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剂之五苓散
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一、配方五苓散是由五种中药材组成的经典中药方剂,包括:1.茯苓2.泽泻3.粳米4.神曲(炒白术)5.泽令(炙甘草)二、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温和的中药方剂,其主要功能和主治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利湿渗透五苓散的成分中,茯苓和泽泻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此外,五苓散还能增加尿液的排出量,促进尿液的渗透排泄,有助于治疗湿热和水肿引起的疾病。
2. 强化脾胃消化功能粳米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调整脾胃功能,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神曲(炒白术)则可以健脾和胃,提高脾胃的消化能力。
五苓散中的粳米和神曲共同发挥作用,可以改善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例如食欲不振、腹胀和泄泻等。
3. 缓解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五苓散加入了泽令(炙甘草),其含有的甘草酸和甘草甜素,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尿液排泄量的作用。
甘草还可以健脾和胃,补益体虚,帮助调节人体阴阳平衡。
五苓散中的泽令可以增加方剂的补充,缓解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症状。
4. 调理体液平衡五苓散的成分茯苓和泽泻都具有调理体液平衡的作用,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液体平衡,防止水分滞留导致的水肿和湿热症状。
三、适应症五苓散适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湿热引起的水肿、浮肿、尿少•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和泄泻•脾肾阳虚引起的水肿症状,例如下肢浮肿、腹水、尿少等•体液平衡失调引起的水湿症状,例如浮肿、疲倦、口干等四、用法用量五苓散的常规剂量为每次服用6~9克,可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将五种药材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热水冲泡,煮沸15分钟后即可。
建议每日3次,温热时服用。
五、注意事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五苓散。
•在使用五苓散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油腻和油炸食物。
•遵医嘱使用,不宜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服用。
以上是有关五苓散的配方与功能主治的详细介绍。
如果您对五苓散的使用有进一步的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五苓散的标准配方
五苓散的标准配方
首先,茯苓,味甘、淡,性平。
它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
安神的功效。
茯苓能够利尿排湿,减轻水肿和腹胀的症状,同时有
助于改善脾胃功能,增强食欲,促进消化吸收。
其次,白术,味甘、苦,性温。
白术具有健脾胃、利湿化痰的作用,能够增强脾胃的消
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同时,白术还可以清热
化湿,减轻湿热病邪对身体的影响。
泽泻,味甘、苦,性寒。
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清热利湿的功效,能够增强利尿排湿的作用,减轻水肿和泄泻的症状。
苍术,味辛、苦,性温。
苍术具有健脾胃、燥湿化湿的作用,能够增强脾胃的消
化吸收功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同时有助于清热化湿,
减轻湿热病邪对身体的影响。
最后,砂仁,味辛、甘,性温。
砂仁
具有理气和胃、化湿行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腹胀、泄泻等症状,同
时有助于清热化湿,减轻湿热病邪对身体的影响。
综上所述,五苓散的标准配方中茯苓、白术、泽泻、苍术和砂
仁五味药物,各自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通过配伍使用,可以达
到清热利湿、健脾化湿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调整五苓散的配方和用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
时,患者在服用五苓散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总之,五苓散是一种具有良好疗效的中药方剂,对于湿热病邪所致的脾胃湿热证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利水渗湿)——五苓散(《伤寒论》) - 副本 - 副本
中医《方剂学》祛湿剂(利水渗湿)——五苓散(《伤寒论》)一、组成猪苓十八铢,去皮(9克)、泽泻一两六铢(15克)、白术十八铢(9克)、茯苓十八铢(9克)、桂枝半两,去皮(6克)。
二、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ヒ,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做散剂,每服3~6克,或作汤剂水煎服)。
三、歌括1.五苓散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2.四苓散除却桂枝名四苓,溲赤便溏皆可服。
3.茵陈五苓散茵陈配入五苓散,湿热黄亦可除。
4.胃苓汤平胃五苓合方用,消积渗湿效突出。
四、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五、主治1.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
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证。
3.痰饮。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六、方解《伤寒论》原用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
表邪未尽,故仍见头痛,发热,脉浮;邪入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则为蓄水。
