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1《地球在宇宙中》教案(中图版必修一)
地理:1.1《地球在宇宙中》教案(中图版必修1)
只有一个地球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八大行星的位置、基本物理参数和分类;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外生命的探索。
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是高中地理教材“宇宙环境”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的认识,对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地外生命的探讨,让学生意识到,迄今为止,地球是我们发现的唯一具有适合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星球,我们应该珍惜、爱护地球,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二、教学目标1.能说出八大行星的分类,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2.能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举一反三,能从多种角度分析同一问题。
3.形成正确的宇宙观、生命观,树立敢于质疑、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想】教学从探讨地外生命再回归到珍惜地球,珍惜地理环境。
知识目标设计关注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难点由地球生命的存在条件、生命形态推想地外生命的存在条件和形态。
四、教学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在本课教学前,先让学生阅读《只有一个地球》一书,并就其中感触最深的部分写一段读后感。
【设计思想】让学生对本课题的学习有一定的知识铺垫。
(二)新课教学1.让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交流读后感。
2.教师设问:在地球周围有哪些同类别的星球?假如地球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能搬到这些星球上居住吗?让学生对八大行星排序,认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设计思想】让学生知道位置排序,认识到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让学生将八大行星的物理参数比较归类。
预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思考分析能够归纳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质量小、密度大、中心有铁核)。
巨行星——木星、土星(质量大、密度小、体积巨大)。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太阳很遥远)。
【设计思想】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既普通又特殊,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适合人类生存优越环境的行星。
进一步唤起学生珍惜爱护地球、保护生存环境的共鸣,也为下一节课探讨地外生命作铺垫。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中图版必修1 【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从课标要求来看,本课主要涉及两个知识要点的学习、两个地理技能的培养以及两方面地理情感的教育。
两个知识要点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普通性、特殊性。
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是科学认识地球的前提条件,也是学习下一个知识点的必要铺垫。
目前人类对于宇宙环境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
宇宙由天体(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各种天体在宇宙中可谓等级森严,每种天体都有自己相应的地位,从而组成了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从天体系统的层次来看,地球是银河系里一恒星系统太阳系里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物理性质和运动特点来看,地球在八个兄弟姐妹当中并不特殊,但是地球却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物质的天体。
当然地球的这一特殊性又离不开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其自身特征。
地理技能的培养包括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表达简单地理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地理空间想象思维能力。
本课主要通过分析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太阳系内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表)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宇宙天体系统层次和太阳系的空间特点描述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
地理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包括增强学生对地球——我们家园重要性的认识,增进学生热爱地球、珍惜地球的情感。
本课主要通过对地球的特殊性的分析和对案例火星的探究来增强学生对地球是我们人类目前唯一家园的理解。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是整个高中地理教材的开篇部分,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进入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科学认识地理环境的态度,珍惜地球的情感。
本节教材从宇宙谈起,先简单介绍了人类认识宇宙环境的发展历程,紧接着提出了宇宙范围和组成物质。
地理ⅰ中图版1.1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地理ⅰ中图版1.1地球在宇宙中教案【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探究指导]〔引导启发〕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有助于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找出这些现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
宇宙虽然无边无际,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但是有规律可循的。
搞清天体系统的形成和层次,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
读图指导〕图1.2表达了宇宙是按一定层次和结构组成的有序的物质世界。
四幅小图分别代表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逐层展示了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
〔方法步骤〕1、利用天体系统层次图找出地球的位置;2、将〔P3〕图1.2转换为〔P4〕图1.3,或自行设计天体系统层次图,以多种方式表示地球的位置;3、用文字〔或语言〕描述不同宇宙空间尺度中地球所处的位置。
描述层次要清晰。
如:可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的空间尺度顺序描述。
也可用自己擅长的其他方式表达。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学习,并将自己的见解和设计的图表整理出来。
[交流点评]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用多种形式交流、展示自己的见解,但都需注重科学性,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我们在缅怀曾为人类天文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甚至献身的天文学家的同时,也肩负着继往开来,不断探索的使命。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探究引导]地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天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了解,主要来自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和研究成果。
聚焦太阳系,分析一组图表信息,了解太阳系“家族”中的成员,特别是各大行星的基本特点,可以透析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自学、讨论、点评]1.认识地球作为行星的普通性〔学生围绕活动要求,先自学,再分组讨论〕第一步,读P4“太阳系模式图”,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排列,从中认识地球。
