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模拟与评价参考资料
工程地质评述
![工程地质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d482838bb9d528ea81c779dd.png)
区间补水坝1.岸坡稳定:河谷表现为斜向谷,左岸为逆向坡岸坡与岩石斜交,整体稳定性较好;右岸岸坡为顺向坡,但坡度较为平缓,属于稳定段,基本不存在边坡开挖稳定问题,河床段为稳定段,岩层完整连续,开挖后基础边坡能保持稳定。
2.坝基岩体质量分类,岩体呈薄至中厚层,结构面发育属于中硬岩,为Ⅲ类岩体。
3.坝基(肩)强度及压缩变形,坝基岩体完整性好,4.钢筋拱架支撑主要用于Ⅴ类围岩一个是72米长,32.7米宽,中间有支柱,高3米的,墙顶都是10个厚的复合板,6米一个桩,半幅的桥吊,下面有1.2米的墙体,土建和钢结构大约各是多少?另一个是15米宽,32米长,高三米,有4米做个二层,墙顶都是10个厚的复合板,下面也是1.2的墙体,无桥吊,土建和钢结构大约各是多少?类别项目名称材质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单价金额(元)一钢结构部分主钢架Q345B 边柱500*300*10*12 t 38.30 4950.00 共189585.00Q345B 中柱450*300*8*10 t 30.07 4950.00 共148846.50Q345B 屋架梁500~450*250*10*12 t 74.76 4950.00共370062.00次钢结构Q235B 行车梁600*300*200*8*12*10 t 63.70 4950.00 共315315.00Q235B 檩条160*60*20*2.5 t 75.40 4750.00共358150.00钢结构制作焊接、除锈,喷漆、校正t 282.23 1200.00 共338676.00安装费t 282.23 350.00 共98780.50损耗6.00% t 16.93 4950.00共83822.31小计1903237.31二彩板部分顶板蓝V840 100厚0.4/0.4 玻璃丝绵㎡11048.76 62.00 685023.12顶板损耗3.00% ㎡331.46 62.00 20550.69墙板白灰V900 100厚0.4/0.4玻璃丝绵㎡4280.00 56.00 239680.00 墙板损耗3.00% ㎡128.40 56.00 7190.40附件自攻钉、玻璃胶、拉铆钉、压型件㎡15328.76 6.00 91972.56安装费㎡15328.76 17.00 260588.92小计1305005.69三其他高强螺栓㎡10920.00共6 65520.00天沟天沟及雨漏管m 520.00共85 44200.00防火涂料二级防火㎡10920.00 共45 491400.00小计601120.00四统计合计3809363.00管理费 5.00% 190468.15税金 3.40% 129518.34单方造价378.15 元/m²土建看你的地基承载、打什么样的桩,地面承载很多因素,总价应该在100万左右。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74f7bfadff00bed5b9f31de6.png)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020-06-06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众所周知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1[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5-171.[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3]陈泽民.中国矢量数据交换格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5):451-455.[4]吴文新,史文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29.[5]Kang-tsungChang著,陈建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3-44.[6]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7]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30-133.[8]陈先伟,郭仁忠,闫浩文.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J].武汉大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4):370-373.[9]毋河海.关于GIS中缓冲区的建立问题[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J].1997,22(4):358-364.[10]张国辉,胡闻达,李慧智.基于GDI+的缓冲区建立及边界描述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27(3):292-232.[11]冯花平,连文娟,卢新明.求缓冲区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57-59.[12]张欣,陈国雄,钟耳顺.优化栅格细化算法的线状地物提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7,9(3):25-27.[13]潘瑜春,钟耳顺,刘巧芹.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J].资源科学,2001,24(6):12-17.[14]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15]尹为华,刘盛庆.ARCGIS在地类面积统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9.[16]刘洪江,曹玉香.基于ArcGIS实现地类图斑净面积的计算[J].城市勘测,2012(10)114-116.[17]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18]任娜,张道军.基于空间推理及语义的图斑扣除线状地物面积关键算法及其在土地调查建库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39(35):22013-22016.[19]计长飞.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4):159-163.[20]马欣,吴绍洪,康相武.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1):87-94.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1]刘丽娟.空间分析中缓冲区生成算法研究及应用[M].河南:河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2009,起页码-止页码.[2]陈学工,张文艺,张驰伟.一种GIS缓冲区矢量生成算法及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3):13-16.[3]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4]刘耀林.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1).[5]朱霁平.基于GIS的城市火灾应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和仿真模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6]刘元刚.GIS缓冲区建立中的双线问题[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30(6).[7]王船海,陈泰生.GIS中矢量生成线目标缓冲区的实现[J].测绘科学,2008,33(5).[8]董鹏,毛东军等.一种有效的GIS缓冲区生成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6):4-8.[9]童小华,刘大杰,彭明华.地籍宗地面积处理的原理与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1,26(2):105-111.