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课程学习指南
《社会救助》课程学习指南
社会救助》课程学习指南一、适应对象:社会救助、民政管理、社会保障专业学生二、总学时:54学时(理论与实训2:1 )三、教材与参考资料《社会救助概论》廖益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2 )《社会救助》米勇生、李学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12出版)《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赵映诚、王春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06出版)《社会救助法研究》林莉红、孔繁华法律出版社(2008-09出版)《社会救助学》王卫平、郭强群言出版社(2007-01出版)《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与创新》林闽钢、刘喜堂人民出版社(2012-05 出版)四、教学条件具备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和实训实习资源。
五、教学要求1、课程的基本理念关心广大的社会困难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包括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以及因遭受自然灾害或下岗失业等原因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等社会成员,应基层社会对民政与社会管理人才的需求,应“重专业价值,强实务能力”,努力培养适应基层社会管理需要的、既具有“爱心助人”精神,又具备社会救助实务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2、课程总目标(1)树立“以人为本”、“爱心助人”的基本思想,具备关心、尊重社会困难、弱势群体,一心一意为社会困难、弱势群体服务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备职业岗位、基层社会管理所必需的社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具备社会救助各项实务的操作能力。
3、课程分类目标第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社会救助概念特点、对象、内容、原则、方法、地位和作用。
(2)了解中国社会救助工作的产生发展过程、思想、理论和实践以及发展和变化。
(3)r解传统社会救济存在的缺陷。
理解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和体系建设包括的内容;(4)掌握城市低保对象的确定、标准的测算和低保实施操作程序;(5)掌握救助的主要内容与范围、资金的筹集与管理方法及救助的操作程序;(6)掌握基本概念、管理的工作体制。
管理的原则和内容以及救助程序;(7)掌握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内容范围,资金的筹集、管理和救助的实施方法;(8)掌握城市“三无”人员、“特殊”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的救助内容和方法;(9)掌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范围和标准。
第六讲-社会救助PPT课件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 第一步(2008-2012)
– 统一低保制度,制定《社会救助法》
• 第二步(2013-2020)
– 实现综合性救助制度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
• 第三步(2021-2049)
– 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为主,选择性救助为辅, 进一步促进社会融合
22
“X二代”反映了什么?
23
贫困概念的演化
• 收入贫困(income poverty)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绝对贫困、相对贫 困,以贫困线识别
• 人文贫困(human poverty)
1997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联合国人类发展 报告》
•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1997)
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乏获得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即 能力贫困,Capability poverty),贫困的真正含义是指
水平的社会(Touraine 托瑞纳 社会排斥理论的观点) 32
2000)
– 对社会排斥的研究是为了促进社会整合
– 工作是消除社会排斥的手段;个人经济水平表明其生存状态;得到社会 支持和家庭支持的多少可以表明其社会整合或社会排斥的状态
– 整合、脆弱、孤立、有援这四个状态可以互相转换,它们可以重新划定自
己的边界
29
社会排斥程度高 孤立(social disaffiliation) 脆弱(vulnerability)
第六讲 社会救助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 转型期中国救助制度的改革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和社会救助 贫困问题与社会排斥
1
全球贫困问题的现状
• 贫困问题的全球性 • 贫困问题的长期性 • 发达国家的贫困特点 •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点
社会救助政策解读教案
社会救助政策解读教案一、引言社会救助政策是国家为了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针对社会救助政策进行解读,并提供一个教案,用于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享受社会救助政策。
二、社会救助政策概述社会救助政策是国家重要的民生政策之一,旨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需求,扶助困难群体,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救助政策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五大方面:1. 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是对生活困难的人群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符合条件的居民可以申请领取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保障其基本日常开支。
2. 特困人员救助特困人员救助是为重度贫困、生活无着、丧失劳动能力等特困人员提供帮助。
政府通过发放救助金、提供临时救助等方式,确保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3. 临时救助临时救助政策针对突发性困难,如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提供一次性或短期的经济援助。
该政策旨在帮助临时遇到困难的人们度过难关。
4. 优抚安置优抚安置政策主要针对退役军人、因公殉职人员及其家属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
