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工艺与技术-精选文档

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工艺与技术一、施工重点和难点1.钢筋混凝土桁架由上弦主梁、下弦主梁、立杆及斜杆组成。
同时在水平方向通过次梁及现浇板与其他桁架联结,节点多且节点处钢筋密集,钢筋不易绑架与安装,混凝土浇筑难度大。
2.当施工处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高,转换层桁架结构构件体积大,如桁架主梁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混凝土本身水化热大,因此如何防止施工时结构产生收缩裂缝是一个关键问题。
二、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转换层下面一层时,在浇筑转换层下弦梁前应预留出柑架斜杆及立杆的插筋,保持第1、2层支模体系不拆并适当加固一搭设转换层支模架。
扎柱子和立杆钢筋、柱子和立杆钢筋隐蔽验收、铺斜杆和梁底模一搭支撑架(用于斜杆和梁钢筋绑扎操作),扎斜杆和梁钢筋、斜杆和梁钢筋隐蔽验收、支柱及立杆模板、支斜杆和梁侧模板,转换层支模架加固、铺板底模板,扎板筋、板筋隐蔽验收、转换层支模体系验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
三、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工艺1.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结构设计转换桁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转换桁架的受力特征主要表现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规律,因此,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转换桁架内力的特点。
为较准确地反映桁架结构的受力特征,采用考虑杆件轴向变形的弯曲杆件单元杆系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内力计算。
其中叠层桁架形式及受力特征如下:首先,叠层空腹桁架各弦杆的内力(弯矩、剪力)的大小与各弦杆之间的相对刚度密切相关,竖向荷载的分担与各弦杆的刚度大小有关。
欲使叠层桁架各弦杆有显著的共同工作特性,应保证竖腹杆处有适当的竖向位移,因此,设计叠层空腹桁架的关键是合理选择各层弦杆的刚度。
其次,叠层空腹桁架各轴力的分布特点是下弦杆出现最大的拉力,而上弦杆的压力最大,中弦杆的轴力相对较小。
从每层弦杆看轴力的变化,中间节间最大,朝两边节间的变化逐渐减少,这与外形类似的理想桁架的上、下弦杆轴力的分布是相似的。
再次,叠层混合空腹桁架由于存在一定数量的斜腹杆,改变了上部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将部分竖向荷载卸给靠近支座的竖腹杆,直接传给支座,大幅度地降低了各层弦杆的弯矩和剪力,但增加了斜杆和弦杆的轴向力。
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

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发布时间:2022-06-14T05:33:32.50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2期作者:索立永[导读]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采用转换桁架的施工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由于这种施工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协调性,而且所承受的荷载量也相对较大。
天津利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采用转换桁架的施工技术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由于这种施工控制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协调性,而且所承受的荷载量也相对较大。
另外,由于转换桁架本身的跨度较大,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严重的变形现象。
在具体的施工中,超高层建筑比较容易采用这种施工技术。
本文中,笔者主要对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的施工控制技术进行深入介绍,仅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建筑;转换桁架;标高补偿;施工控制1、预应力法施工控制技术1.1 工艺原理在进行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施工的过程中,要想全面提升转换桁架自身稳定性,减少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就需要对整个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态和其他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方法选取适当的转换桁架控制方法,借以保证转换桁架自身稳定性,促使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施工更加顺利的进行。
目前在在进行建筑转换桁架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转换桁架自身稳定性,经常采取预应力的控制方法进行施工。
但是由于人们对预应力控制方法的了解还有很大的不足,针对于这一点就需要笔者对预应力控制方法进行全面分析,借以保证这种控制方法在建筑转换桁架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转换层桁架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变形状态,这种变形的现象会在某种程度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以及楼层钢板结构的安装。
为了控制这一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主要以采用转换层桁架结构为主,对施工的应力进行控制。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能够不断对预应力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得转换桁架形式处于水平状态。
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对施工的预应力进行控制,施工人员需要对这一工作原理进行控制和明确。
房建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1)钢筋的有效连接。应用套筒积压机械连接头将架梁 和斜杆有效的连接起来,连接的时候需要注意严格控制没跟 钢筋头接头的数量,并且尽量保证接头位置尽量错开。(2)钢 筋绑扎顺序。在开展钢筋绑扎工作点额过程中,必须严格按 相应的额操作流场进行,务必保证钢筋绑扎全面细致。(3)钢 筋保护层的控制。将厚度为 30mm 左右的花岗岩垫在梁底部 位,并且控制相邻花岗岩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钢筋工 程施工布置见图 1 所示。
施工技术
Doors & Windows
房建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鞠承靖
