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名家特色精品课程——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教案》
![《视听语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ea15a2fe4733687f21aae6.png)
第三节 记号和符号
能指与所指
二十世纪,语言学的研究取得 了突破性的进展 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 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符号系统中,有两个非常重要 的 概 念 : 能 指 ( signifier ) 和 所指(singnified)
精品ppt
第三节 记号和符号
能指:
符号的表示成分 在狭义语言中能指是由 有声形象构成的,它具 有一个物质的实体—— 声音; 以单词“树”而言,在 汉语中它是SHU的发音, 在英语中它是“TREE”,
精品ppt
第四节 艺 术:人 类 情 感 的 符 号
狭义的语言的局限
口头语言是比较理性的语言, 说出的话语常常是大脑思考或 整序的产物 文字语言是一种冷冰冰的标记 许多情感问题是不可言说的 人面部表情而言,决不可能只 用微笑、严肃、放松、紧张等 几个简单的词语说明
精品ppt
第四节 艺 术:人 类 情 感 的 符 号
精品ppt
第三节 记号和符号
课堂讨论题 电影《达芬奇的密码》中 的符号意义
精品ppt
第三节 记号和符号
文字符号
口头语言的出现虽然使人类的 交流发生了质的改变,但人类 的交流到此为止仍然局限在视 听所及的范围内 人们被迫把他们储存的共有的 记忆和个人的记忆放在个人的 大脑中 人类大脑可供储存记忆的空间 总是有限的
精品ppt
第四节 艺 术:人 类 情 感 的 符 号
艺术的特点:
它不能是推论形式; 它不诉诸人的推理能力。 它是包含了多种复杂含义的综合 体; 它必须直接呈现于人类情感转变 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的一种符号 手段”
精品ppt
第四节 艺 术:人 类 情 感 的 符 号
美国著名美学家苏桑.朗格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7f7bac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7.png)
《视听语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视听语言》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多媒体时代结合动态画面语言和声画关系、影视理论等基础知识综合的现代艺术课程。
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教学目标(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这门课程,了解视听语言中景别的概念与功能,在结合应用案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勇于挑战自我,掌握自己人生。
2.在掌握专业知识概念的同时,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具有发现、辨析、质疑、评价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问题,培养审美观念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
3.通过景别的应用与案例内容结合,从视频主题入手在内容与核心思想上加强学生的自主习意识和自我管理。
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通过案例为例,提升个人修养,远离偏见、歧视,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保持真诚善良正直、坚守正确的价值观,掌握自己人生。
(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1.通过对《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不同景别对角色表现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影视剧中景别的概念与用法,提升对故事剧情创造、改编的理解力和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镜头变化带动场景与氛围的变化,帮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爱祖国繁荣昌盛。
2.通过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镜头变化带动角色的表情与肢体表现表现,认识如何以善良和坚定的自我来面对偏见、歧视,守住自我,掌握自己人生,提升个人品德修养——意志品质。
3.通过案例《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角色台词与剧情的转变强调主题思想,认识如何以善良和坚定的自我来面对偏见、歧视,守住自我,改变自己人生,个人品德——顽强拼搏。
视听语言讲义(修改版)
![视听语言讲义(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29833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8.png)
视听语言讲义(修改版)第一节影视视听语言概述一、影视视听语言的早期形成史(一)萌芽时期:(1825—1895)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开启了影像视听时代的大门。
1825年发明的“幻盘”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最初始的基础;1872-1878年,英国摄影师慕布里奇的“奔马”拍摄实验。
1877年,雷诺(动画之父)的“活动视镜”利用该原理,但是在内容上进一步改进。
1894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视镜”,每次可放映半分钟,但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的运作工艺得到启发,发明了胶片以每秒16画格的均衡速度通过放映机片门的放映技术,使影像清晰稳定地投射到银幕上。
供大家观赏,终于迎来了电影的诞生。