5.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国家鼓励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并提供相应的养老金,用以供养老人日常生活所需。
三、社会救助政策解读教案下面是一个社会救助政策解读的教案,适用于开展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活动。
教案主题:了解社会救助政策,关爱弱势群体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救助政策的内容和实施范围;2. 掌握申领社会救助的流程和条件;3. 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积极支持社会救助政策。
教学内容:1. 社会救助政策的概念和目标;2.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临时救助、优抚安置、养老保险等具体举措;3. 社会救助政策的申领流程和条件。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呈现弱势群体的图片或事例,引发学生对社会救助政策的思考和关注。
2. 介绍社会救助政策:简要介绍社会救助政策的概念、目标和重要性。
第十一章社会救助
第十一章社会救助第一篇:第十一章社会救助第十一章社会救助学习要点掌握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标准、贫困等基本概念熟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制度、灾害救助等的目标、原则及基本内容本章主要内容社会救助概述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制度#第一节概述一、社会救助的含义二、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三、社会救助的理念与原则四、社会救助的功能一、社会救助的含义代表性的定义:1、“国家和社会对无法定义务抚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者因天灾人祸造成生活困难、不能完全保障基本生活的城镇无业居民和农村村民给予的接济和帮助。
”(陈良瑾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1994,P435)。
这基本上是根据我国民政部有关部门的过去工作范围确定的定义。
2、“社会救助是在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时正新、廖鸿:《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 2002,2页)。
大家普遍接受的界定:社会救助是指当社会成员陷入生存危机或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目前中国灾害的应急管理、灾害救助方面已经形成了制度。
一是灾前,能够建立预防机制比如台风的预报、预警;二是灾中,进行紧急援助,如群众转移安置后的吃穿住;三是灾后的恢复重建。
目前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减灾救灾工作机制,中央层面已经构建了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信息发布机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重大灾害抢险救灾联动协调机制及灾害应急社会动员机制,各级地方政府也建立相应的减灾工作机制。
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现在做到了救灾人员二十四小时内赶到灾区,救灾物资二十四小时内到达灾区,中央应急资金七十二小时内下拨到灾区。
自然灾害应急预案.doc失业救助失业救助是与失业保险制度相配套的制度安排,其救助对象是因失业救济金低下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或失业保险期满仍未找到工作、生活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
幼儿园大班社会救助教案ppt
幼儿园大班社会救助教案ppt教案标题:幼儿园大班社会救助教案PPT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社会救助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通过实际案例和互动活动,让幼儿体验社会救助的过程和效果。
教学准备:1. PPT演示文稿。
2. 社会救助案例图片或视频。
3. 幼儿园大班学生的照片或视频片段。
4. 社会救助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5. 互动活动所需的道具或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制作一张PPT幻灯片,上面写着“社会救助是什么?”的问题,用幼儿易懂的语言向幼儿提问,并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
2. 展示一些社会救助案例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1. 制作一张PPT幻灯片,上面列出社会救助的定义和目的,以及社会救助的种类,如救助贫困家庭、救助灾区人民等。
2. 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向幼儿介绍每种社会救助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一些社会救助的案例,让幼儿观察和分析,了解社会救助对受助者的帮助和影响。
实践:1. 制作一张PPT幻灯片,上面写着“我们也可以帮助别人!”的口号,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
2. 利用幼儿园大班学生的照片或视频片段,展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场景。
3. 组织幼儿参与互动活动,如制作社会救助相关的手工制品、角色扮演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喜悦和成就感。
总结:1. 制作一张PPT幻灯片,总结社会救助的重要性和幼儿参与社会救助的意义。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并与家长分享自己参与社会救助的经历和感受。
教学反思:1. 教案撰写完毕后,应仔细检查PPT中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是否清晰、准确。
2.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和互动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希望这份教案能为您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祝您教学顺利!。
社会救助制度PPT课件讲义
1997.8—1999年底,普及。2000: 301万人,1999.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条例》。
3、最低生活保障模式: (1)实施原则“最后安全网”: (2)最低生活标准: (3)资金来源: (4)管理体制:
四: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3、理解:
(二)社会救助的历史演进
1、社会救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保障 制度,它起源于在原始社会长期出现的出 于人类恻隐之心或宗教信仰而对贫困者实 施以援助的慈善事业。
