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的预防及处理(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外渗的常规处理
外科处理
如果药物渗漏范围较大,患者有严重疼痛或渗出发生1-3周后病变部 位无愈合倾向,则有必要行清创、植皮等治疗。具体的手术时间、 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药物外渗的常规处理
根据
药物特性
给予热敷、冷敷、药物湿敷、土豆片外敷、
中药外敷、物理治疗等处理。
湿敷法
热敷--扩血管,利循环,促吸收,减损伤。
4、穿刺
药物外渗的预防
穿刺用具的选择
长期胃肠外营养、化疗药物依次为:PICC—CVC—留置针; 钢针零容忍。
普通常用药物,根据病人血管状况及意见选择用具。
高浓度、刺激性强药物无中心静脉管道时尽量选择留置针。
药物外渗的预防
输液部位的选择
对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需建立静脉使用计划。 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 一般不采用下肢静脉注射,同时应避开靠近神经、韧带、 关节处。 化疗药物应避开手腕、肘窝及行过广泛切除性手术的肢体, 多选择前臂。
(主要用于蒽环类药物:紫杉醇、氮芥、阿霉素等化疗药渗漏)
化疗药物外渗:抬高患肢,避免受压。早期用2 %一4 %碳酸氢钠冷敷;渗
漏24小时后喜疗妥外涂,同时配合红外线灯照射。
药物湿敷法
氯化钾等药物外渗。
如:静滴氨基酸针后局部出现肿胀,拔针后将患肢抬高。25%硫酸镁溶液浸 湿4层纱布后覆盖患处,保鲜膜包裹,每4-6小时更换1次,持续湿敷。
常见临床表现
输液局部表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常见临床表现
外渗液体在注射部位聚集成硬结,严重者可出现疱疹、 大水疱,随后出现溃疡或大斑块,斑块或溃疡下方常 可见广泛组织坏死
常见临床表现
溃疡、斑块最终出现坚硬的黑色焦痂,焦痂外周红斑 肿胀
常见临床表现
由于皮下组织受累,可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受 累部位灼痛
药物外渗的常规处理
大水泡的处理(直径1CM以上)
• 消毒,针头从水泡边缘处刺破,无菌纱布吸干渗液 • 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待干后贴透明敷贴。
药物外渗的常规处理
溃疡形成的处理
• 生理盐水清洁伤口 • 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敷料 • 抬高患肢
• 禁止在患侧肢体静脉注射,患处勿受压
• 必要时手术治疗
★酒精过敏者禁用。
药物湿敷法
其他药物:喜疗妥、烧伤膏、金黄散等
如:蔗糖铁静脉外渗漏处理:若针头仍插着,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加快铁 的清除),再轻轻涂抹粘多糖软膏或油膏于针眼处,禁止按摩以避免铁 的进一步扩散。
土豆片外敷
土豆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适用于各种药液渗出的外敷 )
原理:土豆片放在液体外渗所致的肿胀部位,可将组织内水分吸入土豆内,
使局部组织肿胀消失,它的多酚氧化酶可保护细胞膜,缓解炎症。
方法:将土豆洗净,切成透明薄片,贴于肿胀处,用胶布固定,每1-2小时
更换1次。
其它方法
云南白药外敷:将云南白药与食醋或75%乙醇调成糊状,先用热毛 巾 热敷肿痛部位3-5分钟后将糊均匀涂于患处,绷带包扎,定 时 滴入食醋或75%乙醇,每日更换一次。 鲜芦荟汁外敷:每日4-6次,抬高患肢,配以红外线照射15分钟。
硫酸镁湿敷:用于多巴胺、氨基酸针、化疗药物、脑垂体后叶素、
造影剂外渗:50%硫酸镁+地塞米松湿敷30分钟,再用透明敷贴贴敷治疗。
药物湿敷法
乙醇外敷(75%-95 %):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循环;酒精
挥发性强,在挥发时可带走机体的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而 起到湿敷作用。方便经济。
如:静滴脂肪乳针后局部出现肿胀,皮肤发白,将患肢抬高。75%酒精浸湿 4层纱布后覆盖患处,保鲜膜包裹, 持续湿敷。
其它方法
仙人掌外敷治疗(适用于高渗性药物)
方法:取新鲜仙人掌每次约100克,去刺,洗净,捣烂,用干净
纱布外包覆盖于患处,每天1-2次。
物理治疗
采用红外线局部照射、超短波理疗等方法处理。 当药物外渗经处理无效应及时行切开减压术。
一旦发生局部组织坏死,则应将其广泛切除,并换药或植皮。
做好预防和早期处理
(去甲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氯化钾、植物碱类抗癌药) 植物碱类(长春新碱等药物)和足叶乙甙外渗宜热敷,以加快外渗药物的吸 收和分散。
常用于血管收缩剂、阳离子溶液、高渗液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变。
★热敷以50-60℃为宜,避免烫伤皮肤。
湿敷法
冷敷--缩血管, 慢吸收,促灭活, 限损伤,减疼痛。
常用于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
及时巡视 及时发现 及时报告 及时处理 及时记录 及时沟通 患者损伤 降到最低 避免医疗 纠纷的发生
谢 谢
常见的外渗药物
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钾、10%氯化钠等
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间羟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垂体后叶素等 高渗性药物:20%甘露醇、脂肪乳剂、碳酸氢钠、复方氨 基酸、50%葡萄糖等 化疗药物:长春新碱、顺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 其他常见药物:胺碘酮、放射增强造影剂等
药物外渗的预防及皮肤处理
定义 主要原因 临床表现 预防与皮肤处理
定义
药物外渗: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药物渗出或漏出
到血管以外组织,可造成局部组织肿胀、缺血、无菌炎症或 感染、溃疡、甚至坏死等反应或并发症。是临床护理常见的 问题。
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
药物因素:药物的PH值、渗透压、药物浓度等。 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 加、血管栓塞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 操作因素:由于穿刺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多次穿刺、 针头固定不牢,使药液漏出至血管外或拔针后按压针眼不 准确。 其它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等。
药物外渗的常规处理
一旦发现或怀疑药物渗漏到血管外,须立即停止输液, 利用原针头接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 能将针头及皮下药液吸出,拔针后用干棉球按压3分钟 左右。
药物外渗的常规处理
小水泡的处理
• 对多发性小水泡注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 • 避免摩擦和热敷 • 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 • 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待干后贴透明敷贴,让水泡自然吸 收。
化疗药物外渗临床表现
Ⅰ期 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
Ⅱ期 静脉炎性反应期
Ⅲ期 组织坏死期
早期局部肿胀红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持续刺痛。
渗漏后2-3天沿静 脉走向条索状肿胀、 发红,淋巴结肿大、 疼痛,可出现发热。
浅层组织坏死,溃 疡形成累及皮下肌 层,甚至深部组织 结构受累。
药物外渗的预防
1、穿刺用具的选择
2、输液部位的选择 3、输液前教育
药物外渗的预防
输液前教育
向患者讲解药物渗出的临床表现、严重后果,输液期间的 注意事项,如出现局部隆起、疼痛或输液不通畅,应立即 关闭输液器并呼叫护士。
药物外渗的预防
穿刺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
刺激性强的药物应由技术娴熟的护士执行。
穿刺成功前用等渗液,待穿刺成功固后再输入刺激性药液。 输液结束时用等渗液冲管后拔针,减少药物在局部滞留时 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