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模拟与评价参考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工程地质模拟与评价

11.1 概述

模拟是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地质问题的有效手段。几十年来,工程地质工作者在充分吸取相关学科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工程实践,形成了重视工程地质原型研究,以工程地质模型为基础的工程地质模拟和方法。模拟研究按采用的手段可分为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两大类型。数值模拟主要包括有限元、边界元和离散元等方法;物理模拟包括光弹模拟、电模拟和相似材料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等。

模拟研究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再现复杂工程地质现象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以下问题进行论证:①验证地质分析所建立的机制模型或概念模型是否符合实际,并对其演化机制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②量化评价地质现象演化过程中,各主要控制要素之间及其与主导内、外作用力间的相互关系,论证所建立的分析评价模型是否合理;③量化评价地质现象或过程在所处环境条件下的演化和发展趋势,论证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是否可信;④量化评价工程设计或治理措施的效果,论证拟订的对策和方案是否有效和优化。

现代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场地条件也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量测技术的发展,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的理论和方法发展迅速,使得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更加广泛,研究的课题更加深入。一方面,飞速发展的工程地质学不断地提出新的难题,用现成的数学、力学理论对其无法作出确切的描述,工程地质模拟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手段;另一方面,模拟方法的不断成功应用,深化了人们对许多工程地质现象的理解,有力地推动了工程地质学科的定量化进程。

工程地质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勘察手段,应用工程地质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原理方法、分析与工程相关联地质体的性质、特征以及各种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或地质环境对工程建筑物的适宜程度以及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其结果可直接为工程设计提供有关参数和相关设计依据。工程地质问题的复杂性给工程地质的评价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到目前为止,很难找到一种通用的办法去评价所有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本章主要阐述和总结从工程地质模型建立到实施工程地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的过程和工作思路,并介绍工程地质评价方法。

11.2 工程地质模型与模拟

11.2.1工程地质模拟的工作步骤

1.工程地质条件的调研

工程地质条件的查明是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也是模拟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工程地质条件的调研,不仅限于地质测绘,野外坑槽探及钻探、试验和长期观测也是常用的手段。各具体的工程地质问题所侧重的调研内容不尽相同,如对区域稳定性问题,着重研究的是地壳现代应力场特征、断裂的现代活动与地震以及与此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等。值得注意的是,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测试,与地质体本构关系相关的地质条件的查明是本阶段不可忽视的工作。

2.工程地质模型的概化

地质模型是在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体的概括或简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定性研究结论的归纳,故也可称为“概念模型”。如对水库诱发地震控制性断裂的认识、地质边界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组合特征、断层危险性分区分带及可能震中的判断等,即可看作为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模型,应当看到,这种对地质体的认识必须是全面的、总体的,否则只能看作为模型的某一片断。可以认为,工程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论证地质模型,解决工程地质问题。

3.力学模型的建立

在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抽象、简化和概括,便可建立工程地质模拟分析的力学模型。力学模型是直接用作数值计算或物理模拟的,因此它必须突出控制工程地质问题的主导因素,既能准确地反映地质体的客观实际,同时又具有力学分析的可能性、计算机条件保障的可行性或模型实验的可操作性。与力学模型建立直接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①具相对独立的力学结构范围的选取;②地质条件(包括诸如断裂的选取)的确定;③计算边界条件(位移边界条件、应力边界条件和混合边界条件)的选用等。

4.模拟结果的检验

模拟应当满足一定的精度和可靠度。除通过适当的数学手段进行检验外,最根本的方法是将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对比。检验时如果只挑选少数的数据核对,可能由于机会上的巧合,结论仍是错误的。只有针对具体的问题,采用整套的数据,才能取得真正符合实际的检验效果。如果模拟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应分析原因,或着手改善输入数据,或修改

力学模型和模拟方法,有时需要对工程地质模型进行调整。

11.2.2 关于工程地质模型

工程地质模拟是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手段,它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工程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工程地质模型的正确性,而且必须通过工程地质实践加以检验。

地质模型是在工程地质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体的概括或简化。地质体是在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复杂体系,它不仅表现在岩性的复杂多变,还表现在地质结构面的千差万别,而且这些因素随着时间和空间都不断变化着。因此,通过理论的本构关系和计算模型来模拟这种复杂的过程号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偏差。

同时还应当看到,人们对地质体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着,有一些问题目前仍不能很好地认识和解决。如对与时间有关的变形和断裂现象仍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如果对与之相关的模拟期望过高是不切合实际的。

再者,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拟结果的精确程度。由于参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它们的选取就成为工程地质模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对参数必须进行适当的统计处理,从概率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的角度提供模拟参数。

可见,工程地质模拟并不是绝对的定量化方法,它正处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之中。

在工程地质研究中,模拟是为了正确描述研究对象,预测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同时,在分析过程中深化对研究对象及其模型的认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和输入参数的可靠性。

模型乃是实体简化而不失真的摹体。研究对象不加以简化,难以用数学语言描述,无法模拟;然后,模型如果失真,也就不是实体的摹体。判断是否失真的准则是“等效性”,即模型对于激励的响应与实体是否一致或近似,简而言之,等效性是处理特定问题时,在功能上模型对于实体的一致性或相似性。一般认为,当模拟结果以一定精度再现,并与观测数据系统或现象类似时,便认为

模型结果良好,但须注意问题的多解性,不注意问题的多解性常常是数值计算失误的重要原因。

对于地质体缺乏充分正确的认识,受主观直觉的引导,或对模型本身缺乏实质性的认识,在实际资料的处理,边界条件、初始条件的确定等方面往往就会偏离实际,这将会导致建立一个歪曲问题本质的地质模型或力学模型。因此,在工程地质模拟中,模型的正确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