2、社会救助制度出现在16世纪的欧洲: 国家济贫制度,即由国家通过立法,直接 出面接管或兴办慈善事业,救济贫民。
3、20世纪初“公共援助”代替济贫
1909英:济贫法与济贫事业皇家 委员会的报告“废除以惩戒穷人为 主要目的的《济贫法》,代之以合 乎人道主义精神的公共援助”
4、救助制度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补 充出现。特别是“滞胀”时期,社 会救助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中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
(一)古代的济贫思想与实践:
1、思想源远流长: (1)儒家:民本、仁政、大同思想。 (2)墨家:兼爱思想。
(1)建国初:救灾救助 (2)50年代后期:
与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制(单位化)相配套的传 统社会救济制度框架基本确定。 (3)改革开放后:
三、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
(一)改革背景:
1、90年代以来的城市贫困问题: 下岗与失业: 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贫富差距拉大,基尼系数,0.45,
2、城市贫困群体的规模:1500万—3100 万之间。
第十六章:社会救助制度
一:社会救助的概念与框架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istance) 课程类型:本科生专业教学课程开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学分:32学时(2×16周),2学分指定教材:钟仁耀,《》,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年.基本目的:帮助学生理解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了解发达国家、中国的各项相关制度的演变历程、现状及等,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历史与现状等各种角度去解读,并对中国相关制度的特点有所把握。
内容提要:概述;城市贫困救助;农村;自然灾害救助;慈善救助;社会福利概述;公共社会福利;特殊人群社会福利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专题研究+班级课堂讨论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小组专题研究及班级课堂讨论30%,期末学分论文70%部分班级采用笔试的形式考核第一章概述课时: 1周,共2课时第一节的基本含义第二节的制度构成第三节制度的地位第二章的历史演变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二节制度的问题与困境第三节制度的与完善第三章城市贫困救助课时: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第一节城市贫困的发展与变迁第二节城市贫困救助概述第三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四章农村贫困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第一节农村贫困的现状与原因第二节农村贫困救助概述第三节农村五保救助第四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五章自然灾害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1 第一节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概念第二节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内容第六章慈善救助课时: 1周,共2课时第一节慈善救助的概念第二节慈善救助的特点第三节慈善救助的运作过程第四节慈善救助的问题与发展思路第七章社会福利概述课时: 1周,共2课时第一节社会福利的基本含义第二节社会福利的制度构成第三节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第八章社会福利的历史演变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变革第三节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与第九章公共福利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公共福利概述第二节教育福利第三节住房福利第四节基本卫生保健第五节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第十章特殊福利课时: 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第一节特殊福利概述第二节老年人福利第三节儿童福利第四节妇女福利第五节残疾人福利第十一章职工与公务员福利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职工福利第二节公务员福利第十二章社区福利服务课时:1周,共2课时第一节社区福利服务的概念第二节社区福利服务的特征2 参考书目:[1] 曹立前,《》,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2] 陈良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年9月第1版 [3] 陈银娥主编,《社会福利》(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第2版 [4] 廖益光主编,《概论》(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2月第1版[5] 韩克庆、郑功成主编,《社会福利与案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年8月第1版 [6] 王齐彦著,《中国城乡体系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23年8月第1版 [7] 蒯小明著,《中国农村发展中的国家责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第1版 [8] 曹艳春著,《我国城乡系统建设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3年6月第1版 [9] 朱德云著,《我国贫困群体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2月第1版 [10] 彭华民、景天魁,《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23年7月第1版[11] 戴安娜•M•迪尼托著,何敬译,《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12] 巴尔(Barr)著,郑秉文、邹明洳译,《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13] 吉尔伯特(Gilbert Neil)著,郑秉文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4] 彭华民著,《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2月第1版 [15] 钱宁著,《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与道德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7月第1版 [16] 高鉴国、黄智雄著,《社会福利研究》(第1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23年07月第1版[17] 威廉姆H.怀特科著,解俊杰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18] 保罗•皮尔逊著,汪淳波译,《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社会政策译丛》,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1版[19] 诺曼•巴里著,储建国译,《福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20] R•米什拉(Ramesh mishra)著,郑秉文译,《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化的视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3年9月第1版《《》课程教学大纲.doc》。
