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吞噬的观察

合集下载

吞噬作用的实验原理

吞噬作用的实验原理

吞噬作用的实验原理
吞噬作用的实验原理是通过将一种细胞加入到另一种细胞的培养液中,观察这种细胞是否对另一种细胞进行吞噬,并研究吞噬作用的基本机制和影响因素。

在实验中,通常使用的是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等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将它们与待测的细胞混合在一起培养。

然后通过染色或显微镜观察待测细胞是否被吞噬,从而评估吞噬作用的强度和效果。

此外,吞噬作用的实验还可以通过添加各种抑制剂或促进剂等药物来探究影响吞噬作用的分子机制和信号通路,以及细胞自身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 细胞学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 细胞学实验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 2016级生技班612组姓名同实验者 2018年 3 月 26日题目: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异物吞噬作用的观察,了解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

2.掌握小鼠等实验动物腹腔巨噬细胞采集和制片的方法。

3.学习小鼠腹腔注射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1.向小鼠腹腔内注射无菌淀粉肉汤,排异反应使小鼠产生大量巨噬细胞,且巨噬细胞吞噬淀粉肉汤后不会对细胞造成伤害,反而被“喂养”。

连续多天注射使小鼠腹腔内聚集大量巨噬细胞。

2.台盼蓝是一种生物染料,专一染色死细胞。

活细胞的细胞质膜对台盼蓝有不透过性。

巨噬细胞吞噬含有台盼蓝的淀粉肉汤后,可以消化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但是不能消化其中的台盼蓝,因此台盼蓝会聚集在溶酶体中。

是一种溶酶体染色的方法。

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 2016级生技班612组姓名同实验者 2018年 3 月 26日3.当向小鼠腹腔中注射鸡红细胞时,鸡红细胞作为外源物质,会被小鼠细胞识别并吞噬,在适当的的时机,我们就有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过程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实验材料:a)连续2~3天向腹腔中注射含台盼蓝的淀粉肉汤的小鼠一只b)鸡红细胞悬液c)生理盐水2.实验设备:a)普通光学显微镜b)载玻片、盖玻片若干c)注射器d)染色皿若干、吸水纸、滴管、剪刀、白瓷板等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 2016级生技班612组姓名同实验者 2018年 3 月 26日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小鼠处理与巨噬细胞采集a)连续2-3天(每天一次)向小鼠腹腔中注射含台盼蓝的淀粉肉汤。

b)选择已注射淀粉肉汤3小时以上的小鼠一只。

c)一人控制住小鼠,露出腹部,另一人用注射器向小鼠腹腔中注射1ml鸡红细胞悬液。

按摩小鼠腹部。

d)20-30分钟后,再注射1-1.5ml生理盐水(0.9%NaCl)按摩小鼠腹部。

e)3分钟后,引颈法处死小鼠f)迅速在腹腔剪开一个不大的开口(注意要剪开腹部的肌肉层),用无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腹腔液。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在体内发挥着各种重要的功能。

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一类重要的白细胞,它们在机体的免疫防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我们进行了一项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过程,探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以及其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

实验材料:1. 中性粒细胞培养液2. 细菌培养液3. 显微镜4. 培养皿5. 移液器6. 培养箱实验步骤:1. 准备中性粒细胞培养液和细菌培养液。

2. 取一块无菌培养皿,使用移液器将中性粒细胞培养液滴在培养皿中。

3. 添加适量的细菌培养液到培养皿中,使细菌均匀分布。

4. 将培养皿放入预热的培养箱中,以37摄氏度恒温培养。

5. 在各个时间点,取出培养皿,用显微镜观察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情况。

6. 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我们发现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非常强大。

在实验开始的几分钟内,中性粒细胞迅速聚集到细菌附近,并开始将细菌吞入细胞内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细菌被吞噬,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增加。

在实验结束时,几乎所有的细菌都被中性粒细胞吞噬。

实验分析: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吞噬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中性粒细胞能够清除体内的病原体,维护机体的健康。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迅速吞噬过程,这证实了中性粒细胞在免疫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涉及到多种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的调控。