[10]周培德.计算几何(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张稳,庄大方,胡文岩.国家基本资源与环境数据库集成中的面积汇总技术[J].遥感学报,2000,4(4):304-310.[12]严星,林增杰.地籍管理(第二版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43-72.[13]张保刚,朱凌,朱光.GIS中矢量数据缓冲区操作的不确定性传播模型[J].测绘学报,1998,(3):259-266.[14]王家耀.空间信息系统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5]李德仁,王树良,李德毅.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6]郭仁忠.空间分析(第二版)[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7]邬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方大春.基于GI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在城市设施规划中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19]李金平,周庆礼.土地面积数据误差原因与处理[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1):25-27.。
贵州某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贵州某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6b84eb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0.png)
贵州某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一、项目概况该项目为贵州某水库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该水库是一座多年调节水库,坝址区为山区,地质条件复杂,且地形陡峭。
现需对其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以便对工程建设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二、区域地质概况1.地质构造坝址区属于滇黔桂陕结合部的夹金山—松坎地堑带,主要由构造发育的下古生界岩系组成,结构复杂,地形陡峭。
该地堑带具有显著的构造沉降性质,沉降相对较快,地表活动性较强。
2.地质岩性坝址区地质岩性主要为板岩、砂岩、灰岩、页岩、花岗岩等,其中板岩居多。
在大多数地段,板岩出露可达50%以上。
砂岩主要分布在坝斜前缘区域,其品质一般,易磨损。
灰岩主要分布于山顶部位,品质较好。
页岩分布范围较广,主要被应用于路防护和沟渠建设中。
花岗岩虽然分布范围较小,但岩体坚硬,可作为建筑材料。
该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差,矿山开采和钻探、爆破施工等人工干扰,都可能对构造稳定性造成影响。
1.滑坡滑坡主要发生在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的山体地带,受构造、地质条件等影响极大。
滑坡体积较大,周期性出现。
2.地震该区域地震频繁,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长时间震荡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
3.泥石流坝址区多山地、峡谷、陡坡和急流滩地带,降雨时泥石流易发,导致道路和桥梁被毁。
4.地面塌陷由于坝址区地处盆地,地下含水层高,且地下有不少煤矿开采,或推动了地面塌陷的发生。
四、评价结论2.地质灾害频发。
滑坡、地震、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因素均可能对工程建设施工和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3.需要对坝址区沟渠排水、爆破振动、挖掘开挖和地震等因素进行系统评估和防范,以保障水库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
土木工程本科题库与答案: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本科题库与答案:工程地质](https://img.taocdn.com/s3/m/5348bd28a2161479171128b5.png)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一、填空题(本大题共0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0 分)1. 一条河流从河源到河口一般分为三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 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3.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5. 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6. 自然界的矿物按其内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律排列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7. 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8. 地质年代分为______地质年代和______地质年代。
9. 从地质作用来看,可以将垭口归纳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类型。
10. 山岭地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明显的形态要素。
11. 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13. 山坡是山岭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之一,按山坡的纵向轮廓分类,山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按堆积年代的不同,土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5. 河流的侧蚀作用使河谷变______和变弯。
16. 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7. 按高程,平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8. 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19. 地貌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20. 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21.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水工建筑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水工建筑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a12d14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c.png)
水工建筑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水工建筑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港口码头工程、河道治理工程、防洪工程等各种类型的工程。