(二)单镜头时期:卢米埃尔时期(1895—)《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婴儿的午餐》基本特征:(路易•卢米埃尔)1、抓住了物体运动这个特征2、摄影选择的角度是电影化的3、出现了故事片(事件片)来自生活,有头有尾的时间4、全部是单镜头5、电影风格是纪实性,人为参与降到最低(三)戏剧性分镜头时期:梅里爱(1896-)《贵妇失踪》《太空旅行记》把杂耍、魔术与电影结合,把戏剧引入电影1、发明了电影特技(停机再拍、慢动作、快动作、到访、叠化)2、乐队指挥式的机位、死板的全景3、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镜头4、题材广泛,科幻、神话居多,审美上酷爱人工环境5、把舞台东西板报银幕上来6、电影的风格是表现性,假定性和故事性(四)电影结构的出现时期:鲍特(1904-)《一个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1、分场景,出现了分镜头和特写2、多个空间、多场景完成了叙事3、首次使用了平行蒙太奇,交叉剪辑4、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五)完整的视觉语言形成时期:大卫•格里菲斯(美)代表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年)、《党同伐异》《一个国家的诞生》12本,1200多个镜头,使电影表现潜力得到空前的发挥。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ef625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d.png)
《视听语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视听语言的定义解释视听语言的概念,强调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强调视听语言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1.2 视听语言的元素介绍视觉元素(如画面、色彩、构图等)和听觉元素(如音乐、声音效果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第二章:画面与构图2.1 画面的概念与作用解释画面的定义,强调其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展示不同类型的画面(如特写、全景等)以及其表达效果2.2 构图的原则与技巧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构图在视觉表达中的作用第三章:色彩与光影3.1 色彩的作用与表达解释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作用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效果,让学生理解色彩的运用技巧3.2 光影的运用与效果介绍光影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突出主题、营造氛围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光影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剪辑与节奏4.1 剪辑的意义与作用解释剪辑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如叙事、节奏控制等展示不同剪辑技巧(如切换、慢动作等)以及其表达效果4.2 节奏的创造与感受介绍节奏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情绪、增强叙事力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节奏创造的技巧和方法第五章:声音与音乐5.1 声音的作用与表达解释声音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如增强现实感、表达情感等展示不同声音元素(如对话、声音效果等)以及其作用5.2 音乐与氛围的营造介绍音乐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如营造氛围、表达情感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音乐运用的技巧和方法第六章:表演与角色塑造6.1 表演在视听语言中的作用解释表演在电影、电视中的重要性,如塑造角色、推动剧情等展示不同表演风格和技巧,让学生理解表演在视听作品中的影响力6.2 角色塑造的方法与技巧介绍角色塑造的基本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角色塑造的技巧和重要性第七章:导演与视听语言7.1 导演的角色与责任解释导演在视听作品中的角色,如创意指导、团队协作等强调导演对视听语言的运用和掌控能力7.2 导演的视听语言运用介绍导演如何运用视听语言元素,如画面、色彩、剪辑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导演在视听作品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第八章:剧本与叙事8.1 剧本的意义与结构解释剧本在视听语言中的重要性,如故事构建、角色发展等介绍常见的剧本结构和叙事手法8.2 叙事技巧与观众引导介绍叙事技巧在视听语言中的应用,如悬念、冲突等展示实例,让学生理解叙事技巧在吸引和引导观众中的作用第九章:视听语言的应用领域9.1 电影与视听语言探讨电影中视听语言的应用,如视觉特效、音效等强调视听语言在电影艺术中的关键作用9.2 电视与视听语言探讨电视中视听语言的应用,如连续剧、综艺节目等强调视听语言在电视媒体中的多样性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视听语言的总结回顾整个教程的内容,强调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和技巧强调视听语言在现代媒体艺术中的重要性10.2 视听语言的拓展学习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视听作品的创作和欣赏,提高自己的视听语言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理解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以及其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的应用。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
![《视听语言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5123bf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0.png)
《视听语言教案》PPT课件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视听语言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视听语言是一种以视觉和听觉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语言。