水蓄下焦,气不化津,水精不布,故烦渴欲饮;饮入之水,不得输布,故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
总之,本方证是以水饮停蓄为患,故急应渗利蓄水,兼解外邪。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
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蠲饮之功;加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
更佐以桂枝一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五药合方,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而蓄水留饮诸疾自除。
本方重在渗湿利水,兼有健脾化气之功,故亦可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它如水湿下注之泄泻,以此分利小便,湿去泻必止。
痰饮,脐下动悸者,用本方渗湿利水,则饮去悸止。
霍乱属湿浊为患,兼有表邪者,亦可用本方治之。
七、附方及方论1.四苓散(《明医指掌》):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水煎服。
功用:渗湿利水。
主治:内伤饮食有湿。
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2.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蒿末十分(10克)、五苓散五分(5克),上二物合,先食饮方寸ヒ(6克),日三服。
五苓散经典医案、方论
[方剂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9克),泽泻一两六铢(12克),白术十八铢(9克),茯苓十八铢(15克),桂枝去皮,半两(4克)[服用方法]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治则方解]病机:气化不行,水湿内停。
治则:通阳化气利水。
方义:五苓散为利小便而祛湿的一张名方。
方中以泽泻咸寒为君,与甘平之猪苓与茯苓相配而渗湿利水,白术苦温健脾以助水湿之运,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诸药合用,气化行而水道利,水湿去则诸症消。
[辨证要点】五苓散适应于水湿内停诸症。
临床应用时只要掌握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这一病机时特点,即可用本方加减应用。
此外,本方还有健脾化湿之功,中焦湿盛,升降失常累及下焦者,亦可用之。
五苓散与猪苓汤均可治疗脉浮,发热而渴,小便不利之证。
五苓散用术、桂暖肾以行水,猪苓汤则用滑石、阿胶滋阴以行水,加术、桂是治在太阳,而加滑石、阿胶是治在阳明。
五苓散以通阳化气行水为主,而猪苓汤则以育阴利水。
[仲景方论]《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
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论》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溪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
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伤寒论》第156条: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
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一、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茯苓、白术、赤苓、泽泻以及猪苓组成。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水消肿:五苓散的主要作用是利尿排湿,可以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缓解水肿症状。
它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的水分潴留,对于水肿引起的浮肿、肢体困重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2.健脾开胃:五苓散含有的白术和泽泻等成分有助于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3.清热利湿:五苓散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它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除,改善湿热引起的发热、口渴、尿短黄等症状。
4.调节水盐代谢:五苓散可以平衡水盐代谢,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它可以减轻体内的水钠潴留,防止水钠代谢紊乱带来的不适症状。
5.缓解泌尿系统疾病:五苓散还可以缓解泌尿系统疾病,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引起的症状。
它可以促使尿液排出,改善尿路炎症症状。
二、五苓散的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遵循以下用法用量:1.成人通常每次口服6g~12g,一日2次,分2次服用。
2.儿童用量较成人减少,一般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3.口服时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将药粉冲成糊状或加水煎煮后饮用。
4.五苓散属于中药复方剂,不适合长期连续使用,一般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周期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五苓散在服用期间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如口干、口苦、恶心等,这些反应一般是暂时的,不必过于担心。
如果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停止使用。
此外,五苓散是一种中药复方,其中的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服用五苓散时,应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三、总结五苓散是一种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开胃、清热利湿等功效的传统中药方剂。
它可以缓解水肿、改善消化不良、调节水盐代谢,以及缓解尿路感染等症状。
