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的中俄关系
为什么中俄关系让人舒服
为何中俄关系让人舒服与人交往,不论是志同道合还是惺惺相惜,但凡要处得融洽,彼此和谐,归根结底都要以双方感到舒服为前提。
国与国的关系和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其实是相通的。
近日,一则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评价同中国打交道“很舒服”的消息受到广泛关注。
笔者认为,“舒服”一词不仅很接地气,而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俄关系的现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大邻国,中俄关系中的“舒服”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其一,这是一对完全平等的相互关系。
21世纪的中俄两国不存在主从、高低、老大哥与小兄弟之分。
双方在政治上相互尊重,经济上互利共赢,国际事务中密切协调。
双方从不凌驾于彼此,也不将自身意志强加于对方。
其二,这是一种高度信任的相互默契。
双方相互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发展道路和社会政治体制,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彼此坚定支持,在交往中不相互猜疑,也不相互使绊。
其三,两国关系中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和“疙瘩”。
中俄2004年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为国与国之间化解历史遗留的边界、领土纷争树立了榜样。
不仅如此,中俄还积极探讨中方参与俄远东开发合作,把本来困扰两国关系的最敏感、复杂因素转化为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和双方合作的亮点。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当代的中俄关系是建立在合作共赢基础上的新型国家关系。
双方开展合作,不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赢者通吃,而是始终注意相向而行,照顾彼此的关切,做到互惠共赢。
中俄双方达成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共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精神。
中俄这种“舒服”的双边关系,应该成为当今世界国与国关系的典范。
战后70年,总体和平的国际秩序得以保持,但倘若真要论让彼此都感到舒服的国家关系,恐怕为数不多。
例如某些大国仗着自己财大气粗,“肌肉发达”,就四处煽风点火,拉帮结派,但凡不合心意,轻则指指点点、说三道四,重则威胁恐吓、拳脚相加,怎一个任性、一个霸道了得。
又例如某些海上岛国,成天觊觎别国的领土,强词夺理,惹是生非,让人一刻都不自在。
【推荐下载】7000字国际政治:中俄关系
7000字国际政治:中俄关系论文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以下就是由编辑老师为您提供的7000字国际政治论文。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7月17日至19日对中国进行其担任俄罗斯总统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北京宣言》和《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时双方准备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着手进行谈判。
期间,普京明确提到,两国关系现有的坚实基础来自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和江泽民主席的不懈努力。
而他这次访华的目的就是要巩固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制定发展两国关系的长远目标。
俄决心与中国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将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要不断努力,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1这一切都意味着普京任内的俄罗斯将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两国关系这一既定的长远目标,表现出俄罗斯在新世纪中对中俄关系政策上的连续性。
而这一系列事件也使得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俄这两个因其相互关系发展变化而决定着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和地域战略状况的变化,甚至带动整个国际关系的分化和改组的欧亚大陆中最大的邻邦。
人们不禁要问,中俄两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在21世纪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中俄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在21世纪究竟又会怎样发展呢?本文拟从中俄两国现有关系的政治基础、两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两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自安全环境等几个角度对21世纪中俄关系的发展作简要的分析。
1991年12月,中俄两国在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随着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12月17日至19日的首次访华,中俄两国以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联合声明、联合公报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协议文件等条约法律形式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和基本准则,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处理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
【推荐下载】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政治
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世界政治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尤其是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处理国际事务中,对许多事关全球和地区和平、安全、稳定和发展的的问题上负有重大责任,这是一篇21世纪初中俄关系展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俄罗斯总统普京于7月17日至19日对中国进行其担任俄罗斯总统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北京宣言》和《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时双方准备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着手进行谈判。
期间,普京明确提到,两国关系现有的坚实基础来自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和江泽民主席的不懈努力。
而他这次访华的目的就是要巩固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制定发展两国关系的长远目标。
俄决心与中国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将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要不断努力,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1这一切都意味着普京任内的俄罗斯将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两国关系这一既定的长远目标,表现出俄罗斯在新世纪中对中俄关系政策上的连续性。
而这一系列事件也使得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俄这两个因其相互关系发展变化而决定着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和地域战略状况的变化,甚至带动整个国际关系的分化和改组的欧亚大陆中最大的邻邦。
