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吴王书》
上书谏吴王
上书谏吴王一、作者简介枚乘,西汉辞赋家。
字叔。
淮阴(今江苏清江市西南)人。
初为吴王刘濞郎中,吴王有叛心,枚乘上书谏劝,吴王不听,于是枚乘投奔梁孝王刘武。
景帝时,吴王参预六国谋反,枚乘又上书劝阻,吴王仍然拒绝了他的劝告,最后兵败身死。
枚乘也因此而知名。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拜他为弘农都尉,他不愿做郡吏,称病离职,仍旧到梁国,为梁王的文学侍从。
梁王的客卿皆善辞赋,而枚乘的造诣最高。
梁王死后,枚乘回到淮阴故里。
武帝即位,慕其文名,派“安车蒲轮”接他入京,终因年老死于途中。
汉初,以粱孝王刘武为中心形成一个粱园文学群体(梁园,汉代梁孝王刘武所造。
也叫“梁苑”。
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
梁孝王好宾客,当时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皆曾受邀居于其中,因而有名。
),有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作家,给汉初文学以巨大推动。
枚乘是粱园文学群体的杰出代表,其赋体作品以《七发》最为著名。
枚乘《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七发》是一篇讽谕性作品。
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
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
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
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
《七发》的艺术特色是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穷形尽相地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
刘勰说:“枚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
”(《文心雕龙·杂文》)枚乘散文今存《谏吴王书》、《重谏吴王书》两篇。
对吴王濞反汉,枚乘曾两次上书谏阻,痛陈利害,表现了一定的政治识见和维护统一局面的政治态度。
枚乘散文善用比喻,多用排句和韵语,具有明显的辞赋特点。
一发千钧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一发千钧的典故: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赋。
一开始,他在吴王刘濞(bì)那里做郎中,没想到刘濞是个有阴谋的人,他一直策划着要反叛朝廷。
枚乘知道以后,就写了一封名叫《谏吴王书》的信给刘濞,很严厉地劝阻吴王说:“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那意思是说,你要做的事,就像是在一缕头发上,系上千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是无底的深渊,这种情形,就是再愚蠢的人也知道是极其危险的。
如果是上边断了,那是接不上的;如果坠入深渊,也就再不能取上来了。
而大王你反叛汉朝,就如这缕头发一样危险啊!可惜的是,枚乘的忠告并没有被刘濞所采纳,他只好离开吴国,去梁国做了梁孝王的门客。
到了汉景帝时,吴王纠合其他六个诸侯国谋反,史称“七王之乱”,结果很快就被平定了。
吴王的野心最终也没有得逞。
后来,人们将《谏吴王书》中的“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缩略变化为成语“一发千钧”或“千钧一发”。
一发千钧的汉语词典解释:指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
比喻极其危险。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代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清黄景仁《邵二云自江上归余姚》诗:「蠹鱼跃出秦灰来,一发千钧著书责。
」●郭光《英雄列车》三:「可是,能在一发千钧的时刻,战胜洪水,化险为夷,这气魄,这毅力,却绝不会是来自偶然的。
」一发千钧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危如累卵、间不容发、岌岌可危、危在旦夕、危于累卵、燃眉之急反义词:安如泰山、稳如泰山用一发千钧造句:(1) 一发千钧之时,李明及时赶到了。
(2) 正在这一发千钧的危急时刻,飞机冲出了冷气团,终于脱险了。
(3) 就在这一发千钧的时刻,解放军战士跳进大堤决口处,用人组成一道“长城”。
(4) 福克脸上还是毫无表情,尽管他的整个命运也系在这一发千钧的时刻上。
(5) 正当火车冲向小女孩的一发千钧之际,他飞快似的冲了上去,把小孩推离轨道,自己却光荣牺牲了。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 常识整理
《古代文学》常识整理◆秦代文学一、秦代文学仅有三种样式:散文、刻石之文、诏书奏议1、完成于公元前239年,由吕不韦门客集体著作的《吕氏春秋》有一定的时代意义2、秦代文学唯一的作家是李斯,其代表作为《谏逐客书》3、现在传世的秦代刻石之文共有8篇,其中6篇在《史记*始皇本记》中总的来说,秦代文学没有什么成就。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秦氏不文”。
二、1、《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十六篇,二十余万字,在公元前239写成。
此书内容驳杂,兼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其文章常常以语言故事为譬喻,例如《荡兵》《顺说》《察今》等篇都有这样的特色。
2、《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
每纪都是5篇,共60篇。
《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八览,现在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
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三、秦石刻文是我国最古的碑文,对后世碑志文有很深影响;内容为歌颂秦王功德,形式则是模仿雅颂,都是四言韵文,但多以三句为一韵。
四、秦时民间有歌谣流传。
《汉书*贾捐之传》有“长城之歌,至今未绝”的话。
今之所传,仅有一首,见于晋杨泉《物理论》。
◆汉代文学汉代文学的样式主要有:赋、散文、诗歌和楚辞。
其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汉高祖——汉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多种问题主要沿袭战国文学的余风,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芽:辞赋,政论。
这时期主要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辞赋发展上。
古文辞类纂《邹阳谏吴王书》文言文全文
古文辞类纂《邹阳谏吴王书》文言文全文邹阳谏吴王书臣闻秦倚曲台之宫,县衡天下,画地而不犯,兵加胡越;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谷,咸阳遂危。