五苓散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组成及功能主治一、概述五苓散是一种中医药方剂,由苓苁、茯苓、泽泻、猪苓和白术等五种药物组成。
它具有清热利湿、利水通淋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热水肿、泻痢等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五苓散的组成成分以及其功能主治。
二、五苓散的组成成分五苓散由以下五种药物组成:1.苓苁(Ling Cong)–苓苁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华南和长江以南地区。
–苓苁能清除湿气,利水通淋,使用于水气停滞、尿液不畅和浮肿等症状。
2.茯苓(Fu Ling)–茯苓是一种真菌,主要产于四川、湖南等地。
–茯苓可利尿,消肿,被广泛用于治疗尿频、水肿等症状。
3.泽泻(Ze Xie)–泽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地区。
–泽泻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的作用,常用于肾虚水肿、湿热下泻等症。
4.猪苓(Zhu Ling)–猪苓是一种真菌,产于我国江苏、山东等地。
–猪苓有利水渗湿、通淋利尿的功效,常用于浮肿、小便不通等症状。
5.白术(Bai Zhu)–白术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和东北地区。
–白术具有健脾益胃、止泻、祛湿和利水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泄泻等症状。
三、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组成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效,结合使用后能够发挥出以下的功能主治:1.清热利湿–苓苁、泽泻和白术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湿气,缓解湿热症状。
–清热利湿的功效使得五苓散被广泛应用于泄泻、湿疹等疾病的治疗。
2.利水通淋–苓苁、茯苓、泽泻和猪苓均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增加尿液排出,促进体内湿气排除。
–利水通淋的功效使得五苓散常用于浮肿、尿频、小便不通等症状的治疗。
3.消肿–茯苓和猪苓具有消肿的作用,可以减轻身体的水肿症状。
–五苓散因其消肿效果而常被用于水肿和肾病引起的水肿等疾病的治疗。
4.健脾益胃–白术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问题。
–健脾益胃的功效使得五苓散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治疗。
四、五苓散的使用方法根据医生的指导,五苓散一般以煎剂的方式服用。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
五苓散出《伤寒论》,原书将泽泻、猪苓、茯苓、⽩术、桂枝捣为散,以⽩饮和服⽅⼨⼔,⽇三服,多饮暖⽔,汗出愈,如法将息。
当代多做散剂吞服,每服3~6克,或作汤剂⽔煎服。
⼩⼉可根据体重、病情等控制剂量,但⽇常不宜过轻。
五苓散的功效与作⽤
1、五苓散具有淡渗利⽔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湿内停,⼩便不通等症状,有效缓解⾝体不适,踧踖系统的吸收,提⾼⾝体机能的转变,对⾝体有很⼤的帮助。
2、五苓散含有猪苓、茯苓、泽泻、⾁桂、⽩术共五味中药组成,具有化⽓利⽔、健脾祛湿的功效。
适合于外感风寒、内停⽔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便不利等现象,还有⽔肿,⾝重,⼩便不畅及⼼悸、吐涎沫⽽头眩等症状。
3、五苓散能除去⾝体⾥多余的⽔分,间接能起到紧肤作⽤。
还有⾏⽓利⽔,祛湿和胃的作⽤,主要⽤于⽔湿内盛的泄泻,对⾝体有很好的调节作⽤。
五苓散的服⽤⽅法
⾸先把它研为散剂,每次服3克,早晚各服1次,温开⽔送下。
平时要多喝温⽔,等到出汗后就可痊愈。
五苓散的注意事项
1、在熬制汤剂时,不能煮太久,否则会失去药材成分,喝了也没有⽤处。
2、湿热⼈群禁⽌服⽤,还有不能长期服⽤五苓散,会产⽣不良反应。
3、平时要戒烟戒酒,少吃⾟辣⾷物,⽣活中要多锻炼⾝体,提⾼⾝体免疫⼒。
五苓散对⾝体还是有⼀定的效果,但不能经常服⽤,所以,服⽤期间要多注意,不要盲⽬服
⽤。
平时要多运动,增强⾝体免疫⼒。
倪海厦五苓散讲解
倪海厦五苓散讲解
倪海厦五苓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宋代医学家倪海厦所创。
它是以五味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川朴为主要药材,配合其他辅助药材炮姜、甘草等而成。
五苓散主要用于治疗湿气内停所致的脘腹胀满、水肿等症状。
五苓散的主要药材之一是白术,它有健脾、益气、利湿的作用,能够消除湿气和水湿引发的脾胃功能不良。
茯苓和猪苓则具有利尿、祛湿的功效,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缓解水肿症状。
泽泻则是一味常用的清热利湿草药,具有利尿通便的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
川朴则能够健脾开胃,促进食欲,缓解胃脘胀满的感觉。
倪海厦五苓散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气内停所引起的脾胃不和、水湿阻滞等病症。
例如,对于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五苓散可以通过健脾化湿的作用来缓解。
另外,对于水肿、浮肿的患者,五苓散可以通过利尿作用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此外,五苓散还有一些辅助作用。
炮姜能够温中散寒,增加整个方剂的温和性,同时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和运行。
甘草则具有调和各种药材的作用,增加方剂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倪海厦五苓散是一种治疗湿气内停症状的中药方剂。
它通过健脾、利湿的作用来缓解脘腹胀满、水肿等症状,并且具有温和、稳定的特点。
然而,使用该方剂前应咨询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监测。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一、五苓散的概述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剂,常用于治疗水湿引起的病症。
它由猪苓、茯苓、泽泻、桂枝和白术等五味药材组成,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
