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通用版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答案解析)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模块03 高考命题研究1 Word版含解析
一、世界史高频考点突破——研高考、拓视野1.近几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世界史部分考点分布在:32、33、34、35题32题考查的知识点:1.罗马共和国时期发动了多次扩张战争,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扩张战争激化了希腊与罗马矛盾B.罗马深受希腊文化艺术成就影响C.希腊城邦民主政治被罗马人继承D.万民法的制定兼顾被征服者利益解析:材料中“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本质上反映出征服者罗马被希腊先进的文化所征服,与希腊与罗马矛盾激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被俘虏的希腊人诱使他粗野的征服者成为俘虏”,本质上反映出征服者罗马被希腊先进的文化所征服,故B项正确;影响罗马人的是希腊的文化,并非城邦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万民法兼顾被征服者利益,只能缓和彼此矛盾,不能解释罗马人“成为俘虏”的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2.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且较早的接受了平等互利的思想,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独特的地理环境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B.城邦珍视独立自主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C.商业上自由平等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D.希腊公民素质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解析:独特的地理环境推动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此观点正确,但是在材料中未曾体现,故A项错误;独立自主在材料中并未强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并且……它是……”,故C项正确;希腊公民素质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3.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而治”的特点,但它仍规定三、四等级公民只能出席公民大会,不能担任高级官职。
这表明雅典() A.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B.否定下层公民政治权利C.保障公民的财产所有权D.民主政治建设尚待完善解析: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是在伯利克里时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即使是作为下层民众的三、四等级公民,他们也依然有参加雅典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的权力,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故C项错误;虽然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使民主政体在雅典最终确认,但我们通过材料仍可以看出这一制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故D项正确。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通史版 世界史 :3.3.3
(3)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的发展趋 势,就是一种自由主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交错的局面。②英、 法、美三国所走的都是政治民主道路,在德、俄、日三个国家中占 主导地位的是专制主义道路和军国主义倾向。 (4)整体世界的大竞争演变成了战争。 ①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力的变化,又加剧了资 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力量对 比,造成了新的矛盾,形成它们加紧争霸的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 ②在斗争中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其扩军备战不断升级,国际局势 日趋紧张,终于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权 B.破坏了美国民主政治制度 C.不利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 D.造成侵犯人权和社会动荡
解析:据材料“公民正在遥远的后方挣扎,或者在钢轮下承受 践踏直至死亡,公司团体本来应该是受到法律仔细约束的造物和民 众的奴仆,现在却变成了民众的主人”说明垄断组织干涉国家的政 治、经济生活,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权,故A项正确。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发现问题 “卡特尔”“托拉斯”是19世纪末垄断组织的主要 形式,这些垄断组织出现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产物,是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命题角度 伴随着垄断组织的产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 平衡加剧。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 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德国》
发现问题 政治上德国实现统一和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的推 动,促使德国迅速崛起。
命题角度 德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促使其要求相 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势必会导致德国与掌握世界霸权的英国之间矛 盾尖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隐患。
【精品推荐】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热考题型解读第2部分 第1讲 1
题型三 因果、目的类选择题
• 【题型综述】 • 1.从知识、能力立意上看,因果、目的类选择题是考查历
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原因、 目的、结果、影响的理解、判断和认识能力。
• 2.从命题设计意图来看,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 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结果,备选项列出原因(由结果推导出 原因),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目的、为了、旨在、 意在” 等,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
• 2.从命题设计意图来看,“反映、体现”所体现的现象不 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考查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一般 来说“反映”多用于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 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结论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历 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能力。 试题考查的不仅是
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而且是在此基础上对某一历史现象、历 史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 D.唐代繁荣盛行奢靡风气
• 解析 “图纹题材趋于缠枝窜绕花卉、花鸟、连钱、神仙人物 故事、八卦、商标铭号为主”体现了装饰的个性化,与市民 阶层价值取向有关,故选B项;材料比较了唐宋镜子的装饰 图,没有发展情况的描述,不能体现其盛衰,排除A项;材 料无法体现其生产来源是官营还是民营,排除C项;“唐代 铜镜质量上乘,厚重大气,纹饰富贵端庄”是一种装饰手法, 不能与奢靡风气直接关联,排除D项。
