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香港设立公司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在香港公司注册条件
![在香港公司注册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ac74c9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b.png)
在香港公司注册条件在香港公司注册条件香港《公司条例》对公司名称的一般规定如下,公司可使用英文名称、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和中文名称同时注册,但不得使用英文与中文组合而成的名称,公司英文名称必须以"Limted结尾中文名称必须以“有限公司”结尾。
公司股东与公司董事(至少一位),股东及董事可是同一个主体,此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有限公司。
自然人可为任何国籍人士,但必须年满18周岁(未解除破产令的破产人或精神不健全者除外)有限公司可为任何注册地的有限公司。
法定秘书(必须是香港公司或香港人)商业注册地址(必须是香港地址),用于接收政府公函及通知,公司无须特别租购专业物业,但不得只用邮政信箱作为商业注册地址。
香港公司特点香港税务制度条例非常明确,香港以地域为征收税项的基础,只对来自香港的利润及收入征税。
香港与内地情形不同香港没有增值税和营业税。
香港的主要直接税是利得税,薪俸税和物业税,税务局负责香港的税务事宜。
税务局每年寄出缴税通知书,利得税和薪俸税等数据必须在指定期限前自行呈报,上述税项每年只需要报税一次。
香港的低税率及简单税制对国际投资者非常有吸引力。
这就是国际上有许多集团公司在香港设立总部的意义,就是利用香港税务制度条例的优势,达到在离岸贸易、国际投资中的合理避税。
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公司企业,虽然企业每年必须进行税务申报,但企业只有在香港经营产生的赢利按利润的.16.5%征收利得税,企业不盈利不交税。
香港公司银行开户资料请带备以下资料准时到达银行办理开户1)香港公司的全套資料;2)香港公司買賣合同書2-3份;3)香港公司的办公地址證明;4)國內營業執照;5)國內的銀行流水單;6)董事股东身份证;7)董事股东最近3个月的水电费或煤气费单\信用卡账单;8)准备10000港币,650港币现金支票各一张或带银联卡(用于激活账户) 注:公司地址证明就用租赁合同就可以。
香港金融贸易投资香港,拓展国际市场的窗口、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跳板,由于香港的特殊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给内地企业向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财税思路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财税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6d630bd6eff9aef8951e0621.png)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财税思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道路上遇到了许多困惑。
本文就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几个关键因素逐步展开论述,首先从全局上纵向研究境外投资的重要环节,随后从财税角度上引申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希望对海外投资策略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影响海外投资的六个重要因素(一)海外投资的目标及战略考量中国企业在考虑海外投资时的动机不尽相同,如TCL与汤姆逊合资是为获得国际公司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联想收购IBM是为了扩大企业的整体规模、提高企业协同效应、延伸国际渠道等。
投资建造LNG运输船是依据国家油气资源战略需要,着眼于未来大型LNG船的巨大潜在市场。
不同的海外投资目标,决定了企业在海外投资时需要设计不同的交易架构。
(二)海外投资主体中国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各关联公司在整个企业运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控股公司是否合适直接境外投资、以子公司名义对外投资是否存在某些限制(非竞争条款)、公司是否可以考虑在境外设立新的投资主体(SPV)、是否考虑与境外PE/VC合作成立收购公司等,上述因素需要与公司对外投资的具体目标结合考虑。
(三)税务影响与税收协定不同的投资主体所形成的不同投资结构对于降低企业未来运营的税务负担影响很大,通过设计选择合适的投资主体结构及交易架构,有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与不同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相关条约均可能存在差别。
因此,需要从投资东道国、投资母国及第三国的税务规定、国际税收协定等方面进行考虑,以确定投资架构。
(四)中国政府机构审批根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一般需要向发改委、商务部门、国资委(适用于国有企业)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申请事前审批或核准,境外企业在当地注册后,还需报商务部备案,并向我驻外商务参赞处报到登记。
尽管中央及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但仍需结合国家关于企业境外投资产业的整体态度、充分考虑政府审批机构的倾向性意见,判断境外投资境内的审批难度。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5c87de453610661fd9f46a.png)
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1. 香港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比较研究2。
国际金融中心形成机制研究3.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制约因素分析4.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研究5。
从沪、港金融中心地位的更替看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6.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指标体系研究7。
香港与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差距及发展优势8.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现状与前景9.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特征与结构10。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收益和成本11. 金融聚集与金融中心建设的相关性研究12。
发展黄金市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二.汇率问题研究13。
大国和浮动汇率条件下货币政策效应14。
汇率制度选择应考虑因素分析15. 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优点及缺陷16.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利弊分析17。
人民币汇率走势研究18。
货币升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19。
美元走势与石油商品期货价格关系研究20。
我国外汇储备风险防范研究21.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22。
汇率理论研究综述三.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23. 如何提高我国存款(或贷款)利率弹性24. 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25。
试论SHIBOR与我国基准利率生成机制的关系26。
利率风险的防范研究或利率风险管理四.金融监管与宏观调控问题研究27. 改革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思考28。