二、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五苓散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功能和主治: 1. 祛湿利水:五苓散是一种常用的利尿药物,可通过增加尿量来排出体内的湿气,治疗水肿、尿频等症状。
同时,它还具有排除体内湿湿的功效,可舒缓湿气困扰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
2. 健脾益气:五苓散中的白术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引起的食欲不佳、腹部胀闷等症状。
白术还可以增强脾脏的功能,提高身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3.调理肠胃:五苓散中的猪苓、茯苓和白术等药材具有舒缓肠胃、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
它们可以缓解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一些肠胃不适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缓解湿热症状:五苓散中的桂枝和泽泻有清热功效,可以缓解湿热病症,如口渴、尿黄、便秘等症状。
同时,它们还具有舒缓疼痛、消肿的作用,对于湿热引起的炎症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三、五苓散的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5-10克,一日3次。
儿童的用量一般为成人用量的一半。
具体用法可参考以下几点:- 可以将五苓散用开水烫一下,取10克左右的药粉,加入300毫升的开水中,冲泡后分2-3次饮用。
- 也可以将五苓散用开水煮沸,取10克左右的药粉,加入500毫升的开水中,煮沸后慢慢喝完。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五苓散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和体质,调整用量和用法。
同时,不宜连续大剂量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四、五苓散的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五苓散,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五苓散过程中,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过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五苓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祛湿利水、健脾益气、调理肠胃、缓解湿热症状等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五苓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白术、茯苓、泽泻、桂枝、砂仁五味组成。
其功效主要在于清热利湿、健脾开胃、舒肝解郁等方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一、治疗水肿
有位患者因肾病引起的水肿问题一直未得到好转,后来服用了五苓散加倍量的剂量。
奇迹出现了,患者的水肿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
二、缓解胃痛
有位患者经常感到胃痛,经医生检查发现胃病并不是很严重。
后来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的方剂,患者服用后不久感到胃痛明显缓解。
三、改善便秘
有位患者长期便秘,经常感到腹胀不适。
后来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患者服用后不久感到肠道通畅,腹胀感也消失了。
四、预防感冒
有位女士每年冬天都会感冒,后来她开始服用五苓散,奇迹出现了,她连续两年都没有感冒了。
五、缓解焦虑
有位患者因工作压力大,经常感到焦虑不安。
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的方剂,患者服用后感到情绪明显稳定,焦虑感也减少了。
综上所述,五苓散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或者缓解症状,而且副作用较小,非常安全。
但是在使用五苓散的时候还是要遵医嘱,选择适当的剂量。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主治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主治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水消肿:五苓散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够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以减轻水肿症状。
适用于肾功能不全、水肿、浮肿等症状的治疗。
2.治疗湿气困滞:五苓散具有疏散和化解湿气的作用,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减轻湿气困滞引起的胸闷、纳差、腹胀等症状。
3.缓解泌尿系统疾病:五苓散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缓解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对尿路感染、尿计问题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调理脾胃功能:五苓散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加胃肠的吸收能力,提高食欲,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主治病症:五苓散主要用于以下几种病症的治疗:1.水肿:五苓散具有良好的利尿效果,能够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的排出,对因肾功能不全、水潴留等引起的水肿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2.湿气困滞:五苓散能够疏散和化解湿气,对于湿气困滞引起的胸闷、纳差、腹胀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尿路感染:五苓散对尿路感染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够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4.尿计问题:五苓散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对尿结石、尿潴留等尿计问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脾胃虚弱:五苓散可以调理脾胃功能,增加胃肠的吸收能力,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除了上述主治病症之外,五苓散还可以用于其他相关症状的治疗。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五苓散一剂可分2次或3次口服,每次15克-20克,与温开水一同服用。