何则?列郡不相亲,万室不相救也。
今胡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斗城不休,救兵不止,死者相随,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
何则?强赵责于河间,六齐望于惠后,城阳顾于卢博,三淮南之心思坟墓。
大王不忧,臣恐救兵之不专。
胡马遂进窥于邯郸,越水长沙,还舟青阳。
虽使梁并淮阳之兵,下淮东,越广陵,以遏越人之粮,汉亦折西河而下,北守漳水,以辅大国,胡亦益进,越亦益深。
此臣之所为大王患也。
臣闻交龙襄首奋翼,则浮云出流,雾雨咸集;圣王底节修德,则游谈之士归义思名。
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奸。
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然臣所以历数王之朝,背淮千里而自致者,非恶臣国而乐吴民也,窃高下风之行,尤说大王之义,故愿大王之无忽,察听其志。
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夫全赵之时,武力鼎士袨服丛台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幽王之湛患;淮南连山东之侠,死士盈朝,不能还厉王之西也。
然而计议不得,虽诸、贲不能安其位亦明矣。
故愿大王审画而已。
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自立天子之后,使东牟朱虚东褒义父之后,深割婴儿王之壤,子王梁、代,益以淮阳。
卒仆济北、囚弟于雍者,岂非象新垣平等哉?今天子新据先帝之遗业,左规山东,右制关中,变权易势,大臣难知。
大王弗察,臣恐周鼎复起于汉,新垣过计于朝,则我吴遗嗣,不可期于世矣!高皇帝烧栈道,水章邯,兵不留行,收弊民之倦,东驰函谷,西楚大破,水攻则章邯以亡其城,陆击则荆王以失其地。
此皆国家之不几者也。
愿大王孰察之。
枚乘上书谏吴王 优质课件
枚乘(?~前140),字叔,西汉辞赋家。汉族, 秦建治时古淮阴人。枚乘因再七国叛乱前后两 次上谏吴王而显名。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 《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 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昌:盛 ~盛
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盘。锥:①锥子, 钻孔的工具。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②锐,利。
枚乘:上书谏吴王
题解:上书:
1.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
2.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战国以前臣下奏谏陈词,都用上书的名称。 古代“言笔未分”之时,不分君臣,互相 来往都用书,秦虽改书为奏,但因为离古 代还不太远,所以仍然有人用书。唐代偶 尔用“书”作为外交文书的一种。唐代以 后就很少使用.
背景介绍:
汉初,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 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枚乘写了《上书 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公元前154年, 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 乱。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 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 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吴 王刘濞被杀。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蘖,足可搔而绝,手可 擢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蹐砥砺, 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 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时而用;弃义背理, 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 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 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 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 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 绝其胎,祸何自来?
太山之溜穿石,殚极之(纟冗)断干。水非石之 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谏吴王书-枚乘(3)原文
谏吴王书|枚乘(3)原文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
刘濞还是不肯回头。
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
吴王刘濞被杀。
枚乘(? 公元前140),字叔,西汉初时淮阴人。
初与邹阳等在吴王濞手下供职,任郎中,以文辞著称。
吴王谋反,枚乘上书谏阻。
吴王不听,于是枚乘与邹阳等至梁孝王门下。
吴王起兵后,枚乘又上书劝谏。
七国反叛平定后,景帝拜他为弘农都尉(弘农,汉郡名,在今河南灵宝县东),不久,辞去。
武帝即位,召他进京,死在路上。
枚乘善于辞赋,所作《七发》今传于世。
《汉书》有《枚乘传》。
附:上书重谏吴王枚乘昔秦西举胡戎之难,北备榆中之关,南距羌笮之塞,东当六国之从。
六国乘信陵之籍,明苏秦之约,厉荆轲之威,并力一心以备秦。
然秦卒禽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
今汉据全秦之地,兼六国之众,修戎狄之义,而南朝羌笮,此其与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
今夫谗谀之臣为大王计者,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以为吴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夫举吴兵以訾于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
天下闻吴率失职诸侯,愿责先帝之遗约,今汉亲诛其三公,以谢前过,是大王威加于天下,而功越于汤武也。
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富实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
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军行数千里不绝于郊,其珍怪不如山东之府。
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