对中央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认识29. 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30。
如何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31。
对我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思考32。
我国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的路径选择33.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34. 改善(某一地区)金融生态的思考35。
巴塞尔新资本协定与中国银行业改革36.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五.国际资本流动问题研究37。
国际资本流动与我国国际收支关系研究38。
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的影响机制探析39。
怎样化解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的潜在风险40。
REITs——文献综述
![REITs——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d9cd9e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4.png)
REITs——文献综述REITs——文献综述引言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是一种受到全球关注的金融工具,它扮演着连接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
REITs作为一种通常由许多投资者集资而设立的机构,其主要目的是投资于不动产,产生租金收入并通过资本增值来获得回报。
本文对REITs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展示REITs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影响因素以及发展动态。
一、REITs的发展背景与意义1.1 REITs的起源与发展REITs起源于1960年代美国,由于美国政府政策对其租金收入免税的优惠,使得REITs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投资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引入REITs作为推动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手段。
1.2 REITs的意义与作用REITs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房地产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REITs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融资渠道,帮助房地产开发商筹集资金。
其次,REITs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门槛、分散风险的房地产投资方式。
最后,REITs的引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化。
二、REITs的国内外应用比较2.1 美国REITs市场美国的REITs市场是全球最大、最发达的市场之一。
美国REITs市场主要分为股权型和抵押贷款型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投资于不动产股权,后者主要通过房地产抵押贷款进行投资。
美国REITs市场的特点是规模庞大、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REITs适应不同的投资需求。
2.2 亚洲地区REITs市场亚洲地区的REITs市场在近年来迅猛发展。
其中,日本是亚洲地区最早引入REITs的国家之一,其具有规模大、制度完善等特点。
新加坡、香港和韩国等地也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REITs市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2.3 中国REITs市场的前景与挑战尽管中国在2019年推出了首只REITs基金,但中国的REITs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冯燕妮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_冯燕妮](https://img.taocdn.com/s3/m/c8264ac576a20029bd642dbb.png)
[收稿日期] 2016 - 05 - 10 [作者简介] 冯燕妮( 1989 - )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师范学院经济系助教,硕士。
·52·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5 卷
邓宁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最普遍 的解释。1988 年邓宁提出,当企业同时具有三种优 势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在优势时,企业能在 海外国家投资。
( 太原师范学院 经济系, 山西 晋中 030619)
[摘 要] 目前,发展中国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兴力量。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
关注。特别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上,由于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相似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中国
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上更具有优势。因此,有必要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 MNC) 从事对
在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中国政府决定放宽 政策,提出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和跨国经营规模,同时 也容许个人投资项目,中国的国际化进程正在推进。 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个阶段中国的对外直接投 资在世界上仍占很小比例。
第三阶段: 2000 年至 2008 年,在这一阶段中国 的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在 2000 年,中国政府最 初将“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并在 2001 年第十个 五年计划中开始鼓励比较优势投资。2001 年中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加快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自 2003 年民营企业已正式获准投资海外,他们为每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稳定增加贡献了 60% 。根 据中国商务部的资料,2006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 量超过 200 亿 美 元,2008 年 直 接 飙 升 到 559 亿 美 元。此外,中国的跨国企业也在迅速崛起,在 2007 年有 24 家中国企业跻身于全球财富 500 强。
香港、菲律宾和新加坡三地家政服务业考察报告
![香港、菲律宾和新加坡三地家政服务业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036d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1.png)
香港、菲律宾和新加坡三地家政服务业考察报告香港、菲律宾和新加坡三地家政服务业考察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香港、菲律宾和新加坡三地的家政服务业进行考察和比较分析。