江西华东龙源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对于房建项目施工来说,房建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在开展建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的 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施工方法为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只有保证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质量,才能有效提升整个房建工 程的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实例,对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施工的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介绍,希望为相似 工程提供参考。
2 工程概况
本文涉及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10 万平方米,高度为 99.8m, 共计 31 层,转换层被设置在第 3 层,应用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 桁架式转换结构。
3 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钢筋混凝土桁架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为:上弦主梁、下 弦主梁、立杆、斜杆。次梁在水平方向和其他桁架相互连接在 一起,因为桁架数量较多,因此节点也较多,通常来说,节点位 置的钢筋密度较大,因此,在该位置,不管是钢筋的绑扎和安 装工作,还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作,难度都较大,同时,节点 位置的施工也是整个钢筋混凝土桁架使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内 容。本文涉及工程钢筋混凝土桁架高度为 4.75m,混凝土浇筑 量为 67m3,整体来看,竖向荷载大,不管是桁架模板的施工,还 是支撑系统的施工,难度都较大。另外,桁架结构体积较大, 应用的混凝土等级为 C40,,再加上施工在夏季进行,所以施工 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水化热,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注意 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收缩裂缝的产生。
高层建筑钢桁架转换层施工工法

高层建筑钢桁架转换层施工工法高层建筑钢桁架转换层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需求不断增加。
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施工对于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高层建筑钢桁架转换层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这一施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高层建筑钢桁架转换层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快捷:施工过程简化,能够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2. 节省材料:采用钢桁架结构,大大降低了施工材料的使用量,减小了施工成本。
3. 强度高:钢桁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要求。
4. 灵活性:钢桁架结构可以根据建筑设计的需要进行灵活调整,适应不同形状和结构的转换层。
三、适应范围高层建筑钢桁架转换层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高层建筑,包括办公楼、住宅楼等。
特别适用于转换层结构复杂或需要灵活调整的建筑。
四、工艺原理高层建筑钢桁架转换层施工工法的实际工程应用是基于以下原理:1. 结构设计:根据高层建筑的结构需求和转换层的功能要求,确定钢桁架的类型、尺寸和布置方式。
2. 钢桁架制作:钢桁架的制作包括材料采购、预加工、焊接、组装等工序,要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 施工前准备:包括施工现场的准备、工具设备的准备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等。
4.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需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组装、固定和焊接等操作,确保钢桁架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
5. 质量控制:通过现场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施工工艺高层建筑钢桁架转换层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 施工准备:搭建施工脚手架、准备施工用具和材料等。
2. 钢桁架制作:采购钢材、进行材料预处理、按设计要求进行切割、组装和焊接等操作。
3. 钢桁架安装:将制作好的钢桁架吊装到指定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固定和焊接。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分析导语: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转换层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安排,下文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展,由于高层建筑物各个局部的功能用途各不相同,现代化城市建筑也逐渐朝向多功能化方向开展,由此而来的梁式转换层的现代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是建筑物不同结构相互连接的重点局部,它即是对下部建筑的封顶建筑,又作为建筑上部结构的根底,在整个建筑物结构构成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纽带作用。
转换层可沿着建筑的高度方向在建筑任意楼层进行布置,转换层的空间常常作为技术设备层,在其内安装管道、设备等附属设施,结构转换层的常见形式有实体板式、梁式、箱型等,其中梁式转换层使用最为常见,其具有设计简单、施工方便、受力清晰等特点,通常用在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上,在梁式转换层当中,最常见就是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所用结构材料相对廉价,施工和设计相对较为简单,且经验及技术较为成熟,其缺点为自重和截面很大,在施工时模板支撑系统建立难度大。
在实际工程中,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形式的应用相对较多,其原理是通过对下部转换大梁对上部结构实施支托。
根据相关技术规程中的要求,对转换梁的最小高度及宽度进行了标准:对于框支梁截面的宽度应小于框支柱相应方向上的截面宽度,与上墙体截面厚度相比应超过去2倍,且不能低于400mm。
在实施梁上托柱时,应不能与梁宽方向的柱截面宽度低。
在设计抗震过程中,与转换梁跨度相比,其高不能低于跨度的1/6。
在非抗震设计时,转换梁的高不能低于跨度的1/8。
从设计规程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多方面的制约是为了使转换梁结构的整体刚度得到保证,进一步将结构的可靠性得到增强。
对于梁式转换层结构的传力途径来说,其形式主要是墙、梁、柱之间的传力。
具有直接及计算方便的特点。
上部剪力墙刚度、剪力墙、转换大梁的相对刚度、转换大梁与下部支撑结构的相对刚度等对转换大梁的受力造成影响。
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