脩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
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
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江淮之险。
此臣之所为大王乐也。
今大王还兵疾归,尚得十半。
不然,汉知吴有吞天下之心,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下,袭大王之都;鲁东海绝吴之饟道;梁王饰车骑,习战射,积粟固守,以逼荥阳,待吴之饥。
枚乘:上书谏吴王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汉初,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 汉初,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 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枚乘写了《上书 野心很大, 野心很大 图谋叛乱。枚乘写了《 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公元前154年, 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公元前 年 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 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 乱。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 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 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 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 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吴 王刘濞被杀。 王刘濞被杀。
臣闻得全者昌 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 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舜无立锥之地,以有 立锥之地 天下;禹无十户之聚 诸侯。 天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昌:盛
~盛
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盘。锥:①锥子, 钻孔的工具。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②锐,利。 聚:①村落。 《说文》:“会也。 ②集聚,集合。“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③召集。及将死,聚其族。” ④积累,积攒。财物易聚耳,不宜加爱。”
系绝於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 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能听忠臣之言, 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必若所欲为,危 必若所欲为, 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 於累卵,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 安於泰山。 安於泰山。 举:举动行动 。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所以慎其言。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所以慎其言。 脱:脱离灾祸 所欲为: 所欲为: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
太山之溜穿石,殚极之(纟冗)断干。 太山之溜穿石,殚极之(纟冗)断干。水非石之 索非木之锯,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 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 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文言文阅读答案】《上书谏吴王(节选)》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上书谏吴王(节选)》阅读及答案上书谏吴王(节选)丈夫十个腰围周围的树木开始像耕耘者一样生长①. 脚可能会被划伤和破坏②. 手可以被拉和抓住。
根据他们未出生的情况,他们没有成形③ 第一锐化④, 有时不要看到它的损坏。
植树养畜⑤ 这是没有好处的,有时是巨大的。
积累美德和实践。
有时你不知道它的好处,但你放弃了正义和理性。
有时你不知道它的邪恶,就死了。
陈垣国王对这个计划很熟悉⑥ 而且是针对个人的。
一百年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
注释:①蘖(niè):植物的幼芽。
②足可搔而绝:用脚可以踩断。
③据其未生,先其未形:在它未成长之前(就抑止它),在它未形成之前(就抑止它)。
④磨砻砥砺:四种磨刀工具。
⑤种树畜养:种植物,养牲畜。
⑥熟计:仔细考虑。
12.用“/”分隔带下划线的句子。
(2分)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13.课文中带下划线的句子说明,善行会带来美德——真理。
空白中的正确选择是()(2分)。
a、防微杜渐b、温故知新c、礼尚往来d、得寸进尺12.积德/不知其善/有时使用/弃义弃理/不知其恶/有时死亡解析:根据上下文及句意可判断。
这是一组骈句。
13.分析:划线句子的意思是:积累美德而不看到它的好处,?当时间很长时,它会起作用;背叛理智和正义,却不知道它的危害,?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后消亡。
因此,可以判断这是一项预防措施。
附:上书谏吴王(节选)》参考译文:周长为十的树在开始生长时是一个很小的芽。
你可以用脚趾抓它,然后用手把它拔出来。
在它生长和形成之前把它挖出来。
如果你暂时看不到它的损坏,一段时间后它最终会被摧毁;种树养畜,不生长,过一段时间就会生长;积累美德,没有它的好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起作用;如果你背叛了理智和正义,却不知道它的危害,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后灭亡。
希望陛下慎重考虑,亲自执行。
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事实。
汉代赋体文学
汉代赋体文学汉代赋体文学第一节赋体名称的来源以赋名篇,始于荀子。
荀子曾作《礼》、《知》、《云》、《蚕》、《箴》“赋”五篇,是以“赋”名篇的第一人,但作为文体来说,尚不具备,仍属于“赋”的萌芽阶段。