这些因子和分子能够引导中性粒细胞朝向病原体,并促使细胞对其进行吞噬。

在实验中,我们没有对这些调控因子进行深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在中性粒细胞吞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的激活可以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

而某些疾病和病理状态则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下降。

实验八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实验八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实验八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一、实验原理
巨噬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生成, 然后进入血液到达各组织内, 并进一步分化为各种巨噬细胞, 当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异物侵入机体时, 能招引巨噬细胞, 而巨噬细胞又有趋化性, 能响应招引因子的招引, 产生活跃的变形运动, 主动向病原体和异物移行, 在接触到病原体和异物时, 即伸出伪足, 将之包围并内吞入胞质, 形成吞噬体, 继而细胞质中的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发生融合, 形成吞噬性溶酶体, 通过其中水解酶等作用下, 将病原体杀死, 消化分解, 最后将不能消化的残渣排了出细胞外。

台盼蓝染色:如果细胞膜不完整、破裂, 台盼蓝染料进入细胞, 细胞变蓝, 即为坏死。

如果细胞膜完整, 细胞不为台盼蓝染色, 则为正常细胞或凋亡细胞。

此方法对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 区别坏死细胞有一定的帮助。

二、实验步骤
1. 在小鼠腹腔注射6%淀粉肉汤(含台盼蓝)1ml。

2.24h后注射1%鸡红细胞悬液1ml, 轻按腹部使分散。

3. 20分钟后脱颈骨处死小鼠。

4. 开腹取腹腔液(慎防小鼠血污染)。

5.腹腔液滴于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6. 显微镜观察吞噬现象。

三、实验结果
四. 结果讨论。

实验五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文档资料

实验五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文档资料

2、实验前一天,给小白鼠腹腔注射含台盼蓝的淀粉肉
汤的目的是什么?巨噬细胞内有哪几种结构对执行复 杂的吞噬功能最重要?
下次实验:细胞核和线粒体的分级分离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过程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过程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过程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过程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过程
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过程
未被吞噬的鸡红细胞
吞噬了鸡红细胞 的吞噬细胞
思考题
1、在高倍镜下绘出在不同吞噬阶段的巨噬细胞图各一
个(如鸡红细胞附于巨噬细胞表面、部分吞入红细胞、 吞入后形成吞噬体等),示吞噬作用的过程。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之一,对实验动物巨噬 细胞吞噬能力的测定,是其非特异免疫能力的检测的一项重要指 标,目前本实验在病理、免疫、肿瘤学研究领域仍然广泛使用。 由于巨噬细胞含有大量的溶酶体、吞噬体和残余体,因此以台盼 蓝、卡红染料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可以见到巨噬细胞胞质内聚 集很多蓝色、红色颗粒,而其他细胞则不摄取或仅少量摄取染料 颗粒,因此常用该方法鉴别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
巨噬细胞的生成
单核细胞(上)和巨噬细胞(下)
吞噬作用
吞噬作用
溶酶体的功能
巨噬细胞正在吞噬衰老的红细胞
巨噬,镊子,离心机,注
射器,吸管,玻片,吸水纸。
2.材料 :小白鼠,1%鸡红细胞悬液(取无污染的鸡血
1ml,放入盛有4ml Alsever溶液瓶中,混匀置4℃冰箱 保存备用,一周内使用。使用前加入0.85%生理盐水 以1500r/min离心10min,洗涤两次,再用生理盐水配 成1%浓度悬液。
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6、每人取一张干净载玻片,滴一滴没有注射淀粉肉汤