要求运用图表信息说明地球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第二步,分析P4表中各要素的相关数据,运用基本的数理知识比较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即公转方向、轨道平面夹角、公转轨道形状〕和结构特征〔体积和质量等〕,进一步认识地球。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教学目的】
1、经过本课学习,协助先生了解基本的天文知识,可以描画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培育从大尺度认知天文环境的思想质量和才干
2、运用视频、图像,以及野外观测方法的指点,使先生对天文知识具有一定的天文实际力
3、经过地球上生命生命存在条件推测,使先生构成一定的天文综合思想,可以正确看法所处的天文环境,养成迷信的人地观
【教学难点】宇宙的概念天体系统的概念
【教学重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方式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方法】启示读图小组协作
【教学手腕】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板书设计】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
2、天体
3、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
1、组成
2、地球——普通的行星
3、地球——特殊的行星。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课方案乐都一中分校史有芳【教课内容】本节所波及的内容为中图版一般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描绘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解读】“描绘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四周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要点是太阳系”。
要初步认识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仍是运动?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地点?对这些认识、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绘”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第一要认识什么是行星,而“一般”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余行星的共性,“特别”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余行星比较而拥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原由,要表现理解的思想过程。
“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资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剖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过程。
【教材剖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波及许多的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而宇宙的神奇与人类对浩大宇宙知识的激烈渴求,这些都很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宇宙和天体的认识,教材经过图文资料进行介绍,关于天系统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资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叙述,学生在填写层次的框图的同时,就理解了天系统统层次性的含意。
为了说明地球的一般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指引学生应用数据剖析研究,把地球与其余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一般的行星。
而关于本节的要点也是难点内容—地球的特别性,教材第一摆出结论,地球的特别性在于它是八大行星中独一一颗合适生物生计和繁衍的星球。
那么为何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呢?地球具备如何的条件来保证生物的生计与繁衍呢?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色,剖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液态水和安全稳固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由和优胜性,进而说了然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别的行星。
(完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课件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58.6天 逆243天 23小时56分 24小时37分 9小时50分 10小时14分 逆23小时54分 17小时48分
三 地球 1.普通的行星 2.特殊的行星
1.1 地球在宇宙中
宇宙环境条件 地球自身条件
地球自身条件
形成生命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在宇宙中
1.1 地球在宇宙中
教学目标: 1.了解天体的概念及天体的类型。 2.掌握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天体系统的层次(即地球在宇宙中的 位置)。 3.掌握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轨道面及轨道形状的特征。 掌握八大行星的分类。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4.理解和掌握地球有生命的原因(外部宇宙环境和自身特点)
认识高中地理
学什么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区域地理学
以自然地理为主,包括地球概况、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 地理Ⅰ 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必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内容
修
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城
地理Ⅱ 市、产业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
模
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内容
块
以区域地理及地理信息技术为主,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人地关系)的科学 。
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城
流星体、彗星彗、小星行星主的共要同特由点是冰什么质? 物质组成,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脏雪球”。
掌握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轨道面及轨道形状的特征。
当彗星运行到离太阳很近的位置时,在太阳风和辐射的作用
液态水
产生原因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 大气保温作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1册 教案 1.1 地球在宇宙中6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课题】高一年级·中图版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学目标】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制定如下核心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含义及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了解恒星、星云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认识“宇宙是物质的”。
2.了解太阳系的成员,太阳系的重心天体是太阳。
了解八颗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天体的基本特征。
3.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树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教材分析】要认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宇宙中天体存在的形式,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宇宙。
只有认识了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才能全面认识地球上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并得出这些现象形成的客观的、正确的原因。
第二部分讲述了太阳系。
太阳系中除了中心天体太阳外,还有地球的许多兄弟姐妹。