人们不禁要问,中俄两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在21世纪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中俄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在21世纪究竟又会怎样发展呢?本文拟从中俄两国现有关系的政治基础、两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两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自安全环境等几个角度对21世纪中俄关系的发展作简要的分析。
一、中俄两国具有较好的合作历史、两国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牢固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1991年12月,中俄两国在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随着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12月17日至19日的首次访华,中俄两国以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联合声明、联合公报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协议文件等条约法律形式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和基本准则,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处理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
浅谈中俄关系
浅谈中俄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于7月17日至19日对中国进行其担任俄罗斯总统后的首次国事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在北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北京宣言》和《关于反导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时双方准备就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着手进行谈判。
期间,普京明确提到,两国关系现有的坚实基础来自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和******主席的不懈努力。
而他这次访华的目的“就是要巩固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制定发展两国关系的长远目标。
俄决心与中国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将有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要“不断努力,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水平”。
1这一切都意味着普京任内的俄罗斯将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两国关系这一既定的长远目标,表现出俄罗斯在新世纪中对中俄关系政策上的连续性。
而这一系列事件也使得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俄这两个因其相互关系发展变化而决定着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和地域战略状况的变化,甚至带动整个国际关系的分化和改组的欧亚大陆中最大的邻邦。
人们不禁要问,中俄两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在21世纪继续加强两国之间的关系?中俄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在21世纪究竟又会怎样发展呢?本文拟从中俄两国现有关系的政治基础、两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战略以及两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各自安全环境等几个角度对21世纪中俄关系的发展作简要的分析。
一、中俄两国具有较好的合作历史、两国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牢固的政治和法律基础1991年12月,中俄两国在原中苏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随着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于1992年12月17日至19日的首次访华,中俄两国以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签署联合声明、联合公报以及一系列重要的协议文件等条约法律形式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础和基本准则,即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它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处理发展两国之间的关系。
如在******主席与叶利钦总统共同签署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声明》中明确指出的:“中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
21世纪和平交往的例子
21世纪和平交往的例子
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与务实合作具有全球意义,正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中俄关系是21世纪国家间有效互动的典范。
”
中俄“肩并肩”,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迈出坚定步伐。
中俄“手牵手”,为推动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202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1470亿美元,再创新高。
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顺利推进,两国持续拓展在低碳能源、数字经济、农业以及疫苗等领域合作,共享时代机遇,合作蛋糕不断做大。
中俄迄今最大核能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7号、8号机组和徐大堡核电站3号、4号机正式开工,两国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正式启动,科技合作创造崭新成绩。
中俄全方位务实合作展现出巨大优势,为合力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中俄力量”。
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
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中俄两国的历史渊源源远流长,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演变,至2023年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回顾并分析人教版2023年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展示两国友好合作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合作的潜力。
一、起源和初期交往中俄两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的贸易交流。
早在清朝时期,中国和俄罗斯帝国之间就有了一定的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
然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两国之间出现了一系列冲突和矛盾,最著名的是中俄边界争端。
二、冷战时期的紧张关系在二战之后,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漫长而紧张的时期,即冷战时期。
苏联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者,而中国则成为了另一个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
然而,在冷战初期,中苏关系相对友好,两国互相提供支持并共同对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地缘政治上的竞争,中苏关系逐渐紧张起来。