• 解析 通过题干中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 勤务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可知其政治理念 是廉洁的政府,故选A项;巴黎公社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 权,但“一切为工人服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巴 黎公社仅仅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没有 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政权,排除C项;题干与民主原则无关, 排除D项。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通史版 世界史 :3.3.4
2.20世纪70年代“崭新的世界格局” [史学新论] (20世纪70年代)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 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 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 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 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
3.斯大林体制的形成和改革 (1)形成: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放弃新经济政策,单纯依靠 政府的手段发展工业化,虽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但 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2)改革:二战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都对斯大 林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都没有突破原来的体制,最终都以失败 告终。戈尔巴乔夫改革打破了斯大林体制,但是改革脱离了社会主 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4.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逐渐将中国引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轨道,充分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来发展经济,走上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5.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提出合作共赢的建议 (1)1933年6月,苏联在伦敦召开的世界经济会议上,提出一项 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计划,建议西方国家向苏联提 供长期贷款,以保证苏联正常进出口。 (2)苏联提出的这些建议,既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也有利于西 方国家缓解危机,应该说展现了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发现问题 作者论述了西方“福利国家”政策的目的、本质和 弊端。史料中作者认为:“福利国家”的实质和目的是国家通过税 收的办法实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 基本权利。“福利国家”的弊端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人们进取心 减退,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命题角度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通用版 题型1 史观与史学研究方法类选择题(含答案解析)
事实,D项错误。
答案:A2.[2019·遵义市高三二模]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中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该观点属于() A.全球史观B.文明史观C.现代化史观D.革命史观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以看出材料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文明史观,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新航路开辟对整体世界的影响,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新航路开辟对现代化的影响,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阶级斗争,故D项排除。
答案:B3.[2019·唐山市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
……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领域,只有引发制度变革的进步行动,才称得上真正的革命。
”他的这一观点立足于()A.革命史观B.唯物史观C.社会史观D.近代化史观解析:从材料中“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领域,只有引发制度变革的进步行动,才称得上真正的革命”可以看出,该学者批评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负面作用,提出近代化道路的正确方向,属于近代化史观。
故答案为D项。
A、B、C三项,根据所学可知,革命史观强调阶级对立、斗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史观重在以普通人生活的变迁折射历史的进步表现。
以上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答案:D4.[2019·芜湖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提出“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A.唯物史观B.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解析:唯物史观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发展,最主要的理论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突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由材料“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研究世界历史要高屋建瓴,对历史进行“整体的”研究,用全球史观去研究历史,而不是站在某一地区和国家的角度,故选B项;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必考热点二 Word版含解析
必考热点二经济文明的拓展轨迹——从地域经济到经济全球化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过程,也是中外近代化的过程。
所谓“近代化”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具体说就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本必考热点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与经济政策;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等内容。
中外经济的发展及近代化的历程、中外近代化道路的碰撞与交融等一直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之一。
其中,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工业化道路、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模式及社会生活的变迁等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高频考点7 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32.以时空观念迁移考查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主要用于() A.原始灌溉B.松土挖土C.除草培土D.开沟播种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灌溉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体现了松土挖土的现象,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除草培土的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播种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33.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古代农业的特点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农谚云“锄头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A.生产技术的成熟B.粮食产量的稳定C.精耕细作的重要D.生产效率的低下解析:“中国古代‘广种未必多收’已为人熟诵”可见落后的生产技术无法保障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广种未必多收”可见粮食产量不稳定,故B项错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得出农业应该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而不应该粗放发展,故C项正确;“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其目的就是要追求效率的最大化,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课件:选修一