通过对这三个地区的家政服务市场规模、服务内容、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公司扩展家政服务业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香港1.1 市场规模香港的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庞大,尤其在中产阶层和高收入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需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家政服务市场每年的营业额约为X亿港币。
1.2 服务内容香港的家政服务主要包括清洁保洁、保姆月嫂、老人护理、婴儿照护等方面。
其中,清洁保洁服务是最主要的服务项目之一,占据市场份额较大。
1.3 行业发展趋势香港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化服务日益受到重视,客户对家政服务提供商的要求更高。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家政服务业的结合,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家政服务市场竞争激烈,服务价格逐渐趋于合理和透明化。
2. 菲律宾2.1 市场规模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事相关工作。
根据数据显示,菲律宾家政服务市场每年的营业额约为X亿比索。
2.2 服务内容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主要包括保姆月嫂、老人护理和家庭烹饪等方面。
由于菲律宾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菲佣服务在该地区非常普遍。
2.3 行业发展趋势菲律宾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菲律宾政府加大对家政服务行业的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
家政服务行业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人力资源的供给和时效性逐渐得到改善。
3. 新加坡3.1 市场规模新加坡的家政服务业市场规模较小,但具有一定的稳定需求。
根据数据显示,新加坡家政服务市场每年的营业额约为X新币。
3.2 服务内容新加坡的家政服务主要包括清洁保洁、保姆月嫂以及老人护理等方面。
在新加坡,家政服务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双职工家庭和独居老人。
3.3 行业发展趋势新加坡家政服务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加大对家政服务业的支持和推广,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补贴政策。
香港企业分布特点分析报告
![香港企业分布特点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8afd1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c.png)
香港企业分布特点分析报告1. 简介香港作为中国特别行政区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其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稳定、法治健全,税收优惠和便利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许多海内外企业在此建立业务和扩大市场。
本报告将分析香港企业的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原因。
2. 行业分布香港的企业分布广泛,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
根据香港政府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香港最多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占所有注册企业的26.9%。
其次是专业、科学和技术服务行业,占比为14.1%。
其他重要行业包括金融服务、物流、旅游和酒店服务等。
3. 地点分布在香港,企业的地点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香港岛和九龙是主要的商业区,这里集中了大量的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专业服务机构。
与此同时,新界地区多数是工业区和物流基地,而且也有一些企业选择在这里建立他们的生产基地。
4. 原因分析香港企业分布特点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地理位置优势香港位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毗邻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在内地和其他亚洲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往来。
这使得香港成为了全球企业扩展亚洲市场的重要枢纽。
便利的营商环境香港政府致力于提供便利和灵活的营商环境,为外国投资者和本地企业提供了各种支持和优惠措施,例如低税率、豁免和简化的注册程序等。
这种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或总部。
政治稳定和法治环境香港一直以来以其政治稳定和法治环境而享有盛名。
香港政府致力于保护企业的权益和知识产权,对商业活动的监管也相对较少。
这为企业提供了安全、可靠和可预见的商业环境。
金融中心香港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融资渠道,这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
很多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从而吸引更多投资者和资金。
5. 展望随着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香港作为连接内地和国际的桥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在香港扩展业务并利用其便利的商业环境。
香港、深圳和新加坡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香港、深圳和新加坡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5aaed9c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c.png)
香港、深圳和新加坡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蔡银银;吴瑞君
【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香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与深圳特区相邻,是远东地区的海空交通运输要冲和我国内地对外经济贸易往来门户;深圳位于我国珠江入海口,毗邻香港,有着广阔经济腹地,是我国对外联系的门户;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地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咽喉,是东南亚海岛型城市国家。
分析和总结这3个极具代表性的沿海港口城市或城市岛国的产业演变的轨迹和经验,将会对其他沿海港口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蔡银银;吴瑞君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人口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人口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集装箱大港座次现微妙变化7月集箱吞吐量深圳超香港上海超新加坡 [J],
2.香港新加坡转型经验对深圳的启示 [J], 钟坚
3.深圳、香港、新加坡物业管理简介 [J], 邓肇基
4.深圳楼市:拒绝香港模式,对标新加坡 2035年实现4:6供应结构目标 [J], 邓雅蔓