1960年代中期,中苏两国开始发生分歧,尤其是在对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反对美国的立场上。
最终,中苏交恶,两国关系几乎陷入冷战状态。
三、中国改革开放和中俄友好关系的重建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俄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机遇。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动力。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俄两国重新建立友好关系创造了机遇。
1989年,中国和苏联(后来的俄罗斯)领导人进行了重要的高层互访,为两国之间的和解和合作打下了基础。
此后,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包括经贸、文化和科技等领域。
四、21世纪的合作共赢21世纪以来,中俄关系进一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两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双边经济合作稳步增长,文化和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在经济领域,中俄两国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伙伴。
两国围绕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项目。
此外,中俄两国还加强了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合作,共同维护了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稳定。
五、未来的展望展望未来,中俄两国的合作潜力巨大。
论新时期的中俄关系
论新时期的中俄关系摘要:冷战后,中俄关系已步入了平稳发展、充满生机的历史新时期。
新时期中俄关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排除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而对发展国家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二是双方确立了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国家关系准则;三是中俄既不结盟,也不对抗,更不会针对第三国;四是发展务实的经贸合作。
中俄两国深入发展双边关系具有安全利益和政治主张增多,地缘优势独特,经济互补,政策相互迎合等多种有利条件,因而中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但双方也应高度正视和解决所面临的敏感问题。
关键词:中俄关系冷战合作伙伴共同进步正文:冷战后,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发生深刻演变,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多极化趋势发展中的两个重要国家及最大的邻国,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与恩恩怨怨几十年,甚至发生过军事对抗的中苏关系相比,中俄两国关系出现了平稳发展,充满活力的积极势头。
近年来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也趋于深化,中俄两国已就构筑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实践证明,中俄关系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新时期中俄关系的确立及积极进展新时期中俄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从中苏关系正常化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
1989年5月,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应邀访华,同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高级会晤。
这次访问标志着中苏两国在对抗了30年之后,终于走向和解,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此次高级会晤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双方确立了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关系。
邓小平用“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形象地概括了这次高级会晤的重要意义。
中苏关系的正常化成为两国发展长期稳定友好关系的新起点。
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关系,都有显著进展。
李鹏总理1990年4月访问苏联,双方签署了《两国政府关于在中苏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信任的指导原则协定》、《关于两国经济、科学技术长期合作纲要》等6个政府间文件,使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具体化。
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新特点
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新特点郑羽〔编者按〕2009年9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庆祝中俄建交6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外交部前副部长、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张德广,中国驻俄罗斯前大使刘古昌等近百名外交官、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我们选取其中的几篇发言刊登如下。
中俄建交60周年是我们两个伟大民族共同的节日。
在过去的60年里,我们不仅有最初的10年蜜月,而且还拥有进入21世纪以来富有成效迅速发展的10年。
在这10年里,中俄关系曾显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其一,新世纪之初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关系处于新的发展平台。
这种战略协作关系通过2001年7月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及后续文件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两国的多领域合作得到了全面规划,两国在全球问题领域,相邻地区和双边领域的合作开始更加均衡与全面的发展。
其二,全面解决了妨碍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随着2004年10月16日《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签署,中俄边界划分问题全部解决,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并为相邻地区的经贸合作与人民交往开辟了新阶段。
其三,两国的友好协作关系开始具有更加深厚的民间基础。
从2006年开始,我们两国政府精心组织了“中国年”、“俄罗斯年”和“俄语年”,明年还将举办“汉语年”,加深了我们两大民族的相互了解,深化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其四,中俄战略协作的静态劣势和和动态劣势都发生了微妙变化。
中俄两国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俄两国实力与西方集团对比的明显的静态劣势,中俄之间双边合作的加深也减弱了彼此间不能够为对方的发展提供市场支持和投资支持的动态劣势,使双方之间的战略协作更少的受到各自与第三国关系的牵制。
中俄美三角关系中中俄两国的地位开始出现实质性的变化。
其五,中俄之间的战略协作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实际功能,有效地改变了相关地区的战略态势。
论中俄关系
论中俄关系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军事,经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当然,由于它离中国的距离,导致了中俄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