第五章社会救助课件
德国
瑞典
英国
政治避难
自1993年起实施,特殊计划,受益较低
1988年后实施特殊方案,受益较低
不符合条件,但在紧急情况下提出申请可以提供
难民
1997年后实施特殊计划,受益较低
1988年后实施特殊计划,受益较低
假如符合联合国的标准通常有资格,紧急情况下也有可能
其他外国人
三、社会救助的意义 (一)社会救助是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救助为低收入和无收入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使其法定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维护,可起到协调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的作用。
(二)社会救助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社会再生产的周期性运行特征要求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后备军进行正常的再生产,社会救助在劳动者处于失业状态,失去劳动收入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为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应付灾害和克服贫困,而非改善或提高福利或生活质量,从而处于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或最基本的层次,因此,社会救助又被称作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 (四)救助手段的多样性。社会救助既可采用现金救助,又可采用实物救助,既有临时应急救助,又有长期固定救助,既有官方救助,还有民间救助等等。 (五)救助资金运动的单向性。社会救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其受益者与资金提供者是完全分离的,它是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通过政府来进行的横向调剂,并且救助金是无需偿还的。
(4)救助的管理水平、方式不同, 传统:私人救济无所谓管理,即使国家救济也无任何科学管理。 现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专门机构和经过专业教育的管理人员,按科学的审核和检查实施救助。 (5)救助的原则不同 传统:恩赐、是纯消极性的。 现代:“以工代赈”和“生产自救”原则。
339《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3510069课程名称: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英文名称:Social Assistance and Social Welfare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先修课程:人口学、社会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一起构成了社会保障的三大核心领域。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明确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重要功能和实际操作过程。
开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是适应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
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特定的理论体系和很强的实践性,但是在我国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基本理论和实践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比较系统的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理论,也要掌握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实践工作。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社会救助篇第1讲社会救助的理论基础一、贫困理论二、社会救助的思想基础三、社会救助的一般理论教学要求了解:1、世界和中国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2、2006年中国社会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理解:1、贫困的涵义和类型2、贫困的测度和指标3、贫困问题对社会的影响4、社会救助的思想基础和一般理论重点:1、贫困的涵义和类型2、贫困的测度和指标3、贫困问题对社会的影响4、社会救助的思想基础和一般理论难点:1、贫困的涵义和类型2、贫困的测度和指标3、社会救助的思想基础和一般理论第2讲社会救助概述一、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外延二、社会救助的产生与演进三、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与改革教学要求了解:1、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2、社会救助的特征3、社会救助的产生和发展过程4、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过程理解:1、社会救助的内涵2、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重点:1、社会救助的内涵2、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难点:1、社会救助的内涵2、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第3讲生活社会救助与医疗社会救助一、生活与医疗社会救助概述二、我国的生活与医疗社会救助教学要求了解:1、生活社会救助概述2、医疗社会救助概述理解:1、我国的生活社会救助2、我国的医疗社会救助重点:1、我国的生活社会救助2、我国的医疗社会救助难点:1、生活社会救助概述2、医疗社会救助概述第4讲生产社会救助与住房社会救助一、生产与住房社会救助概述二、我国的生产社会救助与住房社会救助教学要求了解:1、生产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