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考虑技术和经济等因素,更要考虑地质条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水工建筑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一、水工建筑工程地质条件水工建筑工程往往建立在地质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区,包括地形、地貌、地下水、土壤、岩石等方面的特点。
因此,为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必须充分了解选址处的地质条件,仔细评估工程的可行性。
下面分别介绍水工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地质条件。
1.地形和地貌地形和地貌是水工建筑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地质条件,它们的高度、坡度、地面下沉、地面上升等地貌特征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会产生影响。
以水利水电工程为例,地形起伏会直接影响水流速度、水位变化和水体容量等,因此在选址时要考虑地形对工程的影响。
在研究地形和地貌数据时,需要具体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分布状况、地下水位、湿度等,以便对工程的建设做出更科学、更准确的判断。
2.地下水地下水是水工建筑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地质条件,往往会对工程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
地下水的水位高低、水动力学特性、水化学特性等都会对工程的建设产生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技术确定地下水的水位、地下水流方向、地下水质量等,以便更加准确地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
3.土壤和岩石土壤和岩石是水工建筑工程中的另一个关键地质条件,它们的力学特性会对工程的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土壤和岩石进行完整的、准确的评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选择建筑材料和技术。
在土壤方面,需要考虑土层的厚度、土的稠度以及其它工程建设和环保影响因素。
在岩石方面,需要考虑岩层的厚度、类型、层位、裂隙、岩性等,以便为工程选择最适合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二、水工建筑工程地质评价对选址区域进行地质评价是为了确保水工建筑工程的安全可靠,并且能够在确保环保的前提下,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
(整理)场地工程地质评价1
![(整理)场地工程地质评价1](https://img.taocdn.com/s3/m/30f1d2a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b.png)
(整理)场地工程地质评价1场地工程地质评价1、1、场地总体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1、场地总体稳定性场地位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的地区,属非设防区;场区属岩溶坡积地貌,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场地总体稳定性较好。
2、场地地段稳定性(1)、建筑地段位于残坡积平台上,地貌单一,地势宽阔,地形平坦,排水条件好;(2)、建筑地段无地下采空区、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上覆土层厚度较大,不均匀;(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排水条件较好,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场地无不良影响。
各拟建、构筑物地段稳定性较好。
3、地基稳定性(1)、上覆第四系素填土厚度变化大,不均匀,结构松散,压缩性高,土层地基稳定性较差;(2)、红粘土层厚度变化较大,不均匀。
(3)、下伏基岩浅部岩溶现象(溶沟、溶槽及裂隙、鹰咀、悬臂)较发育,地表内无大型岩溶现象存在,岩石地基稳定。
地基稳定性较好。
4、建筑适宜性根据场地的稳定性,水文地质及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安全等级,岩土构成,地震基本烈度等因素,综合评价场地的工程建筑适宜性为适宜类别。
1.2、岩土工程特征及力学性质1、素填土:杂乱堆填,回填年限不足1年,孔隙度大,压缩性高,尚未完成自重固结。
2、硬塑状红粘土该层红粘土场地分布不均匀,埋藏深度较大,大兴工业园17号地与大兴中学处于同一地质单元,借鉴大兴中学综合楼对该层的室内试验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统计见下表:试样名称指标天然含水量W(%)孔隙率n%湿容重γKN/m3含水比a w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压缩模量EsMPa红粘土(硬塑)6件max 40.3 53.90 17.9 0.70 39.816.58.2min 35.450.6717.40.65 34.815.05.8X 38.1252.22 17.70.68 37.1815.826.84σ14.7 0.88 -- 1.38 0.48 0.64δ0.04 0.02 --0.04 0.03 0.09 标准值----36.45 15.56 -经计算:c k =36.45kPa ,φk =15.56°,取 b=3m ,d=0.5m ,r=17.7kN/m 3;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计算式:f a =M b rb+M d r m d+M c c k ,计算得该层承载力特征值f ak =235.90 kPa 。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f51539b25c52cc58ad6be1a.png)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评价5.1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地处山麓地带,地形平坦较开阔,地貌类型较简单。
场地内除表层填土、风化层外无其它特殊性岩土,场地内及附近不存在对工程建设、运营有影响的岩溶、滑坡、泥石流、崩塌、地下洞穴、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不良地质作用和除局部有地下管线外,未发现不利埋藏物。
据现有区域地质资料,场地所在区域新构造运动不明显,无活动性断裂,工程建设不会引发场地整体滑移、较大变形和破坏等地质灾害,属对建筑抗震一般地段,除此之外,场地区不存在断裂、岩溶土洞、滑坡、泥石流等影响建筑的不良地质作用;勘察期间未发现有其他埋藏的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场地稳定性较好,较适宜建筑。
5.2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及设计参数确定5.2.1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指标,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和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T1136-2017)要求对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分层统计,统计结果详见“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数理统计表”(附表2)。
1 土工试验指标:按Grubbs准则统计时对同一土层中个别离散性较大或明显偏离的数据作剔除处理,不参加该层的指标统计。
以各工程地质亚层作为统计单元,统计出场地土层各项指标的统计频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变异系数、标准值等。