实验七、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实验七、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三、实验用品 、
1、仪器设备:显微镜、注射器、注射针头、吸管、试管架、 剪刀、解剖刀、解剖镊、载玻片、盖玻片。 2、试剂: ①0.85%生理盐水 ②4%台盼蓝染液:称0.2g台盼蓝,再加入0.85%生理盐水50 ml即可。 ③6%的淀粉肉汤(含台盼蓝染液): 将0.3g牛肉膏、1.0g蛋白胨、0.5g氯化钠放入100 ml蒸馏 水中,加热后加入可溶性淀粉6.0g,溶解后煮沸灭菌,置 4℃冰箱保存。用时水浴融化,加入适量4%台盼蓝染液混 匀,使其呈蓝色。
④Alsever溶液: 称取2.05g葡萄糖、 0.89g柠檬酸钠 Na9C6H5O7.2H2O)、0.05g柠檬酸 (C6H6O7.H2O)和 0.42g氯化钠,用蒸馏水定 容至100ml,调PH 至7.2,过滤灭菌或高压灭菌 10min,置4℃冰箱保存。
四、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
1、小白鼠 2、1%鸡红细胞悬液 1%鸡红细胞悬液制备: 从集市买一只健康活鸡现杀取血5ml(防止污染),放 入盛有20ml Alsever溶液瓶中,混匀后置4℃冰箱保存备 用(2 周内使用)。使用前,取用Alsever’s 液保存的新鲜 鸡血5ml , 加入8ml 的0.85% 的NaCl 溶液,小心混匀, 1500 r/min 离心5min,如此洗涤3 次,最后配成1%的鸡 红细胞悬液。
六、实验结果
在高倍镜下,可见到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的巨噬细胞, 其胞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蓝色颗粒(为吞入的含台盼蓝的 淀粉肉汤形成的吞噬泡),还可见少量淡黄色椭圆形有核 的鸡红细胞。慢慢移动玻片标本,仔细观察巨噬细胞吞噬 鸡红细胞的过程:有的鸡红细胞(一个至多个)紧贴于巨 噬细胞表面;有的巨噬细胞已将一至数个鸡红细胞部分吞 入;有的巨噬细胞已吞入了一个或几个红细胞,形成了椭 圆形吞噬泡;有的巨噬细胞内的吞噬泡已与溶酶体融合正 在被消化,体积缩小呈圆形。将所见到的处在不同吞噬阶 段的巨噬细胞动态地联系起来,想一想吞噬作用的全过程。

吞噬实验实验报告

吞噬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2. 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红细胞等颗粒的吞噬现象。

3. 评估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

二、实验原理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杀灭病原体的功能。

吞噬过程包括趋化、调理、吞入和杀菌等步骤。

在本实验中,通过观察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红细胞的吞噬现象,评估其吞噬能力。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实验试剂:中性粒细胞分离试剂盒、细菌、红细胞、细胞培养液、抗生素等3.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培养箱等四、实验方法1. 中性粒细胞分离:取小鼠血液,按照中性粒细胞分离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分离。

2. 细菌培养:将细菌接种于细胞培养液,在培养箱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3. 红细胞制备:将红细胞洗涤、染色,制成红细胞悬液。

4. 吞噬实验:a. 将分离出的中性粒细胞用细胞培养液洗涤后,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个/mL。

b. 将中性粒细胞与细菌、红细胞悬液混合,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c. 收集细胞,用抗生素处理,去除未被吞噬的细菌。

d. 将细胞涂片,进行染色和显微镜观察。

五、实验结果1.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红细胞具有明显的吞噬现象。

2. 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多,吞噬红细胞的数量较少。

3. 部分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细胞内出现细菌残体。

六、实验分析1. 本实验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红细胞的能力,表明其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多,说明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较强。

3. 吞噬红细胞的数量较少,可能与红细胞的结构和表面特性有关。

七、实验结论1. 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红细胞的能力,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2. 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较强,对红细胞的吞噬能力较弱。

八、实验讨论1. 吞噬实验是评估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的重要方法,但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实验动物、试剂、操作等。

【2017年整理】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活动观察

【2017年整理】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活动观察

实验三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活动观察【目的要求】1、通过实验观察,加深对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生物膜的选择通透性等生理现象的理解。