5.深圳楼市:向左香港,向右新加坡 [J], 清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巴塞尔协议下亚洲地区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基于新加坡、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的比较研究
![新巴塞尔协议下亚洲地区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基于新加坡、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5d0fb755acfa1c7aa00ccac.png)
适 适合业务 单 用 性 的银行
一
,
规 摸较小 适合业 务比较 简单的银行
业 务 复杂 规模 庞 大的 国际
活跃 银行
其他银行进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参照和指引;06 4月, 20 年 在《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的征求稿 中, 操作风险管理
优 简单易行 点
被单独作为一条原则纳入 《 核心原 ̄)2o 年 6 2 ;o4 月 6 日, 巴塞尔委员会最终定稿并公布《 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 的国际协议: 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
第2 1 年第2 00 期 ( 总第 34 4 期)
商 业 经 G I S NG E JN 济 HA Y I J
N . 2 1 o ,00 2
I tl . 4 I 8 N03 o 4
【 章编 号】 1 9 64(00 2 06—3 文 0 —03 1) -06 0 0 2 0
表 1 新巴塞尔协议所提出的三种操作风险计量方法比较
指标法
f h 柚 l d e r T eB n l  ̄o
标准法
f e  ̄ dz z ^ r ,aid hS n de d1^ ) s
高级计量 法
( v c e uae A a e M s rn t dnd sen A po ,MA p r ̄hA 】
不 不 能发 挥操 作风 险管 理 不能 反映 同
一
足 的奖优罚劣机 {, 利于 类型的风 l的差 异性 5不 I l 龟 提 高 作风险 管理水平 撮
【 者简 介】张艺"( 8- , , 作  ̄ 1 6 )女 长沙理工 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 融学硕士。研 究方 向: 融监 管。 9 金
【 词】 操作风 险; 关键 新巴塞 尔协议 ; 亚洲银行业
通过选址流程和竞争性比较研究选择最佳投资区域
![通过选址流程和竞争性比较研究选择最佳投资区域](https://img.taocdn.com/s3/m/aa1274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4.png)
通过选址流程和竞争性比较研究选择最佳投资区域…美‟塞西莉亚〃塞格帕特里夏〃斯蒂尔序言活跃在国际市场上的公司往往通过一种系统的方法决定它们从事国际投资的地点。
考虑到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一些特殊要求,“选址流程”被公认为是决定项目最佳选址的方法。
打算到中国以外投资的中国公司把这个流程应用到其海外设厂的计划将会从中受益。
这篇文章首先讨论了世界范围内成千上万家公司使用的“选址流程”。
文章通过英特尔公司选择在哥斯达黎加建立半导体组装和测试厂的案例,阐述了“选址流程”如何运作。
接着,文章重点转移到选址过程中要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竞争性比较研究分析。
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全球市场非常活跃,许多地方通过宣传自己在各个产业部门和项目上的优势进行竞争。
地址竞争性比较研究为广泛的信息决策奠定了经验基础,从而为具体的投资项目选出最适合的地址。
最后,文章强调了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当前从事的竞争性比较研究工作。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企业竞争性比较研究项目(EBP)包括在中国和世界其它地方进行的研究,该项目使用的是从公司选址过程衍生出来的竞争性比较研究方法。
“选址流程”投资选址是一个筛选过程,把最初由许多潜在目标地点构成的“长名单”逐步缩减为最后的候选名单,只剩下4-6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候选地点,然后决定最终的投资地址。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设立选址小组、制定潜在目标地点名单、设定选择标准、地址筛选、实地考察、地址评估和对激励政策的协商,最后才是执行投资计划。
在当前信息丰富的商业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依据所有相关事项进行信息筛选。
“选址流程”在筛选信息方面非常奏效。
选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依项目类型而有所不同,可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到两年。
以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为例,考虑到这类项目的规模和复杂性,为期两年的“提前期”(Lead Time)并不少见。
而对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说,则倾向于快速做出决策。
选址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地址筛选;(2)实地考察或“尽职调查”;(3)协商;(4)执行投资计划。
中外移民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中外移民管理体制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30640950975f46526d3e108.png)
2019年2月第29卷第1期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Shanghai Police CollegeFeb.,2019Vol.29No.l中外移民管理体制比较研究丁斐平,楼鹏影,许丽(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上海200135)摘要: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移民管理作为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体现,必须遵循中央事权原则,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国家移民管理体制改革的全过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移民管理机构的设置,既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政权安全置于首位,坚决守住出入境管理和口岸安全底线;又要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研究推出更多出入境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本文通过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移民管理体制比较,就如何建立健全更加全面、系统、高效,更加自信、积极、主动,更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移民管理制度开展论述。
关键词:移民;管理;比较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750(2019)01-0005-(07)D0l:10.13643/ki.issn1008-5750.2019.01.001为配合国家移民管理体制改革相关工作,国家移民管理局在组织上海、浙江、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地公安出入管理部门和北京、深圳边检总站的研究骨干会同改革专班有关同志启动了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国(地区)移民政策和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工作,形成了初步成果,对于了解国际移民政策走向、借鉴先进管理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夯实此项工作,形成持续研究机制,我局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指示要求,进一步深化移民政策和管理制度国别比较研究。