物理力学指标中,抗剪强度指标c、Φ值为峰值强度,提供标准值,其余指标提供平均值。
2 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击数为实际击数,未经杆长修正;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均为修正击数,经杆长修正,剔除个别偏值后,提供修正击数平均值。
3 颗粒级配分析:根据取样深度所在的层位,结合野外现场记录,剔除个别偏值厚统计其算术平均值。
5.2.2 各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宜性室内试验严格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测试(试验),仪器、设备均经计量检验合格,所取得的各项指标真实、可靠。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def77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5.png)
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湿土的质量是2g,水的质量是2g,则该土的含水率是()。
A、4%B、3%C、1%D、6%正确答案:B2、土中的自由水包括毛细水和( )。
A、弱结合水B、静水C、强结合水D、重力水正确答案:D3、下面不属于矿物物理性质的是()A、光泽B、硬度C、颜色D、软化性正确答案:D4、以下指标中不属于土的物理性质基本指标的是()。
A、土粒比重B、土的干密度C、含水率D、土的密度正确答案:B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抗剪强度线与摩尔应力圆相切时,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B、当抗剪强度线与摩尔应力圆相离时,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C、当抗剪强度线与摩尔应力圆相离时,土体处于破坏状态D、当抗剪强度线与摩尔应力圆相割时,土体处于破坏状态正确答案:D6、在岩浆岩中,常常具有杏仁状或气孔状构造的岩石类型是( )A、花岗斑岩B、喷出岩C、深成岩D、浅成岩正确答案:B7、下述土的换算指标中排序正确的()A、饱和密度>浮密度>干密度B、天然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C、饱和密度>天然密度>干密度D、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干密度正确答案:C8、不能判断砂土密实度的指标是()。
A、塑限B、孔隙比C、标贯击数D、相对密度正确答案:A9、击实试验曲线上最高点对应的横坐标的数为()A、最优含水率B、含水率C、最大干密度D、干密度正确答案:A10、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
A、主动土压力B、静止土压力C、无法确定D、被动土压力正确答案:A11、如果要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可用的产状要素是()A、倾角B、倾向C、斜向D、走向正确答案:D12、粗粒类土中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量50%的土称为( )。
A、巨粒类土B、砂类土C、细粒类土D、粗粒类土正确答案:B13、土由可塑状态转入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被称为()。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8263c3c856a561252d36fd2.png)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已有勘察资料:场地浅部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现由上至下分述如下:al):灰褐色、灰黄色,含少量铁锰质浸染,表层(1)全新统冲积相粘土(Q4为人工填土或耕植土,一般厚度2-3m。
m):灰色,流塑,土质均匀、细腻,一般厚度4-6m。
(2)全新统海相淤泥(Q4al):灰黄色,棕黄色,局部夹兰灰色,上段(3)上更新统冲积相沉积物(Q3为粘性土,中段为粉砂,下段为粘土,夹较多粉砂薄层,本次勘探未揭穿。
一.地形地貌拟XX道及船闸区域内河网交错,属冲海积平原地貌,除河流及沟渠外,其余地形、地势均较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3-4m。
二.岩土特征据勘探资料,场区勘探深度X围内地层均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按其成因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特征从上至下分为9个工程地质层,共17个工程地质亚层。
地质条件一在一下的12个工程地质层中,按顺序任取5~6层,其中第一和最后一层必选。
各工程地质层分述如下:①—素填土:黄灰、灰黄色,软~可塑,成份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
该层揭露于YSQ7、SNH24、YSH27、YSH35及YSQX2等孔,出露地表,地面标高3.46~6.26m,厚度0.70~3.50m、平均1.68m。
②—粘土:灰黄、黄灰色,软塑-可塑。
具铁锰质浸染,局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切面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表层0.30m多为耕植土。
该层场地均有揭露,层顶埋深0.00~3.50m、平均0.14m;层顶标高2.26~4.99m、平均3.28m;厚度0.70~3.70m、平均1.96m。
③1—淤泥:灰色,饱和,流塑,手感滑腻,局部见少量贝壳碎片。
该层普遍分布,钻孔均有揭露,层顶埋深1.10~5.10m、平均2.00m;层顶标高0.78~1.97m、平均1.32m;厚度3.50~5.10m、平均4.17m。
④1—粘土:灰黄色,杂兰灰色条带,可塑,切面光滑,韧性及干强度高,含少量铁锰质浸染及钙质结核,钙核直径10-40mm。
第八章 区域性工程地质综合评价
![第八章 区域性工程地质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df78ec7482fb4daa48d4b94.png)
第八章区域性工程地质综合评价8.1 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8.1.1 海底地形与地貌渤中区为一浅缓盆地,由莱州湾和中央盆地等构成,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缓倾斜,渤海海峡是通向外海的海口。
区内等深线大致与海岸平行,较平直稀疏,最大水深出现在海口北老铁山水道,测得最大水深70.6m,大部分海域小于30m。
海底坡度除个别地区较大外,一般小于0.3-0.2‰,自岸向盆地中央渐缓,大致在20-25m水深附近有不明显转折,莱州湾坡度为0.13-0.11‰,盆地中央小于0.14-0.10‰。
本区东北角海底起伏较大,脊沟发育,其间相对高差10-15m,坡度较大,局部地段可达3.74-2.0‰。
区内海底地貌形态与类型均比较简单,以堆积地貌为主,侵蚀地貌少见,大致可分为:近代黄河水下三角洲、莱州湾海湾堆积平原、渤中浅海堆积平原和海口涨潮流三角洲。
其中涨潮流三角洲堆积脊沟地区地形起伏较大,近代黄河三角洲东北岸和现代河口三角洲岸滩海底尚处在不平衡状态,前者正遭受侵蚀改造与调整,后者还在快速淤积与建造,二者边缘地带常出现冲刷沟谷和塌陷。
8.1.2 现代沉积作用黄河每年输入的大量泥沙(6-10×108t/a)是区内沉积作用的主要物源。
入海的粗粒级泥沙,在现代河口附近粉砂急速堆积,局部地段年淤厚可达6m,边缘地带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聚集,现代沉积速率大于3.0cm/a。
入海的细粒悬浮泥沙,在海流搬运与扩散下,在海盆中央及其渤海湾口地带,淤积厚达4-6m松软的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现代沉积速率0.18-0.19cm/a。
在与辽东湾交接地带增至0.35cm/a。
莱州湾东部和北部基本不受黄河入海泥沙的影响,以粉砂沉积为主,是沿岸河流输入泥沙的结果,现代沉积速率0.3cm/a。