在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成立时,由于历史的多变性,中国和俄罗斯前身苏联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摩擦以及恩怨。
众所周知,中共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中国的进步人士因国家内忧外患而从当时的苏维埃共产党学习借鉴从而产生的。
从清朝康熙时期到如今21世纪,从1689年签定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到2001年7月中俄两国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可谓是历经坎坷,过去的历史已不能改变,在这历经坎坷,风雨变换的四百年来后,中俄关系终于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抗日战争时期,无论是道义上还是物资上,苏联也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援助,甚至在抗战末期,出兵东北,建立远东军,击败了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为中国抗战胜利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友好,是至今中方,俄方津津不忘的话题之一。
在那个充满动乱的年代,苏联给与中共的各种物资的援助,还有接受大量中国赴苏青年学习高等知识,从而报效祖国,参与建设中国的新社会主义作出了大量贡献。
正是有了中苏之间的伟大友谊,苏联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派遣了超出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大批专家。
正如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薄一波等人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所记录的那样,苏联人民在50年代对中国的援助是真诚的;正是有了苏联的技术援助,才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自己的汽车、飞机和坦克的历史。
苏联在20世界50年代对华的经济援助的不仅帮助中国提前实现了工业化改造,更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令人遗憾的是,之后中苏关系发生了裂痕,由于两国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或者说是国家的经济利益的冲突,导致两国的冲突,分歧越来越大,甚至到了发生战争的边缘。
不过好在21世纪,中俄关系复苏,又回到了一个全面合作全面交往的时期。
另外,从中俄两国的战略关系和外交关系来看,两国的战略协助伙伴关系需要不断加强。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摘要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
它有利于中俄两国的发展。
中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由来已久,两国有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相连接,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良好的基础。
在未来的一些年内着这种关系会的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事物的发展存在着矛盾,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可能存在利益不同的地方甚至因此会产生摩擦,但是这些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双方国家可以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增强互信,扩大合作的领域。
这样能够使中俄的关系稳定得向前发展,达到互利双赢,今后双方的合作会迈上一个新的高峰。
关键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型关系互信合作高峰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渊源及其内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渊源中俄之间的关系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目前国际上中苏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中俄两国有4300多公里的边境线相连接,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重大责任。
中俄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将产生重要和深远影响。
(一)建国初期中苏关系及其表现1、建国初期中苏关系新中国建立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世界被划分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东西方国家处于冷战时期。
这一时期中苏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结盟、对立、关系正常化。
2、中苏关系表现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结盟。
这一时期的新中国刚刚建立,百业待举,百废待兴。
正在此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封锁,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国采取了求助于苏联这个意识形态相同的社会主义国家。
也就是因为这样,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双方建立了外交关系。
并且两国于1950年2月,签署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其中规定缔约国顾及彼此安全及经济发展之利益,同意在和平在建以后,依照彼此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与不干涉内政之原则下,共同密切友好合作。
关于中俄关系的战略思考
关于中俄关系的战略思考欧颖中俄关系的发展在经历了睦邻友好关系、面向21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后进入了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
发展中俄关系不仅成为两国外交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道路走向何方将取决于影响两国关系问题的变化和发展,谋求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是中俄两国最大的共同战略利益和互利共赢的持续性保障,是中俄战略关系第二个10年关键期的重要任务。
中俄关系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中俄两国既是政治军事大国,又互为最大邻国、主要战略伙伴国。
深化中俄关系在两国战略全局中均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
(一)中俄两国同是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中国和俄罗斯同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俄罗斯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很多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俄罗斯同时也是世界军事大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拥有最多的外汇储备,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二)两国地理位置均十分重要。
俄罗斯西临欧洲、东临太平洋,与美国接壤,北接北冰洋,南接中国大陆,处于亚欧大陆的交界地带。
中国位于俄罗斯的南部,与十几个国家接壤,南临东南亚各国,东临韩国日本。
中国是大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对该地区稳定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三)两国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
古俄罗斯在公元9世纪就已出现,如今俄罗斯拥有130多个民族,宗教林立;由于横跨了亚欧大陆,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
