拳中的基本动作之一,也是表现太极拳“粘、连、随、挂、掤、履、拦、击、捶”等技法的重要动作。

动作大致是将重心向右移动,右手化指单鞭,左手自然下压。

4.搂膝拗步:搂膝拗步是陈式太极拳中的一个重要招式,通过左右腿前后变换,来达到身体的转化。

在这个动作中,需提前观察沉涵肘,收尾追掌。

双手运动则是阴阳手色,转化推拉。

5.玉女穿梭:玉女穿梭是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经典动作,具有左右协调、曲线美感、内外交织等特点。

做玉女穿梭时,要做到“旋之旋,转之转”。

左手屈膝,右手伸直,然后踏上左脚,缓缓移动重心,收回右手,右脚虚步落地。

6.如封似闭:如封似闭是陈式太极拳套路中所呈现的一个过渡式动作。

动作大致分为立定、斜步、切步、侧步、搂膝等几个动作。

这些动作完成之后,要注意将重心转移到左脚上。

7.武器:太极拳武器种类很多,其中以剑和刀较常见。

太极剑是太极拳套路中的一种武器,有“起手∙探海”、“画弧式剑气开胸”、“云手剑势”、“天旋地转”等招式。

8.内功:太极拳讲究内功修炼,其核心是以调动气机,塑造柔软的身体为基础。

内功的实质是通过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达到放松心神的目的。

要修炼内功,需要持之以恒,积极参加课程。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教学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教学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教学
陈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它以缓慢、柔和、流畅的动作和舒展的呼吸为特点。

下面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些基本功教学内容:
1. 身体放松:站立时,保持身体挺直但放松,让骨骼和肌肉自然垂直。

呼吸时要深入,放松下腹,避免深呼吸时胸腔抬高。

2. 重心移动:陈式太极拳注重身体的重心移动。

在练习中,要始终保持下垂的重心,以便灵活地进行姿势的转换和动作的发动。

3. 薄腰转身:薄腰是指身体的腰部要保持柔软而不僵硬。

在转身时,腰部要自然地旋转,而不是通过肩膀或背部的扭动。

4. 缠丝劲: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重要特点之一。

它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所有动作都要像水流动一样没有间断。

5. 意念导引:太极拳注重意念的导引。

在练习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并清楚地想象每个动作的运行轨迹和肌肉的协调运动。

6. 稳定呼吸:稳定的呼吸是练习太极拳的重要方面之一。

要保持深长而平稳的呼吸,以帮助放松身体,平衡体力和注意力。

7. 空虚意境:陈式太极拳注重内外的平衡。

在练习中,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空虚,以便更好地感知身体的动态和力量的流动。

总之,学习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需要耐心和恒心。

通过正确的体位、呼吸和动作协调,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平衡性和力量。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陈氏式太极拳图文教程