香港设立公司作为投资平台的优势
![香港设立公司作为投资平台的优势](https://img.taocdn.com/s3/m/bc9b783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2.png)
香港设立公司作为投资平台的优势香港作为内地企业境外投资平台的优势介绍公允价值香港是亚洲区内吸引外来直接投资表现最佳的经济体系,凭借稳健的金融系统、世界一流的基础建设、高透明度的监管机构、独立的司法制度、全面开放的自由贸易市场、以及低税率等多方面优势,尽得天时地利,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最佳平台。
内地企业在海外设立投资平台是一种常见的海外投资方式。
其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合理的投资结构,投资者可以获得广泛的税收协定保护,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并为投资退出预留调整空间。
香港一直是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和资本运营的重要平台,其主要原因在于其法制环境的规范、外汇管制的宽松、及时、专业的金融等服务及其独特的税收制度。
一、经济自由化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
《基本法》规定,香港将不实行外汇管制政策,并将继续开放外汇、黄金、证券和期货市场,以确保资金自由流动。
香港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是世界上最开放的。
对外国或离岸投资、资本流动和分配以及企业的国籍或所有权没有限制。
香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没有贸易壁垒,没有对外国投资的限制。
除了金融、电信、公共交通、公共设施和一些媒体等管制行业之外,香港对大多数投资项目没有限制。
香港是著名的自由港,有着简单的进出口程序。
除了少量烟草等商品外,香港一般不会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在香港设立公司,只需遵从《公司条例》的注册规定,没有特别针对外商的投资审批程序,也不限制外商投资项目必须要有本地实体参与。
而且,对于内地企业来说,投资香港容易获得国际认可,签约决策方便。
二、社会服务机构发达,融资便利香港具有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最大门户优势,这是香港成为国际企业营运平台不可缺少的助力。
香港作为国际第三大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发展成熟,市场能按不同项目的需要融资。
目前在香港设有业务的认可金融机构达198家,代表办事处60家;全球100家最大型的银行之中超过70家在香港设有业务。
此外,香港有375家私募基金公司,当中250多家以香港为地区总部。
上海、香港、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综合环境比较——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环境的对策
![上海、香港、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综合环境比较——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环境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2c8745f7ec4afe04a1dff7.png)
注 : 据 来 源 于 上 海 市 国 民 经 济和 社 会 发 展 统计 公 报 (0 3~ 0 1 ) 香 港 政 府 统 计 处 、 数 20 2 1 年 、 新加 坡 经 济发 展 局 。
二 、 国公 司地 区总 部对 东道 国城 市 综 合 环境 的 一般 需 求 跨
跨 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所考虑 求 。 跨 国公 司地 区 总部 的选址 通 常 根据 自身 的需 求, 从城市是否具 备便利地 区总部 运作 的各种 通过视频会议 , 些需要 直接 到供 应商 或客 户 有 处 进 行 直 面 沟通 , 而 选址 目标 城 市 与供 应 商 、 因 客户的距离很 重要 , 因为这不仅会 影 响跨 国公 司的管理成本 , 同时也会影响其 管理效率 。
收 稿 日期 : 1 — 5— 4 2 2 0 0。 0
前上海 在跨 国公 司地 区总部 的绝对数量上不及 香港和新加坡 , 但近年来其发展势 头相 当迅猛 ,
基金项 目: 1 年度上海市决策 咨询重 点课题 《 国际金融危 机时期跨 国公 司对华 战 略调 整与上海 应对举 2 1 0 后 措研究》、 上海市发改 委公开招标课 题《 吸引跨国公 司地区总部的综合环境 国际比较研究》 。
关键 词 : 海 ; 港 ; 加 坡 ; 区总部 ; 合 环 境 上 香 新 地 综
中 图分 类 号 :0 15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19 (0 2 0 0 0 0 F 6. A 10 84 2 1 )4— 0 5— 8
跨 国公 司地 区总 部 的集 聚 , 以为东 道 国 可 城市带来显著 的产业集聚效应 、 消费拉 动效应 、 税 收贡献效应 、 就业乘数效应 和社会 资本效应 , 从 而在推动东道 国城市功能转型和提升其城市 国际化水平方 面发挥 显著 的促 进作 用 。 目前 ,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83b3c5aa00b52acfc7ca4b.png)
亚农任厮一,·比较研究·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王倩薛波★I内窖摘要】本文以金融中m的功能定叉为基准,Ⅸ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
d金融系统功能分析为思路,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
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上海的比较优势和劣势。
得出结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香港和新加坡在金融系统功能的诸多方面都超越上海,上海只是在商品期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和伦敦、纽约、东京一样有着强太的国家经济体作为后盾,近几年发展态势赴好,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开放型、多功能是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o的趋势和方向。
K关键词J国际全融中m金融发展金融系统功能国际银行服务E中图分类号jF831《文献标识码月A《文章编号】1000—6052(2007)06--0102-04许多学者对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和网络布局进行r卓有成效的研究。
太多数研究认为,东京属于“Big--3”的层级,香港与新加坡在20世纪中后期先后发展成为颇具影响的亚太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台北、上海、马尼拉、曼谷、汉城等属于第三层次(胡坚,1997)。
poon(2003)指出,国际金融体系从空间角度看是由众多层级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组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到1998年间,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的迅速崛起。
这一点也是与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投资领域开放程度最高的事实相符台的。
他运用股票市场的1998年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处于第一层级的是纽约、伦敦,其次是法兰克福、东京,香港、新加坡与汉城位于第四层级。
本文将基于一个基本假设: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分层为:东京第一层次;香港、新加坡第二层次;上海第三层次,并在构建一个创新分析框架基础上.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功能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一、基本理论依据和分析框架(一)金融中口的功能定艾根据Kinderbcrg(1974)关于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义,众多学者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