•五苓散通常在饭前半小时服用,以增加吸收效果。
•在使用五苓散的过程中,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饮酒、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身体湿气的加重。
•五苓散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相互影响疗效。
•使用五苓散治疗尿血、大便带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治,以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治疗。
•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五苓散,并就医处理。
综上所述,五苓散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适用于水肿、湿气困滞、泌尿系统疾病、脾胃虚弱等病症的治疗。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禁忌是什么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禁忌功能和主治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由五味草药组成,用来治疗湿热水肿、腹胀泄泻等症状。
它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1. 渗湿利水五苓散主要成分包括茯苓、芡实、泽泻、猪苓和党参。
这些草药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排除多余的湿气,消除水肿症状。
2. 脾胃调理五苓散能够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和吸收,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
它还有助于泄泻和腹泻的改善。
3. 补益气血五苓散中的党参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
它可以滋养脾胃,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改善疲劳和虚弱的症状。
4. 痰饮消散五苓散还可以用于治疗痰饮内停、肺胃失调等症状。
它有助于化痰、消散湿气,减轻咳嗽、咳痰等病症。
5. 温中止呕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寒呕吐、恶心等症状,五苓散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
它能够温暖脾胃,平复胃部不适。
禁忌尽管五苓散属于温和的中药方剂,但仍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1.孕妇禁用:五苓散具有一定的温补性质,对于孕妇来说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
因此,孕妇应避免使用五苓散。
2.阳虚体质:如果你是阳虚体质,即体质偏寒、脾胃功能较差,那么五苓散可能不适合你。
它的温补作用可能导致脾胃更加虚弱。
3.腹泻病情较严重:对于腹泻病情较严重、有明显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五苓散并不是治疗的首选。
这种情况下,应尽早就医并遵医嘱用药。
4.过敏反应:如果你对五苓散的成分或其他草药过敏,应避免使用五苓散。
在使用前,最好先进行过敏试验。
5.年幼儿童:五苓散适用于成年人,但对于年幼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和婴儿,还需要更谨慎。
最好在儿科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总之,尽管五苓散是一种有效的中药方剂,但仍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其他问题。
站长寄语:看完了这篇关于五苓散的功能、主治和禁忌的文档,你是否对五苓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计划使用五苓散或其他中药,一定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祝你身体健康!。
祛湿剂之五苓散(附原文)
祛湿剂之五苓散(附原文)
祛湿剂之五苓散
五苓散原文
[组成]茯苓9g猪苓9g泽钙15g白术9%桂枝6g [用法]原方为散剂,现常水煎服。
[功用]通阳化气,利水渗湿。
[主治]外有表邪,水湿停蓄证。
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水肿,腹泻,烦渴欲饮,水入即吐,痰饮等,舌苔白,脉浮。
[方解]本方为治疗膀胱气化失职而致小便不利和水肿的蓄水证常用方。
方中重用泽泻,味甘淡,利水渗湿,为君药。
茯苓、猪苓淡渗利水,共为臣药。
白术补气健脾,运化水湿,合茯苓增强健脾化湿,又可使水津得以运化、输布;桂枝解太阳之表,辛温通阳,化气以行水,助膀胱气化通利水湿,为佐药。
五药合方,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而蓄水留饮,诸疾自除。
[现代研究]本方有利尿作用。
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二苓泽泻与白术,温阳化气用桂枝,利水渗湿收效著。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是多少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是多少功能主治五苓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中国古代名医张仲景所创。
它由猪苓、茯苓、澤瀉、白朮、豬苓这五种草药组成。
五苓散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1.利尿作用:五苓散中的澤瀉和茯苓具有很强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有效减轻水肿症状。
2.消炎作用:五苓散中的猪苓、豬苓和白朮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消炎作用,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引起的痛苦和不适。
