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适应性免疫应答

合集下载

《适应性免疫应答》课件

《适应性免疫应答》课件
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
自然杀伤细胞具有广谱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
根据来源和功能,树突状细胞可 分为传统树突状细胞、浆细胞样 树突状细胞等亚型。其中,浆细 胞样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抗原
提呈能力。
树突状细胞的激活
树突状细胞在受到感染或肿瘤细 胞的刺激时被激活,通过吞噬、 处理抗原并呈递给淋巴细胞,启
正向调节机制能够刺激免疫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这些 细胞因子能够进一步激活和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 应答。
负向调节机制
抑制免疫应答
负向调节机制通过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抑制过度或过强的免疫应答,以避免对机体的自身组 织造成损伤。
抑制细胞因子分泌
负向调节机制能够抑制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招募,抑制免疫应答。
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树突状细胞是抗原提呈的重要承 担者,在启动和调控适应性免疫
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
03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抗原识别阶段
抗原识别
抗原呈递细胞(APC)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TCR )识别抗原。
淋巴细胞激活
T细胞与APC相互作用,产生信号分子,激活淋巴细胞。
细胞主要辅助体液免疫应答,而CD8+T细胞则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02
T细胞激活
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被激活,通过克隆扩增和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
忆T细胞。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诱导炎症反应,而记忆
T细胞则能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快速反应。
03

T细胞功能
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式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03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
抗原识别与呈递
抗原识别
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过T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TCR和BCR)特异性识别抗原。
抗原呈递
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摄取、加工并呈递给T细胞,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活化与增殖
T细胞活化
T细胞在识别抗原后,通过信号转导途径被活化,表达共刺激 分子和细胞因子受体。
效应T细胞和抗体通过各自的作用机制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免疫调节
适应性免疫系统通过复杂的调节机制维持免疫应答的平衡,避免过度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损伤。这些 调节机制包括细胞因子网络、免疫检查点、表观遗传修饰等。
04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控
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维持
克隆清除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细胞克 隆会被清除,以避免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
目录 Contents
• 适应性免疫应答概述 •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 •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控 • 适应性免疫应答与疾病的关系 •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研究与展望
01
适应性免疫应答概述
定义与基本概念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机体在受到外来 抗原刺激后,通过特定的免疫细胞和 分子机制,产生针对该抗原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如NK细胞可以通过识别靶细胞表面的应激配体,直接杀伤靶细胞;巨 噬细胞可以通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或凋亡细胞,清除体内的异物。
03
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DC细胞可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式,激活初始T
细胞;Treg细胞可以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和表达抑制性受体等方式,

适应性免疫应答-PPT

适应性免疫应答-PPT

(一) 识别阶段
1、 APC提呈Ag 2、 T细胞识别Ag
1、抗原提呈细胞向T细胞提呈抗原
外源性抗原 ---专职APC---MHCⅡ+抗原---CD4+T
内源性抗原 ---靶细胞 ---MHCⅠ+抗原---CD8+T
2、T细胞识别抗原
(1)识别方式 双识别
(2)识别特点 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MHC限制性。
3、T 增殖、分化
Ta IL-2R
IL-2
增殖
TT
Th1
TT
分化
Th2
Tm Th17
Treg
(三) T细胞介导得效应
• Th1效应 • 1、激活巨噬细胞,抗胞内病原体感染;诱生
并募集巨噬细胞,在局部引起单核巨噬细胞 浸润得炎症。
Th1
表达CD40L与M表面CD40结合 活化M
分泌IFN-等
杀灭胞内菌
拼接。 • 影响因素:
抗原类型:TIAg TDAg 变应原 Th细胞得辅助 细胞因子
④ 浆细胞
• 又称抗体产生细胞,就是B细胞分化终末细 胞。
• 不表达BCR和MHCⅡ分子 • 细胞停止分裂,但可高效合成、分泌抗体。 • 部分细胞从生发中心迁移至骨髓成为长时
间、持续性产生抗体得来源。
⑤记忆性B细胞
(4)B细胞在生发中心得分化成熟
➢生发中心形成 ➢体细胞高频突变和亲和力成熟 ➢Ig类别转换 ➢浆细胞得形成
①B细胞活化在 生发中心
淋巴滤泡 皮质束
输入淋巴管
副皮质区 (T细胞区)
髓质区
髓窦 输出淋巴管
动脉 静脉
膜 小梁
生发中心得形成
生发中心:活化B细 胞进入原始淋巴滤 泡 暗区:分裂中得生 发中心母细胞和少 量得滤泡树突状细 胞 明区:分散得生发 中心细胞和众多滤 泡树突状细胞