《文选》所收宋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文体特点如汉代赋,但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些作品至少是汉武帝以后的作品,不可能是生活在战国时光楚襄王之际的“宋玉”作品。
可以说,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文体。
一、赋的特征: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原指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
《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ch i)文,体物写志也。
”意思是:赋,就是铺叙,通过铺陈辞采写成文章,通过描绘物象来抒发情志。
“铺采摛文”是赋的形式,而“体物写志”则是赋的内容。
《汉书•艺文志》引刘向云:“不歌而颂谓之赋”,意思是赋为一种脱离音乐的诵读方式。
由上述两点,可概括赋的一般特点是:内容侧重于叙事,多用陈述性、叙事性和描绘手法,形式上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不能入乐歌唱,只适宜于朗读。
二.诗和赋的关系: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赋是由古诗演变而来。
《艺文志》说:“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可见诗与赋的区别是,前者为可歌的,而后者是不歌而颂的。
三、楚辞和赋的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又说:(屈原)乃作《怀沙》之赋”,班固称:“其文弘博典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离骚序》)可见,以司马迁、班固为代表的汉代人认为“辞”与“赋”没有区别,他们把屈原的作品也称作赋。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则将“骚”与“赋”划为两体。
他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则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意思是到屈原创作《离骚》时,才开始扩展绘声绘形的特色。
赋,起源于诗人,而由《楚辞》开拓出新的疆界。
)刘勰的看法较中肯,“辞「或称作“骚”)与“赋”是不同的文体,“赋”是由“辞”演变而成。
《汉魏六朝散文·枚乘·上书谏吴王》原文鉴赏
《汉魏六朝散文·枚乘·上书谏吴王》原文鉴赏《汉魏六朝散文·枚乘·上书谏吴王》原文鉴赏臣闻“得全者昌,失全者亡2”。
舜无立锥之地3,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4,以王诸侯;汤武之土不过百里5。
上不绝三光之明6,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术也。
故父子之道,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臣乘愿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
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
系绝於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
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
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难於上天。
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今欲极天命之上寿7,弊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8,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景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迹逾多,景逾疾。
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
养由基9,楚之善射者也。
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
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
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
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愿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1吴王:即刘濞(前215年—前154年),西汉诸侯王。
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之侄。
刘邦在位时封吴王。
《谏吴王书》原文和翻译译文
《谏吴王书》原文和翻译译文《《谏吴王书》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谏吴王书》原文和翻译译文《谏吴王书》原文和翻译上书谏吴王(参考译文)孙加荣译我听说“能够行为完美无瑕的人一定会昌盛,做不到的人就会灭亡。
”舜没有立锥之地,而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户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够在诸侯之间称王。
汤武的土地方圆不过百里,上天日月星辰运行正常,没有发生特异的自然现象,对下不伤害百姓的心,是因为用仁政来治理天下。
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
忠臣不惧怕杀头而(对君主)进行直谏,处理事情没有缺漏或错误的谋划,功绩流传万世。
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献上愚笨的忠心,希望大王对我的话稍微考虑一下以表现您的怜悯之心。
用一根线的负担,系起千钧的重物,上面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面靠着不可测度的深渊,虽然我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担心线将断绝。
马就要受惊,却去击鼓惊吓它;系物的线将要断绝,又给它增加重量。
系物的线在高处断绝,不能在接好;重物掉进深渊,不能在把它取出来。
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能否避免祸患只在一念之间,当中连一根头发都容不下。
假使能听从忠臣的话,所有的行动一定能够免于灾祸,如果一定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比累起的蛋还危险,比登天还难。
改变自己的做法,比翻过手掌还容易,比泰山还安稳。
现在要享尽天赐的寿数,享尽无穷的乐趣,终保王侯的威势,不从做翻掌这样的事情出发,来得到像泰山那样的安稳,却要趁着累卵的危险,经历登天的困难,这就是我心中最大的疑惑。
若有人对自己的影子和脚迹有所畏惧,那人欲逃避现实,回首狂奔,结果脚迹愈多愈乱,影子随身在后,追逐得更快,不知在阴暗处歇息一会,影子与足迹自然而然地消失无踪。
想让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话。