3.利湿作用:五苓散中的澤瀉和豬苓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减轻湿气引起的症状,如浮肿、胸闷等。
4.补益作用:五苓散中的白朮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情,五苓散可以单独应用或与其他中药方剂联合应用,用于治疗以下疾病:•水肿:五苓散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尿道感染:五苓散具有消炎作用,可以缓解尿道感染引起的疼痛和尿急等症状。
•前列腺炎:五苓散可以通过利湿作用减轻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尿急等不适。
•高血压:五苓散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血压升高引起的水肿症状。
•慢性胃炎:五苓散可以通过消炎作用缓解慢性胃炎引起的胃痛、胃胀等症状。
用量五苓散的用量根据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遵循以下用量指导:•成人用量:每次服用15克,一日3次。
•儿童用量:每次按体重计算,一次0.3克。
注意事项:•五苓散属于中药饮片,使用前需要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近就医寻求帮助。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有特殊病症的人群在使用五苓散前应谨慎,并征询医生的意见。
以上是对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进一步了解,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
五苓散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五苓散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简介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由五味子、猪苓、茯苓、泽泻和桂枝组成。
它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常用于中医治疗和调理身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五苓散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2. 作用五苓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利湿除湿五苓散可通过激发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排尿和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它可以有效地治疗湿热引起的水肿、泛酸、尿频和尿痛等症状。
2.2 祛风散寒五苓散中的五味子和桂枝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
它们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和关节的疼痛,改善寒性病症,如风寒感冒和风湿关节痛。
2.3 调理脾胃五苓散中的泽泻和茯苓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
它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和腹泻等问题。
2.4 清热解毒五苓散可以清热解毒,对于湿热内蕴所引起的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它可以治疗湿热性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疹、疮疡溃烂等。
3. 功能主治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 尿频尿痛五苓散具有利湿除湿的作用,对于尿频尿痛的症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所引起的尿频尿急、尿道灼痛等症状。
3.2 水肿泛酸五苓散可通过促进排尿和消除体内水分,减轻水肿和泛酸的症状。
它常用于治疗肾脏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四肢沉重、面部浮肿等病症。
3.3 脾胃不适五苓散具有调理脾胃的作用,可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不适症状。
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相关病症。
3.4 风寒感冒五苓散中的五味子和桂枝具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症状。
常用于治疗头痛、鼻塞、咳嗽、寒战等风寒病症。
3.5 湿疹疮疡五苓散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湿热内蕴所引起的湿疹、疮疡溃烂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于治疗湿热性皮肤病症。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4.1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五苓散,一般来说,每次服用5-10克,一日2-3次,可以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4.2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五苓散药方介绍
五苓散药方介绍五苓散是国家基本目录药物,是一种常用中成药。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五苓散药方介绍,希望你喜欢。
五苓散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五苓散中国药典【处方】茯苓180g泽泻300g 猪苓180g肉桂120g白术(炒)180g 【性状】淡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温阳化气,利湿行水。
用于膀胱化气不利,水湿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贮藏】密封,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五苓散奇效良方【处方】泽泻(二钱半)肉桂(一两) 赤茯苓(一两半) 猪苓(一两半)【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中暑烦渴,身热头痛,霍乱吐泻,小便赤色,心神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白汤调下,不拘时服。