医疗:适应性免疫应答

医疗: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二节 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活化信号的产生
初始T细胞不能直接结合游离的抗原分子,只能识别结合表达于 D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何谓双识别?即T细胞表面TCR不仅要识别APC表面MHC分子提
呈的抗原肽,同时还要识别APC表面提呈抗原肽的自身MHC分子
二、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 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
泛特异性抗体),无Ig类别转换。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
特点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
潜伏期


Ig类型
Ig M为主
Ig G为主
Ig产量


Ig亲和力


免疫力维持时间 短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在医学实践中 的意义:
1.指导预防接种
2.指导制订最佳的免疫血清制备方案 3.指导免疫学诊断:
其意义是什么?
8.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有哪些?
9何谓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作用是什么? 10.效应CTL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过程、机制、特点是什
么?
外源性抗原在apc细胞内形成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体表达于apc表面供cd4吞噬体溶酶体降解成小分子抗原肽段形成恒定链mhc类分子复合体形成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体表达于apc表面供cd4t细胞识别在蛋白酶作用下相关恒定链短肽内源性抗原在apc细胞内形成抗原肽mhc类分子复合体表达于apc靶细胞表面供cd8t细胞识别?而内源性抗原可有mhc类分子提呈供cd4t细胞识别但不是抗原提呈的主要形式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其活化信号的产生初始t细胞不能直接结合游离的抗原分子只能识别结合表达于d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适应性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免疫反应,它指的是机体对外界入侵有害物质的一种针对性的反应能力。

它主要指的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的免疫反应,它能够根据有害物质的特征,针对性地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产生,是由机体在接触到外界有害物质时,对外界有害物质的特征进行记忆,从而能够产生抗原特异性的抗体和细胞因子,以抵抗外界的有害物质的免疫反应。

最常见的适应性免疫应答是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指的
是在T细胞接触到外界有害物质时,T细胞能够向机体内部分
泌出一种叫做“抗原特异性抗体”的物质,它能够与外界有害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实现对外界有害物质的有效抵抗。

此外,适应性免疫应答还会激活B细胞,使B细胞产生
特异性抗体,并促使B细胞分泌一种叫做“记忆细胞”的细胞,以记忆外界有害物质的特征,以便在下次机体再次接触到有害物质时,能够迅速发挥作用,从而对有害物质做出反应。

最后,由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存在,人体在遭受外界有害物质入侵时,能够迅速发挥其免疫力,从而有效地抵抗有害物质的侵害,从而维护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

总之,适应性免疫应答是人体有效地抵抗外界有害物质的一种自然免疫反应,它能够根据有害物质的特征,针对性地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有效地抵抗外来有害物质的入侵,维护人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