2、进一步掌握临时装片技术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液中,因为细胞内的溶质浓度高于细胞外,所以液体很快进入细胞内,使红细胞胀破,血红蛋白散出,即溶血。

将红细胞置于各种等渗溶液中,由于红细胞膜对各种溶质分子的通透性,有的分子能通过,有的不能通过。

溶质分子种类不同,透过的速度也有差异。

当溶质分子进入红细胞内时,胞内溶质增加,导致水分摄入,红细胞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破裂而出现溶血,溶血现象发生时浓密的红细胞悬液(不透明)会变成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

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着具有防御功能的吞噬细胞系统,它由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白细胞构成,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白细胞中,以单核细胞和粒细胞的吞噬活动较强,故它们常被称为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后会进入血液,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肝、脾、淋巴结及结缔组织中进一步发育,分化为巨噬细胞(macrophage)。

巨噬细胞是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非特异性的吞噬功能,当机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和其它异物侵入时,巨噬细胞将向病原体或异物游走(趋化性),当接触到病原体或异物时,伸出伪足将其包围并进行内吞作用,将病原体或异物吞入细胞,形成吞噬泡,进而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发生融合,将异物消化分解掉。

本实验将观察到小鼠的巨噬细胞对进入其体内的鸡红细胞进行吞噬的情况。

【器材与试剂】1、器材:光学显微镜、2ml注射器、载玻片、刻度吸管、橡皮吸球、试管及试管架、手术剪、小镊子、记号笔等。

2、材料:小白鼠、1%鸡红细胞悬液、10%兔或人红细胞悬液。

3、试剂:6%淀粉肉汤(含台盼蓝)、生理盐水、0.17mol/L氯化铵、0.17mol/L氯化钠、0.17mol/L硫酸钠、0.17mol/L硝酸钠、0.17mol/L草酸铵、0.32mol/L葡萄糖、0.32mol/L甘油、0.32mol/L乙醇、500u/ml肝素。

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实验报告

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实验报告

细胞的吞噬活动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探究细胞的吞噬活动对有机物的分解和清除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细胞的吞噬活动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吞噬体来将外部的物质包裹进细胞内部,以实现分解和清除的功能。

吞噬体是由细胞膜形成的直径约0.5-5微米的的小囊泡结构。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细胞培养液2. 细胞培养皿3. 细胞培养槽4. 显微镜5. 有机物溶液(如蛋白质溶液)四、实验步骤1. 将细胞培养液均匀地加入细胞培养皿中,使细胞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

2. 加入适量的有机物溶液到培养皿中,使有机物溶液与细胞充分接触。

3. 放入细胞培养槽,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吞噬活动。

4. 在一定时间间隔后,取出细胞培养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吞噬活动情况。

五、实验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细胞对有机物溶液的吞噬活动较为明显。

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吞噬体形成,将有机物包裹在细胞内部,并进行分解和消化。

六、实验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细胞的吞噬活动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功能,能够对外界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清除。

这一过程对于细胞代谢和清除废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只观察了细胞对有机物的吞噬活动,实际上细胞还能够通过吞噬活动清除细菌和病毒等外源性物质。

细胞的吞噬活动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细胞的吞噬活动还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细胞膜上的受体和信号通路的参与。

这些调控机制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细胞的吞噬活动和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实验总结细胞的吞噬活动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功能,能够对外界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清除。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细胞对有机物溶液的吞噬活动情况,并且探讨了细胞吞噬活动的重要性和调控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对细胞吞噬活动的研究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带来更多的突破。

八、参考文献- 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et al.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ition. New York: Garland Science; 2002. [Link]- Luzio JP, Pryor PR, Bright NA. Lysosomes: fusion and function.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07;8(8):622-632. doi:10.1038/nrm2217. [Link]。