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由于其楼层高,转换梁截面大等特点,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的广泛应用,为建筑物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以某高层单体钢结构建筑为例,围绕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准备工作,重点分析了钢桁架结构施工工艺,以期能为有关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标签: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1、工程案例某建筑工程其建筑面积为80000m2,地下3层,裙房地上4层,东塔楼地上55层,196m为其结构高度。
工程总体为混合结构,由地上5层为钢结构,核心筒内设置有劲性型钢柱,矩形钢柱、楼层钢梁为构成外框架构成部分,钢筋桁架楼承板为楼板类型,转换桁架设置于5~6层外围,且将伸臂桁架设置于第15,26,37层内。
15t为1根构件重量最大值,8000t为钢结构总重量,Q345B为钢构件材质类型。
选取栓焊钢接方式作为钢柱、框架钢梁连接节点形式,高强螺栓10.9级,主要以一级、二级为焊缝类型。
Sa2.5级为钢筋除锈规定,且进行无机富锌涂料喷洒。
转换桁架、伸臂桁架及钢柱防火涂料耐火极限为3h,钢梁防火涂料耐火极限为2h,楼板为1.5h。
2、高层钢结构转换层桁架施工技术2.1建立测量控制网1)测放基准点。
在工程施工以前,要将测量控制点布设在钢结构中,所布设的控制点一般为永久性水平基准点桩和长期性的坐标桩,想要避免受到破坏,需要通过相应的保护措施来实现。
施工单位在测量和放线钢结构轴线以及基准线时,需要按照所提供的基准点进行。
2)建立平面控制网。
一是建立标高控制网,在地上结构的首层标记出外围高程基准点引测至核心筒外墙面的四角位置,使闭合的标高控制网在地上结构中形成,结构的标高起始基准点可以根据该控制网进行确定;二是建立平面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以将提前计算好的控制网坐标数据有效结合建筑物的轴线点,从而完成测放钢结构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需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施工要求完成。
探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探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摘要:在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的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项目,它的难度很大,因此,在进行该项目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全面地分析。
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同类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一、梁式的转换层概述在高层建筑中,转换层是联系各主要部位的关键构造,它不仅可以完成底层的“顶棚”,还可以作为上层的地基。
因此,在高层建筑物中,转换层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在高层建筑中,变换层的布置也很灵活,任意一层的高度都能布置转换层。
在转换层中,将会牵涉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如管线等。
然而,在转换层中,最常用的有实体板、箱式以及梁式等结构,其中,梁式结构转换层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这是由于梁式转换层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转换层,其设计与建造更为方便,且受力较为均衡,且多用于底层面积较大的建筑物。
而在梁式转换层的建筑中,应用最多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材料成本较低,施工工艺较为简便,施工技术较为先进。
然而,由于其本身的质量及横截面均较大,且在施工时需承担较大的荷载,因此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通常,在高层建筑中,下部的承载力要大一些,上部的承载力要弱一些,整个高层建筑的应力分布并不均衡,所以需要采用一些技术方法来改善其应力分布,从而使其更好地实现建筑物的多样性,其最重要的技术就是梁式转换层技术。
通常来说,转换层可以被划分成上下层转换,而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建筑中,最常用的就是转换层的技术,这种技术既可以增加室内的使用面积,又可以更好地突出该建筑的商用价值。
由于上、下层柱网结构及轴心的变化,可将上下层之间的间隔进行加宽,使轴心变化,从而使入口面积增大。
二、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一)梁的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的转换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转换层的大梁,其是承受上、下部力量的重要构件。
在高层建筑中,采用得最多的是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而大部分的转换层的大梁用的是水泥混凝土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摘要:现阶段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然而在具体高层建筑施工中,为了满足建筑功能性要求,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结构稳定性,就必须进行转换层的施工。
因此文章就对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参考,以供借鉴。
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1转换层结构的发展与应用基于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越来越珍贵,建筑物开始朝着高空、地下空间不断延伸,从而在有限的占地面积下获得更多大的建筑面积、提供更多地使用功能,如公寓住宅、办公室、商业中心等。
根据建筑受力要求来看,下部结构承受着结构全部竖向荷载,受力远高于上部结构,应设计更为密集的柱网,保证结构安全性;然而在高层建筑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下,不同的楼层需设置不同的开间、户型,上部柱网远比下部结构要密集,与结构受力要求相互矛盾。
为此,此类高层建筑须合理设置转换结构,实现“承上启下”,保证整个结构刚度均匀变化,结构稳定、抗震性好。
总的来说,转换层结构受力相对复杂,属于整个建筑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本文主要对此展开详细分析。
2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分类与施工技术2.1转换层分类情况结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其具体分为以下几类:(1)梁式转换层:是目前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转换结构形式,优点是传力路径简单、施工方便;缺点是容易出现“强梁弱柱”的问题,且转换层自重大,不利于抗震,同时设备管道布置、洞口开设不便,对建筑空间影响大。
(2)桁架式转换层:优点是上下结构质量、刚度分布均匀,设备管道布置、洞口开设较为便利,对建筑空间影响小;缺点是施工难度大,工艺复杂且要求高。
(3)箱形转换层:优点是刚度大、承载力好,应力分布合理;缺点是由于转换层自身刚度大,易导致刚度突变,不宜设在楼层较高处,实际施工相对复杂。
(4)板式转换层:多用于上、下结构平面布置相差较大的情况,优点是可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灵活布置;缺点是受力分析难度大、造价高,施工要求高,需谨慎使用。
试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试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是指在高层建筑结构中,为了适应不同层间高度的变化,使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来实现层间的平稳过渡和连接。