其中,俄罗斯的文学、美术和古典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文化对中国周边的国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东亚各国的文明发展都留有中华文化的影子和痕迹,中国是东亚文明圈的起源地和发祥地。
中俄两国的地缘政治和文化传统表明:发展中俄关系是中国两国对外关系中非常重要、应当优先考虑的一项内容。
中俄关系的发展与国际格局的变化
中俄关系的发展与国际格局的变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地缘政治的变幻,中俄关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对国际格局的变化所做出的贡献。
1.历史背景中俄关系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
早在17世纪,中俄两国就建立了充满互动的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诸多起伏。
特别是在冷战时期,中苏关系非常紧张,两国陷入了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中。
2.现状然而,在21世纪初,中俄关系经历了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政府间的合作共识以及经济上的互补性,使中俄关系开始走向亲密和务实的合作。
如今,中俄关系已经升级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
3.政治层面在政治层面上,中俄两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他们共同维护了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稳定,分享了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并在国际论坛上相互支持。
此外,中俄还建立了一系列双边合作机制,如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为两国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4.经济层面中俄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双方加强了能源、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而俄罗斯则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之一。
此外,两国还推动了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和“中俄欧铁路货运线”等,这些项目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并促进了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5.安全层面在安全方面,中俄加强了军事合作与战略沟通。
双方经常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并分享情报信息。
这种合作不仅增强了两国的军事实力,也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中俄关系的发展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地缘政治平衡的改变中俄关系的密切合作使得东方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得到了显著提升。
两国的合作促使世界在地缘政治平衡上发生了有利于东方力量的变化,使得西方不再是唯一的决策中心。
2.国际多极化格局的构建中俄作为国际大国,积极推动国际多极化进程。
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及影响因素
中俄关系的未来走向及影响因素[摘要]21世纪中俄关系发展的好坏,两国是保持对立、对抗,还是和平、合作,对于保持两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对于两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局势的稳定和发展,对于保障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以及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横行,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正因为此,我们研究中俄新的历史时期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俄关系;冲撞性;复杂性自苏联解体后,中俄双方由于共同利益的不断增加,对对方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总体上双边政治关系发展迅速、平稳,为两国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梅德韦杰夫当选总统以后,选择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就是中国,显示了两国关系的空前友好。
中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战略合作的内容在不断充实、范围不断扩大,在纷繁复杂的大国关系中形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
尽管如此,中俄关系也还存在着一些难以回避的复杂问题,我们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以期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拓宽视野、消除障碍提供借鉴。
一、中俄关系中国家利益的冲撞性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两国关系的好坏对各自的国家安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这种地缘政治上的固有制约因素不会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而彻底消失。
中俄两国虽然有过合作与睦邻的历史,但毋庸讳言,在过去几百年里,双方的对抗和敌视不仅时间长,而且影响也深刻。
1 从中俄两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上看,这两个世界上伟大民族都不存在成为某一大国或集团附庸或“小兄弟”的可能。
从中国的民族性和历史传统看,中国有被异族奴役和侵略的历史,但同样也有勇于抗争、不甘屈居的民族特性。
中国人永远不愿做哪一强国的附庸,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为了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统治,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斗争。
因此,我们非常珍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是我国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21世纪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21世纪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综述许华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之际,为配合中俄关系史上的创举——“俄罗斯国家年”的活动,加强中俄两国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于2006年6月19~20日在中国北京共同举办了“中俄社会科学论坛”。
论坛由“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和“全球化与中俄经济”国际会议两部分组成。
该活动为“俄罗斯年”的国家级项目之一。
“中俄关系:历史、现状与未来”国际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共同承办。
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复旦大学、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世界历史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和学者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东方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和俄罗斯人文基金会等机构的知名汉学家及其他专家共6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此次活动旨在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的学术特色和优势,给中俄两国研究历史和国际关系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个相聚一堂的机会。