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
想让热水凉下来,一个人烧火,百人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没有效果,不如抽掉柴草停止烧火。
不在那里采取决断的措施,却在这边施救,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
《求谏》原文和翻译译文
《求谏》原文和翻译译文《《求谏》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求谏》原文和翻译译文《求谏》原文和翻译原文:太宗威容俨肃①,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
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①议,致天下太平。
”谏议大夫王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②。
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③,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④其狂瞽⑤。
”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⑥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
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三年,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条数甚多,朕总黏之屋壁,出入观省。
所以孜孜不倦者,欲尽臣下之情。
每一思政理,或三更方寝。
亦望公辈用心不倦,以副朕怀也。
”贞观六年,太宗以御史大夫①韦挺、中书侍郎②杜正伦、秘书少监①虞世南、著作郎②姚思廉等上封事③称旨,召而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主,便宜尽诚规谏,至如龙逢、比干④,不免孥戮⑤。
为君不易,为臣极难。
朕又闻龙可扰⑥而驯,然喉下有逆鳞。
卿等遂不避犯触,各进封事。
常能如此,朕岂虑宗社之倾败!每思卿等此意,不能暂忘,故设宴为乐。
”仍赐绢⑦有差。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①,言语致失次第。
寻常奏事,情犹如此,况欲谏诤,必当畏犯逆鳞。
谏吴王书-枚乘原文
谏吴王书|枚乘原文《谏吴王书》原文和(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原文)臣闻得全⑴者昌,失全者亡。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⑵,以王诸侯。
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⑶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⑷术也。
故父子之道⑸,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⑹。
夫以一缕之任⑺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马方⑻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⑼;系绝於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
其出不出,间不容发⑽。
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⑾。
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⑿,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
今欲极天命之上寿⒀,弊⒁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⒂逾疾,不如就阴⒃而止,影灭迹绝。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汤之凔⒄,一人炊之,百人扬⒅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
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
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
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⒆。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⒇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太山之霤21穿石,殚极之绠断幹22。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23使之然也。
夫铢铢24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
石称丈量,径25而寡失。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26,足可搔27而绝,手可擢28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
砻蹐底厉29,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种树30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上书谏吴王(参考)我听说能够行为完美无瑕的人一定会昌盛,做不到的人就会灭亡。
舜没有立锥之地,而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户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够在诸侯之间称王。
古文辞类纂
目录古文辞类纂.上古文辞类纂.下.出版说明序卷一 论辨类一过秦论上 / 贾生过秦论中 / 贾生过秦论下 / 贾生论六家要指 / 太史公谈卷二 论辨类二原道 / 韩退之原性 / 韩退之原毁 / 韩退之讳辩 / 韩退之对禹问 / 韩退之获麟解 / 韩退之改葬服议 / 韩退之师说 / 韩退之争臣论 / 韩退之守戒 / 韩退之杂说 / 韩退之伯夷颂 / 韩退之封建论 / 柳子厚桐叶封弟辨 / 柳子厚晋文公问守原议 / 柳子厚复性书三首录其末 / 李习之卷三 论辨类三本论 / 欧阳永叔.朋党论 / 欧阳永叔为君难论二首 / 欧阳永叔唐论 / 曾子固易论 / 苏明允乐论 / 苏明允诗论 / 苏明允书论 / 苏明允明论 / 苏明允谏论二首 / 苏明允管仲论 / 苏明允权书 / 苏明允衡论 / 苏明允卷四 论辨类四志林 / 苏子瞻.