免疫学-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学-适应性免疫应答

(三)BCR、TCR多样性的产生机制
1. BCR 多样性的产生主要涉及如下机制: ① 多基因片段 ② 组合多样性 ③ 连接多样性 ④ 体细胞高频突变 2. TCR 多样性的机制与BCR 类似,也涉及组合多样性、 连接多样性,但缺乏体细胞高频突变。
第二节 免疫应答的记忆性
免疫记忆性(memory )指机体对特异性抗原产生 初次应答后 ,接受的活化信息和产生的效应信息可存留 于机体免疫系统 ;一旦该抗原第二次进入机体,则存留 的活化和效应信息被迅速调动 ,触发比初次应答更为迅 速 要的 PRR: (1)分泌型 PRR : ①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② C‐反应蛋白 (2) 巨噬细胞内吞型 PRR : ① 甘露糖受体;② 清道夫受体 (3) 信号转导型受体 包括 Toll 样受体 、NOD样受体 、 RIG样受体 等
PRR 与相应 PAMP/DAMP 结合发挥如下功能:介 导吞噬和调理 ;参与活化补体 ;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 促进细胞活化 ,诱生炎性细胞因子 ,表达共刺激分子等 膜分子 ;参与抗感染 ;某些TLR 家族成员(如 TLR2 、 TLR4 和 TLR9)还参与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及肿瘤 发生 。
PRR 包括膜型与可溶型,其特征为 : ① 不同于 TCR 与 BCR 具有极大多样性 ,PRR因由胚系 基因编码 ,其多样性有限 ; ② 非克隆表达 ,即同一类型细胞(如巨噬细胞)所表达 的 PRR具有相同特异性 ; ③ 介导快速生物学反应 ,效应细胞一旦识别 PAMP,即 立刻被激活并发挥效应 。
4. 维持时间短且无免疫记忆
第三节 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一) 固有免疫是机体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二) 固有免疫参与维持机体自稳 (三) 固有免疫参与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01
02
03
04
免疫应答的类型
固有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黏膜等 物理屏障和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
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包括T细胞和B细 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应答: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主要针对 细胞内病原体和肿瘤细胞
体液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主要针对 细胞外病原体和毒素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自我耐受性:不 对自身抗原产生 免疫反应
特异性:针对特 定抗原产生免疫 反应
记忆性:对已接 触过的抗原产生 长期记忆
免疫调节性:通 过调节免疫反应 来维持自身平衡
2
抗原识别

抗原:外来物质, 如病毒、细菌等

抗原识别:免疫 细胞识别抗原的 过程

抗原识别受体:免 疫细胞表面的受体, 如T细胞受体和B 细胞受体

抗原识别过程:免 疫细胞通过抗原识 别受体与抗原结合, 启动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活化
01 02 03 04
01
抗原识别:免疫细胞识别并 结合抗原
02
信号传递:免疫细胞通过信 号传递激活其他免疫细胞
03
细胞活化:免疫细胞被激活, 产生效应分子和效应细胞
04
免疫反应:效应细胞和效应 分子清除抗原,保护机体
免疫效应
01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免疫 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入侵 的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 感染。
02 免疫记忆:免疫系统能够 记住曾经接触过的病原体, 当再次遇到时能够快速反 应,提高免疫效果。
03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能够 04 免疫耐受:免疫系统能够
调节自身反应,避免过度
识别并耐受自身组织,避
免疫反应导致的组织损伤。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 Th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巨噬细胞等
T细胞的活化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 第一信号:抗原特异性信号 •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 第三信号:细胞因子信号
T 细胞活化、分化
共刺激信号-第2信号 Ag
IL-2、IFN、TNF
Th1
1
2
Th2
IL-2 IL-2R
IL-4、IL-5等
三信号模型 信号 1: Ag 信号2: 共受体 信号 3: 细胞因子
第一节
概述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特异性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并产生一 定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Ab,胞外抗原 CD4+Th1, CD8+Tc, 胞内抗原
对付战场的士兵, 最有效的武器是 “子弹”
对碉堡内的敌人,最直接的 办法就是摧毁“碉堡”
B 细胞由BCR识别抗原
B
1. 经BCR摄入抗原
2. 表达 CD40 3. 降解抗原 4. 表达Ag 肽-MHC
B
二、活化
——双信号活化 1. 第一信号:BCR/抗原表位 2. B 细胞通过 BCR 介导的内吞作用吞入抗原,将 抗原加工处理成小肽片段,以MHCⅡ-抗原肽的 形式递呈给Th细胞。 3. 第二信号:活化的Th细胞表达 CD40L/CD40。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B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 体,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
• B细胞分为B1和B2两个亚群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 B细胞通过 BCR 识别各种蛋白质分子表面的表位 (抗原决定基)。