![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875e2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e.png)
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之一海外上市概述一、海外上市的概述1、海外上市的发展状况证券市场按照股票上市地可以分为境内证券市场和海外证券市场.目前境内企业海外上市已经初具规模,选择海外证券市场的视野也在不断扩大.就上市数量和筹资总额而言,香港历来领先于海外其它证券市场见图1、表1、表2、表3、表4.图1. 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资料来源:根据公开报刊资料整理表1.香港主板历年筹资金额百万港元表2.香港创业板历年筹资金额百万港元表3.香港主板历年市价总值百万港元表4.香港创业板历年市价总值百万港元注:1、以上资料来源:香港联合交易所;2、截至2004年5月底新加坡是中国企业近年来海外上市的新爱.以2003年为例见表5,中国企业在新加坡首次公开上市的达12家,筹资额约亿新币,超过了新加坡当地公司的售股总额.但与香港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表年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公司名称上市时间售股额百万股融资额百万新币鸿国国际6/5 75 15新达科技6/18 100 44翔峰控股6/206/26 29RADIANCEELECTRONICS迪森环保热能8/1 48新浦化工8/6 63CHT控股9/24 60中国食品工业9/25 27群体应当是其产品的消费者,他们最知道公司的投资价值,其所居住的地方也是一个公司上市的理想所在地.比如,“娃哈哈”饮料全国都有销售,中国股民对“娃哈哈”的投资价值可能远比美国股民对其认识更深,因为“娃哈哈”产品是美国居民所不知晓的.相比之下,“青岛啤酒”的市场在海内外都有,它既可在国内、又适合在国外上市.可见,以出口为主的民企最适合境外上市,以服务为主、不生产实物产品的民企更适合于本地上市.4公司与股东之间信息沟通的通畅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不了解公司的股民们愿为其股票付的价格就越低,因为从信息、文化障碍讲,投资国外信息成本太高,“被骗”的可能性太大.对于正在考虑境外上市的民企而言,各国投资者的这种“偏爱本国股”的选择应当是必须考虑到的事实之一.5投资者的文化认同状况.投资者通常主要是在文化上更能认同上市公司的人,相同或相近的语言和文化有利于克服信息障碍.比如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其股票的投资者以华人为主;在新加坡的情况也类似,在上市之后公司就不需花大量的成本来处理和克服信息上、文化上的障碍.6上市地的信息浑浊程度.股市信息越浑,投资者越不能分辩公司好坏,于是股民们只好选择“是股即买”,愿意为任何股票支付的价格也基本相同.从上市公司的角度讲,“坏”公司应偏向到浑浊股市上市,而“好”公司应尽量到透明的股市上市,这样有利于两类公司都能找到“最高”的上市股价.根据有关统计,中国股市在一周中平均有80%的股票齐涨齐跌,在新加坡有%,在中国香港有68%,日本有66%,英国有63%,美国有57%.7热点与寒流的交替.比如内地企业的信誉使民企的A股上市机会变得更少.在“欧亚农业”等事件后,民企在香港的上市机会受挫,于是上市热点曾转向了新加坡.8不同上市地的行业认同度.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上市并非地产公司的最佳融资模式,房地产开发商从来不是海外股票市场的宠儿,尤其在美国.除了香港之外,中国房地产企业在海外从来未实现过成功上市,即便在香港,地产股也正逐步淡出股市.比如1998到2003年,地产股私有化退市的案例达12家之多,目前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地产股只有6家,只占成份股总市值的10%.2、全球主要证券市场综合因素对比见表6、7、8、9、10表6.香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上市规则对比注:1、矿业类第1类:生产型矿业公司,第2类:矿产勘探开发公司;2、资料来源:香港、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相关交易所以及公开报刊资料.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之三上市方式的选择三、境内企业对海外上市方式的选择1、海外直线IPO.即注册在境内的企业在海外直接发行H股、N股、S股等股票或存托凭证并上市.虽然注册在境内的企业在海外直线IPO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业务及资产重组、独立经营、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土地权属、税务等问题,面临的监管相对比较复杂,但其路径安排相对比较简单.2、海外曲线IPO红筹股形式.是指境内企业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的方式.在香港上市的股票称为红筹股.通常离岸公司设立在英属维京岛、巴哈马、开曼群岛、百慕大群岛、巴拿马等世界着名的避税岛.好处主要是离岸公司可以节税.避税岛对当地注册公司豁免所得税、资本利得税、公司应付税和印花税,而只需每年收取几千美元年费.另外,境外公司累积盈余可以无限制地保留.1海外曲线IPO的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海外曲线IPO的民营企业在纳斯达克、香港、新加坡三大证券市场中,以境内资产作为其核心资产的上市公司已有将近 100家,包括新浪、蒙牛乳业、华晨汽车、格林柯尔和侨兴电子等一大批各个行业的企业.境内民营企业选择海外曲线IPO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绕开国内严格的资本与外汇管制,实现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境内民营企业家可以不必经过海外投资登记和审批手续,即可控制一家海外上市公司;二是通过收购、注资、换股,境内企业股权为海外公司所控制,在法律上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完全的外商投资企业优惠待遇;三是境内企业股东包括风险投资资本可以通过海外上市公司实现所持股份的全流通,同时可按照壳公司注册地法律简便地办理有关股权的转让、抵押、增资、减资等系列资本运作,避免依照境内公司法和外商投资企业法的规定履行资本变动的繁琐程序;四是可以避开发行H股等复杂的事前审批程序,而仅需按照壳公司注册地和上市地法律要求自主进行企业改造、资产重组包装、审计,由上市地发行审核机构一次性审核通过即可;五是海外公司上市募集资金不必比照H股募集资金强制调回境内,而是依据上市地法律,由上市公司董事会决定所募集资金的投放方向和运作模式,从而为海外开展投资和资本运作活动创造了条件;六是企业可以实施股票期权、员工信托股票等激励机制,有效改进公司治理方式,实现管理制度创新;七是海外曲线IPO公司股价普遍好于发行H股等公司股价,根本原因在于发行H股等公司适用中国国内的法律和会计制度,海外投资者不大认可,海外曲线IPO公司适用海外注册地法律和会计制度,更容易得到投资者认可.2海外曲线IPO的流程见图2.一是实际控制人决定将旗下公司资产到海外上市;二是造壳或买壳.造壳是指公司在境外避税岛注册一个或若干相互关联的壳公司,买壳是指公司收购或兼并境外已上市公司;三是资产跨境转移.即境内企业将所控制的境内资产从法律上全部转由壳公司所控制;四是壳公司将境内资产证券化,在境外上市募集资金;五是上市公司以外商投资或外债形式将大部分募集资金调回境内使用但不强求,可自主决定投向和运作模式.图2.海外曲线IPO流程图3、海外买壳上市.海外买壳上市、反向兼并中国大陆或大陆之外的企业法人,然后由壳公司实现再融资.4、海外上市方式的综合对比见表11表11.海外香港上市方式对比寻找海外策略性投资者向甲、乙于境外设立的英属避税岛公司以先债后股的方式投入不少于内资企业经评估的净资产金额,作为向英属避税岛公司的贷款见图3.图3.设立海外公司运作图2、英属避税岛公司在获得贷款后运用贷款资金向境内的甲、乙,按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收购内资企业的全部股权,从而将内资企业转型为由英属避税岛公司持有100%权益的外商独资企业.3、完成以上的收购程序后,英属避税岛公司向海外策略性投资者发出股份取代偿还贷款.完成发股后,股份架构的组合便如图4所示的状况.图4.