东部海口附近涨潮流三角洲自成体系,近海口处冲刷作用强烈,粗砂、砾石和粘土散布于基岩表面,三角洲主体主要沉积细砂,南侧与浅海或海湾平原交接地区,粗细砂泥相混,以砂-粉砂-粘土沉积为主,现代沉积速率为0.18-0.27cm/a。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01289e204a1b0717ed5dd1e.png)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4.水文地质条件 研究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夏 之交多暴雨,7~9 月常有伏旱和秋旱。桥位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 第四系松散层中的孔隙水。孔隙水赋存于砂土、圆砾土、卵石土 等土层中,含水量丰富,地下水与河水相互连通,主要受河水补 给,动态随季节变化,但变化不大,相应含水层为强透水地层。 5.不良地质 区内不良地质主要有软土和砂土液化。(1)软土,经钻孔揭露, 区内亚粘土②呈流~软塑状,为区内主要软土层,全区均有分布, 厚1 ~ 10m。(2)砂土液化,粉砂深7 ~ 12m 处,层厚3 ~ 4m,经颗 粒分析,其粘粒(<0.005mm)含量约1.8%,小于基本烈度Ⅶ度区 粘粒含量临界值10%;修正后的标贯击数为4.8 击,小于经计算求 得的临界标贯击数10.0 击,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判别出此层粉砂土在此地段地震液化。其它层 次的粉砂及亚砂土和亚粘土经判定均不液化。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四.结论与建议
本桥位区域地质稳定性好,地基岩土层较稳定,适宜构筑
桥梁。桥位区分布的各土层,或承载力较低,或埋藏较深, 均不宜单独作桥基持力层。建议桥基采用摩擦桩,宜将各土
层作为摩擦持力层,其中含砾粉砂和圆砾土承载力相对较高,
且有一定深度,可作为桥基桩端持力层。区内地下水对混凝 土无腐蚀性。桥位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 峰值加速度为0.10g。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需按Ⅶ度设防要求进行设防。区内不良工 程地质现象,主要有软土和砂土液化。路基下分布的软土,
场地工程地质评价
(2)第四系更新统(QP) 仅揭露到上部的一部分,土层类型主要为含砾粉砂、 粗砂和圆砾土。 2.区域地质构造 该区位于常德凹陷北东部,该凹陷处于新华夏洞庭拗 陷区中部,地表均被数十米厚的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尚未 发现新构造运动的迹象。 3.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 划图》(GB18306 - 2001),本桥位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值Ⅶ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 周期为0.35s。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 89),桥位需按Ⅶ度设防要求进行设防。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bdfca025f0e7cd1842536e6.png)
一、名词解释1.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2.活断层: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经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3.岩体:是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4.振动液化:饱水砂、粉砂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抗剪强度丧失的现象。
5.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6.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这些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7.斜坡:斜坡系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
8.岩溶作用及岩溶:.岩溶作用:指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
岩溶:指由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二、填空1.活断层的活动方式基本有两种:粘滑型断层和蠕滑型(蠕变)断层。
2.斜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自然历史分析法、力学计算法、图解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3.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它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来实现的。
4.按滑坡始滑部位分类,一般可分为牵引式、推动式和混合式三种。
5.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可划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6.按滑面与岩层层面关系将滑坡分为无层滑坡、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
三、简答题1. 工程岩土学和工程动力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工程岩土学:研究岩土的分布规律和成因类型,它的工程性质和形成、变化规律,各项参数的测试技术和方法以及对其不良性质进行改善、补强等方面的内容。
工程动力地质学: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现象)的分布、规模、形成机制、发展演化规律,所产生的不良地质问题,对之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和措施等。
某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适宜性评价
![某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适宜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7152de633687e21af45a9f9.png)
第19卷 第5期 中 国 水 运 Vol.19 No.5 2019年 5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y 2019收稿日期:2018-12-07作者简介:白 杰(1994-),甘肃正宁人,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
某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适宜性评价白 杰,徐世光,黄建国(昆明理工大学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9)摘 要:通过对贵州省安顺市某典型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实例分析与评价,为工程设计以及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安顺市高原地区土体主要呈上软下硬的二元结构;通过室内试验、计算分析得出该地区下层基岩中的中风化灰岩是建筑物地基持力层的理想选择,成孔形式采用人工挖孔桩;通过里正岩土软件的边坡定性分析,计算得出该地区土体在10m 高的基坑条件下边坡不稳定,需要进行支护。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二元结构;地基持力层;成孔形式;边坡;支护中图分类号:U4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5-0217-03一、前言安顺市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1,102~1,694m 之间,全境海拔高度560~1,500m。