特点:直观性、生动性、感染力强、表现力丰富。
1.2 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视觉元素:画面、色彩、构图、镜头等。
听觉元素:音乐、声音、对白、旁白等。
1.3 视听语言的应用领域电影、电视剧、广告、MV、动画等。
第二章:视觉元素的应用2.1 画面构图黄金分割法则、对称构图、透视原理等。
2.2 镜头运用推拉、摇移、旋转、微距等镜头技巧。
2.3 色彩与光影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搭配、光影效果等。
第三章:听觉元素的应用3.1 音乐与声音设计音乐风格、节奏、旋律等与场景的匹配。
声音效果的制作与运用,如环境声、音效等。
3.2 对白与旁白对白的情感表达、语言节奏、语音语调等。
旁白的运用,如解释、描述、抒发情感等。
第四章:视听语言的叙事功能4.1 叙事方式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倒叙、插叙等。
4.2 角色与表演角色的塑造、性格刻画、表演技巧等。
4.3 情节与冲突情节的设置、发展、高潮、结局等。
冲突的类型、表现、解决等。
第五章:视听语言的审美价值5.1 视听语言的美学特征形式美、内容美、情感美等。
5.2 视听语言的创作方法与技巧创新思维、艺术手法、技术应用等。
5.3 优秀视听作品鉴赏分析经典影片、广告、MV等视听作品的视听语言运用。
第六章:视听语言与文化传播6.1 视听语言与文化视听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和影响。
文化差异对视听作品传播的影响。
6.2 视听语言在传播中的作用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塑造形象等。
视听语言的传播效果及其衡量。
6.3 视听语言传播的现状与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视听语言传播。
我国视听语言传播产业的现状与挑战。
第七章:视听语言教育与应用7.1 视听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表达能力等。
视听语言教育在各个学段的重要性。
7.2 视听语言教育的实践方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4ead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1.png)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视听语言的定义与特征1.2 视听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区别1.3 视听语言在现代传媒中的重要性1.4 教学小结第二章:视听元素2.1 视觉元素2.1.1 画面构图2.1.2 色彩2.1.3 光影2.1.4 运动2.2 听觉元素2.2.1 音乐2.2.2 声音效果2.2.3 对话与旁白2.3 视听结合的艺术2.4 教学小结第三章:剪辑与节奏3.1 剪辑的基本原则3.2 剪辑技巧3.3 节奏与剪辑的关系3.4 案例分析:经典剪辑片段解析3.5 教学小结第四章:视听语言的表现手法4.1 叙事手法4.2 象征手法4.3 情感表达4.4 创意视听语言4.5 教学小结第五章:视听语言在实践中的应用5.1 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运用5.2 广告中的视听语言运用5.3 网络短视频的视听语言特点5.4 学生作品展示与分析5.5 教学小结第六章:电影中的视听语言6.1 电影概述与电影语言的发展6.2 电影中的视觉元素运用6.3 电影中的听觉元素运用6.4 电影剪辑与叙事节奏6.5 案例分析:经典电影视听语言解析6.6 教学小结第七章:电视剧中的视听语言7.1 电视剧的特点与分类7.2 电视剧中的视听元素运用7.3 电视剧剪辑与叙事节奏7.4 案例分析:电视剧视听语言解析7.5 教学小结第八章:纪录片中的视听语言8.1 纪录片的特点与分类8.2 纪录片中的视听元素运用8.3 纪录片剪辑与叙事节奏8.4 案例分析:经典纪录片视听语言解析8.5 教学小结第九章:动画中的视听语言9.1 动画的特点与分类9.2 动画中的视听元素运用9.3 动画剪辑与叙事节奏9.4 案例分析:经典动画视听语言解析9.5 教学小结第十章:新媒体环境下的视听语言创新与发展10.1 新媒体对视听语言的影响10.2 新媒体环境下的视听语言创新10.3 短视频与直播中的视听语言特点10.4 案例分析:新媒体视听语言创新案例第十一章:视听语言在网络视听平台中的应用11.1 网络视听平台的发展概况11.2 网络剧与网络电影中的视听语言特点11.3 网络短视频与直播的视听语言创新11.4 案例分析:热门网络视听作品中的视听语言解析11.5 教学小结第十二章:跨媒体叙事与视听语言12.1 跨媒体叙事的概念与特点12.2 跨媒体叙事中的视听语言运用12.3 跨媒体叙事案例分析12.4 教学小结第十三章:视听语言与国际交流13.1 视听语言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13.2 不同文化背景下视听语言的差异13.3 国际视听作品中的视听语言特点13.4 案例分析:国际视听作品中的视听语言解析13.5 教学小结第十四章:视听语言的创作与实践14.1 视听语言创作的基本流程14.2 视听语言创作的实践技巧14.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第十五章:视听语言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技术进步对视听语言的影响15.2 视听语言在未来的创新方向15.3 视听语言教育的未来发展15.4 教学小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视听元素、剪辑与节奏、表现手法以及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等不同领域的应用。
视听语言PPT课件
![视听语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395e0281c758f5f71f67d1.png)
似动现象
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 客观 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现象。
人们在电影银幕上看到的物体运动,是由影片上一系列 略有区别的静止画面产生的,这种运动叫动景运动。
第一和第二幅图用双眼看在动,是个平面图。 但用一只眼睛看是个立体图,所以两只眼睛 看了后,合成一个不太真实的平面图,大脑的 思维部分也判断不准,就形成一种运动,一时 平面,一时曲面。
在造型艺术中,空间既可以作为艺术要素存在,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各种要素的产物。
平面艺术空间的课题是如何在平面上假想地表现 三度空间。
视觉艺术空间的类型
在视觉艺术中,我们可以把空间分为两种主 要的类型:装饰性空间和立体空间。