向海外策略性投资者发股后的股份架构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研究之五规管政策五、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的规管政策1、“无异议函时代”2000年6月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称“证监会72号文件”,要求有关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事宜不属于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通称“国务院21号文件”规定情形的,适用证监会72号文件,由中国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中国证监会受理境内律师就有关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事宜出具的法律意见书,经过一定程序后,由证监会法律部函复律师事务所,其格式是“我们对××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及上市不提出异议”.据此,业界人士遂将其通称为“无异议函”.“无异议函”的监管制度是针对2000年初民营企业裕兴科技电脑控股有限公司,采用在境外注册公司的办法,绕道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情况而出台的,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及中国境内资产被非法转移,控制中国境内资产通过境外上市流失的情况.中国证监会通过“无异议函”制度对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海外市场上市主要进行三方面的严格审查:一是纯境外公司涉及境内权益项目,例如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有投资项目,而包含这家外资企业的集团在国外上市便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境内权益,其权益的形成及其合法有效性;二是中国境内机构或公民通过注册境外公司,并以境外公司的名义持有境内权益安排到海外上市,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境外公司权益的形成及其合法有效性;三是中国国资背景的公司拟在香港以海外公司控股的方式上市下称国资红筹公司.上述情况都必须通过中国证监会出具“无异议函”,才可安排于境外上市.中国证监会把审查焦点集中在核实股本结构、转资以及外资进入等环节的合法性;境内权益企业的业务是否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境内资产是否以合理价格转移到境外,确定没有造成境内资产流失的情况;收购境内资产的外汇是否属合法的外汇及获得外汇管理部门的审批及登记.2003年4月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及改变部分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通告以及做好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及部分行政审批项目改变管理方式后的后续监管和衔接工作的通知,宣布取消对“中国律师出具的涉及境内权益的境外公司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法律意见书审阅”,至此由“裕兴事件”引发的“无异议函时代”随之宣告终结.目前,除了仍保留根据1997年国务院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管理的通知通称“红筹指引”对国资红筹公司境外上市作出审批外,中国证监会已经不再对国内民营企业的境外上市作出审批及管辖.2、并购新政策为了配合中国入世后外商在中国的投资及适应国际投资新趋势,鼓励多渠道引进外资,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了外商投资相关的法律机制.其中,2003年4月20日起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的出台,除了为外商在华收购境内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规管法律框架外,也可被视为国家对国内民营企业利用境外资金转型为海外控股模式,继而安排海外上市即“红筹股”的重组活动的规管新政策.这一并购规定对并购股权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予了民营企业清晰导向,在转型为海外控股的运作上应予遵守的基本法则;二是对拟转型为海外控股的民营企业给予了操作上的严格限制.例如,股权转让方及受让方必须遵循评估价值作为定价的依据,不可再只因应双方的商业意愿,自由决定低于评估价值的对价;受让方在特定时限内必须向转让方支付对价;对价汇进中国境内的记录应由外汇管理部门监管并出具证明.实际上,该规定中的部分重要条文与以往中国证监会发出的“无异议函”的审查基础是一致的.在符合上述规范的前提下,安排具有上市资格的民营企业转型为海外控股模式,间接在海外上市是可行的.。
新加坡、香港、深圳民间组织发展比较研究
![新加坡、香港、深圳民间组织发展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9e801d584254b35eefd34ef.png)
深圳市民政局马宏一、新加坡民间组织发展情况新加坡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国家。
400万人口中77%是华人,另外23%是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民族。
国际学者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条件下,人口成分的复杂程度与民间组织的数量成正比关系,但在实际中,并不能得出新加坡的民间组织比香港更发达的结论。
因为,政府管制的程度是考察新加坡民间组织发展问题最重要的因素。
新加坡政府是无所不管的强势政府,其影响力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组织也不例外,但是随着年轻一代领导上任,政治姿态更趋民主,对民间组织的管制也日趋宽松,总的理念是,在保安和稳定及公众期望之间维持一个平衡点,容许民间团体生长,鼓励发展公民社会。
在新加坡,多按照民间组织的不同特点称其为“慈善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社团”、“志愿组织”等。
1、法规新加坡的法规沿袭英国的法律。
民间组织可依据不同的法律注册,如《社团法令与条令》、《互惠组织法》、《合作社法》、《慈善法》、《公司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1967年1月颁布、并于其后多次修订的《社团法令与条令》(Societies Act & Regulations)。
该法令有38章,对社团的注册、终止、解散、变更和违法行为的处罚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凡社团成立必须注册,否则被视为非法。
该法令对社团的定义是指:任何一个有至少10名成员、未在新加坡任何成文律法下注册过,无论属于什么性质或以什么宗旨成立的团体(不包括公司与商行、职工联合会、合作社、互助会、学校或学校管理委员会)。
该法令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团释义、登记官的任命及其权力、拒绝登记的情况、年度登记的公布、社团的终止、自愿解散、分支机构登记、社团提供信息的规定、变更登记的情形、不能担任社团高级职员情形的规定、社团标志旗帜的使用、非法社团及其罚则等等,对社团活动规范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作为政治民主的一个标志,新加坡于2004年对社团法令进行修改,从9月1日起实施社团自动注册方式,为那些不太可能引起法律、治安与保安问题的社团进行快捷注册,社团可以在提交相关资料和缴交注册费用后即刻注册。
赴香港开公司可行性报告
![赴香港开公司可行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a93df7910ef12d2af9e730.png)
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赴香港开设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1、香港优势因素1.1、国际地位香港是一个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其经济的重点在于政府施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佛利民更视香港为自由放任经济的典范。
商业规管精简、政府廉洁而高效率、简单低税制、法制健全、产权观念牢固、货币稳定等因素,令大部分经济学家均相信香港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佼佼者。