医学免疫学:适应性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适应性免疫应答
– CD45
• 第一信号的转导
– CD3分子ITAM 磷酸化
– ZAP70磷酸化 – IP3,DAG途径 – Ras/Rac途径
• 第一信号的转导 CD45
Lck,Fyn活化 CD3分子ITAM磷酸化 ZAP70募集并磷酸化 PLC-γ磷酸化 Ras活化 IP3途径 DAG途径 MAPK途径(丝裂原激活) NF-AT NF-κB AP-1 基因转录
共刺激
抗原
2 1
IL-2 IL-2Ra
T细胞活化机制 IL-2表达增加
无能
抗原
Naïve T cell
只有信号 1
1
IL-2
IL-2Ra
上皮细胞
自身抗原提呈
无信号2,细胞不能产生足够细 胞因子,不能增殖
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
• 激酶:使底物中磷酸化
– PTK – PK
• 磷酸酶:使底物中磷酸化氨基酸去磷酸
– 中心:TCR--肽-MHC复合物 – 内层:B7--CD28;CD58--CD2 – 外围:IFA-1—ICAM-1;CD45等
免疫突触的平面模式图
Immunological Synapse 免疫突触
Lee et al, 2002
第二节、活化、增殖、分化
• 活化
– CD4+T细胞——双信号 – CD8+T细胞——双信号+CD4+T辅助
• 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
– CD28—— B7(CD80、CD86) – CD2(LFA-2)——CD58(LFA-3) – LFA-1 ——ICAM-1
• 缺乏第二信号,T细胞无能(anergy)
CD28/B7促进IL-2基因转录、合成
缺乏时,T细胞失能(anergy)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02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
抗原识别与呈递
01
抗原识别
免疫系统通过特定的受体(如T细胞受体和B细胞受体)识别抗原,这是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第一步。
02
抗原呈递
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摄取、处理并呈递给
T细胞和B细胞,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
03
MHC分子在抗原呈递中的作用
MHC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在抗原呈递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辅助CD8+T细胞
CD4+T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表达共刺激分 子,辅助CD8+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强 CD8+T细胞的杀伤作用。
调节免疫应答
CD4+T细胞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调节免 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CD8+T细胞的杀伤作用
识别靶细胞
CD8+T细胞通过其表面的T细胞 受体(TCR)识别靶细胞表面的 MHC-I类分子和抗原肽复合物。
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
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 长。
抗体介导的肿瘤杀伤
针对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可以介导肿瘤细胞溶解或抑 制其生长。
THANKS
抗炎细胞因子
如IL-4、IL-10和IL-13等,它们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减轻组织损伤,促进组织修复。
调节性细胞因子
如TGF-β和IL-27等,它们可以调节免疫细胞 的分化和功能,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
04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的活化与分化
B细胞受抗原刺激
B细胞表面的B细胞受体(BCR)特异 性识别并结合抗原,启动B细胞的活
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如IL-2、IL-4、IFN-γ等)在T细胞和B细胞的 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 分化和功能。

《医学免疫学 》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YY Y
YY Y
GERMINAL CENTRE Transient structure of Intense proliferation
Germinal centre
YY Y
releases B cells
that differentiate
into plasma cells
一、TD抗原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CD40—CD40L结合可诱导静 止期B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 期,是刺激B细胞活化的最 强信号。
CD40—CD40L的作用是双向 的,也可通过上调B细胞B7 的表达进一步刺激T细胞的 活化。
3.Th2细胞增殖分化及其对B细胞增殖分化的
辅助作用
活化的Th2还会增加表达更多的细胞因子受体并分泌细胞因子 活化的Th2接受IL-2为主的CK刺激下增殖 效应Th2产生细胞因子IL-4 IL-5 IL-6 TGF-β
(3) 致死性攻击 •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 Fas/FasL和TNF与相应受体结合途径
效应CTL的极化
效应CTL极化即使其内某些细胞器,如细胞骨架系统、高尔 基体和胞浆颗粒向效-靶细胞接触部位重新排列分布的现象。
可使CTL表达和分 泌的效应分子集 中在效-靶接触形 成的狭小空间内, 从而有效作用于 靶细胞,而对周 围正常组织没有 杀伤作用。
双信号: 故障-安全 机制
2. CD4+Th1细胞活化、增殖和效应Th1细胞形成
IL-2是始动和促进T细胞 增殖的关键因素
3. CD4+效应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免疫效应和免疫调 节作用
效应Th1细胞通过释放IL-2、IFN-γ、TNF-α/β
等细胞因子介导产生细胞免疫效应、炎症反应和免疫调 节作用