会议共分3个研讨单元,议题分别为:中国和俄罗斯历史;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地区合作。
一发展中俄关系的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在会议的主旨发言中指出,国际和地区形势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受挫之后并没有出现本质性的改变,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有新的发展,地区争端和冲突不断升级,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
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为中俄关系的深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中俄两国维护国际和平,利用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战略协作面临新的考验。
同时,中俄战略协作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世界和平力量在增长,国家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
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中俄关系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来概括:1. 历史演变:早期历史(20世纪初):中俄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采取了相似的立场,因为它们都是列强的受害者。
俄国帮助中国抵抗外国干涉,如俄日战争后的辛丑条约。
冷战时期(20世纪中期):中苏关系在冷战时期开始紧张,两国之间的冲突升级,包括中苏边界冲突。
中美关系的改善也对中俄关系产生了影响。
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中苏关系得以改善,双方在许多领域展开合作。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进一步改善,两国建立了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
21世纪:21世纪初期,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包括边界问题的解决。
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在多个领域,包括能源、军事、经济等。
两国的领导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立了稳固的政治关系。
2. 发展趋势:政治合作:中俄关系的政治合作在继续加强,两国领导人进行了频繁的高层互访,加强了双边合作和协调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
他们也共同捍卫了多边主义和国际法。
经济合作:中俄经济合作逐渐扩大,尤其是在能源领域。
俄罗斯向中国提供天然气和石油,而中国成为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
两国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展开基础设施和贸易合作。
军事合作:中国和俄罗斯在军事领域合作密切,包括军事技术和联合军演。
他们进行了多次联合军事演习,展示了军事合作的力量。
多边合作:中俄两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加强了合作,共同捍卫国际秩序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他们也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协调立场,如叙利亚、伊朗和朝鲜等问题。
总的来说,中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波折,但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改善和加强。
两国的合作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多边领域,预计未来会继续深化,因为双方对维护稳定和发展的共同利益依然存在。
然而,也需要注意,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其他因素可能会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趋势。
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
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第一篇:形势与政策中俄关系论文形势与政策浅谈中俄关系 13级城规一班宁致远浅谈中俄关系如今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关系也日趋复杂,每天打开电视,各种新闻节目总是将目光聚焦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摩擦上。
台海问题,中日关系,钓岛局势,南海问题,中印边界,让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听了都头皮发麻。
当然,不能让我们忽视的,还有与中国远隔万里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
然而,我们有一个重要的邻居,他曾经辉煌,然后衰落,如今再度崛起,他与我们有着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内,在历史上,我们与他亦敌亦友。
而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却时常被民众所忽视。
他就是俄罗斯。
中俄关系实际上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
俄罗斯独立以后,由于中俄两国领导人和政府在两国关系上都采取冷静、郑重和从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中俄关系不但没有停滞和倒退,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军事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顺利和健康的展,两国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两国经济关系落后于政治关系、边界勘界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两国边境人员进出交往中的某些无序现象等问题有可能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中俄两国平等信任、睦邻友好关系形成和发展是由历史教训、国家利益、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等主导因素决定的。
这些主导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和有深厚基础的,它们将对两国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形势与政策浅谈中俄关系13级城规一班宁致远中俄两国在亚洲互为两个最大的邻国,中国和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国土加在一起几乎占亚洲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两国之间有4300多公里漫长的边界线,两国又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5个核国家中的成员,中俄两国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对亚洲和世界的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重要的影响。
在世纪之交和下个世纪,中俄关系的前景如何,对亚洲和世界会有什么影响,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关注的话题。
俄罗斯所拥有的中西伯利亚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领土。
古代时,我们便与这片土地产生了诸多的联系。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中俄关系自20世纪中期建交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成为国际上重要的战略伙伴。