装饰性空间
装饰性空间是指当艺术家把一些视觉元素 增加到一个二维的平面上时,所产生的错 觉可能仍然是平面的或“装饰性”的。
也叫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 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 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逆 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 突出,画面生动,立体感和 空间感强。逆光最适合表现 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常 常用它来捕捉剪影 。
逆 光
顶光
来自顶部的光线,人物在这种光 线下,其头顶、前额、鼻头很亮, 下眼窝,两腮和鼻子下面完全处 于阴影之中,造成一种反常奇特 的形态。
文学隐喻需要修饰语;影视纪录的精确性和具体 性取消了形容词。
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二)
文字可以表现人的内心活动;影视停留在表象、 外部或表象化的内心活动。
文学的空间是线性的;影视的空间是立体的。 文学的时间是间断的;影视的时间是有时值的。 文学常常要为读者设置一个第三者的观看者;
影视中看的效应直接发生在观众身上,无需另 设一个看者来传达看的效应。
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传播的信息量大; 改变了传统传媒在同一空间传播与接受的局限 ; 信息符号的编码与传递的直线性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https://img.taocdn.com/s3/m/03f8f4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8.png)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视听语言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视听语言》课程是专业拓展课程,视听语言是对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方式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对于影视专业类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进行剧本创作、镜头设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剪辑,都要掌握视听语言的相关理论与基本常识。
也就是说,对其它课程来说,视听语言起着一个知识的支撑和勾连作用,有着广泛的迁移功能,学生如果学好、学精了这一课程,就能为后续的技能课程产生很好的行动指导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影视镜头语言运用的普遍规律,学习如何通过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表情达意。
通过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影视创作的全过程,搭建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影视类作品创作的理论。
1.2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
通过本课程学习,能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能运用视听语言进行表达。
本课程的学分为3,总学时为48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视听语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中声画系统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规律;建立起影视编导专业学习的脉络和结构,了解各门专业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视听思维,建立蒙太奇化的分镜头脚本构思能力、影视作品鉴赏能力,在熟练掌握视听表达的一般规律的同时,使学生在进行创作和表达时,可以从抽象的文字思维转换为声画结合具象的影视语言思维,在影视创作过程中前期能写出有画面感的用镜头语言来表达的剧本、分镜头本,拍摄过程中具备准确落实视听语言要求,在后期剪辑过程中,运用视听语言思维进行影视作品的内容表达。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822aa514791711cd791746.png)
《视听语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视听语言/ Audio-visual Language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动画设计方向)课程学时/学分:32/2审定人:开课部门: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视听语言课程是动画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动态影像视听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视听语言的运用规律,在此基础上灵活地运用视听语言完成动画设计中的叙事、表现,并尝试和探索新的视听表现形式。
二、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第一章视听媒介与视听语言1.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2.视听语言主要研究的是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3.视听语言与幻觉4. 视听语言的主要内容:影像、声音、剪辑第二章镜头、景别和角度1.镜头的概念2.景别的划分和作用3.角度的几种类型第三章明暗、色彩、透镜与镜头的基本运动方式1.明暗的运用2.色彩的运用3.透镜的类别4.镜头的基本运动方式第四章场面调度1.画框2.构图和设计3.空间间隔4.人物的五种位置和四种距离模式5.开放形态和封闭形态6.场面调度分析的元素第五章运动1.运动与心理学2.移动摄影3.运动的人为变形第六章声音1.声音发展的历史2.声音的分类:语言,音响,音乐3.语言:对白、独白与旁白4.音响的种类和作用5.音乐与画面的关系及作用第七章剪辑1.剪辑的基本作用2.剪辑的发展历史3.剪辑的基本流程4.画面剪辑5.声画剪辑6.剪辑节奏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1、掌握视听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规律。