2、住房社会救助的主要内容理解:1、生产社会救助的内涵2、生产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我国生产社会救助的实施情况4、住房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功能5、我国的住房社会救助实施情况重点:1、生产社会救助的内涵2、生产社会救助的必要性3、我国生产社会救助的实施情况4、住房社会救助的内涵与功能5、我国的住房社会救助实施情况难点:1、我国生产社会救助的实施情况2、我国的住房社会救助实施情况第5讲教育社会救助一、教育社会救助概述二、我国的教育社会救助教学要求了解:1、教育社会救助的内涵与主要内容2、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社会救助理解:1、教育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2、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3、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重点:1、教育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2、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3、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难点:1、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第6讲灾害社会救助一、灾害社会救助概述二、我国的灾害社会救助教学要求了解:1、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2、我国灾害社会救助的负责部门和相关职责理解:1、灾害社会救助的内涵与主要内容2、灾害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3、我国灾害社会救助的负责部门和相关职责4、灾害社会救助的具体应对措施5、我国灾害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重点:1、教育社会救助的地位与作用2、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救助3、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难点:1、我国教育社会救助存在的问题第7讲案例研究一案例: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教学要求:了解:1、了解2006年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的发生发展情况,以及对我国的影响理解:1、分析台风发生过程中,各级政府采取的灾害救助措施2、运用灾害社会救助理论,对台风“桑美”引起的灾害社会救助过程进行分析重点:1、分析台风发生过程中,各级政府采取的灾害救助措施2、运用灾害社会救助理论,对台风“桑美”引起的灾害社会救助过程进行分析难点:1、运用灾害社会救助理论,对台风“桑美”引起的灾害社会救助过程进行分析第二部分社会福利篇第8讲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一、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二社会福利的思想基础三、社会福利的一般理论教学要求:了解: 1、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功利主义社会福利思想3、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理论4、社会福利多元化和私有化理论理解: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福利思想3、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4、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重点: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福利思想3、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4、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难点: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3、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第9讲社会福利概述一、社会福利的内涵与外延二、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变革三、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改革教学要求了解: 1、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2、功利主义社会福利思想3、权利和义务的对等理论4、社会福利多元化和私有化理论理解: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福利思想3、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4、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重点: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福利思想3、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4、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难点:1、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理论2、布莱尔的社会福利思想3、政府和社会在社会福利事务中的共同作用第10讲老年人社会福利一、老年人社会福利概述二、我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教学要求了解:1、老年人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2、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法律基础3、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理解:1、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涵2、老年人社会福利产生的原因3、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地位和作用4、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5、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改革和发展重点:1、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内涵2、老年人社会福利产生的原因3、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地位和作用4、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5、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改革和发展难点:1、老年人社会福利产生的原因2、老年人社会福利存在的问题第11讲妇女儿童社会福利一、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概述二、我国的妇女儿童社会福利教学要求了解:1、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2、我国妇女儿童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
