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2247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32课程英文名称Food Immunology

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先修课程微生物学A、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化学、食品安全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食品免疫学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在农学、生命科学、动物学、化学等多门交叉学科之间起重要的枢纽作用。食品免疫学内容涉及免疫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食品免疫学的生物学基础、食品的营养和免疫功能、食源性疾病和变态反应、免疫学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等。食品免疫学旨在培养食品专业学生的免疫学观点,使其学会运用免疫学的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将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对食品免疫学内容的学习,为学习食品安全控制、食品检测、食品毒理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学等多门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进入相关的行业或继续深造做很好的铺垫。

2. 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和掌握免疫应答的规律。

3. 能够初步运用免疫学知识解释某些与食品密切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

4.掌握食品安全性免疫学检测技术原理与方法,结合实验课的学习,初步掌握食品安全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1 1 0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

第2章

3 3 0

细胞因子

第3章抗原 2 2 0

第4章抗体 2 2 0

第5章补体系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 2 0

第6章免疫应答 4 4 0

第7章消化道黏膜免疫 2 2 0

第8章食源性感染免疫及免疫预防 3 3 0

第9章超敏反应与食物过敏 2 2 0

第10章食品营养与免疫 3 3 0

第11章抗原抗体反应与非标记免疫分析 3 3 0

第12章免疫标记技术及分析应用 3 3 0

第13章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免疫学、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概念;

2. 学会免疫的功能、免疫应答的类型与特点;

3.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4. 掌握免疫技术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教学难点:免疫应答的类型与特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免疫的本质与功能;

2. 免疫应答的类型与特点;

3.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4. 抗原和抗体及免疫反应应用;

5. 免疫学的建立与发展;

6. 免疫学的应用;

7. 免疫学与食品科学;

8. 食品免疫学的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二章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分类;

2. 了解抗原递呈细胞(APC)、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3. 掌握淋巴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4. 学会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种类;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特点。

2. 教学难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中枢免疫器官;

2. 外周免疫器官;

3. 淋巴细胞再循环;

4. 淋巴细胞;

5. 抗原递呈细胞(APC);

6. 其它免疫细胞;

7. 细胞因子概述;

8. 细胞因子的种类;

9.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第六章抗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抗原、完全抗原、半抗原、交叉反应、免疫佐剂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抗原的理化特征与分类和免疫特征;

3. 掌握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病毒的感染途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抗原的理化特征与分类,细菌外毒素和内毒素的区别。

2. 教学难点:抗原的免疫特征,交叉反应。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2. 抗原的理化特征与分类;

3. 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

4. 半抗原的免疫特征;

5. 抗原的类属性(交叉性);

6. 细菌;

7. 病毒。

第七章抗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抗体、免疫球蛋白、可变区和恒定区的概念;

2. 学会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3. 掌握抗体的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2. 教学难点: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教学主要内容:

1. 抗体的基本结构;

2. 可变区和恒定区;

3. 抗体的功能区及其功能;

4. Ig的水解片段;

5. 抗体的抗原性;

6. 五类抗体分子的功能及特点;

7.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第八章补体系统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补体的概念,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成分的理化特性。

2. 了解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因组成,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分子结构。

3. 掌握MHC的概念,HLA抗原的分布。

4. 掌握经典激活途径(或传统途径),补体活化的凝集素途径,替换激活途径(或旁路途径),膜攻击复合体的形成,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比较;

5. 掌握补体系统与HLA的生物学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补体系统的组成和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的比较;补体系统和HLA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