伊尹论 / 苏子瞻荀卿论 / 苏子瞻韩非论 / 苏子瞻始皇论 / 苏子瞻留侯论 / 苏子瞻贾谊论 / 苏子瞻晁错论 / 苏子瞻大臣论二首 / 苏子瞻卷五 论辨类五商论 / 苏子由六国论 / 苏子由三国论 / 苏子由汉文帝论 / 苏子由唐论 / 苏子由原过 / 王介甫复仇解 / 王介甫息争 / 刘才甫卷六 序跋类一十二诸侯年表序 / 司马子长六国表序 / 司马子长秦楚之际月表序 / 司马子长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 / 司马子长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 司马子长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序 / 司马子长战国策序 / 刘子政记秦始皇本纪后 / 班孟坚汉诸侯王表序 / 班孟坚卷七 序跋类二读仪礼 / 韩退之读荀子 / 韩退之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 / 韩退之荆潭唱和诗序 / 韩退之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 / 韩退之张中丞传后序 / 韩退之论语辩二首 / 柳子厚辩列子 / 柳子厚辩文子 / 柳子厚辩鬼谷子 / 柳子厚辩晏子春秋 / 柳子厚辩鹖冠子 / 柳子厚愚溪诗序 / 柳子厚卷八 序跋类三唐书艺文志序 / 欧阳永叔五代职方考序 / 欧阳永叔一行传序 / 欧阳永叔宦者传论 / 欧阳永叔伶官传论 / 欧阳永叔集古录目序 / 欧阳永叔苏氏文集序 / 欧阳永叔江邻几文集序 / 欧阳永叔释惟俨文集序 / 欧阳永叔释秘演诗集序 / 欧阳永叔卷九 序跋类四战国策目录序 / 曾子固新序目录序 / 曾子固列女传目录序 / 曾子固徐干中论目录序 / 曾子固范贯之奏议集序 / 曾子固先大夫集后序 / 曾子固馆阁送钱纯老知婺州诗序 / 曾子固书魏郑公传 / 曾子固卷十 序跋类五族谱引 / 苏明允族谱后录 / 苏明允元祐会计录序 / 苏子由会计录民赋序 / 苏子由周礼义序 / 王介甫书义序 / 王介甫诗义序 / 王介甫读孔子世家 / 王介甫读孟尝君传 / 王介甫读刺客传 / 王介甫书李文公集后 / 王介甫灵谷诗序 / 王介甫汊口志序 / 归熙甫题张幼于裒文太史卷 / 归熙甫书孝妇魏氏诗后 / 方灵皋海舶三集序 / 刘才甫倪司城诗集序 / 刘才甫卷十一 奏议类上编一楚莫敖子华对威王张仪司马错议伐蜀苏子说齐闵王虞卿议割六城与秦中旗说秦昭王信陵君谏与秦攻韩李斯谏逐客书李斯论督责书卷十二 奏议类上编二至言 / 贾山陈政事疏 / 贾山论积贮疏 / 贾山请封建子弟疏 / 贾山谏封淮南四子疏 / 贾山谏放民私铸疏 / 贾山卷十三 奏议类上编三言兵事书 / 晁错论守边备塞书 / 晁错复论募民徙塞下书 / 晁错论贵粟疏 / 晁错谏猎书 / 司马长卿谏伐闽越书 / 淮南王安言世务书 / 严安论伐匈奴书 / 主父偃禁民挟弓弩议 / 吾丘子赣谏除上林苑 / 东方曼倩化民有道对 / 东方曼倩卷十四 奏议类上编四尚德缓刑书 / 路长君论霍氏封事 / 张子高谏击匈奴书 / 魏弱翁陈兵利害书 / 赵翁孙屯田奏三首 / 赵翁孙入粟赎罪议 / 萧长倩罢珠厓对 / 贾君房卷十五 奏议类上编五条灾异封事 / 刘子政论甘延寿等疏 / 刘子政论起昌陵疏 / 刘子政极谏外家封事 / 刘子政上星孛奏 / 刘子政上政治得失疏 / 匡稚圭论治性正家疏 / 匡稚圭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则疏 / 匡稚圭罢边备议 / 侯应讼陈汤疏 / 谷子云讼陈汤疏 / 耿育治河议 / 贾让谏不许单于朝书 / 扬子云毁庙议 / 刘子骏出师表 / 诸葛孔明卷十六 奏议类上编六禘祫议 / 韩退之复仇议 / 韩退之论佛骨表 / 韩退之潮州刺史谢上表 / 韩退之驳复仇议 / 柳子厚卷十七 奏议类上编七论台谏言事未蒙听允书 / 欧阳永叔移沧州过阙上殿疏 / 曾子固卷十八 奏议类上编八上皇帝书 / 苏子瞻卷十九 奏议类上编九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 苏子瞻徐州上皇帝书 / 苏子瞻圜丘合祭六议札子 / 苏子瞻卷二十 奏议类上编十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王介甫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 王介甫进戒疏 / 王介甫卷二十一 奏议类下编一对贤良策一 / 董子对贤良策二 / 董子对贤良策三 / 董子卷二十二 奏议类下编二对制科策 / 苏子瞻卷二十三 奏议类下编三策略一 / 苏子瞻策略四 / 苏子瞻策略五 / 苏子瞻决壅蔽 / 苏子瞻无沮善 / 苏子瞻省费用 / 苏子瞻蓄材用 / 苏子瞻练军实 / 苏子瞻倡勇敢 / 苏子瞻教战守 / 苏子瞻卷二十四 奏议类下编四策断中 / 苏子瞻策断下 / 苏子瞻君术策五 / 苏子由臣事策一 / 苏子由民政策一 / 苏子由民政策二 / 苏子由卷二十五 书说类一赵良说商君陈轸为齐说楚昭阳陈轸说楚王无绝齐交陈轸说齐以兵合于三晋苏季子说燕文侯苏季子说赵肃侯苏季子说韩昭侯苏季子说魏襄王苏季子说齐宣王苏季子自齐反燕说燕易王苏代止孟尝君入秦苏代说齐不为帝苏代遗燕昭王书苏代约燕昭王苏厉为齐遗赵惠文王书苏厉为周说白起卷二十六 书说类二张仪说魏哀王张仪说楚怀王张仪说韩襄王淳于髡说齐宣王见七士淳于髡说齐王止伐魏淳于髡解受魏璧马黄歇说秦昭王范雎献书秦昭王范雎说秦昭王范雎说昭王论四贵乐毅报燕惠王书周止魏王朝秦孙臣止魏安釐王割地卷二十七 书说类三鲁仲连说辛垣衍鲁仲连与田单论攻狄鲁仲连遗燕将书触詟说赵太后冯忌止平原君伐燕蔡泽说应侯魏加与春申君论将汗明说春申君遗章邯书 陈余卷二十八 书说类四谏吴王书 /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 邹阳说吴王书 / 枚叔复说吴王 / 枚叔报任安书 / 司马子长遗盖宽饶书 / 庶子王生报孙会宗书 / 杨子幼移让太常博士书 / 刘子骏卷二十九 书说类五与孟尚书书 / 韩退之与鄂州柳中丞书 / 韩退之再与鄂州柳中丞书 / 韩退之与崔群书 / 韩退之答崔立之书 / 韩退之答陈商书 / 韩退之答李秀才书 / 韩退之答吕毉山人书 / 韩退之答窦秀才书 / 韩退之答李翊书 / 韩退之答刘正夫书 / 韩退之答尉迟生书 / 韩退之与冯宿论文书 / 韩退之与卫中行书 / 韩退之与孟东野书 / 韩退之答刘秀才论史书 / 韩退之重答李翊书 / 韩退之上兵部李侍郎书 / 韩退之应科目时与人书 / 韩退之为人求荐书 / 韩退之与陈给事书 / 韩退之上宰相书 / 韩退之后十九日复上书 / 韩退之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 韩退之卷三十 书说类六寄京兆许孟容书 / 柳子厚与萧翰林俛书 / 柳子厚与李翰林建书 / 柳子厚答吴秀才谢示新文书 / 柳子厚卷三十一 书说类七与尹师鲁书 / 欧阳永叔寄欧阳舍人书 / 曾子固谢杜相公书 / 曾子固上韩枢密书 / 苏明允上欧阳内翰书 / 苏明允上王兵部书 / 苏子瞻答李端叔书 / 苏子瞻上枢密韩太尉书 / 苏子由答韶州张殿丞书 / 王介甫上凌屯田书 / 王介甫答司马谏议书 / 王介甫《古文辞类纂》是清代学者姚鼐编纂的一部古文总集。
《上书谏吴王》《上书重谏吴王》
作者: 旭禾
出版物刊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2-66页
主题词: 枚乘;七国之乱;中央政权;野心家;复辟;梁孝王;汉文帝;六国;代理人;奴隶主
摘要: <正> 枚乘的《上书谏吴王》写于新生的奴隶主复辟势力的代理人吴王刘濞阴谋篡权复辟的前夕,由于刘濞不听枚乘的劝告,枚乘忿然由吴至梁,做梁孝王刘武的文学侍从。
梁王刘武是景帝的弟弟,汉文帝分封他在梁是为了作为维护中央政权的屏障。
《上书重谏吴王》写于野心家刘濞正纠结七国叛军举兵作乱之时,枚乘仍晓以大义,婉言规劝,希望刘濞及时醒悟,勒马于悬岩。
儒法两家对待“七国之乱”的态度是针锋相对,泾渭分明的。
从这两封信可知具有。
jianzukeshu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jianzukeshu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原文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谏吴王启观疏说理的过程
谏吴王启观疏说理的过程第一次,也就是吴越大战,阖闾被越军射伤脚趾病发身死的第三年,夫差为父报仇,于公元前494年吴国出动全部精兵伐越,在夫椒大败越军。