社会救助(低保、医疗、临时)业务培训ppt课件
(十)具有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的家庭成员不在一起共同生活,义务人应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 抚养费,按照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调解书、判决书等文书确定的数额计算。没有法律文书的, 义务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2倍的,视为无赡养、扶养或抚养能力;义务人家庭月 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2倍,应将高出部分的50%,平均分摊到每名被赡养人、被扶养人或被 抚养人,计入其家庭收入。
入
会保险费用的部分;
或 允
(十一)以自谋职业者名义,按照最低缴费标准向人社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需提供社会保险
许
缴费凭证,以本人当月收入为限);
从 家
(十二)由单位统一扣缴,个人自缴的住房公积金;
庭 (十三)获得的国有土地征收、征地拆迁补偿款中,用于购置安居性质自住房屋及必要的搬迁、
收 入
装修、购置普通家具家电等实际支出的费用;
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培训
1
社会救助八大类
最低生活保障 特困人员供养 医疗救助 受灾人员救助
住房救助 教育救助 就业救助 临时救助
2
一、最低生活保障 二、低保边缘户 三、特困人员供养 四、医疗救助 五、临时救助 六、监督管理
3
一、最低生活保障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 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 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 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社会救助——自主学习
一、社会救助概述
2、社会救助的特征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2、教育救助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对所有的九年制 义务教育学生免除一切学杂费,对困难家庭学生 免费提供教科书,对生活费给予一定的补贴;在 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机构可以对家庭困难的学生 酌情减免学费,家庭困难学生也可以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申请助学金或者教育贷款等救助。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1.从强调恩赐转向权利保障 2.从特殊主义转向普遍主义 3.从强调效率转向社会公平 4.从强调生存转向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3、社会救助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发展专项救助制度 3.探索建立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
谢谢
社会救助
小组成员:
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障着 社会成员的生存权。通过社 会救助,使社会困难群体的 基本生活资料不至缺失,受 教育权得到维护,疾病得到 医治。社会救助范围很广, 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灾害 救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救助概述
1、社会救助的概念
(2)社会救助按持续性分为经常性救助和非经常性 救助两类。
二、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证贫困群体的根本的 生活需求的一项制度,作为社会救助制度的最基 本核心的内容,也其是其他社会救助各项目标应 当遵循的基础之一。社会救助制度是陷入困境的 社会成员所能依靠的最后一个步骤,对维持社会 和谐发挥巨大的作用,是最后一道社会保障“安 全网”。
社会救助概述PPT学习教案
第46页/共48页
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46
复习思考题
1.社会救助主要有哪些基本特征? 2.阐述社会救助产生的背景。 3.社会救助发展包括哪几个阶段? 4.阐述我国传统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第47页/共48页
第44页/共48页
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44
二、改革过程(1978年至今)
(一)改革背景 1.社会救助范围窄 2.社会救助水平低 3.管理不规范 4.经费严重不足
第45页/共48页
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45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社会救助基本理念的调整 2.生活社会救助 3.生产社会救助 4.住房社会救助 5.医疗社会救助 6.教育社会救助
(2)货币主义。反对实行社会救助制度,主张 实行负所得税。
(3)供给学派理论。主张削减社会支出,降低 津贴和补助,严格限制领受条件,采取“紧急 援助、严格的福利和对儿童补贴相结合”。
第12页/共48页
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12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制度构成
第13页/共48页
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1985年,国务院设立“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 开发领导小组”,管理、使用贫困地区的 救助款。
农村基层设立乡镇农业经济管理站、救灾 扶贫互助储金会,也管理社会救助基金。
特大自然灾害时,政府出面,民政主持, 组成临时救灾委员会,直接管理救灾基金。
第34页/共48页
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34
(二)社会救助基金的发放与使 用
筹集的资金。其形式有: 募捐、乡镇统筹、扶贫经济实体和社会福利
企业利润留成、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的储金。 (3)信贷扶贫。 通过发放低息或贴息优惠贷款,支持贫困地区
《社会救助》教学日历
周次
顺序号
内 容
摘 要
目 的要 求
教 学
方 式
课时分布
第
2
周
1、2
1、什么是社会救助?它有哪些特点?
2、社会救助的对象有哪些?救助内容是什么?
3、社会救助的原则和方法。
4、社会救助的地位和作用。
讲 授
案例教学
2
3、4
了解社会救助的对象和救助内容
实训教学
2
第
3
周
1、2
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什么是社会救助体系?