下面将从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等方面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论述。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材料的准备和现场准备工作。
施工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筋、模板等。
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合格,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备料、验收。
现场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施工区域定位和搭建施工设施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便利。
施工流程主要包括梁构件测量、梁模板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
梁构件测量是指根据设计要求测量梁的尺寸和展布,确定每个构件的位置和焊接箍筋的数量。
梁模板制作是根据梁尺寸和形状制作梁的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度和刚度,以便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钢筋绑扎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的绑扎,确保钢筋的位置准确和连接牢固。
混凝土浇筑是将事先准备好的混凝土通过泵送或人工浇筑到模板中,确保浇筑的质量和连续性。
养护是指对浇筑的混凝土梁进行水养护和定期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要点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焊接、深基坑加固和混凝土浇筑控制等。
模板安装要保证模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横向支撑和纵向撑杆,以确保模板的刚度和抗震性。
钢筋焊接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焊接,焊接质量要达到规定的强度和规范要求。
深基坑加固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对基坑进行加固,增加基坑的稳定性和支撑力,确保浇筑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对混凝土浇筑控制要严格按照浇筑顺序和浇筑控制点进行操作,确保浇筑的连续性和质量。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等方面。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连贯配合和精细施工,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超高层桁架转换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超高层桁架转换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超高层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在我国越来越多,据相关数据分析到2020年我国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将超过1300座,这说明超高层建筑相关建筑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
但是随着对超高层建筑功能性、结构复杂性以及外形美观性越来越高的要求,超高层建筑的建筑难度也逐渐变大。
目前超高层桁架转换层钢结构施工技术逐渐应用起来,成为承担上部结构荷载,平衡整个结构主塔楼核心筒与外框结构受力的主要结构形式,是超高层建筑的一个关键性的受力部位。
同时该技术也是钢结构在施工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桁架转换层;钢结构;难点1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桁架转换层施工技术原理因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高度较高,转换梁的截面面积较大等特点适合使用钢结构桁架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施工作业。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转换层的安装需要同时使用大型汽车吊和塔吊设备配合完成。
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机械操作技术。
在吊装之后施工人员通过一些纠偏及抗变形措施对钢结构进行安装接焊作业,并使用一些措施进行综合处理来抵挡构建物自重而引起的挠曲变形。
此外为了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工操作所带来的施工误差,可以通过使用平行检测验收方法进行焊接裂缝的检测,以便能够切实保障钢结构桁架安装质量。
因此在超高层建筑工程中使用钢结构桁架转换层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工程顺利进行,并提升施工质量。
图1为钢结构桁架示意图。
图1 钢结构桁架示意图2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桁架转换层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安装地脚螺栓,对螺栓验收合格之后并处理好钢筋混凝土基础面之后就可以进行钢结构桁架施工作业。
2.1 建立测量控制网(1)测放基准点:建立测量的控制网需要提前进行基准点的测放。
基准点是通过总包进行移交工作。
在施工之前将测量控制点布置在钢结构上面,这些测量控制点一般都是永久性的水平基准点桩和长期性的坐标桩。
如果想让这些桩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破坏需要增设一些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与装饰2023年11月下 17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谭灵君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45摘 要 在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其关键是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这种结构能有效传承建筑上部结构的实际载荷,从而维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为充分发挥出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技术价值,本文以高层建筑为背景,分析混凝土结构转换层特征,从支撑系统、模板、钢筋、预应力等重点环节入手,阐述混凝土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旨在通过科学设计,合理规划,全过程控制管理,保证实现预期的施工建设目标。