中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既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包括双方自身的固有问题。
本文将从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限制性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俄关系的发展历程自中俄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关系紧张,甚至发生了中苏交界冲突。
但是随着苏联解体,中俄关系出现了明显的转机。
1991年,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国家,中俄建交史远的两国开始了新一轮的友好合作。
通过多次高层互访和签署各种合作协议,中俄关系逐渐恢复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俄关系进入了高水平发展期。
双方利用好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促进了政治、经济、贸易等各领域的合作。
2010年以来,双方还签署了一系列重要的合作协议,推进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设。
2018年,中俄关系再次升格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俄关系面临的限制性因素尽管中俄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面临了一些限制性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双方的合作进程和关系发展。
1. 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中俄两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着双方的合作意愿和程度。
特别是在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中俄合作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和影响。
一些西方国家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的重置战略,试图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和存在感。
这为中俄两国的合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 经济领域的矛盾与挑战中俄两国在能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合作潜力,但是也存在一些矛盾和挑战。
例如在能源领域,由于两国对能源价格、供应方式等方面存在分歧,使得双方在能源合作方面存在较大的挑战。
3. 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不足中俄两国之间的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相对薄弱,这使得两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程度不足,影响着双方关系的深入发展。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摘要】中俄关系自建交以来经历了起伏,但始终保持着坚定不移的合作关系。
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为两国和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在发展的过程中,中俄关系也面临诸多限制性因素,如历史遗留问题、地缘政治压力、外部干预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和发展。
尽管如此,中俄关系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双方可以通过不断加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等措施,扩大合作领域,实现互利共赢。
未来,中俄关系有望在多边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际和地区稳定与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中俄关系的前景值得期待,其战略意义和建设性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向着更加稳定和成熟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中俄关系、发展历程、合作领域、限制性因素、未来发展方向、影响、前景、战略意义、建设性合作。
1. 引言1.1 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体现在两国地缘政治地位的重要性和双边合作潜力的重要性。
中俄两国地理位置优越,占据着亚洲大陆的中心和东北部,对世界政治格局和地缘战略影响重大。
中俄两国拥有庞大的陆地边界,稳定的国际地缘政治地位是中俄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
中俄两国经济实力雄厚,经济互补性强,双边合作潜力巨大。
中俄两国在能源、军工、高科技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合作基础,双方经济合作有利于提升双方国际竞争力及实现共同繁荣。
中俄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其不仅对双方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更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是21世纪全球战略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中俄关系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自17世纪以来,中俄两国就陆续发展了各种形式的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在19世纪,中俄两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858年的《北京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公约》,这些条约确立了两国的边界,并为后来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20世纪初,中俄两国先后经历了革命和战争,虽然在某些时期存在分歧和摩擦,但也有过一些合作与联盟。
21世纪初的中俄关系
第28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月 Vol. 28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6────────── 收稿日期:2005-09-02作者简介:吴文华(1960-),男,河北迁安人,唐山师范学院社会科学与管理系副教授。
- 48 -21世纪初的中俄关系吴文华,钟瑞荣(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随着人类进入新的千年,中俄两国关系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达到新的深度;但是,冷静地看,中俄关系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正视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使两国关系继续深入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将是两国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共同的利益需求和深厚的战略利益基础,将使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俄关系;战略机遇期;共赢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1-0048-03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算起,中俄关系已有13年的平稳发展。
两国携手走进了新世纪,双方关系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近两年中俄关系继续深入发展。