【备注】一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五苓散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泽泻二十五两,白术、猪苓(去皮)、赤茯苓(去皮),各十五两。
肉桂(去粗皮)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热病,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口燥咽干,烦渴饮水,或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及汗出表解。
烦渴不止者,宜服之。
又治霍乱吐利,躁渴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热汤调下,不计时候,服讫多饮热汤,有汗出即愈。
又治瘀热在里,身发黄疸,浓煎茵陈蒿汤调下,食前服之。
疸病发渴,及中暑引饮,亦可用水调服之。
小儿加白术末少许服之。
如发虚热,加绵黄、人参末少许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论【别名】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及禁忌
五苓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及禁忌
功能主治
•五苓散是一种中医药方,由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创制,以荷叶、猪苓、茯苓、泽泻和白术为主要组成部分。
五苓散具有以下功能主治:
–利湿利水:五苓散主要起到利湿利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湿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水肿、腹泻、尿频等。
–渗湿健脾:五苓散可以渗湿健脾,对于脾胃健运不足,导致湿气停滞的情况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化痰止咳:五苓散可以化痰止咳,对于因湿痰引起的咳嗽和痰液多的情况有一定的疗效。
–补益气血:五苓散有一定的补益气血的作用,对于气血虚弱导致的症状,如乏力、面色苍白等有所改善。
–清热解毒:五苓散对于热病引起的湿润证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病、火热病等。
用量及用法
•五苓散的用量和用法如下:
–成人:一次9g,一日3次。
–儿童:按年龄酌减。
–五苓散一般以水煎或煎服,也可以研粉为末,用适量水冲服。
禁忌
•五苓散有一定的禁忌情况,以下是一些禁忌:
–孕妇禁用:五苓散对于孕妇不宜使用,特别是孕妇早期或者有流产史的情况下应禁用。
–有严重脾肾虚弱的人:五苓散具有渗湿健脾的作用,但对于严重脾肾虚弱的人来说,可能会导致脾肾更加虚弱,因此应避免使用。
–肝功能不良:五苓散可以增加肝脏负担,因此对于肝功能不良的人来说,不宜使用五苓散。
–高血压患者:五苓散具有利水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能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因此应慎用。
以上是关于五苓散的功能主治、用量及禁忌的相关内容。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倪师五苓散的详解
倪师五苓散的详解摘要:一、倪师五苓散的简介1.五苓散的来源2.五苓散的组成成分3.五苓散的功效与作用二、五苓散在中医中的应用1.五苓散治疗水湿停滞证2.五苓散治疗膀胱气化不利证3.五苓散在临床实践中的拓展应用三、五苓散的现代研究1.药理作用研究2.临床应用研究3.研究进展与前景正文:倪师五苓散,源自于古代中医经典《金匮要略》,是一种具有解表、祛湿、和中功效的中药方剂。
五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等五味药材组成,各药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其作用。
一、倪师五苓散的简介五苓散的来源可追溯至东汉末年,距今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五苓散是中医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停滞证和膀胱气化不利证。
现代研究表明,五苓散具有利尿、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二、五苓散在中医中的应用在中医临床实践中,五苓散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停滞证和膀胱气化不利证。
水湿停滞证表现为肢体沉重、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等症状,五苓散能够利水渗湿、和胃健脾,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膀胱气化不利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五苓散能够温阳化气、利水通淋,从而改善膀胱气化功能。
此外,五苓散在临床实践中还广泛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如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三、五苓散的现代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五苓散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药理研究表明,五苓散具有利尿、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对肾脏、肝脏等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研究显示,五苓散在治疗水肿、尿路感染、肝硬化等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近年来,五苓散的研究进展迅速,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得到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总之,倪师五苓散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显著疗效的中药方剂。
五苓散的制作方法
五苓散的制作方法1. 简介五苓散,又称五苓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
该方剂以苓苁、茯苓、猪苓、泽泻和白术为主要药材,配合其他辅助药材共同煎煮而成。
五苓散可以清热利湿、健脾消食、利尿等功效。