适应性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应答名词解释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一种机体通过发挥免疫力以抵御外来病原体
侵扰而起的一种变态反应过程。

它由多种细胞、分子和结构物共同作用而产生,可以有效抵制外源病毒、细菌、真菌等外来微生物侵扰。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由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介导的,包括T细胞、B细胞和免疫细胞因子。

这三种细胞的活动有利于通过结合外源抗原,从而产生具有特异性的反应,降低受害者的机体对外源微生物的抗性。

免疫系统发挥的作用是分辨机体内外的病毒、细菌、真菌等外源微生物,然后介导有效的抗原降解行为。

这种机制具有复杂性和特异性,它可以对抗某一特定病原体,而不影响机体内其他微生物和细胞。

T细胞和B细胞最主要的作用是参与免疫反应。

T细胞可以识别外源
物质,如病毒、细菌、真菌,从而引起整个免疫反应。

B细胞把外源物质抗原进行颗粒化,并分泌抗体,降低对外源抗原的反应程度。

而免疫细胞因子则可以介导有效的细胞间和因子间通讯,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维持免疫平衡。

如果机体抗原过多或过少,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当机体处于受到病原体侵扰时,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以协调有效的细胞因子反应以抗击此病原体,消除或缓解入侵的危害。

因此,适应性免疫应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抗性,而且可以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维护机体的健康。

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探索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以及开发新型免
疫药物,有助于治疗各种免疫系统疾病和预防病原体侵扰。

适应性免疫应答.ppt

适应性免疫应答.ppt

• T细胞对抗原识别分两个阶段: (1)非特异:LFA-1/ICAM-1; CD2/LFA-3
外周免疫器官内存在针对不同抗原的 T细胞,携带特异抗原APC需要寻找并将 表位递呈给具有相应受体的T细胞。
(2)特异性:TCR-肽-MHC CD4-MHC II; CD8/MHC I
ICAM-1
LFA-1
不同的抗体
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TD-Ag
BCR-Igα、Igβ (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
浆细胞 抗体
CD4
B细胞
MHC 抗原肽 TCR-CD3
-II
B7 CD28
CD40 CD40L
第一信 号
Th 细胞
第二信号
B 活化
表达细胞 因子受体
Th活化
细胞因子(4) IL-2、4、5、6、IFN等
• B细胞增殖和分化 • 浆细胞,记忆细胞
第一节 概述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特异性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并产生一 定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Ab,胞外抗原
细胞免疫: CD4+Th1, CD8+Tc, 胞内抗原
对付战场的士兵, 最有效的武器是 “子弹”
对碉堡内的敌人,最直接的 办法就是摧毁“碉堡”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许文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Office: 7A208
1
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ve Response
免疫应答
• 机体对抗原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进而表 现为对抗原的清除或诱导免疫耐受,从 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或诱发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D抗原 APC摄取、处理、提呈抗原 + Th1细胞
TCR/肽-MHC-II,
CD4-MHC II 活化信号1
B7/CD28 协同刺激分子 活化信号2
Th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成Th1细胞 分泌细胞因子
促进白细胞 的血管渗出
静止巨噬细胞
活化巨噬细胞
分泌炎性因子
趋化、激活淋巴细胞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2.CTL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TCR的共受体: CD4 , CD8
二、T细胞活化、增殖与 分化
T细胞活化的表现
一、活化所涉及的分子
第一信号即抗原识别信号,为TCR与抗原肽: MHC分子复合物的结合。
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为APC上的协同 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的结合。
细胞因子促进T细胞活化:IL-1 IL-2 IL-6 IL-12
APC对T细胞活化的调控 1.正向调节作用: CD40L+CD40,促进APC活化,表达更多共刺 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促进T细 胞活化. 2.负向调节作用: CTLA-4+B7启动抑制信号
CTLA4 inhibits the activation of T cells