2、掌握镜头的景别、运动、场面调度、时空表现、声音、剪辑等主要内容。
3、能够综合分析一部作品视听语言的艺术特点及其在表现影片内容、风格方面所起的作用。
4、能够综合运用视听语言表达自己的艺术构思,并尝试新的表现手段。
四、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表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造型探索,动态构成,动态肢体语言,视频工具基础,声音设计,叙事跨媒介脚本写作,手工劳动,剧场构成后续课程:原动画设计,平面动画进阶,三维动画进阶,实验影像与动画,动画创新项目,媒介与广告,装置艺术六、实验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工具、器具名称无七、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式平时出勤占成绩10%,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30%,结课作业60%八、参考教材及实验指导书1. 《认识电影》课程标准, (美)路易斯·贾内梯,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7年。
2-视听语言-视听基本元素课件PPT
![2-视听语言-视听基本元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015a4851e79b896902264c.png)
色彩大部分呈表现性,色的表现性依赖于人的社会 经验以及社会文化影响。
色彩还具有叙事意义,但不常介入叙事。
光色的混合性表现力——色彩由光决定。
视听语言
22
“色”的作用类型
主体:构成被摄体的一部分,运用光线可描绘环 境,表现景物轮廓及质感情趣等,其表现性对人 的心理有很大的暗示作用。
2. 轮廓光:令人物与背景相区别。 3. 眼神光:朝人物眼部打光可使眼睛像镜面般透亮,
但不能与主光相冲突。 4. 环境光:即底子光-加亮场景。 5. 逆光:采用侧逆光会令画面层次丰富。
视听语言
20
“光”的作用类型
主光、辅光和眼神光
侧逆光和轮廓光 逆光和环境光
五、视听元素之“色”
色:一切被摄物的外因,同光密不可分,若光线不 同,物体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人声:因影视作品的表现主体是人,所以影片中的 声音也主要表现人。人对人声最敏感,人的形象、 气质与声音密切联系。
视听语言
26
语言的特征
直观性:电影对象是直观的,没有可见的物体则不 能被拍摄。语言文字可面对抽象而电影则无法表现 抽象概念。
多义性:抽象的东西——具体物——抽象的东西 (此过程中产生多义性)
2. 手:第二主体,包括形体 动作、形体语言和手势等。 性格、气质不容易改变, 肢体语言却千变万化。
视听语言
7
努力去发现有特点的形 象,因为艺术往往表现 特殊的一面。
“人”的概念层面
电影中的人-视听语言概念下的人。 故事中的人-剧中角色的身份界定。 画面中的人-视听语言中的形式部分,即景别、
“景”的作用类型
主体:画面可视性的主体存在,具有本身的可视性及其 内在的含义。
视听语言教案(精选)
![视听语言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2f06c98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5.png)
视听语言教案(精选)第一篇:视听语言教案(精选)视听语言元素——光线1.影视用光概述• 按光位分,可分为顺光、侧光、顶光、底光等。
• 按光质分,可分为聚光、散光、软光、硬光等。
• 按光的亮度分,可分为强光和弱光。
• 按光调分,可分为低调光与高调光。
2.顺光:也叫做“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
,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丰富的色彩效果。
3.侧光:也叫背光,光线与拍摄方向相反,能勾勒出被摄物体的亮度轮廓,又称轮廓光。
逆光下的景物层次分明,线条突出,画面生动,立体感和空间感强。
逆光最适合表现深色背景下的深色景物,常常用它来捕捉剪影。
4.顶光:来自顶部的光线,人物在这种光线下,其头顶、前额、鼻头很亮,下眼窝,两腮和鼻子下面完全处于阴影之中,造成一种反常奇特的形态。
5.直射光: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光。
直射光(硬光),照在被摄体上,形成明显反差,用侧光照明,并有明显的投影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和皱褶。
6.散射光:光线软,受光面和背光面过渡柔合,没有明显的投影。
对被摄对象的形体、轮廓、起伏表现不够明。
光线柔和,宜减弱对象粗糙不平的质感,使其柔化。
用于拍人物老的显得年青些,年轻的显得漂亮些。
7.光线语言λ光线构成了塑造银幕空间的重要手段。
λ不同照度的光线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
λ由光线所形成的明暗、阴影暗示人物、事件的性质。
8.《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用高调的照明表现了战前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现实空间的还原色彩和战争空间的黑白影调。
9.《天堂电影院》一部自传体回忆影片,过去的时空在创作者心目中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为此导演采用了给人予岁月感但却温暖的金黄色的影调,而影片主人公恋爱的一段,影调在金黄色的基础又变得亮起来。
10.《教父》黑帮们出没于黑暗和幽暗的建筑中,画面常常以黑色作为背景,人物面部呈现半明半暗的状态,导演以此突出黑手党的神秘、恐怖以及地下意义。
视听语言——精选推荐
![视听语言——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e3021c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f.png)
2. 从听觉上要能够营造出耳朵可审美接受 的美妙动人表现力强的声音形象
11
视听语言的特性
• 视听语言是一种信息沟通的符号编码方法。 • 视听语言是复现、展示影像的中介环节。 • 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
5
电影与音乐的关系
• 当声音进入到电影里的时候,电影在表达对世 界的看法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起来。
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在英国放映时,就有钢 琴师现场伴奏了。
• 爱森斯坦把电影音乐的功能释义为“解析性”由 此提出“音画对位”的主张,强调音乐的主题必 须与视觉画面的情绪严格对位,他还提出应该 先确定音乐的分镜头,再进行画面的分镜头。
6