越王勾践只得带了剩下的五千甲兵躲进会稽山。
无奈之下,勾践派出大夫文种通过吴国太宰伯嚭请求媾和,愿以越国作为吴国的奴仆之国侍奉吴国。
夫差见此,意欲同意。
伍子胥赶到吴王面前,先以夏后少康复国举例,然后劝谏说:“现在吴国不如当年有过氏那么强大,而勾践的实力大于当年的少康。
现在不借此时机彻底消灭越国力量,反而又要宽恕他们,不是为以后找麻烦吗!而且勾践为人能坚韧吃苦,现在不消灭他,将来后悔不及。
”吴王夫差不听吴子胥力劝,而听从太宰嚭之言,终与越国停战,两国订立和平盟约后,吴国撤军回国。
越王勾践脱险后,卧薪尝胆图谋复国,从此吴王为自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
第二次,公元前489年,吴王夫差听说齐景公死后大臣争夺权力,新立之君幼小无势,于是兴兵北伐齐国。
伍子胥仍然以越国是最大威胁而劝谏夫差说:“越王勾践吃饭不设两样以上的菜肴,穿衣不用两种以上的颜色,吊唁死者,慰问病者,这是想到利用民众伐吴报仇啊。
勾践不死,必为吴国大患。
现在越国才是我国的心腹大患,您却不注重,反而把力量用于齐国,岂非大错特错!”夫差还是不听,仍然北伐齐国,公元前485年夫差又一次北伐齐国。
两次伐齐,耗费了吴国大量的财力。
第三次,夫差伐齐回来后,越王勾践带领越国群臣朝拜吴王,并献上丰厚贡礼,吴王夫差心中大喜。
这时候,只有伍子胥是清醒的,而且也只有伍子胥心中最害怕,于是又劝谏夫差说:“越国近在腹心之地,现在我国虽能战胜齐国,却好比石头田地,没有丝毫用处。
而且《盘庚之诰》说,乱妄之人只有消灭干净,商王朝才能兴旺。
大王您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啊!”这次,夫差不但不听,还派伍子胥出使齐国,想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伍子胥明白,吴国将要灭亡了。
于是出使齐国的时候,吴子胥把自己的儿子委托给齐国自己的好朋友鲍氏,然后才回国回报吴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谏吴王书》译文)孙加荣译我听说“能够行为完美无瑕的人一定会昌盛,做不到的人就会灭亡。
”舜没有立锥之地,而拥有了天下;禹没有十户人家那么大的村落,而能够在诸侯之间称王。
汤武的土地方圆不过百里,上天日月星辰运行正常,没有发生特异的自然现象,对下不伤害百姓的心,是因为用仁政来治理天下。
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
忠臣不惧怕杀头而(对君主)进行直谏,处理事情没有缺漏或错误的谋划,功绩流传万世。
我愿意剖开自己的心腹献上愚笨的忠心,希望大王对我的话稍微考虑一下以表现您的怜悯之心。
用一根线的负担,系起千钧的重物,上面悬挂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面靠着不可测度的深渊,虽然我是非常愚笨的人,也知道担心线将断绝。
马就要受惊,却去击鼓惊吓它;系物的线将要断绝,又给它增加重量。
系物的线在高处断绝,不能在接好;重物掉进深渊,不能在把它取出来。
形势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境地,能否避免祸患只在一念之间,当中连一根头发都容不下。
假使能听从忠臣的话,所有的行动一定能够免于灾祸,如果一定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那就比累起的蛋还危险,比登天还难。
改变自己的做法,比翻过手掌还容易,比泰山还安稳。
现在要享尽天赐的寿数,享尽无穷的乐趣,终保王侯的威势,不从做翻掌这样的事情出发,来得到像泰山那样的安稳,却要趁着累卵的危险,经历登天的困难,这就是我心中最大的疑惑。
若有人对自己的影子和脚迹有所畏惧,那人欲逃避现实,回首狂奔,结果脚迹愈多愈乱,影子随身在后,追逐得更快,不知在阴暗处歇息一会,影子与足迹自然而然地消失无踪。
想让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话。
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
想让热水凉下来,一个人烧火,百人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没有效果,不如抽掉柴草停止烧火。
不在那里采取决断的措施,却在这边施救,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
养由基,是楚国善于射箭的人。
距离杨叶百步远,射箭百发百中。
杨叶那么大,能够百发百中,可以称得上善射了。
可是他射箭的距离,只在百步之内罢了,和我比起来(自己所见甚远),简直不懂得射箭。
福的产生有它的开端,祸的产生有它的起始,接受福的开端,止住祸的起始,祸从哪里来呢?泰山上流下的水能够穿透石头,拉到尽头的井绳可以磨烂井栏。
水不是穿石的钻,井绳不是开木的锯,不断的磨损才使它这样。
一铢一铢地称,称到一石一定会有差错;一寸一寸的量,到一丈就会有差错。
以石和丈来称量,简便又少出差错。
周长十围的树木,开始生长的时候是很小的嫩芽,用足就可以把它挠断,用手就可以把它拔出,这是凭借它没有长成,没有形成之前。
打磨砥砺,看不见它的损坏,终究会毁坏;种树养畜,不见它的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长大;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时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时间久了就会灭亡。
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并且亲自施行,这是百世不变的道理啊。
上书谏吴王(原文)(汉)枚乘臣闻得全⑴者昌,失全者亡。
舜无立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户之聚⑵,以王诸侯。
汤武之土不过百里,上不绝三光⑶之明,下不伤百姓之心者,有王⑷术也。
故父子之道⑸,天性也。
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臣乘原披腹心而效愚忠,惟大王少加意念恻怛之心於臣乘言⑹。
夫以一缕之任⑺系千钧之重,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马方⑻骇鼓而惊之,系方绝又重镇之⑼;系绝於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
其出不出,间不容发⑽。
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脱⑾。
必若所欲为,危於累卵⑿,难於上天;变所欲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今欲极天命之上寿⒀,弊⒁无穷之极乐,究万乘之势,不出反掌之易,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走上天之难,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⒂逾疾,不如就阴⒃而止,影灭迹绝。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欲汤之凔⒄,一人炊之,百人扬⒅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
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
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