T细胞活化的自身调控 活化T细胞表达FasL+Fas,可互相诱导凋亡.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 induced cell death,AICD)
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
活化T细胞
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
IL-2+IL-2R
T细胞克隆增殖 分化为Th0
IL-1 IL-6 IL-4
IL-12,IFN-g
Th17
分化成Th1 (细胞免疫)
分化成Th2 (体液免疫)
2.CD8+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Th细胞非依赖性(直接活化)
由病毒感染的APC直接激活CD8+T细胞,无 须Th细胞辅助。此类APC高表达B7等协同 刺激分子。
T细胞的活化需双信号
信号2 APC
信号1
第一信号:TCR 识别抗原肽-MHC 复合体;CD3传递 活化信号;CD4和 CD8作为共受体. 第二信号:T细 胞上的协同刺激 分子受体与APC上 协同刺激分子结 合,由协同刺激 分子受体传递第 二信号。
协同刺激信号有关分子
协同刺激分子:B7,VLA-4, LFA-1, CD2等。 协同刺激分子受体:CD28,VCAM-1 ,ICAM-1,LFA-3等。
(一)APC对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提呈 1. 对抗原的摄取: 吞噬、胞饮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2. 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外源性抗原:APC/MHCIICD4+Th细胞

内源性抗原:APC或靶细胞/MHCICD8+T细胞
(二)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
黏附分子,短暂,可逆性结合,有利于TCR从 APC表面筛选出特异性抗原肽-MHC复合物.
二、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三个阶段: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参与细胞和组分:TD-抗原、B2细胞、Th细胞 和APC
整个过程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一)B2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B细胞通过BCR识别天然抗原表位,无 需APC加工提呈,也无MHC限制性 Igα/Igβ将B细胞识别抗原的信号传递 到B细胞内
Th17细胞的生物学活性



分泌趋化因子: IL-8、MCP-1,趋化和募集中性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分泌G-CSF、 GM-CSF、活化中性粒细胞和单核 细胞并刺激骨髓产生更多髓样细胞。 IL-1、 IL-8 、TNF等诱导局部炎症反应。
Th17参与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以及自身免疫 性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刺激上皮细胞、角朊 细胞分泌防御素等抗菌物质,募集活化中性粒细 胞和单核细胞,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1.CD4+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CD4+T细胞的活化 (1)活化信号1 (抗原识别信号) * 双识别:TCR-外源性肽/MHCII * 共受体:CD4-MHCII * CD3传递特异性抗原识别信号
(2)活化信号2 (协同刺激信号) * 如B7-CD28等协同刺激分子结合 (3)细胞因子(如IL-1,IL-2,IL-6,IL-12等) * 是T细胞充分活化重要条件
* CD4+T细胞和CD8+T细胞需识别同一APC所递呈的特异性 抗原; * CD4+T细胞提供IL-2或刺激APC表达协同刺激分子,辅助 CD8+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CD8+CTL 间接激活机制(1)
IL-2
* 信号1作用的CD8+T细胞表达IL-2R,在活化Th细胞分泌IL-2的作用下增殖分化。
只识别表达于APC表面并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 物的多肽

只识别氨基酸一级序列的多肽线性决定基 TCR识别抗原受到MHC的限制—— CD4+TH只识别与MHC-II分子结合的肽段 CD8+Tc只识别与MHC-I分子结合的肽段


