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指导下,高效课堂建设的几点思考
淮师附小白春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常态教学高效化,是我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追求,也是我校教科研活动的目标所在——走内涵发展之路。
什么是高效课堂?新课标在阐述语文的性质时,开篇就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紧接着在阐述新课程基本理念时,新课标又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置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首位,可见它是语文新课标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巧用策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那么在新课标指导下,在常态教学中,如何建设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和教研组的同志们一直行走在教科研活动的路上,下面就谈谈我们的几点思考和有效做法。
一、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应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
良好的语文素养需要语文知识做支撑。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如果离开了语文知识是不可设想的。因此,渗透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应是在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相机引导学生随文学习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只是注意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这也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与核心,也应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的课文——童话《小木偶》一文后,有一片断练习:续编童话。如何指导学生续编童话?只是泛泛了解一些童话的基本要求?中年级的作文教学应是片断指导,片断指导应扎实训练点什么?课堂上,在指导学生续编童话时,我们在学生合理想象好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结合年段作文训练的特点和《小木偶》课文用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对话描写的片断指导:充分利用了课文《小木偶》中的典型片断的赏析交流,使学生对对话描写在文
本中的作用,对话描写的基本形式以及注意事项,有了清楚而具体的了解和感受,然后创设情境,续编典型片断的故事情节,进行用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实践训练。这样由扶到放,学生的作文自然水到渠成,精彩纷呈。短短一堂作文课,很好地发挥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教育功能,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得意又得言。在上学期学校作文教学大赛研讨展示活动中,我组荣获一等奖的展示课《续编童话中的对话描写指导》,听课领导和老师的一致称赞:这是一节常态课,也是一节简约、扎实而高效的课堂!
二、注重特色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应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
语文学习有想象感悟、熏陶积累的特点。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优秀诗文的积累、背诵得多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时候,思维打开也就有所凭借了。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思维的发展,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课堂教学就应是学生实践的平台,挖掘文本语言特点,精读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学会认、写一定量的常用字和常用的书面词汇,背诵、运用一定量的语段和优秀的诗文,拓展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实现阅读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的课文《秦兵马俑》一课,语言很有特色,描写兵马俑的外貌、神情、动作、心里活动的词语很多,大多都是四字短语,而且很传神,很有气势。我们在教学时,就利用文本的这一特点,重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上:先读中整体感知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然后依照文本先具体后概括的写作顺序集中重点感悟了将军俑、骑士俑、陶马俑、群俑的鲜明个性及表现手法后,汇集描写兵马俑个性特点的词语,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最后创设情境,播放课件,观察一喜欢的骑射俑,进行写话训练,运用语言,学习写法。整节课教学目标鲜明,书声琅琅,学生情趣昂然,既感受了秦朝帝国的威武与强大,激发了民族的自豪感,又习得了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我们组老师的《秦兵马俑》的展示课,既是我市余校长名师工作室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展示,也是我们组的课题“目标引领下的高效课堂”------ --常态教学高效课堂的具体呈现。
三、丰富文本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应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训练,应在学生对文本人文性感悟的背景中凸显出来。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往往离不开课程资源的多元整合,学生情感体验的诱发。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学会学习。可见,引导学生丰富文本内涵(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也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应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学。
《生命生命》是台湾作家杏林子的抒写感悟人生的好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是一篇颇有意境与深度的佳作。选入“热爱生命”主题单元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开始关注和认识自己的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是一个严肃而沉重的话题,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作者杏林子自身的境遇就是对生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