2004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2008)》、《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及关于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市场准入协议;俄罗斯对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给予坚决支持,中国则在北奥塞梯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严厉谴责恐怖主义行径,中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2005年7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和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8月18日至25日中俄成功地举行了军事演习,标志着中俄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拓展,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到新的水平。
一、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基本轨迹中俄两国从1992年“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确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到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中俄关系上了四个台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俄罗斯的双头鹰政策
1 9 年 苏 联 解 体 后 .西 方 国 家 为 确 保 俄 罗 斯 走 资 本 主 义 道 91 路 . 叶利 钦 政 府 提 出 了庞 大 的 “ 济 援 助 ” 向 经 承诺 。 罗 斯 因此 奉 行 俄
向西 方 “ 边 倒 ” 外交 政 策 . 俄 关 系 发展 缓 慢 。但 是 , 方 对 陷 一 的 中 西 人 经 济 困境 中 的俄 罗 斯 的 援 助 “ 口惠 而 实 不 至 ” 促 使 俄 罗斯 改 变 , 策 略 . 19 于 9 2年下 半 年 提 出 了既 面 向西 方 , 面 向东 方 的 “ 头 鹰 又 双 政 策 ” 中俄 关 系得 以稳 步 向前 发 展 。 ,
俄 罗 斯 近 2 0 3 0年 来 首 次 真 正 面 临沦 为世 界 二 流 国家 . 或 三 0- 0 抑 流 国家 的危 险”
一
普 京
重 要 原 因 恐怕 在 于俄 罗 斯 对 合 作 对 象 的 态 度 有 别 。
冷 战结束后 , 国在外 交领域 拖行 “ 洋战 略” 美 两 。西 面 是 “ 欧 洲 一 大 西 洋 ” 略 。 以北 约 东 扩 为标 志 , 俄 罗 斯及 独 联 洲 一 太 平 洋 ” 东 亚 战略 , 国不 仅 在 台湾 、 藏 、 疆 美 西 新 等 问题 上 遏 制 中 国 , 且 还 通 过 在 东 亚 的坚 实 盟 友 , 中 国周 边 部 而 在
的 穆 斯林 少 数 民 族 . 以 . 国 同 俄 罗 斯 一 样 , 不 希 望 在 中亚 出 所 中 也
中俄 两 国在 建 立 多 级 世 界 方 面 有 共 同 的 利益 诉 求 。 良好 的 中
俄 关 系 , 俄 罗 斯 的重 要 意 义 在 于 : 方 阵 线 越 稳 固 , 西 方 采 取 对 东 对 行 动 时 就 越 有 信 心 ; 中 国来 说 也 具 有 重 要 的 战 略 意 义 : 国北 部 对 中
成 立 自己 的管 辖 机 构 ,受 哈尔 滨 管 辖 ,进 入 此 地 还 需 办理 海关 手
对 中俄 关 系持 悲 观 论 调 的人 认 为 . 罗 斯 自我 定 位 为 欧 洲 国 俄 家 . 对 于 对 华 关 系 , 疑 更 重 视 与 欧 美 的 关 系 。俄 罗 斯 对 中 国 在 相 无 其 对 外 政 策 中 的定 位 不 高 , 我们 对俄 罗斯 的外 交 定 位 存 在 落 差 。 与 我 们 将 俄 罗斯 视 为最 重 要 的战 略 伙 伴 , 俄 罗斯 则 不 然 。 但 中国 只 是 俄 外 交 的 “ 点 之 一 ” 中俄 石 油 管 道 问 题 反 复 “ 证 ”久 拖 不 决 , 重 。 论 、
“ 三角 ” 带 。 金 地
对 中俄 关 系 持 悲 观 论 调 的 人认 为 。中 俄 相 同 或相 似 立 场 多 集 中在 政 治 与 安 全 领 域 , 经 济 、 技 、 化 关 系 来 看 , 从 科 文 中美 与 俄 美 关 系 都 远 远 超 过 中俄 关 系 。 因 为 中 俄 两 国 都 在 努 力 寻求 从 西 方 主 导 的全 球 化 进 程 中 受 益 。中 美 与 俄 美 关 系 仍是 中俄 两 国对 外 关 系 中
四、 中国威胁论
对 中俄 关 系 持 悲 观 论 调 的人 认 为 ,俄 罗斯 民族 心 理 中有 对 华 过度 戒 备 的倾 向 , 期 内似 难 以根 本 上 消 除 , 无 疑 会 制 约 中俄 关 短 这
( 责任 编辑 : 亦成 ) 罗
系 的深 人 发 展 。 面对 过 去 长 期 落 后 但 现 在 迅 速 壮 大 的 中国 , 罗 斯 俄 从 官 方 到 民间 心存 复 杂 . 罗 斯 社 会 有 关 中 国对 俄 进 行 移 民 渗 透 、 俄 掠 夺 资 源 等 各 种 版 本 的 “ 国威 胁 论 ” 中 始终 不 绝 于耳 , 有 市 场 , 很 加
具有 重要 意 义 。 而且 是 中 国推 行 新 型 安 全 观 、 型发 展 观 的重 要 平 新 台 。 同时 它 也 是 中俄 维 护 国 家 独 立 和 领 土 完 整 、打击 民族 分 裂势
和 西 部 的边 境 保 持 和 平 安 宁 ,使 中 国 能 够节 省更 多资 源 用 于 现 代 化建设 . 以应 付 未 来 来 自东 部 和 东 南 部 的 突 发 事 件 。
署 了 由 宙斯 盾 驱 逐 舰 以及 舰 载 的 标 准 导 弹 组 成 的 海 基 防御 系 统 , 且 装 备 不 断 更 新 。对 此 , 们 绝 不 能 掉 以轻 心 。 我
- 二 、 中俄经贸问题
近 年来 中俄 经 贸方 面 的 合 作 成 果 丰 硕 。 19 如 9 7年 中 俄 两 国签 署 了 建设 田湾 核 电站 合 同 , 总金 额 3 6亿 美 元 。 中 国 在圣 彼 得 堡 建 设的“ 波罗 的海 明珠 ” 合 社 区 开 发 项 目 , 投 资 超 过 1 综 总 3亿 美 元 。 20 o 8年 中俄 贸 易 达 5 0亿 美 元 。 信 随 着 中俄 两 国 经 济 的进 一 步 6 相 持 续 快速 发展 , 国 的经 贸规 模 与水 平 也 会 不 断 发 展 。如 , 罗斯 两 俄 的 纳 霍德 卡港 、海 参 威 和 中 国的 珲 春 地 区 被 联 合 国 称 为未 来 新 的
.¨困 . 1
俄 德 天 然 气 管 道 ( 越 波 罗 的海 ) 能 果 断 决 策 并 迅 速 动 工 , 个 跨 则 一
续 。消 息 一 传 出就 引 起 了 当地 居 民 的抗 议 。
— 五 、 中美俄三角关 系
“ 罗 斯 正处 于其 数 百 年来 最 困难 的一 个 历 史 时 期 。 概这 是 俄 大
俄 两国政府和人 民恩 怨相加的现代交往史。 进入 2 世 纪 , 1 中俄两 国关 系的走向格外 引人 注 目。 面对 中俄 关系 发展道路上的 障碍和 国际敌对势力对 中俄关 系的悲观论调 , 本文通过一 系列的论证指 明 2 1世纪的 中俄 关系
是 一 片光 明的 。
关键词 : 双头鹰政 策 中国威胁论 中美俄三 角关 系
。
学 术 论坛 i
论 2 世 纪 的中俄 关系 1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李祥周
摘要 : 中俄( 关 系既有共 同 对 日 法西斯 的合作历 史, 苏) 反 本 也发 生过“ 宝岛” 珍 事件这样两 国边界争 端而 造成的不幸冲 突; 既有 5 年代 亲如手足的 “ 0 蜜月阶段 ”又有 6_7 年代 兵戎相见 的惨 痛教 训 , , o-o 这些构成 中
上 西 方 的 挑 拨 离 间 , 而 一 有 风 吹 草 动 , 华 、 华 情 绪 就 通 过 各 因 厌 反 种 渠道 大肆 宣泄 。 现 在 能 源 合 作 领 域 . 表 就是 阻止 中石 油 收 购 斯 拉 夫 石 油公 司 , 是 高 度 警 惕 俄 罗 斯 成 为 中 国 的 “ 材 料 附 庸 ” 近期 就 原 。
最受重视的部分 。
■ 三 、 政治上的协调与合作
在地 区和 全 球 安 全 问 题 上 共 同 反 对 美 日新 军 事 同盟 、北 约东
扩 和 美 国建 立 国家 导 弹 防 御 系 统 , 加 了双 方 利 益 的 契 合 点 , 增 是对 中 俄 战 略协 作 关 系 的外 围补 充 。 中亚 , 国西 部 地 区 聚 集着 大量 在 中
参 考文献 :
『 冷 战 后 的 中俄 关 系 王 树 春 编 著 1 1 时事 出版 社
f1 2 中国威胁谁 陆钢 郭学堂 著 王子奇 策划 学林 出版社
『 俄 罗 斯 与 大 国及 周 边 关 系 冯 绍 雷 相 蓝 欣 主 编 上 海人 民 3 1
出版 社
力 、 怖 势 力 、 教 极 端 势 力 三 股 势 力 的平 台 。 恐 宗
有 俄方 研 究 机 构 指 出 , 要 稳 住 符 拉迪 沃 斯 托 克人 心 、 止 人 口流 若 防 失 、 变 当地 一蹶 不 振 的经 济 面 貌 , 要 与 中 国分 享 这 片 领 土 , 改 需 即
把 城市 一分 为二 , 工 业 区 租 给 中 国 人 , 期 7 将 为 5年 。 中 国部 分 ” “ 将
现 扩 张性 的 民族 势 力 ,危 机 中亚 国家 以 及 中 国 西部 地 区 的安 全 和 稳定 。 海 合 作 组织 是 中 国可 以发 挥 重 要 作 用 的 国际 组 织 。 一组 上 这 织 不仅 对 确 保 中 国西 北 战 略 方 向 的 安 宁 、西部 大 开 发 战 略 的 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