教材对这些天体做了介绍,尤其是对八颗行星的特征,目的是为接下来学习“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本节最后主要回答地球究竟是宇宙中一颗什么样的行星这个问题。
通过八颗行星有关数据的比较,学生自然就会看出地球与八颗行星中的其他行星没什么特殊之处,所以,它是宇宙中一颗非常普通的行星。
但是,地球又是一颗不同寻常的行星,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宇宙中,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这种特殊性也决定了地球在宇宙中特殊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天体的概念,太阳系主要成员及其特征,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教学建议】本文所选内容为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建议本节教学用时1课时,具体教学设计从分解、渗透地理核心素养四大要素出发,分析教材及学情,制定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较为详细地展示核心素养引领下的课堂教学,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目的。
在此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实际,以学生已有的基础作为教学起点;提供精选的文字与图表材料,引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创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宇宙观和唯物主义思想;以小组探究学习与教师适时引导为支撑,助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地理必修一中图版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天文常识,能够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培养从大尺度认知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2、运用视频、图像,以及野外观测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对天文常识具备一定的地理实践力
3、通过地球上生命生命存在条件推测,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够正确认识所处的地理环境,养成科学的人地观
【教学难点】宇宙的概念天体系统的概念
【教学重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教学方法】启发读图小组合作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1课时
【板书设计】
一、宇宙
1、宇宙的概念
2、天体
3、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
1、组成
2、地球——普通的行星
3、地球——特殊的行星。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1.1教学设计地球在宇宙中
《地球在宇宙中》本节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是整个高中地理教材的开篇部分,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进入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科学认识地理环境的态度,珍惜地球的情感。
本节教材从宇宙谈起,先简单介绍了人类认识宇宙环境的发展历程,紧接着提出了宇宙范围和组成物质。
对这部分内容,教材图文并茂,由外及里,由表象到实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认清宇宙环境的物质运动规律。
在介绍宇宙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着重分析了太阳系的组成和物质运动特征。
这一部分内容教材采用图表和示意图的形式来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球普通性的理解。
最后,教材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简单介绍了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和原因,从而引出了地球的特殊之处。
教材的案例探究以地球的近邻火星为例,介绍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及火星的基本情况,加深了学生对地球特殊性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珍惜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宇宙中天体的类别,理解天体系统中天体间的运动关系,以及宇宙中各级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
2.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理解地球的普通性,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总结地理资料的能力。
2. 通过绘制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太阳系八大行星图,培养动手能力和地理空间想象思维能力。
3. 通过阅读图表,培养对比分析地理数据、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表达地理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地球宇宙环境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宇宙环境观。
2.培养热爱地球、珍惜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2.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与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与条件。
本课设计参考的资料有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中图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设计:1.1 地球在宇宙中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4、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1、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2、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
3、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
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深入。
古老的宇宙观地是一块平板,天是一个盖子,(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阔如圆盘。
公元2世纪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地球外于中心,在这之外还存在很多个天层,月球天处于最内层,而恒星天处于最外层。
它无法解释木星和土星的回旋。
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星系一词,其实是指宇宙。
20世纪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认识到了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1)物质性: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案中图版必修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宇宙的物质形态和特点、天体系统的层次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3. 分析地球的宇宙位置及自身条件,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1. 运用分析归纳总结的方法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2. 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不同的天体和八大行星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识。
2.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点、难点】:1.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结构层次。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教材内容及分析】: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本节教材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该标准 , 一是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主要要求能够用天体系统的层次来说明地球的宇宙环境。