实验六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实验六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吞噬速率测定
通过定量分析,计算出巨噬细胞的吞 噬速率,结果表明吞噬速率与细胞活 性呈正相关。
结果分析
吞噬机制探讨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巨噬细胞吞 噬作用的机制,包括细胞膜的运 动、细胞骨架的调节以及与吞噬
相关的酶类作用等。
吞噬与免疫关系
探讨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与免疫系统 的关系,分析其在机体防御和炎症 反应中的作用。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或 外来物质,以便在显微镜 下观察和追踪。
细胞培养技术
在体外培养巨噬细胞,以 便观察其吞噬行为。
显微观察技术
通过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 吞噬现象,记录并分析实 验结果。
03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材料和试剂
实验材料
小鼠巨噬细胞、细菌悬液
试剂
生理盐水、培养基、染色剂
器材
显微镜、培养皿、移液管、离心机
1. 用染色剂对细胞进 行染色。
步骤三:染色与观察
实验操作流程
01 2. 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吞噬现象,如吞 噬数量、吞噬程度等。
02
步骤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03
1. 详细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吞噬数量、吞 噬程度等。
04
2.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和处理
01
使用表格或电子表格记录每组实验数据。
学习并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和方法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技术和方法,如细胞培养、显微镜观 察、染色等技术。这些技术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未 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 探究能力。此外,本实验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为后续的课程和科研工作 打下基础。

实验五 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实验五 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巨噬细胞的生成
单核细胞(上)和巨噬细胞(下)
吞噬作用
吞噬作用
溶酶体的功能
巨噬细胞正在吞噬衰老的红细胞
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电镜)
实验用品
1.器材:显微镜,解剖盘,剪刀,镊子,离心机,注 射器,吸管,玻片,吸水纸。 2.材料 :小白鼠,1%鸡红细胞悬液(取无污染的鸡血 1ml,放入盛有4ml Alsever溶液瓶中,混匀置4℃冰箱 保存备用,一周内使用。使用前加入0.85%生理盐水 以1500r/min离心10min,洗涤两次,再用生理盐水配 成1%浓度悬液。
巨噬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之一,对实验动物巨噬 细胞吞噬能力的测定,是其非特异免疫能力的检测的一项重要指 标,目前本实验在病理、免疫、肿瘤学研究领域仍然广泛使用。 由于巨噬细胞含有大量的溶酶体、吞噬体和残余体,因此以台盼 蓝、卡红染料注射到实验动物体内,可以见到巨噬细胞胞质内聚 集很多蓝色、红色颗粒,而其他细胞则不摄取或仅少量摄取染料 颗粒,因此常用该方法鉴别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是人类在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 遗传而获得的免疫防卫功能,它是先天就具备的。非 特异免疫构成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抵抗外来病原体的 第一道防线,它对病原体的识别不具有特异性,也无 记忆。
实验原理
巨噬细胞由骨髓干细胞分化生成,然后进入血液到达各组织内, 并进一步分化为各种巨噬细胞。他们是机体内吞噬能力最强的细 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胞,吞噬异物颗 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和变性的细胞间质、杀伤肿瘤。 当病原微生物或其它异物侵入机体时,能招引巨噬细胞,而巨噬 细胞又有趋化性,能响应招引因子的招引,产生活跃的变形运动, 主动向病原体和异物移行,在接触到病原体或异物时,即伸出伪 足,将之包围并内吞入胞质,形成吞噬体,继而细胞质中的初级 溶酶体与吞噬泡发生融合,形成吞噬性溶酶体,通过其中水解酶 等作用下,将病原体杀死,消化分解,最后将不能消化的残渣排 出细胞外。