由于高原区土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本文试图通过一个高海拔典型场地的实例分析,从侧面反映在安顺市高原区岩土体工程地质的基本特征和一些特点。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概况拟建“安顺市开发区星火片区城市棚户去改造项目”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星火路南侧黔中腹地某开发区内。
拟建项目由主楼、商场裙楼、地下室人防、其他配套附属设施建筑组成。
场地拟建26层的高层及两层的地下室,地下室深6m。
2.地形地貌条件原始地貌属于中低山地貌,经过开挖、平整后,场地已变得较为平坦、开阔。
拟建的两栋楼的场地天然孔口高程为1,388.35~1,391.66m,高差3.31m。
report(english version)参考地质资料
![report(english version)参考地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a69e781711cc7931b716b4.png)
1.0 、前言Foreword受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和德希尼布天辰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拟建“巴斯夫INTERMEDIATES THF/POLY-THF项目”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Commissioned by BASF (China) Co., Ltd and TECHNIP COFLEXIP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 our institute has undertaken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MEDIATES THF/POLY-THF Project.1.1、工程概况Project profile拟建工程位于上海市化学工业区B700~B900地块内,东近目华路、南近南河。
场地内主要拟建工艺装置区及辅助配套建筑物,各拟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见表1,平面位置见“勘探孔平面布置图”。
The project is located in Plot B700~B900 of Shanghai Caojing Chemical Industry Park (SCIP). It is to the west of Muhua Rd and to the north of Nan River.Please refer to Table 1 for the proposed process plant, the accessory buildings,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the proposed buildings (structures). Please refer to the Floor Plan of the Boreholes for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I nvestigation purpose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本次勘察属详细勘察阶段,目的是为拟建(构)筑物的基础工程、基坑工程和厂区道路,地坪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资料。
岩土工程地质手册
![岩土工程地质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9027f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a.png)
岩土工程地质手册《岩土工程地质手册》是一本关于岩土工程地质领域的专业参考书籍,它提供了岩土工程地质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岩土工程地质手册》的详细介绍:1. 内容概述:《岩土工程地质手册》涵盖了岩土工程地质的各个方面,包括地质结构、岩土性质、岩土测试、地质勘察、地质设计、地质灾害防治等。
手册中包含了大量的图表、数据和实例,为岩土工程师提供了实用的参考资料。
2. 地质结构:手册介绍了地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地层、断层、褶皱等地质要素。
此外,还介绍了地质构造的特点和分类,如逆断层、正断层、平推断层等。
3. 岩土性质:手册详细介绍了岩石和土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渗透性质等。
此外,还介绍了岩土分类和岩土工程参数的测定方法。
4. 岩土测试:手册介绍了岩土测试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
室内试验包括岩石力学试验、土工试验等,现场试验包括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
5. 地质勘察:手册介绍了地质勘察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地面勘察、钻探、井探、物探等。
此外,还介绍了地质勘察的数据分析和解释方法。
6. 地质设计:手册介绍了地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基设计、边坡设计、地下工程设计等。
此外,还介绍了地质设计中的数值模拟和计算方法。
7. 地质灾害防治:手册介绍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和成因,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此外,还介绍了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如加固工程、排水工程、生态修复等。
8. 实例分析:手册中包含了许多实际工程案例,展示了岩土工程地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这些案例涵盖了各种地质条件和技术问题,为工程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9. 附录:手册还提供了丰富的附录,包括岩土工程地质术语、常用符号、单位换算、岩土工程标准等。
这些附录为工程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查询工具。
10. 适用对象:《岩土工程地质手册》适用于岩土工程师、地质学家、土木工程师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
它既可以作为工具书,也可以作为学术参考书籍。
工程地质评价内容
![工程地质评价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546db9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1.png)
工程地质评价内容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工程地质评价内容”的。
听得我呀,真是眼睛瞪得大大的,呀呀!原来,工程地质评价就是要检查地球妈妈的身体好不好,看看我们要盖的房子、桥梁或者道路,能不能在大地上稳稳地站得住,不会倒塌。
老师说,要看看地面是不是很软,软软的土地就像是你踩在沙滩上一样,可能会塌下去呢!然后,还要检查土里有没有水,嘿嘿,就像泡泡水一样,太多的水,地面会变得湿漉漉的,可能会滑滑的。
有时候,我们还要找找地下有没有石头啊、沙子啊什么的,呀呀,这些东西也很重要!就像盖一个大大的积木房子,我们得先把地基打好,才能盖得稳。
我觉得工程地质评价好像是在给大地做体检,呵呵,老师说,做好了这些工作,建筑才不会摇摇晃晃的。
嗯,我以后也想做个工程师,去帮大地检查身体,好好照顾它,让大家住得安心,玩得开心!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工程地质模拟与评价11.1 概述模拟是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的有效手段。