二是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的行星,从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体积等方面来说明。
三是介绍了地球的特殊性 ,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分析了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三部分联系密切 , 按空间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先讲宇宙环境,然后提供资料,让学习者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最后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说明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教材重点分析了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原因。
【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师:晴朗的夜晚,繁星满天的星空总会引人遐想,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知道浩瀚的宇宙里有什么吗?(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去探究宇宙中存在的自然现象。
)[板书]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图文资料,了解宇宙的概念及其形成。
[展示视频资料、天体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并了解该天体的相关知识。
高中地理 1.1 地球在宇宙中学案 中图版必修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一、学习目标[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的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学习目标]1.说出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组成成员。
3.从地球的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有生命存在的特殊行星。
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普通即指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地球并无其特殊性;而地球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的特殊一员。
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地球上为什么适宜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1.宇宙的基本特征①宇宙是物质的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统称为天体。
在众多的天体形式中,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的物质形式。
②宇宙是运动的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由低到高的排列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地球是地月系地中心天体、太阳虽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但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2.地球的特殊性决定其特殊性的在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叠加为生命活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
①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所处地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安全的宇宙环境是指太阳系具备了八大行星有一致的公转方向和互不干扰的运行轨道。
②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条件,保证有液态水存在的温度范围,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
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使地球引力足以保证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并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水汽,水汽通过如火山爆发等地壳运动等形式溢出地表,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并在低洼地汇集形成了孕育了原始生物诞生的海洋。
典型例题分析读下面天体系统层次简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1-1(1)写出数字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①②③④⑤(2)天体之间能形成天体系统的条件是。
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教案)中图版必修一
1-1地球在宇宙中
教学设计
阅读课文或观看电影《宇宙与人》,完成下列活动(建议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活动1.选择一种形式(如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和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设计一幅天体系统的层次简图(表),简明扼要地向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下面是一张外星人从某河外星系发往我们学校的电报,请你在上面写出我们学校的“地址”
活动2.头脑风暴(快速、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思考)
从《太阳系示意图》和从课本P7
《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中,
你和你的小组能获得哪些信息?
我(小组)能够获得以下信息:
活动3.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课本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Array
活动4.探索地球上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活动5.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
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活动6.知识拓展和运用
活动7.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阅读课本P9-10材料,思考:
(1)你认为哪些条件可以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哪些因素不适合人类生存?
(3)搜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进展的资料,制作一张资料卡片。
活动8.野外生存技能——在晴朗的夜晚找到北极星
温馨提示.以5-6个同学为一组,制定课本P3“课题1”周密的观察计划。
计划至少要包括小
组成员、确定的观察目标、设计观察记录表和明确责任分工。
中图版必修一1.1《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宁夏吴忠市回民中学一、课程标准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二、设计理念《地球在宇宙中》是高一新生的第一节地理课,在第一章中具有强烈的后续支撑作用,为后面的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习奠定基础,是本章的先导。
为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特意选取了关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起源》的视频资料,吸引学生眼球。
并将每一知识点精心设计的思考问题呈现于希沃教学白板互动软件上,让学生先思考、分析、探究或分组讨论后教师加以指导和评价。
既实现了希沃教学白板意想不到的辅助教学作用,又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新课标教育理念。
从而逐步激发学生对宇宙乃至地理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三、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主要运用《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起源》视频的观看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宇宙中各种天体, 进而从感性上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二是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是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图文资料中找出地球与其他行星在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上的共性以及地球自身的特性。