• 电影大师普多夫金却与其相反,他认为这是一种“幼 稚的自然主义”,它提出:“在有声电影里,音乐绝 不能是一种伴奏,它必须保持自己的作用”。
• 在早期电影中,这两种电影音乐的主张,在本质上 并没有不同,音乐对于电影而言,主要作用是对画 面及主题具有解释、烘托和揭示的作用;它在电影 中的地位,相对于画面这个电影最基本的构成元素 而言,它一定是从属地位,它是一个辅助性因素。
• 连续性
中断次数最少的视觉元素最容易被视为一个整体。
• 共同归结
凡是功能、运动或变 化相一致的视觉元素 往往较容易被联系在 一起,并看作是一种 图案或运动。
矢量
• 图形矢量:将我们的目光引导向一定方向的静止 元素产生的力。
• 指示矢量:具有明确指示方向的事物所 产生的力。
• 运动矢量:指画面中真正的运动和被感 知为运动的物体所产生的力。
• 电影从绘画里借鉴了许多东西,比如绘画的色 彩及光影的变化规律等,只是这种借鉴已经不 是简单的照搬和拿来了,它们在电影的叙事中 更带有了电影的影子,即电影化。
视听语言(蒙太奇)通用课件
![视听语言(蒙太奇)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e450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b.png)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中的剪辑、拼接、变换等 手法也涉及到蒙太奇的应用,如新 闻报道、综艺节目、电视剧等。
数字媒体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蒙太奇 也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媒体制作中, 如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等。
03
蒙太奇的基本类型
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最常见的蒙太奇类型,它的主要目的是讲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 过程。通过将不同的镜头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关系进行组合,创造出连贯的情节 和故事线。
02
蒙太奇简介
蒙太奇的定义
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制作技术,通过将 不同镜头、画面、声音等元素进行组 合、拼接和变换,创造出新的意义和 效果。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 意为“装配”、“构成”。
蒙太奇的特点
1 2
创造时空
蒙太奇可以打破现实时空的限制,通过剪辑和组 合不同镜头,创造出新的时空关系,营造出独特 的视觉效果。
韵律
通过镜头的重复、交替和对称等手法 ,形成一定的韵律感,增强观众的视 觉记忆和感知。
色彩与光影的运用
色彩
根据故事情节和主题,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和色调,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光影
利用光线的明暗、方向和软硬等特性,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强调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 感。
06
蒙太奇与其他视听元素的关系
04
蒙太奇的实际应用
电影中的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
01
通过连续的镜头组合,将故事情节连贯地展现出来,引导观众
理解故事的发展。
表现蒙太奇
02
通过镜头的并列、对比或隐喻等手法,表达特定的情感或主题
,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节奏蒙太奇
03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c89f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6.png)
视听语言课程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画面、声音、剪辑等。
3. 理解视听语言与传统语言的区别及其表达力。
1.2 教学内容1. 视听语言的定义与特点2. 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3. 视听语言与传统语言的比较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运用。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一段影视作品片段,引发学生对视听语言的思考。
2. 讲解概念:详细讲解视听语言的定义、特点及其基本元素。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力。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视听语言的认识和感悟,互相交流。
第二章:画面语言2.1 教学目标1. 掌握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画面构图、色彩、光影等。
2. 了解画面语言的表达力及其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1. 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2. 画面语言的表达力3. 画面语言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和表达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画面语言运用。
2.4 教学步骤1. 回顾视听语言的基本概念,引入画面语言的话题。
2. 讲解画面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画面构图、色彩、光影等。
3. 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画面语言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其表达力。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画面语言的认识和感悟,互相交流。
第三章:声音语言3.1 教学目标1. 掌握声音语言的基本元素,包括音乐、对话、音效等。
2. 了解声音语言的表达力及其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1. 声音语言的基本元素2. 声音语言的表达力3. 声音语言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音语言的基本元素和表达力。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声音语言运用。