(1)根据材料,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历史意 义。(9分)
[点拨]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此前……以在位年序纪 年……诸王国各以诸侯王之年纪事”得出:原纪年法以君主在位年 序纪年,皇帝、诸侯王各自纪年;根据材料信息汉武帝“将当年称 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得出:年 号制以年号纪年,年号全国各地通用。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后 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根据材料“诸王 国……易产生混乱”推出,有利于君主集权与国家统一;根据材料 信息“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用, 影响深远;根据材料信息“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 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 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 取胜的意义。(6分)
[点拨]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中下级武士对待明治维新的态度入手概括。第二小问,前期的原 因分析应着眼于中下级武士的地位、收入、思想、对幕府的态度, 后期的原因从改革深入对其政治经济利益的冲击、自身适应性等方 面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稳定明治政府 的统治、推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等方面分析。
考法二:聚焦关键能力,强调比较、归纳思维,考查改革 的方式及历史意义[例2] [2018·全国卷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眸] 材料 汉武帝的诸多统一政策中,包含年号的制定。此前的纪 年方法是,将新君即位后的第二年作为元年,以在位年序纪年。皇 帝在位时没有特定的名号,如汉景帝在位的第三年即称为“二 年”,与其他皇帝的“二年”难以区分。此外,诸王国各以诸侯王 之年纪事,更易产生混乱。汉武帝首次“封禅”泰山时,创制了 “元封”年号,将当年称为“元封元年”。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 全国所有地方,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此后,直到清朝 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且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通史版:中国古代史 1.3.2
2.宋代理学哲学化与世俗化 理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 为内核,吸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 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 的哲学体系。 3.唐宋时期市井文化兴起 文化重心下移,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市民阶层)转变;文学 上从雅到俗;书法上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绘画上从宗教政治题 材到风俗画兴盛。 4.唐宋时期科技发展的高峰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 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朝代
唐代
北宋
南宋
精英的身份属性 门阀(出身) 学者—官员(政事) 文人(文化)
社会成分
世家大族
文官家族
地方精英
3.富民阶层的兴起 (1)在社会流动和分层的过程中,兴起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富民。富民专指那些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但没有特权的社会群体。
(2)富民群体,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营工商业致富的
三、商品经济引发了思想文化变革 1.唐代“三教并存”,复兴儒学 (1)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 自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 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明显地感受到来自佛道两家 的压力。 (2)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重建儒学信仰体系:批判 汉代儒学谶纬,回归先秦儒学,重建孔孟之道。
“唐宋变革”是当今学术前沿的热点问题,唐宋之际是中国古 代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繁荣鼎盛。唐宋社会,生 产力的大发展使商品经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伴随着商品 经济的发展,就是自然经济的退却。社会关系、政治制度、思想观 念必然受到冲击,发生相应的变动,唐宋社会的变革就是商品经济 发展所引起的社会要素的流动及其重新组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通史版:中国古代史 1.2
继续繁荣,“商帮”出现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 明清 (2)大量农副产品,如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进入市场, 时期 成为商品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四、经济政策——从“重农”的辉煌到“海禁”的落伍
魏晋南 北朝
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 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 (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
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
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
科举制 隋 宋明、 、清唐 元、 、(官 (文12))吏化内 影素容 响质: :;废 有选除 利拔九 于人品 扩才中 大和正 官任制 吏命, 人官通才吏过来的科源权举,力考 提从试 高世选 官家 拔 员
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
风俗画发展
(4)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明清
承古萌新 (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 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 图》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3)“国粹”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 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明朝 清朝
“海禁”政策 (1)内容: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 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实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维护专制统治 闭关锁国政策 (1) 内容: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
数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2) 后果: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
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 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020年全国卷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备考之解题的方法之选择题题型的研究共44页文档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Evaluation only.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4.0 Client Profile 17.
17.1.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Copyright 2019-2019Aspose Pty Ltd.