尤其是地球特性——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本部分学习还需要设计相关问题或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四、学情分析高一新生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强烈,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吴忠中考不选考地理,学生基本上没有地理基础。
初中地理只是了解性的学习,学生逻辑思维推理不够成熟,加之高中数学和物理基础的框架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而本课作为高中地理学习的第一课,学生基本上需要重建整个地理思维。
鉴于初中地理学习的直观性,学生的惯性思维将影响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授课中需要反复的强调和视、声、乐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利用与刺激,才能增加直观性和可理解性。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含义及宇宙中的主要天体类型。
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 地球在宇宙中10-中图版
中图2003课标版必修1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第一课,,涉及比较多的天文知识,但内容属于天文学且比较易懂的知识相比之下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在介绍天体时用词精准,容易获得直观认识。
另外以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则是是以图文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大范围到小范围来讲述。
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探讨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利用现有的条件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依据和逻辑。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位置是核心,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地球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因为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基于学生能从常识上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而难以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探索地球为什么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四、板书设计五、教学过程六、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我个人认为在讨论宇宙的概念、天体的概念应合理引导、理性对待,使得既符合科学又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特别是课外活动“火星是否存在生命”这样的题外话,对调动学生积极性作用很大。
现在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接受到的信息多但不一定科学,这个时候老师是否可以帮助他们呢?比如冥王星为啥被降级这个环节的讨论过程中,我自己也理解不够透彻表达不严谨,我们应该向学生学习并允许学生之间存在争议。
中图版高中地理一《地球在宇宙中》精品教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一1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要紧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专门的行星,明白得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故。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一般性和专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关心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一般性和专门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故。
3.教学用具课本插图、课件、讲义及补充材料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师:大伙儿好,古人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那么地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样去学习,通过这节课期望大伙儿能对地理有清晰的认识,并把握差不多学习方法,进而爱上学习这门课并在生活中能得到应用。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师精讲]何谓宇宙?我国战国时期的《淮南子·原道训》中指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
”事实上宇宙确实是时刻和空间的组合,无始无终,无边无际,而各种天体则是宇宙中物质的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
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点点,这些差不多上天体,你能认识哪些天体?那么什么是天体?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导入提问】什么是宇宙?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总结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从最早对宇宙的认识“天圆地点”开始,到“地心说”、“日心说”等学术说法的不断涌现,表达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究和摸索,18世纪天文学家开始引进了“星系”一词,之后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进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范畴在不断地扩大,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地完善。
我们现在认为:“天地四方”──宇──无限空间“古往今来”──宙──无限时刻宇宙是包容天地万事万物的总称宇宙是物质世界──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形式1.天体及天体的类型最早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变换,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4、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1、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2、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
3、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
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深入。
古老的宇宙观地是一块平板,天是一个盖子,(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阔如圆盘。
公元2世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地球外于中心,在这之外还纪存在很多个天层,月球天处于最内层,而恒星天处于最外层。
它无法解释木星和土星的回旋。
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星系一词,其实是指宇宙。
20世纪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认识到了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1)物质性: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观察图1—1—1中的天体:A猎户座星云是一块巨大的暗星云中的一部分,这里不断诞生着新星球。
猎户座上这块美丽的星云,为我们揭开恒星诞生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观测资料。
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
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
在星云的边缘,我们可以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都是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
《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B太阳:C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