《视听语言》编导教学
![《视听语言》编导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bbf97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1.png)
2021/10/10
4
三、参考教材
• 《电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 中国电影出版社 •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电影语言》[法]马赛尔.马尔丹,中国电影出版社 • 《电影美学》[匈]贝拉.巴拉兹 中国电影出版社 • 《影视美学》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电影摄影技巧与理论》葛德 沈嵩生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电影摄影画面创作》张会军 中国电影出版社 • 《电影电视剪辑学》傅正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姚国强 北广版
2021/10/10
26
二、摄影镜头的类型
• 根据光学镜头的可调和不可调,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 定焦镜头中,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分为标准镜头、长焦 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 得到同样景别的画面,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和被摄主 体的距离不同。同样的中景画面,长焦镜头离被摄物最远, 其次是标准镜头,最近的是广角(短焦)镜头。
2021/10/10
37
四、影视画面构图的特点
• 画面的运动特性 • 画面的整体效果性 • 画面的时空限制性 • 画面的多视点、多角度 • 画面处理的现场性 • 画面的幅式比例固定性(后有示例)
2021/10/10
38
2021/10/10
39
2021/10/10
40
五、风格演变
• 纪实构图风格 卢米埃尔兄弟 • 戏剧构图风格 梅里埃 • 综合构图风格 格里菲斯
•
全景系列
近景系列
2021/10/10
21
全景系列景别
1 抒情的、写意的 2 画面强调“势” 3 表现人物的“形体”关系 4 空间“实”写 5 大景深、背景实像 6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很重要 7 画面气氛十分重要 8 环境为主人物为辅 9 构图更注重绘画性 10 画面角度不太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言
一个语法体系的形成是一种艺术形式自身经过长久探索后,最终积累下来的符合传达者和接受者 认知的规律。一百多前的人们因为一辆从银幕开来的列车而惊呼逃跑,今天我们开始带上眼镜观看3D 电影构建的全新时空幻境。在惊心动魄的百年电影史中,创作者和理论家们为我们淘沙炼金,沉淀出 庞大的电影理论体系,使我们拿起摄影机时不再如孩童般原始迷茫。 《视听语言》课程是影视学习过程中最直观也是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大量影视作品范本给初学者 提供了丰富的实例,也带动着创作激情,因而本教材试图用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筑其视听语言相关 概念体系,使教学更加言之有物。本书从单个镜头的构成、镜头的时空运动、声画关系和镜头连接这 四个方面对影视视听语言语法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侧重阐述单个镜头内部各视听元素,解释作为最小 的视听思考单位,各元素如何发挥各自的特性,构成整体表意;第二部分侧重介绍镜头之“动”,建 立视听语言系统中重要的空间和时间概念;第三部分偏重于对声音系统的解读,形成创作者对视与听 的结合的想象力;第四部分则是指向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对影视剪辑理论做出大致的说明。 尽管经常有人会抱怨艺术法则的束缚、讨巧,但任何一个创作者在建立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之前, 都应该谦逊地睁开眼睛看看这些结晶,他们会使你更快地进入一个思考的新维度。当然,与此同时, 创作者内心原始的冲动、热情和真诚应该并行存在,用理性和感性两种温度驱使自己更接近艺术理想。
制作部门在总体构思蓝图下,互相合作得以有序完
调度的整体性 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场面调度是整个拍摄团队的 集体合作。 从狭义上讲,场面调度是指在一场戏中,对摄 影机的位移和人物位移的安排。电影的运动有画面 外部运动和内部运动两个方面构成,外部运动主要 包含摄影机位移,而内部运动包含人物位移、人物
第五节 视点与视 线
对影视语言中声音部分的探索较容易被初学者忽略。因而本章教学重点 是要开发学生对声音系统的识别能力,为日后的声音课程打下基础。
第五章 剪辑 第一节 剪辑的叙事性 第二节 蒙太奇理论 第三节 剪辑的流畅性 第四节 影片分析 第五章课程总结、作业分析
本章重点在于画面“之间”,使学生了解画面连接所蕴含的巨大表意潜 能,从而由细部至全局,形成对电影整体读解与创造能力。
第三章 镜头时空
尼提出按照运动镜头的功能,将运动镜头分为“功
能性”和“无动机”两大类,而大部分分类则是按 照运动的呈现形态来分,也就是把“摄影机运动” 划分在纯粹的实用范畴内,而非理论范畴。
4
5
6
第五节 视点与视 线
第三节 长镜头
第六节 影片分析
第四节 轴线
第一节 运动摄影
场面调度从广义上来讲涵盖了电影的方方面面,电 第二节 场面调度 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的努力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场面 调度的有效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需要电影各个
第二节 场面调度
的整体叙事机制”。这句话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视点,从 叙事角度来讲,视点是一个整体的故事讲述机制,即讲故 事的人到底是谁?从画面角度来讲,每一个镜头都代表一 个视点,决定了这个画面是谁所见?画面视点对观众而言 是比较隐秘的,当观众被带入剧情时是不太会去注意到画 面的视点,但对导演而言,视点是很重要的诠释手段,视 点的变化和积累决定了观众“被带入”的程度。
第三章 镜头时空
摄影机调度的侧重点 演员调度
动作、景物变化和光影更替等等。因此,场面调度
第三节 长镜头
也可以从内外部运动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当两者 有机结合在一起时,电影时空的多重可能性就会迸 发,摄影机才能在时空中成为诗意般的存在。