2020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文档:第01讲 先秦、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 Word版含解析
☆八大方略引领二轮复习走向成功——通史框架下二轮复习要点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
高考复习进入年后阶段,时间也过去了一大半,离高考只剩三个多月了,成功与否,关键就在于年后的大二轮如何复习了!在这关键期,如何合理高效地复习?如何充分利用这短暂宝贵的时间?怎样才能实现鲤鱼跃龙门为人生的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八大方略,科学备考,引领您的二轮复习走向成功!方略一通史时序,抓特征全国卷的高考考纲和试题编排,都是按照通史时序编排,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打破了历史学科的自身整体性,将同时期关系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内容安排在不同模块、不同时间讲授。
其实,政治是历史的骨架、经济是历史的血肉、思想文化是历史的灵魂,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这种分割模式破坏了历史的内在逻辑关系,造成了时序上的混乱,破坏了历史概念的完整性,弱化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形不成知识间的铺垫关系,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所以,二轮复习首先要抓通史时序,要抓通史阶段特征,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建立在通史之上的内在逻辑,这是适应当今高考的必由之路。
本书以通史为主线,必修部分从古至今、从中国史到世界史,每一讲首先抓通史时序,以时间为轴,融合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科技。
使学生易于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同时,从综述到分述,高度概括阶段特征。
这样形成一个通史的基本框架,理清历史的发展线索,明确历史重大事件的演变过程。
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古今贯通、中外关联,一提一条线,一串一大片,从而提高二轮复习效率。
方略二整合教材,抓基础注重基础永远是高考的主旋律,咬定基础不放松,一定会旗开得胜。
最后的复习,千万不要因为焦虑而放松对基础的巩固。
基础知识来于教材,要做到无论提及哪一个知识点,都能准确说出其所属的册、章、节、目,复述相关的结构、纵横的网络。
首先,从必修到选修的顺序进行“地毯式”阅读。
阅读时应有整体意识,要宏观把握。
阅读时应有细节意识,要精读教材,知微见著,进行精细化处理。
例如,标题的再现、细化、深化,课前提示相关内容,正文、注释、插图、引文等。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热点主题二 Word版含解析
热点主题二制度自信——践行政治宣誓制度,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政治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就任职务时,誓言遵守宪法和法律,致力于为民服务的一种承诺方式。
政治宣誓是指通过在庄严的仪式上,不仅将国家权力掌握者的法定义务和法律职责公之于众,而且要求这种义务和职责由其本人当着全国人民或众人之面亲口说出,从而造成宣誓者的道德压力,使其担负法律责任,保守承诺,而不致失信于天下。
一、古代西方有着悠久历史的政治宣誓制度1.古巴比伦时期的宣誓制度古巴比伦时期的《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6世纪《摩西五经》及印度的《摩奴法典》等,均有宣誓的规定。
2.古代罗马帝国的宣誓制度(1)形式:在文明古国中,对宣誓最为重视的是罗马帝国,法律将宣誓分为三种,即任意宣誓、强制宣誓和请求宣誓。
(2)评价:孟德斯鸠给予高度评价,说:“‘誓言’在罗马人中有的力量,比‘立誓’更能使他们遵守法律了。
为着遵守誓言常是不畏一切的。
”(3)特点:古代社会的宣誓要么带有宗教或神秘色彩,要么局限于法律诉讼过程中。
二、近代西方拥护效忠宪法的政治宣誓制度1.英国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的演革(1)宪法宣誓的渊源①1215年英国诞生的最早的成文宪法文件《大宪章》,通常被称为现代宪法的雏形。
②《大宪章》最后规定:“余等与诸男爵俱已宣誓,将以忠信与善意遵守上述各条款。
”英王与贵族们共同以宣誓的方式来表示遵守《大宪章》的规定,这被普遍认为是宪法宣誓的渊源。
(2)议会制定加冕宣誓法“光荣革命”后,议会制定了加冕宣誓法,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再次确认国王和女王即位时应按加冕宣誓法所定的手续和方式,签署并朗诵其中所规定的誓词。
2.美、法、德完善宪法宣誓制度(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宣誓制度①总统就职宣誓:《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2条第1款对美国总统的就职宣誓规定得十分明确,“我谨庄严宣誓,我一定忠实执行合众国总统职务,竭尽全力,恪守、维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
②议员、行政和司法官员的宣誓:《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6条规定了美国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和各州所有行政和司法官员的宣誓程序。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必考热点一 Word版含解析
第四讲考前回扣——大猜想圈定十五大高频考点高考是国家权威性的选拔考试,既有明确的考试大纲,又有潜在的命题规律和习惯。
随着高考临近,认真研究高考,把脉高考命题趋向,大猜想圈定十五大必考热点,回扣教材,预测押题,以不变应万变,使应考更有针对性。
考试是一门科学,增分就是硬道理。
考场如赛场,越接近成功,就越要保持冲刺的状态。
无论你基础是好还是差,实力是强还是弱,你都必须坚持不懈,全力跑到终点,去获得成功!必考热点一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以“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的演变为主线,纵横古今中外重要政治制度是本必考热点的主体内容。
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
这充分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及相互包容性;而实现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之一。
高考命题多是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角度,综合考查中外政治文明的演变、权力的制衡及差异比较,反映高考命题中蕴含的公平、公正的主流价值观思想。
其中,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
高频考点1 古代中国“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1.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西周宗法制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宗法制在政治上表现为君臣关系,不论血缘关系的亲疏,所有人都必须服从君主,因而宗法制下君臣关系削弱了血缘关系,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故选B项。
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权力的继承问题,排除C 项;D项是宗法制的影响,但与材料无关,排除。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选修一 Word版含解析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19·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