陈氏式太极拳图文教程

太极拳24式是目前练习人群最多,普及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太极拳路之一,又称陈氏太极拳24式,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渐渐的形成了独特的特点的陈氏太极拳,养生中国今天以图文的方式为大家讲解一下陈氏太极拳24式教程:陈氏太极拳24式第一式:起势①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平看前方.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②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③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鞍,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去.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陈氏太极拳24式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①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至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②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③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大约45°--60°,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中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至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④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工部;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约成45°--60°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野马分鬃式的弓步,前后脚的脚跟要分在中轴线两侧,它们之间的横向距离即以动作进行的中线为纵轴,其两侧的垂直距离为横向应该保持在10-30厘米.陈氏太极拳24式第三式:白鹤亮翅①上体微向左转,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②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停于右额前,手心向左后方,左手落于左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平看前方.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两臂都要保持半圆形,左膝要委屈.身体重心后移和右手上提、左手下按要协调一致.陈氏太极拳24式第四式、左右搂膝拗步陈氏太极拳24式第五式:手挥琵琶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由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肘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要点:身体要平稳自然,沉肩垂肘,胸部放松.左手上起时不要直向上挑,要由左向上、向前,微带弧形.右脚跟进时,脚掌先着地,再全脚踏实.身体重心后移和左手上起、右手收要协调一致.陈氏太极拳24式第六式:左右倒卷肱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由下向后上方划弧平举,臂微屈,左手随即翻掌向上;眼的视线随着向右转体先向右看,再转向前方看左手.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手心向前,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撤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后偏左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到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掌,掌心向上;眼随转体先向左看,再转向前方看右手.4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5与3解同,只是左右相反6与2解同.7与3解同.8与2解同,只是左右相反9上体微向右转,同时右手随转体向后上方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左手放松,手心向下;眼看左手.要点:前推的手不要伸直,后撤拖泥带水不可直向回抽,参转体仍走弧线.前推时,要转腰松胯,两手的速度要一致,避免僵硬.退步时,脚掌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现时,前脚随转体以脚掌为轴扭正.退左脚略向左后斜,退右脚略向右后斜,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后退时,眼神随转体动作先向左或右看,然后再转看前手.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陈氏太极拳24式第七式:左揽雀尾1身体继续向右转,左手自然下落逐渐翻掌经腹前划弧至左肋前,手心向上;左臂屈肘,手心转向下,收至右胸前,两手相对成抱球状;同时身体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上体继续向左转,右腿自然蹬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向左前方掤出即左臂平屈成弓形,用前臂外侧和手背向前方推出,高与肩平,手心向后;右手向右下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前臂.要点:掤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必须协调一致.揽雀尾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上超过10厘米.3身体微向左转,左手随即前伸翻掌向下,右手翻掌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左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即上体向右转,两手经腹前向右后上方划弧,直至右手手心向上,高与肩齐,左臂平屈于胸前,手心向后;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右手.要点: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左脚全掌着地.4上体微向左转,右臂屈肘折回,右手附于左手腕里侧相距约5厘米,上体继续向左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前,左前臂保持半圆;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变成弓步;眼看左手腕部.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5左手翻掌,手心向下,右手经左腕上方向前、向右伸出,高与左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宽与肩同;然后右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左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回收至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平看.6上式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同时两手向前、向上按出,掌心向前;左腿前弓成左弓步;眼平看前方.要点:向前按时,两手须走曲线,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

陈式太极拳(图文详解版)

陈式太极拳(图文详解版)

• 玉女穿梭劲难练,
• 千次万次功难献,
• 要问要诀在何处,
• 震脚蹬足腰胯宽。
• 歌诀: 左脚跃起右脚进,右采 左按右转身。 此势平纵谁双迅,一片 神行自古• 闪战腾挪右脚移,
• 以胯带腰是正事,
• 肩靠肘击将他欺。
• 歌诀: 玉女穿梭接擦衣,屡次 分疏识者稀。 即擒即纵缠丝劲,须于 此内会天要。
第16式 撇身捶
• 撇身捶, • 劲落根, • 宛如青蛇摆动身, • 身躯顺提顺采式, • 再次左旋逆常拼。
第17式 青龙出水
• 青龙出水招不难, • 关键在于身右旋, • 右手握拳沉胯处, • 猛然发力将敌掀。
第18式 双推手
• 这次紧连双推手, • 大小双圈劲贯肘, • 切记重心在右足, • 虚领顶劲裆要空。
• 歌诀: 小擒打先沉右肘,右脚 转进上步掤。 右手采拿左手按,左脚 再进挤按成。
第40式 抱头推山
• 先搂膝 , • 后偷看, • 开步抱头又推山, • 切记右弓身要正, • 虚领顶劲双手撑。 • 歌诀:
抱头推山右倒掤,右转 靠肘变化中。 左手掩面柔无骨,锁扣 双推山欲崩。
第41式 六封四闭
• 六封四闭须放松, • 肩肘腕手尽量柔, • 肩肘腕手都用上, • 强占位时适时攻。
• 退中自如奇招制,
• 右手上撩其右臂,
• 左掌猛击他身躯。
• 歌诀: 下步跨虎旋转变,两手 斜缠皆倒转。 左足收跨手收合,取象 推演离中虚。
第71式 转身双摆莲
• 双摆莲, • 招好用, • 随时都可向敌攻, • 外摆右脚上击面, • 突然袭击要从容。
• 歌诀:
• 扣摆星月步法奇,身似螺旋变 身姿。 摆脚使捭筋骨断,双手鞭法奇 更奇。
第44式 后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氏太极拳入门知识陈氏太极拳入门知识这里推荐给拳友的是冯志强老师1992年的著作陈式太极拳入门说要里的十二个章节,共有:(一)心神虚静贯始终;(二)中正不偏一气存;(三)以意行气心为主;(四)松沉入手求柔顺;(五)内外合一上下随;(六)虚实转换全在腰;(七)一松一紧济刚柔;(八)浑身俱是缠丝圈;(九)胸腹折叠运开合;(十)拿住丹田练内功;(十一)静心慢练是活桩;(十二)会练会养能成功。