2、了解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意义。
3、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缺陷
4、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包括的内容
讲 授
小组讨论
2
第4周
1、2
救助机构走访,了解我国的救助体系
实践教学
2
3、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掌握城市低保的概念
2、了解城市低保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3、掌握城市低保对象的确定
4、掌握城市低保标准的测算方法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
1、掌握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救助的基本概念
2、了解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救助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过程
3、了解社会救助管理的工作体制。
4、掌握社会救助管理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5、熟悉各类人员救助的操作程序
ISAS教学法
2
第13周
1、2
流浪儿童救助
1、流浪儿童生活现状
2、儿童流浪问题的成因及救助的意义
2、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实践训练
2
第18周
1、2
社会
互助
1、掌握社会互助的基本概念。
社会保障学课件 第12章--社会救助
第三,权利义务单向性。社会救助不需 要参与者个人缴费,只要符合接受救助 的条件,就有权利申请得到救助。对受 益者而言,其享受的是单纯的权利,无 须承担任何相应的义务。
5
12.1.2社会救助理论
1.阿玛蒂亚·森的贫困理论
阿马蒂亚·森认为,社会的贫困问题实际上反映出的就是人 的权利的被剥夺。森突破了传统的贫困概念,对其进行了 重新定义,即贫困不仅仅是指收人贫困,也包括能力贫困 和社会排斥。
2.政府责任理论
政府责任理论认为,作为政府行为,它表现为政府在相应
的立法规范下,通过实施社会救助政策为社会成员提供起
码的生活保障。它是政府的当然责任和义务,政府不仅负
有直接的财政责任,亦负有直接的管理与实施社会救助的
责任。
6
12.1.2社会救助理论
3.公民权利理论
公民权利理论认为,享受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赋予公民的 一项权利。任何公民,无论身份、职业、性别、年龄、收 入,只要符合社会救助的条件和状态,均有权获得社会救 助,尤其是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
经济体制的改革恢复了中国社会的活力,社会救济工作有 了明确的主管部门,以及常规化的政策措施。这一方面是 由于带有恩赐思想、人道主义的传统济贫观在社会中仍然 占据主要地位,使受救济的对象和救济工作在观念上不被 认同;另一方面是由于原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单位保 障和劳动保障仍然保证着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生活来源,而 需要救济的人员由于人数不多,社会地位极端弱势,使社 会救济工作并不受重视。
1.建国初期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社会救助
建国初期进行的大规模的紧急救助,不仅解决了民众紧迫 的生存问题,而且为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巩固新建立的人 民政权提供了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同时,这一时期 建立的社会救助方针、原则和方式,成为我国社会救助制 度的雏形,为今后社会救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民大2024戴卫东 社会保障学教学课件第11章 社会救助
(3)社会救助的目的是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需要。社会救 助的目标则是缓解生活困难,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最生存性需要,因 此被称为“最后的安全网”。
11.1.2 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
1.社会救助立法起源: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2.现代社会救助制度:1948年英国的《国民救济法》。 3.社会救助制度改革: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
城 市 医 疗 救 助 制 度
• 救助对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 疗保险人员,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 的人员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 救助办法。《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 • 管理流程
申请
街道办审核
民政局审批
救助金发 放
Part 4
11.3.3 医疗救助(Medical assistance)
农 村 医 疗 救 助 制 度
• 救助对象。农村五保户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 困农民。
• 救助办法。《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 • 管理流程
申请
村民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 评议
乡镇人民政 府审核
县(市、区) 民政局审批
救助金 发放
11.3.3 医疗救助(Medical assistance)
第11章 社会救助
重点问题
1.了解社会救助理论产生的背景 2.掌握社会救助的特性和功能 3.把握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4.思考我国社会救助的发展方向
Part 1
11.1 概述
11.1.1 社会救助的概念及特征
社会救助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救助》课程学习指南
一、适应对象:社会救助、民政管理、社会保障专业学生
二、总学时:54学时(理论与实训2:1)
三、教材与参考资料
《社会救助概论》廖益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02)
《社会救助》米勇生、李学举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9-12出版)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赵映诚、王春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06出版)
《社会救助法研究》林莉红、孔繁华法律出版社 (2008-09出版)
《社会救助学》王卫平、郭强群言出版社 (2007-01出版)
《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与创新》林闽钢、刘喜堂人民出版社(2012-05出版)
四、教学条件
具备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和实训实习资源。
五、教学要求
1、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心广大的社会困难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包括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以及因遭受自然灾害或下岗失业等原因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等社会成员,应基层社会对民政与社会管理人才的需求,应“重专业价值,强实务能力”,努力培养适应基层社会管理需要的、既具有“爱心助人”精神,又具备社会救助实务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2、课程总目标