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秦始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地方行政改革的特点。
(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地方行政改革的历史作用。
(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得出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结合所学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实现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得出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根据材料“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可知各级机构均有构建,得出机构比较完备。
第(2)问,根据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可知郡县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得出郡县制的确立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统治;结合所学郡县制下政令上传下达较为通畅,而社会稳定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答案:(1)特点: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职责明确;机构比较完备。
(9分)(2)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统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6分)2.[20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二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从春秋战国到唐代,封建国家依照人口征收赋税额度远远超过依照财产(主要是土地)征收赋税的额度。
【精品推荐】2020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版(课件)热考题型解读第2部分 第1讲 3
• 到国外学习军事也呈一时之盛。晚清仅赴日本学习军事的留 学生就不下千人,大多思想激进,倾向革命。各省督抚争相 延揽归国学生,其著者有蒋方震、蔡锷等。军人社会形象和 待遇有了极大改善,新式军官品级崇高,甚至比文官更受重 视,出现了“进身之阶,军功捷于科举”的过头现象。这除 了纠正重文轻武的习俗偏见之外,还有尚武强国的时代寓意。 更加上近代频发的战争环境,军人渐居国家正途的中心。
•1942年元旦,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 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四大 国”之一身份出现在战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1943年10月, 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据此, 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行动,有 权参与筹建联合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扮演大国角色。
• 材料 1904年,清政府颁布《陆军常备学堂办法》,规定军 校分为四级,各省设讲武堂,弁目(班长)以上的士官都要经 过各级军校培训,至清亡,已有各类军事学堂80多所,基本 上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近代军事教育体系。其中最声名显赫的 “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是黄埔军校之前中国最重要的军事将 领培养摇篮,直到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中的中坚将校 还多半是毕业于此。
地通用。
•(2)根据“后世根据年号也能明白是哪一年”得出方便纪年; 根据“此后,直到清朝末年,年号制都被沿用”得出长期使 用,影响深远;根据“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得出 传播到其他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贡献;根据“诸王国各以 诸侯王之年纪事”“朝廷所定的年号通用于全国所有地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年号纪年有利于君主集权和维护国家统
• (3)文化:推动了文化兴盛;提升了人民文化素养;为国家提 供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传播;等等。
2020版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二轮专题复习新方略讲义:必考热点三 Word版含解析
必考热点三文明与文化的发展演变——从古代各放异彩到近现代交相辉映弘扬传统文化,加强中西思想文化交流,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之一。
每年一度的曲阜孔子文化节的举办,时下兴起的国学研究热,全球创办孔子学院热,充分证明了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潮流在鸦片战争后重新出现。
西方文化包括“器物技艺”的物质文化、“议院”和“立宪”等制度文化以及各家思想学说、学术观点的“学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流入中国,并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广泛碰撞交流,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高考命题从思想解放这一角度,既重视儒家思想演变历程、人文精神的特点以及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关系的考查,也特别重视从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交融的角度,考查中西思想文化交流的特点、影响及差异,同时认识思想碰撞与交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高频考点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与趋时更新63.以历史解释创新考查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解析:儒家更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道家更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故B项错误;儒家和墨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法家强调人与法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杂家强调人与国家的和谐,故C项正确;主张“礼”“法”并用的是儒家,故D项错误。
答案:C64.以史料实证灵活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
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新方略通史版专练: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