过去本站曾转贴其中个别章节,广受网友欢迎。

此次完整地提供给大家。

为便与学习和探讨,分为十二个主题发表。

这里面有冯老反复搜索、回顾自己几十年间行功练拳的切身体会,据说有些例题是“以往秘不外传的窍要和成功经验之谈”。

如果拳友们能读有所得,读有所悟,也就达到学习拳论的初衷。

陈氏太极拳入门要说之一:心神虚静贯始终“练拳须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

”这是前辈太极拳家对太极阴阳哲理,以及太极拳理的高度总结和深刻概括,对怎样练好太极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太极拳是静中求动、动中求静、动静相兼的运动,以虚静为本体,亦以虚静为极致。

无论是先求无极的静中生动,还是行拳走架的动中求静;不论是养生保健的静养灵根,抑或是推手较技的动静相因,都离不开“虚静”二字,都是以“虚静”贯穿始终的,即始于静而又归于静。

可以这样说,虚静的程度反映了习练者太极功夫的程度,太极拳功夫的提高取决于虚静功夫的深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虚静功夫就是太极拳功夫,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

正如拳经所云:“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

”虚静,首先是心能虚静。

心为一身之主宰,心能静则全体皆静,心能虚则周身皆虚,五官百骸皆从心也。

身心虚静则神能安宁,神即心中之神。

神宁心静则念有所止,气有所归,一念无思,一物无有,周身内外一片空灵,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静待其动。

静待其动有三层意思:一是在静站无极桩时或行拳之前的无极式中的静待“机”动,即先天之机的发动,气动则太极生,此时开始练拳为最妙。

二是在行拳时,一势既完时静待下一势的“势”动,即动而复静,静中有预动之势,内气若能运到十分充足则下势之机自然跃跃欲动,势有回环而一气流通;此处尤须注意,不可半途折返。

三是在推手较技时的静待“彼”动,即舍己从人之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推手较技时,若能身心虚静,则精神内固,气不散乱,神气合一,意在人先,感觉灵敏,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

太极拳架的练习既是动中求静,亦是静中有动,即虽动而静,视动犹静。

待拳势动作纯熟、通顺、连贯、协调以后,要平心静气地用意运气,轻轻开始,慢慢运行,默默停止,静心想着阴阳开合,静心听着天机流动,静心看着浩气流转,周身上下浑然不觉,四肢百骸荡然无存,“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惟有心中一片觉明景象,逐渐达到始于无形、归于无迹的太极太和之原象。

太极拳功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祛病延年的养生功夫,一是强身防身的技击功夫,二者统一方能显出太极拳的功效。

太极拳之所以有显著的养生功效,究其原因就在于贯穿始终的心神虚静。

无论是站桩、活桩、单操单练还是套路练习时,都要思想集中,精神蕴蓄,心静神宁,杂念不起,全神贯注于“阴阳自然开合、天机自然运行”之中,逐渐达到练功人静、动中有静的效果,而且越练越虚静,物我两忘,一片神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消除疲劳,而又益智补脑,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更好的调节,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较好地调整脏腑机能,调节生理,达到最佳状态,增强体质,有病则除,无病强身,延年益寿。

所以心神虚静贯始终是习拳练功之首要。

亦可称之为“总纲”。

陈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二:中正不偏一气存太极之道即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拳虽小道,而本于太极正道。