几十年来,工程地质工作者在充分吸取相关学科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工程实践,形成了重视工程地质原型研究,以工程地质模型为基础的工程地质模拟和方法。
模拟研究按采用的手段可分为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两大类型。
数值模拟主要包括有限元、边界元和离散元等方法;物理模拟包括光弹模拟、电模拟和相似材料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等。
模拟研究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再现复杂工程地质现象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以下问题进行论证:①验证地质分析所建立的机制模型或概念模型是否符合实际,并对其演化机制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②量化评价地质现象演化过程中,各主要控制要素之间及其与主导内、外作用力间的相互关系,论证所建立的分析评价模型是否合理;③量化评价地质现象或过程在所处环境条件下的演化和发展趋势,论证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是否可信;④量化评价工程设计或治理措施的效果,论证拟订的对策和方案是否有效和优化。
现代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场地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量测技术的发展,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发展迅速,使得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更加广泛,研究的课题更加深入。
一方面,飞速发展的工程地质学不断地提出新的难题,用现成的数学、力学理论对其无法作出确切的描述,工程地质模拟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手段;另一方面,模拟方法的不断成功应用,深化了人们对许多工程地质现象的理解,有力地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定量化进程。
工程地质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勘察手段,应用工程地质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原理方法、分析与工程相关联地质体的性质、特征以及各种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或地质环境对工程建筑物的适宜程度以及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
其结果可直接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关参数和相关设计依据。
工程地质问题的复杂性给工程地质的评价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到目前为止,很难找到一种通用的办法去评价所有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
本章主要阐述和总结从工程地质模型建立到实施工程地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的过程和工作思路,并介绍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11.2 工程地质模型与模拟11.2.1工程地质模拟的工作步骤1.工程地质条件的调研工程地质条件的查明是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也是模拟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的调研,不仅限于地质测绘,野外坑槽探及钻探、试验和长期观测也是常用的手段。
各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所侧重的调研内容不尽相同,如对区域稳定性问题,着重研究的是地壳现代应力场特征、断裂的现代活动与地震以及与此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等。
值得注意的是,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与地质体本构关系相关的地质条件的查明是本阶段不可忽视的工作。
2.工程地质模型的概化地质模型是在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体的概括或简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定性研究结论的归纳,故也可称为“概念模型”。
如对水库诱发地震控制性断裂的认识、地质边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组合特征、断层危险性分区分带及可能震中的判断等,即可看作为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模型,应当看到,这种对地质体的认识必须是全面的、总体的,否则只能看作为模型的某一片断。
可以认为,工程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论证地质模型,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3.力学模型的建立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抽象、简化和概括,便可建立工程地质模拟分析的力学模型。
力学模型是直接用作数值计算或物理模拟的,因此它必须突出控制工程地质问题的主导因素,既能准确地反映地质体的客观实际,同时又具有力学分析的可能性、计算机条件保障的可行性或模型实验的可操作性。
与力学模型建立直接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①具相对独立的力学结构范围的选取;②地质条件(包括诸如断裂的选取)的确定;③计算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和混合边界条件)的选用等。
4.模拟结果的检验模拟应当满足一定的精度和可靠度。
除通过适当的数学手段进行检验外,最根本的方法是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对比。
检验时如果只挑选少数的数据核对,可能由于机会上的巧合,结论仍是错误的。
只有针对具体的问题,采用整套的数据,才能取得真正符合实际的检验效果。
如果模拟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应分析原因,或着手改善输入数据,或修改力学模型和模拟方法,有时需要对工程地质模型进行调整。
11.2.2 关于工程地质模型工程地质模拟是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手段,它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工程地质模型的正确性,而且必须通过工程地质实践加以检验。
地质模型是在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体的概括或简化。
地质体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复杂体系,它不仅表现在岩性的复杂多变,还表现在地质结构面的千差万别,而且这些因素随着时间和空间都不断变化着。
因此,通过理论的本构关系和计算模型来模拟这种复杂的过程号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差。
同时还应当看到,人们对地质体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着,有一些问题目前仍不能很好地认识和解决。
如对与时间有关的变形和断裂现象仍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如果对与之相关的模拟期望过高是不切合实际的。