中国古代史专题融会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重庆联考]《礼记·乐记》中写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据此,西周礼乐制度中“礼”的主要的社会功能是()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解析:“礼者为异”可以得出礼可以让等级明确,故A项错误;“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可得出乐可以求同,形成集体认同,故B项错误;“和而不同”是礼乐共同作用的结果,故C项错误;“礼者为异”“异则相敬”“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可以说明礼可以明确社会等级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9·山东日照一模]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
周公的这种天命观()A.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B.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C.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D.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解析:根据材料“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
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可知周公的这种天命观强调民心、民意是统治者德行影响的结果,也是上天意旨的风向标,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故选A项。
答案:A3.[2019·云南一模]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对“陪臣执国命”,曾哀叹“天下无行,多为家臣”,尽管孔子和弟子分别做过齐国、鲁国家臣。
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A.主张世卿世禄制度B.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实践与思想相背离D.对政治理想的追求解析:由材料“陪臣执国命”“天下无行,多为家臣”可知家臣掌政,而“孔子和弟子分别做过齐国、鲁国家臣”可知孔子的政治理想追求,故选D项;由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知强调的是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排除B项;材料强调孔子的政治理想而非实践与思想的关系,排除C 项。
2020年高考历史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讲义:研透全国卷考情为二轮复习指明备考方向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实,D项错误。
答案:A
2.[2019·遵义市高三二模]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中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该观点属于() A.全球史观B.文明史观
C.现代化史观D.革命史观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可以看出材料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一种文明史观,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新航路开辟对整体世界的影响,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新航路开辟对现代化的影响,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阶级斗争,故D项排除。
答案:B
3.[2019·唐山市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
……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领域,只有引发制度变革的进步行动,才称得上真正的革命。
”他的这一观点立足于()
A.革命史观B.唯物史观
C.社会史观D.近代化史观
解析:从材料中“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领域,只有引发制度变革的进步行动,才称得上真正的革命”可以看出,该学者批评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负面作用,提出近代化道路的正确方向,属于近代化史观。
故答案为D项。
A、B、C三项,根据所学可知,革命史观强调阶级对立、斗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史观重在以普通人生活的变迁折射历史的进步表现。
以上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答案:D
4.[2019·芜湖市高三模拟]有学者提出“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
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
A.唯物史观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
解析:唯物史观就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的发展,最主要的理论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突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由材料“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研究世界历史要高屋建瓴,对历史进行“整体的”研究,用全球史观去研究历史,而不是站在某一地区和国家的角度,故选B项;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答案:B
5.[2019·亳州市高三联考]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社会习俗的历史”。
对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用不同的史观来认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下列结论符合社会史观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
B.新航路开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
C.新航路的开辟是对人类文明的连接
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解析:社会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史观,指辩证和唯物地看待社会,所以,符合社会史观的结论应该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交流,故选A项;新航路的开辟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属于革命史观,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属于整体史观,新航路的开辟是对人类文明的连接属于文明史观,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A
6.[2019·咸阳市高三模拟]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一名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学科研究需要当下情怀
B.历史学科具有其继承性
C.运用现代史学方法研究历史
D.历史研究关键在于求真
解析:根据材料“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知克罗齐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研究需要当下情怀,A项符合题意。