香港经济以全球最自由开放而全球知名,美国传统基金会1995年起、以及加拿大费沙尔学会(Fraser Institute)1996年起发表的自由经济体系报告,一直将香港评定为全球第一位。
优秀的地理位置、资讯流通、高效率的配套设施及服务,都对香港的经济作出贡献。
2010年3月发表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第七次评分,香港位居第三名,仅次于伦敦与纽约。
于2011年,于世界经济论坛的《金融稳定指数发展报告》中,香港排名亦是首位。
并且连续第18年获得评级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第一。
1.2、经济概况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除了烟、烈酒和动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对其他进口物品征收关税。
香港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的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拥有邻近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不可替代的优越地位。
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世界第11大贸易实体。
以吞吐量计算,香港的货柜(集装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口之一。
以乘客量和国际货物处理量计算,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国际机场之一。
以对外银行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银行中心。
以成交额计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
以市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是亚洲第二大市场。
香港是亚太地区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
公共交通系统以铁路、小轮、公共汽车等组成的运输网,几乎伸展到港内每一角落。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商港,航运业发达。
目前已与186个国家和地区的472个港口有航运往来,形成了以香港为枢纽,航线通达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运输网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加坡、香港设立公司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亚太地区各大企业设立平台的布局、规模、功能设置皆是基于企业战略的需求。
总体来说,中国企业多以香港、新加坡作为“走出去”的起始点。
香港、新加坡都是国际商务中心、金融中心、海运中心,各大国际性企业纷纷在当地设立总部、分公司、子公司、办公室,联络方便,融资便利;而且,两地法制健全,对于商务活动都持鼓励态度,在税收等政策上提供很大优惠。
尤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开展国际商务过程中的许多重点难点问题,如语言障碍、空间距离远、时间差异大、法律制度不熟悉、融资困难、汇兑限制多等,在这两地都能得到很大的缓解。
在设立公司时所需考虑的各个方面上,新加坡与香港存在一定的共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另外,对境外平台定位不同,则相应注册资本、运转方式不同,也影响到注册地的选择。
从招股、融资的角度看,香港的金融实力略微领先于新加坡。
2013年,香港首次超越东京,成为全球综合竞争力前3位的国际金融中心。
2013年9月发布的“2013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了上述信息。
该指数还显示,综合竞争力排在前10位的国际金融中心分别是:纽约、伦敦、香港、东京、新加坡、上海、巴黎、法兰克福、芝加哥和悉尼。
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是对全世界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现状、趋势及发展能力的全面测度和客观评价,既关注现状,更关注成长的潜力、发展的趋势、未来的方向。
2013年的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从金融市场建设、成长发展能力、产业支撑力度、城市服务水平以及国家环境等五个方面对金融中心城市进行全面考察,通过客观测度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球45个主要城市进行了排名。
该指数推出4年来,已日益被全球政界、商界、学界所认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另外,香港公司允许无业务的空壳公司存在,对不在本地发生的业务不征税。
有很多在香港设立的公司,合同签订地、业务发生地全不在香港,因此可以进行零报税。
而对于做实物贸易的、计划在当地开展实际运营的公司来说,新加坡的政策也许更胜一筹。
新加坡政府为了将国际贸易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于2001年6月退出了全球贸易商计划(Global Trader Programme,简称GTP),利用优惠税率吸引和鼓励国际贸易商前来设立全球或区域营运中心。
优惠税率理论上可以低至5%。
开展实质性交易活动、从事矿业相关贸易的公司属于该计划的对象范畴。
GTP计划准许符合条件的公司在五年的奖励期中可以享受10%的所得税税率,奖励期过后可以再次申请。
而且,2003年新加坡政府进一步宣布,准备将新加坡作为区域基地的增长迅速的中型国际贸易公司可以在设立最初的三年享受优惠税率。
在此期间新公司可以建立和发展他们的区域和国际贸易网络,从而在初始优惠期满后可以申请五年奖励期的贸易商资格。
可以获得税务优惠的收入包括:通过实货贸易所取得的利润;从事实际商品经济活动所取得的佣金;从事期货贸易取得的利润。
GTP计划为享受优惠政策的公司设立了基准条件,规定的方面主要包括:全年实货贸易额,全年本地开销,以及聘请的专业贸易人员的人数贸易量依据该公司与海外公司或其他GTP公司进行的实货买卖计算。
本地产品出口、本地销售与非GTP公司的交易被视为不被优惠的交易。
交易的实际物流形式可以是:离岸转口贸易(货物完全不通过新加坡);转运贸易(货物在新加坡转运但不通过海关);再输出贸易(货物被进口到新加坡然后再输出,增值部分不获得税务优惠)。
本地消费是指因为实行GTP交易活动而需要支付给新加坡注册公司的费用,包括银行及金融服务费、公积金、佣金、折旧、交际费、运送费、保险费、营业处维修费、员工薪金、转业费、租金、技能发展基金、电信费、旅行与运输费、水电费、仓储费。
专业人员则包括新加坡本地和其他国家外派至新加坡的,从事采购、寻找货源、销售、市场、风险管理等工作的人员,但必须是新加坡的税制居民。
具体条件和优惠政策主要有:
在初始的三年如想取得优惠资格,公司需得做到,或者证明其有能力做到在这三年中:全年实货贸易额至少达到5千万美元,全年本地开销至少达到150万美元,聘请专业贸易人员至少2人。
由此可以享受10%的税率。
在奖励期的五年中,公司需得做到,或者证明其有能力做到在这五年中:全年实货贸易额至少达到1.2亿美元,全年本地开销至少达到4百万美元,聘请专业贸易人员至少3人。
由此可以享受10%的税率。
如果在五年奖励期中,公司能够做到,或者证明其有能力做到在这五年中:全年实货贸易额至少达到10亿美元,全年本地开销至少达到4千万美元,聘请专业贸易人员至少3人,则有可能取得享受5%的税率的资格。
GTP计划是由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新加坡政府贸易和工业部下属机构)推出和管理的。
据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工作人员的了解,取得GTP资格的条件和享受的优惠都有谈判的余地。
因此在设立公司的筹备阶段,直接与该机构建立联系,争取最大程度的优惠,不失为好的选择。
另外,印尼把新加坡作为对外交往的一个口岸。
许多印尼煤炭商人在新加坡设立公司或办事处,以图打开东亚乃至全球的市场。
而筹备组经过比较研究,认为印尼煤炭价格相对低,且各种指标比较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将来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在印尼煤炭方面。
在新加坡设点,方便与印尼煤炭出口企业交流和交易,这是在香港设点所不具有的优势。
在新加坡与香港设立公司的主要考虑因素的对比详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