第六节 影片分析
第四节 轴线
第一节 运动摄影
长镜头是对单个镜头时长的描述,没有明确的 范畴,在一个影片段落中,相对事件较长的镜头,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画面构成
第三章 镜头时空
第四章 声音
第五章 剪辑
教学目的
第一章 导论
本章要求学生建立对影视艺术初步的、新的认知。从传统 的文字思考思维中解放出来,建立视听思维体系。并且对 视听构成元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电影艺术发展的一百多年时间中,电影逐步 第一节 影像思维 构建了独立的视听表意体系,因此作为初学者 要掌握如何有意识地拍摄电影,至少要具备以 下三个能力:首先是具备视觉信息识别能力,
第二章 画面构成
第五节 色彩与影 调
的空间关系,承载了画面的美学内涵,引领了
第六节 构图 观众视觉和心理,并最终构筑了电影“虚幻的 真实”。
第七节 影片分析
封闭式构图、开放式构图和陌生化构图 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
构图要点
构图风格
第一节 景别 第二节 焦距与景 深
第三节 角度
第四节 光影
第二章 画面构成
本章教学重点在于将视听元素拆分到可见的最小单位,理解每个单位不 同的特性以及各自对整体表意的影响。 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学会读解电影画面,知晓一幅画面如何形成,是否 蕴含独特内涵。
本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学生进入对视听语言构建的电影时 空维度的了解。 学生需要在了解运动-电影、时间-电影是如何被塑造和挖掘的,同时提升 自己的电影鉴赏能力。
识与实践课程结合来掌握,在视听语言课程中,
更侧重阐述光与影调的美感体现。
第七节 影片分析 第六节 构图
电影的用光方法
光的意义
第一节 景别 第三节 角度
第二节 焦距与景 深
在黑白电影时期,人们利用光影的组合变 化,用黑白灰三种色调来表现物象,形成了高 度简练具有表现力的影调,但人们始终没有停 第五节 色彩与影 调 止过对“用胶片还原真实世界色彩”的追求。 现代电影胶片技术和数字技术让画面实现了对 彩色世界最大程度的还原,并让色彩逐步成为 色彩单元 呈现人物心理、表达丰富思想的画面塑造手段, 有人认为颜色之于电影的贡献与有声电影一样 重要,让电影“从素描走向了油画”。
我们称之为长镜头。对长镜头的理解,我们多偏向
于分析其在影片美学上的表达,电影理论家安德烈·
第二节 场面调度
巴赞将长镜头和大景深镜头的表意形式做出了思考 第三节 长镜头 景深长镜头 与总结,形成了著名的“长镜头理论”,他以长镜 头为切入点,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学本体论等 角度探索电影与现实的关系。这一理论有意识地、 系统性地陈述了长镜头的价值,对长期以来以剪辑 和镜头连接所构成的戏剧性美学的格局而言,是一 种扩宽。也形成了电影史上关于真实性与戏剧性之 间的美学争论。
第二章 画面构成
第四节 光影
第六节 构图
影调 主观化的色彩心理
第七节 影片分析
第一节 景别
第三节 角度 第二节 焦距与景 深 第四节 光影
画面构图是对前面几节所谈到的画面元素
的综合调动。电影画面事实上来自于画框对于 现实的切割,画框的存在界定了影片镜头可见 的范围,规划了画面整体的布局,安排了人物
第五节 色彩与影 调
第六节 构图
影片:《十分钟年华老去——生命线》,[西班 第七节 影片分析 牙]维克多·艾里斯;2002年;黑白影像,固定 镜头构建的古典美感,深层思索 影片背景:关于“时光”的十分钟命题作文
教学目的 第三章 镜头时空
本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学生进入对视听语言构
建的电影时空维度的了解。 学生需要在了解运动-电影、时间-电影是如何被塑造和挖掘的,
第二节 焦距与景 深
“摄影是光的造型艺术和描绘艺术”,在构
第三节 角度
成电影画面的各元素中,光是重要的手法之一。 第四节 光影
它首先确保了画面基本的曝光,让人事物得以 清晰呈现,同时又雕刻了画面的美感,使光影 蕴含特定的表意。对光的运用需要通过理论知
第二章 画面构成
第五节 色彩与影 调
描述光的元素 光位的分类
第三章 镜头时空
关系轴线
第五节 视点与视 线
运动轴线 越轴
成为拍摄对话段落、运动场景时最基本的语法规范。
第六节 影片分析
第一节 运动摄影
视点是我们观看事物的所在位置,更广义地说,也是我们
观看事物的方式。叙事电影中的视点多指定、分配给某一 个人,他(她)可能是叙事中的人物,也可以是特意指定
第三节 长镜头
课时安排建议
课程内容 一导论 第一节 影像思维 第二节 画面元素 第二章 画面构成 第一节 景别 第二节 焦距与景深 第三节 角度 第四节 光影 第五节 色彩与影调 第六节 构图 第七节 影片分析 第二章课程总结、作业分析 第三章 镜头时空 第一节 运动镜头 第二节 场面调度 第三节 长镜头 第四节 轴线 第五节 视线与视点 第六节 影片分析 第三章课程总结、作业分析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声音 声音元素——人声 声音元素——音响 声音元素——音乐 声画关系 课时安排 (80课时) 共8课时 2课时 6课时 共28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2课时 共20课时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2课时 2课时 共10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共14课时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2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本章要求学生建立对影视艺术初步的、新的认知。从传统的文字思考思 维中解放出来,建立视听思维体系。并且对视听构成元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 2 3 4 5
人 景 光 色 声
教学目的 第二章 画面构成
本章教学重点在于将视听元素拆分到可见的最小单位,理解
每个单位不同的特性以及各自对整体表意的影响。 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学会读解电影画面,知晓一幅画面如何
形成,是否蕴含独特内涵。
第一节 景别
景别是被摄物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大小。 景别的差异取决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之间的距离 和所使用的镜头焦距长短这两大因素。景别是
同时提升自己的电影鉴赏能力。
第一节 运动摄影
1 2 3
第二节 场面调度
运动镜头完全摆脱了定点观看方式,摄影机进 一步模拟了人的视觉感知,使视点在空间中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