历史学科具有其继承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
运用现代史学方法研究历史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项排除。
历史研究关键在于求真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项排除。
答案:A
7.[2019·衡阳市高三联考]“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史料的基础扩大了,碑铭、考古与文献等史料,新的理论与方法被综合运用于历史研究之中,不仅工商业的研究继续受到重视,而且农业、土地制度、信用、交通、奴隶制等都得到深入研究,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
”对这段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史学成果随着研究深入而不断更新
B.史料的丰富推动史学研究不断拓展
C.对于古代希腊的研究缺乏辩证思维
D.老问题解决取决于新史学研究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学理论和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考点,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心句“古代希腊的经济史研究在这100年的争论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及“史料基础扩大”“新的理论与方法综合运用”“一些老问题被从新的角度加以解释”可知,对古代希腊的研究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更新、发展,故A项正确,C项错误。
B项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不全面,故B项错误;D项“取决于”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A
8.[2019·长春市高三联考]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中国古
代史书编著)“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人臣之行状”。
近代梁启超则认为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这种史学研究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
A.近代新史学倡导史家撰写人民大众史
B.近代新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和否定
C.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D.古今史家所追求的史学研究目标不同
解析:根据材料刘知几认为史学研究以帝王人臣为主要内容,到近代梁启超认为国民历史为主要研究内容,这种变化产生于近代,与当时社会变革挽救民族危亡、强化民族国家意识有关,选项C正确;近代新史学强调的是历史研究的功能,而非倡导撰写人民大众历史,梁启超的史学观点代表了资产阶级诉求,因此选项A排除;近代新史学和传统史学研究对象不同,而不是对后者的批判否定,选项B排除;材料未涉及古代史学家史学研究目标,选项D排除。
答案:C
9.[2019·南昌市高三二模]中国传统史学把自己的使命概括为纵向的“通古今之变”,至于与四边蛮夷的横向比较,只是“礼乐之邦”的陪衬而已。
近代以来的“史学革命”,就是一场视角的变革,它把中外同时纳入视野,激发了近代史家的无数灵感。
这反映了()
A.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影响史学研究
B.传统史学领域的式微
C.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影响史学研究
D.传统史学的近代化趋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史学只注重“纵向的‘通古今之变’”,无视横向比较,而近代史学则把“中外同时纳入视野”,促进了近代史学的发展,这些变化体现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影响史学研究。
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A
10.[2019·太原市高三联考]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
历史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要之,苟无哲学之理想者,必不能为良史,有断然也。
”该观点主要表明()
A.历史与历史哲学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B.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并阐明历史规律
C.历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求客观史实
D.历史哲学都是从客观史实出发的认识
解析:材料信息“是故善为史者,必研究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于是有所谓历史哲学者出焉”反映出史学家要善于发现并阐明历史规律,故B项正确;“历史与历史哲学虽殊科”说明历史与历史哲学之间有本质区别,故A项错误;历史学的研究目的是“求其公理公例之所在”,故C项错误;D 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
答案:B
11.[2019·西安市高三模拟]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升温,“国学热”成为历史研究的新热点;新世纪以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史又成了历史研究的新宠儿。
这一状况说明()
A.环境史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B.历史学科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
C.社会发展影响历史研究视角
D.现代中国的史学研究尚不发达
解析:根据材料中“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升温,‘国学热’成为历史研究的新热点;新世纪以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史又成了历史研究的新宠儿”,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历史研究视角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
A项,环境史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的说法不全面,排除;B、D两项,历史学科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现代中国的史学研究尚不发达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且不符合材
料主旨,排除。
答案:C
12.[2019·昆明市高三联考]就苏联解体的原因,史学界观点不一,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等,一时间莫衷一是。
上述观点()
A.失于历史研究的阶段性
B.忽视了历史研究的联系性
C.缺乏历史研究的沟通性
D.违背了历史研究的客观性
解析:“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不是单独成立,是共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材料中的观点忽视了历史研究的联系性,故B项正确;“苏联解体的原因”阶段性十分明确,排除A项;“史学界观点不一,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等,一时间莫衷一是”不能说明研究者之间相互封闭,排除C项;“史学界观点不一,经济体制禁锢说、西方‘和平演变’说、戈氏改革变异说等,一时间莫衷一是”不能说明研究者的主观性,排除D项。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