关键词 高层建筑;混凝土转换层;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Structure Transfer Story of High-Rise BuildingTan Ling-junGuangzhou No.2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u 510045,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gh-rise buildings, the key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fer story structu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nherit the actual load of the superstructure, so as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technical value of concrete structure transfer st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structure transfer story in high-rise buildings, and explain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structure transfer story in terms of key links such as support system, formwork, steel bar and prestress. This paper aims to ensure the achievement of the expected construction goals through scientific design,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whole-process control management.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s; concrete transfer stor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引言在高层建筑施工阶段,转换层对整体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较大。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探讨身份证号码:******************[2]摘要: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转换层施工对确保建筑功能实现十分重要,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转换层结构和施工方法。
文章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梁式转换层的特点和施工设计要点,结合实例研究施工的具体方法,帮助技术人员合理使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一、转换层的内涵和特点高层建筑由于融入了很多不同功能,有着功能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功能分布在同一条垂线上,多数布局是顶部为酒店、中部为写字间、下层为大型商超和娱乐场所。
针对不同功能楼层,都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结构形式以及轴线布置方式,建筑下层的大开间可以通过大柱网、少设墙实现;对于上部小开间,就要设置多墙体。
建筑物的荷载会向下方集中,而建筑结构的上部受力较小,因此正常情况下建筑的结构应该是下方墙多,而上方柱网稀疏,并且墙少,但会和高层建筑的功能需求产生矛盾。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能支撑多种功能,在结构出现变化的地方设置转换层。
转换层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建筑上部为酒店,底层为门厅、会议厅等,剪力墙结构为框架剪力墙,会将转换层设置在大空间的顶板位置。
高层建筑上部为剪力墙结构住宅;下层为一层或者多层使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商业用房,在结构形式变化的地方设置转换层。
建筑结构如果上下部机构对齐但轴线并不重合,就要在轴线错开的位置专门设置转换层。
建筑的外围为密柱筒体结构,建筑的底层柱距增大,就需要在形成大入口时设置结构转换层。
二、梁式转换层受力性能分析(一)转换大梁受力特点混凝土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中属于比较特殊的结构,必须严格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做好对转换层内部结构受力情况分析,做好对整个转换层结构的分析和计算工作。
转换层结构和普通梁结构相比,会承受更为集中的应力,或者悬挂下部会承受多层重力,导致大梁的内部应力比较大,因此需要加强竖向荷载设计。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显著增加,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不仅需要满足结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美观性,不同用途的高层建筑所追求的的功能有所区别,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施工共作,不同结构的差异主要通过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式来解决,所以,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对于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要求有着积极地意义。
本文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一、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概述1.施工技术内容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结构,不仅合理的对下层建筑进行了封顶,而且为上层建筑发挥了基础的作用,可以说是高层建筑中的桥梁。
转换层的设置在建筑中的灵活性较强,转换层可以设置在任意高度的楼层位置。
转换层空间包括楼体的基础设置,比如:管道等。
实体版、箱式以及梁式结构是转换层中使用较多的一类结构,应用范围最广的是梁式结构。
基于梁式转换层的设计以及施工并不复杂,相对最为简单和灵活,同时受力的均匀性好,所以被应用于底端范围较大的结构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在梁式转换层中应用最多的结构,主要是由于这一类结构在材料的使用方面资金投入量小,同时,操作以及施工简单容易,技术成熟度更高。
但是这一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就是基于结构的体积以及质量较大,所以施工中所承受的载荷量极高,导致了操作的难度加大。
2.施工特点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是:下部结构所承受的载荷量较大,上部结构所承受的载荷量较小,所以结构整体的受力均匀性差,可以通过确定的技术方式使结构的整体受力得到妥善的调整,以实现建筑形式多元化的合理解决。
主要应用的技术为梁式转换层技术。
这一技术可以实现上层和下层的合理转换,比如,应用于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建筑中,使建筑内部的使用空间加大,同时,发挥了建筑良好的商业价值。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立甏盔 金 2 0 1 6 年 第1 2 期
筑 的效果 。
施工技术
干 道 的相交 区域 , 建筑 总 高度 为 9 9 . 8 m, 楼层 为 3 1
层, 在 建 筑 的第 3层 设 置 的是 转 换 层 , 所 采 取 的结
人员 还应 注意做 好后 期 混凝 土 的养护 工作 , 提 高浇
4 . 钢筋 混凝土 桁架式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构 主要是 钢筋 混凝 土桁 架式 转 换结构 , 桁 架 的总 高 度为 4 . 8 m。 现 根据此 次建 筑施 工 的具体 情况 , 对 桁
架 式 转换 层 的施工 工 艺 流程 及 相 关施 工 技 术 开 展
深 入 的分析 。 2 . 钢 筋混 凝土桁 架式 转换 层概 述
从 钢筋 混 凝 土 桁架 式 转 换 层 整体 结 构 层 面来