无论于内于外、于神于形、于体于用,凡一阴一阳都要择中而行,一开一合都要择中而运,一收一放都要由中而发,一虚一实都要居中而换,一动一静都要从中而变,总之都要以中和之道而行之,使全身上下中气贯通,周身内外一气流转。

无所偏倚则不惧他人推倒,无过无不及则不犯顶、匾、丢、抗之病,中气贯足则物来无不顺应。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即“中正”之谓。

“打拳原是备身法”,中正在身法上的体现就是立身中正,无所偏倚。

自顶而踵上下一线,周身内外左右平准。

其中以躯体的中正为主,四肢的中正虽为辅而又左右着躯体的中正。

因此中正是全身的中正。

人体有三节之分,上肢为梢节,躯体为中节,下肢为根节;全身又有五弓之备,两臂是两张弓,两腿是两张弓,躯体是一张弓。

若能使三节贯穿成一节,五弓齐备而合一,则全体中正不偏也。

其一在于“头正项竖、虚领顶劲”。

头为六阳之首,一身之主,头正则身躯自然中正端凝;项竖则脑后二大筋自然竖直,脑后二大筋间乃佐中气上下流通之路;顶劲虚领则全体精神自然领起,中气贯注神贯顶。

虚者,虚虚领起,惟意思而已,不可过亦不可不及,过则气留于脑中,不及则气滞于胸中,久之皆成病。

其二在于“胸空腹实,上虚下实”。

心要虚静,胸要松空,心虚则胸空,胸空则横膈膜下降,左右两肋下沉,腹部自然充实;气沉于丹田则上虚下实,上体松活圆转,下体固若磐石,而又平心静气,则浊气自然下降至足底,清气自然上升至顶心,清升浊降,阴阳分清。

其三在于“塌腰敛臀、脊柱竖直”。

腰为上下体之枢纽,腰要松又要虚,腰能松虚而后能塌;塌腰又须敛臀,臀部不收敛便不能塌腰;敛臀勿忘提会阴,会阴上提下不漏气;塌腰敛臀则腰劲下贯,上体虚,中部活,下体沉稳,全体之劲能合于丹田;敛臀则骶骨有力,尾闾中正,配合虚领顶劲,则脊柱自然竖直对准,后腰命门处自然开张,中气贯于脊中,上自百会,下达会阴,如一线穿成,则身弓备也。

其四在于“两肩松开,沉肩坠肘”。

两臂能否圆转全在两肩,肩为臂之枢纽,两肩不能松开,则转关不灵;两肩应放松下垂,功久骨缝自开,两臂如在肩上挂着一般。

中气贯注于两肩骨缝之中,则能沉肩,由两肩骨缝而行于两肱之中,则两臂沉着虚灵;沉肩必须坠肘,肘不下坠则肩不得沉,气上浮而不得力,周身之劲合不住,且影响躯体之中正;坠肘有助沉肩,肩、肘、手三节能节节贯通,达于指梢则臂弓备也。

总而言之,无论两臂两手如何运转,或上或下、或左或右,都要沉肩坠肘。

其五在于“坐胯屈膝,垂直相对”。

两腿的枢纽在两胯。

两胯的重要性远不仅于此。

腰劲能否下贯、周身能否相合、上下能否相随、中气能否贯通、虚实能否转换、一身能否中正、左右能否平准皆在两胯。

胯和腰是相关联的,言胯必及腰,言腰必及胯,所以称“腰胯”。

首先,两胯要松开,松开则圆裆,所谓开胯圆裆即此意。

两胯松开并非岔开,如两胯骨缝不松开,则虽两腿岔开裆仍不会圆。

圆裆消息在外肾阴囊两旁,裆圆则回转皆灵,上下亦能合住劲。

又要松胯下坐,能坐胯则足能干实踏地而自然抓地,落气到足底自然稳重如山。

所谓“似坐非坐”即在此。

足若不能干实踏地,则须从胯中调整。

还要能落胯,坐胯为实,落胯为虚,能坐能落,有实有虚,有虚实自有中定,一身重心首系于此,而后达于足底。

屈膝全在坐胯,胯能坐便自然能屈膝。

切不可只屈膝不坐胯,屈膝的高度应由坐胯的程度来定,总须垂直相对,留有伸屈变化的余地而转动皆活。

屈膝不可过,裆部、臀部低于膝部谓之过,膝尖超出足尖亦谓之过,过则有失中正,易受制于人;过则转关不灵,无所适从;过则膝部受损,久之则成病;过则憋气不通,难贯足底;过则劲路隔断,不能完整一气。