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⒆。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⒇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太山之霤21穿石,殚极之绠断幹22。
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23使之然也。
夫铢铢24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
石称丈量,径25而寡失。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26,足可搔27而绝,手可擢28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
砻蹐底厉29,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种树30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
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注释:1、全,完备,指行为完美无瑕。
2、聚,村落。
3、三光,日月星。
不绝三光之明,指无日食月食,金木水火土等星运转正常。
古人以为日食等现象是上天对帝王的警告;日月星不发生异常现象,这是天下有道所致。
4、王(wàng)术,王天下之术。
5、语见《孝经·圣治》。
这里说“父子”下面说“臣”,这是说父子君臣的道理是一样的。
6、这话的意思与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中的“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的意思相近。
恻怛(dá),等于说恻隐,有怜悯的意思。
7、任,负担。
8、方,将。
9、系,用如名词,指缕。
镇,压,指加上重量。
10、这是说出得来与出不来,其间相差极微。
隐喻能不能从灾祸中逃出来,决定于今日,已经很急迫了。
11、脱,指脱离灾祸。
12、累卵,堆叠起来的蛋。
13、天命,天所赋予的。
上寿,指百岁以上。
14、弊,尽,指享尽。
15、景,影的本字。
《文选》即作“影”。
迹,脚印子。
16、阴,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
17、汤,热水。
凔(chuàng),冷。
18、扬,指以勺舀起沸水再倾下,使之散热。
19、这是说:我所见甚远,养由基只见百步之内,与我相比,养由基等于是未知操弓持矢。
20、纳,接受。
与下文“绝”字为反义词。
21、溜(liù),本指水从屋檐流下来,这里指山水流下山。
22、极,桔槔上的横木。
绠(gěng),汲水的绳子。
干(幹),通“榦”,指井梁。
这话大意是说:桔槔上横木所系的绳子可以断干。
23、靡,通“摩”(依王先谦说),摩擦。
24、铢(zhū),古代量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石,一百二十斤。
25、径,直接。
26、如,《文选》作“而”,今依《汉书》。
蘖(niè),树木被伐去后新长出来的嫩芽。
27、搔,这里指用脚趾挠。
28、擢,拔,揪。
拔,指拔出来。
29、砻(lóng),也是磨。
底厉,《文选》作“砥砺”,也是磨。
30、树,动词,栽。
说明:吴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野心很大,图谋叛乱。
汉景帝任用很有才能的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
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其他的几个诸侯准备叛乱。
枚乘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
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
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磊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公元前154年,刘濞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
枚乘在此时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
刘濞还是不肯回头。
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
吴王刘濞被杀。
枚乘(?—公元前140),字叔,西汉初时淮阴人。
初与邹阳等在吴王濞手下供职,任郎中,以文辞著称。
吴王谋反,枚乘上书谏阻。
吴王不听,于是枚乘与邹阳等至梁孝王门下。
吴王起兵后,枚乘又上书劝谏。
七国反叛平定后,景帝拜他为弘农都尉(弘农,汉郡名,在今河南灵宝县东),不久,辞去。
武帝即位,召他进京,死在路上。
枚乘善于辞赋,所作《七发》今传于世。
《汉书》有《枚乘传》。
附:上书重谏吴王枚乘昔秦西举胡戎之难,北备榆中之关,南距羌笮之塞,东当六国之从。
六国乘信陵之籍,明苏秦之约,厉荆轲之威,并力一心以备秦。
然秦卒禽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
今汉据全秦之地,兼六国之众,修戎狄之义,而南朝羌笮,此其与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
今夫谗谀之臣为大王计者,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以为吴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夫举吴兵以訾于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
天下闻吴率失职诸侯,愿责先帝之遗约,今汉亲诛其三公,以谢前过,是大王威加于天下,而功越于汤武也。
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富实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
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军行数千里不绝于郊,其珍怪不如山东之府。
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
脩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
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
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江淮之险。
此臣之所为大王乐也。
今大王还兵疾归,尚得十半。
不然,汉知吴有吞天下之心,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下,袭大王之都;鲁东海绝吴之饟道;梁王饰车骑,习战射,积粟固守,以逼荥阳,待吴之饥。
大王虽欲反都,亦不得已。
夫三淮南之计不负其约,齐王杀身以灭其迹,四国不得出兵其郡,赵囚邯郸,此不可掩,亦已明矣。
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于十里之内矣。
张韩将北地,弓高宿左右,兵不得下壁,军不得太息,臣窃哀之。
愿大王熟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