分析 , 其 主要 分为 上弦 主梁 、 下 弦 主梁 、 立 杆 和斜杆
4部分 。
由于次梁与现 浇板之 间存 在很多节 点 ,节 点部 位分 布着众 多的钢筋 ,钢筋不 管是在安装 还是绑 扎
过程 中都较 难处理 ,从 而影 响混凝土浇筑 工作 的顺
人 防地 下 室 防 护 区顶部 不 允 许 用 水 泥砂 浆 粉
剪力 ) 通常较大 , 地 下 室墙 体 的施 工 缝需 按 照构 造 设 置止 水 钢板 ,止 水钢 板宽 度 范 围 内的拉结 筋 、 箍
筋 时 常被施 工人 员 割 断 , 破 坏 了结构 的安全 性 。要 采 取 技 术措 施 对 于 拉结 筋 、 箍筋 的被 截 断 , 即采 用
通 过对 高层 建筑 结构 整体 进行 受力 分析 可知 , 下部楼 层 的受力 程度 明显 大 于上部 楼层 , 在 结构 设
试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试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施工过程,将建筑物从一种结构类型转换到另一种结构类型,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梁和柱子组成。
这种技术需要专业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严格的规划和标准操作程序来完成。
在本文中,将介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是现代高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它通过悬挂钢筋混凝土梁和柱子的方式,将上部结构转换为下部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程序。
首先,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评估。
在勘察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评估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力资源,确定施工的可行性和时间框架。
其次,根据勘察和评估结果,制定施工方案和程序。
施工方案应包括各项工程的具体安排,如拆除、制作、运输和安装钢筋混凝土梁的过程。
施工程序应明确各项工程的时间进度、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第三步,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场地清理和平整、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材料清单的准备和采购、施工团队的组建和培训等。
第四步,进行支模的制作和安装。
支模是支撑和固定钢筋混凝土梁和柱子的重要设备,支模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
支模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并经过严格的验收和测量。
第五步,进行钢筋混凝土梁和柱子的制作和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和柱子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和钢筋。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梁和柱子的质量和尺寸的精度,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第七步,进行后续工作,包括测量验收、施工记录和技术文档的整理和归档、设备和材料的退库处理等。
同时,需要进行工程质量的评估和监督,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和缺陷,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是一个繁琐和复杂的过程,需要专业的设计和施工人员,严格的规划和标准操作程序。
试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试论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也在逐年增加。
而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则是连接不同功能区域的桥梁,承担着传递荷载、限制位移和变形、保证建筑整体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技术的规范、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问题备受关注。
在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保证转换层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针对转换层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提高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还将对未来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关建议,并探讨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高层建筑转换层的设计和施工贡献更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1.2 研究意义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具有较大的使用功能和经济价值,但也面临着较高的安全风险。
转换层作为连接不同结构部分的重要构件,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影响整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通过研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可以深入了解转换层的设计原则、施工工艺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对于保障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对转换层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入研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不仅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还能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行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浅析超高层桁架转换层钢结构施工技术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18期2441 工程概况文章以某商务办公楼施工工程为例,对超高层桁架专管层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该建筑的具体信息如下,建筑高度262米,地上部分共五层,桁架装换层设置在42、43层。
建筑中的桁架转换层的结构较为复杂,由两道伸臂桁架、暗桁架及外框环桁架几部分组成的,桁架转换层具体信息如下:构件节点的最大重量为32t,钢结构的总重量为1400t,最大钢板厚度100mm。
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桁架转换层核心筒墙体厚度 800 mm。
2 桁架层的深化设计与优化本工程的桁架层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用了Tekla 软件和BIM 技术,其中利用Tekla 软件完成了桁架转换层的深化设计,而使用BIM 技术对桁架转换层构件的整个吊装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模拟过程中重点对钢筋的规格与排布、钢骨的规格与具体位置等几部分进行了三维建模。