[5]显微观察巨噬细胞吞噬活动

[5]显微观察巨噬细胞吞噬活动

你的实验… 你的实验 …
实验结果 鸡红细胞. 巨噬细胞:较大圆形 或不规则,数量较多 的在细胞表面上有许 多刺状突起,胞质中 含有数量不等的蓝色 颗粒.
你们需要思考的
作业: 绘制你所看到的巨噬细胞图(一幅). 提出对本实验的改进,以及你们想动手 做那些有关免疫方面的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 胞活动的观察,加深理解细胞吞噬作用的过程 及其意义. 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和脊柱脱臼处死 的方法.
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 细胞吞噬作用原来是单细胞动物摄取营养物质的方式, 也是一种原始的防御作用.随着进化,在高等哺乳动物中产生 了两种转司吞噬作用的细胞(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这 成为非特异免疫的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巨噬细胞是由骨髓干细胞分化而成的,然后进入血液达 到组织中并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具有趋化 性,能响应当病原体或其他异物进入机体时所引起的各种召唤 因子的"召唤",产生活跃的变形运动,主动的向病原体或异 物移动,并伸出伪足将之包围进而吞入胞质内,形成吞噬泡, 接着细胞质中的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发生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 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将病原体或异物水解,最后将不能消化的 残渣排出细胞体外.
实验准备
三,实验用品: 器材: 器材 普通显微镜,剪刀,镊子,载玻片,盖 玻片,注射器,滤纸,胶头吸管. 试剂: 试剂 生理盐水,Alsever溶液,4%Trypan Blue染色液,6%淀粉肉汤. 材料: 材料 小白鼠,1%鸡红细胞悬液.
实验步骤
四,实验步骤: 1,实验前三天,给小白鼠腹腔注射6%淀粉肉汤(含Trypan Blue)1ml,每天一次.注射须在腹部后1/2处的一侧注射, 进针勿过深,避免损及内脏及血管,否则会造成出血致死. 2,每组取注射过淀粉肉汤的小白鼠一只,同样的方法在腹 腔注射1%鸡红细胞悬液1ml,轻揉小白鼠腹部,使悬液散开. 1 1ml 3,30min后注射D-Hank's液1ml 4,20min后再用脊柱脱臼法处死小白鼠. 5,75%乙醇消毒腹部. 6,轻剪开腹部,注意不要剪破腹部脏器. 7,用镊子或钝头剪刀轻轻将内脏推向一边,再用胶头吸管 吸取腹腔液. 8,滴一滴腹腔液在干净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置于显 微镜下观察.

试验四巨噬细胞吞噬现象观察

试验四巨噬细胞吞噬现象观察

实验四 巨噬细胞吞噬现象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 1.观察巨噬细原理
• 高等动物具有大小两类吞噬细胞(即巨噬细 胞和嗜中性粒细胞), 专司吞噬作用, 为非持 异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 小鼠腹腔腹腔注射 淀粉肉汤液, 可诱导巨噬 细胞。
• 1. 小鼠腹腔注射1%的鸡红细胞悬液1ml,轻揉腹 部使鸡细胞分散。
• 2 . 15~20分钟后,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 • 3 . 将小鼠置于解剖盘中,剪开腹腔,把内脏推向
一侧,用吸管吸取腹腔液,滴在载玻片上,加盖 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五、作业
• 绘制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血红细胞的过程 图。
三、实验用品
• 1. 器材 • 显微镜、解剖盘、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注射器、吸管、吸水纸 • 2. 试剂 • 生理盐水、Alsever溶液、4%台盼蓝染液 • 3. 材料 • 小白鼠、1%鸡血红细胞。
四、实验步骤
• 实验前一天取小白鼠腹腔注射6%淀粉肉汤液(含 台盼蓝)1毫升(连续注射三天效果较好)。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实验报告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观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通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异物吞噬作用的观察,了解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功能。

2.掌握小鼠等实验动物腹腔巨噬细胞采集和制片的方法。

3.学习小鼠腹腔注射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1.向小鼠腹腔内注射无菌淀粉肉汤,排异反应使小鼠产生大量巨噬细胞,且巨噬细胞吞噬淀粉肉汤后不会对细胞造成伤害,反而被“喂养”。

连续多天注射使小鼠腹腔内聚集大量巨噬细胞。

2.台盼蓝是一种生物染料,专一染色死细胞。

活细胞的细胞质膜对台盼蓝有不透过性。

巨噬细胞吞噬含有台盼蓝的淀粉肉汤后,可以消化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但是不能消化其中的台盼蓝,因此台盼蓝会聚集在溶酶体中。