总而言之,腿三节须“六断”,胯、膝、脚三节似断似连,形断内联,中气贯注于下肢骨髓之中则腿弓备也。

中正不偏其实“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

中气贯于心’肾之中,通于脊骨之中,行于四肢骨髓之中,心神中正则形体自然不偏不倚,运劲自然无过无不及,正时亦正,斜时亦正。

譬如“击地捶”定式,身形虽斜,然自顶而背而腿而足成一斜直线,中气贯穿而斜中寓正。

所以中正不偏全在“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以宰之”。

上下一气贯通,内气一气流转,自然中正不偏。

习拳练功须以此为准则,不论站桩、活桩、行气走架都要中正不偏一气存。

陈氏太极拳入门说要之三:以意行气心为主打拳全凭心意用功,运化全在一心之中。

古人认为:心为一身运行之主宰,五官百骸无不听命于心,并以“心意君来骨肉臣”作形象比喻。

按现代运动学的观点,全身神经系统皆受大脑中枢神经的指挥。

习拳练功或推手较技时,心有所感,意必致动,就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司令部”,接到各感官系统传来的“信息”,在一瞬间作出判断、处理,并将结果(指令)通过神经系统迅速地传导到各运动部位而作出相应的反应。

所以,心意一动则全体皆动,心神一静则全体官骸无一不静;心神放松则周身内外皆放松,心神紧张则筋肉皮骨无不紧张;心想开合则四肢全体皆开合;心意缠绕则浑身上下无不缠绕;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心中意思轻轻领起来,则顶劲虚领,上自百会、下贯长强,中气一线穿成;心劲一发则筋脉骨节无不随从,棚、搌、挤、按皆随心意而为,探、捌、肘、靠皆随心所欲;心想前、后、左、右、中,则有进、退、顾、盼、定之五行。

概言之,外形动作、神态、气势的变化,其实是内部心神意气的外在表现。

所以,拳经云:“运用在心,此是真诀”。

习练者,应静心想着练,用心想着练,专心想着练,细心想着练,久而久之,有意归无意,有心变无心,渐人无心成化的神明境界。

太极拳是意气神形的运动,既练意又练气,既练神又练形,既练太极之形又练太极之气。

因此,意气神形须合一,以意行气是法则。

以意行气的过程就是练意、练气的过程,心息相依,意气相随。

练意离不开气,练气离不开意,所以古人说“意为气头,气随意行”。

太极拳的练气就是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通过动静、开合、出入、循环的意识运动,把体内之气调动、聚集、充实起来,使气血通畅旺盛,营卫周身内外。

太极拳的练意就是使大脑处于相对入静的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指挥能力得到最佳调节,更趋稳定、协调、完整和专一,“令必行,行必果”,以助内气的调动、聚集和充实,心神合一、神气合一、心肾合一,培养和壮大人身三宝精、气、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虚至虚灵,修炼后天培补先天。

由此可见,练意就是练气,练气就是练意,意行气行,意到气到,气到劲自然到。

以意行气,气随意行,意在神,不在气。

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此乃关键。

要用意想着练,用意想着运,切莫想着气如何行,更不能追求气怎样运。

中和之气,随意所至,意之所向,全神贯注。

当练到功形圆满时,凌神于天门则身轻如羽,凝神于地户则沉重如山,注神于气海则可得其中和之道。

以意行气意在神,气随意行任自然。

太极拳以意行气的同时,又强调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而不是以力带气,这是内外两家拳术区别之所在,习练者不可不明,不可不分。

练太极拳若用拙力,则周身血脉不能通顺,经络不能舒畅,肌腱不能放松,筋骨不能柔活,以致全身拘谨,而为拙气所滞。

拙气滞于何处,则何处成病,当时不觉,必于后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