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
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
D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月亮就是地球的卫星。
卫星反射太阳光,但除了月球以外,其它卫星的反射光都非常微弱。
卫星在大小和质量方面相差悬殊,它们的运动特性也很不一致。
太阳系中,除了水星和金星以外,其它的行星各自都有数目不等的卫星。
E彗星:1997年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彗星,称为“世纪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
周期为76年。
拖着一条长尾巴在满太阳系横穿的彗星从来就是地球的一大威胁。
1910年哈雷彗星回归时,曾有预言说它将和地球相撞,造成许多受不了极度恐惧的人先行自杀。
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然通过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过一口气来。
彗木相撞,1994年7月17日至22日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
《彗星撞地球》F流星:运行于星际间的尘埃颗粒和固体小块称为流星体,如果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尘埃颗粒气化。
在该过程中发光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称为流星现象。
未燃尽落到地球上的残骸称为陨星。
狮子座流星雨:最壮观的流得雨,1966年11月17日美国西部都能看到辉煌无比的狮子座流星雨流星雨,每个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持续时间为4小时。
2001.11.17夜23点~2001.11.18晨5点:最多一小时1000多颗,每分钟40颗。
(2)运动性: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具体表现在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观察图1-1-2 各种天体系统。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
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口诀: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
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
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所属的一个庞大的恒星集团,约包括2000多亿颗恒星。
这种恒星集团叫星系。
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分布成扁平的盘状。
盘的直径为8万光年。
盘的中心有一球状隆起,称为核球。
盘的外部由几条旋臂构成。
太阳位于其中一条旋臂上,就其光度,质量和位置讲,都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普通的成员。
并非天穹上一切发光体都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实际上,天穹上的大多数光点是银河系的恒星,但也有相当大量的发光体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巨大恒星集团,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星云,我们称它们为河外星系,现在已知道存在1000亿个以上的星系,著名的仙女星系、大小麦哲伦星云就是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
星系的普遍存在,表明它代表宇宙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它是比恒星更基本的层次。
总星系: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所有的星系的总和,即为总星系。
它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
以上这些天体系统是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二、宇宙中的地球:1、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九大行星分类:类地,巨、远日);金星离地球最近。
表1-1-2对比九大行星数据:图11-3 地球所处的位置从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与自转周期等各方面,地球没有一项是最大值或最小值,这说明地球仅仅是太阳系中一颗最普通不过的一颗行星。
2、地球又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问题]为什么?因为地球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唯一存在生物,特点是存在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问题]为什么地球上会存在生命?原因:(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说: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例:A、九大行星公转的同向性、同面性、及公转轨道的近圆性。
B 太阳光照条件的稳定性。
从地球产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几十亿年期间,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较稳定,生命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自身的物质条件:例:A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平均温度15度,适合生物的生存。
(扩展:地球自转速度适中,大气层的保温效应)B 地球质量与体积适中,使地球有了适合的大气条件。
C 原始海洋的形成:使生命的出现成为可能。
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阅读课本P9-10材料,思考:(1)你认为哪些条件可以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哪些因素不适合人类生存?(3)搜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进展的资料,制作一张资料卡片。
活动8.野外生存技能——在晴朗的夜晚找到北极星温馨提示.以5-6个同学为一组,制定课本“课题1”周密的观察计划。
计划至少要包括小组成员、确定的观察目标、设计观察记录表和明确责任分工。
备课资料黑洞“黑洞”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想象成一个“大黑窟窿”,其实不然。
所谓“黑洞”,实际上是一种天体,不过这种天体引力场异常强大,甚至连光也逃逸不出来。
那么,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呢?关于黑洞的成因众说纷纭,其中当前比较认同的一种假说认为,黑洞是由恒星演化而来的。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核聚变反应几乎耗尽了中心的燃料(氢),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
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
于是在重大压力之下,恒星的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演化成一颗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相平衡。
质量小的恒星往往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便成为中子星。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
如果超过了这个值,它将再没有什么能力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巨大的引力会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从此也切断了恒星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黑洞”诞生了。
与其他天体相比,黑洞显得太特殊了。
例如,黑洞有“隐身术”。
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连科学家也只能对它的内部结构提出各种猜想。
那么,黑洞是怎么把自己隐藏起来的呢?答案就是一弯曲的空间。
我们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但是根据广义相对论,空间会在引力场作用下发生弯曲。
这时候,光虽然仍然沿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传播,但其运动轨迹已经不再是直线,而是曲线。
形象地讲,光本来是走直线的,是强大的引力迫使它偏离了原来的方向。
更有趣的是,有些恒星发出的光本来没有朝着地球,有时也会在黑洞强引力折射下到达地球,这样我们不仅能看见这颗恒星的“脸”,同时还看到它的侧面、甚至后背!“黑洞”无疑是本世纪最具有挑战性,也最让人激动的天文学说之一。
许多科学家正在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而辛勤工作着,新的理论也不断地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