是一种溶酶体染色的方法。

3.当向小鼠腹腔中注射鸡红细胞时,鸡红细胞作为外源物质,会被小鼠细胞识别并吞噬,在适当的的时机,我们就有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过程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实验材料:a)连续2~3天向腹腔中注射含台盼蓝的淀粉肉汤的小鼠一只b)鸡红细胞悬液c)生理盐水2.实验设备:a)普通光学显微镜b)载玻片、盖玻片若干c)注射器d)染色皿若干、吸水纸、滴管、剪刀、白瓷板等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小鼠处理与巨噬细胞采集a)连续2-3天(每天一次)向小鼠腹腔中注射含台盼蓝的淀粉肉汤。

b)选择已注射淀粉肉汤3小时以上的小鼠一只。

c)一人控制住小鼠,露出腹部,另一人用注射器向小鼠腹腔中注射1ml鸡红细胞悬液。

按摩小鼠腹部。

d)20-30分钟后,再注射1-1.5ml生理盐水(0.9%NaCl)按摩小鼠腹部。

e)3分钟后,引颈法处死小鼠f)迅速在腹腔剪开一个不大的开口(注意要剪开腹部的肌肉层),用无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腹腔液。

g)在载玻片上滴2-3滴腹腔液,加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2.观察在不同倍数下观察样本,找到正在消化或者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

注意避免玻片液体干涸。

五.实验结果小鼠红细胞巨噬细胞鸡红细胞已吞噬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图1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血红细胞装片(100X物镜不染色)左上角示未知种类细胞100x物镜放大倍数,光镜下可见随机分布的不同种类的细胞。

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动的观察课件

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动的观察课件
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小白鼠腹腔巨 噬细胞吞噬活动的观察课件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01
实验目的
了解巨噬细胞吞噬活动的过程
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吞噬并消化外来病原体和坏死细胞 。通过观察巨噬细胞吞噬活动的过程,可以深入了解其功能和作用机制。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作者:张三 刊物名称:《自然科学》
发表时间:2018年第5期
谢谢观看
通透性降低。
巨噬细胞吞噬活动的动态观察结果
动态观察
通过荧光显微镜对巨噬细胞吞噬 活动进行实时观察,记录吞噬过
程的变化。
吞噬速率
实验结果显示,巨噬细胞的吞噬速 率在不同阶段有所差异,吞噬开始 时速率较快,随着吞噬的进行速率 逐渐降低。
吞噬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巨噬细胞的吞噬过 程涉及细胞膜的变形、内陷和囊泡 形成等机制,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完 成吞噬过程。
05
结论
实验的主要发现
实验观察到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表明细胞 膜通透性与其吞噬活动密切相关。
实验发现巨噬细胞在吞噬不同颗粒时,细胞膜通透性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这可 能与颗粒类型和巨噬细胞内部处理机制有关。
实验还观察到巨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细胞膜的流动性也发生变化,这可能影响细 胞膜通透性的调节。
荧光染料标记的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荧光染料标记
采用荧光染料对细胞膜进行标记,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染料在细胞 膜上的分布和变化,判断细胞膜
通透的变化。
通透性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在巨噬细胞吞噬 过程中,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 化,荧光染料在细胞膜上的分布 逐渐减少,表明细胞膜通透性降

细胞生物学实验文档

细胞生物学实验文档

实验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的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实验,了解巨噬细胞对异物吞噬的原理和功能。

了解吞噬在机体非特异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高等动物体内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的功能。

它们广泛分布在组织和血液中,在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异物侵入机体时,能招引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又具有趋化性,它通过产生活跃的变形运动,主动向病原体和异物移行聚集,首先把异物吸附在细胞表面,随之,吸附区域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伸出伪足包围异物,并吞入胞质,形成吞噬泡,继而在细胞质中的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把病原体杀死,异物消化分解。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1)仪器、用具:显微镜、、解剖盘、注射器、吸管、载玻片、盖玻片。