T细胞受体参与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TCR-CD3:双识别(dual recognition) 识别抗原肽的同时还必须识别自身MHC分 子 CD4和CD8是共受体
1. 结构
---由两条低分子量的肽链构 成,含很长的胞浆区
2.功能
--- 参 与 BCR 的 组 装 , 稳 定 BCR结构
---传递BCR识别抗原的第一 信号到B细胞中
---BCR-Igα/Igβ 复 合 体 : 与 第一信号的产生与传递有 关。
BCR- Igα/Igβcomplex
共受体
CD21:CR2/C3dR/EBVR,胞浆区短 CD21-C3d——Ag——BCR BCR与共受体交联,参与BCR对抗原 的识别,偶联CD19,传递抗原激活信号
B7-CD28结合,提供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IL-2和IL-2R的结合,提供生长信号
四条主要的途径
PLC-γ磷酸化启动的磷脂酰肌醇途径 MAP激酶相关途径 CD28介导的途径
IL-2R介导的途径
四个主要结果
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
进入细胞周期,T细胞发生抗原特异性克隆扩张
发生细胞因子依赖的T细胞亚群分化
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阶段: -效-靶细胞通过黏附分子非特异性结合 -(CTL)TCR-肽/MHCI(靶细胞)特异结合

CTL的极化:
TCR及共受体向效-靶接触部位聚集细胞骨架、亚细胞结构 及胞浆颗粒向靶细胞重新排列和分布 致死性打击阶段: -穿孔素/颗粒酶途径 穿孔素(perforin) →靶细胞坏死 颗粒酶(granzyme)→靶细胞凋亡 - 死亡受体途径:FasL /Fas,TNF/TNFR
CD8+T 细胞间接激活机制(2)
IL-2
* 活化Th细胞表达CD40L与APC的CD40结合,活化APC,表达共刺激分子, 向CD8+T细胞提供双信号,使之自分泌IL-2,引起增殖、分化。
T细胞活化,主要有三对配体和受体结合,并由此 提供三种信号
抗原肽-MHC分子-TCR的结合:提供抗原识别信号(第一信号)

TCR对抗原肽的识别
CDR1,2识别MHC 多态区和抗原肽的两 端 CDR3识别抗原肽 中央的T细胞决定基
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MHC分子对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相互 作用起限制性作用,即TCR识别APC(或靶细 胞)所提呈抗原肽的同时,还须识别与抗原肽 结合的MHC分子.
四、T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抗感染:主要针对胞内寄生的病原体,包括某些细菌、 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

抗肿瘤:CTL的特异性杀伤、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杀
伤效应、细胞因子直接或间接的杀瘤效应;

免疫损伤作用: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反应、
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等病
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T细胞与APC特异性稳定结合:
TCR识别特异性抗原肽-MHC复合物,启动 识别信号,LFA-1变构,增强其与ICAM亲和力 ,稳定延长二者结合
TCR-CD3复合物
主要功能:与第一 信号的产生和传递 有关
TCR:特异性识别 抗原决定基,产生 抗原识别信号; CD3:传递抗原识 别信号给T细胞
T 细 胞 抗 原 受 体 及 其 识 别 抗 原 的 特 点

CD19:胞浆区长,传递信号 CD81:四跨膜分子,参与交联信号传导
BCR and co-receptor complex
(二)B2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B2细胞的活化需要双信号 B2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 生IgG为主的抗体,部分B2细胞分化为记忆 性B细胞,在再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 答的效应阶段
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
效应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合成和分泌多种效应分子:多种细胞因子、细
胞毒素 >表达多种膜分子 >发挥效应时不再需要共刺激信号
1.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
* Th1细胞对巨噬细胞的作用
释放多种细胞因子 - 激活巨噬细胞: IFN-γ、CD40L -诱生并募集巨噬细胞:IL-3、GM-CSF、TNF、MCP-1 -清除慢性感染的巨噬细胞: FasL/Fas途径
* Th1细胞对T细胞的作用
产生IL-2,促进Th1和CTL增殖,放大免疫效应。
* Th1辅助B细胞产生具有调理作用的抗体(IgG1,IgG3) * Th1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