(1)树立“以人为本”、“爱心助人”的基本思想,具备关心、尊重社会困难、弱势群体,一心一意为社会困难、弱势群体服务的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备职业岗位、基层社会管理所必需的社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具备社会救助各项实务的操作能力。
3、课程分类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社会救助概念特点、对象、内容、原则、方法、地位和作用。
(2)了解中国社会救助工作的产生发展过程、思想、理论和实践以及发展和变化。
(3)了解传统社会救济存在的缺陷。
理解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和体系建设包括的内容;
(4)掌握城市低保对象的确定、标准的测算和低保实施操作程序;
(5)掌握救助的主要内容与范围、资金的筹集与管理方法及救助的操作程序;
(6)掌握基本概念、管理的工作体制。
管理的原则和内容以及救助程序;
(7)掌握城市医疗救助的对象内容范围,资金的筹集、管理和救助的实施方法;
(8)掌握城市“三无”人员、“特殊”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的救助内容和方法;
(9)掌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范围和标准。
申请与审批程序以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0)掌握五保内容、对象、条件、供养形式、资金渠道及供养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建设;
(11)掌握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申报程序;
(12)掌握农村特困户、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进城困难农民工的救助方式、内容和方法;
(13)了解我国灾害救助的管理体制。
掌握救灾款的使用范围以及计灾、查灾、报灾的基本要求、方式方法和技巧;
(14)了解中国农村贫困的成因,贫困的标准及测定,扶贫开发的经验、措施与途径;
(15)了解慈善救助事业的组织类型和机构,掌握慈善救助的原则和运作;
(16)掌握我国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申请程序以及援助的基本方式。
第二,过程与方法
课堂教学以知识够用为原则,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鼓励和支
持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法;
(1)案例式教学。
对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即相关政策规定、已经推行多年并已具备成功经验的项目,采用成功的案例,分析研究,让学生掌握政策法规和操作过程;
(2)讨论式教学。
对一些内容还在研究和探讨中的新项目,国家和政府还没有统一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应由教师向学生展示社会现象或提出问题,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进行课堂讨论,进行研究性、探讨性教学,鼓励创新;
(3)体验式教学:在教学中适当安排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增加学生对社会困难群体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对社会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培养同情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刻苦学习并致力于奉献社会的内在动力。
六、教学内容要求
社会救助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基层社会救助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根据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原则,集教学、实训、实习于一体。
(一)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
(二)教学过程与方法
(三)课程学时建议
《社会救助》课程为4学分,总学时54课时。
(其中理论课时36课时,实训课时18课时)
七、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注重综合性实训:在掌握社会救助项目内容,了解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理论和具操作程序以及掌握技术要求规范的基础上。
注重项目相关的综合性实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
2、实现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淡化理论课与实训课之间的界限,实现理论与实训的融合。
(二)教学资源
1、教材
本课程使用廖益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救助概论》(2009年2月第1版)
基本要求:
(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
(2)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3)突出实用性、加强知识性、注重创新性、强调操作性;
(4)根据课程特点,考虑职业教育性质,适应学生认知水平;
(5)案例选择应紧贴社会实际,与工作实践;
2、教学资源
建立适应本课程需要的电子教案、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内容与方法。
(1)编写电子教案;
(3)建立案例库,并且根据社会救助实际工作的发展变化进行不定期的案例更新;
(4)编写教学大纲、实训实习指导书,制定学习指南和试题库;
(5)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乡镇、街道、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实践环境;
(三)教学评价建议
1、突出专业价值:
社会救助的对象是社会困难群体和社会弱势群体,应结合社会救助的专业特点,工作对象的需求,在强调技能训练的同时,突出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培养。
将“爱众亲仁”的品德与素质融入到对社会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关爱中,使学生懂得关爱和尊重每一个人,体现以人为本的专业价值理念。
通过实地调查、访贫问苦、设立情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社会困难群体,懂得关爱和尊重社会困难群体,了解作为社会救助人员的责任、义务和神
2、突出实务能力:
社会救助课程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社会实务操作能力,因而教学评价,应重视知识与能力的整体评价,并以实践操作能力为主。
注重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强化学生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同时,根据具体案例,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评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的考核评价。
八、其他说明
1、由于本课程涉及的许多内容还在研究和探讨中,国家和政府还没有统一的政策、法律法规,因此,在教学中适宜研究性、探讨性教学,鼓励创新。
2、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救助专业、民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等公共管理类专业。