(2)材料:小鼠(体重20g左右),鸡血。

(3)试剂:6%淀粉肉汤(含0.3%台盼蓝)。

四、方法与步骤(1)实验前24h,每天给小白鼠腹腔注射6%淀粉肉汤(含台盼蓝)1ml。

(2)实验时,再往腹腔内注射1ml1%鸡红细胞悬液,并轻柔腹部,使鸡红细胞悬液分散。

(3)20-30min后,用脊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右手抓住鼠尾,用力向后拉,左手拇指与食指同时按住鼠头,使脊髓与脑髓间断开致死)。

(4)迅速剖开腹腔,用未装针头的注射器或吸管吸取腹腔液。

(5)取一张干净的载玻片,滴一滴腹腔液,制成血涂片,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检查。

四、作业:绘图示出所观察到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各种形态。

实验糖类的细胞化学——PAS反应——过碘酸席夫反应(PAS)显示糖原等多糖物质一、实验目的:掌握细胞中糖类物质的鉴别方法,了解糖类物质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形态。

二、实验原理:在石蜡切片中,低分子糖和单糖、双糖已在固定和脱水过程中消散,因此在石蜡切片中只含有高分子的糖和糖原、粘多糖、粘蛋白、糖蛋白等。

高聚物质有自由的醛根,所以不能直接采用醛基反应鉴定,糖中的醛基必须在某些氧化剂和水解剂的作用下才能露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二
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现象
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试验,了解巨噬细胞对异物吞噬的原理和功能。

2.了解巨噬细胞在机体非特异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
( 1 ) 高等动物体内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作用的功能。

它们广泛分布在组织和血液中,在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2)当病原微生物或其他异物侵入集体时,能招引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又有趋化性,它通过产生活跃的变形运动,主动向病原体和异物移行聚集,首先把异物吸附在细胞表面,随之,吸附区域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伸出伪足包围异物,并吞入胞质,形成吞噬泡,继而在细胞质中的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把病原体杀死,异物消化分解。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
1、仪器、用具:显微镜、高压灭菌锅解剖盘、解剖剪、1ml注射器、吸管载玻片、盖玻片。

2、材料:小鼠(体重20g左右),鸡血。

3、试剂:6%淀粉肉汤(含0.3%台盼蓝)。

四、方法与步骤
1. 实验前2d,每天给小白鼠腹腔注射6%淀粉肉汤(含台盼蓝)1ml。

2. 实验时,再腹腔注射1ml 1%鸡红细胞悬液,并轻揉腹部,使鸡红细胞悬液分散。

3.20-30min后,用脊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左手抓住鼠尾,用力向后拉,左手拇指与食指同时按著鼠头,使脊椎与脑髓间断开致死)。

4.迅速剖开腹腔,用未装针头的注射器或吸管吸取腹腔液。

5.取一张干净载玻片,滴一滴腹腔液,盖上盖玻片,显微镜下镜检。

// 观察时,将视野光线调暗。

// 在高倍镜下,先分辨清鸡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 鸡红细胞为淡黄色、椭圆形、有核的细胞。

而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圆形或不规则的细胞,其表面有许多似毛刺装的小突起(伪足),胞质中有数量不等的蓝色颗粒(为吞入的含台盼蓝淀粉肉汤形成的吞噬泡)即为巨噬细胞。

}
6.变换视野仔细观察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过程。

7.观察结果并记录
•有的鸡红细胞(一至多个)紧贴附于巨噬细胞的表面;
•有的巨噬细胞已将1至数个红细胞部分
吞入;
•有的巨噬细胞已吞入一个或几个红细胞在胞质中刚刚形成椭圆形的吞噬泡;•有的巨噬细胞内的吞噬泡体积缩小,并呈现圆形,这是与初级溶酶体发生融合,泡内物正在被消化分解。

实验作业
1.简述细胞吞噬作用的原理。

2.简述细胞吞噬作用的基本过
程及其意义。

3.制作分离的细胞器的滴片1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