再者,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拟结果的精确程度。
由于参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它们的选取就成为工程地质模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因此,对参数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处理,从概率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的角度提供模拟参数。
可见,工程地质模拟并不是绝对的定量化方法,它正处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中。
在工程地质研究中,模拟是为了正确描述研究对象,预测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深化对研究对象及其模型的认识。
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和输入参数的可靠性。
模型乃是实体简化而不失真的摹体。
研究对象不加以简化,难以用数学语言描述,无法模拟;然后,模型如果失真,也就不是实体的摹体。
判断是否失真的准则是“等效性”,即模型对于激励的响应与实体是否一致或近似,简而言之,等效性是处理特定问题时,在功能上模型对于实体的一致性或相似性。
一般认为,当模拟结果以一定精度再现,并与观测数据系统或现象类似时,便认为模型结果良好,但须注意问题的多解性,不注意问题的多解性常常是数值计算失误的重要原因。
对于地质体缺乏充分正确的认识,受主观直觉的引导,或对模型本身缺乏实质性的认识,在实际资料的处理,边界条件、初始条件的确定等方面往往就会偏离实际,这将会导致建立一个歪曲问题本质的地质模型或力学模型。
因此,在工程地质模拟中,模型的正确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定量研究,加快了工程地质问题定量研究的步伐。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倾向,即认为先进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手段必然获得可靠的计算结果。
其实,无论计算方法与计算手段多么先进,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最终仍然取决于计算的人,取决于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正确理解与概化。
因此,基础地质调查、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工程地质问题的定性分析并不因为先进模拟手段的出现而失去其作用,相反,它们在工程地质模拟中显得更为重要。
11.3 工程地质评价工程地质评价应是一个评价系统,它包括诸如工程地质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等内容。
11.3.1 评价的基本原则工程地质学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科学,其出发点就包括工程和地质这两个方面。
它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地质问题研究,而是紧密结合建设的工程、针对工程建筑物的具体特征来分析研究地质条件,这是工程地质区别于其他地质学科的关键,也是工程地质分析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因此,工程地质评价的基本原则为:(1)以工程地质资料的收集为基础,以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为目标;(2)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物的特点,针对建筑物的特点论述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3)强调地质条件与建筑物的相互适应性,即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做不同特性建筑物的设计;同时针对不同建筑物的特性,对地质条件做相应的改良措施。
11.3.2 评价的对象进行工程地质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对象。
工程地质评价的对象因工程的需要而大不相同,它可大可小。
评价对象大可对一个坝址、一个地区、一个河段进行评价,如三峡坝址工程地质评价、某地区工程地质评价等。
中可对一个建筑物进行评价,如某地下厂房工程地质评价、某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某大楼工程地质评价等。
小可对一个建筑物的某一具体部位进行评价,如地下厂房左边墙工程地质评价、溢洪道右边墩工程地质评价、某大桥桥墩工程地质评价等。
11.3.3 评价的内容工程地质评价一般来说应包括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两部分。
分项评价是对工程建筑物或工程区有影响的各种工程地质因素进行逐项分析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工程建筑物或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进行总体的分析评价。
分项评价是综合评价的基础,综合评价是分项评价的结论,同时,综合评价也是采取工程地质措施和工程设计的依据。
由于工程或建筑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工程地质评价内容不尽相同。
有时可能是一些大项,如对某一个完整的工程来说可能包括区域环境、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风化卸荷、岩体结构及质量、水文地质条件、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等。
有时可能是一些小项,如对建筑物的某一具体部位有影响的可能就是一条断层,甚至是断层宽度、延伸长度、断层充填物、起伏差、发育密度等。
11.3.4 评价结果工程地质评价结果,一般包括三种类型。
(1)可行性评价针对一个工程项目或工程建筑物,从工程地质条件的角度来说是否可行,即为可行性评价。
这种评价的结果只有两个:可行或不可行。
这种评价往往是在工程勘察的早期阶段做出,一般它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概念性的评价。
(2)优劣评价工程中往往仅给出可行与否是不够的。
一般来讲,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任何一个地质体都存在一定的地质缺陷,将地质缺陷作适当的处理就可以将地质条件进行改良,变不可行为可行。
工程处理的工程量往往是与地质缺陷的严重程度有关。
因此,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也就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给出不同程度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称之为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评价。
目前对优劣程度尚无统一的级别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等,也可以分别称之为优、良、中、差、劣。
(3)量值评价在工程实际中,有时用优劣评价仍显得粗糙,难于进行方案的比较,因此有时需要进行定量的评价。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资料的有限性,完全做到定量评价常是困难的。
但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或一具体的工程部位,或某一个或几个工程地质指标,是可以用数值的大小做出评价的。
这种数值评价有时是一个数值,如岩体质量指标(RQD)、斜坡稳定性系数、抗滑安全系数、抗剪指标、安全坡角等;也可以是一个人工给定的值,如某一条件的优劣可以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