通过应用BIM 软件模拟建模,对结构中的大型节点进行了剖析,从中确定了型内相关工序的碰撞节点位置。
在设计过程中对超重结构的分节以及钢筋的连接方式进行了优化,利用上述手段保证了该建筑的桁架转换层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伸臂桁架深化设计本工程结构部分伸臂桁架节点形式复杂,并且截面的尺寸较大,钢板较厚,厚度可以达到100 mm。
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该节点的重量很大,达到了28t,而且面临着难以与墙体钢筋进行连接的问题,工程施工所应用的塔式起重机并不能够完成节点构件吊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焊接质量的前提下,对超重的节点进行了分节、分段的设计,为了满足实际情况,超重节点被分为了两部分,其中核心筒内部分的重量是18t,筒外部分重量为10t。
另外为了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设计人员还将连接处钢筋进行了优化。
为了降低施工难度,高质量的完成桁架超重节点的安装和焊接工作,工程设计中采取了分段的方法,在核心筒墙体外侧 350 mm 处的节点分段,并且在分段位置增设了 3 道安装约束钢板,应用全熔透一级焊进行了拼接焊缝为的焊接工作。
高层建筑转换层钢桁架组合吊装技术

巨型框架结构转换层钢桁架组合吊装技术[摘要]本文依据南京市电信局鼓楼多媒体通讯大楼工程的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在巨型框架结构施工中应用塔吊-龙门吊组合吊装技术高空安装大跨钢桁架的施工方法,着重阐述了二次吊装就位法的原理、施工工艺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实施结果讲明,组合吊装技术应用于高层结构转换层钢桁架吊装,经济合理,平安可靠。
[要害词]钢桁架龙门吊组合吊装楼面平移楼面起吊空中平移南京电信局鼓楼多媒体通讯楼,主楼地下2层,地上30层,总高度,建筑面积40770m2。
该工程由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南通市第六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江苏建科建设监理监理。
图和20梁。
架,1图3。
经分析,本工程转换层结构钢桁架吊装有以下特点及难点:(1)安装标高高.,最高处为;(2)构件尺寸大.,最大尺寸为:15.4m〔长〕×〔高〕;(3)构件重量重.,最重达;(4)安装精.度高,钢桁架两端均采纳高强精制螺栓连接,每榀钢桁架有256个螺栓;(5)楼层施工作业面和四周施工场地狭小.,周边只有5~10m的空地;(6)吊装任务量少.,仅有24榀钢桁架,且分布于第6、13和20三个楼层,需间断施工。
2吊装方案确实定在确定吊装方案时,曾先后考虑了以下两种方案:〔1〕一次吊装就位法采纳塔吊将钢桁架一次吊装就位,有单机吊装和双机抬吊两种方案,按此方案需分不投进一台560t•m或2台250t•m塔吊。
这种方案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从经济上分析,不仅塔吊台班费用过高,而且塔吊的起重能力还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因为关于转换层以外的土建施工而言,布置一台125t•m的塔吊即可满足施工要求),显然是非常不经济的。
〔2〕二次吊装就位法先利用塔吊将钢桁架从地面吊运到楼面上,再通过其它吊装方法把钢桁架吊装就位。
二次吊装的可选方法有桅杆吊、拔杆吊、龙门吊等,通过分析对比,只有龙门吊是最平安可靠和经济合理的。
通过深进分析该工程的结构特点、施工条件、现场环境及工期要求等因素,并通过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塔吊—龙门吊组合吊装方案。
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分析

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分析【摘要】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是十分重要的,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转换桁架的施工是十分关键的,需要我们不断的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将建筑整体的协调性做好,但是在进行转换桁架的施工时需要我们对变形进行处理,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建筑整体的协调性问题,这样就需要对建筑整体的协调性进行有序的研究,一定要重视转换桁架施工技术,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的提高,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加,现在的很多建筑都是超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可以使用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这一技术的使用让建筑物更加的稳定,通过对轴线的调整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的功能,因此,很多的高层建筑施工中一定要使用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降低成本,简单、高效,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对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的简单阐述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主要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的应用,在很多的高层建筑中,已经有了很多的建筑物利用转换桁架施工技术被施工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说转换桁架已经成为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一结构的使用中,需要对钢结构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简单的应用,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钢结构在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中是十分关键的,现代化的建筑物,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使用的是钢结构,钢结构的使用在转换桁架施工中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们重视。
转换桁架施工控制技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承受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这样就导致了建筑物需要承受的荷载是十分大的,由于荷载较大,这样就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在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很多的建筑物出现质量上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较大的荷载,主要是由于跨度引起的,较大的跨度让很多的建筑施工中使用转换桁架施工技术的工程都会出现较大的荷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工程实例进行分析,简单介绍了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施工的重点和难点,详细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及支撑系统施工技术。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该工程总建筑面积132838.7m2,总高99.8m,地下2层,地上31层,其中地下2层为停车场,地上1、2层为商场,3层为转换层,4至31层为住宅。