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常用于治疗湿热濕疹、泄泻等症状。
2. 材料准备制作五苓散的主要材料包括:•苓苁:30克•茯苓:30克•猪苓:30克•泽泻:30克•白术:30克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准备以下辅助材料:•枸杞:适量•红枣:适量•冰糖:适量•清水:适量3. 制作步骤步骤一:准备药材1.将苓苁、茯苓、猪苓、泽泻和白术等主要药材逐一取出,清洗干净,泡发30分钟至1小时,然后沥干水分备用。
步骤二:煎煮药材1.将清水加入煎锅中,加热至沸腾。
2.将泡发好的药材放入沸水中,调小火煮煎30分钟。
3.煮煎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确保药材均匀受热,避免煮焦。
4.煮煎时间到达后,关闭火源,待药汁冷却至室温。
步骤三:药汁处理1.取出煎煮好的药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2.将枸杞、红枣和冰糖加入药汁中,按个人口感适量添加。
3.搅拌均匀,待冰糖完全溶解。
4. 使用方法内服1.每次口服5克至10克,可视病情和医嘱适当调整剂量。
2.每日3次,空腹或饭前半小时口服。
3.可以直接服用药汁或者加入适量温开水中稀释。
外敷1.将适量药汁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使药浆渗透吸收。
2.每天2次,每次持续15分钟至30分钟。
注意事项:•五苓散内服剂量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调整。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出现过敏、不适或持续症状加重,请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5. 总结五苓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其制作方法相对简单。
通过正确使用药材煎煮,可以制作出高品质的五苓散药汁。
在食用或外敷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如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中药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湿剂之五苓散
出自《伤寒论》
[组成]猪苓十八铢,去皮(9g) 泽泻一两六铢(15g) 白术十八铢(9g) 茯苓十八铢(9g) 桂枝半两,去皮(6g)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七,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做散剂,每服3- 6g.或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 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人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
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证。
(3)痰饮。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方解]《伤寒论》原用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府,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
表邪未尽,故仍见头痛,发热,脉浮;邪人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则为畜水,水蓄下焦,气不化津,水精不布;故烦渴欲饮;饮人之水,不得输布,故水人即吐而成“水逆证”。
总之,本方证是以水伙停蓄为惠,故急应渗利蓄水,兼解外邪。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取其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
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蠲饮之功;加白术健脾气而运化水湿。
更佐以桂枝药二用,既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
五药合方,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而蓄水留饮诸疾自除。
本方重在渗湿利水,兼有健牌化气之功,故亦可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它如水湿下注之泄泻,以此分利小便,湿去泻必止。
痰饮,脐下动悸者,用本方渗湿利水,则饮去悸止。
霍乱属湿浊为患,兼有表邪者,亦可用本方治之。
[附方] (1)四苓散(明医指拿)) 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水煎服。
功用:渗湿利水。
主治:内伤饮食有湿。
小便赤少,大便溏泄。
(2)茵陈五苓散(《金医委略》)茵陈蒿末十分(10g) 五苓散五分(5g) 上二物合,先食饮方寸七(6g),日三服。
功用: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湿重于热,小便不利者。
(3)胃苓汤(《丹演心法》)五苓散(3g) 平胃散(3g) 上合和,姜、枣煎,空心服。
功用:祛湿和胃。
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
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功专渗湿利水,随证加味,可用于各种水湿内停,小便不利之证。
胃苓汤系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具有行气利水,祛湿和胃作用,主要用于水湿内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大便泄泻等证。
茵陈五苓散即五苓散加人一倍茵陈,具有利湿清热退黄作用,适用于黄疽病湿多热少,小便不利者。
[文献摘录]
方论吴谦等:“是方也,乃太阳邪热人府,水气不化,膀胱表里药也。
-治水逆,水人则吐:一治消渴,水人则消。
..证曾小便不利,故均得而主之。
然小便利者不可用,恐重伤津液也。
由此可知五苓散非治水热之专剂,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也。
君泽泻之咸寒,成走水府,寒胜热邪。
佐二苓之淡渗,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并泻水热也。
用白术之燥湿,健牌助土,为之提防以制水也。
用桂之辛温,宜通阳气,燕化三焦以行水也。
泽泻得二苓下降,利水之功信,小便利而水不蓄臭。
白术须桂上升,通阳之效捷,气腾津化冯自止也。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