主体结构属底部大空间部分框支剪力墙构,4至31层采用剪力墙结构,3层以下为框架核心筒体结构。
3层为转换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结构,桁架总高4.8m,跨度12m,共12榀,上弦主梁截面1.2m×2.6m。
下弦主梁截面1.2m×lm,桁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楼板为现浇混凝土板,除转换层楼板300mm厚外,其余现浇混凝土板根据设计位置不同采用80~120mm不等的厚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1 施工重点和难点
1.1 钢筋混凝土桁架由上弦主梁、下弦主梁、立杆及斜杆组成,同时在水平方向通过次粱及现浇板与其他桁架联结,节点多且节点处钢筋密集,钢筋不易绑架与安装,混凝土浇筑难度大。
以钢筋混凝土桁架脚hj-5为例,该桁架高4.75m,混凝土浇筑量67m3,重16.75t,竖向荷载大,桁架模板及支撑系统施工难度大。
1.2 施工正处在炎热的夏季,外界气温高,转换层桁架结构构件体积大,如桁架主梁最大尺寸达1600mm×2300mm,混凝土强度等
级为c40,混凝土本身水化热大,因此如何防止施工时结构产生收缩裂缝是一个关键问题。
2 钢筋工程施工
2.1 钢筋连接桁架梁、斜杆、立杆纵向钢筋采用套筒挤压机械连接接头,每根钢筋接头不超过2个且接头位置错开,接头位置除控制在跨中l/3范围内之外,距柱内侧不宜少于2m。
2.2 钢筋绑扎顺序扎柱子钢筋(箍筋先扎梁下部分,与斜杆相交区域的柱箍待插入柱内的斜杆纵向钢筋调整后再绑扎)及立杆钢筋→搭支撑架(控制梁筋侧移)→穿主梁底筋、面筋和斜杆上端纵向钢筋,套主梁及斜杆箍筋→扎柱、斜杆和柱、梁节点处柱箍→穿主梁腹筋→安吊筋→穿次梁底筋及面筋→扎主梁及斜杆钢筋→套次梁箍筋一穿次梁腹筋→扎次梁筋→放钢筋骨架并拆除支撑架→扎箍筋外的抗裂筋→扎板筋。
2.3 钢筋保护层控制
2.3.1 梁底用30mm厚小块花岗岩按间距l500mm垫设。
2.3.2 梁中多排钢筋用直径25~28mm的短钢筋按@1500mm隔开。
2.3.3 底板用15mm厚的细石混凝土块按间距1500mmxl500mm 垫设。
2.3.4 梁及柱侧用细铁丝捆绑30mm厚细石混凝土块。
2.3.5 板双层配筋按要求设撑筋。
3 混凝土施工
3.1 施工缝留设为给桁架立杆及上弦主梁模板支撑系统提供操作平台,在10.200m标高处设置一条水平施工缝,即下弦主梁与三层楼板混凝土整体浇筑。
上弦主梁根据设计单位要求不留水平施工缝。
一次浇筑成型.即10.200-1
4.950m标高段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
3.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设计强度及泵送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经试配优选。
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水泥:砂:卵石:复合液=o.25:l:1.82:2.51:o.04:采用42.5r水泥,水泥用量控制在450kg/m3。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它具有防水剂、膨胀剂、减水剂、缓凝剂4种外加剂的功能,溶液中的糖钙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使用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比可控制在0.55以下,初凝时间延长到5h左右。
选用10-30mm 连续级配卵石,细度模数2.80~3.00的中砂(通过0.315mm凹筛孔的砂不少于15%,砂率控制在40%-45%)。
砂、石含泥量控制在l%以内,并不得混有有机质等杂物,不得使用海砂。
3.3 混凝土浇筑
3.3.1 浇筑混凝土时,组织2台混凝土输送泵和l台塔吊,混凝土一次浇筑,不留水平施工缝。
一次浇筑混凝土至1
4.950m标高处。
安排三班运转,连续作业。
3.3.2 浇筑混凝土前1d对模板进行清理。
将模板内杂物吹扫干净,并对模板进行湿润。
3.2.3 每一流水段内混凝土连续浇筑,若必须间歇,间歇时间
尽量缩短,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控制在2h内)。
3.2.4 新老混凝土接头处,先填30-50mm厚的同配比去石子砂浆。
3.4 混凝土养护
3.4.1 混凝土浇捣完毕后保留梁柱侧模不拆。
保留时间7~10d。
3.4.2 浇捣楼板混凝土过程中,应及时在浇完的板面满铺一层麻袋,浇完一块铺一块,在混凝土板面能上人行走时开始铺设,铺设的麻袋需浇水,在养护期内麻袋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3.4.3 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4 模板及支撑系统施工
4.1 模板支撑施工
4.1.1 转换层下部支撑体系保留及加固(1)保留转换层下面两层(第一、二层)支模架不拆,增加部分剪刀撑和斜撑,同时在梁下适当加设树撑或筏撑(可调节支撑)。
满堂支模架加设剪刀撑和斜撑,支撑的纵横向间距不超过4.5m。
(2)负一层顶撑设置:因转换层大梁混凝土一次浇筑,施工荷载较大,需要通过荷载传递,由其下面的多层梁板来分担。
为确保安全,在已拆模的负一层还要适当加设部分顶撑,即对±0.00楼板加撑。
4.1.2 模板材料选用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结合市场材料供应情况,同时考虑施工质量要求及方便施工,该工程模板工程采用支
撑体系、模板板材、木方材料、其他辅助材料(覫14mm对拉螺栓、50mm×50mm×5m垫片、覫14mm(尾径)杉树或可调节钢管支撑)等。
4.2 模板施工
4.2.1 木方间距:柱、立杆、斜杆和梁侧模内空间距为120~150mm;梁、斜杆底模内空间距为100~120mm,板底模内空间距为150~200mm。
4.2.2 柱及立杆采用定型模板,外箍采用8号或6号槽钢和覫14mm对拉螺栓,槽钢和对拉螺栓沿高度方向的间距不超过400mm。
利用满堂支模架作为水平支撑,水平支撑不得少于上、中、下3道,水平支撑高度方向间距不大于1400mm。
梁及斜杆宽度控制采用14姗对拉螺杆,纵横向间距均不超过覫500mm。
螺杆两端均加2个螺母紧固。
垫片采用50mm×50mm×5mm规格。
另外,由于转换层不宜留孔洞,对拉螺杆一次使用(不设穿螺杆用的套管)后留置在混凝土中。
4.2.3 梁底模铺装时,按2‰起拱。
4.3 支撑体系施工
4.3.1 柱子及立杆的水平支撑
利用满堂支模架作为水平支撑。
水平支撑不得少于上、中、下3道。
水平支撑高度方向间距不大于l400mm。
4.3.2 满堂支模架立杆设置
横向立杆为紧靠梁(斜杆)的两侧每侧设1根、梁(斜杆)下再设置l-3根(即每排3~5根),其中宽度1000mm以上(含l000mm)的设
3根,宽度800mm以上(含800mm)至100omm以内的设2根,宽度800mm 以内的设l根。
梁(斜杆)下每排立杆纵向间距不超过500mm。
板下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不超过800mm。
4.3.3 附加支撑
每跨(相邻两柱之间)跨中并排设置2根树撑或沿梁纵向按间距不超过l500mm设置筏撑。
同时用钢管将筏撑纵横拉结成一个整体。
5 总结
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目前在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少,尚缺少经验。
该工程项目组通过技术攻关和精心施工,保证了质量,取得了经验及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工程从竣工交付使用至今未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凌志彬,张敏,吴东岳.拱式转换层与梁式及桁架式转换层力学性能比较[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3)
[2]万小华,玉小冰,张文祥,李天成.钢筋混凝土桁架式转换层
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09,(12)
[3]张坚,王振雄.上实南洋广场桁架式转换层结构设计[j].结
构工程师,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